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

日落时分,我回到了镐京王城。宫室中已经点起了烛火,亮堂堂的。

下车后先去见王姒,她看到我,露出贯有的和蔼笑容,嘘寒问暖了几句,然后让世妇领我回房休息。

屋子仍然是离开时的样子,各类陈设整整齐齐,收拾的一尘不染。在榻上坐下没多久,寺人将膳食呈上,满满地摊了一案。食物发散着诱人的香味,大半天没吃东西,我早已觉得饿了,马上摄衽洗漱,动手开吃。

正大快朵颐,忽然,旁边响起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公女,食不可过速。”

我望去,只见那世妇没走,正侍立一旁,双眼紧紧地瞅着我。

居然把她给忘了。

去辟雍前的那段日子浮现在脑海中,想起每日被人管着的情景,心下一阵郁闷。微微叹口气,我安慰自己,也罢,细嚼慢咽未尝不好,可以保持身材。

将口中食物缓缓地咽下,我往食器中看了看,在俎上拈起一小片肉。

“公女,食指不甚雅观,女子进食当以中指辅大指。”

手在空中停住。

中指?什么时候有多了这条?我疑惑地望向世妇,她却一脸严肃,目光毫不退让。我挑挑眉,回过头,手指换过来,将肉片送入口中。心想算了,谁让她是王姒派来的人,我忍。

规规矩矩地吃完饭,我洗净手,坐了一会,待寺人收拾了食器后,起身下榻。

坐了大半天的车,脖子酸酸的,我仰仰头,稍稍地活动了一下肩膀。

“公女,姿体当端正,女子熊经鸟伸是为失仪。”世妇道。

我睁大眼睛,这也不让?简直比去辟雍前还要苛刻。终于按耐不住,对她说:“世妇此言差矣,私室之中,行止自当随意些,又无外人,何来失仪之说?”

世妇却一脸不为所动,道:“行止无分内外,时刻慎守方保姿仪无损。天子乃天下共主,王宫之中自然尤重礼仪,公女及笄为妇之年已近,如今不习,更待何时?”

“王宫?”我微微挑起眉头。

世妇却没有回答,停了停,只不紧不慢地补充道:“一切皆乃太后之意,臣妇不过听命而行。”王姒对礼法的固执有目共睹,找她理论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姮可喜欢王宫?”脑海中响起晏曾经问过的话。

我看着那世妇,没有再开口。

※※※※※※※※※※※※※※※※※※※※※※※※※※※※※※※※※※※※※※※※※

第二天大食前,我穿戴整齐去见王姒。

堂上,语声缓缓,王姒正坐在上首,与旁边的挚任说着话。

我上前见礼。

“姮来了。”王姒笑意盈盈,让我在一边席上坐下,说:“我等正巧说起颉伯,姮上月往颉探视,小君可安好?”

我答道:“小君身孕已足六月,身体康健。”

王姒颔首,对挚任笑道:“如此,再过三四个月,颉室又将添丁。”

挚任满面笑容,道:“承太后吉言。”

咦?我听到挚任的回答,不解地看她。这时,王姒复而转向我,道:“姮怕是不知,夫人乃颉伯亲母。”

我恍然大悟,没想到挚任和我还有这层关系。不禁仔细地打量,早晨柔和的光线中,她看着也就四十左右,保养得很好,姿容与王姒不分上下,想来年轻时必定也是个美人了。大概是常见她笑的缘故,总觉得她眉宇间比别人多出些温和平易之气。

似乎觉察到我的注视,挚任忽然朝我看了过来,微微莞尔,目光清亮而深遂。我愣了愣,回以一笑,移开视线。

※※※※※※※※※※※※※※※※※※※※※※※※※※※※※※※※※※※※※※※※※

幔帐无声低垂,我漱洗一番,坐到镜前,由着寺人衿在后面帮我把头发解下来。

从辟雍回来后,我又开始过上了中规中矩的宫廷生活。

一连几天,在世妇的严厉监督下,我用固定的姿势行走,固定的动作吃饭,甚至带着固定的语气说话,禁止一切看起来特异的行为,如果不是寺人衿偷偷帮忙,我甚至都不能刷牙。日常的行动范围只限于太后宫内,每天只行走于居室和前堂之间,偶尔陪王姒在庭中散步,或者到她房中听她唠叨。

