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潼人没瘦倒还胖了些,气色看着也好,叫纪氏搂在怀里喂汤,安闲的眼儿都阖上了,只勺子伸过来,这才张开嘴,纪氏喂完一口,拿手点她的鼻子:“瞅你这懒模样,坐起来些,可别洒到被子上去。”

明潼反身抱了纪氏的腰:“娘在这儿,我懒些又怎的了。”屋里燃着内造百合香,把姜汁味儿冲淡了些,明潼抬头看着模样不对:“娘这是怎的了?可是有烦心事?”

纪氏给她掖掖被子:“哪有甚个好烦心的,你身子好了,娘便万事都不愁了。”明潼嘻的笑一声,挨着纪氏拿被子掩的只露出一张脸,纪氏抬手把散发别到她耳后去,等她睡下,纪氏走到罩门边,点了大篆:“再不许告诉姑娘,让她安生养病。”

她前脚才走,明潼立时就争开眼睛,叫了一声小篆说要更衣,扶了她的手:“院里出了甚事?”

小篆咬了唇儿,只觉得手上越来越痛,兹了一声:“睐姨娘,苏姨娘有了身孕,叫接回来了。”

第61章 面条鱼

明潼心头一片震荡,她咬着唇儿倒在枕头里,小篆急的眼圈泛红:“姑娘再不敢说出去,太太吩咐咱们让姑娘好生养病。”

明潼听见了好似没听见,怔怔盯着帐顶,小篆脚尖往前,张了脸看看她,抖着嘴唇才要说话,明潼吸一口气:“你下去罢,我知道了。”

飞罩门上的纱帘放了下来,明潼无力的躺在床上,不住抠着床罩上绣的金丝牡丹花,指甲一下一下的刮,抠得那一块牡丹花瓣半边起了毛。

怎么还是躲不过,都折腾她要死了,竟又活过来,只当这辈子就在庄头上了,偏还能有孕又回来!上辈子睐姨娘可只有一个儿子!如今不止多了一个女儿,肚里还又怀上一个。

红唇叫她咬得发白,手不住打着颤,已是有了一个半变,再不能生出另一个明数来!,明潼捏紧了拳头,唇儿由白变红,呼的长吸一口气:“小篆,进来给我续茶。”

小篆拎了铜壶进来,见明潼面色如常,心里先松一口气儿,往茶壶里续了水,才刚要退出去,明潼便开口道:“我觉得肚里头有些空,你去厨房要一碗面条鱼儿来,我就馋平姑姑做得那味儿。”

既要平姑姑亲自做,小篆便跑了一回厨房,平姑姑管着厨房食事,除开上房有些大菜还亲自掌勺,已经不碰锅子灶台了,既是明潼开了口点的,便系了围裙做起面条鱼来。

说是面条鱼,却不是真的拿面做的鱼,是拿小刀把半指长的银鱼鱼肉刮下来,打得起浆,拿面粉蛋清一道拌了,捏出个鱼形来,下到汤里,这汤必得用老鸡煨得没有半点油花,捞出鸡肉鸡皮来不用,下进汤锅里头一滚不捞出来,装在砂罐子里头盖上盖儿,用食盒里拎着过来。

平姑姑亲自给送来的,明潼一病,纪氏便让她先顾着这头的吃食,上房倒不要她做了,平姑姑听见明潼点菜,怕她吃的不好,亲自送了来,问问她夜里想吃甚,先给请了安,自小丫头手里拉过砂罐,舀一碗出来,鲜鸡汤白面鱼,撒了粒粒碧绿葱花,看着就勾人的馋虫。

平姑姑端了送上去:“三姑娘尝尝咸淡,夜里想吃些甚么?”

明潼说是说馋这个味儿,端在手里却只吃了半碗:“倒难为姑姑还特地跑这一回,下雪落珠子的,还不赶紧看了茶来。”她在屋里头从不要一屋子丫头围着,小篆出去端茶,剩下的大篆也派了活计:“这般好味,别白费姑姑这份手艺,这剩下的给澄哥儿送了去,让他吃着热热肚肠。”

两个丫头听命出去了,明潼转头看向平姑姑,冲她笑一笑,问道:“如今落月阁的食事是谁来料理的?”

