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咬住嚼了,吃得又香又快,明潼一个没剥好,他嘴里的已经咽下去了。明潼见了儿子,脸上立时笑开了,她喂了慧哥儿吃了鸽子蛋,又吃了下半碗酪,叫他自个看字牌。

纪氏见着这样,也不再多说:“等人回来了,想折腾就由着他折腾,只你守住了,日子就不差。”

明潼抬头笑一笑,伸手摸摸慧哥儿的脸,见他咧着嘴笑,点点他的鼻子,慧哥儿吐舌头出来,笑着在罗汉床上滚成一个圆球,明潼笑得一会儿:“娘,你回去罢,我这儿无事的。”若是圣人殡天,母亲跟官哥儿,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哪知道自葬了元贵妃,圣人的身子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三月里竟还亲自去了地坛祭农神,祈求新一年有个好年程。

第336章 金谷酒

英王代王几个眼巴巴的盼着父亲赶紧死,若是能在他死前要一道诏书,或是从他嘴里抠出句话来,便大位有望。可谁知道眼看着要死的,他又一日日好起来了,三月里祭了农神,到四月又能上朝听政了。

英王代王空欢喜一场,伴君如伴虎,伴个病了的君王,那比陪着老虎还更凶险,一句话得在肚里过三回才敢出口,煎的茶端的汤,必得眼看着他们亲口尝,才肯咽下。

跟前一字儿排开四个儿子,英王代王自然更殷勤些,可圣人此刻恨的就是这番殷勤,只觉得这两个儿子想的是他屁股底下的位子。

他看殷勤的不顺眼,看两个不那么殷勤的,他也依旧还是不顺眼,人老多病,越是病越是跟浸了苦药汁子似的,把人都给浸黑了,这些人都盼着他死,可他偏偏不死,不仅不死,还把身子调养好了些。

原在温泉山庄时,圣人就停了丹药,他吃了快十年却从不敢多吃,近年来越发衰老了,才倒这药当延年的好物,道士也是他招进来的,丹方也是他看过的。

初停那一个月里,不住口渴瞌睡,吃得不多喝的倒多,整个人发虚,一身一身的出汗,人瘦的脱了形,看着比原来还更苍老些,皮肤按下去的凹洞,许久都不会平复。

那时候他是真当自己要死了,可越是觉得自己要死,就越是想要多活几年,停了丹药,靠着食补,太医说他是气血两虚,身子损耗的厉害,圣人这回终于听了话,食五谷补原气,吃了一个月的素食菜粥。

竟一天天腿脚有力了起来,这些他留了一手,不曾开口告诉元贵妃,这个他最宠爱的女人,在爱子死了之后,确有一段日子发疯也似,嘴里不清不楚说出许多话来,圣人先只当她是疯了,可那疯话太过骇人,他不住去思量,想得会子,忽的想到了文定侯郑家。

元贵妃说,她是天人,与文定侯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是天上的星宿,是注定要站在顶端的人,自她十来岁入宫起,她就是金笼子里养着一只金丝雀儿,她进宫之初连字都识不全,还是进了宫才学了起来,怎么会是天人。

元贵妃一日有一半儿是疯着的,圣人就专挑了这半日去哄她,想听她嘴里究竟能说出些什么来,越听越觉得真。

她初识得字就会作诗,写出来的诗句却有许多同文定侯相同,圣人当时还当是小女孩子作戏玩笑,可她那付懊恼的模样实作不得假,此时想起来,她便是恼怒有人先她一步,把她嘴里“天上”的诗给说了出来。

问她问的多了,她便神秘的笑,到这个年纪了,再美的人也已经看的失了新鲜,圣人宠她,也只是后宫之中再无鲜妍颜色而已,到她死了儿子,便是发疯也对她很是怜惜,毕竟是宠爱了这许多年的小儿子。

