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画这么一个人,谁都知道是梅季明,梅氏见她情根深种,心里也指望着梅季明真能守这两年之约。

明芃这般,家里人哪会不知,梅氏特特请了明沅几个同她一道玩乐,叫她别成日陷在那里头出不来,若是看着别个备嫁,说不得她也起了念头。

趁着年节摆起宴来,梅氏还专到外头请了女先儿,又寻那些个玩杂耍的童子,算是开了一回眼界,可她们玩闹她们的,热闹过后,明芃回去头一句问的还是画可晾好了,外头有没有新篇送进来。

她的这些个宝贝儿,也拿出来给明沅几个看,程家詹家颜家都送了节礼来,梅家既要退亲,纪氏便不许明芃见那送礼来的婆子,怕她说漏了嘴儿,女儿心里缓不过来,便不告诉她梅家来了人。

明芃却半点也不在意,天下间哪里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节礼,她把制得的一册拿出来,明湘明洛明沅三个倒都知道些口风,还没开口劝她,她便叫丫头翻过第一页,开篇就是夜游峡谷,上头画的点点萤火,怪石奇松,顺着粗大松枝挂下一个红衣人来,明芃满眼笑意,拿指尖轻轻碰触一回。

几个姑娘各自对视一眼,倒都开不出口来了,明洛回去就酸了一鼻子:“梅季明也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对得住二姐姐。”

明沅知道的且还多些,梅氏对着纪氏哭诉一回,纪氏很是叹息,似梅氏这样一辈子醒不过来才好,若似她这样,梦了十几年才一朝清醒的,又怎么受得住。

明沅知道的且还多些,梅氏对着纪氏哭诉一回,纪氏很是叹息,似梅氏这样一辈子醒不过来才好,若似她这样,梦了十几年才一朝清醒的,又怎么受得住。

明芃这模样落在三个姑娘眼里,除开明沅明白,另两个一个也不明白,明洛跟詹家那个儿子见都不曾见过,连牵挂都谈不上,明湘也是一样,她倒是见过程家少爷的,可也不过相得一面,还是远远只见得个身量,眼睛是圆是长都不知道,更谈不上相思了。

这闺中女儿总有些绮思,她看见明芃作得那本大册子,可不就是写给梅季明的情书,明洛叹一回:“他赶紧回来娶了二姐姐罢。”

明湘自来对梅季明存着芥蒂,最恨他那轻浮的性子,事儿过去的久了,此时便道:“莫不要有变故才好。”

明沅却明白,明芃只怕更喜欢她画册里头那个梅季明,眼睛里只见着他的好,半点没想着他的坏处,她也跟着明湘叹一口气,几个姑娘彼此看看都不说话,外头七蕊却来了:“给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请安,六姑娘,才刚表少爷送了东西来,太太差我送来。”

明洛“扑哧”一笑,拿眼儿一睇明沅,赶紧拿帕子捂了口,也不知道这个纪大呆子,这回又送什么来。

明沅早就习惯了他送些古怪东西,还猜测这回送得什么,抬进来却有一个盒子,七蕊满面是笑:“表少爷送得些节庆果子。”

这回倒送起吃得来了,明洛把头伸过去,明沅打开一瞧,是个福盘,里头一圈儿杏仁红枣长生果,还有蒸糕儿,底下是一匣子红豆饼,明沅见着一笑:“可要在我这儿吃茶?当茶食也是现成的了。”

第225章 胶牙饧

秦易送的是海红豆,到了纪舜英这儿便觉得红豆饼红豆糕也不错,既有了意头,又能吃,比干巴巴的送上一筒小豆可不精致的多。

绿竹听了吩咐瞪了眼儿:“少爷,秦相公那个是手串。”哪有往家送吃食的,纵是送吃的,也该送些个应时当令的节鲜。

青松瞪他一眼,绿竹赶紧住了口,那头纪舜英已经在列单子,单送个红豆饼也太小气了些,索性加上干果蜜饯,凑了一抬吃的,着人往颜家送去。

纪氏为着女儿的事忧心,看见纪舜英送来的一抬东西,连瞧都没瞧,报说是吃食,干脆全往小香洲里抬了。

明沅见着这一层层的果子细糖,真个拿出来当茶,纪舜英在外头办的,自然不如家里造的精心,各院里意思些送去一碟子,余下的她全分给了下人,一抬点心,就是天儿再冷也存不久,倒不如发放下去。