睐姨娘第二日又见了红,唬得她连床榻都不敢下,吃喝俱都送到嘴边,苦药汁子喝下去没有一瓮也有半瓯,大油大肉咽不进喉咙,日日拿鸡汤炖了粥来吃,撕得一块鸡脯子,倒好吃上两餐。

人是回来了,却惹了纪氏的厌弃,便似喜姑姑忧心的,不论这滑胎是真是假,总归担了恶名,心里有意惩治一回,当着人问讯病情,又是请医又是送药,可落月阁里的月钱却迟迟没发下来。

睐姨娘回来时节正尴尬,上一轮月钱早就发了,下一轮发月钱又还离得早,箱笼里头倒有些贵重东西,却换不得银子用,若想吃的舒坦些,可不得往厨房里打点,总不能拿了丝衣锦袄作赏钱。

她这里日日要一只鸡,厨房先给她上了几日,落后便回说,天冷不及置办,每日里都要炖新的,才刚回来几日便吃了快十只鸡了。

小丫头回来报给小莲蓬知道,小莲蓬气的咬牙,这还不是按天算,是按顿来算了,睐姨娘连动都不敢动弹,为着赔了些眼泪,还是忍了这口气:“我仿佛记着,安姨娘张姨娘院儿里,也不并时时吃鸡的。”

姨娘有姨娘的份例,肉菜鸡鸭鱼羊都有定例,手上一松一紧,便差了这许多进出,若按厨房的来算,她确是把一月的份例吃用完了,羊肉嫌腥臊气,鸭子又太寒,只好吃鱼,多搁姜丝,拿姜味盖去腥味,将就着又吃了七八日。

纪氏等于是禁了她的足,明沅听得些风声,却不能去看望,也不能巴巴的日日送汤水过去,只隔得几日给送些点心果子。

这些个消息在下人里头传的最快,睐姨娘受磨搓,没一日就传到她耳朵里了,明沅叹口气,自床底下拉出钱箱子来,打开来拿出一吊钱,让九红悄悄送过去。

这些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倒是时常能加一顿粥饭,院里支起炉子来,不往厨房去要,自个儿置办了锅子,拿粳米煮粥吃,又煮了一锅子的鸡蛋,沾了醋吃。

纪氏睁只眼儿闭只眼,总归不是少了她吃穿,还能样样称她心肠不成,明潼折腾了她几回兀自觉着不泄火,知道明沅给睐姨娘送了钱,冷哼一声:“她倒是个孝顺的。”

她有这么一桩事,身子倒好起来,原就是风寒,歇了十来日好个彻底,再往纪氏屋里去时也不藏着掖着,眼底轻蔑乍现,嘴角噙一段冷笑:“娘待她们再好也是好心作了驴肝肺,既这么着还不如发落了她回去,叫她尝尝跟着姨娘的苦处!”

她出这一回手,纪氏立时就知道了,这回睐姨娘撩了她的火性,是该得着教训,这才假作不知,大面上过的去便是,可明潼说的这话却还是左,只当她那性子扭过来了,哪知道她半点也没改,伸了指头就点她:“又混说,姨娘是姨娘,六丫头是六丫头。”

“总归不是什么好货!”明潼这口气噎着出不来,哪个知道她为了甚下作手段才怀上了这一胎,她心里又恼又恨,不能对着亲爹发作,只好逮住睐姨娘出气,连带明沅也一并迁怒了,原来就视她作肉中刺的,兹当她是个老实本份的,竟还会暗渡陈仓,这会儿更借着由头出气了。

纪氏屋里燃了内造的百合香,瑞兽香炉两边趴着的麒麟口里吐出袅袅白烟,外头落着雪,屋里一片浅金深红,纪氏身上穿着浅金菊瓣纹的袄子,她一笑,明潼这点火气就先消了一半,自有了弟弟,她愈发依赖起纪氏来,原来全藏着的话,如今倒敢吐露一半儿了。

往她身边一坐,头靠在纪氏肩上,一只手挽了纪氏的胳膊,纪氏伸手抚住她的背:“你这个丫头,人行事还能跟抛角子似的,不是正便是反了?”她笑眯眯的捡了一块酥心糖,明潼堵气不吃:“娘就是太好性,她们才敢爬到头上来。”

