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湘明洛两个都养在自己亲娘身边,明沅却是独居一院,往后睐姨娘回来了,甚至生了孩子,她要怎么处理这层关系怕才是纪氏看重的。

明沅听见这句吩咐,只点点头:“女儿知道了。”肩不动腰不拧,抬起脸来神色如常,纪氏赞许的看她一眼,抬抬手放了她们出去。

琼珠送了牛乳杏浆炖的燕窝上来,纪氏掀开盖盅儿,拿起银勺还问了一声:“这是沅丫头送来的?”

琼珠应了一声:“是六姑娘送来的。”纪氏翘翘嘴角,才舀了一勺还未送进口里,只见琼珠欲言又止,笑一声:“你今儿倒还规矩起来了,又想说甚?”

琼珠面上一红,还不等她开口,纪氏就摆了手:“你要说甚,我还不知道,我自家心头有数,你去告诉大篆这事儿暂且不必叫大囡知道。”

明湘一路无话,明洛夹在这两个中间,眼睛一时转过来一时又转过去,她也不知道说甚好,一句也不敢搭茬,心里头再想问,还是把牙咬得死死的,到待月阁前匆匆别过,一闪身进去了,留下明湘明沅两个走剩下那条长廊道。

明沅实不知道说些甚好,若睐姨娘还是出府前那个性子,沣哥儿还是养在安姨娘院子里头要更好些,可睐姨娘呢?儿子总归是她亲生的,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捧着怕掉含着怕化,一口一口喂养大的。

沣哥儿才到安姨娘那里,不说睡不好,连着拉了几天肚子,拉的再不肯喝奶嬷嬷的奶,胖脸蛋儿没几日就瘦掉一圈,安姨娘实在无法了,纪氏把睐姨娘院子里头侍候的人一个个的问话,这才问出来,睐姨娘给沣哥儿喝奶,得先挤出来放着,把上头的油花撇去一层,沣哥儿脾胃弱,奶里头油花太足,他受不住。

安姨娘也不可说不精心了,她用米汤上头那一层稠衣把沣哥儿的肠胃调养了过来,如今虽还弱些,却也不是沾着油花就泄肚子了。

纪氏摆明的是让沣哥儿认生母的,前头又还摆着安姨娘,除开张姨娘独门独院身边只一个女儿,院里哪个人不两难?

雪又接连着下了三日,落落停停就是没有放晴的时候,纪氏既发了话说等天晴,那便得等到天晴了再派了车去把睐姨娘接回来。

落月阁一关快两年,里头大件的东西自然还在,小件却都是捡进库里的,还造了册,这会儿要拿出来,便得取了签儿一样样的核对了,再从签子上头消了去,一应物件儿列出单子来,叫纪氏掌过眼,这才好往落月阁里搬。

颜连章下了衙回来已经掌了灯,灏哥儿睡得张着小嘴流口水,他先往西厢房里看一回儿子,拿手指头戳他肥白白的脸蛋,把灏哥儿吵的皱了眉头哼哼,这才背了手往正房里来。

往常这时候纪氏早已经睡下了,知道他回来,也只留一盏灯,今儿却还点了八瓣荷叶琉璃灯,喜姑姑正坐在她对面的绣墩上回事。

他用热水洗过面,擦了手往纪氏对面一坐,丫头捧了大盅儿进来,里头是鸡汤银丝面,盖着厚厚一层黄油,一开盅盖儿就是扑鼻的香气,他在外头吃酒胃里早就难受,这会子上一碗面,兹溜着喝了两口热汤,拿筷子挑起细面往嘴边送。

纪氏抬头笑看他一眼,手上还拿着单子,也不用笔,拿指甲盖儿在黑字上头划上一道算是删了一样东西。

颜连章只当是礼单子,吃得一碗汤面出了一身大汗,屋子里碳火烧得旺,他脱了外袍穿着夹衣还是热,热鸡油浸的面下肚连夹衣也穿不住了,干脆脱的只剩单衣,放下碗才觉得通身舒泰:“这是甚?官哥儿年辰的礼单子?”

