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宁既未开口替太子求情,也不曾单独对三皇子或五皇子有任何偏向之处,而是与以往一般行纯臣之职,所作所为直接对圣上、对朝堂、对百姓负责,并不参与任何的皇子之争。

  这样一来,几位皇子虽然有所可惜,但像程永宁这样重要身份的能够保持中立之姿,于他们而言便已经是一种极好的态度。

  某天下朝之后,程永宁却是突然带回一个十岁大小的少年。

  看到林初彤,那少年先是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而后竟是十分欢喜的上前向林初彤行了一礼,并且脆生生的喊了一声“姐姐好。”

  对此,林初彤虽说有些不明所以,但看到那名可爱无比的小小少年甜甜的叫着自己“姐姐”,心情自然是极其之好。

  “呀,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可真俊,就跟菩萨身旁的童子似的。”林初彤挺喜欢孩子,特别是这种粉妆玉砌般的,更是没有抵抗力。

  而小小少年显然也极喜欢林初彤,当下便姐姐长、姐姐短的与之聊了起来。

  程永宁看着眼前一大一小竟是直接将他给抛到了一旁,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想提醒妻子,那小小少年可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但最后却还是没有点破,由得这一大一小自个去。

  少年在程府并没有逗留太久,半个多时辰之后便走了,还扬言过些天定会再来看望姐姐。

  “永宁,那孩子到底是谁呀?”

  等到人走后,林初彤才意识到少年身份的不同,刚才来接人的明显是宫中之人,亏得她先前还以为这是程永宁哪个同僚家的孩子。

  见妻子现在才想起问他少年的来历,程永宁不由得笑了起来,拥着人转身便往屋子里走去:“十皇子,母妃是秦昭仪,今年十岁。”

  “他竟是十皇子?”林初彤一听可是有些愣住了,当下不可思议地看向身旁人道:“你怎么突然带他来咱们家?”

  她向来知道程永宁并不站队任何的皇子,至少明面上绝对不会。

  可现在却突然将十皇子给领回家,哪怕十皇子不过区区十岁,并未成年,但照样也还是皇子不是?

  “从现在起,我也算是十皇子老师,皇上令我得闲时替十皇子授业解惑。”程永宁简单解释了一句,其他的却是并没再多说。

  可这已然足够,足以让林初彤震惊不已。

  “永宁,皇上这是想让十皇子…”话没说完,林初彤理智的选择将后半句直接咽了下去。

  皇上明显已经起了废太子之心,却不曾想还未成年的十皇子竟然成了皇上心中的储君人选。

  因着程永宁的关系,林初彤知道的东西远比其他朝臣所知道的多得多。

  如今圣上并不掩饰厌弃太子之心,更是将三皇子与五皇子同时捧起,却不想竟全都只是树在明面上的靶子罢了。

  或许,圣上心目中最期盼的储君同样也不是十皇子,只不过他真正所看中之人偏偏根本不将皇位放在心中,甚至于连父子关系都不愿意承认。

  “别想太多,这样不是挺好吗?”

  程永宁轻轻握了握林初彤的手以示安抚:“以目前来看,不论是太子上位还是三皇子或者五皇子上位,将来都不可能容得下我们。十皇子则不然,再加上年纪小、心性还未定型,好好加以引导培养将来于国于民于我们都是好的。”

  说到这,程永宁顿了顿,最后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声,继续又道:“他也算是替我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个情,我是不得不领的。”

  为了他与初彤的未来,程永宁也不得不说皇上这样的安排于他们最是有利。所以,他也无法拒绝皇上让十皇子打现在起有意地与他们夫妻亲近。

  听到这些,林初彤没有再说什么。

  相对于太子或者其他成年皇子而言,如今年少且并无强势外家的十皇子显然是他们最好的储君之选。加之皇上有意让十皇子与他们亲近,有意让永宁成为十皇子的恩师与助力,将来待十皇子登基之后,永宁的地位自然无人可及,牢不可破。

