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皱眉说太多了,巧儿不能同清哑相比。

当初清哑出嫁时,各世家都花了十万以上的银子,变相偿还她转让技术的人情。若对巧儿也按这个数添箱,严氏怕族中人认为她有私心,毕竟巧儿是嫁去严家做媳妇,这等于从方家搬银子去严家。

等适哥儿娶媳妇时,大方氏多花些还能说得过去。

再说,巧儿还有几个妹妹,若对她同清哑一样添箱,将来郭家其他女儿出嫁,方家要如何添箱?一个多一个少显不公平;全都一样方家吃不消,也没那个道理。

两人又商议一回,最后定了三万银子。

这就算还人情了,否则的话,嫁女儿这么多也够了。

方瀚海又严厉地问:到底是谁这样大胆碎嘴,说这样闲话?可查出来这闲话从哪起头的?可是有人居心不良、存心挑事?

说起这个,严氏又头疼了。

说闲话的几个媳妇,有两个是她身边伺候的,还有两个是幽篁馆的管事媳妇,还有一个是方初清哑从南边带来的。

郭家人来后,她们都参与了整理巧儿嫁妆。她们见清哑给侄女的陪嫁,远远超过了郭家给巧儿的陪嫁,不免背后议论,说大奶奶把婆家东西往娘家搬什么的,硬给娘家撑脸面。

还有就是从严家那边传过来的闲话,说巧儿要家世没家世,嫁妆肯定也少的可怜。幽篁馆这边下人要为郭家争脸面,分辨说巧儿姑娘的嫁妆必不会少,大奶奶肯定为侄女添箱,还有方家也不会坐视不理,也会帮衬亲家长脸面,不信等着瞧好了。等郭家来京城,嫁妆一摆开,她们都眉开眼笑,都觉得自己猜对了,因此议论。

后一个原因严氏不愿意告诉方瀚海,那都是梅氏惹的祸。

梅氏丢的是她娘家的脸面,她胳膊折了袖里藏,自个憋着。

她便将前面那个理由说了,又说自己处置结果。

方瀚海骂道:“惹事的东西!”

又叫她严加管束,不可再生事。

严氏便把家中上下男女执事人都聚齐了,严厉训诫了一番,告诫他们:接下来搬入忠义伯府、郭姑娘出嫁,都要小心谨慎,再有今天这样事发生,就不是撵去乡下庄子那么简单了,直接卖了。

众人齐齐答应,心里对蔡氏便存了几分忌惮。

人人见了她都绕道走,都说这个煞星不能沾惹。

再说蔡氏,回到后院,添油加醋将事情告诉婆婆吴氏。

吴氏正和清哑说话呢,闻言把脸一垮,气得心口疼。

养闺女就是亏本,有苦说不出。

先不说巧儿的嫁妆,先说巧儿这个人:郭家好容易培养她这么大,能像清哑一样为郭家出力了,结果要嫁人了,到夫家为夫家挣钱去了。清哑好歹还帮郭家建立了棉纺织作坊,还通过转让织锦技术为郭家经营了商场人脉,巧儿还没怎么为郭家做贡献呢,就嫁了。

这还不算,郭家还要搭上嫁妆,少了还要被人笑话。

再说巧儿的嫁妆,其实一点不比世家女儿陪嫁少:

首先,是郭家公中出的嫁妆银子,一万两。这很不少了,是根据巧儿对郭家的贡献来的。差不多的乡下土财主嫁女儿,不可能陪嫁这么多。清哑帮郭家建立了棉纺织作坊,所以另当别论,出嫁时郭家不但陪嫁东西和田地,还分了作坊的股份给她。

其次,郭大有这一房用私房银子给女儿添箱。

第三,郭家大房和三房给巧儿添箱:郭勤要父母把巧儿当亲妹妹一样陪嫁,而三房的沈寒梅私房丰厚,也愿意为侄女长脸。

第四,沈家和郭盼弟大手笔给巧儿添箱。

第五,方初作为姑父,必须给巧儿添箱。

第六,清哑用自己的嫁妆产业给巧儿添箱。

最后,大方氏、高家等另外计算。

这些人给巧儿添箱,那原本都是应该的。

如今听蔡氏这么一说,外面居然传郭家嫁女儿靠有钱亲戚贴补,把郭家对方家等人家的贡献都撇在一旁,吴氏如何能忍下这口气!