听的越是多,圣人就越发心惊,郑家的东西,高深无人懂,也确有人戏称过郑天琦写的书是天书,可从元贵妃的嘴里说出来,确只是九牛一毛。

若是旁人只怕就当元贵妃是叫鬼上了身,疯子的精气弱,叫鬼压住了拿狗血点额,任一一间道观的道士都会干这事儿,可圣人却信了。

一旦信了,元贵妃在他眼里就是异类,比那志怪里的狐精鬼怪且还不如,这是个把自己看作高他一等的女人,可却依旧在博他的宠爱,要在他的宠爱之下才能享受这富贵荣华。

她自称是天人,可儿子死时她一点也没办法,吃了这许多药,她也不知道不对,再想想郑天琦留下这许多著作秘密,而她要的自来不过就是万人之上的宠爱罢了。

计策是他们两人一起定下的,元贵妃丹药吃的多了,可越是疯癫的人,想出来的办法才越是直接干脆不计后果,她想的是陷害太子,太子杀了她的儿子,她怎么能不报复。

可圣人却从她说了这话之后,就没想着要再留她的活路,她是个怪物,她的脸上几乎看不出改变,近四十岁的人了,还似双十年华。原来是得天独厚,如今天不容她了,那就把这二十年的宠爱偿还了来。

元贵妃先还得意,自以为就能登上后位了,花这样少的功夫,就把太子拿下了,她执了金酒爵送到圣人面前,看着这个日渐老去的男人,觉得自己一辈子算是对他忠诚了,不嫌他老了,不嫌他丑了,还愿意跟着他,若是她当到了皇后,等他死了,不独下面是哪个皇子当了皇帝,她都是太后。

哪知道圣人没有接过酒爵,他那一双在她眼中已经苍老的无力的手,死死掐在了她的脖子上,元贵妃目眦欲裂,两只手扒着他的手背,长长的指甲在他手上留下一道道刮痕。

她指甲都翻了起来,死了之后十指指缝血液凝结,眼睛花了好大的力气才阖上了,嬷嬷的手一松,那双眼睛就又瞪了开来,死不瞑目。

杀了她,圣人一点也不后悔,若是早知道她的来历,只怕早就杀了她,让她能跟敬肃太子葬在一处。

到要死了,她也下了狠手,手上捏着金酒爵,酒爵三足,一下下打在他的胳膊上,圣人吃痛,却不放手,虎口用力,生生把她捏死了。

到她的手脚无力垂下那一刻,这个局才算完了,身边一切能害他的,俱都解决干净,圣人实是无力再把她挂到房上去的,他就坐在元贵妃尸体的身边,明黄衣裳上头还沾着她窒息死时那一瞬间失禁流下来的脏物。

他坐得许久,久到投过红窗格的阳光缩了回去,他才把元贵妃披着的那件锦袍玉带取了下来,挂到梁上,举着她的身子,挂了上去。

圣人几近脱力,唤了太监进来,见着模样抖的似秋日里的落叶,圣人叫他们收拾干净,他们就真的收拾了个干净,不止把地擦了,圣人身上的衣裳换了,还把元贵妃挂的好看了一点儿,她是最爱美的,死的时候也愿意更美一点。

太子是必得死的,可到如今这地步了,圣人倒不想杀他了,他身上担着这份污名,再没有死灰复燃的那一天。

如今他好了起来,写了废太子的诏书,还得去告庙祭天,太子是庶人了,东宫里头那些个女眷却得有地方盛。

圈了个宅院出来,把太子关在里头,可太子的儿子,却叫圣人封了郡王,太子统共就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养在太子妃跟前的,封了寿王,一辈子就呆在京中,这可比变成庶人要好上许多。

到太子妃带了他出宫进王府居住时,那一院子的姬妾,她一个都没留下,带走了公主跟儿子,没了这个丈夫,她身上也没了封号,可她却是郡王的亲娘。

圣人是叫她选的,选陪着丈夫小院里头相守,还是选带了儿子到王府之中度日,这两个都是一样,圈禁了一辈子不许迈出步子来,太子妃想都不曾想,立时先了跟着儿子,两座笼子里头,她选了个银子打的。

文定侯的丧表报上来的时候,圣人还想着那些跟着胡混的子弟要怎么办,一时发落了,太伤筋动骨,可全放回去,他又怎么安心。

丹书铁券换了郑衍一条命,可他自此也没了差事,圣人单单把他一个拎了出来,叫他从此安安分分当他的文定侯,当侯爷又不必上朝来,便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也一样可以是文定侯的。

