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妈妈闻言心里也感叹,不怪赵明珠这般,恐怕以后的落差还会更大。英国公府小姐原是在外面受了许多委屈,回来之后老太太、英国公自然是更加倍的宠。而且刚才看那小姐,虽然是普通官家的出身,但是气度什么的可一点不差的。明珠小姐虽然穿金戴银,但是在她身边也被压下去了。

老太太对亲生孙女有好感,那种血脉上天生的亲近。但养了十多年的孩子也不是说着玩的,明珠小姐离开父母到她身边来,也是老太太最疼她。魏老太太肯定更愿意护着明珠小姐,便如刚才让明珠小姐也跟着去,就是想她和宜宁的关系处好一些。她还是打心里疼爱明珠小姐的。

老太太说得很对,只看明珠小姐能不能明白了。能明白老太太的用意,魏家能保她泼天富贵一辈子,甚至让她也享有英国公府小姐的待遇。不能明白的话,就看魏凌的态度如何了。

*

松枝在罗家的时候,以为赵明珠的排场就够大了,没想到人家在英国公府的排场还要更大。

随行带着一大群簇拥的丫头婆子,真是把她当娇小姐伺候的。在前厅里进早膳,专门有丫头给她传菜、挑菜。

这个不吃,那个也不吃的。这些都不能往她面前放,这是魏老太太曾经吩咐过的。

松枝看得咋舌,人家赵明珠倒是早已经习惯的样子。指挥丫头婆子轻车熟路。

松枝再看自家的宜宁小姐…突然觉得还是宜宁好,除了更喜欢吃肉一些,其他的好伺候极了。

青渠则是第一次被国公府的早膳给惊讶到了。

东西流水一样地摆上来,端是宜宁面前那盘子里便摆了梅花杏仁馅饼、枣泥千层卷、撒了糖霜的酥酪,旁边精致的小碗里搁着切好的鸽蛋,一小碗羊乳。再旁边才是鸽子肉粥,切了两片薄薄的火腿铺在上面。

就是吃个早膳而已,摆这么多东西也太浪费了吧。就三个人吃饭,能吃多少东西?青渠有点痛心疾首地想,真的太浪费了。

其实别说青渠了,罗宜宁自己都有点震惊。当年她在宁远侯府的时候,宁远侯府还不如现在强盛,这种钟鸣鼎食的生活她也是第一次见识到,果然十分奢侈。

魏凌抬头看了赵明珠一眼,这宠得是有些过,走出去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她才是真正的小姐。可惜老太太对这亲手养大的孩子太好了,容不得别人说。魏凌又回过头,他已经给女儿的小碗里堆了好多菜,又劝宜宁:“你多吃些菜,这个鸽子肉很鲜。”或者又给她夹了酥酪,“这酥酪是用牛乳熬的,比带骨鲍螺还要鲜美…只有咱们家的厨子能做。”

宜宁看着碗里的菜,突然想起她还小的时候,被罗老太太和林海如拼命增肥的日子。

她现在可是少女了,不能在恢复成当年的小胖墩了。谁让她稍微多吃些就长肉呢,魏凌爹你可意识到了?

魏凌看她不怎么吃,眉头微微一皱:“怎么不吃了,可是不喜欢?”

怎么没吃,刚才就已经吃了半碗粥两个馅饼三只鸽子蛋了。宜宁眉头也拧着,说:“我在路上吃了好些点心,倒是不饿。您不是说带我去看新院子吗?”

魏凌有些犹豫,难道是他给她夹菜她不高兴?

