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个没情致的东西,摆出来看都嫌弃它粗重,偏明沅拿在手里笑了好些天,见着它就弯起眼睛来,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两个都不曾单独说过话,又自来没传过一言片纸,却偏打这哑迷,明洛心里痒痒,想问问明沅是怎么就承了纪表哥的意的,却不好意思开口,心里又傻想一回,这怕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送进来的东西俱都是先过了纪氏的眼的,纪舜英的端午节礼早就来了,他那里也办不到旁的,只有甜粽子一样,锡州人爱吃甜的,连着肉粽都带甜味,他自送得两百只来,里头各色蜜饯的倒有一多半。

既是节礼,自然要蒸些出来分吃,除了明沅沣哥儿两个爱吃甜的,把那带着甜味的酱汁油肉粽都吃了,余下的都觉得味儿不对,倒是甜粽,因着馅料没见过,分去了好些。

他除了粽子,还送得一匣子豆娘来,外头买的,自然不如家里的精细,锡州比不得金陵,已经是搜罗了好的来了,递上来给几个姐妹,也只能说一句颇得野趣。

男人家不似女人想的细,可能想着总是好的,明洛原来是羡慕大姐姐明蓁的,似成王那番情深,天下能得几人,可她看了明沅几回,手里拿着茶壶,这东西份量很足,两只手才托得住,明洛怕把这个给打了,小心翼翼放下。

见明沅靠窗坐着,拿了一支眉笔细细描花样子,侧了脸儿嘴角微翘,小手指翘成兰花,细细的眉笔不一时就勾出个一枝柳条来,忽的心头黯然,抿了嘴巴叹一口气:“我便不似大姐姐,跟你一样也很好了。”

这话她有许久不曾说过了,口吻还是旧时模样,心事却变了,明沅抬头看看她,捏着眉毛隔空虚点一下:“你又知道后头没好的了?说不得你的就是最好的。”

明洛叫她逗笑了,又问她生日那天要穿什么:“你作生日,我可不能跟你穿了一样的。”生辰宴在秋日里,这会儿才刚入夏,她倒已经思量起这个来,明沅笑看她一眼:“这才多早晚,就想起这个来,昨儿太太叫你去,是为着什么?”

明洛脸上一红,绞了衣带子垂下头去,还能为着什么,为着端午宴上头,户部郎中詹家夫人,见了明洛起了这个心思。

明沅见她这个样子,赶紧扔了笔,那细眉笔骨碌碌从茶桌上滚下去,原来趴着一动不动的一团雪一下子撑起两只前爪,眼睛盯住了茶桌,看见那东西下来了,一下跳起来扑住了。

一枝细眉笔断成了两截儿,九红赶紧跑进来收拾,明沅却顾不得,叫九红抱了一团雪出去玩耍,自家挨住了明洛:“真个?”问着就先笑起来,詹家夫人看着很是和顺的模样儿,明洛如今又大改脾气,若真投了眼,瞧着詹夫人的教养气度,总算是桩好姻缘了。

想着明沅又是一笑,程家才刚升了礼部郎中,纪氏便又给明洛寻了一个郎中来,虽官位相同,可比着程家,又高得些。

“太太只问我可瞧见了,那许多人,我怎么瞧得清楚。”明洛捶了明沅一下,她只知道詹夫人冲她笑过两回,心里也曾想过,不意纪氏竟这番问了出来:“可詹家要往任上去的,若要定可得先定下了。”

明洛托得腮,鼓了嘴儿叹气才有些原来的模样,明沅也陪着她叹气,她已经算是幸运了,起码还知道纪舜英是个什么性子的人,这几个姐妹也不过远远看上一眼,就把终身给定了下来。

运气好的便似明蓁,嫁个丈夫琴瑟和鸣,再不然还有明芃,自小一起长大,更加知根知底,似纪氏这样肯问儿女一声的,已是少见了。

“那你,应还是不应?”明沅碰碰她,明洛把头往明沅肩上一搁:“那一家子说的是庶出,不日又要举家往湖广清吏司去的。”

纪氏早已经着人打听去了,连着郑夫人都叫托了问上一声,詹家三个儿子,只一个庶出,前一个哥哥已经定了亲,正轮到庶子了,纪氏倒有些皱眉,这才来问明洛,便问张姨娘,她也答不出来,那一天詹家子弟俱在,明洛却偏偏没瞧清楚。