这个儿子来的晚了些,却是实打实的贵人,不止是东府的贵人,确是一家子的贵人,细算起来,怀上他的时候,正是颜明蓁叫选中当成王妃的时候。

抓周取这样的好意头,颜连章心里开了花,他的官位又上一步,同在穗州的盐道又不可同日而语了,盐道只一地方的盐运,市舶司却是管着全部出海贸易,官不大,可能进这地方,若不是成王疏通到了太子跟前,哪里能得这样的肥缺。

光是官哥儿抓个周,那礼自正门抬到夹道往东府送,一长道儿再没断过,颜连章志得意满,受了人情自然也还送回去,自家大哥是真丈人不错,却是个清职,他这里通的才是青云路。

纪氏知道丈夫这向因着高升很有些得意忘形,原来在穗州还想着避回江州去,不卷进太子同于家的争斗里,如今领了职进得官,哪里还能同太子撇的清,成王同太子就走的近,如今别个眼里可不就是太子那一派的人了。

男人在兴头上,万不能浇冷水。纪氏点点单子:“把这个去了,换成大理石云嵌屏风。”她说得这一句,喜姑姑还没应,颜连章先奇道:“可是谁家作寿?”无端端的也没谁拿大屏风出来当礼。

纪氏嗔他一眼,随手把单子递过去,喜姑姑躬身接了退了出去,纪氏这才瞪他:“老爷也太不着调了,若不是韩国道家的来报,我且不知道还有那么一桩事。”

颜连章思虑得会,这才想起睐姨娘来,他笑一声:“又不是甚紧要事。”

纪氏伸手点点丈夫:“怎不是紧要事,睐姨娘有了身孕,都已经作了准信了,再不好呆在庄头上,也是我的不是,怀得一胎倒蠢笨起来,连事儿都记不真了。”

这话论谁也不会信,可颜连章却不在意,他若真想着睐姨娘,早早便接了她回来,也不至冷落在庄上两年之久,听见她有孕,还略皱皱眉头:“回来便回来,也不是甚大事。”

纪氏要听的就是丈夫这句话,反手捶腰:“老爷动动嘴皮子,受累的可是我。”说着皱了眉头:“跟着出去的也知道回来报一声,早报给我知道,就早接了来,这大雪天的,若颠着了可怎办?”

一个没拿姨娘当一回事,一个没拿肚里的孩子当一回事,论完这两句,便吹了灯安歇,哪知道这话才说了一个晚上,第二日雪竟停了,天一晴地下一层白,衬着红梅枝儿越发的艳,明沅早上起来一面挑着燕窝,一面吩咐采薇把明湘给她画的白雪红梅图拿出来挂上。

九红昨儿几次张口想提一提睐姨娘的事儿,可明沅回来了便先吩咐泡上燕窝,再捡了两付写得不错的字预备着明儿进学带给宋先生看,接着又挑起自家私库里的东西,明蓁送了幅字儿,她总不能不回礼。

九红忙里忙外的跑了两回,这事儿不及提起来,就到了夜里,她折腾的一夜都不曾睡好,白日里起来往正屋去,明沅已经就着鸡脯丁子用了一小碗黄米枣仁粥,九红跺着脚发急:“姑娘真是菩萨性子,半点儿都不急。”

安姨娘那里怕都要火上房了,她好容易教养个哥儿,养到两岁大了,睐姨娘这时候杀回来,她夜里只怕把被角都咬烂了。

明沅听见九红这一句,扑哧一笑,拿筷子头点点碟子:“再给盛一碗来,明儿叫厨房送芙蓉蛋来佐粥,不必加肉,做素的便行。”

看她还吃的下,九红一肚子担忧没地儿吐露,真拿了泥金小碟又给舀了一碟子鸡丁瓜脯,眼看着明沅又用一碗粥,吃的身子热乎乎,罩上白底绣绿萼梅的斗蓬,套上暖手筒,慢悠悠步出院子,采茵采苓两个提着八仙盒跟在她身后往绿云舫去。

九红撤了桌儿去寻采菽,她已经明白些大宅院里的弯弯绕绕了,那求着明沅送钱回去的话再也没提过。她知道自家开口求一句,明沅便得为着她这几百钱去央求喜姑姑,喜姑姑再去找外院的管事,绕这么大个圈子,受累的还是六姑娘。

采菽不论姐姐卷碧如何劝告她,呆的久了又怎么会不偏心,论起几位主子,在六姑娘这头当差活计轻省不说,人还最和蔼,从没有因着年小就胡发脾气的事,主子宽和了,下人也更精心。

她往针上串细米珠,来回串线往明沅穿的大红斗蓬上钉,见着九红来也不曾抬头,九红翻翻她手上的活计:“你怎的想起做这个来?”