这话蔡氏今天听见了,那没听见的还不知怎样难听呢。

比如那个梅氏,吴氏在家就听细妹说她在京城踩踏巧儿。

虽然清哑和阮氏也没退让,可是吴氏觉得:清哑和阮氏是斯文人,只适合和斯文明理的人对话,和这种人说话,响鼓不用重敲,点到为止。梅氏别看出身富家,却是个厚脸皮的,这种人就该蔡氏去对付她,骂得她抬不起头来,才管用。

不是她小气,“人嘴两张皮,翻过来搭过去”,那些闲言碎语最是伤人。严氏能把这方家这几个说闲话的媳妇打发到庄子上,还能管得住整个京城说闲话的人?能把人家嘴都堵上?

既然堵不上,那郭家就不能任人这么鬼扯。

郭家人也长了嘴的,谁不会说话?!

吴氏便看着蔡氏转开了念头。

清哑听了大嫂的话也不舒服,还不平。

说起来,这件事起因是她给郭家定下的长远发展计划:郭家无秘密,凡是有技术创新都要公开,舍弃利益,为郭家赚名望。

谁让郭家根基浅、底子薄呢。

那些技术对郭家是祸不是福。

一再公开创新技术,让有些人平白得了郭家的好处,却忘记了郭家的好处,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了。

她心里存了这件事,便要想一个法子,改变现状。

********

周末愉快朋友们!勤快人求票票…

第1152章 清哑的回击

傍晚方初回来,在廊下便看见窗前清哑侧影,屋里孩子们欢笑阵阵,她却望着一个方向出神,似乎想什么心思。

方初脚下一顿,进屋先不回房,先找紫竹等女问话。

原先他们小夫妻带着孩子住,家事要简单明了;后来父母进京,也住在幽篁馆,弟弟弟媳也常来,又有严家那边姻亲,家事便繁杂许多;现在郭家人也来了,两亲家住一屋檐下,牙齿和舌头还要打架呢,何况赶在严暮阳和巧儿成亲的当口,有些矛盾再正常不过。

他找紫竹问话,是想知道他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可有什么事发生,先弄清楚了再去见清哑,心里有了腹稿,劝慰起来就容易些。

他没找到紫竹,水竹在屋里。

水竹是个天真的姑娘,从她嘴里问话更容易,见方初问,便一五一十将蔡氏听见闲话、大闹一场的事告诉方初。

方初听了蹙眉,忙匆匆回自己房间。

果见清哑坐在窗下,望着套间内孩子们玩笑,目中带着深思,见他进来,忙站起来,上前帮他宽衣,换上常服。

方初不叫她劳动,等她拿了衣服来,自己换着,一面问她今日身子可还好,吃饭如何,家中可有什么事等等。

清哑也没多说,只道:“还好。”

跟着反问:“宅子找好了吗?”

方初便明白了,她这是为那件事不痛快了。之所以不在他面前说,只有一个原因:那说闲话的人肯定是他母亲身边人。她不说,却催促他给郭家找宅子,是想要娘家人搬出幽篁馆。

对此事,他也不好做什么。

那闲话不是母亲说的,是下人说的,母亲已经惩罚了下人,他若再去找母亲,母亲还以为是清哑在他面前说了什么怨怼的话,撺掇他去给婆婆脸色看呢,反弄巧成拙。

换好衣裳,他扶着清哑重新到窗前坐下。

清哑便叫水竹,倒一盏茶来给方初。

方初先喝了一口,才对清哑道:“看了几处地方,宅子都还好,就是离忠义伯府有些远。我想最好在清华路找,离我们近些,将来两家能互相照应,你想看娘家人也方便。”

清哑忙问:“清华路有没有呢?”

方初道:“倒有一个宅子,可惜主人清明前回乡祭祖了,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来。我就想再等两天。那时候二哥二嫂也回来了,也去瞧瞧。岳父岳母才来的,对京城不熟,还得他们瞧了才放心。”

清哑道:“那就再等两天。”

方初道:“好。”

说完牵她起身,一同去看吴氏。

过一天,郭大有夫妇和巧儿郭俭便从奉州回来了。

他们圆满解决了用水力驱动纺织机器的问题。

第一,驱动纺车:通过水力带动纺车运转,一人可以同时照看几台纺车,大幅度提高了产量。第二,驱动织机:这个运用要困难的多,只能针对素色的布和锦绸(没有花纹),因为没有花纹的布和锦缎织造手法单一,可循环往复操作,不用人工织花。

这也已经非同小可了。

可想而知,若是这项创新推广开来,棉纺业和丝织业的产量都将大幅提高,将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清哑瞬间便拿定了主意:公开拍卖这项技术!