采菽上了茶来,汤色碧绿,是江州送来的今岁新白茶,拿滚水一烫就出了茶色,执在手中细细吹了半晌,到那茶再不冒烟了,明洛才咬了唇道:“我想答应。”

“你不是,不曾瞧见么?”明沅急问一声,拉了她的手:“你可别急,太太那头也不急呢。”

“我想过了,等詹家自湖广回来,我也及笄了。”明洛低了头,满是活气的眼仁儿垂下去,却忽的又笑起来:“有甚不好,再好的也轮不着我来挑了。”

“你不是想嫁个婆母和顺,小姑友爱的人家么?”明沅咬了唇儿。

“詹家没有女儿,只看婆母就成了。”明洛轻笑一声:“詹夫人看我的时候,眼晴里都是笑,总没错儿了。”

有些事说了也是白说,有意装相,纵见个十回二十回,也一样能装,只有等天长日久的过日子了,这才能觉出好坏来。

明洛见明沅叹息,反而转过来劝她:“哪儿有十全十美的事,大姐姐在宫里头也不一样有人磨搓她,三姐姐往后也是侯夫人,可那一家子没一个好相于。”说着觑了觑明沅的脸色:“我说句不好听的,你也是一样,太太的娘家了,可舅姆那人,得多难缠。”

明洛一口饮了杯里的白茶:“日子全看怎么过。”

跟前坐着的,倒好似不是明洛了,她自来是个爆脾气,小打见着什么就要跳,纪氏宽厚,张姨娘宠爱,她的心思一眼就望得到底了,可这会儿,偏是她想的明白,明沅拍拍她的手:“这会儿,倒真要叫你一声五姐姐了。”

明沅的生日宴还不曾办起来,纪氏就跟詹家把亲事定下了,事儿虽急,詹夫人又撞上一个可巧,她拖得几日去湖广实是娘家在办喜事,必得留下来吃酒不可,接着郑家的帖子,原也并不想去,磨不过小儿子爱此道,便把两个儿子都带了去,哪里知道竟会在座中看中了明洛。

便是有意访寻也不见得能访到这样好的,两边一说合,便把事儿给定下了,约定了过得三年回来叙职,便把亲事办了。

明湘那时是冬天捉不着活雁儿,到得明洛纳采问名俱都送了活雁来,詹家事儿办的急,礼却是全的,大茶小礼,三门六证的上了门,花茶果物团圆饼羊羔酒,再加上金头面彩缎子,该有的都齐全了,詹夫人还托媒人打招呼,说是办的急,不曾周全。

明洛来不及做一身衣裳,只好做了鞋子送过去,她往明沅这里来讨样子,明沅伸头一看脚寸,捂了嘴就笑:“这脚可不小呢。”

惹得明洛满面通红,又急又笑:“你这个坏东西,你那会儿,我可没打趣了你。”她真订下亲事,人倒松快了些,张姨娘虽还叫关着,却开始着手起女儿的嫁妆来,纪氏不曾叫她过问,她就自己偷偷贴补。

开了箱子把这些人攒的许多金银比着成色往外头去换,明洛还嗔她:“姨娘哪里用这样急的。”

张姨娘白了女儿一眼:“倒外头问问,这会一两银子能换多少金子,若是划算先换了来,等到了时候再出去打金器。”说着又拿手指头戳女儿的额头:“你当是前一个月就能办妥了,缺心眼!”

早前程家有消息的时候,张姨娘就先问过一回了,这番听见竟跌了,赶紧拿银子去换回来,还一个个的验看成色,纪氏那里知道了,倒叹一声,也不再拘了张姨娘,虽不许她出院子,可也吩咐了帐房,若是张姨娘却换银子金子,捡了好的给她。

到得明沅作整生日,明洛那个院子,已经叫摆的满当当的了,明沅往她屋里一去,先一个忍不住笑起来,这一床的缎子,可都是这些年张姨娘给她攒下来的,母女两个又在争嘴:“这哪儿能放坏了,我全给你看着呢,趁着时价好拿出去换了钱,这些个闪缎皮子可是能存的。”

明洛见着明沅笑,也跟着脸红,张姨娘这是把存货全拿出来晒了,看着好的就再存下来,再有些趁着价贵拿出去换银子。

原来还有这么个生钱的法门,明沅自来不知道,纪氏那里的东西,要么是存着,要么是赏出去,还没有拿出去换钱的,这样一想,年年发的东西可不一直堆放着,张姨娘却生财有道,缎子绢丝这些放也放不住,不如换了钱,往后要了再买新的来。

明洛拉着明沅出去,一面叹一面笑,眼睛亮晶晶闪个不住,不好意思叫明沅再看,干脆拉了她往廊间坐下:“你这回生日,纪表哥送了什么来?”