“哪个骑到我头上来了?是苏姨娘还是张姨娘?非得学那母蝗虫雌老虎?姨娘们不敢抖,你爹难道听着狮吼不怕?”纪氏还是头一回同女儿说起了夫妻相处之道:“敬着爱着是一样,哄着骗着又是一样,开一眼阖一眼的才能过安生日子。”

“你觉着六丫头背着我给苏姨娘钱就是没良心?你怎的没瞧见她天天送燕窝?便不巴结着我,咱们家里已是出了一个王妃的,这些个女儿还能随手嫁出去?”纪氏敲敲女儿的脑袋:“若是那起子丢了亲娘一味钻营的,往你跟前腆着面目奉称,亲兄弟都恨不得踩上一脚,你见着便乐意?那些个才最会反咬一口。”

纪氏见女儿还沉了脸,觑着屋里头没人,压低了声音道:“如今蒹葭宫里头那个,可不就是攀着嫡出的姐姐,才一路勾搭上的圣人。”这些秘辛明潼原在宫里就曾听过一耳朵,宫人们闲话起来嘴巴更毒,此时听见纪氏说起,默不则声。

元贵妃家里的大姐姐进得宫去,姊妹两个差了总有十来岁,于妃一路爬上了妃位,圣人带着队去龙头庙进香,回来的时候途经于家,正碰着腹疼难忍,往于家去方便,打院子里出来见着立在玉兰花树下的元贵妃。

如今元贵妃高卧蒹葭宫,于妃又在何处?

“原来你小这些不好论道,如今你大了,总该知道些。”纪氏抚了女儿的背:“懂得道理,心肠不坏,些许小事只当瞧不见便罢了,等你出了嫁,这些个妹妹就不走动了?”

明潼这口气到底不顺,对着明沅依旧没好脸,只到底没出手作弄她,明湘明洛两个都为着明沅松一口气,明洛一指头点在明沅的脑门上:“这会子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罢,依着我说,你再不必苦了自个儿的。”不理就是了,便也伤不着这么伤筋动骨的了。

“谢着四姐姐五姐姐为我担这份心,我心里有数。”一吊钱说的好听些,也不过七百多,解得一时困,纪氏也不会一直压着月钱不发,救了急便罢,若是得寸缕金线就想着饶一付尺头,那再不能够。

睐姨娘的事,除了明潼跟安姨娘两个心里还存了疙瘩,再没在这后宅里头溅起一点水花来,她身子不好,便不必她请安,原来轻狂种下的苦果,如今都一一咽下。

明蓁将要及笄,整个颜家都在办这场及笄礼,单就着主宾人选就不知变了几番,最后是定下了梅氏的娘家嫂子过来为颜明蓁插钗。

人选确是有讲究,双亲在堂,公婆硬朗,还得儿女双全,俱家称贤的,才能当主宾人,梅氏思来想去,挑了娘家的大嫂,早早就写了信,请了她来,连带着把一双儿女也一并带来。

香合茶合、酒架酒盏、、盥盆帨巾早早就预备起来了,当日穿的衣裳戴的金钗俱是新造,冬至离过年还有些日子,可明蓁的笄礼却是冬至未过就先办了起来。

梅氏早早写了帖子,她在本地并无亲戚,便起意想把纪氏的娘家人俱都请了来,为着这个袁氏心头不乐,嘴里嚼了又嚼,啐了一口“说的山清水秀,还不是门缝里头瞧人,我出身比不得她,连着娘家人竟还不在帖子上了。”

梅氏瞧不上袁氏,明蓁回头就给补上了请帖,还派了朱衣去说合,先往二弟妹那头相请,自年顺上头算并没出错。

袁氏嘴上念叨,心里却还是高兴的,急急叫人打新首饰做新衣裳,又去刺探纪氏送什么笄礼,好说歹说非得要她抱个数出来,看她伸手就是一巴掌五个指头,先抽一口冷气,五百两!到底咽下了,又觉得自家吃了亏,他把家里那些沾亲的一并请了来。

