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湘回来的时候,正撞上小丫头来送元宵节的插戴,雪柳灯球闹娥儿,满当当摆了两匣子,俱是明蓁送来的,都是宫里头新造的样式,分到她那儿,她又叫太监送回了娘家。

明沅见着她来赶紧招一招手:“我说四姐姐快回来了,明儿要戴的,我挑了两个,你看看哪个好些。”

明湘见明沅给她挑得玉梅雪柳,点一点头:“便这两个好了。”伸手却去拿了只红纱扎就勾了金线的蝴蝶,捏在手里一转,蝴蝶翅膀微微打颤,便似活的一般,她咬咬唇儿把这个搁在一边:“这个五妹妹一定喜欢的。”

明沅听她说得这一句,心底一叹,自打出了那事儿,都快正元十五了,这两个面对面儿也不曾说过一句话:“四姐姐记挂她,她也未尝不记着四姐姐呢。”

明沅却知道,明洛这回是铁了心了,明湘也不是没有同她和好的意思,送了几回东西去,却回回都叫纹丝不动的送了回来,明洛心里头存了芥蒂,这两个要想再和好并非易事。

明洛忽的就开了窍,原来一味爱闹爱玩,于纪氏那头也并不十分上心,年前做得个手筒送了上去,这会儿还没到十五,才能动针线,她又预备着做个抹额送去了,明沅回回去看她,她回回都是针线不离手:“太太大恩德,我不似你知道太太的心意,也只好在这上头出点力气了。”

张姨娘不念叨了,她倒自个儿明白起来,知道往后全靠着纪氏,连着请安也比明沅明湘更早,她失了一桩婚事,在纪氏心里倒进得一步,纪氏用着手筒还赏了她一块皮子。

明湘听了低了头微微一笑,自家也知再难和好,看见桌上明芃发来的帖子道:“二姐姐那里我便不去了,你替我带个好罢。”说着便辞了出去。

跟着闹妆赐过来的还有花灯,比旧岁梅季明买的还更多些,单有一树扎着彩的梅花灯,全给了明芃,就摆在她院子里头,明芃还递了帖子过来请,说要作东道办花灯宴。

外头市井人家能到街巷上看花灯会去,宅门里头可不兴这个,小的时候不许是怕抱出去叫拍花子的拍走了,等大些就是这个年纪的姑娘不能出头露脸。

明蓁赏得发饰花灯,一并赏的还有吃食,元宵节送来的自然是元宵,宫里头的却跟外边做的不一样,同是糯米细面加上核桃白糖玫瑰馅调成馅,裹得一个核桃那样大,却是在酒水里头滚出来的,吃着还带些甜酒酿的味道。

一家子除了明潼是吃惯了的,没一个爱吃这口味的,明洛扁了嘴儿说这宫里头出来的东西,还没街角十五个大钱一碗的元宵好吃,里头纯是黑麻馅的,咬一口甜馅儿就从里头涌出来,别提有多香甜了。

厨房上头的人在穗州还学得新鲜作法,打些虾茸肉茸做咸元宵,这个却是明洛爱吃的了,一碗里头个个都不重样。

想着去岁元宵节怎么热闹,再想想明年过节,明潼已经嫁了出去,明芃只怕也嫁了出去,原来一家子人只剩下她们三个了。

明沅想趁着元宵宴,把她们两个再撮合起来,想想往后聚一年少一年,等嫁出去了,更不似如今松快,当人媳妇的,哪里还能想吃酒就吃酒,想猜枚就猜枚。

明洛那里说定了,明湘这里她说得些好话,明湘是最听不得离别的,一听往后果真没日子好相聚,点头答允,还想着到那日说些软话,趁着节里把明洛劝回来。

哪知道这最末一个元宵宴,也没能办起来,明芃不知为着甚事同梅季明争了起来,元宵这一日便提得几盏灯分送下来,那一树梅花灯,叫她扔了出去,梅季明袖子一甩,跑出去了。

里头的因由不好探问,却知道梅氏脸上很是不好看了几日,许氏当着这个小姑子的面差点儿抬不起头来,对着明芃又是哄又是劝,又差了人往外头去寻儿子,不打听不要紧,一听打,梅季明坐了船,不知往哪里去了。

