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希夷知他问清哑,点头道:“没事了。大夫刚来瞧过,说是病还没好,需用心调养,不该这么热天还出来。眼下严姑娘正在里边照应她。等转让的事一完,回去卧床歇息几天,也就无大碍了。”

方初心里就很不舒服,哼了一声。

严未央如今只围着郭清哑转了!

韩希夷知他心思,眼神一闪,招呼他进自家廊亭。

待坐定,小秀上了茶,他才劝道:“一初切莫再烦恼了。事已至此,我等也只能往后看,再做些什么,只怕错上加错…”

说到这,他忽然停住了。

好一会,他皱眉苦笑道:“怎么总是‘事已至此’?”

方初看向他,也是神情愕然。

一对好友呆呆地对视,心里升起同样的念头:

从在谢家逼得郭家和江家退亲后,他们就疲于应对。

郭家开拍卖会,他们觉得“事已至此”,只能咬牙拍下图稿,为此,方初还签下那荒唐透顶的保证书;郭清哑生死不明的时候,他们觉得“事已至此”,也只能帮着找大夫而已;今日织锦大会,他们为了谢家,官商勾结逼迫郭清哑让步,说“事已至此”;等情势翻转,谢家被挤走了,他们眼睁睁的束手无策,只好又说“事已至此”!

他们何曾这样狼狈过!

第103章 劝说

以前,便是官府有时也要依仗他们。

两人联手时,更是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韩希夷端起茶盏,不顾形象地一气灌入口中,然后自嘲道:“这女人呐,尤其是小姑娘,那就是我等男儿命中的克星!郭清哑,是我见过的最…最…”

他拿折扇猛敲额头,偏一个字也想不起来。

无他,这小姑娘跟一般姑娘真不一样。

方初也喝了口茶,冷声道:“脾气又臭又硬!”

韩希夷听了,噗嗤一声笑道:“你这话是不是太偏颇了?难不成你坏了人家的姻缘,人家还要柔声细气地叩谢你不成!这件事我可是从头到尾都知道的,她可没骂你一声,重话都没说一句,就啐了你一口而已——据我看,那也是你自找的,谁让你用银子羞辱人家的——换个女子,那还不知哭闹成什么样呢。你这么说她太不公平了!”

重话都没说一句?

方初不知为何,只觉胸口一股气往上撞。

他受她的气还少吗?

可惜别人都不知道!

想要揭发她,又不知如何说。

难道说他看出来她在心里偷偷骂他?

那韩希夷还不笑得满地打滚!

郁闷之下,他只好猛扇扇子,喃喃骂这该死的天怎么这样热。

韩希夷慵懒地歪在椅内,以指轻抚扇面。

忽然,他幽幽开口,听去有些漫不经心:“一初,回头劝劝谢大姑娘,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别再生事了——”见方初神情愕然地看着他,意有所指道——“你明白我的意思,不用我细说。这件事就这样被人忘了才好,若是再翻出来,只恐会牵累谢大姑娘。至于谢家被捋了皇商资格,也不算什么大事。谢大姑娘不是寻常女子,胸中自有丘壑。这次对她许是激励也未可知。”

“再者。”他以目示意天字一号那边,“郭家如今今非昔比,要动他们。只怕会犯了众怒。再说了,郭清哑这样的女子,就算是为了帮谢姑娘,你又能狠下心对付她?辣手摧花总是不好。”

方初沉默不语。

他自然明白韩希夷的苦心。

这件事的内幕不是表面那么巧合的。

闹开来。对谢家越不利。

他早就想到此为止了,可惜止不了。

刚才要不是想到此为止。他也不会凑上去又讨了个没趣了!

他瞅了韩希夷一眼,道:“你如此怜香惜玉,我怎么也要卖你面子。”

韩希夷戏谑地笑道:“你无需卖我的面子。你就算能狠下心对付她,可对付得了?人家爹娘和兄长可不是好惹的。那晚的事就不说了。你逼她退了亲,她啐了你一口,你们打了个平手;后来拍卖会和今天。你可都是被杀得丢盔弃甲,输得一败涂地!你别告诉我说。你是因为不忍心,让着她才这个结果的。我知道你没让。你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呢。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输了!这还是人家郭家乡下来的,日子短,没经验,根基又浅;换上随便哪一家根基厚的,他也不用拍卖图稿,也不用转让织锦和织机,就凭这几样东西,不声不响暗中做起来,准保把你方家和谢家置于死地!更别说那什么江家了。”

方初又被勾起了火气,道:“知道她厉害!我不惹她就是了。”

又揶揄道:“你如此牵挂她,何不去告诉她?”