三府里为着这一桩喜事忙乱,哪知道颜连章却叫圣人一句话调回穗州去了,还不是盐道这样的体面差事,而是专职叫他收荔枝树,捡那好的运回来,办红云宴。

圣人年纪不小了,就快五十春秋,年纪愈大愈好享受,偶然见得闲书写五代南汉王时办的红云宴,便有了这个意头。

可这差事能落到颜连章身上,却少不得同于家有些干系,原是相争市舶司的提举一位,叫颜连章得了,于家那旁枝亲戚没捞着这好处,到本家挑唆起来,元贵妃才有此一议。

她翻翻圣人看的书,便知道他心里头想些甚,假作拿着书翻开,阖下书摆在膝头:“那火霞一边,红云万丈,想是只在书中见了。”

圣人叫她点出心事,立时便道:“宫中太液池同红云湾相似,着人去办个千棵荔枝树来,开得红花结得红果,便给你办一个红云宴。”

他说要点几个去,底下办事的还是于家人,拟了单子上来,圣人阅开一回,批个准字,事前哪有人知圣人能有这个念头,旨意下来措手不及。

朝中诤臣力证南汉王荒淫无度,不问政事独宠女巫,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元贵妃也读得书,知道女巫确有其事,却把这句当作影射,在后宫里白衣跪席自请罪责。

圣人最见不得的就是她这付模样,一意孤行,偏要办这红云宴,不仅要办,还要在寿辰时办,宴请文武百官赴宴,坐在舟中看两岸红霞弥漫,闻万寿舞乐,共享太平安乐。

那起头劝谏的自没好果吃,叫罢了官放回乡去,余下那些原来相互不待见的,此时倒一意对付于家,下了死心力捧太子正统。

阎王打架小鬼遭殃,颜连章才坐上提举位,屁股还没热,就叫人夺了差事,他气的闷在屋里半日不响,此时又不好告病,可不明摆着蔑视皇恩,只得忍气吞声,收拾行装打点起来预备再去穗州。

这一回,不论是纪氏还是明潼都无暇再顾及苏姨娘了,纪氏犹豫着要不要跟着,明潼却想着,便因着这一回调了职,她才会去选第二次秀。

第62章 芝麻糖薄脆(刷不出的伪更)

荔中精品糯米荔是春三月就发花的,至六月挂果成熟,若是要兴南汉红云盛况,此时就当发船去穗州。

颜连章对这些倒不是全不明白,他在穗州却也吃过红云宴,只不过是打着荔枝名头的宴饮,红字不难,难的是个云字,回来遍翻古籍,往往提得一二句,说的也是南汉王如何无度,只说夹岸边俱是挂果荔枝,漫成红云,吃了何种菜肴一字不见。

可不是无度,一个南汉一个杨妃,如今都凑齐了,颜连章心头苦笑,若早知道便该告病在家,如今哪个不将他当成太子一系,可这谁输谁赢还真没个定论。

于氏算是靠着两位妃子娘娘发的家,家中原来就是读书考举的,先出了于妃,便一级级的往上升任,等出了元妃更了不得,都得一个“元”字,可见圣人心中有多看重她,长居蒹葭宫不说,得了荣宪亲王,是自小就抱在膝盖养大的。

才刚会爬就领了他去金殿坐龙椅,太子在下首立着,毛还没长齐的弟弟却在龙椅上头爬,他一向知道自己是天命所归,元贵妃再得宠爱,只要无子便动不得他的根基。

太子,远远冲着这个最小的弟弟笑,还吩咐宫人照看好他,别让他磕着头,心里却在帐本上深深记上了一笔。

父亲自来不喜欢他,太子越是长大便越是放弃了讨父亲的喜欢,他渐渐明白,他一出生便同别人不一样,便是皇帝废后,他也依旧是嫡长子,而有他在,母亲再不得喜欢,也依旧把这皇后的位子坐的牢牢的。

他便是万事不出挑,做到中等,依旧还是众人嘴里得着美誉最多的,只有一样,他得宽和大气,弟弟们闹他不能生气,后宫里头闹,他也不能站出来为亲娘撑腰。

太子老成持重,为人谦逊,便是对待宫人太监也温和有礼,披着这么一张皮,只要忍到今上变成先帝,他就能吐气扬眉,这些个当他好性随意拿捏的人,会发抖跪在他面前求情,祈求宽恕。