元贵妃一事无成,可一样来历成谜的郑天琦着实打出一片天下来,圣人初上位时还想着要借了书来看,越到后来他这皇帝当的越是太平,都太平了舒服了,作甚还想着其它,如今又动起心思来,想要把郑家的宝再挖一挖,可他已经暮年,再没精力了。

若真是留下些什么好东西,郑家人还会如此无能不成!郑衍回来郑家,还没到门口就看见朱漆大门全糊上了白纸,府门口那红漆描金的匾额也都换了白纸黑字,门上小厮换了素衣扎着白腰封,见他回来,扑到他脚下:“老侯爷没了。”

郑衍伏在地下,哭的几欲昏死。

第337章 麻油鸡蛋羹

圣人赐给郑家的奠仪是跟诏书一道送了来的,郑衍关了三十来日,早已经面无人色,每日里提心吊胆的害怕下一刻就没了性命,一时想着家里再不济总还有丹书铁券能保他的性命,一时又想着他听见的看见的非同小可,圣人会不会杀人灭口。

同他关在一处的那些,离屋门口近的,听得分明些的,一早就不见了,是死是活看监的人一句话都无,几个人既是进宫来饮宴的,身上多少带着些值钱物事,摸了金冠玉佩递出去,换了看监的一声冷笑,东西收了却没吐露一星半点儿,只说了一句:“这东西总归在你们身上也无用了。”

原来跟着太子指望着飞黄腾达的,这时候都喊起冤来,知道了这样的阴私事,想活也难,有的人挨着墙就痛哭起来,总归是要死的,死之前还把郑衍打了一回。

却是为着他惶惶然念叨着家里那块铁券,叫那些以为自个儿必死的听见了,抡了拳头欺上来,若不是换成一人监,他说不得根本出不来。

成王来看过他们一回,郑衍伸着手求他救一救,成王却只是扫了他一眼,对看守的人道:“日子且还没到,是放是留还等着吩咐,别把人饿死冻死了。”

郑衍前半辈子没吃过的苦头,全在这三十来日里吃尽了,身上一床薄被,碗里几口冷粥,到圣人能坐起身来,宫里庆贺过一回,给他们每人加了一个肉饼。

可就是这个肉饼郑衍也没能吃下去,那看守的斜他一眼,嘿嘿一笑:“如今就是太子,也不定能吃上这个,你们倒还挑三挑四。”

圣人醒了,就是要发落他们了,便是平日里再混帐的,也知道碰着皇家阴私事,就只不得好死一条路,那天夜里,就死了一个,无处上吊撞墙,把被子里头的棉絮掏了出来,塞了一肚皮的棉花,就这么死了。

看守的自此看得越发严,送来的东西看着他们吃了再把碗收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先还数着祖宗的权势,又说家里如何如何,眼看着捞不出去了,一个个闭了口阖了眼,院子里头再无半点声息。

到那看守的把郑衍提出去说放他回家,郑衍听了两回才听明白了,还关着七八个人,里头有跟着太子日久的,也有似郑衍这样才刚挤进来的,听了这话哪一个不痛骂,叫看守啐了回去:“你们也得那么一个祖宗,嘿嘿文定侯。”

郑家的事迹生下来就听,与开国太祖皇帝如何如何君臣相铺打下江山,这会儿倒成了笑柄,虽也有人背地里笑郑家两句,祖宗显赫,子孙不肖,再不曾叫人当面扯出来过,郑衍满面通红,回到家中,才知道自个儿把父亲给气死了。

给这事定性的却是圣人,死了一个,自然要郑衍给补上,还很是写了几句勉励的话,原来不堕了祖宗的威名,是一句好话,如今听到耳中却成了只觉得针扎虫咬。

郑衍哭的差点儿晕过去,下人抬着他,洗澡换衣裳刮脸修面,再穿上孝衣,披着麻布,人看着瘦了几圈,脸生生凹了进去,跪到灵堂中,他那眼泪倒流不出来了。

灵堂边上就是卷棚,里头置着豆腐宴,郑衍三十来日不曾吃得一碗饱饭,闻见饭香,早已经饿得发抖,他撑不起来,下人架了他到后头,怕他真个贪吃当着亲戚的面总不好看,吃了两碗豆腐饭,加几滴秋油,香的他差点又掉下来泪来。

明潼等着他用好了,这才进来,把家里发生的大事,一桩桩告诉郑衍:“你一叫关起来,孙家就来退了亲,母亲叫气病在床上,家里上下打点着捞你出来,如今父亲也没了,你既当了家,先把这丧事治完,再想想妹妹的事如何办?”