她只承诺“郭家无秘密”,却没说白送。

她公开纺车、织布机等机器是利百姓的好事,但这半机械化的创新若是公开,得益的却是各大纺织商家,不但对百姓没有好处,暂时还会对一些小商家造成冲击,导致许多小手工作坊破产。

她便想公开拍卖技术,实行有偿推广使用。

拍卖方案:用暗标的方式,将这项技术同时转让给报价最高的前七位商家。郭家的姻亲方家(包括大小方氏)、沈家和严家都不能参与拍卖,事后根据最低拍卖价计算转让。这算是郭家照顾姻亲,再者也表示公正,防止别人说郭家通过亲戚哄抬竞价。

对严家的处理又特殊:郭家用这项技术给巧儿做陪嫁,带去严家,严家要么把银子折算给巧儿,要么每年分巧儿红利。

晌午,方初摆宴请岳父舅兄。

宴罢,清哑和方初特意送爹娘哥嫂回到第四进院子。进屋后,清哑对郭家众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郭守业等人听了都震动,第一反应都看向方初。

方初笑着赞道:“这主意好!这主意好!”

郭大有迟疑道:“给你们也收银子?咱们一家人…”

清哑坚定道:“咱们不是一家人。我出嫁了!”

方初急忙道:“不管是不是一家人,亲兄弟,明算账!”

这项技术是郭俭和巧儿弄出来的,清哑这个做姑姑的也不能白白使用,大方氏更不能白白使用,沈家也一样,严家虽不拿银子,却是巧儿当嫁妆带过去的,严家要把这银子折算给巧儿。

通过这次拍卖,郭家向天下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通过这种方式,将郭家的技术明码标价,让大方氏、严家、沈家等世家明白郭家之前对他们的帮助到底有多少,不再因为习惯而忽视。

这是对外面闲话的一个有力反击。

这反击比蔡氏的叫嚷要高明的多。

方初看着清哑,清哑也正对他看过来,目光安安静静的,用轻柔的语气道:“拍卖的事,你帮二哥。”仿佛刚才做决定的不是她,她没什么能耐,凡事还要指望依赖他这个夫君。

他很喜欢这感觉,被她信赖的感觉。

他微笑道:“那是自然。”

又道:“织女吩咐了,咱们敢不从命。对吧,二哥?”

后一句话是看着郭大有说的。

郭大有扫了妹妹妹婿一眼,嘴角一弯。

巧儿则和郭俭一齐笑起来。

清哑对方初道:“你是女婿,算半个儿子。”

同时目光传达另一层含义:这是你的责任。

方初笑道:“我倒想给爹娘做整个儿子,又怕二哥以为我要跟他争家产。”众人哈哈笑起来。

郭俭正要说话,丫鬟来回:宫中太监来传郭俭进宫。

众人听了一愣,都看向郭俭。

郭俭也摸不着头脑,说不知这事。

********

咱们俭儿要出息了,票票鼓励o(n_n)o~~

第1153章 郭俭的荣耀

方初见郭守业和吴氏面现惶恐,显然对皇宫那地方感到畏惧,忙站起来道:“爹娘别急,我和二哥陪俭儿去瞧瞧。看什么事。”一面招呼郭大有陪郭俭去前面,让大家等消息。

他们走后,清哑又安慰爹娘:“没事的,爹。”

吴氏怀疑道:“你说好好的,叫俭儿进宫干什么?他一个小孩子,能知道什么事?要是叫你去还差不多。”

清哑心中一动,问巧儿:“机器的事别人不知道吧?”

巧儿摇头,道:“不知道。没对人说。”

清哑也困惑了,难道不是皇上叫郭俭进宫,问机器的事?

