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一想到失踪的儿子,突然说不下去了。两行浑浊的眼泪自空洞的眼中无声流出。夫妻俩相对无言。

杨小姣推开房门时就看到这样一副情景,她笑道:“爹,娘,刚刚周家送钱来了,爹雕刻的笔筒他家的客人十分喜欢。”

杨成和钱氏的脸上不自觉地带了些笑模样,齐声问道:“真的吗?”家里总算有一个好消息。

杨小姣把钱袋交给父母,两人摸了一遍,钱袋又重回到杨小姣手里。

钱氏说道:“这周家真不错。虽然富裕却从不鱼肉乡里。”

“是呢。我当时的事也多亏了周老爷帮忙才拿到赔偿。”

夫妻俩人你一言我一句地说起了周家,慢慢地冲淡了原先的伤感气氛。

周家是桃花镇上数得着的大户,他家和本镇以吝啬刻薄闻名的朱家刘家不同,对佃户佣人长工都十分和气大方。逢到灾年,佃户交不起租子,他们不但不催反而会借粮周济。杨小姣和周家的小女儿周玉音的交情不错。只不过是她整日忙于生计,而周玉音则在忙着学习女红和操持家务,两人的来往逐渐减少。

“只是可惜了,周家的三少爷…”钱氏用这一句惋惜的话作了收尾。周家三少爷周季明跟钱氏一样也是个瞎子,他不是天生瞎,他被人贩子带走时,从疾驰的马车上跳下来磕破了脑袋导致失明,一同被拐走的还有杨小姣的大哥杨小义。

大哥,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找到大哥?大哥已经失踪八年了,现在应该是十五岁的小伙子了。

这天晚上起了风,当天夜里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个不停,眼看是摆不成摊了。杨小姣就留在家里打扫院子,并学着做些针线。

难得不用出难,杨小姣中午便歇了个午觉。她睡得模模糊糊时听见有人敲门,听到小娟去了开门,她也就没起来。来她家的应该是串门的邻居。不过,过了一会儿,当她听到父母房中一声比一声高的争执时,就明白这肯定不是单纯的邻居串门。

她听到了王五嫂那尖细的嗓门。

“吓,我说杨大哥杨大嫂,我说句不好听的,就你们这家道,就你闺女这长相,你们还有资格嫌弃男方吗?有人要就该烧高香了。唉哟歪,连我家的阿珠我都不敢太挑…”

杨小姣皱了皱眉头,正推门出去。就听见妹妹小娟的声音响了起来:“呵,你远房侄子既然那么好,干吗不给阿珠姐留着?我看他俩般配得很。你赶紧滚吧,惹急了我就拿棍子收拾你,我打了你也是白打。”

王五嫂大概是被吓着了,一边往外跑一边说道:“你们不乐意正好,还省了我那大侄子进你家这火坑呢。”

小娟冷笑:“我家是火坑,谁拉着你侄子往里跳了。你家那个又蠢又懒的侄子留给你家闺女呢。头婚用不着,还有二婚,再不济当寡妇时用也行啊。”

“你、你,活该你发疯,小姑娘家家的嘴这么毒。”

等到杨小姣打着呵欠出房门时,王五嫂已经走了。

小娟兀自愤愤不平,“什么玩意,那家那个侄子又瘸又懒,还好色。见了女人跟狗见了骨头似的。他也配得上我姐。”

王五嫂的侄子叫李俊,凡是名带俊、姣之类的人一般都长相欠佳。其实男人长得丑还好办些,关键是这李俊不但人丑,心也丑。品性极差,连狗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偏偏李俊还和王珠订了娃娃亲。王五嫂怕他纠缠王珠,就想祸水东移,想把这家伙入赘到杨家。因为李俊家兄弟俩房子少,又想着这家伙长这模样,后代也好不到哪儿去,入赘了也不亏。他们都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偏偏杨家还不愿意。王五嫂在堂哥堂嫂面前夸下海口,这次被打脸了。

杨小姣听罢小娟的诉说,走过去一脸平静地安慰妹妹:“多大点事,别生气了。跟这种人不值得,你中午想吃什么?”

小娟鼓着脸说:“我想吃面。”

这一场秋雨连下了三天方停。

第四日,雨过天晴。

杨小姣一大早就开始出摊,青石街道上湿漉漉的,天空被水洗了三日,显得格外明净。

杨小姣注意到来来往往的人们,似乎在奔走相告什么大喜事一样。

“你听说了吗?周家旁边的那栋宅院搬来了一个年轻公子,哎呀,那个长相哟,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俊俏的人。”

“是啊是啊,周家大少爷请他到家中作客,结果丫头斟茶时看他入了迷,茶都忘了倒了。”

“真的假的?”