算算日子,只一旬日了,明沅却只摇头:“还不曾接着呢,许是忘了,也未可知的。”这话还真是冤枉了纪舜英,他确是没忘,却不知道再送些什么好,想着那个老君献寿的茶壶,倒不如晚些送她。

他正烦恼,回回送来的,都这样精心,他这头若是差了礼数,那也不是相敬如宾了,姑娘家喜欢什么他还真不知道,又不是登徒浪子,哪会知道姑娘爱什么,想了几日都不得要领,干脆去问陆雨农。

陆三声连笑也是笑三声:“哈哈哈,女人家爱的无非就是衣裳首饰胭脂水粉这些个花花绿绿的东西,你挑那好的送了去就是。”

要挑胭脂他是真不在行了,里头这四样,衣裳颜家有针线上人,首饰有匠人打造,连着胭脂水粉都是内造用的,书院休沐,别个去混堂洗澡街上吃请,他一大早就往南北两条街上溜达去了。

见着竹编的小笼子也觉得好,也不管是不是买来养蟋蟀的;见着漆器小盒儿也觉得好,再看见珠子铺,干净进去买了一斤珠子出来。

青松绿竹两个跟在后头拎了一串儿东西,眼见得纪舜英还要买,赶紧拉他:“少爷,咱们先歇歇脚儿,把东西送回去,这都正午了,也该填个肚子才是啊。”

这么一想确是饿了,纪舜英又一头往回去,走到书院门口了,一指豆腐摊子,青松绿竹进去放东西,他往那桌前一坐,要了三碗豆腐花。

今儿又是豆花西施看摊子,她那帕子做得许久,一向带在身边,只一向人多,没好意思出手,他身边又总跟着小厮,眼见得这回落单了,盛了豆花递过去,手底紧紧攥着绣了鸳鸯的丝帕。

纪舜英道一声谢,接过碗搁在桌上吃起来,豆花西施手上一空,挡着帕子的碗叫拿走了,可那人却一眼也没看她手上的帕子,她微微红得脸,白皮子透出粉色来,又再添得几分娇意,正想开口,便看见纪舜英自袖袋里掏出一方丝帕来,按了按头上的汗。

擦完了还抖开来看一回,他最爱出汗,金银丝的绣线哪里沾得汗水,用得绣都褪了色,纪舜英立时有了主意,不如再买些彩线素帕给她,大概也能明白他的意思。

便是丝线褪了色,可那料子做工绣样,还有上面盘的金银丝线,也俱是豆花西施没见过的,她抽一口气儿,咬了唇儿了:“小相公,可是有妻室了?”

纪舜英咽了一口豆腐,正呼哧呼哧的吹气,听见她问,把头一点。

第213章 蟹膏

明沅生日前一天,纪舜英的贺礼紧赶慢赶总算到了金陵,来送礼的是纪长福,纪舜英身边可用的也只有他一个,两个书僮离不得,年纪又小当不得事儿,便把纪长福派了回来。

纪舜英并不知道明沅这回的生日要大办,他的生日先是黄氏没为着他办过,再后来想办,他也不愿意了,只算着年纪是整生日,便杂七杂八备得两抬礼,送过来算是给她的寿仪。

他想的是他这儿不办,黄氏那头也不会办,若两边都没有,明沅脸上就难看了,定了一年亲了,桩桩件件她都费心许多,应时当令的礼盒子自来不少,吃的穿的用的,色色都是齐全的,他也该回报一二才是。

纪舜英还真没料错黄氏的心思,黄氏是想把这么个生日给混过去的,到时只推事忙,给混忘了,就算要补一份子礼,好与歹的还不是她说了算。

哪知道纪老太太开了口,她人老了记性却好,明沅的生日就跟她的隔的并不远,旧年她作寿的时候,纪氏还说过这月再有一个寿星,说的就是明沅了,只因着年岁小自来不曾做过,家里吃一碗长寿面便算,越是老人小孩越不过生日,到得整岁才能办一办。