他头一个要惩治的就是元贵妃,西宫里头不及修葺的宫室多的就是,择一处最破败的让她安身,收回幼弟的封地,让他这辈子呆在京中,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高兴了,就赏他一口,不高兴了,就斥责一番。

这些想头自他七八岁起便有了,他身边宫人说的,奶嬷嬷说的,还有亲娘张皇后说的,这个圈在他心里越画越大,便是靠着这些想头才能支撑着他在人前宽和大度。

到他年长些,进了书房读了书,拜了师傅,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见识愈来愈广,帐本上的欠债的人就越来越多,姓了于自不能放过,绕着他们捡好处的,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一个个,都不能放过,叫他们知道天下是谁的天下!

颜连章连池鱼都算不上,顶多是只虾米,担着差事还没个正经的官阶,好好的从五品帽子飞去了,还不如就在穗州不挪动。

他既是去办苦差的,那儿又没有官邸可住,只得先往庄子上住着,苦中作乐道:“倒也好,我办着皇差,还能管着铺子。”

纪氏却皱了眉:“这哪里是叫你去办差,是拿了你填火坑呢,叫办宴,银子可支下来了?少不得还得先填付了去,再扯皮要银子,又怎么要得回来。”

别个当的都是发财的差事,偏他财还没发,先得填银子,也怪不得下边百姓不喜“进贡”这个词了,太湖石要征夫拉石,如今这红云宴可也得买树护树运树,太液池一溜儿都得种上,少说也要一千株。

“总归不是我一个担着差,我上头还有一个呢,你也莫急,办了这差事,我便再不沾这些,等朝中稳妥了,再起复。”他说这些话,纪氏半点儿也不当真,男人哪个不贪权,十年寒窗苦过来的,抓上手里头的东西哪还有放手的道理。

这一趟若是差办好了,自然放不下,若是办不好,兴许还能够出脱,她叹一声,理了一两箱子夏日衣衫出来,临到要走才问:“可要安排了人跟着老爷去?我这儿只怕脱不开身。”

明蓁笄礼不说,官哥儿也才周岁,哪里放得下他,颜连章赶紧摆手:“不过小半年光景,我怕也不得闲的,如今都几月了,要赶着花期挑出树株来,再挪到船上运回来,这功夫一点耽误不得,你且别忧心这些个,我理会的。”

纪氏嘴角一翘,却半句也不提出来,等张姨娘送了孝敬的衣裳,话里话外的想跟着去穗州,纪氏只作听不懂,张姨娘回去扯烂了两条帕子,到底存了希望,下回再请安便道:“这山长水远的,老爷身边没个照应。”

纪氏睇她一眼,笑起来:“老爷去,是办急差,就住在官府后衙,二门都没有,哪里看顾得过来。”

张姨娘面上发红,回去便“病”了,她一贯会弄这些个事体,是真病还是躲羞大家心里都明白,她还真个叫人煎药,开了盖儿散出一院子药味来,惹得明洛气的要搬来同明沅住,说那一屋药味儿都浸到衣裳里去了,把她新做的绉绸满地桃花裙子都熏黄了。

光看明洛这样,就知道张姨娘是假病,明沅微微一笑:“你要来我便扫榻相迎,只不能长住,一二日便罢了,久了成什么样子。”

明洛挽了明沅的胳膊:“我又不蠢,若是咱们姐妹再多些,便不光你一处能借住了,你可不知道,我姨娘聒噪的很。”她是烦不胜烦,这才出来躲清净的。

送走了颜连章,纪氏立时就把明潼送回了纪家:“你曾外祖母身上不好,娘这儿脱不开身去,你替娘尽尽孝,我是曾外祖母跟前长大的,可千万替我尽心。”

光是绣活计也还是磨不出性子来,纪氏越看女儿这付脾气越是心惊,往回去说了一回,纪老太太拍了板:“你把她送我这儿来,她这是当局者迷,眼前雾不散,这辈子也清醒不起来。”

纪氏挨着祖母便红了眼圈,她实是无法了,开解也开解过了,可她办起事来还是那一股子狠劲,若不把这棱棱角角磨了去,往后有得苦头好吃:“倒还要祖母为我忧心这些。”