采菽便是一笑:“我见五姑娘斗蓬上也缀着的,只咱们姑娘没有,收着这些个细珠儿也没用,不如全给盘出花来,这斗蓬还得再穿上两个多月呢。”

九红皱了眉头叹息,采菽也不去问她作甚,上房吹一阵风,几个院里立时就要落雪,先缉珠再盘金,钉完一朵缠枝花,九红的气也顺过来了,拈拈针头道:“太太又没说甚,何苦就自寻麻烦,我看姑娘就稳得住。”

九红鼓了嘴儿,把头往采菽身上一靠,她心里想的同采菽一样,哪里是怕太太如何,她是怕三姑娘又给姑娘脸子看。她眼睛里素来揉不得沙子,好容易待姑娘亲近些,这回只怕又得被迁怒了去。

第59章 腊肉蒸豆腐

雪水一化,路就难行起来,通往城中的主道两边堆了厚厚两尺雪,脏乎乎的透着黑灰色,马车辙一路碾过湿泥地,拖泥带水慢慢悠悠往城里头去。

小莲蓬手里抱了个大包裹,马车后头还挂着一串儿腊鸡腊鸭,底下还用粗瓮儿装了几坛子腌咸菜,一层土鸡蛋一层稻草的装了满筐,俱是庄头上人送的。

到她真要走了,庄头上人念着往里相处的情份,都有些仪程送她,或是些腊肠,或是些狸肉猪肉,再不济也给了篮子鸡蛋。

睐姨娘同韩国道的老婆处的不好,可总有两个相好的人在,别个知道她的难处,还宽慰起她来:“总归是做小,看得脸色过活便罢,你那两个已是叫别人养了去,便你心里放不下,可不叫人嫌?”

说这话的是个老妇,睐姨娘的日子好过起来还赖着她,她在庄头上呆的有年头了,儿子煽猪是一把好手,庄子里头养猪的人家俱都要求上门去,猪一煽过,性子就驯了,只顾着吃喝睡,养出一层层的膘来,过秤的时候才能卖得出价钱去。

睐姨娘认了她当干娘,她儿子又对小莲蓬有些意思,彼此有意说合,说到了年纪她就去求纪氏,把小莲蓬配给秦干娘的儿子。

到得这会儿还是这么个意思,小莲蓬已经十五了,在睐姨娘身边本是小丫头子,如今跟得两年,不是大丫头也是大丫头了,秦干娘想着儿子着意喜欢她,小莲蓬看着又是个心明眼亮的,帮着主子不知挡了多少祸事去,这才想要求娶。

她拉了睐姨娘的手拍她:“苏娘子是见过市面的,我嘴里说不出甚个大道理来,可我知道这公猪一煽过,连着母猪也只老实养猪崽儿,一窝里头哪一只不肥壮。”

自人到畜牲,争的不过就是这些。

睐姨娘捂着肚皮,面上因着气血不足脸色煞白,她弯身一福:“干娘说的是,我不过白天叹自己命苦,养活的几个孩儿,一个也没落在身边。”

秦干娘虽是庄头上人,年岁大了经的见的总归多些,哪家把女儿送人当妾,哪家卖了女儿当丫头,这些个姑娘年轻轻,花骨朵儿似的就没了,爹娘不过得着一份装裹,指指小院里头那株开了的红梅花:“花苞大的不结籽,苏娘子听老身一句劝,把这一个果子结好了,再去思量别个。”

睐姨娘往日也常在她跟前叹命苦,听她说这些话苦笑一声,把自家用不上的白绫缎子留给秦干娘当百年后的衣裳用。

坐在车里两手捂在肚子上,里头一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小莲蓬预备了一盅儿糖水蛋,递到睐姨娘面前:“姨娘且用些吧,这城里的路远的很呢。”

睐姨娘吃了几口热糖水,咬得蛋块滑进喉咙里去,越是往城中去,心里越是害怕起来,大妇是想磨搓她便能把她打发到庄头上来的,只当自个儿算是几个妾里讨他喜欢的,可他当着面温存,落后也只派高平来过一回,送些东西便再见不着人了。