纪老太太便在请安的时候提了出来,便她不提,黄氏也没法子混,纪氏来了帖子,把纯宁纯馨都请过去吃宴的,既请了她们就少不得带礼过去了,夏氏都预备了一套首饰的,黄氏便叫下头人,随手捡两匹缎子出来,拿红销绿金的丝带子扎上,盛在漆盒里头,就当了贺礼了。

纪老太太既然开口问了,黄氏且没说话,夏氏已经点头笑起来:“是呢,我这儿也接着姑太太的帖子了,真是个有心的,请了我们纯馨过去吃寿酒的。”她说得这一句,满面带笑:“我只不知道她爱什么,想着姑娘家大了,能好好打扮了,打了套头面预备给她。”

说完又去看黄氏:“便嫌我赚这巧宗儿,实不知道该给些什么,六丫头生的那样好,看着就跟画上的龙女儿似的,穿戴什么都好看的。”

夏氏在妯娌里头自来不显,只占了贤惠两个字儿,这回说的这番话,倒叫纪老太太看她一眼,冲她点头一看,黄氏咬咬牙:“可不是的,小姑娘家家的,送得太厚,怕压了她的福气,我便想着送些绢花缎子,花花黎黎的,才衬她们年轻面嫩。”

纪老太太怎会不知她打的是个甚样主意,抬眼扫她一下,笑了一声:“说得很是,便是年少才该穿得花哨些,如今也不知道哪儿吹来的一鼓子歪风,说什么年岁小什么色儿都能衬得出,非把小姑娘家往素里打扮,我们老骨头了,倒要穿红着绿,按着我说,就该年轻的时候穿起来,越是年长越该稳重了。”

说的黄氏面上火辣辣的痛,纪老太太这话,是拿明沅开了个头,说的却是纯宁,那花团锦簇的缎子,可不比素缎子花销多,黄氏又自来不爱看她穿着奢华,年岁越长,越是往素里头做了,她这素是真素,比得明湘那些个天水碧上缀得细珠儿,紫丁香上盘得金再不相同。

老太太这一句还是暗指,下一句就打了黄氏的脸:“把我那儿两套芙蓉石的璎珞拿出来,一个给纯宁一个给纯馨,再看看有什么衬她们的缎子,白放着也是霉坏了,赶紧拿出去裁判衣裳穿起来,走出去也不丢纪家的脸。”

说着又叫丫头捡出个白玉雕的玉兰花插出来往礼单子上头补得一笔,黄氏一口气忍的心肝疼,回去便把缎子换过,咬牙添了个金镯子,心里却还想着老太太这回的大手笔。

那可是花插!通身是羊脂白玉雕的,下面有个紫檀小座,里头是真能灌得水插得花儿的,这么就给送了出去,黄氏怎么不心疼。

她愤愤咬牙,等嬷嬷来问补上多重的黄金,她这眼睛里恨不得能喷出火来,光头的金镯怎么能看,总得带嵌带宝,抖了唇挑了个累丝嵌珠的一对儿,心里还疼着,这么一对儿,可有七两五钱重了,一面想一面恨,黄金有价玉无价,这送出去的,可都是华哥儿的东西。

到底把缎子换了,老太太那里又寻了缎子绸罗出来,算起来也是两抬,叫人往颜家送过去,纪氏收得贺礼,眼睛一扫就知道那些是老太太的,哪些是黄氏的,见着夏氏那一幅头面冲喜姑姑点一点头:“我记着,纯馨定了亲,就快了。”

喜姑姑立时点头,这些个礼自然是要还的,夏氏给纪氏作脸,那纪氏到时的贺礼也就不会薄了,她把这一份记下,全看过一回,往明沅房里送去。

黄氏送来的缎子必是得裁了衣裳穿出去的,老太太的那个花插她倒是真喜欢,明洛明湘各自看过一回,明湘手指一点这瓶儿:“最妙就是这雕的黄皮虫儿了。”原是一处瑕疵的,这样一雕倒活泛起来。

明洛明湘都定得亲事,这两个碰着面,倒比原来那尴尬好得多了,又逢着明沅作生日,纪氏有意叫她们练手,总归请来的也是小姑娘们,便有甚地方不周到了,也不打紧。

明沅便把她们俩都邀了来,爱看戏的明洛来给她列戏单子,周的明湘就来帮手看看食器人还少些什么,都坐在一个屋里头了,总能说得两句话,原来是背了人一句话都不开口的,这会儿也能说上两句了。