“不信你自个去瞧啊。”

杨小姣笑笑,继续翻她的烧饼。生意又和以前一样不好不坏。她得想想办法开拓点财路。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一冷,她爹的老寒疼又该犯,她娘的身体也不好,家里还得做几床厚被子,还有冬衣…杨小姣想想都头疼。不,不能再想了。她还有一个头疼的毛病,一疼起来就是天崩地裂的那种,有时还会涌出奇奇怪怪的记忆来。她爹带她去医馆看过,也请神婆看过,最后东街的那个算命先生说,她胃口太大了,孟婆汤没够喝,所以保留了一星点前世的记忆。她姑且信以为真吧。

杨小姣以为那位美男子引起的轰动很快很过,没想到却愈演愈烈。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没事就往周家门口走一遭,连何大娘买菜都要绕一大圈。东街的算命先生也去看了。

他经过小姣的摊子时,说了一句:“祸水啊。这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长得过份好看了都是祸。”

杨小姣忧伤地接道:“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祸水。另一个愿望就是在九十岁被男人争抢时被失手杀死。”

算命先生看着杨小姣的脸,轻轻摇摇头:“下辈子吧。”

很多人匆匆走过小姣的摊子,但没人停下来买烧饼。王珠也顾不上当小烧饼西施了。她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去周家门首晃悠。

有时还会笑颜如花地对杨小姣说:“小姣啊,咱镇上就你没去了吧。也对,你这样的不去挺好。把人吓坏了可怎么办。咯咯,你继续忙啊,我走了。”

王珠不等杨小姣搭话, 便行色匆匆地离开了。

杨小姣做梦也没想到,他很快就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男人。

那一天真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第五章金风玉露一相逢(上)

这一天,秋高气爽,金风细细。桃花镇上格外热闹,人群熙熙攘攘,推推搡搡。

杨小姣和妹妹小娟一起推着小推车,一边说话一边往前走。

田刚磨磨蹭蹭地跟了上来,他低着头不敢看杨小姣,低声说道:“小姣妹妹,我来帮你推吧。”

杨小娟冷哼了一声,将脸扭向一边。杨小姣面带微笑地问道:“你今日怎么得空了?”

田刚尴尬地挠了挠头,最近王珠没空理她,他自然就清闲下来了。

杨小娟横眉冷对,“哟,人家没理你,所以你又来找我姐了?”

田刚的神色愈发尴尬。

杨小姣用眼神制止住小娟。他们又没定亲,无所谓背叛不背叛。其实以前,她也考虑过要不要将就一下,现在证明是自己想多了。在自嘲的同时,她竟有松了口气的感觉,这样对大家最好。

田刚接过推车的车把默默地低头走着,走了一会儿,他偷眼打量了一眼小姣,半吐半露地说道:“小姣,我听说阿珠的娘去你家说亲了,那个李俊…不是个好东西,你要好好想一想。”

杨小姣依旧微笑:“放心,我没那么饥不择食。”

田刚翕动着嘴唇,心头涌起一丝内疚和怜悯。他知道自己不地道,他也知道小姣以后可能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的夫君了。可是娶妻是一辈子的大事,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杨小姣没空理会田刚在想什么,到了地方后,她就开始和小娟一样样地摆开要用的东西。今天赶集的人不少,生意应该不错吧。

炉子里的火苗燃了起来,黑色的平底锅滋滋地冒着热气,一团团大小均匀的面团放置在热锅中,空气中很快弥漫着一股好闻的焦香味。第一锅烧饼出锅后,杨小姣让站在一旁张望的田刚尝尝。田刚忙摇头拒绝,他的眼睛时不时地觑着对面的摊子。

杨小娟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出声讥讽道:“阿珠姐姐去周家看美男子去了,人家不稀罕你啦。”

“嘿嘿。”田刚只是憨笑并不接话。旋即,他又没话找话,对杨小姣说道:“小姣,别人都去看了,你怎么没去?”

杨小姣笑笑,“其实我也想去看看,可是我要卖烧饼。”可别小看这桩小买卖,他们一家的生计都在里头呢。

田刚点点头表示理解。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她娘的话,她说,其实你不和小姣好也挺好,单不说她的模样,就说她的家境以后也是个负担。娘以前是怕你找不着媳妇,想着聊胜于无,凑和凑合就算了。现在你既然有本领攀个更好的,娘也支持你。大不了,咱以后有了钱多帮衬老杨一家。

田刚正这么想着,就看见王珠像一只花蝴蝶似地轻快地飞了回来。她隔老远就冲她娘喊道:“娘、娘,快快把咱家的摊子擦干净些。”

她娘有些不明所以,王珠用溢满得意和喜悦的声音喊道:“娘,你知不知道我刚才看见谁了?又是谁和我说话了?”