过年前明沅给屋里人轮番放假,除了采薇九红两个无处可去的,俱都回家休息一天,采菽好容易排着跟姐姐一天休,明沅还给她家送了个节礼盒子去。

卷碧当得两年贴身大丫头,行事越发稳重起来,一屋子的姐姐妹妹坐着,她搂了采菽,九红跑这一趟把东西送了,她还留下九红吃席。

下人们也置办年货,何况两个女儿都有个体面差事,寻常拿回来的东西吃用就够,到得年里,屋里堆得满满当当的,九红见采菽家这许多亲戚,圆桌儿都坐不下,也不留了,把东西一放就道:“你们都歇了,姑娘那儿还得用人呢,我去了。”

采菽又把人送到门口,这才进去,她那些个姐姐妹妹,只个不羡慕她们姐妹俩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光是一身暗花缎子的衣裳,就叫人摸了又摸。

手上戴得三五个手钏儿,也叫最小的堂妹妹讨了一个去,饶是如此,姐妹俩个还是满面笑意,拿出各色点心果子往妹妹们手里头塞。

九红紧紧袄子往府里去,还未到门边见着柳芽儿,快步往前几步:“你这是怎么的,姑娘不是放了你一天假?”

柳芽儿把脸一抹:“我们都有假,姐姐们可不忙,我娘身子好得许多,家里也不必操持,还是回院子看看安心。”九红见她眼眶儿红红的,也不再多说话,平姑姑的儿子,等得两年终于成亲了。

一路吹打着进门,柳芽儿只下元节还刚化了纸给姐姐,平姑姑却上门送了喜饼红蛋,她气得无法,娘死死拖着她不许她到外头应门,自家去接了东西,还得说一句恭喜的话。

柳芽儿心里难受,在家里怎么能呆得住,干脆回了院子,两个结伴还没走进小香洲,就听见采薇再啐:“她也有脸送这东西来。”平姑姑就管着厨房,这样忙的节里还蒸得喜字饼儿,各个院里都分送了些,若不是明沅得纪氏看重,她也不会送这许多来。

明沅看着这些个东西皱得眉头:“你分下去罢了,想必也不是每人都得了。”这许多饼儿,得分派多少人手出来蒸,还要染红蛋红果红团子,平姑姑这厨房只怕也呆不久了。

柳芽儿只作无事,拎了铜壶进来,明沅见着她,便知道她在家里呆不住,笑一笑道:“我才刚还说呢,要出客的衣裳还没熏,偏你又家去了,想再换个日子给你的,你倒回来了。”

柳芽儿得着吩咐,立时转到外头叫婆子抬了热水进来,把大铜盆儿搁在大熏笼下边,倾了满满一盆热水,往熏笼球儿里头倒了几滴茉莉香油。

明沅自来不爱香料香脂,寻常屋子里烧的香也是极淡的,养了一团雪还能往什么地方藏香丸,它只要起兴便满屋子的扒拉,非得把东西都找出来才算。

纪氏赏下来这许多,她只闻着一种舒心,这一玻璃瓶子的茉莉香油还是西洋带回来的,统共两瓶子,全给了她,她也不往身上头上抹,叫人隔着热水把让这香味儿氤在衣服上。

节里要穿的几件,件件都要熏,柳芽儿跟采苓两个搭手,把芙蓉色绣得锦带花的锦袄里外熏过一遍,明沅坐在屋里替纪氏誊写礼单子,闻着一股茉莉香,再看她们熏的衣裳,便侧头叫采薇把那串纪舜英送的太湖珠拿出来。

他那个性子,只怕戴了也不定能认出来,可既是送了,就得带着叫他看见,总也是一番心意,采薇拿是拿出来了,可这珠子确算不得大,家常戴着便罢了,若要带出去,自然还是纪氏给的那串南珠手串儿更惹人眼。

“不碍的,先拿出来备着。”纪舜英在纪家呆不住,只怕还得往颜家来,纪氏要留他住下,东西倒要先备起来,不能明说是给他预备的,便让人去外院看看沣哥儿那头被子够不够厚。

沣哥儿那头的小厮都是明沅挑的,他一看九红来了,说得几句就笑:“我知道呢,早把屋子打开通风了。”姐姐原来怎么照顾他的,他都瞧在眼里,如今依着模样一条条安排下去,竟很有模样。