秋日里庄头上送了活蟹来,既有这样鲜物,便按着大小捡出两篓来,要办个螃蟹宴,请来的人也是原就相熟的,明潼那里带了小姑子过门,纯宁纯馨还有静贞跟思慧,明沅特意把静贞思慧跟明洛明湘排在一桌上。

纪舜英的贺礼送到的时候,三个人正安排食器,说着要去讨纪氏那儿的大玻璃盆子,里头搁上菊花好洗手,又好看又新奇,那个原是夏日里吃宴用来摆开菜的,这会儿装上水盛上花,摆在座中,吃蟹前后就拿这个洗手。

外头抬了礼进来,明洛先扑哧笑了一声,打趣倒:“好啦,这回可该把成套的紫砂杯子送来了。”说着掩了口吃吃笑起来。

明沅便不当着她的面看,她那眼睛也转个不停,明沅无法,拿了礼单子一打开,头一个入眼的就是十捆各色丝线,再有一百方素帕子。

明洛伸头一看,笑的歪倒在罗汉榻上,哪里还能动弹,捂着肚皮笑个不住,她一下撞到明湘身上,可却偏偏坐不起来,两个人滚作了一团,等丫头把她们俩分开,明洛头上的珠钗都笑掉了。

“我…我不成了…”说得这四个字,又是一通笑,明沅捏着礼单子,也不知要说什么好,下面什么竹箩漆盒茉莉粉玫瑰粉便罢了,虽是寻常事物,好歹有心了,可这素帕子又是什么。

连明沅都不解在其意,只把这些个东西搁到一边,这乱七八糟也太多了些,里头倒捡出些木石雕件,却不知派什么用场,翻到最下面,有一个小匣子,打开来一看竟是各色花笺,洒金的带香的,还有印得暗花的,零零总总倒有十多样,看着就是往墨铺里头捡了好的顺手就买了来的。

明沅把里头漆盒漆器拿出来,再把花笺放到书桌上压下镇纸上面,别个是再没地方好放了,里头一个大漆盒叫一团雪看中了,这个是一件儿七套的,从大到小,它往里头一跳,窝住了便不肯再出来了。

再一个葫芦,外头看着是黑底描金漆的,打开一看,里头竟是酒器,有酒杯有酒注,小小一个壶把,好倒七杯酒吃,这个便是用来赏玩的了。

明沅既得了他的礼,也该回给他,正逢着厨房办宴,哥儿姐儿们的嘴巴都刁,官哥儿就不肯吃螃蟹,他怕咬,丫头挑出来的肉他又不肯吃,见着她们都拿八件儿吃蟹,拆了半天也只那一点肉,纪氏便吩咐了厨房拆出螃蟹肉跟黄来,专熬了蟹酱备着,存的时候也长,想吃的挖些出来便是。

明沅也看着灶上的人拿擀面杖在蟹腿上一滚,整个儿蟹肉就出来了,她要了两罐头来,按纪氏的性子,必还得回礼的,只等着一道给纪舜英送去就是。

等夜里点了灯,九红在给她通头发了,采薇进来问:“姑娘,那十捆丝线跟那些个素帕子,往哪儿放?”帕子这东西是真不缺,各色花卉的明沅都不少,为着配衣裳又得做几方,一匣子早早拿出来熨烫过了,可不比这素帕子好的多。

这个姑爷只怕有些缺心眼子,哪家子姑娘不喜欢绣件儿,偏他送了素帕子来,若那不知道,岂不是面红羞愧,只当未婚夫觉得她针线不好呢。

明沅想着那帕子又是一笑,真个拿过来看了,这才瞧见是细葛布的,正好夏日里头用,有青有蓝有白,她挑了一块出来,伸手从妆匣子里拿出眉笔来,在帕子两只角上勾出两只螃蟹来。

一时功夫就得了,拿着金银线绣出来,两边再绣两朵金桂花,取个意头,跟那两罐子蟹膏一道送回去。

纪舜英收到东西,见是两只瓷罐头,打开来一看里头是黄澄澄的蟹膏,夜里就拿这些做了蟹粉豆腐吃,等打开软包抖开里头的丝帕,拿手指头抠抠帕子角落上的螃蟹,一会儿是水鸭子一会儿是大螃蟹,纪舜英抬起头,看住青松:“锡州可有甚水产没有?”

