薛子桢一听这话,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赶忙道:“真的一点风声也没有?”

周小钗道:“可不是!倒是惠嘉公主的婚事定了下来,你可知道是谁?武功侯府的世子冯武夷!”

薛子桢顿时回想起端午节那天有过一面之缘的清秀男子:“居然是他!”

周小钗提起这事就忍不住笑:“说起来也奇怪,难不成上辈子惠嘉公主和你有仇?她看上的人都偏偏喜欢你!她原本看中的是庄之嘉,偏偏庄之嘉态度坚定,说什么非你不娶,庄淑妃也极力反对,赵皇后便说丽妃与冯贵妃交好,不如把惠嘉公主嫁给冯武夷,皇上也同意了,谁知冯贵妃和冯武夷却不愿意了,冯武夷当着惠嘉公主的面就嚷嚷起来了,说娶谁都不娶惠嘉公主!惠嘉公主当时那个脸色哦…”

周小钗一边说一边笑的前仰后合的,薛子桢却觉得一点也不好笑:“那这婚事是怎么定下来的?”

周小钗嗤笑道:“惠嘉公主丢了这么大的脸,回去后哭着要上吊,皇上毕竟心疼女儿啊,让人打了冯武夷二十板子,亲自把这婚事定了下来,只怕过阵子这旨意就要下来了。”

薛子桢心情很沉重,皇上逼迫冯武夷娶惠嘉公主,必然会对冯贵妃心生歉疚,为了弥补她,会不会答应庆王娶她?从现在的形势看来,这件事倒是极有可能的!

事情还真如薛子桢所说!

顺昌帝写好了给冯武夷和惠嘉公主赐婚的圣旨,一扭头就发现了冯贵妃在生闷气,自然知道这婚事是强人所难了,所以放下架子百般宽慰。

冯贵妃也是就坡下驴,道:“侄儿的婚事臣妾不能做主,儿子的婚事可要臣妾说了算!”

顺昌帝笑道:“都依你,都依你!”

冯贵妃紧追不舍:“那臣妾要薛子桢做儿媳妇!”

顺昌帝顿时不说话了,冯贵妃又假意哭起来:“原来皇上是故意哄臣妾的,既然皇上有了主意,又何必问臣妾,皇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

顺昌帝对冯贵妃还是有几分真感情的,见状赶忙道:“主要是太子也为董曲江保媒,朕又觉得把薛子桢嫁给齐王更好些,这才犹豫起来。”

冯贵妃道:“齐王是龙子凤孙,还愁找不到大家闺秀来匹配?就是太子为董曲江保媒,也不过是因为薛丹臣是太子的老师罢了,如今一直有传闻,说太子和庆王不和,倘若把薛子桢许给了庆王,两边结成了亲家,倒是正好让这个流言不攻自破!”

顺昌帝警惕起来:“有这样的传言吗?”

冯贵妃道:“臣妾可不敢胡说!”

顺昌帝沉吟道:“既如此,这个主意倒是真的不错。”

冯贵妃顿时喜上眉梢:“皇上答应了?不如与惠嘉公主的婚事一起定了吧,皇上又嫁女儿又娶儿媳妇,也是双喜临门啊!”

话虽这么说,但顺昌帝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若是把薛子桢许给庆王,太子那边就要落空了,若是打了太子的脸,同样也会有不好的传闻…

这事没定,顺昌帝自然不会说,冯贵妃虽然也没张口,但庄淑妃却悄悄打听出来了,原想成全了自家侄儿的,一听薛子桢的婚事又是牵扯了太子又是牵扯了庆王和齐王,就打消了心思,只告诉庄之嘉死了这份心。

薛丹臣虽然忙,但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他焉能不关注?但顺昌帝一日不下圣旨,就足以证明他对这件事还是犹疑的,那么事情就有转圜的余地,因此薛丹臣就急着想找个女婿,这样也就有了推辞的借口。

之前庄家曾上门提亲,被薛丹臣拒绝了,他原是想着薛子桢爱慕霍灵璧,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要让她如愿以偿,倘若拖上两年,自己有了本事,不愁霍灵璧不低头,但如今迫在眉睫,又到哪儿去找合适的人选去?

倘若去想太子求助,太子定会推荐董曲江,薛丹臣虽然也觉得董曲江不错,但他知道薛子桢是一定会拒绝的,所以干脆不提。

晚上薛丹臣回来,薛子桢已经等了许久,父女俩这才把这事开诚公布的谈一谈。

薛子桢的意志很是坚定:“嫁给谁都可以,唯独庆王和齐王不成!”