知道他回来金陵是一回事,还当是正房太太阻了他来,哪里知道他心里压根就没拿她当一回事,生儿养女也不过是个抱脚脚床的丫头。

到了这会儿才冷了心肠,可不如秦干娘说的,一猪圈里的猪跟人争的又什么不同,她叹出口气来,推开盅儿不再吃,小莲蓬却满面都是喜意:“姨娘还叹什么,真个是菩萨保佑,送子娘娘都护着你呢。”

睐姨娘看一看她,却没像小莲蓬想的那样欢喜,只靠到枕头上阖了眼儿,心里倒似打翻了五味瓶,酸辣咸苦说不出什么滋味来,里边那一丝丝的甜,也给盖住了。

早上出的车,到正午才到颜府,车里再舒服也还是累人的,小莲蓬先跳下车去,反身来扶睐姨娘,踩着小杌子下得车来,理理衣裳就先往上房请安。

睐姨娘一手扶了腰一手搭在小莲蓬胳膊上,原不过是坐久了腰酸,她原已是撑不住了,想着必要请安,这才忍了过来,腰上那节骨头就跟断了似的,可瞧在丫头眼里,却不是这么回事了。

纪氏屋里正摆饭,明沅澄哥儿陪着她一道用饭,庄头上也一样送了腊肉风鸡,今儿就一道腊肉豆腐,拣肥瘦相间的腊肉,切大块上下各一层铺开,中间夹着片成片的豆腐,盖上盖碗上笼去蒸,蒸得肥肉肉汁都浸到豆腐里。

上得桌才把盖碗掀掉,里边热气儿不散,拿筷子挑去肉,用勺子舀嫩豆腐吃,这菜吃进口里的俱是素的,却半丝豆腥味都无,满口肉香,澄哥儿拿这个豆腐拌饭不要佐菜就能吃一碗香稻。

琼玉琼珠见着睐姨娘的模样兹当她是拿乔,见着她鼻子里头哼哼出声:“姨娘来的不巧,太太正用饭,且在这儿站一站。”

睐姨娘已经脸色发白,哪里还站得住,小莲蓬先自忍不住,才要上前去,想着好容易回宅子,再不能被发落出去,忍气吞声道:“姨娘受了颠簸,非得先来给太太请安,还请姐姐们饶个凳子坐。”

琼玉扯扯嘴角,往抱厦里一指,小莲蓬赶紧扶了她进去,让她坐到绣墩上,又讨来热水给她喝,睐姨娘一口热茶下肚,这才缓过气来。

澄哥儿挟了虾圆配饭,手一滑落到地上,叫琼珠捡起来,看着饭用得剩下一道甜茶不曾上,这才把睐姨娘过来请安的事报给纪氏知道。

纪氏原来还有心压一压她,想到丈夫一句不曾问,又懒怠了精神,啜得一口茶,指人把桌子撤了,叫澄哥儿带明沅去看他养的那只麻雀。

澄哥儿拉了明沅的手出去,却冲她眨眨眼睛:“娘有事儿要办。”故意慢着步子走,等到角门边一转身,明沅只看见一道影子,一怔之间立时明白过来,是睐姨娘回来了。

纪氏也已经将两年不曾见过她了,她窝在锦枕里头,睐姨娘跪在织金缠枝花毯子上,等她咽了一口茶这才早了起,搁下茶盅,放眼过去,只见睐姨娘身上一件白底小朵菊花对襟褙子,头上一把玳瑁梳子,身上一件首饰也无,人瘦了一大圈,更显得腰细肩窄,瘦骨伶仃的样子。

一双眼睛大的吓人,原来后就一张瓜子脸,如今愈发尖了,两颊一丝血色也无,嘴唇上半点胭脂也没擦,看着一脸病容的模样。

心里再不喜她,她怀着孩子病了,也还是主母的失职,纪氏自上往下打量她一番:“若身子不舒坦也不必瞒着,招了大夫来给你按脉。”

睐姨娘斜签着身子摆手:“太太已经为妾操了心的,再不敢叫太太烦心这些。”一面说一面缩脖子,纪氏挑挑眉头,看着她又想起明沅来。

这么一看,明沅跟睐姨娘两个,倒是半点儿都不像,明沅能吃能睡,胃口最好,脸生的圆团团的,只下巴上带个尖儿,笑起来面颊泛红,倒是几个女孩子里生的最福相的。

纪氏心里那丝不快也跟着散了去,不论睐姨娘这胎是男是女,都不打紧,她既问过了话,便不叫她再立着:“下去罢。”

