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我记下了

  “嬷嬷快别这般说,我知道您这是没将我当成外人才会有什么说什么。”

  如此,林初彤自是没再卖什么关子,坦然解释道:“实不相瞒,去徐阳的路上我碰巧遇到了正在那边游学的四哥,当时他病得十分厉害,身旁连个照顾的人也没有,险些命都没了。我请了大夫给他治病,又留了人照顾他直到病愈,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兄妹之间的关系才亲近了起来。”

  这话没有任何的问题,也没什么刻意隐瞒的必要,到了合适的时机就算你不说人家自然也会知晓。

  江嬷嬷还真没想到其中有这么一层因缘在,听完后倒是很快释然。

  一个二房庶出的少爷,本来就不受重视,游学在外沦落到那样的困境也是正常。

  这对堂兄妹竟然在那样的情况下遇上着实是运气,一个心善施手,一个受恩感激,关系变得熟悉紧密起来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

  “原来如此。”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同时说道:“那四少爷虽是庶出,性子又比较清冷孤僻,不过姑娘在府里能有个关系亲近些的兄长总没坏处。”

  对于没有亲兄弟的林初彤来说,堂兄弟里挑个出来交好,将来也能有所依靠,就是这四少爷终究还是太弱了些。

  林永宁还只是个秀才,也不曾听说有什么过人之处,科举仕途这条路怕是挤不上去,将来也成不了五小姐的助力与依靠。

  林初彤倒是极为敏感的听出了江嬷嬷语气中的可惜之意,当下便说道:“我四哥很好呀,又聪明又有才学,关键是对我很好,真心真意将我当成妹妹照顾。虽然现在他看上去不怎么显山露水,但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一般人根本比不上的!”

  “没想到姑娘倒是对四少爷如此看好,既如此,姑娘倒不妨多劝四少爷好好读书,像咱们这样的人家读书入仕才是正途。”

  江嬷嬷见林初彤说的那些夸赞之言并不像开玩笑,反而极为笃定信任,虽心中并不怎么信,但嘴上自然没反驳。

  林初彤见状只是笑笑,也没再接这话。

  她还真不知道前世的林永宁有没有金榜题名,但入仕却是绝对,不然堂堂的内阁首辅哪里来的。

  送走江嬷嬷后,林永宁不急不慢地从隔壁茶水间走了进来。

  刚才一直都在,只不过知道江嬷嬷来了便刻意回避了一下。

  是以那些话他自然听了个清楚,特别是那丫头最后几句马屁还算拍得不错。

  “四哥,现在我这算是过关了吗?”

  林初彤让宛如换了茶水,笑眯眯地盯着林永宁那张清俊淡泊的面孔。

  林永宁自然明白林初彤说的是什么意思,那些莫名其妙的惩罚是没了,可每天一百遍的才刚开始,哪有那么快的道理。

  “今天一百遍抄完了?”他压根没接话,喝了口茶瞄了林初彤一眼,直接反问了这么一句。

  “…呵呵,”林初彤自知小聪明完全用不到睿智无敌的四哥身上,干笑一声后便老实表态:“四哥放心,一会我就写,一个字都不会少。”

  “嗯。”林永宁满意地应了一声,放下手中茶杯,这才又道:“听说你舅母帮你找了位名师,你这是准备精习才艺名动京城?”

  最后那几个字,林永宁咬得重了几分,隐隐还带上了些许的笑意。

  林初彤自然听得出调侃之意,不在意地摇了摇头道:“名动京城还是留给四哥吧,将来小妹沾四哥的光就够了,哪用得着自己那般拼命。”

  当然,就她那点琴棋书画的底子,就算拼命也注定没法在贵女、才女如云的京师重地折腾出什么动静。

  她有自知之明,更从无那种想要出名的念头。

  “名师不假,但也就是借其名头打个幌子罢了。”

  此事也没打算刻意瞒着林永宁,她想了想简单解释了两句:“这次我去徐阳说服了外祖母跟舅舅,让他们提前将阿娘留给我的那些产业交由我自行打理。此事暂时不方便让林家知晓,所以有了拜师学艺的由头,便能方便出入行事。”