韩希夷摇手道:“不用,不用。她心里恋着江明辉,等闲男子如何入得眼!”说着,又摸着下巴困惑道:“如今风俗变了吗?怎么我这样风度翩翩的不招人待见,江明辉那样俊俏的如此被人青睐呢?”

“噗!”

方初一口茶喷老远。

正要说话,上边官厅内传出话来,召九大锦商去偏厅议事。

他便收了笑,整整衣衫,和韩希夷去了。

此去议的便是郭家转让织锦和织机的细节。

针对郭家情况,夏织造命各家派人去郭家,由郭家统一安排教授,时间要等郭清哑养好身子之后。因此锦暂列为贡品,除了九大皇商,别家一律不准染指,便杜绝了宵小之辈暗中谋算郭家的可能——他便偷到了,也不敢织出来面世。

郭家自然感激不尽。

此事落定后,就轮到郭家提的要求了。

首先是不准转让给谢家这一条。

郭家有了前次拍卖竹丝画图稿的经验,不过再拟一份保证书,让大家签就是了,容易的很。

其次是代销郭家棉布的问题。

沈亿三就笑着对郭守业道:“郭老弟,要说你们真是实诚人,白白将织锦和织机让给大家,就让帮卖棉布,实在太容易了。这棉布又是市面上没有的货色,谁也不会嫌多。可咱们不嫌归不嫌,生意场上的规矩还是要讲的。你郭家究竟要给我们多少棉布,事先得有个定数,还要有个日期才好。不然,我们不能空等着你。回头以为有货,谁知到时候又没货,那谁耽搁得起?”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

郭守业急忙问:“沈老爷有什么好主意?”

他还真不懂这些,当然要问个清楚。

沈亿三便教他道:“你得估算一下:这一年大概能出多少棉布,分到我们各家有多少,我们也好根据你的数早做安排。三万匹也好,五万匹也罢,多少都行。就怕先给了数,到时候却没有。”

韩希夷笑道:“正是这个话。若论那棉布,十万匹我韩家也是能吃得下的。可郭家有十万匹吗?就有,是全给我韩家呢,还是大家分呢?这个是必须要定下的。”

严未央一心要照顾郭家,道:“郭伯伯,三万匹之内,你有也好,没有也好,我都能应付;若是超过三万匹,就必须事先说定了。”

沈亿三眼睛一亮,忙道:“恐怕大家都是这种情况。郭老弟,你不如这样:和我们签三万匹的买卖合约,这个数以内多一些少一些大家都能包容。”

共九家锦商,三九就是二十七万。

他觉得,郭家明年能织造二十七万匹布顶天了。

其实他是不报这个期望的,不过说满些,好给郭家面子。

其他人都说这主意好,是万全之策。

郭家父子低声商议之后,郭大全道:“那先就这么拟吧。”

众人大喜,当场就要写合约,落定此事。

合约由韩希夷执笔,写了个大概样式,递给郭守业。

郭守业拿着看了看——

字认得他,他不认得字。

第104章 签约(二更求粉红)

他便将合约递给郭大全。

郭大全和郭大有共同观看。

他们兄弟为了作坊的事,从年后就跟清哑和几个小的学认字、写字,每晚都熬夜,十分辛苦。虽然认的不多,好歹认得几个。

就算这样,这合约他们也看得半通不通的。

郭大全不顾脸面,坦然笑着对众人道:“我们兄弟都是睁眼瞎。这东西我还得拿给我小妹瞧瞧。我小妹瞧了说好,咱们就签。”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只有方初和韩希夷见怪不怪。

他们早知道会这样。

韩希夷咳嗽一声,笑道:“自然要送给郭姑娘看。她可是郭家少东呢。便是严姑娘,严家有什么事也是一定要通过她的,不好擅自做主。这本是规矩。”

半句不提认字的事。

严未央笑眯了眼,道:“那是自然!”

郭大全便拿着那合约去了天字一号廊亭。

这里,众人又商议别事,一边等待。

闲聊中,问得最多的是郭大有关于织机的事。

等了好大一会,郭大全才转来,将合约又递给韩希夷。

韩希夷接过去一看,张大了嘴巴。

方初低声问“怎么了?”