九红见客房早已经开了窗子,屋子里还熏了香除湿去霉,帐子被褥也有小厮烘暖了铺设上,掩了口就知笑:“姑娘还怕哥儿在外头住不惯,天天都要问一回呢。”

沣哥儿红了耳朵,伸手把一团雪从脚上抱起来:“这个抱回去给姐姐,又蹿了来,天天来骗顿吃的。”一团雪自沣哥儿走了,先还不以为意,接着喵喵寻了一天,第二日夜里还没回来,丫头满院子找寻,却是沣哥儿给抱了回来的,它竟一路找到前院去了。

九红伸手抱过一团雪,它越发沉手了,一天见不着它,原是又往前头来骗吃的了,抱了它回去,它便往漆盒里头一趴,明沅见着它就笑:“干脆给它脖子里头挂着锦袋,我有什么话嘱咐,也不必叫你们去了,让它去便是了。”

一屋子丫头笑开了,采茵凑趣儿,真个寻了只锦袋出来,缀上长绳子,往一团雪脖子里系,它吃饱了懒怠动弹,任由采茵抱着把袋子套到它头上,伸了爪子碰一碰,觉着那个金铃儿有趣,抖抖耳朵,趴下去抱着锦袋睡了。

纪舜英在灶日之前回来了,原来给灶王爷斟酒的活计便从纪舜华手上交到他的手上,除开倒酒供糖,还排在前边上香奉胶牙饧。

黄氏脸上皱得难看,却也无法,他确是纪家孙辈里的老大,祭灶就该排在纪舜华前面,她再是咬牙也无用,只敦促了儿子加紧读书,日日往菩萨那头烧香,别个都求着高中,偏她求的是名落孙山。

一日跪的比一日虔诚,香花鲜果天天轮换,磕头的蒲团都薄了一层,越是见着纪舜英在亲戚前露脸,黄氏越是要关在小屋里头上一回香,腕间挂得佛珠都叫她摸得又圆又亮。

她身边的嬷嬷还悄摸跟她说,外头的师婆有法子,只要一束头发就能作法事了,烧得各个地方灰水哄了他吃下,定能咒得他头疼,上不得考场。

黄氏乍听之下吃得一惊,捂着胸口半晌没回过神来,她也是正经规矩人家教养长大的,巫盅之事听是听过,却哪里有胆子一试,嬷嬷却道:“太太怎么不想想自个儿,他出息了,太太还能得着好?那一个的坟包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黄氏捂着心口直喘:“怎么没有坟头,不是寻了地方安葬的,他要是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妇人产子,便是往鬼门关里走一遭,死了有什么稀罕的,便是他往那头想了,去问当年那些旧人,也寻不出个蛛丝马迹来。

说着又冷笑一声:“一院子的干净人,只我一个是手脏的,谁敢扯出来,扯出来大家都落不着好,没动手的就是清白的了?”她嘴上是这么说着,心底却依旧有些发虚,嬷嬷这话倒给她指了一条明路,原来只想着这个儿子不出息就行,却从没想过,若没了这个儿子,又当如何。

她知道不能这么想,事儿万一办差了,她也别想在纪家呆了,可却经不住往那头去想,这才一个秀才,就已经挤得华哥儿没站的地方了,若是再中了举人进士,说不得天不开眼,到时候她跟华哥儿又往哪里去?

一屋子人,没一个不偏心的,自老太太到太太再到丈夫,一个个嘴里念叨着纪舜英,早七早八的就让她理屋子,又叫做他爱吃的腊肉,这一桩桩一件件,她们不过动动嘴皮子,上手做的可不还是黄氏。

她揪着领口怔怔出神,定个小媳妇有什么用,眼见得也是个厉害的,人还没过门呢,就哄得那个老虔婆都喜欢她,说不得就是九条尾巴的狐狸精托世,满院子没一个说她不好,全跟自个儿对着干,若是纪舜英没了,也是她八字硬,克的。

