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见得这一地人跪着,连忙叫起,成王见着了他再行礼,他也只虚托一托,并不曾真的免了他的礼:“是你的喜日,怎么同我行起礼来。”一面说一面把目光缓缓扫过去。

卧雪停下时,明潼要退已是不及,这会儿就跪在当口,因着一队都是女子,太子并不去看,等他入得席了,下官们这才入座。

太子妃等闲是出不得宫门的,来的也只有太子一个,明蓁既不必陪太子妃,也还跟女眷们坐在一席上,正中竖一块山水玻璃在屏,只听见些衣裳簇响香风微细,再见不着人。

明潼就掐着点儿进去了,正是里头又开始叙话拉桌椅的时候,一殿人声,她晓得只这时候进去不落人的眼,急急带了妹妹们往里去。

迈过门坎就往屏风那头去,拎得裙角儿往前,自有丫头扶了她,只今儿是大妆出来的,如今外头时兴起了马尾裙,是拿马尾巴毛撑起来的,打高丽传得过来,因把腰掐得细,富贵人家皆都穿着,越蓬越好,作不起马尾牦毛的,便用竹骨儿撑起来。

不独女人穿,连男人也穿起来,叫裁缝打个马尾褶就是做条马尾裙的意思,因着男人也穿了,女人家的裙子就越发蓬松起来。

穿得这样的大裙,行动便得缓慢,明潼再急也不能拎得裙子奔进去,她只垂了头,叫丫头搀扶着,下边又穿着高底鞋子,瞧着是快了,可一举一动还是落入眼中。

太子身边自不乏人奉称,他执得酒杯,坐在上座,心底乏味,举杯遥示,那入座的便能陪饮一杯,眼睛往下一扫,一眼就看见了明潼。

她这个年纪已经大了,可撑不住她颜色好,眉眼已经长开,眉长口小,琼鼻挺翘,旁的尤可,点晴处却是身上的窄衫,裹得胸口微微隆起,身后撑开的裙子又显出一把细腰。

太子目光一凝,自有太监见着,凑上去倒酒的功夫,见着这一队女孩儿都往明蓁身边去,晓得是成王妃的妻妹,往太子耳边道:“颜连章家的女儿,倒是一个个都出挑,怪道殿下也夸好,这位的媒,还是太子作的呢。”

太子混忘了这回事,叫太监一提,这才想起来,确是见过颜家女儿的,如今也不知长大了没有,他往心里过得回,再看那后头几位,倒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执得杯子一笑,太监已经打听去了。

那一个实是太小了,虽养得两年滋味更妙,可这一个却是刚刚好,等明岁春天进宫,都有些迟了。想着自家给人作的媒,定的又是一品侯府,心底有些可惜,那样的胸腰,竟无法受用。

明潼还不知道她两世都叫同一人瞧中,前头那番苦心终有了回报,太子如今且还要脸,过得年纪的又不在他心里,险险躲得开去,却不防明湘又叫看住了。

匆匆一瞥,除开最小的那个,余下两个俱都有姿色,明湘生得柳眉细眼,不是太子喜欢的模样,明洛却是圆眼浓眉,他心里转得一回,阅看的多了,知道这样的长相,半开未开的时候都已经有些粗相,再长便不成了,还是小的那个好,软耳粉腮,白生生的腕子,里头细细的青筋,看着娇脆脆的,只不知道用起来是个什么滋味儿。

太子心驰神摇,旁人哪里觉察,见他执得杯子,只当是等着开宴,成王在一边相陪,晓得他盯住的两个都定了亲,太子若能稳步做到皇帝,这两个的年纪也都过了,如今他且还没本事干出奸污臣妻的事来。

按着座次,郑衍也离得近,只他那一双眼儿也盯着明潼,满眼望去再没有比她更美的,他乐陶陶看得会子,这才想起来给太子敬酒。

太子心头不衬意,对着他却还是点一点头,文定侯除了祖宗,往下数的都是庸才,没一个立得起来,到得这辈儿也只余下个云骑尉的闲职在身,若不是他祖宗的画像在凌烟阁里头供着,太子再不愿理他。