他就知道,凡事经过郭清哑的手,必定不同。

怎样不同,则猜不透。

韩希夷呵呵笑着,说:“郭姑娘添了许多。我念给大家听。”

说完,逐条念了一遍。

众人也都听得发呆。

和郭家父兄不同,这郭清哑所有增减之处,都十分绝妙,显示了她身为少东的能力:

一是棉布数量。先与每家暂定三万匹。但若郭家有能力。只要提前一个月告之,便可增加售卖数量,最高可增至五万匹。

二是交货地点。各家需上门提货,以绿湾村绿湾坝的码头为交割地点。验货上船后,一切问题再与卖家无关。

三是交货时间。郭家当月与哪家交易,只需提前一个月通知。

四是货款结算。郭家要现银交易。

念完,郭大全解释道。之所以要上门提货。是因为郭家人力物力不足,更缺少货运船只,所以才要借各家的力量和路子。不然的话。就郭家生产的那些棉布,自己卖也不是卖不出去,何必费心找大家呢。而现银交易是因为郭家底子薄,怕资金周转不开。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

又不禁佩服。郭家要短期内成长,非得如此。

方初疑惑。别的还罢了,那最高可增至五万匹是怎么回事?

他才不会认为郭清哑好高骛远呢,她这么写定有理由。

只是,她凭什么有这么大的把握?

五万匹。合九家之力就是四十五万匹呢。

郭家的作坊还没影,如何一年织出四十五万匹布来?

他注意到这点,其他人也都注意到了。

鉴于郭清哑先是拍卖竹丝画图稿。后又展示织锦和织机,所以对于这棉布问题。他们虽有怀疑,却也暗暗期待,只是揣想不透,郭家要如何做到这点。

合约条款议定后,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在夏织造见证下,九家锦商均与郭家签订了合约。

签订完毕,郭家便没什么事了。

方初等人还要继续进行下一轮活动:先争取上用(皇宫)织造份额和官用织造份额;借此次织锦大会上争得的名望,与各路民商、海商签订大宗锦缎、绵绸交易,足要忙半个月才罢。

每次织锦大会,各家成交量至少占据全年六成以上。

正因为如此,每年这个时候霞照才空前繁荣。

郭守业见无事了,立即向众人告辞。

走时小声嘱咐郭大全留下来,哪怕看看,也好长些见识。

谢吟月走了,严未央安心要露脸,借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展宏图,一为严家争光,二为自己争名,三么,势必要压过谢吟月以往的成就。

她一面在心里紧张计算,一面还不忘吩咐墨玉:“墨玉,你跟郭姑娘过去。郭伯伯他们从乡下来,仓促的很,宅子也是才买的,想必缺东少西,或者东西不顺手。你去了,你还心细,照顾伺候郭姑娘,再看看缺什么,就回家拿了送去。反正你在这也帮不上忙。告诉郭姑娘,回头等散了我就去看她。”

墨玉急忙点头答应,就去了天字一号。

沈亿三心中一动,也对身畔沈寒梅道:“小九你也去。”又对郭守业笑道:“让我家小九也去吧,陪陪郭姑娘。唉,出门一趟,弄得生病,最是容易思乡的。她们小姑娘家,差不多年纪,在一块容易说话。”

郭守业还能不让去?

他赔笑道:“我们家穷,就怕沈姑娘待不惯。”

沈亿三笑道:“哪里就那样娇气了!”

沈寒梅羞涩地抿嘴笑,也去了天字一号。

其他人便有些尴尬,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女孩好派遣。

韩希夷就笑道:“如此也好。我们大家都关心郭姑娘,希望她早日痊愈,只不好去打扰的。严姑娘和沈姑娘能去照看,最好不过了。”

众人纷纷点头,说他们都关心郭姑娘。

郭守业父子忙致谢,谢了又谢。

忽然卫昭回头对身边管事吩咐道:“去,叫人把我带回来的西洋参和血燕分一半送去郭家,再将其他补药都捡些,一并送去。”

那管事立即答应一声,匆匆出去了。

其他人听了发呆,不知如何应对。

若也跟着叫人送,未免有些见风使舵,显得小家子气;若装作没听见,似乎太不近人情,倒不知如何回了。

郭守业忙道:“怎好叫卫少爷破费…”

卫昭道:“老伯只管安心收下。要说不安也该是我们不安,郭家受得起的。我们心里都明白,这织锦和织机郭家等于是白让的。这可不比那竹丝画图稿,若是拍卖,便是十个三万两也值。难道晚辈还不能送些补药给郭姑娘调养身子?再说了——”他把目光转向方初——“我们都希望郭姑娘玉体安康,可不能出半点差池。方兄说是不是?”