她越是想越是打颤,只想着若没了他,华哥儿就是头一个,家里还有谁敢再挤兑她们母子,田庄商铺一样样都是他的,再结一门好亲,生几个孩儿,往后就是花团一般的锦绣前程了。

越是想越是着了魔,满面烧得通红,好似喝得甜蜜饮得醇酒,心口一阵阵的跳,那头丫头来报说大少爷来请安,黄氏竟露得个笑容,她轻轻掀得唇角:“快叫他进来,外头多冷的天儿呀。”

第226章 长生果

黄氏待纪舜英全然变了一个模样,她笑盈盈的叫端茶,见他衣裳下摆湿了,还嗔得丫头一眼:“赶紧给大少爷擦一擦,别着了凉。”

纪舜英听得她这个口吻,倏地一惊,黄氏还笑,伸手叫他过来:“我看看,可是瘦了?”纪舜英不往前反往后,退了半步,这才向前:“让母亲忧心,并不曾瘦。”

“胡说,我看衣裳都空了,怎么不瘦,得多补补才是,叫厨房里头给你上个羊肉汤来,这个天儿就得喝羊汤才暖身子。”纪氏拉他一把,拉得他坐在榻上,看他身上衣裳厚不厚,再看他手上有没有生冻疮。

纪舜英缩了手回去,黄氏也不以为意:“你常在外头,这上头就该精心,若真真了冻疮,年年都要吃苦头的。”一面说一又叫丫头却拿羊油来。

纪舜英听她说得这一句,垂下眼帘,他不是不曾生过冻疮,而是已经养好了,他在家那几年,黄氏何曾过问他冬天冷不冷,扣克衣食也是常态,若不是他身边跟着一个奶嬷嬷,常给他抹油涂手,似他这样寒冬腊月也天天捏着笔不放,怎么会不生冻疮。

等黄氏以他年纪长大为由把奶嬷嬷调走,他身边留下那些俱是偷奸耍滑之辈,哪个还来问他冬天手冻得是不是开裂。

为着这事儿纪老太太狠狠斥过黄氏一回,年节里吃宴,他把一双手露在外头,大大小小生的红疮,甫一伸出来,夏氏就倒抽一口冷气,看着他眼里都要流出泪来,纪老太太眯着眼儿看得一回,把黄氏一瞪。

这才有药油送来,手已经冻坏了,一块块碰都碰不得,油抹上去火辣辣的疼,一寸寸皮肤都似有针在扎,纪舜英小小年纪忍得这番苦痛,别个不给他抹,他自家换药。

等到外头去读书,大夏天的擦生姜,把手都抹红了,到跟明沅定了亲,年年冬天她都捎羊油胰子来给他抹手。

沣哥儿大冬天也一样习字,手背上先是生了一点红块,他抬手给明沅看,一屋子丫头又是给他搓手又是给他抹油,天天搓得手掌发热,那块红块这才消了下去,明沅经过一回,这才想起纪舜英来,一样是要备东西,这个也就一道送得过去。

纪舜英接着羊油,嘴上虽不说,心里却承了她的情,过得两个冬日,手上倒一年比一年更好了,有这前摆在前头,黄氏如今再来说这话便显得矫情。

两个人许久不曾这样亲近,纪舜英心里并不感动,反倒疑心起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可既她说得这番话,他自然不能拂了母亲的面子,恭顺的低了头:“母亲说的是。”

嬷嬷见着黄氏这番意态,知道她有了打算,一叠声往外头叫汤,黄氏又叫纪舜英解外裳,还叫丫头往炭盆里添炭,看着吃了羊汤再放他回去,不一时又有小丫头过去送炭送褥子。

这些大面儿上的事儿,黄氏还是得下功夫的,她吃得一回亏,更不能在此时苛扣了他,屋里的东西都铺设好了,还再加厚了褥子被子,第二日纪老太太就知道了,冲着黄氏点点头,想着她总算有个当主母的样子了。

“你既回来的早了,也该往你姑母家走动,总是亲戚住两日也不打紧。”纪老太太笑眯眯的叮嘱了他,她活一年便少一年,难不成还真活成个人瑞?纪氏跟自家亲爹这辈子都不能够再亲近了,纪舜英也是一样,这两姑侄正有明沅连着,往后两边才能不断了来往。

纪老太太平素说得这话,黄氏便嘴上不酸,脸上也不好看,这回倒点头:“是该去拜会的,你在外头读书,也多赖你姑母烦心。”说着还吩咐下面人去办节礼,依着她的性子,才刚送过,纪舜英上门的礼是不管的,这回却色色齐全,按着例又办了一份儿。