  听到这番话,林永宁的目光微微怔了怔。

  其实他早就已经知道这部分隐情,只不过没想到林初彤会如此简单直接地便将隐密道出告诉于他。

  沉默了几息后,他也没多问,只认真交代道:“出门当天,抄写的遍数都可减半,一月后再做检查。”

  “多谢四哥!”林初彤自是连忙应下,顿时觉得林永宁还是挺通情达理的。

  这回好了,不但有正事做时可以少抄一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只埋头苦抄的日子也有了明确的期限与盼头。

  “一会我出去办点事,那边正好有个不小的藏书阁,你有没有想看的书?”林永宁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似随口问了一句。

  “四哥要是方便的话,帮我挑几本地方志或者奇闻杂谈之类的书籍。”林初彤一听便来了兴趣,一点都没客气。

  前世出嫁前她一直被各种各样的规矩约束着,能够拿到手的无非都是些教导女子的范本,无趣至极。

  后来刚嫁给云允梁时,她偶然在书房看到过两本感兴趣的书想借去看看,结果不但被云允梁嘲讽她不懂装懂,还明斥这些书根本就不是她一个妇人能够看的。

  因为云允梁一句话,她后来再也没有动过看这些书的念头。

  甚至于怕云欢梁不喜,在嫁过去的前几年她死心榻地的替云家打理着府中庶物与生意,除了账本外,便连书都没再碰过。

  现在想想,林初彤真觉得当初自己的脑袋当真是被门给夹了、被水给淹了、被火给烧了…

  竟以为只要自己这般一心一意的付出总能够换回一点点的真心对待。

  殊不知,在那些人眼中,她永远只是个入不得眼的卑微傻子!

  “好,我记下了。”

  林永宁当下便点头应承了下来。

  他半点都不觉得林初彤想看的书籍有任何问题,甚至有些意外的愉悦。

第三十一章 真的要听吗?

  奇闻杂谈不提,地方志这种书真不是谁都能有那份兴致静下心来阅读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林永宁发现林初彤的喜爱与自己颇为类似。

  没有再做久留,林永宁很快离开了小院,脚步丝毫不停地出了林家。

  谁都不会在意他出不出席老夫人的寿宴,就好像今日老夫人那边即便如此大的动静,从头到尾也没人注意过除了林初彤以外,还有这么个四少爷根本不曾露面。

  林老夫人的寿辰结束后没几天,林初彤便收到了刘湖生到京城后第一次让人带来的信,京城这边的准备已然就绪,只等着她出场按步就位便可。

  宛如也是个有本事的,进林府不到十日便有了一拔真正属于自己的人手,像今日刘湖生让人带来的书信都是直接送到了她的手中,全然没有引起林府其他人的注意。

  在外有着刘湖生,在内有着宛如,外祖母家送给林初彤的左膀右臂着实让她省了不少心力。

  提前让人知会过祖母后,林初彤带着宛如出门准备前往秦姑姑所居之处。

  马车已然准备妥当,而护卫陆远则早早在一旁等候,尽职尽责地承担起保护五小姐出行的安全。

  他们的目的地不算太远,但马车也整整在京城行驶了近半个时辰,直到一处清雅幽静的宅子前才停了下来。

  敲了门递上名帖,等林初彤真正见到那位极富盛名的秦姑姑后,又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出乎意料之外,秦姑姑并非林初彤所以为的中老年纪的婶婶婆婆,甚至于与宫中刻板严厉的嬷嬷形象全然不符。

  眼前的秦姑姑年轻貌美气质华贵,如盛开的牡丹耀眼逼人,一举一动带着特有的神采,比之那些宫中贵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初彤看得有些呆,心里推算着这位秦姑姑的真实年纪,却怎么也对应不上。

  “你就是林初彤?”