郑辰叫一拖二拖的,年纪已经不小,她原来就算晚嫁,既是晚嫁了还再拖上三年,明潼除开替她跟孙家退亲,又相看起了别家来,只这样急的定下,到底不十分的衬心如意,可这会儿急起来的却是郑夫人,她想着赶紧趁了热孝把女儿嫁出去。

郑辰那份嫁妆,虽叫打劫了一回,可备下这许多年,总还是可观的,官家别个是不肯沾了,豪富人家还是肯的,要结几辈子的亲,才结到一个侯府的嫡女,嫁过去就把郑辰捧在掌心上面,可郑夫人却实不乐意。

“便比不过孙家,也得相差仿佛,辰儿是个什么出身,到要嫁到那样的人家里去,你存的这是什么心!”郑夫人倒在床上,中气倒足,指着明潼骂一回,明潼斜了一眼过去,把郑夫人上上下下的打量一回。

“看母亲说的,家里如今是个什么情态,母亲也该到外头去瞧瞧,连着吊唁都无人敢上门,便是误她,可也是她亲哥哥误的。”明潼说得这句转身出去,她手头上事多,没功夫跟郑夫人纠缠。

郑夫人吃了这口气,可底下却没了替她出气的,连气的叫丫头叫婆子,一个个充聋作哑不敢答她,她气的捶了桌板,等知道郑衍回来了,立时就找到了主心骨,催了人把儿子请过来,见儿子瘦得这个模样,又流了一襟泪,眼见得明潼不在,把她拎出来骂了又骂。

郑衍心里原就不满,痛说一番成王的所为,母子两个竟连成王也捎带上了,郑夫人急急一声:“赶紧休了她!这样的恶妇,我郑家再不能容!”

真个说到要休妻,郑衍又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了,他如今是侯爷不错,可他的这个侯爷有多少分量,他自个儿心里清楚,要休颜家的女儿,也得看看颜家答应不答应。

母子两个说的话,转瞬就传到了明潼耳朵里,家里办丧事,自下往下的人,她都梳理了一回,听见回报正喂了慧哥儿吃鸡蛋羹,软滑滑一口,吹凉到送到他口里,慧哥儿吧哒吧哒全吃了,丫头附到她耳边说这一句,明潼只挑挑眉头,看慧哥儿“噗”了一口出来,赶紧拿帕子接住了,伸手刮了他的鼻子。

明潼立时就“病”了,病的躺在床上不起来,丧事的事儿全扔给郑衍,郑衍连花宴都没办过一次,哪里治得了丧,院子里头乱了套,郑夫人又不能相帮,还是郑辰过来劝:“我晓得嫂子为着我受了委屈了,我守三年再嫁。”

亲哥哥亲娘还一味想着自个儿,她怎么不心灰意冷,心里也实是想替父亲守三年的,可她这个年纪,再有三年,不说头婚,嫁出去给人当填房也是有的。

明潼看了她,笑得一声:“妹妹真这么想,可得预备好了,母亲求的,你哥哥求的,跟来求你的人家里,就只有当填房这一条路了。”

既要有家财又要官位,能选的本来就少,如今是无人敢碰郑家,等三年之后又不一样,说不一样,也好不了多少,郑衍这罪名,好人家哪里肯上门来,能挑的也只是些十全九不美的人家了。

郑辰苦无办法,让她自个儿说嫁,那是不孝,可让她三年之后当填房,她又怎么甘心,偏偏这些母亲全不为她着想,只想着要面子上的体面:“总是我命苦罢。”

热孝百日说过就过了,郑辰叫明潼劝动了,才刚提起来,郑夫人就哭天抹泪,她怎么也受不住,自家的女儿要嫁个商户,郑辰先还背地里偷哭,后来便知道再无可能,索性关了门,只在屋里头守孝,绝少出屋门了。

郑衍待明潼敢怒不敢言,丧事上知道了厉害,还得请了她了来主持,一时忍气,心头难平,看她越发厌恶起来,他宁可对着瘦马,也不愿意面对着明潼,因着守孝不能胡来,心头更加气郁,才想往外头走走,原来的旧相识,也不敢开门迎他了。