方初见他单单问自己,分明在暗示,还有威胁。

暗示他郭清哑的重要性,威胁他或谢家不可出手对付郭家,否则会干犯众怒。

他心下愠怒不已。

第105章 决心(三更求粉红)

他生硬地回道:“那自然,我们都希望郭姑娘早日痊愈。”

跟着又轻笑道:“别说今日,就是昨晚什么还不知道的时候,在下听说郭姑娘病了,当即就让人请了大夫去给郭姑娘诊治。不然,郭姑娘今日还不能来锦绣堂呢。”

他说这个,一是为了澄清,二是讽刺卫昭。

他昨晚那才叫真关心,今日送东西不过是交易。

卫昭笑了,道:“这么说,方兄还是郭姑娘救命恩人了!这小弟就放心了。小弟也是白担心,听说那天谢大少爷带人去郭家,扬言要叫他们有来无回。因想今日谢家被捋了皇商资格,更生气了,会不会迁怒郭家呢?所以才多一句嘴。有方兄担保,小弟就不怕了。”

众人顿时色变,一齐看向方初——谢家的未来女婿!

夏织造更是放脸喝道:“果有此事?这还了得!”

方初顿时脸色就难看起来。

卫昭把“恩人”两个字咬得有些重,听的人很容易联想到“仇人”二字上。而他方初,可不正是郭家的仇人么。郭清哑但凡不好了,别人不怀疑他才怪呢。这还不算,卫昭还特意点出谢天良曾威胁郭家,在场诸人岂能安心?如今郭清哑可算他们的再生父母。

韩希夷见事不对,忙笑道:“谢大少爷确是鲁莽了些。谢大姑娘得了消息,赶忙就去喝住了他,还亲自给郭大哥他们赔罪了呢。当时我们都在的。严姑娘最先到,为抱打不平,还差点跟谢天良打起来了呢。是不是这样,严姑娘?”

最后一句话是朝着严未央问的。

她可是方初表妹。这个时候总要帮他吧!

严未央瞪了他一眼,又有些得意:哼,你们帮谢吟月做的好事,要我来善后。若不是我,还不知会怎样呢。这下知道我比她强了吧?

韩希夷含笑看着她,微微颔首。

严未央便对众人笑道:“那谢大少也就是虚张声势罢了,借他十个胆也不敢当街行凶。当时他叫嚣得倒厉害。等郭大嫂拎着菜刀冲出来。他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地上。我把他臭骂了一顿。要不是谢大姑娘去了,我非教训他不可,再把他扭去衙门里。叫县尊大人关他半个月!”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沈亿三笑道:“严姑娘倒是嫉恶如仇。”

郭大全也道:“那天多亏了严姑娘,才没出大事。”

神情甚为感激,既卖了严家和方家人情,还踩了谢家。

严未央更得意了。对夏织造道:“大人放心。霞照这地方有大人和县尊大人一起管着,谁敢撒野?他不想活了差不多。谢家再有财势也不过一介商贾。若敢胡作非为,大人头一个就不能饶他。如何撑下去?”

夏织造满意地“嗯”了一声,摸着胡须不住点头。

等她说完,还是郑重嘱咐方初道:“虽然这样。少年人血气方刚,喜欢逞凶斗狠,你替本官告诫他:切不可胡来。否则。本官绝不轻饶!”

方初忙起身,恭声应道:“是。小人定当将大人之意转达。”

夏织造这才罢了。

韩希夷便对郭守业道:“听大夫说,郭姑娘熬过那一劫,已经没大碍了,仔细调养就成。回头我们都要去探望她的。”

很轻易地将话题拉了回来。

沈亿三也笑道:“我原是要等散了再安排人去的,谁知卫少爷抢了先了。郭老弟,这些个都是小意思,你不可拂逆大家心意。不然,我们心里该不好过了。卫少爷说得对,这织锦和织机,郭家等于白让我们的,我等记着郭家这个人情。”

郭大全忙笑道:“也不是白让。认得你们这些人,可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再说,我们没那个能耐和本钱,难道把那锦和织机放在家里发霉?这天下的钱是赚不尽的,何苦算计,自己还累。让出来,就做些织布的小本生意,我还安稳呢。”

沈亿三大笑道:“大侄子这话实在,我爱听!”