郑衍哪里瞧得出这是敷衍来,听见太子说得一句一家子亲戚,兴奋的面上泛红,可不是亲戚,大长公主雷霆手段,那些个红颜知己一个也没能留住,只她生的儿子是正统,一代代传下来,血缘虽薄了,却也能算半个宗室。

太子这一句,实是为着拉拢成王的,这两个是连襟,他素喜成王心无城府,又有一把子蛮力,这样的人,往后等他当了皇帝,也能放心把兵将到他的手上,为着守边关也好。

明潼几个入座后自然就在偏席,明沅坐在最边上,她边上坐的还是明洛,明洛拉一拉她跟明湘,轻拍了胸口:“可吓死人了,我连头都不敢抬。”

明沅似不曾听见,倒是明湘应得一声:“可不是,这许多人呢。”

明洛见明沅不应她,轻轻捏了一把,明沅这才回过神来,明洛压低了声音问她:“你可是要更衣?才刚茶吃多了罢。”这会儿怎么好再出去,可实要出去也行,两边开得角门的,只进来的时候遮掩些便是。

明沅摇一摇头:“不是,我就是想起了进宫,那里头更吓人呢。”明沅不知太子竟然会来,她一听见这人的名头,想到的就是他那叫人汗毛倒竖的目光。

明沅读书也要看些律书,她到了古代才知此处律法并不如现代人想的那样落后蛮横,《大律》里头分明写着,十二岁以下女童不论骗奸还是自愿,都一律处斩。

太子那种病态的欲望,她那天非常清晰的感觉到了,若不是还有一层身份庇护她,那一天她或许就出不出来了,若她不是臣女,只是平民,或是宫婢,又怎么逃得过这样一双滴着毒的眼睛。

她才刚是怕明湘明洛两个叫瞧见了,可座上这许多人,太子又怎么会分神来看这些,她心头略定一定,伸手托得碟子,使银签儿插了金丝蜜瓜吃。

咬得一口咽下清甜汁水才觉得心里舒服些,明洛还推一推她:“你怎么不长记性,赶紧摆住了,别个…要看呢。”

怪道今天两个姐姐都特别规矩起来,原是得过提点的,到得结亲的年纪了,好容易碰上这样的大宴,还不得好好表现,说不得就有人瞧中了,两边好合婚。

明潼睇得一眼,抿了唇儿笑起来,她知道太子再不是她的威胁,心头一松,整个人都活泛起来,她自是知道明沅定了亲的,拿扇子掩了嘴儿:“你们俩个规矩便罢了,我同六妹妹也没什么好装相的。”

这时节还有金丝蜜瓜,虽不多,却是每桌上都有的,明沅知道她的意思,接口道:“可不是,总归不是我。”又咬得一口,笑眯眯咽下去了。

既装了不知道,自然不能在这时候漏出来,可哪里知道明潼并不信她,她不比纪氏,见着小姑娘家里头,哪一个心上不多长两个窍,明沅同她几回相处,便知道这是个心头有成算的,知道安分守己的聪明人,倒不必再去盯着,可若要说她不知,明潼怎么也不信。

她见着明沅接口,也不再说话,只侧了头一笑,把自家这份推得过去:“六妹妹爱吃,便多用些。”

座在鼓乐一起,就是宴会开始了,纪氏坐在一众官夫人里头,跟梅氏一道受贺,她知道梅氏才是主角儿,旁人奉称不上明蓁的,俱都来奉称了梅氏。

梅氏实是厌烦这些宴,可却不能失了女儿的面子,强打起了精神应酬,有纪氏相帮也并不出差子,那些个官夫人哪个不是人精,眼睛一错便知道梅氏性子,她是王妃的母亲,自然要给脸。

座中也只有程夫人相熟,她也坐得一桌儿,她丈夫官位四品,若不是跟纪氏梅氏有交情,也不能坐的这样靠前,把话头一转,递到纪氏那里:“阿季养得好女儿,那几个丫头哪个我都爱,不如均一个给我罢。”