叫老太太一把搂住了揽在怀里:“女儿都是当娘的心头肉,我是没生养过女儿,可这份心却体悟得。”

明潼果然听了母亲的话,收拾了东西往外家去,就住在纪氏未出阁时住的屋子里头,离纪老太太只隔得一道墙。

明潼一走,明沅暗自松了口气,苏姨娘那头的月钱续上了,纪氏又叫她领着沣哥儿去请安,惩治过了,该照着规矩办的事还得办。

她只动动嘴皮,难为的还是明沅,她去栖月院里头接沣哥儿,明湘连屋门也没出,安姨娘不开口,还是她吸口气,稳了声开口:“太太吩咐,让我带了沣哥儿,去看看姨娘。”

安姨娘扯着嘴角笑,面上还是那付温和模样,声音低软,连身子都侧坐着:“天还早呢,哥儿还不曾起来,叫他睡足些,外头天凉。”

明沅本就觉得尴尬,她原当这事会有上房的的丫头跟着来吩咐一番,没成想纪氏叫她自个儿来,看看天色这会儿确是早了些,她捧了茶盅儿坐了,拿了一块糖薄脆托在茶盖里吃着。

安姨娘抬头笑一笑:“这个沣哥儿最爱,他又出一颗牙,吃这个正相宜。”嘴里说着话,针线还不停,明沅看见绣箩里头摆着三四付小鞋底,嘴角的笑意都扯不开了。

糖薄脆上面撒了满满的白芝麻,加了红糖饴糖,吃起来又甜又香,却不是安姨娘跟明湘的口味,院里头纪氏爱吃咸,安姨娘爱吃酱,张姨娘是北边人口更重些,沣哥儿还是像了亲生母,爱吃味淡的甜的。

“他淘气,穿鞋子可费了。”安姨娘半刻也不闲,拎起手上的小袄:“这五谷丰登,便到正月里头穿,等大姑娘行笄礼,也好抱着哥儿去瞧瞧热闹。”

安姨娘越是说这些,明沅越是如坐针毡,她捏着茶杯的手指头紧了紧,缓缓吸一口气:“是呢,听说派了好些个帖子出去,那一天定热闹的很。”

安姨娘原来不曾看她,这会儿瞧了过来,收敛了目光,只一笑,不再接口,过不得一刻,画屏抱了沣哥儿出来,他睡的小脸红扑扑,圆滚滚的身子扭在彩屏身上,眼睛要张不张,嘴巴噘着,一脸的不高兴。

安姨娘伸手抱他接过去,抱着颠两下,沣哥儿哼哼两声,这才张开眼,一眼就看见明沅,眼睛定定的呆了会儿,伸过手去:“抱。”

一桌子粥菜送了上来,除开牛乳子炖的起花的粥,还配了鸡丁子炒茭白脯,银丝鱼跟核桃本拌香干,沣哥儿吃得一碗,安姨娘给他擦嘴儿:“跟了姐姐去玩,等回来有乳酥红果吃。”

明沅说不出话来了,幸好沣哥儿是乖的,含了指头肯跟她走,踩了石子路,行到栖月院门口,明沅一个回头,看见安姨娘立在窗边,眼睛盯在沣哥儿身上,见明沅瞧过来,冲她笑一笑,这目光就跟在她背后,一直出了绿漆院门。

沣哥儿已经很会说话了,他走到花廊里头仰着小脸,笑得眯起眼睛:“姐姐,我们去哪里玩?”

第63章 香芄饺

明沅看着他的脸上懵懂无辜的神情,半个字也说不出来了。安姨娘这时候把这些摊出来,自然带了私心,可她待沣哥儿的好,却不能否认,她确是在沣哥儿身上花了心思的。

便是她不说,明沅自个也会看,越是看就越是犹豫,若是沣哥儿知道抱养跟亲生的差别了,安姨娘还能待他这样好吗?

