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给睿明郡王本为了谢家。

如今看来,竟是祸不是福了。

她又悲又怒,身子不住打寒颤。思来想去,先挥退了谢天成兄弟,亲笔写了一封信,叫来陪嫁奶娘的儿子,命他悄悄送去奉州汉中府给谢天护。“希望天护还像以前一样明白事理,”谢吟诗默默想,“可别和郡王府有什么勾结才好。”

严家,郭勤才进门,巧儿就迎上来抱住他胳膊,看着他满眼急切地问:“怎么样?勤哥哥。”

郭勤轻哼一声,正要大摇大摆往椅子内坐下慢慢说,忽然想起什么来,反手扶住巧儿,道:“你看你,都有身子的人了,还这么没轻重!来,坐下说话。别蹦,也别跳,不然哥哥我瞧了心惊胆战的。”

一面说,一面小心翼翼扶着巧儿在椅子上坐下。

然后,自己也在巧儿对面坐了,斜着她道:“你对我外甥好点。”

巧儿噗嗤一声笑了,心里温暖的很,便问:“严暮阳呢?”

郭勤道:“总算你还记得自己夫君。——他送皇上回宫了。”再往巧儿那边凑了凑,低声道:“有些话要往深了说。免得睿明郡王去求情,皇上又撤回对谢家兄弟的惩罚。那我不是百忙一场!”

巧儿道:“好!”又撇嘴道:“又胜一回合。”

郭勤道:“什么?”

巧儿下巴一昂,道:“我说,又胜了谢吟月一回合!”

郭勤想说“‘又’什么,这次全是我的主意,与你什么关系”,想想又咽了下去,就让妹妹得意吧,她有身子的人,得让着点。

这时,银锁托着一盖盅进来,巧儿忙起身接过去,说:“这是我昨晚就煨的汤。快喝了,去睡一觉,起来看书,好好准备考试。”

郭勤顿时垮脸,接过碗…

几日后会试,郭勤得了魁。

三月初殿试,他得了状元!

与他相反,方制会试挂在榜尾,殿试也倒数第一。

王大人气得骂女婿:“明明能考好,就不肯多出一点力气!人家三元及第,你倒数三元及第!真丢我王家脸面!”嘴上虽这么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倒数三元及第也是本事啊!

郭勤继严暮阳之后三元及第,一时被人津津乐道。

郭勤中了状元,跨马游街,郡王府的人当然感觉刺心,还有一个人也很不好受,这就是吴青梅。

********

十年磨一剑,郭勤终于磨砺出来了!稍后还有一更,让你们连着看。我体贴不?(*^__^*)

第1222章 往事如流水(五更)

这日,两位落榜的同窗回乡,郭勤到东华门外相送。

送别二位转来,一小厮拦在马前,赔笑道:“郭翰林,我家夫人想请翰林过去一谈。”说着目光瞥向旁边岔道,岔道通向渭水河边,河边的垂柳下停着一辆青帷马车。

郭勤问:“你家夫人是谁?”

小厮道:“翰林去了便知。”

郭勤道:“请恕在下没空。”

说完双腿一夹马腹,就要离开。

他又不傻,随便就去见陌生人。

他才和谢家交手一场,谁知对方什么人、又有什么用意!

小厮急忙抢上前,抓住缰绳,仰面道:“郭翰林请等等。”一面急切地回头张望,不知该怎么办。

郭勤脸一沉,喝道:“放手!”

小福子跳下马,一把揪住那小厮衣领质问道:“你干什么?想打劫今科状元?不想活了你!”

正在这时,那边马车车帘掀开,吴青梅等不及丫鬟下车搀扶,自顾跳下车,对这边喊道:“郭大人!”