关了门就叫他吃酒,吃个烂醉,郑夫人还要说儿子这是伤心的缘故,常叫人备了竹荪汤菌子汤,又替他整治素鱼素肉。

世人皆知郑家怕是完了,圣人放了一马,是把存了五世的丹书铁券献出去的缘故,偏偏郑夫人还当是圣人念着郑家祖宗的一点好处,可她也怕了,叫儿子安安分分的当这个侯爷,不求他有功,但求他无过。

郑衍才疏却志大,听了这话怎么甘心,再不甘心也是无法,如今他连宫门都进不去了,夜里还睡不安稳,一睡就梦见在牢里是怎么过的日日夜夜,那些个人家,连丧事都不及办,叫圣人削成一块白板。

这一手把一半的太子党打了下去,罪名还很不好听,正逢着小计,官员评选考核的时候,空了的缺儿立时补了上来。

原只当这事儿过去了,进到三月里,圣人又下了旨意,让郑家把祖宗留下的书简俱都抬到宫中去,这可是再没有过的事,这番要就是不打算还了。

郑衍恨不得双手奉上,若是献书能有一星半点的功劳,他只恨献的不够多,带头分捡了起来,明潼却皱了眉头,只说自个儿头痛,叫养娘嬷嬷带着慧哥儿回屋睡,自个儿衣衫齐整的坐在屋里,挑了一盏灯,等着那人来。

未到夜半,那人果然来了,见她头发未拆衣裳未换,还轻笑一声,抱了胳膊道:“上头吩咐了,能用的都抄录下来,不能抄的,就拓下来。”

明潼点了头,正要送他走,那人又问:“郑家想休了你,你竟不愿?”

明潼一直垂了眼睛听他说话,这会儿冷笑起来:“你管的也太多了些。”这事儿不是她愿意就成的,她还有个父亲在,又已经替郑侯爷守了孝,颜连章只怕是后悔的,当日若把长女嫁给别家更好,可哪里还有别家可以挑捡。

东宫郑家都不是好去处,原来那些他结交的倒有一半死的死退的退,郑家尚算保住了家宅,说是虚名,说不得三五年后,虚名就不是虚名了。

成王回了家,才知道明蓁胎不稳的消息,阿霁见父亲来了,闷在心里这些委屈全哭了出来,成王叫了太医,看了药方,知道明蓁是为着什么忍了不告诉他,等人走了,伸手搂了她,那情势有变的话倒说不出口了,这个儿子来的真是时候,若是圣人忌惮成了年的儿子们,要赶着去封地,他还有孩子的借口好用。

明蓁握了他手:“你在里头凶险,我在外面怎么好再添乱,我心里有数,没事儿的。”却不敢说大夫说了,这胎养过,得再隔上两年才能再怀。

她的肚皮原来就不大,因着吃不了许多东西,快九个月了,看着还似不足月,人也消瘦憔悴,因着成王回来,她心头一松,那口气儿泄了,没到日子,竟提前发动了。

第338章 奶油窝子

明蓁不是头胎,却是隔了这许多年之后再生的,比之生阿霁那会儿虽有些经验,可疼还是一样的疼,跟着她的都还是老人,原来那一胎在宫中,总有不便,这会儿是在自家府里,自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王妃生孩子,自上到下的吩咐下去,入夜不吹灯,屋里备足了羊油蜡烛,厨房里光是汤水吃食就起了五个灶台候着,只等着上房一开口,要吃些什么就往里头端。

王府里早早就备下了奶娘接生婆,还差了人再去请了两个专看妇科儿科的太医来,单理了一间屋子出来叫他们等着。

明蓁好容易这最末一个月能吃些东西,午间不仅多喝一碗鲜虾丸子汤,点心还多吃了半碟子奶油窝卷,她少有吃得这么足的时候,阿霁还高兴,特意打赏了厨房,叫她们看着时鲜能做的使了本事端上来,哪知道下午就发动起来了。

阿霁正守着明蓁做针线,明蓁怀了这一胎,倒让她小脾气收去了大半,自觉当了姐姐了,很有个姐姐的模样,成王一直说是弟弟,她也把明蓁肚里的孩子当作是弟弟看待,给这个还没出生的弟弟裁了衣裳做了鞋子,还献宝似的拿给成王看。

