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凤章紧张而又期待地盯着杨小姣,他在等待一个答案,等待她的审判结果,只要她表示愿意相信,他就将一切合盘托出。那时,他再也不用这样小心翼翼地压抑自己的爱意,再也不用殚精竭虑、步步为营地接近她,他们可以提前几年厮守…

第十八章去洛城

云凤章紧张地等待着,杨小姣低头沉吟良久,最终做出了结论,她抬起头来,“你在逗我?”

云凤章一听这话,便明白她到底还是不信。他的心倏忽往下坠落,坠落到底,一抽一抽地钝痛。

他轻轻叹息一声,嘴角逸起一缕苦笑,他早该料到就算他说实话她也不信。

杨小姣看着她这样子,心口莫名其妙地一疼,她张张嘴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该说什么。

两人就这么默默瞪视着。

云凤章慢慢回复平静,她不信,他就不能再纠缠下去,否则她可能逃得更远。其实这样也挺好,他重新享受了一下追妻的乐趣,不是吗?

让人头晕目眩的笑容又重返他的脸上,云凤章的声音轻柔得似耳语一般,带着某种蛊惑:“小姣,你不要去想为什么,只需知道我永远都不会伤害你,你只需用心感受…你的心最后会告诉你会做何种选择。”

这一番话,像一根羽毛似的,轻轻拨动杨小姣的心尖,又酥又痒,似乎有所触动但又说不清是什么。

杨小姣略显痴呆地坐在那儿,半晌没说话。

云凤章笑意盈盈地望着她,他的眸中散发着自信明亮的光泽,前世的小姣爱上了自己,这一世,一定也会。他无需着急,让一切顺其自然,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桃花镇早到了,马车也早停了。但两人谁也没动,杨小姣是没发觉到了,云凤章是不想下车。

直到大黄发现马车,跑上来用爪子挠车门,杨小姣才如梦初醒。

她有些尴尬,匆忙地拉开车门,匆忙地跳下车,匆忙逃窜回家。

云凤章目送着她进了铺子才命车夫赶车回家。

杨小姣回到家后便开始跟往常一样,煎药熬夜做饭收拾家务。她的人在忙着,脑子也没闲着。她的心如一团乱麻,各种思绪纠缠不清。她急需找个人倾诉、商量。

妹妹杨小娟便成了她的狗头军师。

杨小姣不敢提名姓,说得含糊其辞,“小娟,你说若是有个人突然间跟你说,你们俩前世是夫妻,他有了前世的记忆专门来找你的。你会怎么办?”

杨小娟一边剁骨头,一边问道:“谁说的?算命的?”

“不是算命的。”

“那他就是跟我似的,”说着,她用左手指指自己的脑袋:“这儿不正常。”

杨小姣似乎在为云凤章开脱,又似在寻找证据:“可是你记不记得我给你说过,我脑子里有时会涌出一些乱七八糟的记忆,我也说过孟婆汤喝得少这样的话…”

杨小娟咯咯笑了起来:“姐,你还当真了,其实你的那些记忆,有可能是你六岁前的记忆啊。”

“六岁的孩子真的会记起这些吗?”

“你别小看小孩子好不好?有的孩子挺早慧的,神童从哪儿来的”

“说得也是。”杨小姣舒了一口气,同时又有些莫名其妙的失落。

云凤章的脑子不正常吗?不正常吗?杨小姣这几日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纠结烦了,她又拉着妹妹问:“你没有感觉到对面的云凤章有时有点神神叨叨的?”

杨小娟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最后说道:“他有没有我不知道,我倒发觉你最近有些神神叨叨的。”

杨小姣白了杨小娟一眼,懒得再跟她说话。

云凤章最近发现自己被人疏远了。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他偶遇杨小姣时,杨小姣对他很客气疏远;他到店铺里买东西时,她跟别人有说有笑,对他还是疏离客气,有时甚至有意躲着他。

他猜测可能是上次在马车中的贸然坦白让她心生戒备。也有可能是她以为自己脑子有病。无论哪种可能,都让人十分沮丧。

云凤章思来想去,此事只能让忠伯出场了。他亲自去解释有可能会让事情更糟。

一个天气清寒的清晨,杨家店铺里没有客人,只有杨小姣一人在忙。

忠伯瞅准时机走了进去。

他眯着眼看着杨小姣,一副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模样。

“忠伯,您有事?”杨小姣关切地问道。

“唉…”忠伯一副难以启齿、欲说还休的模样。

杨小姣心里不由得一咯噔,忙说:“是不是凤章出什么事了?你快说!”