许氏告诉梅氏是说他回陇西去了,明芃这回再不肯服软,总归她也不跟着去,把自个儿锁在屋里头生闷气,到得明潼及笄那一日,她也少笑。

梅氏也是愁眉不展的模样,明潼的笄礼赞者就是梅氏,纪氏见着她这付模样心里很有些不得劲儿,还是明蓁接过手去,帮着插钗,她虽是姐姐,总还有王妃这个身份,算是全了礼。

她是带着仪仗回来的,过门并不能多歇,拉着母亲的手急急催问一声:“既是定了礼怎么还闹这一出?母亲赶紧把事儿回了,悄没声儿的,往后便是再说亲,也不难。”

梅氏却皱得眉头:“何至于就成不了亲了,季明还是孩子脾气,你妹妹同他是知根知底的,便咱们开得口,她也不乐意。”

明蓁知道同母亲扯不清楚,干脆道:“我一个人在王府,总归寂寞,不如接了妹妹来散心。”留她住了劝她,哪有解不开的结,这话梅氏倒是应了,却说要打点东西,等明蓁再来接她。

郑夫人也带了女儿过来观礼,两家把日子定在暮春时节,见着成王王妃很是得意,这个媳妇倒没讨错。

八十四抬嫁妆,抬抬塞得满当当插不进手去,一院子里全是空的,明潼的东西一样样抬进来,把院子摆的落脚的地儿都无,光是紫檀的箱子就是二十只,专开了个库放摆设,钿螺家具看的郑家亲戚无一不交口称赞,郑夫人面上有空,便很给明潼作脸,及笄这日送得一对儿长公主留下来的金簪儿。

到得吉日,郑衍带着一对儿大雁过门来娶,明潼穿得真红大裳,戴得七翟礼冠,由澄哥儿扶着上轿,她眼儿一睇,见着郑衍正乐陶陶的等着,眉眼一低,垂下头去,说怅然并不全是,说喜意又不尽然,倒有些空落落,抬头望着那道背影,听见外边说一声:“新娘子可真是端庄。”

第203章 合卺酒

合卺同牢撒帐宴客结发解缨,这些个上辈子明潼一样也不曾经过的事,这辈子全办了个热闹,颜连章为着女儿亲事好看,特意使了银子通了太子身边的刘太监,媒都是太子保的,到成婚,便由着东宫送了一份贺礼出来。

保媒虽是难得的事,可太子宫里一年也不知道要走多少这样的人情往来,在郑家人眼便觉得很有体面了,要紧的是太子还送了一幅字出来,写着百年好合,这幅字硬是叫郑家送出去刻了匾,就挂在郑衍新婚的喜房里。

明潼坐在喜帐中,一抬头就能看见这块匾,她一眼就认出这是太子的字,太子写字是要讲究个平和中正的,没有棱角处处是圆,这幅字便是中规中矩,别个还得赞一声这字写得有气度。

明潼是早就知道东宫赏了字出来,此时见着却有些恍惚,到这时候才知道隔得一世,比隔得万水千水还更远了,再怎么也不会想到,这辈子她成婚,太子赐礼下来。

除了太子这儿,明潼还请纪氏出面,央着明蓁送了东西来,明蓁自来周到,何况是自家姐妹的婚事,嫁的又还是文定侯世子,不独她送了一抬礼的添妆来,明潼还求了成王的墨宝,太子的字没有枝节棱角,成王却不相同,他的字拿了来,纪氏先是一笑,写的是天作之合,可怎么瞧这一笔笔都跟在冲出纸幅去的样子。

这东西明潼妥当收好,压在箱中跟着却了郑家,她知道太子一倒必还有两年苦日子要过,有这样东西傍身,郑夫人也不敢拿她如何。

等如今坐帐了,再看那幅挂在太子匾边上的“天作之合”四个字,倒有些刺目,可不就是天作才能才合,她微定一定心神,冲丫头送来的茶果点心摇一摇头。

明潼的仪态是半点儿都挑剔不出了,坐在房中戴了大冠还能一动不动,这许多男家亲戚进进出出盯住她看,她也半点没有露出怯意。

结亲是喜事,郑家请来的亲戚女眷围坐房中,各各说些吉利的话,还有快口的打趣明潼两句,大姑娘听见说早生贵子,再是大方的也还得脸红,明潼却定定坐着,口角含笑,外头再端了东西进来给亲戚分食,她也一样目不斜视。