只明蓁看着那件褂子不是褂子的小衣裳笑个不住,两边袖子都不一样长短,成王还直夸女儿做得好,明蓁边笑边点头:“是好,到两三岁恐怕就能穿了。”

这会儿明蓁一发动,阿霁先给唬住了,成王一把把她抱出去,叫丫头带她去暖阁里等着,自个儿在屋里陪了明蓁,明蓁直劝他出去:“爷出去罢,产房见血,不吉利的。”

成王大手一挥:“胡说,我见的血还少,怎么不吉利,你安心生,我看着!”他这话一说,梅氏倒不好劝了,上一回明蓁生产,成王就没避讳,她劝了女婿:“姑爷往外头等等,屋子里总要理一回的。”

请他到屏风外头坐着,几个人把屋子急急布置起来,要给明蓁身下垫褥子的时候,怎么抬得她,还是成王进来,两只一托稳稳抱住。

垫上厚厚一层褥子,再给铺上布,再铺一层褥子,明蓁才破了水,此时倒还不怎么疼,勾住成王的脖子,倒冲他笑一回:“真不必留着,我也不安心,你去看看阿霁,再给我娘家报个信儿去。”梅氏是在了,还得告诉颜顺章一声。

成王放下妻子确是去了,阿霁就在暖阁里打转,见着爹就扑过来:“生了吗?是不是弟弟?”成王倒叫她惹笑起来:“哪这样快,生你的时候,磨整两日。”

阿霁才还团团转着要去看明蓁,见了爹倒不敢再添乱了,反过来照顾成王的吃用,一时叫沏茶一时又叫蒸点心,还问起明蓁要不要吃,檀心跟着她侍候,宽慰她道:“郡主安心,王妃才刚叫了吃食,离着要生还早呢。”

颜家接着信,纪氏赶紧备起红蛋来,算着日子就要生了,这些都是备好了的,香糖果子红蛋红生果红枣子,但凡是这时节能办的,俱都按着新鲜的办了来,再有就是给小娃娃的,红衣裳红肚兜,脖子上的素面金项圈跟素金的手环脚环。

零零总总一大车,赶着给明蓁送去,颜连章还道:“总是大事,你也去看一回。”纪氏扫他一眼,答应下来,这么急巴巴的赶过去倒有些急相,可自家跟成王再斩不断的,不如就殷勤到底,换了衣裳跟车过去成王府。

临走的时候拉了明沅吩咐:“少说也要呆个两日的,你先把洗三的礼备起来。”知道明沅办事妥当,也不多说,带了几个嬷嬷出去了。

上一回纪氏离家,家事就全是明沅一人打理的,她原来再学着管家,也还有纪氏在上头镇着,有个拿不准主意的,还能去问一问,上回明蓁见红,梅氏纪氏都不在,还正逢着要过填仓节,外头风声又紧,明沅一个人办倒显着有些吃力,亏得有个静贞在。

家里正经的祭祀都在颜老太爷那头办,静贞晓得纪氏梅氏不在,她既是主持家祭的,便不能似袁氏那般阖了眼儿只当瞧不见,备五谷置柴炭分送红丝煎饼,不管明沅是不是懂得,总要来知会一声。

如今轮着明蓁的事了,明沅自然投桃报李,使了忍冬拿了新剪下来的三两枝桃花插在瓶里给静贞送去,告诉明蓁生产的事儿,好让她赶紧把庆生礼跟洗三礼都备起来。

明蓁怀孕这事儿,静贞自然是知道的,可她这会儿发动了要生了,却实不知道,若不是明沅派了丫头来说,还得接着红蛋才知,那时候备礼便晚了。

“替我谢谢你们姑娘,我这儿有新送来的蔷薇粉茉莉油,你各各取些去。”静贞笑着接了花,转头吩咐了管事婆子备下礼来,跟纪氏前后脚的往成王府里送去。

梅氏与袁氏自来不亲近,年轻的时候还彼此忍得些,越是处的长了,越是不愿交际,到静贞这里,确是想要彼此交好的,便是为着澄哥儿,这门亲戚也得越走越近,一个门里头的不交际,往后若分家,还能指望什么。