薛丹臣叹道:“太子倒是为董曲江保媒,你能看得上董曲江么?”

薛子桢顿时不说话了,心里仿佛咽下了十斤黄连似的,苦的很,她看上的,只是霍灵璧罢了,可偏偏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第五十章 算计

更新时间2015-4-3 15:01:48 字数:2855

薛丹臣叹道:“皇上虽然削去了齐王的府兵,又对他颇为冷淡,但并不代表着从此对齐王不管不问了,毕竟齐王是三王爷的遗孤,皇上说是生气,但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罢了,如今怒气过去了,不就又操心起他的终身大事来了?依我看,皇上想把你许给齐王,多半是想让我看顾着齐王些,即便将来太子登基,也能保住他的荣华富贵!”

薛子桢腾地站了起来,脸上一片冰冷:“我是不会坐以待毙的!齐王想娶我,也要看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说着转身要走,被薛丹臣叫住了:“你想做什么?”

薛子桢淡淡道:“父亲就别管这个了,女儿自有办法!”

第二天一早,薛子桢传信给周小钗,让她帮忙把惠安公主约出来见面,结果下午惠安公主就出宫了,一脸喜色跑到了薛子桢约好见面的广济寺:“我就知道你要找我!想要我帮你做什么,说吧!”

薛子桢笑道:“你知道我要找你?”

惠安公主笑道:“父皇要把你许给齐王,但你肯定不同意的,自然会早做应对,所以我就猜测你最近肯定要找我帮忙!”

薛子桢淡淡道:“既如此,你愿不愿意帮?”

惠安公主认真道:“就算为了太子哥哥,我也一定会帮!”

薛子桢道:“其实我需要你做的很简单,你只需背着人说几句话,然后让惠嘉公主听到就成了。”

惠安公主疑惑起来:“说几句话就行?还要说给大皇姐听?”

薛子桢道:“上次在上林苑,她算计我,

我还没找她算账呢!这次不把她算上,等她出嫁了岂不就没有机会了?”

惠安公主笑道:“也好!反正她最近趾高气昂的很,还敢嫌弃母后为她准备的嫁妆不好!正好挫挫她的威风!”

薛子桢点头道:“你只管按我说的做,让她五月二十来广济寺就成了,其余的我来安排。”

惠安公主自然应了。

待到惠安公主一走,薛子桢又约了恒郡王见面:“想讨郡王一个人情,不知郡王是否答应?”

恒郡王笑道:“上次你帮了我,这次要我做什么也是义不容辞的事,别提什么人情不人情的。”

薛子桢就又嘱咐了他几句,看着他离开后,一个人在广济寺后院的树林里沉思起来。

霍灵璧听了霍镝的禀报,惊诧的挑起了眉头:“惠安公主与恒郡王都答应帮她了?”

霍镝点头道:“薛姑娘请惠安公主挑唆惠嘉公主与五月二十那一日来广济寺,只说薛姑娘与人私会,惠嘉公主对薛姑娘心怀怨恨,必定要带不少人过来,想看薛姑娘的笑话,而薛姑娘又请恒郡王给齐王传话,约他于五月二十在广济寺见面。”

霍灵璧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这个薛子桢,果然不一般!”

霍镝有些疑惑:“倘若如此,岂不是被惠嘉公主捉个正着?到时候岂不百口莫辩?”

霍灵璧笑着虚点了霍镝一下:“就你这样的和薛子桢玩心计,定会被她耍的团团转!薛子桢这是故意要把这件事闹大呢!”

霍镝道:“倘若闹大了,为了遮掩这桩丑事,薛姑娘不更得嫁给齐王了?”

霍灵璧轻轻一笑:“薛子桢是什么样的人品大家都清楚,正是因为很清楚,才不会相信她与人私会,到时候惠嘉公主为了羞辱她,必定把这事四处宣扬,而齐王也是百口莫辩!可若是薛子桢喊冤呢?那这件事就成了齐王为了娶薛子桢,故意与惠嘉公主联手,闹出这么一桩事来!目的就是逼迫薛子桢嫁给他!你要知道,皇上虽然有心把薛子桢嫁给齐王,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容许齐王私下使出这么不光彩的手段!到时候多半会恼羞成怒,这桩婚事也就此作罢了,再者说,即便皇上不生气,庆王那边竹篮打水一场空,焉能不恼?自然会站在薛子桢这边指责齐王!三人成虎,就是皇上不生气也得被闹得生气了,薛子桢再站出来大义凛然的说上一番话,道理可就全在她那边了!到时候谁还敢逼迫她出嫁?她自己呢?连面也不必露,只让惠安公主和恒郡王传了几句话就把这桩婚事给搅黄了,惠嘉公主和齐王也要成为她的棋子!高明啊!”