  在林初彤怔神之际,秦姑姑的目光同样也在打量着眼前的少女。

  她的语气带着几分慵懒,如同浑不在意又似刚刚睡醒,却半丝都不会让人觉得不耐。

  “晚辈正是,有劳姑姑行方便费心关照,初彤感激不尽。”林初彤很快恢复了常色并认真见了礼,并不因为心中的惊讶与疑惑而过多影响到心绪。

  她知道舅母早就已经将实情告知了秦姑姑,所以言辞之间自然不必遮遮掩掩。

  “你不必谢我,要谢便谢你有个好外家。”

  秦姑姑直接得紧,挥了挥手坦言道:“这一次我帮你,不但可以还清当年欠你舅舅的人情,同时还得了一桩生意上的大便利,说起来只挣不亏。只是希望,你能值得钟离一家在你身上所花费的心血才是。”

  “外祖一家的恩情,初彤自当铭记于心,秦姑姑的照拂,亦是真心感激。”林初彤知道这是秦姑姑对她的提点,而她心中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外祖一家付出了多少。

  秦姑姑见状,还算满意地笑了笑,但嘴上却并不留情面:“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另外,虽然你来我这儿只是为寻个借口,不过要应付往后那些表面功夫也得学点东西,不然我这金字招牌岂不是被你给砸了?”

  不等林初彤应声,她继续自顾自话,直白得令人咋舌。

  “你长得够美、性子也够稳,但愿你也能够聪明,莫让我教得太过费劲。世人都知我擅长琴棋,今后你不但得学,还必须给我学出点名堂来,丢了我颜面的话,可是得让你赔上巨额的银子作为补偿的。”

  最后一句还真让人听不出到底是玩笑还是当真,总之秦姑姑的性子倒真是直接得惊人。

  “一切皆由姑姑做主,初彤自当尽力而为。”林初彤并不在意秦姑姑到底是玩笑还是当真,既然人家主动说了,遵从便是。

  她并不求才艺卓绝名动京师,但能够多学些本事自是好的。

  而眼前女先生的性子颇投她的脾气,这样的直来直往简单干净、令人省心。

  见林初彤淡定从容的应下,秦姑姑略显质疑地挑了挑眉:“这般自信,莫不是你本就精通琴棋?”

  “自然不是,初彤虽都曾学过,但仅仅只是皮毛。不过如今既有姑姑您这位名师相授,初彤当然有信心能够学好。”

  林初彤微笑应声,心中则暗道若实在没天赋,将来真丢了女先生颜面的话,大不了便照秦姑姑刚才所言,赔巨额银子补偿便是。

  想到这,她也不免觉得有些好笑,或许自己骨子里当真溶入了钟离家的天性,但凡能够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不算什么事。

  见林初彤言辞大方举止有度,应对得体心性极佳,怎么看都不比那些京城名门望族打小精心培养出来的千金贵女逊色,秦姑姑倒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当然,更主要的是她觉得这小姑娘挺有眼力劲的,像她这样的名师自然可遇不可求。

  “敬杯茶便算是拜了师,我这儿没那么多规矩,收了你这学生后也算还清了一笔人情外债。”

  没再多废话,秦姑姑直接让下人端了茶示意林初彤敬茶行礼。

  这姑娘看上去挺聪明的,想来琴棋之上的造诣也不会太差,既然已经答应了钟离家,那她也不会吝惜这份师生之名,亦不介意将来在适当的范围内让林初彤沾一些师徒关系上的便利。

  林初彤自是照吩咐,认真而恭敬的上前敬上这杯认师茶。

  姑姑虽然在宫中教导过公主,但压根没想过要将宫里的那一套仪态规矩摆弄出来约束于她,是以心中的好感再次增添了几层。

  敬茶完毕,秦姑姑让林初彤依然唤她为姑姑,不必刻意改口,又让婢女搬出一架古琴,让小姑娘随便弹上一曲。

  这算是个小摸底,若林初彤底子勉强过得去的话,秦姑姑甚至打算将这架自己用过的古琴赠给新收的学生当做见面礼,毕竟她也不是那种小气之人。

  “姑姑,您真要听吗?”林初彤坐于琴边,面色却是有些为难:“初彤如今的琴艺着实有些拿不出手。”

第三十二章 过往

  “直接弹便是。”

  秦姑姑根本不在意,只当这是小姑娘矫情,挥了挥手没让林初彤再多言。

  见状,林初彤知道没得商量,默默呼了几口气调整心态,暗自道了声抱歉后,便认认真真的开始弹了起来。

  她弹得的确十分用心,但秦姑姑的脸色却一点一点变得阴沉起来,看向林初彤的目光亦是怪异无比。

  真难听!