他真的很欣赏郭大全,因对郭守业拍胸脯道:“郭老弟,不管你做的生意大小,咱们就是兄弟了。往后,郭家有什么事,只要我沈家能帮得上的,只管来找我!”

郭守业笑得脸上皱纹都舒展开来,连声说“荣幸,荣幸!”

其他人听见如此,纷纷都保证了一番。

郭守业又告辞一遍,这才走了。

众人遂也出了官厅偏房,回到外面。

再说清哑,在天字一号廊亭内歇息了好一阵子,还是虚弱无力。等合约一签,吴氏便催她回家。待郭守业和郭大有回来,蔡氏便背起她,吴氏等人簇拥着,走出天字一号廊亭。

清哑伏在蔡氏背上,如同被太阳晒焉了的花儿。

看见她出来,所有人都看过来,甚至有人走出廊亭。

她已经从沈寒梅的嘴里知道谢家被捋去皇商资格、谢吟月中途离开的事,但她并没有胜利的喜悦;此时被人关注,也没有万众瞩目的荣光;相反,她心里回荡着“弱肉强食”四个字,很是压抑和悲凉。

江明辉,是因为谢吟风出身豪门,所以才选她吗?

或者,是谢吟风选中了他,他就得和自己分开?

不管哪一种,都演绎了“弱肉强食”的定律。

“弱肉强食啊!”

她继失恋后再一次五脏抽痛,把目光投向官厅。

五开间的官厅,如不见底的深渊,吞噬一切。

然而,她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

连续两次退亲的女子,在这里是没有未来的,等同被判死刑。

既这样,她还有何顾忌?

便义无反顾地去闯一闯那深渊。

闯过去,她就能摆脱弱肉的命运!

她慢慢转动目光,最后落在天字四号廊亭门口。

方初和韩希夷站在那里,隔壁就是卫昭。

三个少年,她只盯着方初看。

她讨厌这个人!

比讨厌谢家人还要厉害。

他和韩希夷看上去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很有君子风范,可做出来的事却令人不齿的很。这种人,说好听些叫“伪君子”,说俗白些是“披着羊皮的狼”,比*裸的坏人还可恨。

她犹记得他刚才说“这世上从来就是弱肉强食”那强势、专横的口气,明明是在逼迫她,却说得那么理直气壮、正气凛然,让她觉得匪夷所思。

她晕倒,他又冲去救她。

就像上次她不堪劳累伤痛病倒,他帮她找大夫来一样。

追究原因,他都是肇事者。

欺辱了她还要赚她感激,她觉得很愤怒。

第106章 质问(四更求粉红订阅)

几乎清哑的目光一落在方初身上,他就感觉到了。

他当然不会自作多情地以为,她是在倾慕他。

他垂眸不去看她。

看了她就没好事。

再说,她有多恨他,他是知道的,何必自讨没趣。

对于这点,他也很郁闷。

索性他是个穷凶极恶的也罢了,偏又不是。一面逼得她死去活来,一面又出手相救。说是仇人吧,还有救命之恩。恩仇交杂,连他自己也糊涂了。

他垂眸不看清哑,可清哑一直盯着他看。

最后,方初忍不住,傲然抬头迎向她。

小姑娘精神萎靡,目光却很不屈。

见他看过来,她却把目光转向官厅,只一扫又转回来。

他心底立即响起她的声音:“弱肉强食?今年我能占据天字一号,明年也能,后年照样能…有一天,我要在这里把你连皮带骨吞下去!”

方初骇然。

当然不是怕她真把自己吞了。

他是被自己的念头吓呆了。

他用力眨眨眼睛,发现清哑又看了一眼官厅。

没错,她就是告诉他这个意思!

严未央喊着“郭妹妹”,跑来送清哑出去。

趁着她们寒暄往外走的时候,方初低声问韩希夷:“你可觉得她很恨我们?”他急于想知道,韩希夷可跟他有同样的感受。

韩希夷看着萎靡的清哑,有些怜惜地说道:“你把人家害得那样,不恨你,难不成爱你?你固然很出色,也别太自以为是了。”

方初气结。不再理他。

蔡氏背着清哑转进通道,走远了。

卫昭却还看着他们背影,脸上依然冷冷的。

方初想起他在官厅对自己的发难,真的只是为了郭家的技术吗?

清哑是坐沈家的马车回去的。

至门口,刚下马车,那刘心又来了。

看见他们忙问去哪了,郭姑娘身子还没好呢。怎么就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