霍镝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心中的疑问下意识就问出了口:“薛姑娘这么聪明,为什么爷不喜欢?”

霍灵璧笑道:“你也是男人,若是这样的女人给你,你要不要?”

霍镝一怔,连连摇头,这样聪慧的女人娶回家做媳妇,岂不是连说句谎话都得被她一眼看穿了?

霍灵璧道:“若是哪天我要找谋士,说不定会去找她,但若是娶媳妇,还是算了吧,我没事不想找罪受!”话虽这么说,但霍灵璧还真是好奇,想看看薛子桢这个计策到底能不能成功,因此在五月二十那天也悄悄去了广济寺。

惠安公主要让惠嘉公主在五月二十那一天去广济寺,还真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本来在百花会的时候,惠嘉公主就与薛子桢结了梁子,后来她看上的夫君又都说非薛子桢不娶,简直是狠狠地打了她的脸,如今一听说薛子桢要在广济寺见齐王,也不求证是真是假,憋着劲要去大闹一场,最好让薛子桢坏了名声,这辈子也嫁不出去!

而齐王那边,虽然从未想过娶薛子桢,但这阵子听顺昌帝漏了口风,也觉得有薛丹臣这么一个大有前途的岳父是一件极好的事,因此一见恒郡王派人给他送来了小纸条,说薛子桢要见她,立刻就觉得只怕这婚事是定下来了,因此也兴致勃勃的前往,想着倘若能见一见未来的妻子也是极好的事。

五月二十日,薛子桢一大早就去了广济寺,等了约半个时辰后,齐王来了,一见到薛子桢便摆出一副温柔和善的样子,他还未开口,薛子桢便抢先一步道:“王爷约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齐王一听这话就愣住了,惊愕道:“明明是姑娘约的我啊!”

薛子桢道:“这话可就奇了,无缘无故的,我一个闺阁女子,为何要约见外男呢?”

齐王道:“可分明是恒郡王传话给我…”

薛子桢打断他:“是恒郡王亲口和你说?”

齐王摇头:“是差人送来的纸条。”

薛子桢道:“我也是收到王爷约见我的纸条,既如此,只怕我们都被人算计了!”

她话音刚落,外头便传来惠嘉公主的声音:“听说薛姑娘也在?正好找她说说话!”

那边话音未落,人就进来了,薛子桢看着惠嘉公主身后跟着的一大群人便暗暗冷笑,看来惠嘉公主打定了主意要看她出丑啊,也难为她一大早就找借口出宫,赶来广济寺!

惠嘉公主一看薛子桢和齐王相对站着便一阵狂喜,却做出一副惊讶的样子捂住了嘴:“薛姑娘怎么和齐王…”随后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连道歉:“对不住对不住,倒是打搅了你们,我这就走!”说着又扯着身后的人往后退,还呵斥着:“怎么这么没眼色?还不快走!”

薛子桢冷冷道:“惠嘉公主且慢,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为好!”

惠嘉公主假意笑道:“你和齐王的事,我们怎么说得清楚?不过父皇早就有意为你们二人赐婚,如今你们私下见面倒也不算违了规矩,反正早晚要是夫妻…”

薛子桢喝道:“你不要含血喷人!皇上什么时候赐婚了?我又什么时候和齐王殿下私下见面了?今日也不过是被人诓骗了来罢了!”

惠嘉公主冷笑道:“如今被人撞破了,没凭没证的,自然是由着你说!可事实怎么样,也只有你自己知道罢了,我们又没有说什么,你何必急着撇清?”

薛子桢却不依,执意要惠嘉公主把这件事说清楚,惠嘉公主巴不得把这事给闹大了呢,因此提出回宫让顺昌帝决断,薛子桢正等着她这句话呢,自然就答应了。

齐王自然不愿意把这件事闹大,但他架不住惠嘉公主和薛子桢一个得理不饶人,一个咄咄逼人,再加上如今这么多人都看见了,想瞒也瞒不住,只好跟着一起回宫。

第五十一章 辩解

更新时间2015-4-3 20:07:10 字数:2574

顺昌帝一听说薛子桢和齐王私会被惠嘉公主抓了个正着,大吃一惊,赶忙丢下手里的事去了赵皇后那儿。

赵皇后知道这事后也是惊讶极了,她压根不相信薛子桢会与人私会!

但如今事情闹到了她眼前,她也不好说什么,只让人把顺昌帝请了过来。

顺昌帝眼睛一扫跪在下面的人,除了薛子桢和惠嘉公主外,还有齐王和恒郡王,便觉得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恒郡王也在?”