两个坐床的喜童子在她身边爬来爬去,往被子里头掏花生桂圆出来吃,她也只笑看一看,小篆端了甜茶捧上来,这是要喝的,她微一张口抿了一口。

自早到晚她还一点东西不曾吃,早上蒸得糖饼糖糕,送上来她也只吃了一块,水是半点也不敢沾的,穿着这样一层层的厚礼服,还不如不吃。

这样的新娘子当得一声端庄,郑衍穿着喜服在外头请宴,他那些个公侯伯家的交好俱都来了,还打算要闹房,却扇那一回,明潼抬起眼睛一笑,一个个都在捶着郑衍,说他好福气,娶了这么一个美人,都说夜里要去听房。

郑衍就这样叫他一杯一杯的灌酒,还是明陶替他挡得几杯,澄哥儿沣哥儿都来了,沣哥儿还仗着年纪还小,领了官哥儿进新房,笑眯眯往明潼跟前一站:“恭喜三姐姐。”

官哥儿还不知道嫁娶的意思,自他懂事,家里还没嫁过姐姐,看着这一屋子的人,懵懵懂懂道:“姐姐是不是明儿就家去了。”他还当嫁人就是过一夜,等明天就又回家住了。

沣哥儿却懂得些,拍拍他:“四弟弟乖,等三天姐姐就回家了。”惹得房里一众夫人都跟着掩口而笑,还有已婚未孕的,拉了官哥儿过去给他塞糖吃。

有知道的,便说这一个是嫡一个是庶,一家子和眭最是难得,家里没儿子听过便赞叹一声家风好,家里有儿子的便去打听这家子可还有姑娘没定下的。

程夫人也在列,这会儿便笑了:“倒对不住,她们家的四丫头叫我手快留住了。”想着明湘也是一样教养大的女孩儿,对不得自家的脾胃,总归是儿子喜欢的娴静姑娘,没定着明洛是有些可惜的,可也没一家子的姑娘嫁嫁给兄弟的例,她也到不是没有这个意思在,纪氏却没应允。

没把明洛讨进门,程夫人总是有些遗憾的,连着思慧也好些天不开颜,程夫人定下明洛,原就有思慧的因由,明湘虽也不差,折腾几回,倒有些将就的意思在了。

可心里存着是一回,在外头又是另一回事,她说的话漂亮,听在别个耳朵里就程家同颜家交好,这么一张网可不越织越密,再探问一声,程夫人也不藏私,自家没讨到明洛作儿媳,也替她说得几句好话:“一家有女百家求,这会儿可剩一个了,再慢些可没了。”

明潼坐着听了,程夫人再看过来,她便冲着程夫人一笑,家里如何是家里的事,在外头一家子都好才是真好。

外头一直闹到掌握灯还未散宴,文定侯下一辈儿里,只这一个儿子,他成亲,圣人都遣了太监来送礼,太子那份是先给了颜家的,这会儿又在圣人的礼后头送了一份来,场面越发热闹起来,成王还专带着王妃来吃了几杯水酒。

这两个的仪仗加起来,把郑家门口那条路堵得水泄不通,太子不来,成王就是品阶最高的,明蓁由人引到后院,见着明潼拉了她的手:“我来的晚了,你可别恼。”

这放话说的很是亲近,在座的郑家亲眷来回对了个眼色,这位新娘子可不能看轻了,明蓁虽不欲多礼,可该有的身份还在,受了礼又细细问明潼这会儿饿不饿,还告诉明潼:“别怕,前头有你姐夫在,那起子闹腾的也是敢过份。”

这才是娘家姐姐说的话,明潼低头一笑,明蓁也不能久坐,前边那些个公伯侯敬过一圈酒,成王便叫人来请,明蓁见着红喜帐里头许多金银锞子还有专打的小金锭小银锭,往后一使眼色,朱衣便端了个托盆出来,里头是两柄金如意,嵌得白玉珊瑚翡翠,开面这样大,实是难得,还一出手就是一对儿。

明潼伸手接过,新娘是等闲不开口的,这会儿才笑:“姐姐疼我。”叫明蓁掐了一把脸,这才反身出去了,等她一走,静得片刻,这才嗡嗡起来,眼睛盯住明潼膝盖摆的如意,啧啧称奇。