忠伯看火候到了,就用沉重的语调缓缓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家公子有一种怪病,有时候爱对人胡说八道,偏偏他又心高气傲生怕人知道…”

杨小姣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事啊。她的猜测竟是真的!

“这不是什么大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看我们家没一个正常的,不也活得开开心心?”

忠伯苦笑道:“我也没少劝他,可是你也知道,公子那样的人…”

杨小姣明白,他那样的人肯定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不能容忍一点瑕疵。

忠伯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杨姑娘,我听说,他那天犯了病…你能否保守这个秘密?”

“当然能。”杨小姣不假思索地答道。

忠,伯如释重负:“那我就放心了。”

忠伯离开后,杨小姣也开始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得有些不地道。云凤章对自己家做了那么多,他生这种病,已经够可怜了。她不但不安慰反而打击他。

就在杨小姣低头检讨时,云凤章出现在了店铺门口。

他的神色迟疑、胆怯,像一个无助的小男孩似的可怜巴巴地看着他。仿佛在等她的恩准才能进店似的。

“你站在门口干什么,还不进来?”

“好好,我这就进来。”云凤章奉旨进店。

“小姣,你是不是觉得我不正常所以不理我了?”

云凤章小心翼翼地求证道。

“没有,绝对没有。”杨小姣连忙回答,同时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她递过来一块糖:“给你,新进的,很好吃。”云凤章欢天喜地地接过糖,像接过一块珍宝似的,他没舍得吃掉,打算拿回去放书房里供每日瞻仰。

云凤章不像忠伯那样走运,他刚来,买东西的人也陆续上门。其中也有不少拿着针线筐串门的。冬日里镇上的人们都闲,在家也无事可做,串门是一大乐趣。况且杨家店铺宽敞明亮,里又生有火盆,镇上那些妇人姑娘们都喜欢往这跑。年长的找钱氏唠嗑,年轻的找小姣姐妹俩。云凤章一来,聚集的人就更多了。

杨小姣看着云凤章像猴子似的被众人围观,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同时,她又怕他的毛病重犯,他别又拉着其他姑娘说什么前世夫妻之类的,这个消息一定会传得满镇风雨。于是杨小姣便找了个机会悄悄问他:“你那毛病犯过几回?”

云凤章急忙摇头,就差指天发誓了:“只对你一个人讲过。”

“嗯。”杨小姣似乎十分满意,然后又给了他一块糕点:“你回家去吧。”

云凤章像得了重大嘉奖似的,捧着一块糖一块糕点乐颠乐颠地回家去了。回去之后,他将糕点和糖包好放在书房的柜子里。

然而没两天,他就察觉,糕点被耗子偷吃了。云凤章一怒之下,决定败家一回,便将那块糖给吃了。小姣说得果然没错,这糖极好吃,于是他又让云齐云称了三斤。

杨家店铺生意越来越好,杨成夫妻俩一向厚道,杨小姣嘴甜会做生意,她家店铺从不缺斤短两,价钱也比别处低些许,进货时也是百般比较挑选。渐渐地,不但镇上的人来往他家的东西,就连邻镇的也来买。还有的人直接从他这儿批发货物。

杨小姣接着又说服父母拿钱在周家和云家的后面,也就是小河的对面买了一片荒地和一间小铺子出租用来收租金。至此,那箱从池塘打捞出来的财宝已经用了一半。剩下的钱氏再不准她动,说要给她当嫁妆。

新年过后不久,周玉音就来问杨小姣要不要跟他们一起去洛城。

杨小姣先是惊讶,随即又想明白了,周季明要去看眼睛呢,听说周玉音的大伯好像给她寻了门亲事,这两样大事加一起,周家要去洛城再自然不过。

杨小姣稍一迟疑便答应了。本来她打算一个人去的,但爹娘妹妹都不放心,小娟自告奋勇要陪她去,但她不放心家里。和周家一起倒也便宜。反正只是结伴去,费用她自理。

周玉音听她答应了,也是十分高兴,拉着她的手说:“有你一起去太好了,从桃花镇到洛城,快则半月,慢则一个多月,路途无聊,咱们正好可以做个伴。”