我委婉地对王姒说自己想念母亲了,王姒却一脸慈祥,说姮乖巧伶俐,老妇实在难舍,再留下些时日可好?若姮实在想念母亲,老妇使人将她接到镐京同住也未尝不可。

我顿时噎住。这话说得好,我当然不可能让母亲千里迢迢跑来镐京的。

望向镜中,只见里头映着的人面无表情,双眼神采暗淡。我注视片刻,突然抬手捂住脸,用力揉了揉,再放开,强迫自己看上去有生气一些。

心情沉闷不已。过去,我也曾经嫌礼节繁琐,但远远不及现在这样的满腹怨言。在杞国,我是自己宫中的主人,平时只要不过分,我想干什么谁也管不着,母亲虽然是周人,却也从不拿那些条条框框来要求我;而在这王宫……我苦笑,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公女,镐京之中,比我身分显赫的女孩一抓一大把,我能到王宫中来也不过是王姒提携,什么事都由不得自己……

说到王姒,想起临走前,母亲吩咐我要万事顺从王姒的话,还有在颉邑时晏的一番分析。心中明白,杞国要仰仗王姒的地方还很多,利弊权衡之下,她是不好得罪的。

我将手指在镜面上轻轻摩挲,自成周初见以来,与王姒相处的幕幕场景,还有那些耐人寻味的举动言语,如电影般在脑中浏览而过。

若说担心的话,这礼仪倒还算是小事了……

更衣后,我躺到床上准备入睡,寺人衿却没有走,从衣箱中拿出几件衣服,在席上摊开,小心整理。

我见那些衣服样子陌生,问她:“谁的衣物?”

寺人衿笑道:“自然是君主的,世妇方才送来,说太后赐下,为君主这月添装。”

我讶然:“这月?”

寺人衿道:“君主不知?天子月初在丰祭祀,明日即返王城,宫人都说,下月乃恶月,彼时无甚游乐,故而本月多设聚宴,太后赐衣,定也是为此。”

原来是这样,我了然,看着那些衣服,道:“太后实不必特地如此,些许宴饮装扮,我早有备下,且上回在成周赐的衣物也还崭新,何须再添。”

寺人衿不以为然,道:“君主,那等平凡衣物怎能比得?”说着,她拿起一件上衣在我面前展开,啧啧赞道:“到底是王宫之物,看这质料,小人也只在夫人身上见过两回。”

我瞅了瞅那衣服,的确很漂亮,染着淡淡的紫红色,丽而不艳,很少见。

寺人衿说的没错,这的确是宫中贵妇才能穿得上的。

我沉默片刻,淡淡一笑,道:“多华贵也不过是件衣裳罢了。”

※※※※※※※※※※※※※※※※※※※※※※※※※※※※※※※※※※※※※※※※※

如寺人衿所言,第二天,周王真的回来了。午后,他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太后宫,前来拜见王姒。

“吾王可回来了。”见礼后,王姒笑眯眯地说,和周王在堂上分席坐下。

我同众人侍立在一旁,朝上首望去,周王身着朝服,白衣素缯,方正的脸上噙着浅笑,凤眼中目光如电。或许是因为行猎的缘故,他的脸庞上有些日晒之色,却丝毫无损仪表,反而更衬出些年轻君王的孔武。

周王面向王姒,恭敬有礼地道:“多日未见,母亲无恙否?”

王姒满目慈色,道:“我无恙,只是思念吾王得紧。不知丰邑祭祀可顺利?”

周王道:“大致顺利,牺牲贞卜,皆无咎。”

王姒满意地颔首。又寒暄了几句,她转向我,道:“季姒,来见过吾王。”

话一出口,包括周王在内,堂上所有人的目光倏地投了过来。

我诧异地望向王姒,她定定地看着我,颊边含着深深的笑容。我微微抿紧唇角,垂下眼帘,上前几步走到周王面前,下拜道:“吾王。”

“起身吧。”周王淡淡地说。

我谢礼而起,仍旧站到一旁。

周王看看我,微笑着说:“季姒自辟雍归来,诸姬受教之事如何?”