纪老太太看她便更衬意了,面上笑的越发慈和,还告诉纪舜英:“记着给你六妹妹多备一份儿,我老太婆,可没少吃她炒的素肉松。”

说到这句,黄氏竟还能笑,脸上一张皮都扯松了,抚了掌就叹:“很是很是,小姑娘家家的,手艺恁般好,吃着她那素肉松,我连粥都能多喝一碗。”

纪舜华原坐着吃果子,他见着黄氏那股子亲热劲儿直起鸡皮疙瘩,听见母亲说得这句,嘴里嚅嚅:“就是拿豆腐渣炒的,有甚好吃。”提起明沅,他总是别扭,也说不出她哪里不好,就是想要踩上两句,扯出来说着了才觉得乐意。

黄氏瞪他一眼:“胡说个甚,往后她过得门,就是你嫂子。”黄氏在人前不说斥责,连眼风都没扫过一下纪舜华的,这番叫她骂得一句,纪舜华扔了手上的点心,转身出去了。

黄氏骂归骂了,也不过是当着人作态,儿子生气起来她也还是心疼,又回护两句:“见天儿的闹孩子脾气,也不知道多早晚才改好。”

纪老太太因见着黄氏这番作事圆缓,也只睁一眼闭一眼去,又叮嘱了纪舜英两句,着他给纪氏带好,便叫他往颜家去了。

出得大门,纪舜英才缓缓叹出一口气来,他呆惯了书院,说是回家住,可纪家却没一处叫他安心。纪氏估摸着他这两日要来了,见着人招手叫他喝了甜汤,他端起来汤来,纪氏便笑一声:“这个可是六丫头亲手煮的,你送来的红枣子长生果,叫她煮了一锅甜水,各院都分着了。”

纪舜英自来不爱吃这些甜腻的,不论粽子月饼还是豆花,一样样总是吃咸口的,原想着几口灌下,听见是明沅煮的,这才小口啜饮起来,喝得一口便挑了挑眉头,半点也没加糖,只有枣子的甜香味,他吃得一碗,又添了一碗。

正逢着颜连章那头送节礼来,纪氏也不再多留他:“你到后头去罢,这会儿怕是在绿云舫里头呢。”

纪舜英知道纪氏有事要忙,退出来往后院去,喜姑姑把纪舜英带来的礼单子递上去,纪氏扫得一眼挑了眉头:“怎么这回倒齐全起来了。”除了羔羊酒花缎子点心果子,还有整羊整猪。

难不成是眼看着就要春闱了,这时节才想起来要作个“慈母”了?纪氏把礼单子搁在一边儿,把颜连章送来的那一套仔细看过,装了满满一船,颜连章还写了信来,纪氏也不拆信,只把礼单子上的东西看过一回,送来的鸡鸭鱼等活物分得一半儿给明潼明蓁送过去,余下的再交给厨房整治。

彩帛缎子成颗的宝石珠子也不少,都收到库里,等用着再拿出来,纪氏把单子一搁,还不去看信,问得跟船的是谁,那头可有事,跟船说一声家里进了位新姨娘,纪氏点头应下,原来也不指望苏姨娘能拢得住他,吃惯了荤膻物的,怎么还能再吃素。

“你送礼单子去时问明白明潼甚个时候家来,年节里头可能住上一日?”纪氏想着又摇头:“罢了,你只问问她何时回来便是。”

后院的花廊结得一排冰棱子,下人拿着长杆子去敲,碎了的冰块扫到箩儿里头就倒在雪堆边,今年的冬天,比旧年还更冻骨头,湖面上结得一层厚冰,因着过年,围着一圈儿摆了许多荷花灯,就摆在冰面上,大冬天里给院子添了些生气,树上扎得彩绸,廊下挂着红灯。

此时天光还亮,看着却阴恻恻的要下雪,纪舜英披得斗蓬因怕路滑便行的慢,又是一年未见,此番该长得更高了,纪舜英见着绿云石舫前挂得两盏红灯,还挂得彩帆作个出航的模样,那帆叫风一卷扬起来,把立在船的人影儿也掩去一半儿。