  于君臣来说,皇上的安排利国利民,于父子而言,这也是免去皇子相残、兄弟相争之祸的最好安排。

  半个月后,黄五送来一封密报。

  “出什么事了?”见程永宁看完那份密报以后神色颇是复杂不明,林初彤自是忍不住询问了起来。

  “南凌兵变!”程永宁边说边将手中的密报递给了妻子。

  十日前,南凌四皇子毒死南凌太子后又控制住了南凌国主,意图逼南凌国主传位。

  七皇子凌天逸得知情况后,起兵救驾,现已将南凌国都围了起来,其他情况则只能等最新情报送来才知。

第三百三十五章 废太子

  南凌之变并没有持续太久,又十日后,南凌正式传来国书,七皇子扫平内乱,救出南凌国主,成就平乱救驾之功。

  而后,南凌国主立七皇子为太子,并且因身体之恙,不久便正式将皇位传于凌天逸。

  南凌新群登基,东云派出三皇子出使庆贺。

  而就在三皇子回国之后,却是在上朝第一日便当众向皇上呈上了一份东宫太子勾结南凌先太子出卖国之根基以谋私利的铁证,一时间震惊了整个朝堂。

  在铁证面前,即使是太子一党也无法睁眼说瞎话替太子求情,而圣上天威震怒,当即令人彻查东宫。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东宫的丑事一件件被揪了出来,即使是太子本人亦已经放弃自辨,太子一党更是四分五散,各自想办法摆脱太子党的身份,寻求新的庇护以求自保,一时间当真是风声鹤唳。

  直到五月初,太子一案方才彻底落下帷幕。

  太子被废,被终身圈禁于皇陵,与此同时,与太子有染的朝臣,十之三四也倒了台,剩下的也难成气氛,不少被三皇子与四皇子趁机瓜分了去。

  太子母族更是大受连累,被剥夺了爵位,再不复往日风光。

  出人意料的是,皇后的娘家国公府贾家竟然也受到了牵连,受了不小的惩处,以至于贾家在这样的情势下也不得不收敛起来,低调做人。

  皇后为继后,并非先太子,应该说是先太子的亲生母后,按理说太子犯事根本不可能牵连到郑家。

  可问题是,三皇子打小被养于皇后名下,郑家也算得上是三皇子半个外家,此番太子被废,皇后与郑家定然会全心全意保三皇争夺储位。

  而皇上并不希望三皇子继太子之后一家独大,所以自然而然便要牵制郑家。

  而此次皇上借东宫之由彻底,顺带将郑家也拉下水便不难理解,而像郑家这么大的家族,有心寻他们的错处自然并不难。

  不论朝堂之上有多大的风波,程府却是难得的安静。

  趁着沐息之际,程永宁直接带着林初彤去了庄子玩了几天,倒是趁底将那些争纷挡在了外头。

  而令贾家雪上加霜的是,当年以和亲之因嫁去南凌的七皇子妃贾芙蓉却是在凌天逸登基之前死于兵变之中,以至于贾家与南凌国的这层姻亲关系算是彻底断掉。

  更让贾家家主担忧的是,据说贾芙蓉死前曾与南凌四皇子内外勾结,企图对谋害凌天逸,若非顾忌新皇的名声掩盖了下来,此事怕是更加难以善了。

  如今贾家只希望南凌新君不会因贾芙蓉的所作所为而迁怒于贾家,不然的话,贾家发真算是雪上加霜。

  “三皇子带回来的那些关于废太子的不利证据,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想了许久,林初彤都不觉得三皇子有那样的能耐,单单去了一趟南凌观南凌新君登基之礼,便能够在那么短的时日内搜集到那么重要的密证。

  “你觉得呢?”程永宁自然明白林初彤质疑什么,微微一笑却是反问而不答。

  “我觉得…”林初彤斟酌了片刻,便直接将心中所想道了出来:“左右不是凌天逸便是你罢了。”

  以凌天逸的本事,区区一个东云三皇子过去定然是会将其掌握于股掌之间,没得他的默许,又怎么可能让其在南凌有半点规矩之外的举动。

  至于自己这个夫君,以往便与凌天逸多有交易往来,将废太子拉落下马也有着足够的理由与能耐。

  而那三皇子,左右不过是被人当成棋子来使罢了,毕竟这两人谁都不方便出面做这些事。

  当然,林初彤可是丝毫都不为废太子存半丝同情之心,此人落得如此下场纯属自作自受,皇上能够留其一条性命,已是仁厚。

  “我家夫人当真是冰雪聪明,什么事都瞒不了你。”程永宁听后全不否认,还十分赞赏的夸了林初彤。

  片刻后,程永宁若有所思地盯着林初彤,似有所纠结,但最终还是如实告知道:“他说,这算是补与你的生辰之礼。”