事情一敲定,杨小姣也开始忙碌起来。家里的事情先得处理好,要一一拜访几家要好的邻居,拜托他们多照顾一二,有意外情况请他们帮忙请大夫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出发时,忠伯过来告诉杨小姣,云凤章也要回洛城,问她愿不愿意结伴而行。

第十九章旅途(上)

杨小姣想了想,只好如实回答,说她已经答应跟周家兄妹同行了。

云凤章倒也没感到意外,浅浅一笑道:“也好,我们再会吧。”

杨小姣看着他飘然离去的背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

云凤章要离开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引得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的一阵伤心、难过。

关于他的消息一波波地传来,想不听都不行。

有人亲眼看到他专门的打造那辆十分华丽的加长马车。

有人说他以后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他家的宅院里只留下了两个面容阴沉的老头看门。

大家趁空再去多看一眼,能多看一眼算一眼吧。连大黄都流露出恋恋不舍的神情,杨小姣骂大黄是白眼狗,因为它对自己都没这么上心。

云凤章带着忠伯云齐云致三人,在一个清晨悄悄离开了桃花镇。这么悄悄地离开,不知是不是怕被人围追堵截?

杨小姣得知后,心情愈发怅然,她真有些后悔早早答应了周玉音的邀请,要不然…

但她随即又想到,他们孤男寡女一起上路,似乎也不大好,万一自己把持不住,万一有人因妒害她…这么一想,倒也释然了。

钱氏毕竟是过来人,似乎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便安慰道:“周家兄妹为人谦和不爱惹事,又有家丁跟着,

你跟他们一起,我和你爹挺放心。”

杨小姣接道:“云凤章也不爱惹事呀。”

钱氏淡淡说道:“他还用得着惹吗?他那个人站在那儿就是招事的。你当别地的人也跟咱镇上的人这么朴实啊。”

杨小姣没再说话,她默默地收拾行装。家里给她新添了两件春衫,她带了些干粮,一些铜板碎银,还有两张银票贴身藏着以防万一,最后还有一封何大娘给她表姐王氏的家书。

钱氏不放心地叨唠道:“你路上一定要小心,用度不要太省,你何大娘给的地址一定要记住了,去了就去找你王姨,总比外人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两天的一个清晨,杨小姣和周家兄妹一起出发上路。周玉音带了一个贴身丫头小桃,周季明带了一个叫小叶的小厮,再加两个身强力壮的车夫,一共七个人,两辆马车。

周玉音拉着杨小姣的车上了前面那辆马车,笑着说道:“咱俩做伴真是太好了,我三哥是个闷葫芦,这一路还不得闷死。”

周季明好脾气地笑了笑,然后让小叶帮杨小姣把行李搬上车。

马车驶过空荡荡的云府前时,杨小姣不由得多看两眼,这人怎么说走就走了?

周玉音也朝云府门口看了一眼,“我听大哥说,云公子在洛城城郊建了一栋园子,里面种着各种奇花异草,说不定他会好心邀请咱们去观赏观赏呢。”

杨小姣嗯了一声没接话。

周玉音又用略带伤感的语气说道:“也许他回到了繁华的洛城,早把咱们这些乡下的朋友给忘了。你记不记得,咱们小时交了一个好朋友?就是我姑姑邻居家的那个女孩。”

杨小姣点了点头,隐约还有些印象。

那个小女孩生得白嫩水灵,她特别喜欢跟杨小姣和周玉音玩,杨小姣带着她爬树摘果子,下河摸鱼钓虾,到处疯玩。有好几晚她还住在杨家。那女孩临走时又哭又闹还抓住杨小姣的手不放,最后她的家人没法只好带杨小姣和周玉音去她家玩几天。结果到了她家以后,那女孩子因为有了很多玩伴,很快就把她们两人抛到脑后。杨小姣受了冷落,气得当晚就要拉着周玉音回来。