领路的七蕊一看就知道是明沅:“那是六姑娘,怕是输了彩头。”她们几个也玩不了旁的,便写些花签儿抽,明沅输了,便叫她到外头去勾一盏花灯进来。

纪舜英只见着明沅罩着狐狸毛的大斗蓬,把她整个人都给遮住了,因着是罚她,便得她自家拿了竹杆去勾,这原是摆着池边勾水草的,这会儿拿了勾花灯,明沅手上力气不算小了,却依旧抬不动这长竹篙,里头的人隔着玻璃窗子看她怎么也抬不起来,笑的捂着肚子歪在案前。

纪舜英往前快走几步,踩着积雪脚下一滑,七蕊掩了嘴儿就笑:“表少爷仔细着脚。”他哪里还听的见,一径儿往前去。

明沅穿着斗蓬伸展不开,也顾不得冷了,解了斗蓬的系带,脱了交到丫头手里,采薇几个也跟着笑,可见她解了斗蓬,却都来劝:“姑娘仔细冻着。”

明沅一身芙蓉色的衣裙,晕生双颊,额间泌出薄汗,唇上点得淡胭脂,叫她一抿抹去了些,倒又带着天然的红,踮了脚儿把长篙伸出去,怎么也勾不着最近的那一盏花灯,冰上滑得很,一记勾不着,就往前去了。

纪舜英几步到得石舫边,还没走近也把斗蓬给解了,他快步上前去,伸手就把竹篙托得一把,明沅全身使力,这会儿叫他一托反倒往前倾斜,叫他握住手腕往回一拉。

明沅差点儿撞进他怀里,抬头见着是纪舜英,一下子笑开了,纪舜英低头看她,见她脸蛋红扑扑眼睛亮晶晶的,皱了眉头道:“我来。”

绿云舫里明芃掩口而笑,明洛捂了面颊,明湘咬得唇儿,明沅原就吃力不住,这会儿全交给他,粲然一笑:“你来啦。”

第227章 醋

纪舜英听见她问,自然应得一声,低头往船头一扫,明沅错步站过过去,他握了竹篙勾起花灯,拎起灯柄递到明沅手中。

她抬手接过去,走在前头带着纪舜英往石舫里去,纪舜英才没觉着,这会儿她隔得远了,倒闻见她身上有隐约的香味随风而来。

当着人面,不好抬袖来闻,等进了内室,各自问过好,小丫头端了茶托来,递给他一盅儿三清茶,借着吃茶举杯,这才嗅得一下。

明洛才还红着面颊看这两个,见他们又是寻常模样,她冲着明沅挑眉毛,明沅也不理会她,无趣得很,这会儿见纪舜英闻袖子,“扑哧”一笑,一屋子人抬眼儿看她,她先是睨了眼明沅,咳嗽一声道:“这三清茶是好闻,可表哥也得掀了茶盖儿才能闻见不是。”

纪舜英红了耳朵根,明洛偏了脸冲着明沅眨眼睛,回回见着这两个,她都笑不够,见明沅嗔她,也不是真生气的模样,赶紧托了碟儿,拿得一块雪花酥递到她嘴边。

纪舜英脸上绷得住,到底还是把茶盖儿掀开来,那一点点清淡的茉莉味儿,便叫三清茶里松子梅花佛手的味道冲淡了,可等盖上茶盅,不一时又透出来,虽然淡,却萦绕不去,身在深冬,仿佛将入夏至。

石舫本就不大,这会儿纪舜英靠窗坐下,边上就是明沅,几个人取笑完了,又去抽签,也是闺中无事,里头写得些各自能想着的,取花灯是一样,折梅花又是一样,这活计落到明芃手上,明洛推她一把:“这一个,除开二姐姐,还真没人能去了。”

一个赶着一个,明芃立起来系斗蓬,明洛也要跟了去,她见着石舫里只有明湘还栓着,上手拉她一把:“四姐姐一道去。”说着拉了她往外走,等出去了再往里头一睇,明沅正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就剩下她们两了,竟还干巴巴坐着,明芃领着两个妹妹,干脆去的远些,一路走一路说:“去我院儿去,白碧照水正开得好。”这一来一回,要走许多路,前儿已经看过那株绿萼,此时拿出来说,不过作个筏子。

这三个一走,石舫里便没了声响,丫头都跟着走了,余下的也只有明沅身边跟着的,她见着纪舜英不开口,干脆自个儿找话说,把碟子上头的黑白象眼饼推过去:“表哥甚时候家来的?”