恒郡王不免委屈道:“回禀皇伯父,齐王非得说侄儿与这件事也有关系,侄儿无奈,只好跪在这儿请罪。”

近来顺昌帝对恒郡王这个侄儿也算是关怀备至,一听这话就不满的看向了齐王:“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齐王赶忙道:“回禀皇叔,是恒郡王派人送了一张字条来,说薛姑娘约侄儿在广济寺见面,侄儿觉得奇怪,这才过去,谁知薛姑娘也是被人诓骗了来!这事定是恒郡王在算计侄儿!”

恒郡王不禁喊冤:“皇伯父请明鉴!侄儿这么做了,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再者说,即便是侄儿有心算计,也不会让齐王知道是我给他送的字条啊,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顺昌帝不语,又看向了惠嘉公主:“你怎么忽然要去广济寺?”

惠嘉公主心里一跳,她自然是偶然偷听惠安公主和侍女说起薛子桢要在广济寺和齐王见面这才去的,但此时却不宜这么说,否则她就是成了有心去捉奸的了,对她反而不利,遂笑道:“回禀父皇,今日儿臣是想去广济寺为父皇求平安符的,听闻薛姑娘也在寺中,便过去找她说话,谁知却看到了薛姑娘与齐王在一处!儿臣看个正着,还没说什么呢,薛姑娘非得说儿臣污蔑她!”

薛子桢冷冷道:“这京城中大大小小的佛寺这么多,公主不去皇家寺庙皇觉寺去求,也不去香火极灵验的法源寺去求,却偏偏跑去了名不见经传的广济寺!又偏偏遇上了我与齐王殿下,这未免也太巧了吧!倒显得公主是专门去遇见我与齐王殿下私会似的!”

惠嘉公主不由语结,薛子桢见她说不出话来,暗自冷笑,道:“我知道在百花会的时候,得罪了公主,公主对我怀恨在心也是有的,可即便公主再怎么恨我,也不该拿我的名节来开玩笑!今日这事若是传了出去,叫我怎么做人!”

惠嘉公主不妨薛子桢竟倒打一耙,怒道:“听你这话的意思,难不成是我故意陷害你?”

薛子桢慢条斯理道:“不然呢?我和齐王殿下收到的字条难不成是凭空飞来的?”

惠嘉公主嗤笑道:“你若不是对齐王有情,又怎么会只凭着一张字条就赴会?”

薛子桢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字条,道:“那是因为这字条上说有一些和我父亲有关的事要告诉我,所以我才不得不冒险前去。”

顺昌帝和赵皇后一直没说话,只听惠嘉公主和薛子桢一来一去的辩解,对于整个事情也大概了解了。

对于薛子桢呈上来的字条,两个人也看了,的确和薛子桢说的一样,且字迹也是齐王的!

齐王百口莫辩,也喊起冤来,赶忙把他收到的字条拿了出来,但那字条上却不是恒郡王的笔迹!

齐王犹自辩解:“可是那人声称是恒郡王府的小厮,恒郡王派他来送东西的…”

顺昌帝呵斥道:“这分明不是恒郡王的字迹!你还要诬赖人不成?你说恒郡王算计你,他算计你又有什么好处!”

齐王不说话了,在这件事里,恒郡王的确得不到任何好处,应该不是他!

赵皇后见顺昌帝生气了,赶忙劝道:“这事分明就是个误会,还是不要追究了。”她是怕这事若是闹大了,薛子桢就只能非齐王不嫁了,所以还是趁早把这件事按下去为好!

顺昌帝没说话,他原本的意思也是想把薛子桢和齐王凑成一对,若是平息这件事,让两人好事成双,自然也是简单,但他一想到极有可能有人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他就觉得不舒服,也许那人的目的就是想让薛子桢不得不嫁给齐王呢!

那自己倘若下旨了,岂不正合那人的心意?

顺昌帝最讨厌被人摆布!

他心神一转,若有所思,倘若真的把薛子桢许给齐王,把这事给压下去了,那么谁得到的好处最大?

显然不会是薛子桢!

毕竟事关她的名声!倘若她想嫁给齐王,只需等着自己下旨便是了,倘若不想嫁给齐王,更不必设计这种事与齐王扯上关系。

自然也不会是惠嘉公主,她虽然和薛子桢有过节,但若想坏了薛子桢的名声,方法有一百种,何必要选这种最容易引火烧身的?

恒郡王自然更不可能了,那么只有…齐王!

他难道是知道了冯贵妃也在为庆王求娶薛子桢的事?生怕自己应了庆王,他那边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设计出了这件事,让薛子桢碍于名声不得不嫁给他?