我答道:“诸姬已习完乐律,师氏正教授弦歌。”

“哦?”周王神情玩味,回头对王姒道:“上回保氏还说乐律难习,诸姬须学至五月。”

王姒笑意盈盈,道:“此当是季姒伴学之功。”

我直直望着她的眼睛,缓声道:“姮不过辅佐师氏,并无建树。”

王姒不语,看着我,目光中微微讶异,我没有避开,坦然相视。

这时,堂下寺人来报,说太子正在堂外候见。

听到这话,周王和王姒皆是诧然,让寺人带他进来。

太子?我好奇地望向堂外,这个太子我知道,名瑕,是王姜诞下的长子。见过了王姜,不知这太子瑕长什么样。

没多久,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堂前。只见那是一个小童,五岁左右,身着素白衣装,生得唇红齿白,一双大眼尤其烁烁明亮。

他梳着总角,样子和惠差不多大,却一步一步地走得有模有样,稳稳地行至周王和王姒跟前,下跪行礼,奶声奶气地大声说:“瑕拜见祖母、父王。”

双阙(完结版) 卷三 宴席

章节字数:3809 更新时间:09-04-25 17:28

宴席

王姒让太子瑕起身,赐席坐下。

太子瑕拜谢,坐到下首的席上,端端正正,将小小的腰板挺得直直的。

周王看着他,神色和煦地问道:“瑕不在宫中跟随子师,来此何事?”

太子瑕从容不迫,脆声说:“今日子师授课已毕,母亲身体不便,将养于室,瑕代母亲前来拜见父王祖母。”

“哦?”周王眸光深远,笑了起来,对王姒叹道:“难得瑕稚幼之年,竟也明白些许孝悌之道。”

王姒垂目淡笑,略一颔首。

周王又向太子瑕问起些日常学习的事,太子瑕一一道来,对答如流。他小小年纪,却表现得气度稳当,言谈间,句句条理清晰,堂上众人无不露出惊赞之色。

问话完毕,周王凤目含笑,似乎很满意。又坐了一会,他起身,对王姒说外出这几日,朝中积下了些庶务,正待处理,向王姒告辞。

王姒点头,柔声说:“吾王一路奔波,还望勿要过于操劳。我已命膳夫备宴,吾王哺时来用膳如何?”

周王施礼,道:“敬诺。”接着,又让太子瑕上前再拜王姒,在众人跪送下,带着他一道离开了。

堂上的人一下散去了不少,显得空荡荡的。王姒倚在矮几上,双眼望着前方,若有所思。稍顷,她又转向我,目光深沉,似乎能将人的心思洞穿。

我移开视线,没有回应,向她行礼说要回去准备宴装,告退而去。

※※※※※※※※※※※※※※※※※※※※※※※※※※※※※※※※※※※※※※※※※

哺时,周王再次来到太后宫。

不过,他并非独自一人。身后,王姜由侍婢搀着,跟着周王慢慢走来。我发觉王姒的脸上的笑意明显敛起了一些。

上阶时,周王回头,好像叮嘱了一下王姜。王姜微微一笑,轻轻颔首,小心地登上台阶。

我正要随众人跪拜,忽然,一抹颀长的身影落入眼中,微微一愣。

姬舆身着朝臣的素服,跟在周王和王姜后面走上堂来。他依旧昂首挺胸,目不斜视,阳光灿灿地洒下,映得衣上洁白如雪,看上去,竟比往常多出几分不可接近的傲然。

“公女……”后面有人扯了扯袖子,我回神,只见众人正在下拜,连忙也跪下。

一番见礼后,王姒吩咐赐座,周王坐到上首,王姜和姬舆次第坐在下首。王姒让我也坐到席上,位置正正对着姬舆。

四目相对,他看看我,淡淡地略一颔首,随即转开眼睛,好像完全没把我放在心上。

看着他那副冷冰冰的神气,我毫不意外。心中苦笑,都被我拒绝了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好态度?肯看一眼已经不错了。

王姒看看王姜,和颜悦色地说:“多日未见王后,近来身体可好?”

王姜恭声答道:“劳太后挂念,懿安好。”

王姒淡淡一笑,正容看着她:“昔太任孕文王,恐恶色淫声扰胎,深居宫中不出,如今吾子身孕日重,更当效先人而行。”

王姜端庄地行礼应道:“敬诺。”

王姒点了点头,又转向姬舆,微笑着说:“子熙也来了。”

姬舆优雅地欠了欠身。

周王道:“子熙离开王城近一月,今日方归,我思及母亲前番念起,便携他同来赴宴。”

王姒叹道:“怜我子熙总奔波在外,封土庶务只交与家宰掌管,归来也无室中之人相迎,何其辛苦。”她满面慈祥地看着姬舆:“子熙今年也有十八了,过些日子,我便在王畿贵女中替你选位貌美心惠的小君如何?”