“灶日前回来的。”他说得一句,又饮一口茶,也并不觉得拘束,这么想来还是头一回跟她独处,竟比一屋子人要自在的多。

“路上可安稳?我没坐过小舟,到听说锡州湖面上的水市,夏日里满开了荷花,人还在花叶底下,表哥见过没有?”她的听说,自然是听明芃说的。

陇西也有好荷花,大的荷叶上还能站人,梅家后山就种得许多,松竹梅跟荷,一大片一大片的栽了,她还记着再小些乍着胆子跟梅季明坐窄船往荷花里头钻,也只那一回,差点儿迷了道路回不来了,如今说起来却有滋味,还同明沅几个感叹,那才是听取蛙声一片。

“并不曾去过。”纪舜英搁下茶盏:“倒是听说过,书院边上就是东湖,夏日里确是开得许多莲花,也有人趁着月色好,半夜往湖里头去挖莲藕。”这个有人,说的就是陆雨农,他挖莲藕,是为着吃,才刚一指长的莲藕最嫩,去了皮儿咬在嘴里一口汁水。

明沅自来不曾听他说过外头的事,此时听住了,知道问了他就答的,原来不曾问过,这番倒一句接着一句,自春说到夏又到冬:“今岁冬天可冻人了,鞋子表哥穿着可适意?金陵下了好久的雪珠子不见停,又湿又冷,可得仔细着不生了冻疮才好。”

纪舜英一句句应了:“锡州也一样下雪,书院里的屋子潮气重,冷不过就回去住,倒能捱得几日。”

明沅听见了心里叹息,提着茶壶给他续茶,手碗一动又是一股茉莉花香,纪舜英轻轻一嗅,他自来不爱这些花粉,除了端午一年到头也不熏一回香的,这会儿倒觉得这茉莉香气宁神静气,耳里听着明沅说:“该拿毛料做褥子才是。”

他在外头,大毛衣裳能办了来,毛料褥子有谁记着,只一笑也不再应,说话间又转到吃食上去了:“那儿的汤包跟金陵不同,便是汤汁也是甜的,吃着腻人。”一面说还一面拿眼儿看她:“蟹肉蟹膏倒很下饭。”可不下饭,送来的两罐蟹膏两罐子蟹脚早已经吃光了,边底下的汤汁儿都拿出来淘饭了。

明沅一听便笑了:“等再造时,多做些送去。我在穗州吃得鱼肉虾肉包子,只当包子里头都该是这些,等回了金陵才知道不是,不知这个甜汤包又是什么味儿。”

她说话的时候手搁在矮桌上,身子微微向前倾,手上去不停,两只细白小手剥得生果瓜子,细细吹了皮子搁到帕子上,纪舜英看着她手指一下一上的用力,嘴里说着话,不一时帕子上堆了一小堆果仁,她还只细细的磕去壳儿搓皮,纪舜英见她指尖微红,皱得眉头:“我自个儿剥壳。”

说是这般说的,手却往上伸,捏得核桃仁往嘴里送,明沅一怔,抿了嘴儿不说话,等帕子上头这些吃的七七八八了,外头沣哥儿跟官哥儿进来了。

他一进门就先叫姐姐,见着纪舜英又叫一声表哥,解了大毛斗蓬灌了一口茶,见着桌上一堆壳儿,笑嘻嘻凑过来,却只有零星几颗,沣哥儿眨眨眼,明沅把剩下那些一包,往他手里一塞。

纪舜英这才知道是剥给沣哥儿官哥儿两个吃的,这两个跟着明陶去了成王府送节礼,沣哥儿还得着明蓁给的金嵌玉佩,解下来给明沅看,他跟官哥儿两个,都是一样的五谷丰登。

两个小的一来,石舫里立时吵闹起来了,明芃摘得梅花回来,见着官哥儿点起了花灯,沣哥儿在玩投壶,那两个却还一动不动的坐着。

明洛叹息一声,好容易想着由头叫他们俩呆在一块,偏给辜负了,隔得会子,明陶也来了,他先跟纪舜英见礼,这两个说到一块,明沅走到明湘身边,四个人摸起花牌来。

纪舜英眼见着没人往这头看,抬眼看了明陶:“可曾读过梅兄的诗?”