纪氏知道这是要结亲家的意思了,拿了帕子掩住嘴一笑:“大的那个定给了文定侯家的世子,小的那个是我宝爱的,我须得多留了两年,你要喜欢,中间两个挑一个去,只一条,得拿你家的思慧来换,一个换一个,我才不吃亏。”

赵家太太听见这话笑得一笑,澄哥儿的婚事且已经有了定论,她也不开口,只笑看了不说话,纪氏才刚在花厅里就拉了她,想等着澄哥儿过了童子试,两家就把事儿定下来。

第166章 佛手酥

前边席上纪氏在交际,后头席上坐的这些个小娘子们也都相互递了话头来,坐在明沅身边的小姑娘生了一张圆团团的脸儿,一笑一对双眼睛就眯缝成一条线,两边面颊一边一只他梨涡。

人生的圆润不说,性子也好,到这样的地方总有些拘束的,旁人身边总有姐妹几个相陪,她却没有,坐她身边的一对儿原来就是相熟的,咬了耳朵说个不住,到是她没人理会了。

小姑娘也不认生,往左边去寻是不成了,那两个一堵,她也找不到人说话,只好右边去,眼睛一扫就看见了明沅,明沅觉出有人看她,一抬头,她就笑眯眯指一指地下,明沅裙边落得到方手帕,上边绣得水仙花。

明沅捡起来使了丫头还回去,那边又送得一碟儿奶白葡萄来,明沅确是最爱吃这个,桌前那一小碟子已经吃尽了。

这下子两边搭上了话头,隔着过道交谈起来,小姑娘点点坐在第三桌上的夫人们:“里头那个穿官绿的,是我娘。”一面说一面问:“你是不是成王妃的妹妹?进来的时候我瞧见她摸你的脸蛋了。”

明沅轻点点头,觉得这个小姑娘倒是大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似寻常闺秀,头一回见,纵然想问,也绝不会出口的。

“我叫瑞芝,你叫什么?”瑞芝跟明沅一熟悉起来,便想把椅子也挪过去,逢着明潼太太席上去,文定侯夫人也来了,说招得王妃的妹妹当儿媳妇十分得意,非请了她去说话。

长桌坐下五人且还有余的,明沅冲她笑一笑,招手让丫头把她的东西都挪了过来,瑞芝一坐下就叹一口气儿:“我故意找你的,那两个都不肯理我呢。”

明沅还没说话,明洛就先眨巴了眼儿,她一直在打量瑞芝,这会儿听见她说得这话一奇:“她们作什么不理你?”

瑞芝笑一笑:“左不过是那些个,我说不来弯绕绕的话。”瑞芝性子有些憨,旁人说什么她也不会打弯儿,譬如她身边一个,说头上的戴的冠子太沉:“我娘非叫我戴这个出来,我原说巴巴的戴得这个作甚,沉也沉死了。”

另一个开得口:“这怕得有十两重吧,沉是沉些,可这花叶儿缠得好。”得着夸奖的那个受得这番奉称心里如意,反过来夸:“你这裙上的褶儿也打得好呢,我看别个都太过了。”这别个说的便是颜家姐妹,特别是明潼,她生的最高,那裙子穿在身上显得身长腰细。

两个彼此吹捧,偏瑞芝听不懂话音,人说冠子太沉了,她便说换个轻些的戴戴,人说裙子褶儿好看,她点了指着明潼的那一身赞叹“我要有那样一件就好了。”

那两个小姑娘这才扭过头去不再搭理她,瑞芝约摸知道自己又惹人厌了,可她一个巴巴坐着实是无趣,看着明沅一直在笑,这才过来搭话。

明洛扑哧一笑,倒觉得瑞芝有些呆:“你也太实心眼了,哪个是真埋怨,说的就是自家的好处呢,你变着法的夸就是了。”

“是不好看嘛,只恨我生的圆,要似你们这样,我也好穿马尾裙了。”瑞芝身上确是没穿马尾裙,她看着年小,却已经十三岁了,瞧模样却跟明沅一般大,生的圆润润,一瞧就是没心眼的模样儿。

到上第二轮果品的时候,明潼还没回来,明湘往那儿一瞧,见她已经坐在席上了,文定侯夫人正在一脸满意的拉了她笑,她这才回身问得一句:“今儿郑辰怎么没来?”