如若自己真的把这事压了下来,给他们二人赐婚,他可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娶了薛子桢,只怕薛家还要感激他呢!

顺昌帝越想越觉得齐王是幕后主使的可能性大!

他盯着齐王,一想起自己险些被他给算计了就忍不住一阵阵的愤怒,亏他还挂念着他这个侄儿!亏他还想给他说一门好亲事!他就是这么报答自己的!

顺昌帝深吸了一口气,把这怒火压了下去。

偏偏这时惠嘉公主不识好歹插了一句嘴:“父皇,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不如父皇给他们俩赐婚,也省的这事传出去了名声不好!”

这句话可真是触了顺昌帝的逆鳞!

他刚才可不就是这么想的!差点被齐王给蒙了进去,惠嘉说这话,难不成这事她也有份!

顺昌帝怒火高涨,厉声骂道:“这事与你有什么关系?马上就要出嫁的人了,不安分守己的待嫁,四处跑什么!就是这件事闹起来,你以为你能得个好名声?你还能安心出嫁?不想嫁就一辈子留在宫里!省的丢人现眼!”

惠嘉公主目瞪口呆,不知道怎么把这事怨在她身上了,又当着人被这么责骂,顿时觉得丢脸,捂着脸哭着跑了。

齐王不由暗暗庆幸,他刚才就想那么说的,却被惠嘉公主抢先了一步,如今看来幸而没说,要不然挨骂的可就是他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顺昌帝已经认定了是他谋划的这件事,是越看越疑心,越看越不顺眼,即便他乖乖跪在地上跟小绵羊似的,在顺昌帝眼里也成了虚伪做作,遂不耐烦的骂道:“还在这儿跪着做什么?今儿这事就当没发生过,谁敢传出去半个字,就先摸摸他脖子上的脑袋!还不快滚!”

齐王又是惊讶又是疑惑又是愤怒,这可闹的什么事啊,平白挨了一顿骂!遂满心委屈的退下了,打定了主意要把这幕后主使给抓出来!

第五十二章 逼迫

更新时间2015-4-4 15:01:06 字数:2412

待到齐王走后,顺昌帝的语气才温和下来,先是安慰了恒郡王几句,让他先回去,又宽慰薛子桢:“朕知道你受了委屈,你放心,你的婚事朕既然发话了,就一定会管到底!”

薛子桢却磕了一个头,郑重道:“臣女请求皇上准许臣女终身不嫁!”

顺昌帝和赵皇后具是愕然,赵皇后更是着急道:“你是担心今天的事?皇上既然发话了,谁也不敢乱说的,你这孩子,怎么使起小性子了?”

薛子桢道:“婚姻大事,原该父母长辈做主,臣女不敢插嘴,但承蒙皇上和娘娘宠爱,要为臣女择婿,这自然是臣女的荣幸,臣女也听闻皇上有意把臣女许给齐王,本该感念天恩,但庆王也有心求娶,皇上不免左右为难,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但齐王和庆王皆是龙子凤孙,不管应了哪一个,都会得罪另外一个,臣女蒲柳之姿,万万不敢有所奢望,更不敢得罪了哪一位王爷,请求皇上答应臣女,臣女情愿终身不嫁!”

顺昌帝叹道:“原来你是这么想的!既如此,朕立刻下旨,把你许给庆王如何?”薛子桢话里话外都是怕得罪了人,这种谨小慎微的态度让顺昌帝很是满意。

薛子桢摇头道:“今天出了这样的事,即便皇上下令禁口,也总有知道的人,倘若臣女又嫁给了庆王,岂不成了左右逢源,水性杨花之辈?臣女宁愿一死以证清白!”说完就要往旁边的落地柱撞去,一旁的宫女太监赶忙拦住了。

赵皇后也急了:“你这个孩子也太冲动了些!你爹娘只得你一个,你若是死了,叫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何忍心!”又见薛子桢不想嫁给庆王,正好遂愿,便向顺昌帝求情:“皇上,这孩子也有为难之处,不如就答应了她吧!”

顺昌帝叹了口气,他还要用薛丹臣,自然不能让薛子桢血溅金阶,遂道:“也罢,既如此,朕也不强求你嫁给庆王了如何?你且安心回家,让你父亲给你说一门亲事是正经,也不必说什么终身不嫁的话。”又嘱咐赵皇后宽慰她,这才去了前朝。

赵皇后一听顺昌帝的话,不由心喜,对薛子桢自然越发温柔和善起来,又给了不少赏赐,这才让身边贴身服侍的姑姑亲自把她给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