战场上决策千里的人,面对刚到手的宝贝女儿还是不太明白怎么养,生怕没养好这个娇娇的孩子。看来还是要问问定北侯才行,等他下午来就问问。魏凌下定了主意,面上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起身就去牵她了,要带她去看新院子。

宜宁可算是松了口气。

第78章

英国公府分了东园和西园。东园住着英国公,西园住着魏老太太和赵明珠。宜宁的新院子则被安排在东院里,正靠着魏凌的院子。后面有一座高大的假山,三进的院子。院子里又大又宽敞,青石砖路两侧种了高大的银杏树,四侧有抄手游廊连接。可算得是景色宜人,冬暖夏凉了。

魏凌已经安排好了伺候的丫头,叫到她面前来跪拜行礼。

宜宁一打量,大丫头模样的有两个,其余次等的丫头十多个,刚留头的小丫头、伺候的婆子共加起来总得有三十多个人。

她哪里用得了这么多人伺候!

看到堂下跪着乌泱泱的一片,她心里暗自思忖。

屋子里的摆放陈设也是千金之数,看得出贵重的东西着实不少。宜宁正看着,赵明珠则走到宜宁身边,淡淡地笑道:“宜宁妹妹来得晚不知道,府上这处的风景最好,头先是庭哥儿住的。因着妹妹要来,故庭哥儿迁去了旁边的院子,让给妹妹住。”

庭哥儿?该是自己那个才五岁的弟弟吧。

宜宁想起刚才并没有看到小孩子。

魏凌就说:“你还没见过你弟弟,他才五岁,是最调皮的时候。怕他吵着了你祖母修养,就在东园里跟着我住。”说着魏凌吩咐身边的管事,“…去把世子叫来。”

片刻之后,宜宁看到一个孩子先跑进来,身后也跟着一大群簇拥的丫头、婆子。那孩子穿着件绸袄,脖子上也戴着一个金项圈,看来似乎跟赵明珠脖子上的样式一致。他跑得很快,有个高大白净的妇人在身后追他:“小世子,您别跑急了,仔细门槛绊着您…”

其实,魏凌没有娶妻,倒也不全是因为顾明澜。他虽对顾明澜有情,但过去这么多年了也已经淡了。实则是他常年在外征战,无暇顾及家里,也无暇娶妻纳妾。因此就只有通房生下的这么一个男孩儿,将来是要继承英国公府爵位的。所以一出生就请封了世子,在府里也是大家都怕他磕着碰着了,很是金贵。

那孩子却站定了,宜宁发现他长得就像是缩小版的魏凌,就是更稚嫩一些,睫毛又长又浓。他看着宜宁问道:“你就是他们说的姐姐?”

魏凌看到他横冲直撞已经不高兴了,听到庭哥儿这么说话越发沉下脸。他常年在外,庭哥儿又出生后没了生母,所以一直是乳母在带,老太太也照顾着。反倒让府中的人格外宠溺他。说话没轻没重的。

宜宁看着孩子干净的脸,向他点头笑道:“我是,那你就是庭哥儿吗?”

庭哥儿撇了撇嘴,觉得这个姐姐十分的陌生。他还是对旁边的赵明珠更熟悉一些。他朝赵明珠跑过去,拉着她的手说:“明珠姐姐,我的丫头给我做了个雪人,就在外面的院子里,我带你去看看吧!做得可好看了。”

两人站在一起倒是更像亲姐弟,一样的金项圈。庭哥儿从小身边就只有赵明珠,对这唯一的明珠姐姐自然亲近。赵明珠在英国公府十多年,这自然是宜宁不能比的。

明珠摸了摸他的头,道:“庭哥儿,你姐姐跟你说话,怎么不回答?”

庭哥儿拉着赵明珠的手,看着宜宁的目光很陌生:“她不是我姐姐,我没有姐姐。”

“庭哥儿,谁教你这么说话的!”魏凌的语气已经不好了。看那样子很想把庭哥儿揪过来揍一顿。

宜宁心里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突然接受自己多出一个兄弟姐妹的确不容易。他们对于陌生人还是很防备的。她站在魏凌旁边没有出声,无论她说什么都不太好。

庭哥儿听了魏凌的话反倒更不高兴了,声音也大了些:“她是您从外面捡回来的,我才没有姐姐!”