明洛跟瑞芝两个说得热火朝天,明沅便同明湘两个坐在一处:“说是受了风寒,这会儿在家里不定怎么发脾气呢。”这样的宴,若不是起不来床了,郑家怎么肯放过的。

明湘也知道明沅说的是郑辰那个性子,垂头拿帕子掩了口笑,明沅拿一个菊花佛手酥,正吃着呢,眼睛一抬就见对面席上那些个太太,正拿眼睛往这桌儿打量,她知道这是相看的意思,寻常事事怎么个儿做的,这会儿偏装了年小的模样,叫明湘替她动手。

明湘原来就会看人眼色,却不说周到,只不过别个一动,便知道要什么了,明沅眼睛瞧得什么,只看不自个儿拿,她就帮着伸筷子挟到碗里,又给她换茶,明沅捧了杯子一谢她,她越发着意起来了。

明洛是活泼,明湘便是周到,似她这样周到的,倒比活泼的更叫这些个夫人太太喜欢了,等两道大菜撤下去,纪氏那儿倒有几位在探口风了。

纪氏晓得明湘这个好处,别个也不会说要定你家女儿,只说请了去吃宴,或是逛院子,或是赏花会,总归有个由头,纪氏一一点头应下,等回去把各家探听过了,这才好择一门衬头的。

正说着,有位夫人指指道:“你家三丫头在这儿,怎么还多一个,那个圆脸的瞧着倒讨人喜欢。”

纪氏眼睛一扫,摇头道:“不知是哪一位的千金,我那五丫头惯是个爱交际的,怕是别桌上叫她招了来的。”既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千金,才刚问话的便歇了心思,到有一家子起了意,看着圆团团是个有福气好生养的,一面上相中了,便往下边去打听是谁家女儿。

不说则罢,一说明潼就拿眼睛扫过去看,一见之下反倒愣住了,手上一抖,差点儿把汤洒了,里头有凑趣的便道:“可是才刚郑夫人给的手镯太沉了?”

明潼侧了脸儿装羞,把这事儿茬了过去,可心里却翻起浪来,那一位,可不就是薛宝林,是她亲手喂了汤,叫太子妃给毒死的。

想着她往日那付笑眉笑眼的模样,再想不到此时再见竟是在成王府里,她心头一跳,这会儿怕是她给太子瞧中了罢。

数着时候太子的头生子这时候已经要生了,可这个孩子却没养住,到得薛宝林这一胎,才是东宫头一个养住的男孩儿。

太子妃这样急的弄死了薛宝林,就是觉得自家年纪大了,纵能生养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干脆抱一个来,先养熟了,再图往后,这样鲜灵灵的小姑娘,说没就没了。

明潼借口更衣,到得一边儿,差人把明沅也叫出来,明沅出来就见她正往席上看:“薛家的女儿怎么到咱们席上来了?”

明沅不明所以,却见着明潼深锁眉头,这才暗道糟蹋,今儿是什么日子,算是相亲大会,自己家里两个姐姐还没定,再来一个坐到席上,却不成了争名额的。

她咬得唇儿,再没想到这么个小姑娘是抱着这样的心思来的,明潼这番看明沅才有了看妹妹意思,对她摇摇头:“平日里不是明白,见着别个笑,就真当是亲和了?”