  林初彤怔了怔,倒是很快明白程永宁所说的那个“他”指的是谁。

  好吧,这事果然是这两人“勾搭”而为。

  不过,凌天逸这想法也未免太过奇特,用这种东西当生辰之礼本就让她无语,更别说她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补的必要。

  可更让她无语的是,程永宁很快再次酸酸地说道:“他还说了,你还欠他一份登基贺礼,让你先欠着,日后必定加倍讨要。”

  “呵呵…”林初彤有些哭笑不得,真亏得那人想得出来。

  两日后,淳青县主邀林初彤去玉春楼喝茶。

  说是喝茶,实则是有许多话要与林初彤说。

  自打程永宁回京到现在,发生了不少的事,两人之间也一直没有再见面。

  而淳青也果如林初彤所料,在今年的春闱殿试之后挑中了如意郎君的人选,就连婚事都订了下来,只需在家安心待嫁。

  “淳青,还没恭喜你觅得良缘。不过不老实留在家中绣你的嫁妆,反倒是叫我出来喝茶,可是有什么特别之事?”

  林初彤故意打趣着淳青,心中却着实替淳青感到高兴。

  她听永宁说了,淳青的未婚夫出身南淮百年书香世家的林氏一族,才学过人,品性极佳,相貌堂堂,的的确确是不可多得的夫婿人选。

  虽然状元被林初彤的四姐夫一举夺得,但林家公子亦被皇上钦点为探花朗。

  淳青在大长公主的安排下亲眼见识过林公子的品性才貌,自是一见倾心,得知林家公无婚配,得知林家也有意于这门婚事后,便大方的点头应了下来。

  最后皇上亲自替两人赐婚,也算是又成全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美谈。

  “你就别打趣我了,谁不知道程大人与夫人但凡得空便几乎都是形影不离恩爱,我若是不特意邀你出来,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见你这位大忙人一面。”

  淳青也不别扭,大大方方地说道:“不过,今日我还真是有件重要之事想要请咱们的程夫人帮帮忙,还请千万施以援手。”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

  淳青所言之事倒还真有些出乎林初彤的意料。

  据淳青所言,她前两天竟听闻林家公子似有一青梅竹马的表妹,虽说并没有订过亲,但两人感情却是极好,若非此次皇上赐婚,说不定林公子高中探花之后,两人将成就好事。

  关于此事,林家自然并不提及,长公主当初派人打听林家事宜之际,虽也打知道有这么一个表妹的存在,但因为双方并不存在婚约一事,林家那边也婉转表明两人之间无非是表兄妹的关系并无男女之情,是以自然没有在意。

  但淳青素来是个眼中容不得沙子的人,加之那位表妹的存在明显是有人故意传到她的耳中,所以若是不能确定她的未婚夫与那表妹并无私情的话,那么心中的刺便永远都地法拔干净。

  想来想去,淳青也不好再动用公主府的人重新暗查,旁人又信不过,所以这才求到林初彤的身上,毕竟以初彤夫婿的能耐,莫说是这么点小事,即使是再难,也定有办法。

  “你想得没错,这种事情还是在成亲前查清为好。”

  林初彤倒是十分赞同,也没有推脱,直接应了下来:“放心,我会尽快给你回复。”

  若是林公子当真与那表妹存有私情,却想方设法的瞒着公主府,那么林初彤觉得这门婚事便值得好生斟酌了。

  相反,若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或者说林公子对那表妹并无他意,那么淳青就得多加提防那些故意挑拔生事之人。

  见好友果然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淳青自是高兴不已,也没再多说自个的事,转而将话题移了开来。

  “对了,宋婵也订亲了,婚期就比我迟上两个月,你可知跟她订亲的是哪一家的?”