魏凌脸色阴沉,冷冷道:“你再这般说话,就给我去跪祠堂。宜宁是你亲姐姐。”

他本是想看到两姐弟相亲相爱的,看着儿子拉着个赵明珠,却对宜宁冷言冷语。他就觉得不舒服。

庭哥儿倔强了片刻,他身后的丫头婆子看着都心疼了,小世子在家里可是一句重话都没有人敢说的。还是在魏凌眼神的威逼之下,庭哥儿才不情不愿地喊了声姐姐,但是看也没看宜宁,径直朝门外走去了。

“他就是这个性子。”魏凌深深地吸了口气,跟宜宁说,“没得生母教养,叫丫头婆子宠坏了。”

宜宁轻声说:“他还小,我小时候也调皮捣蛋的,让祖母头疼。”

魏凌抚了抚女孩儿的头,发现女儿站得直直的,看着庭哥儿离去的方向不说话。

无论怎么说,英国公府对她而言还是陌生的。

本来他还想着让宜宁带着弟弟,好好地教导他。庭哥儿没有母亲,因此性子还要比一般的孩子更奇怪些。有亲姐姐关怀势必好些,看来此事还是要慢慢来。

宜宁的东西已经安顿下来,丫头们要重新伺候她梳洗。有人过来通传定北侯已经过来了,魏凌魏凌吩咐了珍珠几句,便去了前厅迎接。

屋里的丫头俨然以珍珠为重,珍珠领着人进来。丫头们都半跪下,方漆托盘上放着一件件衣物和首饰,要宜宁挑选。

宜宁看了一眼,她选了件淡粉色的璎络纹的缎袄。珍珠上前轻手轻脚地给她梳了发髻,玳瑁则选了支嵌翡翠镂空的金簪,淡绿色流苏宝结来给她相配。这样一番装扮更显得宜宁灵气逼人。珍珠又柔声道:“小姐,一会儿您跟着奴婢。世家里的人多,各家的侯爷、夫人您分不出来,奴婢一会儿会提醒您喊什么。”

宜宁发现魏凌还是个很靠谱的人,留给她的两个丫头都是很有用的,珍珠干练,眼界宽广。而玳瑁心细,且心灵手巧。

宜宁虽然前世是嫁入了宁远侯府,但她只是庶子之妻,后又跟谢敏一起困于后宅之内,其实对于世家的人也不算太熟悉。她淡淡地应了一声,扶着珍珠的手站起来,又听到珍珠说:“您是正经的英国公府小姐,有国公爷为您撑腰,不必在乎表小姐。”

珍珠也是人精,她在魏凌身边呆了很多年了,靠得就是心细和机敏。

宜宁微微一笑说:“你与我一起去祖母那里吧。”

珍珠应喏,发现这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的确半点没有怯场。果然是英国公府的小姐,天生该有这份气度。

宜宁上了软轿,到静安堂的时候看到已经摆出了戏台。珍珠再带着她去拜见魏老太太,魏老太太笑着扶起她,给她介绍了在场的定北侯夫人、几个小姐,忠勤伯夫人、小姐。还有世子夫人…实在是人数众多。

宜宁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定北侯夫人旁边的长姐,还有旁边的钰哥儿。

钰哥儿看到她则直接得多,扑过来就要她抱。而罗宜慧看到她则是眼眶微红。罗慎远已经跟她说了宜宁的事,罗宜慧又是惊讶又是担心,知道英国公府要摆宴的时候,她立刻就和侯夫人一起来了。

定北侯夫人有些惊讶,魏老太太就笑着解释:“…宜宁原是寄养在罗家的。”

定北侯夫人有些受宠若惊,笑道:“那还是她们有缘分的!改日便让宜慧登门,好好叙一叙。”

罗宜慧知道现在也不是与妹妹说话的时候,何况宜宁现在身份尊贵,不用她操心,因此她坐着微笑应是。手指微微地捏紧。

宜宁知道长姐必然是担心自己,暗中拍了拍长姐的手。

这时候外面有人通传,说赵明珠带着庭哥儿进来了。

庭哥儿一进来就扑进魏老太太的怀里喊渴,魏老太太叫仆人给他端了热汤喝下。笑着问他:“庭哥儿,你可见过你宜宁姐姐了?”