薛宝林的死,她自家也不是全无干系的,别人也一样生养,怎么单是她就死了,一是生了儿子的缘故,第二个怕是仗着太子喜欢她,没少给人上眼药。

明潼是除开太子妃之外,东宫里头地位最贵重的,外头又有家势撑着,她面上交好,里头也不定就没有别话,只明潼亲手端得汤碗,到死还记得这个,便不愿再同她扯上干系,带了明沅往外去,真个到后罩房里歇一会:“你等会儿也不必告诉明洛,把今儿圆过去就是了。”

明洛这个脾气若是知道瑞芝是么个心思,定然立时就要翻脸,便不翻脸,脸上也挂不住,明沅晓得自家轻忽了,只看着她一个人寂寞,却不知道是这小姑娘设了套,可她看着,真不过是个十岁都不满的小丫头。

“这会儿知道了,有的是人面甜心苦,五丫头那脸跟门帘似的,说放就放,你等回去了再告诉她。”她们俩这样一坐,就有丫头送得茶来,信阳毛尖儿,沏出了茶色,如今吃着正好,明蓁便为着这一碗茶,都不知道要花多少功夫进去。

明沅这回是佩服了,她微微侧了头一笑:“那似三姐姐这样呢?算不算是面苦心甜?”她还是头一回在明潼跟前这样说话,明潼托得茶盅儿,斜了眼睛看过去,明沅已经就着茶,吃起了点心来,她勾了唇角儿笑一声:“你倒抬举我,苦不苦的,自然要日久见人心。”

明沅知道她是一天比一天更松快,先是有了官哥儿,接着又定下郑家的亲,虽不知道为着什么这样赶,却晓得必是事出有因,明沅咬得一口酥,两姐妹再不说话,看着冰纹裂格的窗户外头正开得好花儿,外头喧闹个不住,里头静下来,听那乐声似更远了。

两个谁也不先开口,托得杯子坐住了,等再有人来,明潼和把茶盅儿一搁:“走罢,回席上去。”

正逢着薛瑞芝跟明洛两个一道进来,明潼把眉头一皱,不愿再同她照面,拉了明沅往右边的宝瓶门走去,不过是多绕个圈子,过得门去,还听见两个丫头吱吱喳喳的。

哪知道那一头郑衍拖了纪舜英,也正绕得圈子,两边隔得十来步,再没有的避让的地方,明潼执得扇子盖住半边脸,明沅只作不知,先问一声好:“纪大表哥好。”

她都已经问得好了,纪舜英便也回得一礼,郑衍正巴不得好跟明潼说上话,喜得旁人再不得见,直通通走上来,满面通红:“你怎么在这儿?”

明潼眼睛扫一扫明沅,明沅立时知机,作个不知事的模样儿:“大表哥,我才跟三姐姐说,要捡一朵大的,你替我摘好不好?”

墙边只有株紫薇花,根深年久枝繁叶盛,正当花时,枝头开得满簇簇的,落花把地上那片绿都叫盖住了,本就是小花挤在一处,模样看着跟绣球似的,纪舜英哪里好下手,他真叫明沅引到一边儿,抬了头去看哪一朵最大,明沅“扑哧”一声笑了:“还要吃宴的,怎么好拿这东西进去。”

纪舜英不通内幕,这才知道原是托词,也跟着一笑,笑完了,才想起眼前这一位是他往后的妻子,心里多少觉得尴尬,倒开不出口来了。

明沅装着不知道,若说知道倒是更蠢相,干脆问道:“大表哥甚个时候回东林?往下回,可是得考举人了吧?”

纪舜英松得口气,他还真怕她叫他摘花,明沅原也不是要他答,不过干站着实在尴尬,没话找话说罢了,这时候看他,已经抽了条了,青竹衫儿,身上沾着酒气,怕是没少人贺他,这个年纪就戴得生员方巾,别个不识他的,也想着来结识了。

“我听说科举就得脱层皮,鸽子笼里头又冷又窄,纪表哥也别死读书,我每日都促了沣哥儿往园子里跑一回的。”他看着太瘦了,也不知道是因为抽条还是辛苦,恰好应了文弱两字。

明沅说得一回,余光瞧见明潼那里还未说话,实找不到什么好说的,便道:“我读那些故事都有悬樑刺股凿壁偷光的,大表哥可不兴那样,往后上得金殿是秃子半瞎了。”嘴里说俏皮话,可气氛还是越来越凝滞。

纪舜英听着一笑,大大方方问道:“你是不是知道,我们俩定了亲?”