  秦姑姑内心几乎快要崩溃,当真想起身直接走人。

  她是真的没想到林初彤的琴艺会差到这样的程度,不,那根本就谈不上琴艺二字,偏偏看那样子还真是努力认真地在弹。

  可林初彤越是认真用心,秦姑姑便越觉得生无可恋,一首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紫竹调》竟然会被弹得如此磕磕碰碰,干巴得没法入耳。

  看着挺漂亮挺聪明的一小姑娘,弹起琴来天资之差,实在差得让她无法言语。

  本还以为林初彤说弹得不行只是谦虚,秦姑姑现在才明白,那就是大实话,小姑娘是这天底下最实诚的人!

  “行了,不用再弹了!”黑着脸,秦姑姑直接呵断了还在那尽力尽力弹着的某人,实在没法再听下去:“从今往后在我面前你都别碰琴了,否则我会忍不住想揍你。”

  她真有些后悔了,后悔不应该那般快喝了那杯茶,至少应该先听一听等一等的。

  林初彤尴尬地收了手,自是认真地应声道:“是,初彤记住了。”

  暗自松了口气,不用学这个也好,她在音律方面的确毫无天赋可言,看把人家秦姑姑都气成什么样了。

  “过去对弈一局,希望你的棋不会比琴更差。”

  秦姑姑冷着脸,面无表情地吩咐林初彤与自己的婢女下一局。

  但愿这回别再让她太过失望,免得她会忍不住上前掀棋盘,攒了那么多年的气度全都一把用完。

  林初彤自知惹了姑姑不快,心中抱歉却也没有办法,只得老老实实按着要求又与姑姑的婢女开始对弈。

  说实话,她的围棋造诣也不怎么的,毕竟以往下得极少。

  好在她心性比一般同龄人要强得多,加之婢女的棋艺也就一般般,是以费了挺大的劲后勉强倒是羸下这局。

  秦姑姑见状,没有表情的面容总算缓和了那么一丝丝。

  随即,她扔了两本棋谱给林初彤,让带回去好生钻研,等以后稍微有点棋手的样后再考虑亲自出面指点。

  林初彤见状也不由得松了口气,心道总算勉强过了这一关,不至于将秦姑姑气得当场把她给赶走。

  宅子里单独划了一处小院给林初彤使用,秦姑姑没多余的心思再与林初彤闲聊,简单交代过后便让婢女带着人过去。

  就在林初彤半只脚都快踏出之际,秦姑姑似是又想到了什么,突然冲着人问了一句:“各种才艺,你真正擅长的是什么?”

  林初彤脚步一顿,陡然间觉得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姑姑这是想因材施教吗?

  可琴棋书画歌舞女红…

  貌似她真的没有一样在秦姑姑这样的人面前拿得出手,也难怪前世嫁人后总被人取笑不过是个长得漂亮点的空花瓶。

  “姑姑…我应该比较会做生意,这个算不算?”片刻后,她略显尴尬地给出了答案。

  顿了顿后,又认真地说道:“姑姑放心,今后我若真给您丢了脸,肯定不愁挣不到足够的银子补偿您。”

  听到这话,秦姑姑原本想要嘲讽的话倒是下意识地咽了下去。

  先不论做生意到底算不算女子的本事,就是林初彤这份坦诚与认真便在无形中挽回了些好印象。

  罢了,她暗自摇了摇头,原本也不是冲着要教出个名动京城的才女这样的目标收徒的。

  好歹这小姑娘脾气还行,长得也够赏心悦目,性子又很是大方,除了不是众人眼中的那种才女基本也没啥大毛病。

  想到这些,秦姑姑也没再为难自己,闭上眼睛直接开始会起了周公。

  从秦姑姑那屋出来,林初彤在婢女的引路下很快便来到了她今后在此时可以单独使用的小院。

  刘湖生早早便已在此等候,一起忙活了小半日,林初彤这才将需要处理的事情基本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