庭哥儿已经直起了身子,一边喝汤一边道:“见过了。”

他还是和宜宁不亲近。

魏老太太对这宝贝金孙更是宠溺,庭哥儿一会儿又说要出去玩,魏老太太叫跟着他的佟妈妈好好看着他。庭哥儿出去了,赵明珠靠着魏老太太坐下来,笑着说:“您是没有看到,庭哥儿的丫头堆了好大一个雪人呢!庭哥儿捡了核桃当做雪人的眼睛,玩得可开心了。”

魏老太太拉着明珠的手:“就你爱陪他玩这些了。你对府里熟悉,记得带你宜宁妹妹一起玩。她初来乍到的,还对府里不熟悉。”

赵明珠的笑容就有些勉强。

宋妈妈这时候挑了帘子进来道:“老太太,表少爷带着人过来了。”

在场的小姐们眼睛都有些亮了起来,望着赵明珠的眼神更有些羡慕。

她们是已经听到了风声,知道老太太想把赵明珠许配给程琅,这简直是羡煞旁人的事。

宜宁正低声和长姐说话,就看到一个人挑了帘子进来。他背着手,笑得温润如玉,俊秀清雅。穿了件淡青色细布直裰,这样的人物,走进来便给人一种蓬荜生辉的感觉,实在是人中龙凤。宜宁这两世都没有见过比程琅还要好看的男子,眉眼之间有似乎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情,谁看了都会觉得,他是对自己有情的,但他分明对人人都是这样的。

赵明珠就算不喜欢程琅,但是跟这样的人物有牵扯,谁都会不自觉的有优越感。

特别是今日还有罗宜宁在场。别人都喜欢程琅,那她也会喜欢吧?

赵明珠抬起头,倒是比平日更热情一些:“表哥,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

程琅微笑着道:“舅舅请我过来,说是表妹被寻回来了。恰好我今日也无事,就过来看看。”

魏老太太听了,拉宜宁起来:“便是她了。你瞧是不是和你舅舅长得像?”

魏老太太又拍了拍宜宁的手,跟她说:“他就是前些年的少年探花,程琅。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吧?如今可是吏部郎中,我听说他的名声是很响的。”

宜宁感觉到程琅似乎正在看着她。她抬起头,看到程琅嘴角微微的笑意。

她突然又想起了第一次见到程琅的时候,他还小小的,怯生生的,站在人声鼎沸的堂屋里。没有人照顾他,甚至没有人问他一句话。

她看那孩子可怜,才叫人牵了过来,请他吃桂花香糕。

小小的孩子和这个俊雅的青年渐渐重合,说不清有多少复杂的情绪在里面。她微笑着轻声道:“程琅表哥。”

程琅有礼地对她点头。探寻的目光从她身上一扫而过,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收回了视线向魏老太太含笑道:“的确有些像,您如今可好了,有两个孙女了。”

虽然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前世的自己。但是在这些善于心计的人精面前,宜宁还是无时无刻不觉得,她对此避之不及。

魏老太太是对宜宁的印象不错,但看了看旁边脸色微红的赵明珠。忽尔又笑道:“也不知道刚才庭哥儿跑到哪儿去了,你陪明珠去找找吧。这孩子玩得太野,我怕他到了时辰还不知道回来。”

一会儿就要开祠堂记族谱了。

屋内的小姐们目光又不由看向赵明珠。

这更让她觉得有种瞩目的感觉。人人都想要的东西,祖母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给了她。

赵明珠缓缓地站起身,她看到程琅正站在魏老太太身侧,含笑看着她。他的目光凝视着她,让她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深情的人。这一刻她竟然对程琅多了几分喜欢,这实在是一个俊逸出众的男子。