睐姨娘是远远瞧见了女儿的,她自抱厦往上房去时,瞧见个穿着红袄蓝裙的女娃儿,头上攒着金花叶,腰里挂着玉三件,打眼一瞧竟没认出是她的女儿,到进屋门才恍然大悟,才刚那个是自个儿的女儿。

进得房来只得了这么两句,头一句还问身子,后一句便是叫她出去,睐姨娘扯着脸笑,躬着身子退出去,叫小莲蓬一扶,掌心一层冷汗。

小莲蓬还不敢在上房里高声,出得房门才央求:“哪位姐姐帮着搭把手,帮我把姨娘扶回去。”竟没一个搭理她的,还是卷碧念着明沅的情分,指了个扫地丫头,叫琼珠批头骂一句:“要你做好人,谁知道是不是妆相。”

卷碧分辨一句:“总不好才来就病在院子里,太太脸上也不好看。”琼珠这才作罢,扭了身打帘子进屋去。

落月院里头房屋舍都扫干净了,东西也都铺上了,可侍候的丫头却还不曾配齐,除开小莲蓬一个,原来那些个丫头要么就是发落到了浆洗房要么就是派到院子里头洒扫,这么些日子过去,怎么也不会把这些原来的调回来,还是另给她配上新人。

小莲蓬原当回来了便好了,进得门冷清清连个碳盆都没支,庄头上还有个搭手的,这里连个帮手的人都没有,她抹下腕子上一只银镯,托了那个丫头去烧热水,拿斗蓬紧紧把睐姨娘裹起来:“姨娘忍耐些个,一会儿便好了。”

屋子里又冷,人又乏,好在来时吃了两个糖水蛋,可支撑得这些时候,腹里早就空了,也只得干忍着。

等得一盏茶,那些个丫头这才过来,小莲蓬知道怪不得她们,也不急着问姓名,先把碳盆烧起来,再去厨房要了些软和食物,西厢里头还搁着原来的旧箱笼,上边罩着一层灰,也不知道里头还有甚个东西。

睐姨娘用了一碗面,觉得身上有了些热意,丫头们一字儿排开报了姓名,她便摆了手:“我姓苏,可别记差了。”

上房里赐下的东西不多时也跟着到了,还是喜姑姑被派了这送东西的差事,才刚要称一声睐姨娘,就叫她一把搭了手:“再不敢当姑姑这一句,往后这个字可不能再提,还是按姓名称呼罢。”

喜姑姑拿眼打量她,见她脸上连粉都没搽,眼睛一圈都黄的,人又瘦又倦,赶紧扶着她坐下,睐姨娘眼圈一红:“给姑姑打听,六姑娘跟三少爷可好?”

她这句话送回去的时候,纪氏正在看帐册,有几处庄头今年算是小年,出息并不多,折现银子送来不过二千五百两银子,比旧年少掉一半,她正捏着单子皱眉头,喜姑姑抱了这一句上来,纪氏也不拿这当回事:“她既想改,便长久的改了罢,我这里免了她的请安,叫她好生在院子里养着。”

才刚送了这话过去,夜里落月阁里的丫头就来报,说睐姨娘身上见了红,看样子孩子保不住了。

第60章 莲子银耳羹

睐姨娘换下来的亵裤上头落了铜板大小的一块红,她原只当身上不舒坦是车坐久了,又受了冻,厨房送来的暖粥姜汤吃下肚中,自觉身上好些了,才刚回来不欲生事,等屋里烧得暖和起来便盖了毛毯子挨在窗边。

一整个下午到晚上一声都不发,只看着小莲蓬领了丫头忙前忙后,屋子虽理得了,还得归置箱笼,原来那些个东西,有记着的,有不记着的,俱得一样样摆出来看,可不可用再由着她点了头或是拾掇了,或是摆到架上。

到夜里掌了灯,才算将将安置好了,由小莲蓬领着来给她请安,睐姨娘眼皮儿都撑不开,略点点头,只觉得觉着腹中坠痛,由着小莲蓬给分派了房里的差事,自家挨在枕上昏昏睡去。

等醒过来,出了一身的汗,烧得面颊通红,急喝了两口蜜茶,拿被子捂了躺到床上,小莲蓬帮她掖着被角:“六姑娘那儿送了一碗银耳汤来,姨娘是温着,还是现喝了?”