沣哥儿不过两岁,还不晓事,连话都是将将说顺溜起来的,便是告诉了他,他也不会明白。沣哥儿可怜,安姨娘也可怜,苏姨娘便不可怜了?便是纪氏,明沅也觉得她是个可怜人,一院子的可怜人,偏还要分出个输赢来。

自到了这地方,实是无一日轻松,提心吊胆步步小心,真的把自己摆到这个位置了,才能品出这无奈来,这样的日子不宽心过不下去,若她真是无知稚子,养到这样大,只怕把生母忘了个干净,再告诉她,她是姨娘养的,天然就跟嫡女不同,那怨怼愤恨哪一样都少不了了。

昧不下良心,才不能视纪氏的付出为应当,一味只将她作嫡母看待;可也不能对苏姨娘冷清凄惨假作不知,就连明潼,她也是体谅的,换个角度来看,女儿向着妈,造孽的是男人,可仇视妹妹比仇视父亲更容易些罢了。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是明沅上一辈子去寺庙里游览时看到的,她不懂古建筑,也并不是真的有信仰,但看见这幅对联,却觉得没有白走一趟。

明沅越行越慢,自栖月院到落月阁还不足百步,她翘翘嘴角,蹲下身来给沣哥儿紧一紧头顶上的虎头帽:“沣哥儿乖,这是去看我的姨娘。”

沣哥儿是知道明沅不住在栖月阁是因为不是一个娘,这般告诉了他,他自然把自个儿当作是安姨娘生的,此时听见还怔怔出神,他以为明沅是没有姨娘的。

沣哥儿叫明沅牵了手往院子里去,下人早早就扫了雪,小莲蓬引着明沅往明堂走,路过石甬道,些许几步路拿石子儿拼出衣带形来,倒显得院子更深,一间明堂掩在树后,很有几分曲径通幽的意味。

堂前未种花果,两株枇杷树,老翠粗枝,生的根壮叶茂,却是落月阁后堂,见着明沅看过来,小莲蓬才道:“前庭有扇窗户坏了,正叫人修葺,后堂更暖和些。”

沣哥儿自来不曾进来过,行到一半就顿住了,有些害怕的不敢再往前走,苏姨娘已是披着斗蓬等在门边了,若不是小莲蓬拦了,她还要到门前去迎,还是丫头劝住了她,叫别人瞧见又不定传成什么样子,这才缩了步子,立在门前等着。

明沅一弯腰把沣哥儿抱起来,后头跟着的银屏赶紧要过来接:“姑娘仔细着,别摔着了哥儿。”她是安姨娘特意派来跟着的。

明沅也不理会她,往前两步,到门前站住了,看看苏姨娘眼圈发红,人都要站立不住的模样,把沣哥儿往地下一放,牵了他的手,苏姨娘只不说话,先在沣哥儿身上打转,又往明沅身上看起来,泪珠儿连串滚下来,打在襟前,哽咽半晌,只吐了两具字:“来了?”

明沅不可抑止的为着她心酸,生子认不得,这份苦已是够折腾的当娘的了,她捏捏沣哥儿的小手,点点苏姨娘:“这是姨娘。”

沣哥儿先还立在明沅身边,皱起鼻子看了苏姨娘一眼,反身抱住了明沅的腿,钻到明沅的斗蓬里,把脸埋了起来。

阁里没燃香,插了两枝红梅花,看着像是刚剪下来的,白底素釉瓶,换了天青色的褥子引枕,两边的靠手也是素的,跟原来的花团锦绣全然换了一付模样。

沣哥儿不肯喊她,她的眼泪反倒收了去,来来回回打量沣哥儿,眼睛粘在他身上就拔不出来,看的沣哥儿藏在明沅背后,半跪着露出一只眼睛看人,哽着喉咙说不出话来,还是明沅先开了口:“姨娘的身子可好些了?”

苏姨娘对着这个女儿更加尴尬,看她如今行事说话,便想起来自个是怎么把她当作傻姑娘的,又是怎么听了养娘挑唆,这么个女儿心里还念着她,还知道给她捎钱来,若不是那一吊钱,她也挨不到纪氏松手放下月钱来。

这时候才晓得,什么富贵荣华俱是虚的,若是再来一回,她也学着安姨娘夹住尾巴不出头,能把自个儿的孩子养在身边,便比什么都宽慰了。

“已是好些了。”她两只手挨在裙边不住磨搓,听见明沅问话才抬手,又是倒茶,又是拿点心,站起坐下好几回,看的小莲蓬胆颤,急急把她按到椅上:“姨娘有甚事吩咐便是,再不敢让姨娘动手。”