召郭俭进宫的,确是顺昌帝。

御书房,林世子也在,刚从奉州回来。

顺昌帝便问郭俭,郭家机器改进情形。

郭俭老老实实回答了,包括郭家刚决定的拍卖计划。

当顺昌帝问这拍卖是谁的主意时,郭俭回道:“是小人的主意。皇上,小人想卖些银子帮我巧儿姐姐置办嫁妆,还想买一个宅子。郭家穷,没有许多钱给巧儿姐姐办嫁妆。外面人都笑话我们,说巧儿姐姐嫁了六首状元,要靠方家、沈家这些亲戚添箱才能体面出嫁。郭家在京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我巧儿姐姐出嫁要从姑姑家发嫁,太不像样了。郭家是承诺无秘密,可也不能把技术白送人。郭家穷的被人笑话,得了我们技术的人家都赚钱,反过来贴补我们。我们也是要脸面的,不想被人说沾亲戚便宜。小人在林家学了这么多年,弄出这些东西,也没想过藏着掖着,是要献出来给大家。可我爹娘白养了我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总要赚些银子孝敬他们、孝敬师傅…皇上,小人这样想不过分吧?”

他担心皇帝怪罪清哑自私,不配织女封号,便把这事揽在了自己身上,又说了许多郭家的艰难,也问出了自己想问的。

顺昌帝和林世子对视一眼,同时皱眉。

顺昌帝看向期待地望着自己的少年,沉声道:“不过分。郭家只管拍卖。”反正又不要朝廷花银子,他支持郭家拍卖。

他们不是方家人,也不是严家沈家人。

他们只是旁观者,所以看得很清楚,并代郭家不平:那些人一直利用郭家的技术赚红利,赚了好些年,将来还会有的赚,如今对郭家送个人情礼,怎么反说是贴补拉扯郭家呢?

难怪世人都说商贾重利,经此事便可窥见一斑。

今天顺昌帝招郭俭进宫,本不是为了机器的事,他也并不知道郭俭改造机器成功,他是为了军用火器制造才召见郭俭的。

不论做哪一行都有天赋限制,并非努力就可以做到最好。

郭俭在林家学艺五年,展现了不凡的天赋。

朝廷火器研发中心就设在荆州山中,由靖国公和兵部专人掌管,有许多能工巧匠常年在山里从事火器研发工程,林家也有许多做木工的匠人,郭俭不过是其中之一。林世子发现郭俭天赋不凡,便悄悄将火器研发中心的研究项目拿去让他解。他居然很有想法,时有奇思妙想突破。从那以后,林世子便令人对他重点培养。

后来几年,郭俭常为火器研发中心做事。

顺昌帝也因此知道了郭织女这个侄儿。

且说眼前,他听了郭俭一番话,心想郭家对朝廷贡献不小,自己既然不耻那些商贾“得了便宜还卖乖”,便不能同他们一样;再者,身为帝王,赏罚要分明,才能令臣民们更加拥戴,不至灰心。

他便想赏赐郭俭,为郭家长脸撑腰。

赏了郭俭,往后才好让他忠心为朝廷效力。

顺昌帝侧首,轻声和林世子商量了几句。

郭俭将来要在火器研发中心做事,很机密,不便张扬,然眼下却可以借着郭家的名义从事民用器械制造,这便和工部有了牵连。

他便对郭俭道:“你只管拍卖。不过,你不用买宅子了,朕赏赐你一所宅院。另授你工部虞衡清吏司七品主事一职。”

郭俭听得一呆,随即反应过来——他做官啦!

少年喜出望外地趴在地上,“砰砰”给皇帝磕了三个响头,乐呵呵道:“谢皇上。这真是太好了!我们自己买宅子,哪比得上皇上赏赐的光彩呢。我爹我娘知道了,肯定夸我聪明出息,比我哥哥还先做官。小时候,我爹娘就整天要我好好念书,将来考状元…”

他一边说,一边笑,嘴巴咧到耳门边。

顺昌帝见他这样开心,也很开心,道:“这倒是。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你小小年纪就封官,比别人就有出息了。”

郭俭呵呵笑道:“小人去荆州学艺的时候,哥哥姐姐就说:只要我用功,也能跟靖国公一样封爵,比哥哥姐姐都有出息。”

现在就封七品了,封爵还会远吗?