王珠的娘也跟着激动起来:“那个云公子跟你说话了?他说什么了?”

王珠顿了一下,才道:“是他的侍卫,他问我镇上有没有卖烧饼的,云公子今日想吃烧饼。”

“真的啊,你咋这么傻,你咋不说你给他送过去呢?”看王五嫂那神情就算把自己母女都送过去似乎也愿意。

王珠急不可耐地说:“我说了,人家说想亲自来尝一尝。”

“我的老天爷!”王珠娘一拍大腿,简直想仰天大笑。

她风风火火地开始指挥王珠的爹干活,她自己又进去换了身干净体面的衣裳,将摊子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两家的摊子相隔不远,王珠母女俩又有意想让别人知道这个好消息,所以杨小姣和田刚听得清清楚楚。

田刚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和懊恼,他低声嘟囔道:“男人好不好看有什么要紧,又不是女人。”

杨小姣接道:“当然要紧,我们女人跟你们一样,也长着两只眼睛,也喜欢看好看的人和东西。”

田刚没接话,他继续伸长脖子看着王家那边,但今日的他注定是要被忽略的,这母女俩没一个人想起他来。

田刚走出几步又重新退了回来,继续干守在杨小姣摊前。

王珠家的烧饼摊子前此时已经围了一群人,他们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件事。

太阳越升越高,明亮的秋阳照耀着焕然一新的大地。路上的行人也逐渐增多。篮子里的烧饼越摞越高,专等着买主上门。

杨小娟担忧地看了一眼,垂下眼皮说道:“姐,先别烙那么多。”她有些担忧卖不出去。杨小娟说着又恨恨地瞪了一眼对面的母女花,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小姣知道妹妹的性子容易偏激,连忙出声劝解:“小娟,别为这种人生气。咱们家穷也是暂时的,我们不会卖一辈子烧饼的。如果眼里只有他们这种人的话,会有碍咱们的格局。”

“嗯嗯。”杨小姣也不知道妹妹有没有听进去。她知道生活在底层的人由于种种不易最容易沾染戾气和怨气,她一直在尽力避免让自己这种沾染上这种气息。生活已经够艰难了,何苦再给自己找不痛快?她更不想在人穷的同时,心也跟着穷了。

田刚在一旁似懂非懂地听着姐妹两人的对话,他不禁有些啼笑皆非,想不到她的心还挺大。他一直觉得自己跟小姣之间有种他说不出来的隔膜,他常常看不惯她的做法。比如,她总是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比如她明明很丑却又时不时流露出一副神气的模样,再比如说她宁愿省吃俭用也要买书看,一个女孩子家又不考功名,看书有什么用呢。

田刚还在这儿纠结,无意间一看到人群像潮水一样哗啦了一下散开来,然后又呼啦一下朝某个地方围过去。

这种情形只在某朝廷大员衣锦还乡时才有过一回。

王珠母女俩笑呵呵地嚷道:“哎呀,来了来了。你们都让一让,别挡着我家摊子。”

王珠在百忙之中还不忘嘱咐杨小姣一句:“小姣,你今天最好别烙那么多烧饼,省得卖不出去。”

王五嫂是脚下生风,她觉得自己家要交好运了。

人潮在快速向这边移动。杨小姣姐妹俩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伸长脖子往前张望。

可惜人太多,杨小姣的脖子都抻疼了也没见着那人的衣角。她干脆不看了,继续低头烙饼。

过了一会儿,杨小姣突然听得妹妹“啊”地一声发出惊呼,她的小推车被人潮挤了晃了几晃。

杨小姣猛然抬起头来,她的面前站着一个年轻男子。她看着他,这个人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光芒刺眼,不能久视,看多了还会眩晕。

他身着一件简单的玉色儒衫,头戴一根玉簪,简单至极的装束。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能让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杨小娟怔怔地站在原地,田刚也有些发愣和不知所措。

杨小姣经过短暂的惊诧过后,很快便平静下来。她用竹木夹子夹起一个刚出锅的烧饼:“你要来一个烧饼吗?——不要钱。”

第六章金风玉露一相逢(下)

杨小姣举着烧饼看着云凤章,众人怔怔地看着她,有的人在捂嘴轻笑,他们在等着看笑话。

云凤章静静地看着杨小姣,他的目光那么温柔,像春风一样地轻柔。

从她那浓黑的眉毛到明亮的双眼,再到脸颊的疤痕,他的目光不肯放过一个地方。她的身材还是跟前世一样苗条矫健,四肢修长灵活,一头如墨的黑发。一双眸子湛然有神。看到她脸上的伤疤时,他的心口不由得涌起一阵疼痛。他太清楚容貌对于一个女孩子的重要性。他要尽快找到前世那个医治好她的游医。至于毁掉她的那个人,尽管她很强大,但这一世绝不让她好过。