第214章 寿桃包

明沅生日这天,虽说是大办,却也没为个小辈就阖府扎彩绸的例,只请了相熟的女眷家来,在水阁上头摆了宴,又请得一班小戏。

颜家在大花园子里头,把原来的枇杷园改建成了小戏台,两边栽得枇杷树,又在台前开花圃种上月月红,这花不到冬日俱都成花,这会儿开得正好,坐远了望过去,只见着一片花丛里头,旦角儿正在飞水袖。

明沅既是寿星,便坐在纪氏身边,主位也还是当家太太的,明沅并不喜欢看戏,咿咿呀呀听不懂不说,里头诸多规矩体统全是作给女人看的,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把窑洞守穿了也无事,丈夫带得新人进家门十八天,她便一病西去了。

看这些还得赞她是个古井无波,一片冰心的贤德妇人,小娘子们听见这些唱段俱都恹恹,到得夫人们处,却听的有滋味儿,明洛就坐在明沅后头,椅子错开了摆,把头往前一凑:“早知道这个,还不如看智取生辰纲。”

明洛如今专拿这个典故来打趣明沅,把纪舜英送来的那一在张素帕子当作大笑话,明沅却知道这东西也只有绣娘买回去做,只怕店家见是个年轻公子问,张口就说了个虚数,哪知道他竟真个买下来了,不知道的,还当他要开丝线铺子了。

明沅微微侧了头去看她,伸出手指刮刮脸:“打趣谁呢,我倒想过,只外头班子说不让唱了,还坏了好些行头呢。”

纪氏听得一句,倒是一奇,她们办宴点戏,总是往热闹里唱,譬如《报恩》《拜寿》再有便是《白蛇》,连着西厢梁祝都不能点的,就怕调唆坏了小娘子,把心看野了,这些个打打杀杀,也时兴过一段儿,只女人家不爱这番热闹。

不意就不能叫唱了,她倒问得一声:“我竟不知道这个,六丫头问了?”连着外头请戏班子,纪氏也一并放手交给三个女孩儿去做,既是请了戏班,就得问会哪一出戏,拣最拿手的送上来。

明沅大大方方,一面说一面指着头上的金牡丹:“我早知道五姐姐要拿我取笑的,谁叫我要了她的套牡丹首饰来,便是预备叫她来点的,哪知道问下去说这戏旧年年末就不许唱了。”

纪氏听见明沅问明洛要首饰,知道是明洛给的贺礼,叫明沅逗笑了,一把拍了她,转头便对明洛说:“这值什么,我那儿还有一付更好的赏给你。”

听见明沅叫一声偏心,笑着回转来,往台上一看:“这倒稀罕了,咱们如今是不兴这个了,往年可不曾少点,倒是可怜见儿的,我说那个小旦怎么唱词儿都不圆熟,原是新戏。”

一个戏班子能整唱一出大戏,那就能走江湖讨生活了,练出来一整出戏来得多少时候,一时说禁了,那可不断了生路,急赶出旁的,还怕砸了自家的招牌。

不许唱戏倒还是头一回听说,在座的妇人说得这句便罢了,只说多赏些下去便罢,笑过便算,还有听的入神的,连这头是个什么动静都不曾听见。

郑辰坐在明潼身边便是如此,她眼睛瞬也不瞬的盯住台上俱都听着笑得一声,明潼心里却咯噔一记,她记着有一年宫里摆宴,请了外头的戏班子来,元贵妃点得一出《林冲夜奔》,当时圣人不曾说什么,元贵妃喜欢看话本子,还专叫了宫外头会口技的人拿声捏调的读给她听,一人通读全书,有一点儿叫她不衬意的,便拉出去打板子。

这回打人的不是元贵妃,圣人当时哄了她高兴,等宴一散,这个戏班子,就不见了,里头那个打戏精妙,能徒手后翻二十下的武生,才刚在金陵城打出名气来,说没也就没了。

宫里头没的,你说往哪儿去了,余下的人都在猜测,是元贵妃见着年轻的戏子多看了两眼,给的赏厚,圣人吃味儿了。

元贵妃自然知道了,冲着圣人撒娇作痴,两个连出行都同撵,元贵妃就坐了圣人的撵在宫里头来回,撞着了张皇后,也不把帘子掀开下来行礼。

这都是后话了,再怎么算也得是两年之后,如今看来,是这出戏犯了圣人的忌讳,可哪里犯忌讳,却不得而知。

明潼闺中闲时少,小时候囫囵塞得教养规矩就进了宫,到宫里想看这些个话本闲书更不能够,这出戏自来不曾看全过,看得一折折的,还是宫里牌位上的你点一出,我点一出拼凑起来的,只知道这话本子是郑家那位先人写的。