之前他还没进宫的时候,林世子已对皇帝说了他去荆州学艺的缘由——是被郭勤和巧儿哄骗去的——眼下见他一派憨实,那么相信哥哥姐姐的话,顺昌帝和林世子都忍俊不禁,心想也只有这样赤子心肠的人,才能静得下心来研究那些复杂的机械制造。

顺昌帝一高兴,又赏了他不少好东西。

另外,皇帝去给太皇太后请安时,说起此事,太皇太后便也出面赏赐巧儿头面首饰和精美摆件,为郭家长脸。

所以,郭俭前脚到家,圣旨和太皇太后的赏赐也随后到了。

郭家上下都欢欣鼓舞,忙着接旨、打赏传旨太监。

方瀚海等人一齐恭贺郭守业夫妇,郭守业笑得合不拢嘴。

宫里的圣旨他也接了几次,却都是为清哑接的。

闺女有出息他当然喜欢,可是最近发生的事让他明白一个残酷事实:闺女挣再多荣耀,那也不属于郭家。他像眼珠子样疼大的亲闺女,出嫁了就是人家的人了,哪怕为娘家出些力,也要遭人说闲话。他活了大半辈子,三个儿子娶了三个儿媳,也想不通这道理。

今天这圣旨却是不同的,是封赏郭俭的。

郭俭,是郭家的孙子,不是孙女,不用嫁人。

郭家的孙子出息了,郭家就有希望了。

老汉想着这些,笑着笑着眼睛就红了。

********

我在书页面看见书友打赏,后台却找不到,想加精也加不了,可是,广告却无处不在,痛苦!为什么有那么多骗子?因为有人愿意被骗,去买那广告上的东西,骗子们有动力,才会这样敬业。你们,千万不要相信广告!!!

第1154章 送妆

送走传旨太监后,郭守业等人急忙去看宅子。

赏赐的宅子在清阳路,和忠义伯府所在的清华路相邻。

郭家连夜派人修整打扫,恨不能立即搬过去,省得挤在女婿家,被人说闲话。

清哑也十分的欢喜,拨人给爹娘帮忙。

方初叫她不要操心,他亲自安排:一面着人修整郭家宅子、添置家用,一面安排巧儿亲事,一面找沈寒冰帮手,筹备拍卖事项。

事情虽多,经他安排后,都井井有条展开。

晚上回房,洗漱后,方初见清哑眉目舒朗,心情也好。

因搂着她笑问:“俭儿这样出息,你可放心了?”

清哑靠在他怀里,没说话,只点点头。

方初道:“我也放心了。我怕你还在为那天下人说的闲话生气呢。”

清哑道:“我没生气。”

方初问:“真不生气?”

清哑道:“我是你妻子,是方家媳妇。”

很平常的话,陈述事实而已,却打进方初心里。

他明白她这话的深意:她是他妻子,是方家媳妇,为方家奉献是应该的,但他帮她娘家是应该的,因为他是郭家女婿。

成亲数年,他们不再将甜言蜜语挂在嘴边,不是感情淡了,而是曾经的激情沉淀下来,如母蚌孕珠一般,凝练成活蹦乱跳几个孩子,分散了他们的精力和心神;再加上双方父母亲人,种种生活琐事,都要他们面对,不像刚成亲那会儿,心里眼里只有对方。

方初用手轻轻抚摸她肚子,浅浅轻笑。

清哑仰脸,用腮颊轻轻蹭他的下巴,新冒出的短须有些扎人。

他的怀抱坚实,熟悉的味道萦绕在鼻端。

她觉得特别安心、温馨。

她轻声道:“不过,谁也不能靠谁一辈子,所以我要郭家拍卖技术,方家也要花钱买技术。”

方初道:“雅儿做得对。”

如今郭家可以自立了,经营策略自然要改变。

他的声音低沉,呼出的气息喷在她耳内。

她张口打了个哈欠,觉得困了。

方初便轻轻扶起她,走向隔扇门内。

过了两日,郭家人便搬去了清阳街。

不过是些行李物品,容易的很。

他们搬走了,幽篁馆便没那么拥挤了,加上最近实在忙,方初决定方家暂时不搬去忠义伯府,等忙完巧儿亲事再搬。

方瀚海道:“这样好。我原就觉得太赶了。”

乔迁是大事,要选黄道吉日的,这样匆忙搬过去,他总觉得不妥。方初的话正中他下怀,于是此事暂搁下,上上下下一心一意为巧儿出嫁忙碌,并筹办拍卖一事。

郭家拍卖的日子初步定在六月中旬。

这是为了让远处的商家有时间赶来京城。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大靖各地,引起震动。

技术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提高,以前人的技术为踏脚石。大靖的纺织商除了清哑,没人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纺织已经机械化操作。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看到郭家技术革新带给市场的冲击:若他们不能掌握这技术,将面临淘汰的命运。

奉州汉中府,谢吟月得到消息,立即带谢天护返回京城。

韩希夷也从奉州返回京城。

睿明郡王也带着大肚子曹侧妃回来了。

江南,霞照一年一度的织锦大会今年注定不能像往年繁荣,因为郭织女和几大世家重要人物都在京城,正筹备新技术拍卖,织锦大会还能有什么精彩?都去京城吧,京城热闹!