杨小姣也在打量着云凤章,她本来也想去瞧热闹的,现在人送到面前来了,不看白不看。

杨小姣自认为读书不少,可是她此时却寻找不出一个适合的字来形容这个男子。

她只是觉得他是如此地赏心悦目,她愿意奉献出最好吃的免费烧饼。

他的脸色略显苍白,仿佛大病初愈似的。最引杨小姣注意的是他的眼睛,他的眼里流露出他的年纪不该有的沧桑、忧郁还有一丝难以琢磨的复杂情绪。

云凤章一直在极力控制住将她揽进怀中的冲动,他们已经太久没有见面了。从醒来的那天,身体还极虚弱,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心腹云齐去保护小姣。在得知她的消息后,便拖着大病未愈的身躯来找她。

云凤章轻轻地唤了声:“小姣。”他的声音犹如睡梦中的呓语,带着微微的凄凉和酸楚。

杨小姣从没听到有人用这样的声音唤自己的名字,她的身体不由得

轻颤一下。

周围的人再次瞠目结舌。

杨小姣举烧饼的胳膊都发酸了,就在她准备收回时,一只白玉般的手伸了过来。

云凤章接过了烧饼,优雅地咬了一口,他的神情像是在品味世间最美的佳肴一般。

“啊——”周围的人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这…”王珠母女两人一脸菜色,不明所以地看着这一幕。

王五嫂嘴唇动了几下,最终还是不敢造次,最后她用眼神示意女儿,王珠这才如梦初醒似的,羞羞涩涩地说道:“云、云公子,对面才是我家的烧饼铺子。”

“哦。”云凤章只是淡漠地回应了一句。他的目光继续锁定在杨小姣的身上。

杨家的烧饼摊前围着一堵又一堵的人墙,镇上的人还有十里八村来赶集的人都往这边挤。连狗和驴子也过来围观。

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天,因为,杨小姣比平常多卖了一百个烧饼。

“我要一、一个烧饼。”一个衣着艳俗的女人说道。

“我、我要十个。”一个体型富态、衣着鲜亮的年轻姑娘说道。

杨小娟负责拿烧饼,杨小姣收钱。

篮子里高高地一摞一烧饼在快速的减少。

烧饼卖完了,杨小姣就现烙现卖,客人也不急,也不催。

云凤章一直站在那里,他手里的烧饼总也吃不完似的。他的目光偶尔掠过人群,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杨小姣身上。人们看向杨小姣的目光开始带着疑问、迷惑和妒忌。若不是云凤章还在场,他们早就忍不住缠着杨小姣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最想问的还是她妹妹杨小娟。

杨小姣小声地对杨小娟说道:“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敢确定,我以前绝对没见过他。”像他这样的人,若是见过绝对忘不了。

一个上午过去,杨小姣摊子上的烧饼早早地卖完,连面团也用完了。而王家的烧饼只卖掉了五个,王珠母女俩两个把铁锅敲得咣咣直响。杨小娟觉得终于出了口恶气,回家的路上都哼着小调。

杨小姣回到家时,钱氏正摸索着打扫院子。她们刚跨过院门,钱氏就激动地问道:“小姣小姣,听说那个什么第一美男吃咱家的烧饼了?”

杨小姣答道:“是的。”

钱氏笑了,然后又道:“镇上那么多卖烧饼的,为啥就单单吃咱家的呢。还不是因为我家小姣生得好看。”

杨小姣的脚步趔趄了一下。

钱氏又道:“他这是什么个意思呢。难道他就是我家小姣的桃花运。”

杨小姣再次一趔趄,这一次险些扭到脚。

杨小娟却接道:“娘,你管什么美男不美男,你又看不到?”

钱氏却一脸严肃地说道:“就算看不到,可是小姣若找了这样的夫婿,我说出去也有面子啊。”

杨小姣不忍心戳破钱氏的美梦。

吃过中午饭,杨小姣带着新活的面团又开始上工。

万万没想到,云凤章下午又来了。他还带来了一张桌子一凳子,带着一壶茶一书。

虽然不如上午轰动。但人们还是热情不减。

摊子前仍旧人山人海。

杨小姣一直在忙碌着,云凤章看一会儿书看一会儿她。

两个时辰过后,太阳西斜,人群陆续散去。逗留在原地的都是些本镇的闲人。

杨小姣终于得了闲,她挑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