这样喜庆的日子,杨家母女很该关在自家屋中不出来的,可等明蓁一走,那位杨家姑娘也穿得红衣进门,不识得她的只当是亲戚姑娘,识得她的却把眼儿一睇,这样的出身还想来抢新娘子的风头,可不是伸了脸叫人打。

哪知道杨姑娘却只是笑,缩了脚立在屋角,等着前头簇拥着新郞倌儿过来了,她这才迈得几步,想立到显眼处去,叫个妇人一把拉住了,嘴上打趣她:“哟,这也是想嫁了罢。”

明潼看在眼里,她身边的小丫头子早去探听消息了,座中是谁,到明儿就能知道,她也不急,郑衍一进门就见着她那一段眼波,又偏头露出个害羞的笑意来。

此时他眼里还能看得见谁,郑夫人却瞧见杨家姑娘,她原来发下话去的,说家里办喜事,许多贵人走动,还想送杨家母女往城外往得两日,这两个打了保票不往前头来,她眼睛往那头一刮,自有丫头请了她出去。

明潼心里明镜一般,这个姑娘不能留,若她不刺到眼前来,她作新妇的且不好开这个口,还想着等些时候再料理,可既然在进门这天就敢出来,那就不能怪她手黑了。

杨姑娘叫送回了小院,杨夫人正等着女儿回来,见小丫头子都没个好声气,倒要赔笑,哪知道那丫头正生气,好好的喜事,这会儿房里正撒钱呢,偏她沾了这个差事,若不是这个没眼色的闹妖,这会儿说不得抢了一年的月钱了,那撒的可是金银锞子!

杨姑娘穿着一身红衣进得屋门就垂泪,杨夫人叹一声:“我的儿,你怎么还作那痴心思,咱们家若还似过去也你迈不进门的,更何况这般田地,一线一针都要看人脸色的,你可安生些罢。”

“我再不甘心,明明是我先来,郑家欺心才不认我。”杨家原来也曾富贵过的,那得是往上三代,后来便一代比一代败落了,颜家祖上是什么,大头兵一个,杨家还是参将呢,跟着文定侯水里来火里去的,如今这番富贵也不能落到别人头上。

哪知道传到这代,只过得十年安生日子,连着家里的田地宅院都没保下来,不得已才想得这么个法子,她只当家没败前过的就是好日子了,进得郑家才知道什么是锦衣玉食,一门心思想着郑家能认,郑衍定了亲,她也不是没往这上头使力,到得这会儿,才明白差别有多大。

那一抬抬的嫁妆,那房里头的摆设,还有明潼头上戴的七翟冠儿,一样样都刺得她的眼睛,杨夫人只还劝她,她却打定了主意:“娘不必劝我,我这辈子,是怎么都要留在郑家的!”

外头送走了客,里头郑衍便急巴巴的问她:“你戴这冠儿累不累?”喜婆说了吉祥话儿,这时便该退出去了,明潼嗔他一眼,低下头去,冠上垂下来到流苏挡住她半张脸。

等人都退出去了,红帐子一拉,外头龙凤红烛烧得正旺,一层层的纱衣里衣委在地下,红罗帐里除了喘息再无别的声响,明潼往红帐缝里往外看,只见着红烛火光跳动,映得匾上红底黑漆“百年好合”闪烁不停。

第204章 软米饭

三朝回门,明潼是带了一车的礼回来的,郑家送的回礼是按着亲王例减等的,这还是头一代文定侯,他娶长公主为妻,长公主又为他生下儿女,那点子宅门破事儿不说,长公主的儿女却是正正经经圣人的外孙外孙女儿。

那时候文定侯郑家还正风光,太祖皇帝便有一句说话,说郑家子孙皆嫁娶皆以亲王制,这句却是说话不错,可这话却叫写进了起居注里,是有根可寻的。

长公主的儿女确也是按着这样嫁娶的,后来虽一代不似一代,家里送的定亲礼回门礼便过得些,也无人指谪,换作别家有个这么牛气的祖宗,又哪一个不照着办?