周玉音笑道:“你的脾性比我大多了,我当时委屈得直哭也只好忍着。”

三人想起这段童年往事,不由得一齐笑了起来。

一行人一路早行夜宿,逢客栈就打尖歇息,顺便吃点简单饭菜补充点干粮。周家兄妹家境虽好,但为人并不奢侈张扬,投宿吃饭时都会尽量兼顾杨小姣。现在杨家家境好转,杨小姣也没太节省,住宿时她尽量选择中等价格的客房,吃饭时也是。

三人这一路相处得十分融洽合拍,有时路途无聊,周玉音和杨小姣就轮流读书给周季明听,她们读累了,就换周季明说书给两人听。路上遇到景致特别的地方,三人就下车赏玩一番再上路。

杨小姣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直到洛城。没想到,仅仅三天后,他们就在青林镇碰到了熟人。

那天傍晚,马车到达青林镇后,三人找了镇上最大的客栈歇宿,他们刚到店门口,就发现云凤章戴着一顶珠灰色斗笠正站在那儿,他看到杨小姣,掀起斗笠,脸上露出一丝惊讶,迎上来笑道:“真巧,你们也走这条路?”

“是啊,你也住这里。”四个人寒暄着,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欣喜。

就在这时,就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叫道:“凤章,你在那儿做什么?”

说话间,那个矫健灵活的身影已经闪到了四人面前。这是一个约有十六七岁、明锐英俊的青年男子。他身材高大挺拔,剑眉星目,腰间挎一把短剑。

云凤章笑着给双方引荐了一下。

“这是桃花镇上的周季明,这位是他妹妹,——这一位就是小姣。”

“他是我表弟王一川。”

王一川先跟周家兄妹打了招呼,然后目光炯炯地看着杨小姣,意味深长地说道:“久仰久仰,久闻大名。”

杨小姣暗自好笑,她有什么名气能让人久仰?

有了王一川的加入,气氛顿时活跃许多。

他是个自来熟,跟谁都能说上几句。

他一会跟周季明谈谈读书心得,一会儿又跟杨小姣交流边地美食,还顺便告诉周玉音本镇上有家店铺卖的胭脂很有名。

五个人进了大堂,云凤章早就定好了饭菜,他们找了靠里的桌子坐下。就在这时,前面的人群不明原因地骚动起来。

王一川调侃道:“这又是谁,难道有姑娘发现本公子的行踪了?”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前桌的两个年轻男子激动地议论道:“太、太美了,简直是天仙下凡。”

“是啊,想不到这小镇上还有此殊色。”

原来是来了美人。

五个人都兴致缺缺,谁也没想上前多看一眼。杨小姣此时只想好好吃上一顿。

他们想清静,热闹却主动找了上来。

大堂里的人突然间像潮水似地往他们这桌涌来。

杨小姣看了看云凤章,他虽然摘了斗笠,可是背对着人群坐着,天色又有些晦暗,应该没人发现啊。

很快,她就发现,原来那些人不是冲他来的。

他们簇拥着一个光华夺目的美人而来。

对于那个美人,杨小姣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她就像一个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一样,骤然照亮了这间灰扑扑的客栈。她白衣飘飘,宛如仙女莅临凡间。周围众食客们饭都忘了吃,店小二手里的碗端倾了都没发现。

就连王一川也是惊讶地望着那个女子。

桌上最淡定的就数云凤章和周季明。

周季明是看不清,云凤章则连身子都没转,他的眉头轻蹙着,眉宇间似有一丝隐忧。

作者有话要说:基友的文,更新稳定,轻轻有趣,感兴趣的筒子可以去看看哈:

第二十章旅途(下)

杨小姣心中奇怪,这个女人是谁?云凤章为什么会流露出那种神情?

难道是…

杨小姣在猜测,周玉音也是一脸若有所思。

这时,王一川已经站起了身,开口寒暄,“谢姑娘,陆大哥,真是巧啊。”

杨小姣这才发现,那个女人的身后还立着一个身材挺拔、面容冷峻的灰衣男子。

云凤章有些不情愿地转过了身,淡声跟两人打了招呼。

那位艳惊四座的女子名叫谢静雅,灰衣男子是陆蕴,是云凤章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