  提起这事,淳青明显还卖了个关子。

  林初彤见状,立马便猜到宋婵订亲的对象肯定是她知道的,不然的话这丫头也不至于这般反问了。

  其实,她与宋婵的关系也只算得上是一般般,那是一个比较现实而世故的姑娘,做不成知心好友,却也不会成为敌人。

  而宋婵的祖父如今已经成为内阁首辅,以至于宋家的门第瞬间拔高显赫了不少,如此一来宋婵议亲的对象自然而然也得水涨船高。

  不过京城那些还未成亲的贵公子们的具体情况,林初彤并不怎么了解,所以一时间也猜不到宋婵到底会与谁订下亲事。

  “哪家呀?”她也懒得去猜,径直将问题又抛给了淳青,一副你不说,这天便聊不下去的模样。

  淳青有些嫌弃某人的懒惰,却也没再卖关子,挑破道:“猜不到吧,是宋国公府家的大公子!啧啧,那个当初可是个真真正正的风流少爷,也不知道宋婵嫁过去到底有没有那样的本事收了风流大少的心。”

  果然是订了亲的人,淳青如今说起旁人的亲事来还真没半点不好意思的地方,反正也是背地里议论,听的人又是个嘴严的。

  “宋国公府的大公子?那不就是宋清和吗?”林初彤却是惊讶得有些目瞪口呆,全然没想到与宋婵订亲的对象会是这么个人。

  想到宋清和,她好像已经有两年没见过了,当初宋国公突然将其扔进军营历练,中途都没听说回来过。

  宋清和与程永宁的关系绝对是不错的,也不知道永宁听说过这个消息没有。

  “对呀,就是他,初彤也认识?”淳青有些好奇。

  “嗯,他跟永宁关系还不错。”林初彤自没否认:“不过他不是很久以前便离开了京城去边境军营历练了吗,一直也没听说他回来了呀。”

  “哎哟,不过就是订个亲,家里长辈做主就成了,哪里需要他亲自跑回来。等成亲时人在不就行了。”淳青一听宋清和与程永宁有交情,倒也不算意外,毕竟宋国公府很早以前便与程永宁交好。

  “…”林初彤也知道淳青这话并没有错,不过就是觉得哪里有些怪怪的。

  后来转念一想,她才反应过来,以宋清和的个性,当真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这门父母替他安排的婚事?

  不过,这终归是旁人的事情,她想那么多也不管用。

  但既然婚事订下来了,看来宋清和苦逼的军营历练也即将告于终结,不论如何,对他来说也总归是件好事。

  七日之后,林初彤便收到了黄五亲自送来的调查详情。

  关于林家公子与那表妹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着实让她看得极为不爽郁闷。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那林家公子总算没有真的被搅进表妹那滩子浑水里头,更不曾对那表妹有什么男女私情。

  不过林公子那表妹以及表妹一家子的龌蹉心思、手段当真膈应死人,若是成亲前林家不能把表妹与这些居心不良的亲戚给彻底解决的话,将来少不得被祸害不轻。

  “淳青,你打算怎么办?”

  将这些详细情况一一交给淳青县主亲眼过目后,林初彤询问了一句。

  其实,凭长公主府的威势,想要解决这么个表妹自然不在话下,但那样的话难免会让人觉得长公主府以势压人,被有心之人利用搅扰的话,最后难免还是会影响到淳青,毕竟将来嫁去林家长长久久过日子的终究还是淳青。

  所以,在林初彤看来,此事最好还是让林家提前出面解决为好。

  淳青眉头微皱,似是在思索。

  片刻后,倒也没有犹豫,很是明确地说道:“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些东西给我,到时我会转交给林三。”

  林三便是淳青县主订了婚的林公子,很明显,淳青并不打算让她那未婚夫置身事外,毕竟不论是婚前还是婚后,若想避免这种类似的祸事,最重要的还是林三这个真正当事人的态度。

  听到个决定,林初彤自然没有意见,爽快的表示黄五调查来的那些一应详情物证,淳青尽可拿去,想如何用便如何用。

  而淳青走的时候无意间提起一件事,说是宋清和回京了,不过貌似那小子这会日子并不好过。

第三百三十七章 吃味

  宋清和回京了,就在归京的当天便直接去了宋阁老家,甚至于连国公府的大门都没来得及进。

  而宋清和跑去宋阁老家为的可不是探望未婚妻,而是找宋家退亲。

  至于退亲的理由倒是再好不过,两家同姓,不可议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