郑家随车送来的礼,便比明蓁那会儿减上几分,却也很可观了,收了那许多嫁妆好处不说,颜连章还拉了郑家往那船运生意里头参上一股,不过一季就见着千把两银子出息,怎么看这个儿媳妇怎么如意,郑夫人因着明潼是她说回来的,在郑老侯爷跟前很是拿乔几日。

郑家人都是一个德性,好色,那房里头小妾通房塞了满院子,若不是郑夫人厉害,还不翻了天去,她却把那些个都教训的服服帖帖,哪个敢作反,捎手卖出去。

纪氏在家里提心吊胆等得三日,婚后第二日就送过一回礼来了,看着礼品成色也知道女儿叫郑家满意的很,可当娘的心里怎么不急,只盼着真个见着女儿的面,亲眼看一看她过的好不好。

回门礼先拿锦盒托一百两银子过来,还有杂色丝绢二十四疋,羊一对,酒二十酒,俱用红绿绢销金的盖袄盖住了,这些东西也一并记在礼单子上头,余下的果品壶瓶酒注等物,也都是金的,除了金的成套,还得有银的一套漆器一套,只这些个金子银子,于郑家就是一大笔的花销。

可这些个东西抬出来,哪个不说郑家富贵,那外头的说书故事,太祖皇帝可是把金矿银矿都给了郑家的,怪道这样有钱,街头巷尾走街串巷的货郎,开脚店的婆子焌糟,走商的客人,见着这些个东西抬过来,俱都站住了看。

闲汉小童知道颜家办喜事,三日前送嫁拿了一回钱,如今算着日子要回门了,早早就在巷子口就等着派钱了,混着生果喜糖扔出来的铜钱直往怀里兜。拿这钱也是有讲究的,若是三五个一道喊些吉利话,喊得响亮些,那撒钱的管事婆子便往这里多扔几把,一路都能听见早生贵子百年好合的话来。

明潼坐在车中,郑衍今儿不曾骑马,陪她坐着,握了她的手,满眼皆是笑意,明潼十几岁离家,二十多岁回家,如今算起来到跟上辈子差不多,在这门里见着各样糟心事体,可出得这门便又无时无刻不想着娘家了。

“就快到了。”马车颠得一下,明潼坐着一晃,郑衍顺势搂了她的肩头,明潼抬眉冲他一笑,她的眉毛,细细修成两弯柳叶儿,去了凌厉,一动一笑都显得温婉起来。

郑衍每回来之前,明潼都要修去眉毛的棱角,把自己描画成个画中佳人,对着郑衍使小性子是成的,偶尔滋意一回也是成的,可他骨子里爱的,还是顺从的女子,譬如杨家姑娘,上回他丢了她的荷包讨明潼欢心,回来了却又补了一个给她。

郑衍的院落,除了原来侍候他的人,头一个来拜山头的,便是他那个收用过的丫头,明潼也不接她的茶:“这事儿还能问过母亲的。”吃她一口茶不打紧,要紧的她可不能给自己定下名份来。

明潼这话传到郑夫人耳朵里,便是她知情识趣,少女嫩妇的不敢就手接过事去,这才是郑夫人喜欢的儿媳妇样子,这个丫头又无孕,郑衍如今一片心思在明潼身上,瞧着也并不看那丫头的模样儿,还想打发了去,明潼却捎手拦了:“她也侍候的广泽许多时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

那丫头晓得抬通房无望,立时就投了城,把院子里头那些个弯弯绕绕俱说给明潼听了,里头就有这杨家的狐狸精是怎么巴望着要作妾的。

这个丫头也有自家心思,进门一个主母再怎么也越不过去了,可再进一个身家清白的妾,便显不出她“头一个”的不同来,杨家姑娘原来同她相争的时候,抢了许多她的活计去作,裁衣裳做鞋子,她一个未嫁的姑娘半点也不害臊,往她屋里来一回,捎手就把东西带回去了,做了再斯斯艾艾的把东西送到郑衍面前。

这上头绣的鸳鸯成双,莲花并蒂,郑衍见着这番示意,哪有不懂的,可他也不曾放到心上,这位杨家姑娘,姿色是有的,可比之明潼却不及多矣。

郑衍没放在心上,却也不曾拒绝,还夸一句她的绣活儿好,实则那东西进得门就叫丫头收了去,一府人都拿杨家母女当笑话看,偏她两个还不在意。

明潼顺势必往郑衍怀里靠了靠,她是不打算留这个杨姑娘了,可要怎么赶,却不急在这一天半天的,打定了主意,拿眼儿一溜郑衍,这一个倒是枉自多情了。

纪氏早早就在堂屋里头等着,郑衍跟明潼明了门先拜过颜连章跟纪氏,接着便是郑衍留在前头,纪氏拉女儿往后头去说话。

明潼见着母亲,看她面上带笑,眉间却带愁,伸手握住她,再去看姐妹们,一个个都立住了,看她很是陌生的模样儿。

出门的时候是闺中女儿,这会儿盘了妇人头,又怎么一样,明潼一笑:“怎么,今儿倒哑巴了?”