睐姨娘眼圈一红,端了碗的手直抖,声音一哽:“难为她还想着我。”小莲蓬心里叹息,脸上却笑:“看姨娘说的,六姑娘是姨娘生的,哪有不记着亲娘的,我可瞧过了,里头莲子都是取了莲心的。”

这话到底心虚,府里可不就有一个不记得亲娘的,小莲蓬把着她的手一托,勉强喝了半碗,睐姨娘先是为着这番话露出点笑意来,可想着已经长的认不出来的女儿,再想想那没影了的儿子,心里一苦,抽抽噎噎哭湿了半条帕子,灯也昏了,人也昏了,解开衣裳要换里衣,这才看见亵裤上头见了红。

小莲蓬急在屋里头子打转,她们能从那苦地界回来,靠的全是姨娘肚里这个孩子,若这个孩子有个什么好歹,她们这辈子也没出头的日子了。

庄头上确是过的自在,可她这两年都不曾见过家人,主仆俩算不得凄风苦雨,可吃住俱不能跟府里头比,夏日里蚊虫多,长袖衫儿裹得密实实,风都透不进来,可蚊子偏能钻进纱衣里头咬人,庄上的人还说甚个是欺客,捡着血肉香甜的咬,夜里脱了衣裳,白条条的腿上一个个红包,怎么搽油也还是痒。

到了冬日屋门都迈不出去,雪一下就是一尺厚,纸窗薄墙怎么挡得住风寒,柴胡姜汤是日日都要煮的,住的两年,俱都瘦了,睐姨娘倒好,小莲蓬自个儿手也粗了,脸也黑了,在庄上不显,到这儿别个都拿眼瞧她。

来的时候想着那头的好处,真进了好屋子,由着她当大丫头指派起小丫环来,她又不想走了。

一叠声的叫人去报,这时候二门都下了钥,没个急事再不能开,睐姨娘捂着肚皮咬牙哼哼,额上浸出冷汗:“忍忍罢了,咱们才回来半日,便闹这样的动静出来,叫别个怎么说。”

小莲蓬同她一同坐卧,说是主仆,却也能当睐姨娘半个家:“姨娘这会儿还说这些个,肚里的孩子才要紧。”差了人往上房报去,她又不曾生养过,见着红只怕孩子没了,急的眼圈发红,报上去自然就重的多。

要开二门的事,自然要报给纪氏知道,她同颜连章两个正私话,听见睐姨娘身上不好,心里先自冷笑,只当她是专捡这个时候来作乱的,还当她是改了性子,竟还敢当面弄起鬼来。

可当着颜连章的面,却还得持住了:“赶紧请了大夫来看,万不该这时候接了来,只想着赶紧接回来,没想着胎还不稳。”

颜连章听见小妾流产的事,皱了眉头,等丫头出去,却长叹一声:“想是没有缘份的,咱们儿子女儿都有了,也不少这一个,你宽了心便是。”

纪氏勉强笑一笑,又自陈几句:“老爷万不可这么说的,叫大夫诊治了,若能留岂不是有大缘分?”枕在枕上心里却是一哂,男人家都是嘴上说的好听,看看大嫂便知,闺中对着旁人没说道,对着她却曾吐露一句,说哥哥堵咒发誓,若没孩儿便抱养了兄弟的来养活,再不要第二个人。

这话说出来不过半载,就把院里的通房丫头抬成了妾,肚里还怀了纪怀信的种,纪舜英如今受这样的冷待,未必不是当初种下的因,没儿子时自个骗自个,有儿子,那当日情形怎么会不涌到眼前去。

黄氏说的时候满眼是笑,却不住拿帕子擦泪,拖了纪氏的手:“得他这一句,我这辈子都值了。”她自家也知道行不通,可丈夫说了,她便受了这一片情,哪里知道这情会去的这么快。

男人说的话,信一半儿留一半儿,颜连章这么说,纪氏听着顺耳,落后也不当真,若她真跟嫂嫂一般处事,便没婆婆压在上头,丈夫也不会似如今这么甜情蜜意。

两人还真就吩咐了一句,往二门外头请大夫看诊,再开方煎药俱不是她们来打理,琼珠叫起了喜姑姑,由着喜姑姑一手料理。

她在二门上见着去请大夫的是高升,自家儿子跟在他后头,心疼锤子大冬天还起夜,可谁又不是这么过来的,给他紧紧袄子,吩咐他:“有甚事跑在头里,别叫高管事特意吩咐。”