明潼打了主意回去便把这书寻出来看一回,或是问问郑衍,他许也能说得出来,心头略定,再去看郑辰,还看着戏台子,倒咬得唇儿,她喜欢哪一个不好,偏偏喜欢了景顺侯家的儿子。

景顺侯曹家比定远伯家里还更惨些,定远伯好歹还保了祭田,一家子虽卖妾散仆,总还能过得下去,景顺侯却是全家抄斩,半个活口都没留下,分明有詹家傅家蒋家,里头蒋家往后还要升锦衣卫副指挥使的,她一个都没瞧中,还央到自家这里,想让自个儿替她到郑夫人那里说合。

只当离了太子便无事,谁知道还有这一出,明洛定的詹家,纪氏便托了喜姑姑往明潼这里跑了一回,明潼原就想过,这几家里头,除了蒋家高升了,詹家傅家倒不曾听见消息,那时死的俱是公侯伯,想来无事,这才去信给母亲,詹家这门亲可结。

哪知道偏偏是她夫家的小姑子,上赶着往火坑里头跳,偏偏郑辰是个不撞南墙死不回头的性子,明潼又不好拿话堵她,轻易也糊弄不住,好容易寻了由头把她缓住,就拿她自家作比:“我同你哥哥,也是见了几回才定下的,你瞧中了他,他可瞧中你了,咱们不得试一试的?总归他同你哥哥好,寻了由头再见几回就是,最好,是他来求你。”

郑辰一听是这个道理,这才把心思按捺住了,却时不时的想着什么时候再见一回,若不是她实不好意思跟郑衍提,说不得郑衍都已经把那人请回来了。

明潼一想着这些就额角一跳一跳的痛,她正恍神,眼睛一扫,却扫到明芃那儿,她也跟郑辰一个模样,只盯着戏台眼中闪光,明潼往戏台子上一瞥,正唱到重逢,她原只当这辈子不同,却不知梅季明真还要走那条路去。

前边明沅明洛一道凑趣,后头又有明湘带笑坐着,静贞并不曾少看戏,赵家大宴小宴一年办得二三十,家里长辈这个作完寿便又倒了那一个的生辰,这些个戏老人最爱,看着上头唱,都能背出词来了。

等上边上完一折,底下夫人们便笑了:“我们在这儿,她们总不能乐,今儿既是作生日,咱们只往花厅去,给她们让出场子来,凭她们乐罢。”

明沅知道这是纪氏留出空来叫静贞见一见澄哥儿,这事儿是交到她手上的,立起来招呼明洛明湘自家点戏,她往外头去送两步,行到静贞身边,冲她使了一个眼色。

静贞不明所以,却也站起来往跟着她走,两个一道送到了花廊尽头,再转身走回来时,明沅便道:“你别慌,等会子,我二哥哥从廊那头过来。”

静贞不听则罢,一听之下满脸通红,嘴里结巴着说不出话来,她是见过澄哥儿的,也知道家里有意给她定下这桩亲事,可这么对面相逢,确有些不合规矩。

赵静贞面红耳赤,伸手就想捂了脸,明沅却一把拉了她:“我实话对你说,咱们在宅子里头能见着几个外男,似王宝钏似的,看门见个乞丐都觉得是英伟男儿,你真觉得那好?说得会子话,还能叫你断臂沉塘?有我跟着,又不坏闺誉,你只看看是不是你想嫁的,你肯不肯等就是了。”

见赵静贞还只羞着不开口,明沅叹得口气:“看戏落泪,那是替古人担忧,若是往后不好,可不一辈子不好。”

赵静贞眼见得对面儿有人提了灯笼过来,知道是澄哥儿来了,此时也顾不得脸红,跺得脚儿:“赶紧走罢,我…我再不能…”这不规矩,可这四个字却说不出来。

明沅也不强求她,叹一口气,心想这两个无缘,堪堪绕过回廊,后头澄哥儿却赶了上来:“六妹妹等等。”