姬舆面上浮起诧色,眸光微动,似乎朝这边闪了闪,眼底却复又黝深一片。他平静地在座上向王姒一礼,道:“多谢太后,舆尚无成家之念。”

王姒讶然,看着他不语,神色莫测。

王姜在一旁浅笑,对王姒说:“子熙心性太后还不知?世间之物,非他自己中意,一概不肯上心,何况婚姻?还是让他自己挑的好。”

王姒看向王姜,目光微寒:“子熙乃王室之后,终身大事岂可随意而为?他既无父母,我等长辈自当依礼主之。”

王姜也看着她,眼神深深,只是一笑。

堂上气氛有些微妙地凝住。

稍顷,周王缓缓地开口道:“子熙年纪尚轻,婚事倒不急于一时,再过些时日,若来年仍是未定,我等再作主不迟。”说罢,他看向姬舆:“子熙以为如何?”

姬舆面沉如水,片刻,躬身施礼道:“诺。”

王姒不再说什么,命寺人传膳。王姜表情不变,仍然浅笑。

我朝姬舆望去,他正襟危坐,脸上看不出一丝情绪。姬舆上心的人……想起那时他在阙台上对我说的话,心中掺着歉然,不知什么滋味。

※※※※※※※※※※※※※※※※※※※※※※※※※※※※※※※※※※※※※※※※※

寺人将餐食呈上,堂下钟磬轻鸣,乐音悠扬,掩住了堂上细微的进食之声。众人默默用膳,谁也没有说话。我瞅了瞅对面,姬舆吃得很专心,眼也不抬一下。

宴席将毕之时,一名乐师唱起了歌咏。琴乐相和而奏,歌声质朴洪亮,在木梁间颤动回响。

我凝神细听,那歌中所唱的是一首颂诗,赞的是禹和涂山二女。

和神话版本不同的是,在这诗中,涂山氏没有因化石生启死去,而是与妹妹共同侍奉禹,二女贤德,禹也最终成为万古尊崇的圣王。

王姒双目微微闭起,似乎沉醉于歌声之中,手指轻轻地叩着拍子。

我冷眼看着乐师,这颂诗典故偏僻,倒是费了些心思的。环视席间,谁是大禹,谁是涂山二女,不言而喻。

瞥瞥王姜,她也静静地听着,面上喜怒不辨,看不出一丝波澜。

“涂山氏?”周王嘴角勾起,对王姒说:“倒是难得一闻,母亲何处得来?”

王姒笑道:“此诗秘藏于姒氏,我也只听过两回,觉得甚是美妙,吾王以为如何?”

周王微笑,说:“既为母亲所爱,自是悦耳。”

我听着二人的对话,努力地克制着胸中扑扑的心跳,王姒言外之意,显然是另有所指。可周王的回答却也同样暧昧,也不知他究竟态度如何。

深吸一口气,我让自己冷静下来,再仔细想想。

事情还没有定论,目前还只是王姒自己的意图,但是,从杞国的利益出发来看,如果她开口,父亲未必不会同意。不过,天子纳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即使是方国献女也要经过不少程序,别的不说,如果周王不愿意……我朝周王看去,他一脸淡然,眼睛一下也没往这边望过,刚才似乎也只是单纯地评论。他坐在那里,从不参与任何一方的讨论,不动声色地看着别人,只在适当的时候发言。看似无所作为,却牢牢地把握着全局。

想起刚才姬舆的事,周王最后的意见好像只是折衷,其实已经否定了王姒的想法,就算到时真的要为姬舆选妻子也不会由王姒独揽。虎臣统领着周王最精锐的军队虎贲,还负责王宫禁卫,这样一个重要的人,周王大概不会让谁借机用婚姻拉拢过去。换而言之,他是一个很懂得权力平衡的人……

“若说悦耳,老妇却觉得季姒琴音更为悦耳。”

我从沉思中抬头,只见王姒正微笑看我,对周王说:“时下孟夏之始,苑中花繁树茂,我明日欲往醴宫听琴赏景,吾王同去否?”

周王的目光随王姒扫过来,笑笑,道:“便如母亲所愿。”

王姒满意颔首。

我面色无波地看看他们,脑中却是念头百转。冷笑,明天要和周王听琴赏景吗?倒是正好……

回眼之际,蓦地,我触到对面灼灼的目光。姬舆定定地凝视着我,表情不再漠然,脸色发沉,嘴唇紧紧抿着。两人视线相遇,他没有避开,仍然目不转睛地直直望来,眼中眸光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