第167章 菊花蟹斗

纪舜英原当她不知,纪家还不曾宣扬出去,又不曾抬了东西到颜家放定,纪老太太的意思是总还有两个没定,不好叫纪氏被人在背地里说嘴,说她只拿自己养在身边的当一回事,余下两个庶女便不看顾。

此番见着了,他也并不想问,原也没什么好问,纪老太太在定下明沅前是问过他的,他也点了头,左右是娶妻,要是娶进个娇脆得来,怎么受得那番磨搓,就是该娶个厉害的,不至于叫人欺负了去。

若不是打那一架,他只当明沅是个软和人,见她出手不犹豫,事后又能赖个干净,半点儿也不心虚,这才高看她一眼,纪老太太问他的时候,他也确是松得口气。

换一个哭哭啼啼的来,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办好,越是听纪老太太说合,越是觉得明沅身上有别人取不着的好处,不顶好,可要嫁给他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纪舜英原不想问,总归她年纪还小,往后且有明白的一天,可没成想,她会说出那些话来!叫纪舜英听的心头一动,疑心她是知道了。

纪舜英的亲娘生下他来便没了,他长到纪舜华出生,还一直当黄氏就是他的亲娘,这些个话原也在黄氏的嘴里听到过,越来越少,以至于一句也不再有。

他这才知道,黄氏关怀他,是因为他是儿子,在她自个儿没儿子的时候,有这么个儿子能帮她站得住脚,这才把他捧高了,哪里知道有朝一日会成了绊脚石。

家里的人也是一样,亲情是能动人,可不论是他的父亲还是老太太,都给的太晚了些,原来他是弃子,只要后宅不乱,他能长大不夭折,只怕就是他们这些人能给的最多的感情了,直到发现,他是有用处的。

纪家本就是武官,一辈辈儿下来再没有会读书的,到得纪舜英这里却不一样,他小时候就会读书,原来黄氏也曾抱了他膝上摇晃着哄他,说往后英哥儿要给娘挣个诰命当当。

小小的纪舜英,举着藕节似手笑嘻嘻的点头,他确是有天赋的,一目成诵,半点儿难不倒他,黄氏也曾经很欣慰。

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换了一付脸孔,纪舜英先还抱着期盼,指望着自个儿读书更好了,能挣诰命了,娘就又能喜欢他了,可他越是用功,她就越是厌恶,若是叫师傅罚了,丫头婆子说她不规矩了,她的脸上反而能多出些笑意来。

纪舜英尝过那种一盆凉水兜头而下的感觉,整个人冻成了冰桩子,他自那时便明白这世上再没有无缘无故就待你好的人,到了娶妻这里,自然也是一样的。

明沅瞪大了眼儿,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纪舜英也不着急,明沅穿得高底鞋子还只到他胸口,看着实足一个小人,梳高了头发,戴得金饰也还是个小姑娘。

明沅见他问的干脆,索性干脆的答了:“我是知道了。”手交握在身前,脑袋一点,侧了脸去看纪舜英,等着他后头要说的话。

哪里知道他也没防着明沅一口应下,目光看过来,竟也不知道怎么往下接,明沅见自家把他噎住了,实是想笑的,却只清了清嗓子,事儿总归已经定下来了,纵是纪舜英心里不愿意,也只得愿意。

纪舜英这会儿看她,倒又像夜里揍人的小姑娘了,像头豹子似的蹿上去,连他都不曾回得神来,纪舜华已经叫她借着上冲之势摔拉在地上,原来只当她是个软弱人,哪知道她也是能亮爪子的。

他看着这么点大的丫头目不转晴的盯住自己,倒有些无措,半晌才应得一声:“过两日我就回书院去了,这三年不会回来。”