泡的八仙茶,吃的雪花酥,东西尚算过得去了,数量却少,还是手紧,没缓过气来,苏姨娘跟明沅记忆中的人相差很远,穿了件月白素色袄子,头上也没首饰,穿了厚衣裳还显得肩膀空落落的,眼睛下面一片青,面色也很不好看,看样子倒是真的生过一场重病。

明沅捧了杯子又不知道说什么好,看苏姨娘眼睛还盯着沣哥儿,笑一笑道:“沣哥儿如今可能吃,是个小饭缸子,最爱食鱼虾甜糯的东西,身量也长,自去岁找了这许多。”说着伸出两只手指头比划一下。

明沅给做的衣裳鞋子,当着人送了来,安姨娘再不能收着不拿出来,明沅算是半挂在纪氏院里头教养的,她若是在这上头说一句,安姨娘也落不着好,不仅给沣哥儿穿用着,还得对着纪氏夸一句六姑娘手又巧了。

她时常做了送去,自然知道沣哥儿长了多少。她面上笑盈盈的,苏姨娘却不自在起来,垂了头不敢去看明沅的眼睛。

倒是沣哥儿知道她们在说自己,小人家耳朵最灵,甚个好话坏话都听在心里,一探脑袋出来了,狐疑的看看安姨娘,见她瞧过来,又赶紧缩回。

若真个是寻常孩儿,许哄上两句就回转了来,可明沅在她面前却全是大人模样,面目还稚嫩,行事说话却处处都带着纪氏的味道,让她想亲近又靠不过去。

明沅见她怔忡,正想说些沣哥儿会背书的话,正巧采薇拎了双层海棠攒心的食盒进来:“姑娘,厨房里头才备好的,刚才说加一道红糖薄脆,立时就烘好了,还是热的。”

采薇是有意这么说的,明沅帮补生母,屋里的丫头心里明白都不说话,她倒是头一个跳出来嚷着“姑娘不值当”的,才在安姨娘那儿听了带刺儿的话,没等着明沅吩咐就往厨房去又加了一个点心。

明沅知道她这火性子一半是冲安姨娘一半是冲苏姨娘,她看了采薇一眼,又转回来指着食盒:“也不知道姨娘爱用什么,甜的咸的俱都叫了些来。”

一层咸点心一层甜点心,咸的是虾子烧卖,豆腐皮包子,甜的是杏仁茶,藕粉糖糕,小碟里装满了松仁糖玫瑰糖,还有一碟子沣哥儿爱吃的芝麻薄脆饼。

这些点心摆出来,桌上立时就满了,一屋子香味儿,沣哥儿原来看着窗外,这时候也转过头来,缩着脖子歪脸打量苏姨娘,手悄悄伸出去,一把抓了块薄脆。

苏姨娘对着他笑,干脆拿了那一碟,站起来走过去要摆到他跟前,沣哥儿往后缩一缩,抱着明沅的胳膊不肯接。

“别叫他多吃了,免得积食,姨娘身子不便,赶紧坐下便是了。”抬眼看看小莲蓬,双目明澈,透的见底,小莲蓬一个机灵,原来想说的那些个,一句也出不了嘴,真似明沅说的那样,扶了苏姨娘坐到榻上去。

说是亲母女,却是头一回这样对坐,苏姨娘背过身去抹了泪:“可真是,你来瞧我,我竟这么不中用。”自家去开了柜,拿出一件衣裳,一幅裙子来:“也…也不知道姑娘身量多少,比划着胡乱做了,如今看着倒是正好。”

明沅身量算是长的,她比明湘小两岁,却快跟明湘一样高了,明洛穿着高底鞋儿,又像张姨娘,却是三人里头生的最高的。

采菽接了过去,打了包袱包住搁在圆台桌上,苏姨娘面上失望,她还想叫明沅试一试的,沣哥儿吃了饼子,屋子里的东西又看完了,不耐烦起来,摇着明沅的胳膊:“走!回去罢。”

“已是预备好了的,夜里便在这儿吃,鱼虾甜口的,叫下边去备。”她这付可怜模样,明沅都不忍心去瞧,看看沣哥儿把心一横:“走的时候答应了去太太那儿用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