明陶倏地一惊,赶紧回头去看明芃,见她正捏着花牌皱眉头,松得一口气:“可不敢在这儿说。”姐姐一门心思要嫁,那头却混不拿她当回事,明陶后悔不曾跟着梅季明回去梅家,若是他在,行动坐卧都不离身,看他还跑到什么地方去。

他在金陵也寻得大儒拜师,街上一走,自然知道梅三才的名声传了出来,先还想着许真就闯出名头来,到时上门来娶,也算全了姐姐的颜面,可拿到手里一看,同窗都在赞叹,他却气的嘴唇发颤。

这东西却怎么好拿给父母看,颜顺章方正了一辈子,不说秦楼楚馆就是勾栏瓦肆也不曾踏进去一步,更别说这些个淫词艳曲,懒系香罗带,羞见双鸳鸯。

什么罗带什么鸳鸯,只差写怎么解的衣裳,哪个不知道他是梅季明的小舅子,当着他的面儿不说,背后怎么不笑,明陶同也是一处长大,梅季明的性情如何,他也明白得很,只不曾想到,他竟这样荒唐!

纪舜英也不过提点一句,见他知道便不再说,明陶却直皱了眉头,父亲母亲只怕并不知道,便是颜顺章识得的人里见着这些诗词,也也不能大剌剌的拿给颜顺章看,梅氏就更不知道了。

他那儿收得一本,这才几月功夫,竟又出一本,比他的游记传的还更广些,四块玉小桃花的唱起来,只怕再隔几月,城里就唱开了,到时候父母不会不知,明芃又如何是好。

论起情谊来,明陶是跟明芃更亲近的,大姐姐留在家中,他们俩去了梅家,明芃比他大,事事都照顾他,住到外家也是亲戚,怎么比得自己家里好,姐弟两个彼此关照,知道姐姐要嫁往梅家,明陶也松一口气,一个姐姐已经吃得苦头嫁入天家了,另一个嫁到外家去总好过往外嫁,两个也是情投意合,若是不合,那连吵都吵不起来了。

谁知道出得这样的事,明陶思来想去,既想把这东西给她看,又怕她看了之后想不开,藏着瞒着,到现在还没开口。

妇人的醋酸劲儿,纪舜英是吃过亏的,黄氏这般待他,不过为着他是长子,他也曾亲耳听过黄氏身边的嬷嬷嘀咕着骂他的亲生姨娘。

他的亲娘一面也不曾见过,可他却知道,自有了纪舜华,黄氏就能安心吃醋了,原来那些捂在心里的酸汁这时候翻腾出来,又酸又臭。

喝醋譬如喝毒,原来再是纤纤弱女,一碗下去也成了恶毒人,他越过明陶去看明沅,官哥儿正倚着她看牌,她把手凑过去点给官哥儿看,沣哥儿伸手拿个核桃仁,塞到官哥儿嘴边。

官哥儿张口就吃了,几个人笑作一团,纪舜英看着她便露出点笑意来,鼻音又是一股若有似无的茉莉香,隔得这样远,也不知道是她身上传过来的,还是他袖子上沾着的,,纪舜英抿抿嘴角,心里笃定,若是她,定然不会喝醋的。

第228章 银丝面

晚间纪氏自然留得纪舜英用饭,年节里头大菜多,庄上又送了牛鹿羊鱼来,厨房里炒了鹿筋扒了海参,整鸡整鸭的端上来,一桌子山珍海味。

纪氏不把他当外人,家里常来常往这些年,姐妹一道玩耍的,到吃饭再架起屏风来便有些作态了,干脆就坐在一桌上,男一边儿女一边,官哥儿按着规矩坐在沣哥儿边上,并不曾往纪氏身边去,明沅沣哥儿两个一个左一个右。

明湘执了筷子给纪氏挟菜,纪氏摆了摆手:“哪里要你来,我前头还有事要忙,陪你们吃一杯罢了。”

一人说得一句祝酒词,纪氏也不是真吃一杯就走了,看着她们说话和乐,越发思想起明潼来,她还是头一回郑家过年,必然要叫她来操持,也不知道她那头的事儿了了没有。

心里头有牵挂,便不大动筷子,看着几个孩子吃得乐,纪舜英又吃得几杯酒,便留下他不许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