明沅还等着他说什么,哪知道他问一声知不知道便算完了,她眨巴眨巴眼睛,倏地见着他耳朵都红了,脸上却还是那付神色不动,心里不由得想笑,再冷情,也还是少年人,既是往后的丈夫,明沅便指望着他过得不要太坏。

“千钟粟黄金屋,大表哥都不必心急,好容易出得门去,且不多看看,行得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一张一驰文武之道,这些个不必说表哥也比我更懂的。”也没什么好羞涩的,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呢,拿眼睛从上打量到下:“表哥也太瘦了些。”

明沅缓缓道来,她全然一付大人口吻,往常对着沣哥儿也是这样说话,可听在纪舜英耳中却又换了另一种意味。

不过平常一句话,纪舜英好似叫钉在那儿动弹不得,家里哪一个不指望着他三年之后中举,得了举人再中进士,一路考上金殿面御驾去,偏只她,说的竟不相同。

“你是打心里这样想?”纪舜英低头盯住她的眼睛,他这话才问出口,那头明潼便唤,明沅冲纪舜英笑一笑并不答他,一面伸手摘得一簇紫薇花,别到衣角上去,一面拿帕子揉掉手上沾的花汁。

“我知道你如今不信。”明沅这一句,又是一记重击,纪舜英叫她说中了心事,她却只甩甩手:“你不信我,我也不是全然信了你,我只一句,便不好,也还请相敬如宾。”

郑衍还立在原地依依不舍,明潼拉了明沅回宴去,拿眼儿一睇她,见她还是一付坦荡荡的样子,半点儿也不扭捏,要么就是小丫头还不懂,要么就是真个没放到心上了。

明沅入席时又已经吃了两道大菜了,明湘拉一拉她:“怎么去的这般久?”明沅指指襟上的紫薇花:“后院里头老大一株,我看着喜欢,便摘得一枝来。”

薛瑞芝还跟明洛说个不住,明沅看着明洛便想笑,她来的时候也知道是为着相看的,这会儿倒又混忘了,叫薛瑞芝说的话逗的笑个不住,只这样倒好,与其如今妆相,还不如本性流露,看得中她的自然看得中,明沅拿眼看了一眼薛瑞芝,见她还是笑眯眯的模样儿,疑惑起来,她是真个不明白,还是假装?

明潼却已经想得明白了,她在冷宫中便听得些风言风语,说薛宝林是个有心计的,把自个儿作死了,她那时只不相信,是她递上那碗药的,是她看着她咽的气,可又怎么经得住那一复一日的回想。

无望的日子里,越是想越是分不清,想的越多不是越明白,而是越发糊涂起来,干脆认下她就是那么个小姑娘,把假也认作了真,心里也还痛快些,到得这辈子,原已经把这人扫到角落里了,偏这时候撞上了,这么一看,原来那些说辞竟是真的。

她不是天真不知事,是真个恃宠而娇,明潼坐回去,郑夫人一见她便又拉住了:“你姐姐才来过,偏你不在,还问你呢。”

明蓁这样作脸,郑夫人心里怎么不高兴,明潼不好说给郑衍绊住了,她到今日还不明白,郑衍就光为着看她那一眼,就这样喜欢她了?可她却知道天底下再没有婆婆喜欢儿媳妇跟儿子亲近的。

张皇后那样的人,还能挑了太子妃的不是,却待她们这些嫔妾好,文定侯夫人又怎么能免俗,干脆抹去不提,替着郑夫人,拆起鱼骨头来。

一样拆了鱼骨头的,还有明湘,明洛一说起话来,便把她给冷落了,她也不在意,倒帮着明沅把鱼骨细细剔去放到小碟上,等她回来了,把鱼肉往她跟前一搁:“吃罢。”

明沅往明湘身上一挨:“四姐姐再好没有了。”

明湘抿了嘴儿笑,拿勺子舀出菊花蟹斗里头的蛋白蟹肉吃起来,明沅同她小声说话,她侧了耳朵听,仪态再挑不错来,虽有明艳似明洛,福相似瑞芝,却依旧叫好几家的夫人看中了,明湘生的单薄相,却是个知礼懂事的。