他有礼地道:“自然该陪明珠表妹去的。”因言走到了门口等她。

赵明珠和程琅一起出去了。满屋子的小姐难免有些泄气,也没有刚才有精神了。

魏老太太看到两人和睦,好歹松了口气。她养了明珠这么多年,实在是很希望她过得好。要是能嫁了程琅,后半辈子也不用她再操劳了。她微侧过脸,倒是看到宜宁目光游移,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会儿就要去祠堂了,你可紧张了?”魏老太太问她。

宜宁摇了摇头,她只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处于怎样的一个环境中,真是怎么都避不开的。

魏老太太让女眷们先出去在院子里走走,放松放松。珍珠陪着宜宁起身,宜宁还没有在静安居里走过,她沿着回廊往后院走,这里庭院深深,景色也格外别致。她看到栏杆下竟然是一片波光潋滟的湖,湖心还有亭子,亭子上的雪在太阳底下慢慢融化。珍珠在旁说:“我给您端个杌子来,您坐在这儿看吧。一会儿还有得站呢。”

宜宁回神之后点了点头。

不过片刻,她就听到了身后有脚步声。

“这么快就拿来了?”宜宁没有回头地问。

有个人轻慢地走到她身后,语气温热:“拿什么来了?”

宜宁心里一惊,那温热的气息几乎就在扑她的耳际。她突然回过身,看到程琅长身玉立地站着她身后,离她很近。

他的眼眸幽深如湖。嘴角却含着一丝淡淡的笑容,语气轻而低地叹道:“多年不见,宜宁可是不认识我了?”

宜宁有些混乱了,程琅这是什么意思?

偏偏他又长得极好,这么离得近地跟别人说话,无端地就暧昧了起来。

第79章

后院里静悄悄的,只有风拂过树梢的声音。

宜宁刚开始听到那句话的时候,几乎是有些荒谬的以为,程琅认出她了。

但这一瞬间她就觉得不可能,如此荒诞的鬼怪之事,程琅就是再聪明也不可能猜得到。

她想起了在她八岁的时候,程琅是见过她的。应该是指的幼时曾经见过。

宜宁看着他问:“程琅表哥不是陪明珠姐姐去找庭哥儿了吗,怎么过来了。”

程琅又略走近了一步,身姿挺拔如竹,离她近了一些。若宜宁真的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看到程琅怎么会不喜欢。但她偏偏不是。

“明珠有事先回去了,我见你往这里来了,便过来看看。”程琅微微一笑,凝视着宜宁的眼睛说,“宜宁喜欢看湖吗?”

宜宁看到他如此,大概已经猜得出他究竟想做什么了。

她的心渐渐的冰冷下去。

依程琅的态度,他不可能喜欢赵明珠,他这样的人,对赵明珠再好也是表面上的。但是他直接推拒魏老太太,则与英国公府交恶了。恰好,这个时候英国公府真正的小姐回来了,赵明珠的敌人来了。程琅就利用优势来亲近她,若她是个单纯的小姑娘,必然会因此而喜欢上他。

他就可由此摆脱赵明珠,而不费吹灰之力,手段高明。

一想到程琅居然算计到她的头上,宜宁就觉得心里隐隐发寒。

程琅小的时候,她多疼爱他啊,好生教导他做人要正直清白。她教给他的明明都是正面的东西,为什么有一天他竟会把手段玩到她身上。甚至玩到一个无辜的小姑娘身上?

看到程琅俊逸挺拔的身姿,宜宁就想到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靠在自己怀里,赖着她不肯离开,孩子气地说蜻蜓飞走了的样子。或者他吃多了糕点,肚子疼来找她哭诉的样子,她那次又好气又好笑地罚他一个月不准吃糕点。

她缓缓地看着他,目光冷淡道:“湖边的景色是好,程琅表哥也喜欢吗?”