赵静贞这便有些恼他,既想着不打照面了,追过来作甚,哪知道澄哥儿站在三步外立住了:“这环佩,可是六妹妹的。”

赵静贞一急,她才刚急着转身,腰上挂的丝绦落到地上,侧了身子一看,见他站在后头,手上托得一方帕子,帕子里头才是自家那枚玉环,明沅见她这样,约摸不成,伸手接过来:“多谢二哥哥。”

赵静贞忽的咬了唇儿,拉住明沅的袖子,眼睛里头映着光:“他,许不许我识字。”明沅叫她问得一怔,原来这姑娘,竟只有求这个,眼见着澄哥儿已经反身回去了,明沅伸出手去捏捏她的手:“我替你问,若肯,我便给你送一本字帖过去。”

等她们回到席上,上头的戏已经改成《贵妃醉酒》,上边那个贵妃披红戴金,拿了折扇摆身段,下面早已经热热闹闹说开了,明洛正跟思慧坐在一处,思慧眼眶还红起来,明洛正自无脱身之术,见着明沅赶紧叫她:“寿星可来了,咱们送得这许多贺仪,你可用什么回礼?我可不要花笺。”

只留下小娘子们了,说话便松快一些,知道花笺典故的明湘还弯起嘴角,明沅咳嗽一声清清喉咙:“我哪儿就这么小气,一斤珠子,通通磨成粉,给你搽脸去。”

第215章 三白

纪舜英送来那一斤珠子,是锡州产的太湖珠,色不比南珠个头不比东珠,穗州是出南珠的地方,比那西洋运过来的红蓝宝便宜的多,给明蓁送去的那件桃花珍珠衫,就是全用的南珠。

再看这太湖珠,便觉得个头小了些,只胜在色泽莹润,倒能串些个手串珠花戴着玩,明沅果然把那一斤珠子拿出来分了,小虽小,却饱满圆润,嵌个珍珠冠儿也能戴得出去。

柳芽儿坐在檐下挑珠子,采菽来回见着她道:“秋老虎也晒人,你怎么不到里头挑去。”柳芽儿抬头冲她一笑:“才刚姑娘也叫过了,里头总归暗些,我怕挑出来颜色不均,要送人的东西怎么好马虎了。”

“等着,我给你端汤来。”采菽进去倒了瓯儿酸梅汁,见她面前摆了椅子,上头就是纪舜英送来的漆盒,摆得五个,按着颜色来分,里头全白的粉红的还有红中带紫的,她捏起一颗细看,再往匣子里头比对,这才摆进去。

“真是份水磨功夫。”采薇端了绡纱往屋里头,见着柳芽儿跟前那五个匣子都快摆满了,布袋里还余得许多,专还有个口袋是放残珠的,珠子上有小坑的,颜色不均的,都不能要,等挑好了,送下去磨珍珠粉,采薇见她挑的认真,笑一声道:“等会子分粉,多给你一瓶。”

采菽手上事了了,也坐下来帮着挑,见着采薇捧得绡纱问一声:“这是打哪儿来?”采薇略停下步子,侧了身:“昨儿叫我去领的绡纱,换季糊窗子用的,今年的色儿倒好看,说是新染的,我看见太太那儿的,上边是染金的团花呢。”

晒了一夏天,再亮的颜色也晒褪了,夏日里尤其换的勤,越是热的时候用的越是青水碧,到秋日里的,外头红枫堆霞,里头也得用素的,再到冬季,那便是什么鲜亮就用什么了。

说得这句见着她们俩手上都不停,啧得一声:“姑爷可真是,那外头打好的冠儿手串又不难得,非得巴巴的送了这些来。”

柳芽儿抿了嘴儿一笑:“这才是待姑娘好呢,不知道姑娘喜欢什么,送了这一斤来,想穿个手串做个冠儿都成。”

“那一百方素帕子,也定是不知道姑娘喜欢什么,便叫她自个儿绣了?”采薇掩了口就笑,三个丫头想着那厚厚一摞丝线帕子俱都笑的打颤,又咬了唇儿不给明沅听见:“这珠子又要干什么用?”

“姑娘说了,要配块红玉穿一百零八百颗的手串儿,又说四姑娘五姑娘那儿都要送,我看这些个串了也就没剩下了。”采薇站着说得会儿话,采苓便出来把东西接了过去,采薇干脆也坐下来一道挑捡:“我进去正听几个婆子说,咱们又要发新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