到纪氏这里问薛瑞芝的人越来越多,纪氏面上还笑,心里却皱起眉头来,等再一位夫人问时,便乐呵呵一笑:“罢了罢了,叫她们都到这儿来请一回安。”说着一个眼风扫过去,卷碧自去请了姑娘们过来。

到这时候薛瑞芝便不能再跟过来了,她满面不舍,还拖了明洛的手:“等你回来,可要来找我。”才刚明明是跟明沅搭的话头,这会儿全把她给忘了似的。

明洛还直点头,到往席上走了,明沅才扯她一把:“五姐姐真是,怎把大事忘了?”明洛兀自不解,明湘却已经拿扇子掩了口,明洛回过神来,飞红脸儿嗔了明沅一眼,她还不明白呢。

等到得纪氏跟前,正听见她在说:“那个大屏风就是四丫头绣的,她性子静,倒坐得定呢。”出来了便没有再说儿女坏话的,便是给自家作脸,些许不妥的也得说得好了,纪氏拿手一招,明湘便过去行礼,她双颊微红,自有一个夫人看着她上下打量:“是好姑娘,颜太太会教女。”

明洛明沅也挨着个儿的被夸奖一番,嘴里说的自又是不同说辞,程夫人带了思慧来的,只不坐在一处,这会儿也过来了,拉了拉明洛:“你也不来寻我,真是没良心。”

明洛真个叫薛瑞芝缠得忘了这回事,此时想起来不住抱歉,纪氏正逢时机问得一声:“那一位是哪家的姑娘?我都叫问烦了。”

明洛这才恍然,薛瑞芝这是借着亲近的由头,显出她自个呢,她明白过来,脸上不免露出些来,明沅碰碰她叫她收了颜色,等她们转得一圈儿回去,薛瑞芝却不在了。

明洛也懒得再去寻她,辞了宴出回去,还且闷闷不乐,过得几日,颜连章回来便说薛家的女儿进了东宫,也不知怎么在席上叫太子看中了。

明沅咋一回舌头便丢开去,叫她吃惊的,是纪舜英在去锡州之前,给她送了一套瓷娃娃来,单只她一个有,旁人一个也没得着。

第168章 陶令酒

凡送往家里的礼再没有不过纪氏的手就分送出来的,纪舜英除开这一对瓷人,还有余下些吃食重阳糕等物送来,算是补上黄氏怠慢的那些。

礼单只薄薄一张,也没几样东西,除开两坛菊花酒跟两盆沉香贯珠菊花外,余下的不过是市场面上常见的攒盒,想是仓促间预备的,纪舜英买得东西哪里还能放在屋里头齐全了再送来,自然是叫了小厮往街上去采买了送来。

纪氏晓得那二百两银子纪舜英是得不着的,还想着等他上船再送些去,哪知道这个孩子提早送了礼来拜别,她看了几件果品点心点了头,冲喜姑姑微微笑:“这孩子倒是个有心人。”

却有个锦盒是不曾写在礼单子上头的,纪氏打开来一瞧,竟是一对儿瓷娃娃,她一看便愣住了,这却要怎么给了六丫头才好。

东西一看就是给明沅的,可明沅且不知道定了亲,纪氏先是皱眉,而后又笑,这回确是真个有心人了,可这事儿也办得太孩子气。

这边还没放定礼,算是事情不曾过明路,虽有了婚书,可两处都瞒着,纪家若不是有个黄氏在,早早就宣扬的阖府皆知,原也不该叫那几个舌头尖的知道了去。

纪氏拿了锦盒笑一回,把东西给了喜姑姑:“这个就交给你,你去给六丫头,好好说道一回罢。”还真把她当小姑娘了,一个还小,一个半大,送九索风筝的都有,哪有送对瓷娃娃的。

喜姑姑接过去,还为着明沅担心一回:“若是前头的姑娘知道了…”姑娘们知道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姨娘们知道了,若是闹起来,岂不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