程琅没想到,这小姑娘居然一脸淡然地直视着他。

他脸上的笑容微微收了起来。

后面传来了丫头的寻人的声音,几个丫头走近了。屈身向程琅道:“表少爷竟在这里,叫奴婢们好找。”

赵明珠随着丫头走了过来,她看到宜宁站在程琅身边,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若是有谁喜欢程琅,那她是理解的。就是有时候她看着程琅都会失神。特别是他对人若即若离。要是说深情,对那高家嫡女,对那秦淮名妓也是麻木不仁的,不喜欢了就冷漠以对。若谁他不喜欢别人,那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

但她喜欢又如何,程琅是不会对一个小姑娘动什么心的。他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玩得很顺手的。

“宜宁妹妹在这里看景色,倒不如去我的房山那边。房山那边种了一片红梅,如今开得正好。”赵明珠慢慢道,“不如我叫人折了红梅放到你房里,你看可好?”

宜宁觉得赵明珠这话颇有深意。

她微抬起头看着程琅,发现他的表情淡淡的。随后宜宁别过头,静静地说:“我不喜欢红梅,我倒是喜欢腊梅一些。可惜北直隶少有腊梅,但还是谢过明珠姐姐的好意了。”说罢绕过几人,径直往前面走去了。

程琅听到这话神色一怔,待回头看的时候,只看到她纤细得有些单薄的身影。

记忆中的那个人。她用温醇的语调在头顶给他讲《孝子经》,纤细的手腕上玉镯子微微地晃动。他幼时的记忆虽然模糊,但是这些场景记得格外清楚。旁边的白瓷瓶里,就插的是一捧腊梅花。丫头问她:“夫人怎么不用红梅,红梅也好看啊!”

“我就是喜欢它的香气,闻着舒服。”她微笑着用手指拨了拨花瓣,甚至扯了一朵给他,“琅哥儿,你闻香不香?”

程琅想到这里低头笑了笑,遂不再继续想下去了。他也径直朝外面走了出去,也没有看赵明珠。

赵明珠咬了咬唇,复又追了上去。

*

魏凌刚准备见定北侯,那边小厮却进来通传,说陆都督过来了。

魏凌赶完书房,陆嘉学已经在喝茶等着他了。

“你那女孩儿找回来了?”陆嘉学瞥了他一眼,看到他掩饰不住的喜气,便淡淡问道。

“还要多亏了你。”魏凌在他左边的太师椅上坐下来,挥手让侍卫退下去。

“这么急忙来找我,真是想看看我那女孩儿?”

陆嘉学不由得一笑:“怎么可能,我是来告诉你一声。冬场围猎已经定好时候了,到时候你要让神机营的人盯着。”

魏凌听了面色严肃起来:“你已经跟太子商量好了?…但这岂不是太过冒险。大皇子成功除去了,咱们自然有从龙之功。但要是他没死成,这可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可是因为女儿寻回来了,你倒是比原来惜命了。”陆嘉学摆了摆手,“有道衍在你不用担心,他是个奇才。再者大皇子肯定会死…我们不杀汪远也会杀,那老东西的手段狠毒不在你我之下。”

魏凌微微叹了口气,陆嘉学的意志是无法改变的。而且大皇子的确是年富力强,对他们一党的人威胁太大了。

陆嘉学就只是吩咐了魏凌几句话,喝了茶就要离开。魏凌见他要走,忙叫住他:“你留下吃个饭吧,我叫女孩儿认你做个义父如何?”

“当年明珠抱回来的时候,你们老太太让我认她作义女。”陆嘉学嘴角扬起一丝笑容,“怎么,如今还要认一个?”

有他做义父,就是个身份加持,身价更高些。头先魏老太太宠赵明珠,恨不得什么最好的都给她。

“她还小,又从小没养在身边,我怜惜她一些。”魏凌说,“你真的不去看看她?”

他对魏凌的闺女并没有什么兴趣。陆嘉学淡淡道:“你别忘了神机营的事。我还要去皇宫一趟,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