明沅先是一笑:“有些不敢认,见着三姐姐,太太就放心了。”说的纪氏嗔她一眼:“又混说,我怎么不放心,我最放心就是你三姐姐了。”

这是假话,真话该倒过来,最放心不下的自然是亲生女,明潼由着母亲打量一回,见她脸上粉团团的,看着这三日没受磨搓,还自问她:“今儿早上,郑家人可满意?”

新妇三日下厨房,这规矩在民间很是盛行,便到天家也是一样,只没那么多讲究,亲手捧得一碗甜汤,也算是敬过了翁姑了。

到得郑家,明潼却不欲叫人说嘴,她身上有银子傍身,厨房上便把各个主家爱吃什么俱报了上来,里头掌管着郑衍院里小厨房的管事婆子,原还当明潼伸手就要接过去管家了,听见她只是问,半点儿没有要接手的意思,倒放下一半儿心,连着郑衍爱吃硬米饭还是软米饭都说了。

明潼身边的小篆立时就记了下来,一家子两种吃口,郑侯爷跟郑衍两个男人吃的是软米饭,郑夫人跟郑辰吃的就是硬米饭。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明潼当成笑话说给纪氏听,纪氏一面想赞女儿懂事,一面又心酸不已,当着掌珠一般捧在手心里头看大的女儿,在家娇养了这许多年,半点儿苦不曾叫她吃过,进得婆家才三日,连这些个都要过问了,在颜家,别个喜欢吃什么,干她什么事。

明潼见着母亲酸楚的样子,冲她一笑:“这有什么,娘不是这样过来?妹妹们也要这样过来的。”这些小事怎么好同过去相比,她这苦已经受过一次了,进得宫去,先还带着一身傲气的,吃得几回小亏就知道宫里头行止跟外头不同,太子太子妃爱吃什么不算,连着太子妃身边的老姑姑爱吃什么爱用什么,她也记得清楚。

姐妹几个闲话几句,哪个都知道纪氏定有私房话要跟明潼说的,俱都寻了由头出去,纪氏看着她们出得小院,叹出一口气来:“他待你,好不好?”

明潼微微一笑:“此时自然是好的。”纪氏差点儿淌下泪来,女儿到底没能嫁得如意,可日子总得过下去,便劝她道:“这会儿才几天,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也不是才进颜家门,就似今天这般模样的。”

明潼点点头:“我省得的,娘再不必忧心我,这些个道理我刻在心上了。”头一样就是要儿子,必得个儿子,若没儿子,她在后院怎么站得稳脚跟,可有些她却是连母亲也不能说的。

郑衍那事儿上头,太急了些…便是他收用过的那个丫头,只怕也不知道究竟,明潼却是嫁过一回的人,太子那一回,她也是无孕,她原就宫寒,在宫里来的月事,又往哪里调理,等她有了份位了,能好好调理起来了,太子又已经吃着丹药了,那些个朱砂等物最是毒的,一日日的积在体内,也难至孕。

这话再不好跟纪氏说,明潼也只能自个儿想法子,她带得一房陪房,等日子久了,且有用她的时候,总归不是她自家身子不好。

纪氏一直挂着心,见着郑衍知道这个女婿肚里有付花花肠子,可只要明潼拿捏得住,后宅里头安稳就是,她忧心的却是杨家姑娘:“那个姓杨的,可还在郑家住?”

明潼知道母亲忧心什么,莞尔一笑:“娘要是忧心这个,还不如想想五丫头的婚事。”她这几天里头,郑夫人那些个亲戚也被好几家托着问过了:“看中咱们家姑娘的,且有好些人呢。”

纪氏知道她有了计较,也不再问,叫她放了手去做,总归放得这些个陪房丫头还能没有半点用处,她才放下心,问一句那个收用的丫头,明潼笑一笑:“没有她也有旁人,这一个等着机会抬起通房就是了。”