锤子身量长了一大截,脸却还是孩儿模样,冲着喜姑姑皱皱鼻子:“我不冷,我可热乎呢,娘你赶紧到房里头去,别吹着风。”

喜姑姑哎着应了一声,她是披着衣裳出来的,戴了风帽还有手炉,既是纪氏身边得脸的嬷嬷,身边自有侍候她的两个小丫头,再冻不着她,可儿子到底是比在家懂事许多,跟着管事往后有个好前程,便是到外头铺子里头伙计帐房二掌柜也都比在宅子里头混吃糊涂过日子更强些。

她眼见着锤子出了廊道,眉间的喜意就又散开去,侧了头往宅中一望,满目黑压压的树,落得一块块白的地方便是积雪覆盖的屋顶,叫层层叠叠压的最远的那一处就是小香洲。

六姑娘的日子眼看着好起来,怎么又出这么桩事儿,不论睐姨娘是真不好还是假不好,这恶名儿总归担了去。

大夫来开了一付保胎药,还有安胎的药丸,叫她含服了,这胎原就不稳,坐车叫颠着了,冷风一浸人有些受不住,先把药吃着,若身上还不干净,这一胎便是保不住了。

小莲蓬点灯熬蜡的把药给煎了,她自家看着炉火,再不肯假人于人,煎了药趁着热吹一会子就送给睐姨娘喝:“姨娘拜了多少菩萨,菩萨定然照管着咱们,且宽了心,喝了药便好了。”

夜里就在床边打着地铺,睐姨娘拿帕子绑了头,歪在枕上有气无力,伸手去拖住小莲蓬的手:“还当回来了能好睡一夜,哪知道受不起这福份,若是没你,我再没如今,若将来能有一日好,再少不了你的。”

小莲蓬坐起来给她掖好被子:“姨娘睡罢,咱们这一闹,只怕得隔得些日子才能求太太让见一见哥儿姐儿了。”

睐姨娘双手护在腹间,动都不敢稍动一下,老老实实躺着,脚尖儿贴着汤婆子,心里想着明沅如今的模样,隔得远看不见眉眼,只记得那一身红绫袄,又想沣哥儿,脑子里转来转去,许久才昏沉沉睡了。

第二日还想下床给纪氏请安,叫小莲蓬死死拦住:“姨娘可歇了这心思吧,太太那儿我去回便是,若你去,这真的也成了假的。”

拿着药方药瓶去回报给纪氏听,一屋子的姑娘少爷,小莲蓬隔着门瞧不分明,眼睛一扫就先看见了明沅,脑后挽了两个螺儿,系着金丝飘带,穿了柿子红的小袄,胸前挂了一把大金锁,只她离纪氏坐的最近,话也说的最多。

纪氏膝上抱着灏哥儿,下首坐了澄哥儿明沅,屋里笑语不住,断断续续听见是要预备起冬至节来,明沅还笑一声:“算着日子,大姐姐的及笄礼也快了,我实不知道送些甚个好了。”说着偏了脸去看另外两个姐姐:“你们都送什么?”

明湘抿了嘴儿笑:“我看大姐姐喜欢梅花,想给她绣一幅雪地新梅的坐屏。”明洛皱了眉头:“我也不知送甚,正愁呢。”

缠七杂八说得许久,小莲蓬垂头等着,立的脚麻,里头这才散了,明沅跟在明洛后头出来,打眼就看见了小莲蓬。

她目光一睇,又收了回来,她是今儿早起捡燕窝的时候知道睐姨娘身上不好的,巧月送了信来,明沅昨儿还送了吃食去,接着了信皱了眉头,想等请安再打听,见小莲蓬还立的端正,面上也无急色,知道是无大碍了,半吊着的心放了下来。

小莲蓬等人都出来才进去回话,纪氏知道睐姨娘无事,接过来看了方子,知道正吃药,让琼珠吩咐厨房送些温补之物去,小莲蓬才要谢,纪氏又道:“我原想叫六丫头沣哥儿两个瞧瞧她去,既病着,便罢了,等她好了再说罢。”