忍冬带了一包蔷薇粉两瓶茉莉油回来,明沅笑一笑,叫采菽收起来,又问采菽:“九红那儿预备得怎么样了?可还有缺的,她不开口,你多看着些。”

九红原本定的是正月里出嫁,主家都缩了脖子,这时候怎么好热闹着办喜事,干脆往后推了,因着她在本地没娘家,喜姑姑牵线给她认了房干娘,就在那家预备着出嫁。

那一家自也是府里老人,认下这个干女儿,倒算是多了门亲,帮着出了缎子,还打了首饰,明沅也有赏赐,九红跟了她这么多年,备的东西不好比琼珠那时候多,可也不差什么了,九红面上好看不说,喜姑姑跟那家子认的干亲都觉得面上有光,再有三两日就要过门了。

采菽采苓两个也年纪到了,小香洲里的都想跟着明沅出嫁,倒是柳芽儿,因着家里只有她一个了,明沅虽待下人们好,她也舍不下爹娘,若是她跟了去,明沅常在京中也就罢了,若是往外地作官,她就再难回来看望父母。

明沅也不强求,许了柳芽儿留在颜家,她定了八月里出嫁,正是桂花开的时候,十方街的房子动工两个多月,该拆的该建的都差不多了,黄氏自上回叫纪舜华气的瘫了半边,就一直扎着金针,冬天又说不好,到了春日里,倒能下地扶着慢慢走起来了。

这大半年里,黄氏连见都不肯见明沅一面,难得上纪家门去,她都避而不见,可若是纪氏一个人去,她竟是肯见的,纪氏只当黄氏这是厌恶明沅,这才故意下她的脸面,当面就敢打脸,往后她进了门不知要受什么磨搓的,哪知道黄氏竟想叫明沅就在十方街成亲。

这自然是不合规矩的,敬茶拜公婆,还得祭一祭老太太,当着祖宗的牌位上过香奉过茶,自此才算得是纪家妇,在十方街办了亲事,是算妻还是算妾?在外头成亲传出去还当是纪家不认这个媳妇。

纪氏捏着这一条发难,曾氏也骂儿媳妇是猪油蒙了心,还把儿子叫到跟前:“你媳妇不喜欢姑太太家的姑娘也是她自个儿看准的,老太太给提的亲,如今倒好,老太太走了,你媳妇就反口了?这要是传出去,该怎么说?”

黄氏七病八歪,连家都管不了,全交还给了曾氏,却把嫁妆铺子收拢了,她管了这些年的家,哪个不当她刮下三四斤的油花来,曾氏还想着叫她把钱吐出来,收的那些租子,放的那些租子,帐上轧平了,可是谁肯信帐长本。

“一个是姑太太的面子,另一个,你就不看看颜家的面子,如今可跟那一位沾着亲呢,你这从六品,还想不想往上挪一挪了。”曾氏话儿说得软,一下下拍在儿子心上,纪怀信回去就喝斥了黄氏一回,叫她不许作妖,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纪氏院子都粉好了,只等着五月抬家具进来,纪氏还拉了明沅:“我晓得往在家里总是不便,十方街固然好,可该全的礼都得全了,没的叫人说你进了纪家门,却不是纪家妇。”

明沅很有可惜,可再可惜也知道这是礼,没这个礼字,往后也占不得理字了,点头应下了,告诉纪舜英,往后总有法子再往十方街去。

成王如今势大,家里的各各变了一付面孔,原来颜连章不作官了,那些个故交俱都远了他,太子倒了,余下四个皇子里,就只有成王压了余下三人一头,自然又都往来颜家相交。

颜连章生了两年的病了,也不曾收到过这许多人参,多是上赶着来求着引见的,颜连章东西收下来了,可却一个也不曾替着说合,圣人正是忌惮儿子的时候,越是守拙越是能讨他的喜欢,如今这几个里头,最平庸的代王,倒是最得圣人青眼的。

如今这态势,颜家自上到下都盼着明蓁能生个儿子下来,圣人身子好起来了不说,还下了旨意,叫几个儿子都尽早往封地去,连最小的宁王,轮番守孝还不及结亲呢,就要往封地去了。

圣人这个年纪了,算着还有几日好活,死抓着权柄不放,底下这些个儿子们倒是想吃那块肉的,可一个个都不敢露出狼牙来,还都恭顺的接了旨意,预备起了行程。

明沅光是想一想明蓁见红还死咬着牙不告诉成王,心里就说不上是要叹息还是要该赞扬,明蓁能办到的,还真少有人能办得到。

明蓁在产床上躺了两日,睡了又醒,倦极又睡,成王府里的蜡烛彻夜不熄,到第二日天将破晓的时候,她终于挣扎着生了出来,脱力将睡去,还想看看是男是女,只听见梅氏喜极:“是个男孩儿!”