通房也不这一个月一两二钱银子的例,就能叫她伏在明潼脚下,有些事儿,她自家不好出手,却得养一个往前冲杀的。

纪氏一面安心一面又伤心,女儿哪里有新嫁娘的喜气,原只当她气色好,近看了才知道那是脸上扫的胭脂,心里一酸差点儿淌下泪来,明潼坐在小楼里却眉头舒散,如今这日子,比她原来且不知道舒心多少倍了。

明湘出得房门,见明洛拉了明沅有话说,自家往前去了,明洛见她走远了,这才道:“我怎么看三姐姐,跟原来不一样了。”

“三姐姐是作人媳妇的,自然不一样了,你又想什么?”明沅伸手点点头,再往明湘那头一看,明洛如今也只在她跟前还有些过去的样子,生生把性子转过了,便是她也觉得心酸,再逗了她要玩要闹,她竟然会说不规矩了。

“也是,人总要变的。”她叹一口气儿,又笑起来,原来笑的合不拢口,非得拿帕子掩了去,这会儿抿了嘴巴笑:“你瞧见那回门礼没有,听说郑家原来造酒,不知道这二十瓶,太太会不会在节里发下来叫咱们吃。”

“你要是喜欢讨一瓶来就是了。”明沅轻掐她一下,她又摇了头:“对饮有什么意思。”原来吃酒,哪一回不是摆了圆桌出来,十来个食盒子,光是酒就有两三样,尽她们吃,吃得不够还能再要。

自去岁腊八,到今春谷雨,三个人除了在上房一桌上吃过饭,连一个屋子都没再呆过,明沅叹一口气:“你真不同她好了。”

明洛抬眼看看她:“我想与不想,都没甚差别,叫我姨娘安安心心的,往后可别再生事端了。”说得这句又压低了声儿:“我不比你们,我再不能折腾的。”

第205章 茶饼

明洛的亲事却没想的那么容易,原也有人问到了纪氏跟前来,有几家瞧着也还衬头,可偏偏是这当口,颜连章的差事叫撸了下来。

他原就在跟薛家争织造的位子,该送的礼送了,该通的路子通了,本已是十之八九的把握,薛家不过凭着裙带,真个能干实事的却挑不出来,颜连章在太子跟前有个能办事的评语,把市舶司这块的油水都捞进了大口袋,他搭上线的这几年,太子甚个时候缺过银子。

光看着那一年十来万的银钱,太子又怎么会不多看上一面儿,金陵城里悄没声儿就开了三家当铺,俱是颜家的产业,里头入股的且有东宫一份儿。

薛家除了个会争宠爱娇的女儿,还能行得什么事,便是有家底的,怎么比得上颜家这许多的积累,更何况颜连章还是正经科举出来的,比着进士他没底气,可跟薛平望来比,他连眼睛梢都不屑看过去。

家里一个颜顺章是钉在翰林院里了,一个颜丽章还守着江州的田地,颜连章志得意满,等回去江州,便把水田再置起来,再盘些茶叶园子,那些个丝商有的是地,只伸伸手指头,都不必开口,自有人献上来。

他打的是好主意,到得大计,又评了个优等,只当这回织造收入囊中了,面上不免露出些骄矜神色,再见着薛家人倒有些轻狂神色。

本来倒是无事,哪知道四月里头要升迁委任了,薛宝林在宫里头竟提早一个月发动,挣得两日两夜,薛家急得都求到颜连章这里了,问他可有好参,叫颜连章打了个哈哈,什么好东西不先进到宫里去,他自家怎么敢藏私。

薛家也是急得无法了,东宫前一向又多一个女儿,如今已经是两位郡主了,若是女儿这胎生个儿子,那可就是头生子!

颜连章这两天过得尤其高兴,若是这位宝林的福气压不住龙胎,说不得竟没了,那薛家这一家子,这辈子也别想着再来指谪他了。

哪里知道薛宝林竟真个生了下来,不仅生了下来,还是男胎!孩子在娘肚子里头呆的时候长了,脸上涨得青紫,再晚一刻出来也是死胎,哪知道竟是个命大的。

这孩子来的甚是凶险,薛宝林好好的走在廊道上,竟能失了脚,若不是她底子强,说不得便是一尸两命了。

太子见着儿子这才狠狠发落了一回,连着太子妃脸上都有些不好看,鬼门关里走一遭,可不就是求中了险中富贵,太子一高兴,把颜连章压下去,把江州府织造的位子给了薛宝林的亲爹,又怕他不会办事,点了颜连章当了织造郎中,一道上任。