就这样,各织造商纷纷从各地赶来京城。

五月初五,端午,是郭家往严家送妆的日子。

清哑要去清阳路,方初不让去,劝道:“送妆,把嫁妆送往严家,你去能做什么呢?那边又忙,人来人往的,又搬又抬,倘或把你碰了磕了,如何是好?就算磕碰不着,坐车往那边走一趟,吵吵嚷嚷的,你听了也烦、也累。累坏了,爹和娘岂不心疼?到时候反让大家为你担心。所以你还是别去了。岳母也叮嘱我,叫你别去。”

清哑想想自己这大肚子确实不便,只好不去。

方初便带着方制等人去了郭家。

严氏和方瀚海则往严家去了。

郭家,今日往严家送妆的人是郭俭和蔡氏。

严家,不仅严氏在,严未央也从奉州赶来了。

巧儿的嫁妆虽比不得清哑当年出嫁丰厚,也是十里红妆,等闲人家比不上的。严家内院,众女眷来客纷纷赞叹说郭家嫁妆丰厚,又有太皇太后赏赐,是天大的脸面和荣光,梅氏心花怒放。

梅氏接待蔡氏,十分客气,一口一个亲家大奶奶。

蔡氏大嗓门对她道:“亲家,你娶了我这侄女,往后就享福吧。我这个侄女,不是我做大娘的夸,从小就聪明能干,又乖巧。从她姑姑出嫁后,郭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老老小小——”说到这,她双臂配合挥舞,划拉一个大圈子,表示囊括范围之广——“都是她操心…”

听到这梅氏暗暗嗤笑,心想:“郭清哑出嫁时,巧儿才多大?一大家子要个小女孩子操心,你们都是死人吗?也吹得太没边了。”

面上,她却故作疑惑道:“巧儿不是一直跟着她姑姑吗?”

待在乌油镇,怎么管家?

蔡氏道:“所以我说她能干嘛。”

梅氏没听懂她什么意思,觉得她答非所问。

蔡氏对众人道:“我这个人,天生就不是个细致的人。我婆婆和妯娌们各人也都要管着坊子里的事,也都忙。家务就靠巧儿盯着了。她一面要跟她姑姑学手艺,有时又回家来住几天,大小的家务事都要安排。下人都肯听她的,有威严的很。弟弟妹妹们她也管教的严。

“我那个小儿子,就是才被皇上封官的那个,不是去靖国公家学手艺吗,一年四季的衣裳都是他姐帮他做好了叫人带去。还张罗吃的,用的…我这个当娘的一点没操心。

“等长大了,把她姑姑一身本事都学来了。

“巧儿和一般人家姑娘可不一样,不但能烧能煮、会针线活,还会管家,还会织布织锦、设计图稿。娶回来生儿育女、伺候夫君不算,立马就能为家里赚大钱的。瞧瞧我们姑奶奶就知道,把方家兴旺的!

“这可不是我吹。郭家马上就要拍卖的技术,就是巧儿和她弟弟弄出来的。唉,想到这个我心里就疼。养这么大、这么能干的闺女,还没帮娘家做两件事呢,就要嫁到严家了,从此为严家出力。赚再多的银子,也是严家的。谁还记得郭家养闺女的功劳,不说郭家靠女儿拉拔补贴就算有良心的了。所以说,养闺女就是吃亏…”

她滔滔不绝地说,根本没有别人插嘴的机会。

********

先对大家昨天等更说抱歉!再吐槽起点网络抽风:我有发公众章请假的呀,为什么不显示?昨天有事所以只更了一更,以后会找机会补上。别怪原野,你们去翻作品相关就看见请假条了。

第1155章 蔡氏VS梅氏

梅氏被她说的脸色越来越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