明蓁心头那口气一松,昏了过去。

第339章 菘菜

明蓁到要生了肚皮也不似原来怀阿霁那样大,早就知道生下来的孩子也不会大,却不曾想,竟比想的还小些,皱皱巴巴像只剥了皮的猴儿似的,阿霁欢欢喜喜的奔进来看,见着弟弟这个模样,咬了唇儿皱着眉头看了半日。

成王却知道这个孩子是有些弱的,上辈子头生子就是在他行军打仗的时候出生的,身子一直不好,好容易活下来,明蓁把这个孩子当眼睛珠子似的养着,依旧还是没养住,连带着把她也带走了。

成王问明白了明蓁的身子要好好调养,按着开的食补药方子替她炖滋补汤食,倒是吃素吃鱼居多,大油大肉的东西吃的少。

孩子也叫有经验的奶嬷嬷抱下去给喂奶,小猫儿似可怜,两只拳头紧紧攥着,哭的绻成一团,阿霁原来看着弟弟很丑,听见他哭了要吃,又围了过去,紧追着奶嬷嬷出去了,成王看着睡在床上的明蓁,抱了她起来叫人换了身下的湿褥子,摸着她浑身透湿,替她擦了额边的汗珠。

明蓁睡了一夜,到第二日的中午醒了过来,汤水早就备好了,她生完了孩子,倒像肚皮一时空了要找东西填进去似的,胃口大开,宫嬷嬷劝了她,不叫她立时就吃米,把粥炖的米粒儿开花,加上些清淡小菜送到她跟前,宫里头的规矩,是越虚的越不能大补。

明蓁想着蜀地的辣料馋起来,旁的不能吃,炖的奶白鱼汤里头撒上些红料,又辣又鲜,连着吃了两碗,黑鱼肉剁成肉茸搅在粥里,搅得碎碎的,连阿霁看着也跟着吃了一碗,明蓁笑她:“你刚长了满口牙就是这么吃的,可是想起来了?”

有了儿子,她人立时松下来,原来那点隐藏在眉间眼角的焦虑全不见了,身上出了几层大汗,叫嬷嬷拿热毛巾擦过一回,穿了红色寝衣躺床上,外头又是悬弓箭又是起筷子,为着叫明蓁快生,成王把自个儿寻常用的那双筷子埋在院前的土里。

日子还短,小家伙还皱巴巴的没长开,阿霁逗他一会儿,又过来看娘:“娘,我生下来是不是也这么红。”

明蓁听她说得几句孩子,越发笑的舒心,往悠车里看上一眼,总算觉得脚踏着实地了,又想着要去栖霞寺给菩萨贴金身还愿。

哪知道还没等洗三起名儿,孩子倒泄起肚子来,生下来就不壮实,拉了两回,连哭的声儿都哼哼起来,弱的没了力气。

明蓁也了不得下恶露作月子了,亲自抱了儿子踱步哄着,见他难受的连哼声都是气音,哪里还忍得住泪水,嘴里不住祈愿,求菩萨叫他赶紧好,便是折了她的寿数也是肯的。

儿科的大夫叫成王提了来看诊,孩子太小根本开不出药来,只好叫他吃些稠米粥上的米汤,拿小勺子喂进去,他吃倒是肯吃,也实是饿得没了力气,闭着眼睛张嘴一点点倒进嘴里。

吃着粥汤的时候他渐渐好了,等再吃奶,才吃进去立时又泄了出来,奶娘唬得跪在地下,她的吃食都有朱衣亲自盯着,再不能吃什么不干净的,都是怎么补怎么来的,奶水养的好,孩子这点胃口还吃不尽,得挤出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