颜连章气的在家里砸杯子,出去还得预备上礼往薛家送去,这回换成是他看别人的脸色了,不独看脸色,薛平望还特意晾着他,叫他等着,一等就是一下午,冷板凳坐穿,出来个人说是家里老爷给恭嫔娘娘祈福去了。

那可是头一子,薛宝芝从宝林的位子上,一下子升到了嫔,还有自己封号了,颜连章留下贺礼,这些个东西倒是入薛平望的眼,却也得好好出一口气。

颜连章这些年早已经不似原来,忍得这一时气,回家就想好了,这么个蠢货往织造成的位子上放,知道的说太子疼儿子,不知道的还当是太子要坑死这个蠢货。

颜连章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走通了东宫大太监钟福海的路子,给他在城里置下宅子来,又给他买了个年轻标志的瘦马作夫人,似模似样的办得一场喜事,宫里头上有些头脸的太监俱都来贺。

这桩事办的他尤为满意,太监爬到那份上,在外头也有置宅的认干儿子的,可到底还是想要个讨房娘子,钟富海头一样是满意颜连章官服办的齐全,各样家具摆设且不必说,连着恭桶铁锅都预备好了,只须光身住进去,开得柜子就是衣裳,叫得茶汤就有小厮,连着那瘦马也作个管家娘子的打扮,口里称老爷,叫钟公公很是过得一把老爷的瘾。

这第二样是为着薛家那位恭嫔,因着生了儿子,说话作事日渐疏漏起来,一回二回钟福海能忍得,这二回三回的,他也不是善茬,太子宫里当大管事这些年,便是太子妃也对他很是客气,不过才生了个肉团子下来,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太监少得一根,便是天底下最毒的人种之一,此许小事能记十年八载,何况就在眼前的新仇,他也吃薛家的孝敬,可薛平望也同女儿一样,生了儿子,往后再怎么也是实打实的亲王,说不得往后还能是太孙!

人皆如此,朝北坐跟朝南坐哪能一样心思,说话的声气儿也不相同,听在钟福海的耳朵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儿了,宫里头起起落落的事自来不少,到如今宠冠后宫的,从开朝以来也只一个元贵妃,那一位想让儿子当太子,且还不能如意呢,更别说这个才生下来一月未足的小肉团子。

这才刚生了个儿子出来,薛家人就想打上皇孙的旗号了,当着面无人说,背后哪一个不耻笑。

钟富海端得茶盅儿一品:“好茶,这该是江州茶叶了,颜公人还未到,孝敬倒先来了。”钟富海一见这东西就知道颜连章求什么,那一匣子茶叶饼子,上面一层是茶饼,下面一层却全是赤金饼,他眼睛一阖:“咱家省得,颜公勿需忧心。”

颜连章要往江州去,纪氏便不跟去,两个还是那番说词,明湘的亲事走了一半儿,澄哥儿要考童子试,明洛这头还未定下,这些都得赶紧。

可颜连章这里却不能无人照顾,纪氏想得一回,只一个苏姨娘,那就只有苏姨娘跟着了,连明漪都已经两岁多了,也一并带了养娘乳母丫头跟着往江州去。

颜连章这里纪氏也不多说,却把苏姨娘叫来好好叮嘱几句:“在外当官不比在家里,送帖回请都有高平高升来打理,你只照顾好了老爷便是。”

苏姨娘心里怎么放心,小女儿带在身边不打紧,可明沅沣哥儿还留在颜家呢,纪氏见她不开口,笑一笑:“六丫头的婚事是我定下来的,你不必挂心这个。”

正室夫人能对着妾室说得这句,苏姨娘赶紧磕了头:“太太替她操心是她的福气。”也顾不得平日的顾忌了,抱了明漪就往小香洲去,告诉明沅她要远行。

明漪不是头一回到明沅的屋子里头来,她最喜欢的就是纪氏赏下来给明沅的大屏风,一进来就往那儿去数玉兰花儿,只会从一数到十,再往下就含了指头怔怔看着,九红抱了她逗:“十一,十二…”

“姨娘今儿怎么过来了?”明沅也是一奇,苏姨娘等闲不迈出院门的,这会儿急巴巴过来了,还带了明漪,苏姨娘见着她穿着家常衣裳正在看书,眼眶一红:“太太,叫我跟着老爷往外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