面上瞧不出喜怒,连说出来的话也没半分烟火气,可小莲蓬听的这话,连脸都不敢抬起来,弯着身子行礼:“是呢,姨娘也是这个意思,怕把病气过给哥儿姐儿。”是胎不稳又不是风寒脑热,可纪氏发了话,哪有不遵从的。

纪氏听得这一句,这才打量她一眼,轻声一笑:“她倒是懂事知礼的,卷碧,拿一匣子高丽参来,煮汤沏茶搁一片进去,都相宜的。”

小莲蓬代睐姨娘谢过,接了高丽参,一路回去都想着要怎么开口,姨娘的眼睛都要望穿了,就是盼着想见见两个孩儿,好容易进了门再叫她忍,又怎么忍得。

她自家也知道两个孩子是要不回来了,三少爷说不得还指望,两个都是姨娘,六姑娘是怎么想也不会回来了,便是太太不想要,也万回不来。

睐姨娘吃得这些苦,人倒清醒了些,心里猜测着纪氏怎么也得关她一段,听见小莲蓬说纪氏叫她好生养着,立时就明白过来,白着脸点点头:“是了,我身上不好,也不想叫她们瞧这病歪歪的样子。”转了脸冲着床,不一时枕头就湿了一片。

只晴了这一天,一大早又下起雪珠来,风刮在人身上钝刀子似的疼,明沅写得会字就要放下笔来搓搓手,宋先生让她们临山水长卷,一屋子三个姑娘拿了笔细描,明湘明沅坐的住,明洛却不耐烦了:“画屏,往手炉子里头再加块碳。”

宋先生在绿云舫后头歇着,放三个学生在前头习画,明洛抱了手炉在两人间绕了一圈儿,叹口气:“你俩这是怎的了?出了上房半句话都没说过。”她自然知道是为着什么,张姨娘在院儿里幸灾乐祸了许久。

她自家占了那一年不曾怀上,回来眼见着沣哥儿能走会跑,口里声声叫着安姨娘作姨娘,哪能不嫉妒,谁晓得睐姨娘有孕的消息又传回来,张姨娘差点儿咬碎一口牙:“她倒比只母猪还好生养!”

明洛跺着脚下冲她发脾气:“姨娘怎么这样说,明沅是小猪崽子,我是什么?”出了门要争长短,到底还是记着明沅明湘两个都待她好,回来前生了张姨娘的气,为的就是她不肯摸出银子来,给一姐一妹置办一块绣花地毯,她走的时候满口许诺,却一件大的也没,只带些小玩意,深觉丢脸。

张姨娘手头是很有银子的,颜连章手松,跟着去了穗州这一年,攒下许多好东西来,有家用里头抠的,还有自颜连章那儿讨的,她存下来这些全为着女儿,听见女儿嗔她也不恼:“你是什么,你是娘的心肝肉儿,你挑这个挑那个,娘这里可亏了你?咱们守着银子过活,可不能搅到那混水里头去。”

她的意思是站干岸,看着两边撕撸,最好还能渔人得利,明洛晓得该少说少问装不知道,可她喜乐惯了,姐妹一处虽拌几句嘴,自来不曾这样一日都不说话,她才开了口,明沅就长长叹一口气。

明洛看她蹙眉头,浑然无谓:“我知道你愁什么,你姨娘回来便回来了,总归你又没养在她那儿,澄哥儿的姨娘离的这样近,他也没甚个说道,你难什么。”说着还冲她皱眉,不解她为甚这么愁。

若真能似明洛说的这样轻巧倒好了,她心里是期望着睐姨娘能养一个自己的孩子的,她不能了,沣哥儿也不能,只肚里这个才能安抚住她。

明湘搁了笔,眼睛看看明沅,彼此心领神会,轻悄悄叹了一口,也不再作画,三人坐在一处,采菽端了食盒上来一碟子果仁馅的酥饼,一人捡一块对坐着吃起来。

到底还是小姑娘,有明洛这儿歪一下那儿搔一下,没一会儿就笑起来,明沅也跟着笑,心里跟罩了层阴云,听见外头雪珠沥沥落下的声音,这桩担忧怎么也放不下。

纪氏守着女儿喂她喝姜汤,明潼这病来的快,去的却慢,蒙着头睡了两日,汗出一层身上就一轻一层,只还觉得发虚,纪氏便不许她起身,跟先生请了长假,让她好生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