郭勤转脸一看,不由意外。

可是,他却没有动。

吴青梅见他没有过去的意思,只得自己过来。她带着流苏从岔道上款款走来,目光注视着前方马上的少年。数年不见,少年成熟了许多,不像昔日嬉皮笑脸,多了些稳重和官威。

她心急跳起来,仿佛期盼着什么,一手摸了摸袖内折扇

郭勤看着款款走来的女子,虽然已为人妇,容颜却没多大的改变,依然精致的小翘鼻子,轮廓分明的红嘴唇,举止优雅却不失天然,唯一少的,是那一丝丝属于少女的小俏皮。

曾经这张脸,让他魂牵梦绕,因为爱,也因为恨;眼下见了,怎么感觉好陌生呢?有点记不起来了。

吴青梅来到近前,冲他福了福身子,垂眸道:“我有几句话,可否耽搁大人片刻,去河边说?”他们现在正在官道上,有些碍眼。春日外出游玩的人多,看见了总是不好。

郭勤面无表情道:“在下不认为和夫人有话说。”

吴青梅抬眼,目不转睛地直视他,眼神固执。

郭勤避开她目光,道:“在下告辞。”说完催马就走。

吴青梅气苦,急道:“等等!”一面从袖中抽出扇子,“给你!”

郭勤马已前行了半步,扭转身子回头,当看见那精美的套子很是疑惑,不知是什么东西,要送给他,他又怎会要呢。

吴青梅忙解开扇套,抽出扇子,低声道:“还你!”

郭勤静了一会,才一声不响地接过去,然后催马就走。

吴青梅见他半点不愿和自己交谈,终于绷不住了,急道:“你还在怨我吗?对不起,我…我当初并非有意使你难堪…”

郭勤勒住马,回头,认真对她道:“我没有怨你。”

吴青梅眼中迸射出惊喜的光芒,急道:“那你…”

郭勤道:“夫人,过去种种譬如那流水——”他抬起马鞭指向渭水河——“再不复返。当日也是在下孟浪,在下也已经受到教训了。夫人如今嫁得如意郎君,将往事都忘了吧。”

说完,不等吴青梅回话,便扬鞭策马,直奔城门而去。

奔行间,春风拂面,格外意气飞扬,心中更是轻松舒畅。

他生就一副不肯吃亏的性子,怎么就这样放过吴青梅了呢?

难道念旧情、不忍报复她?

当然不是。

当日在锦绣堂,她给予他的羞辱现在想来还刻骨铭心,岂可轻易忘记!他也曾跪下自抽嘴巴,就为了要自己记住那耻辱。他誓:有朝一日,他要让她仰望他,跪在他面前求他!

当日姑父教导他:与其找机会报复,不如愤图强,待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时,今日你的笑话就会成为她的笑话。他虽听进去了,并一心奋读书,却没有放下报复的念头。

可是今日面对她,他忽然没了报复的兴致。

吴青梅,他生命中第一个打动他的女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他心中的印象已经淡化,爱固然没了,连恨也消散了。

因为,现在难受的人是她,何须他报复?

她等在这里,还他折扇,而这折扇她当初可是说丢进水里了,现在又拿了出来,不亚于他当初自抽嘴巴。

这还不是他放下的主要原因,真正原因是:他有了更高的目标,吴青梅已经被他甩在身后,成为他的过去。

他是要做大事的人,睚眦必报除了结下更多的对手和仇敌,毫无益处;而且他也不想和她再有任何牵扯,他已有未婚妻了。范馨怡性格高傲,却不失正直热心,他该珍惜她。若是再和吴青梅有任何牵扯,怎么对得起馨怡?那才是无情无义呢。

想起范馨怡,郭勤嘴角一弯。

他觉得,他和姑父的遭遇很像,都是被所爱的女人打击,好在又遇上了值得珍爱的女子。姑父对姑姑矢志不移,并不和谢吟月藕断丝连;他也要学姑父,不能和吴青梅有牵扯。

吴青梅望着绝尘而去的主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江南,乌油镇,方初接到京城飞鸽传书,匆匆回到东院,对清哑笑道:“勤儿不负众望,三元及第!”

清哑惊喜万分。

郭家终于出了个顶梁柱!

欢喜之余,她又疑惑:状元这么容易考吗?先是严暮阳,后是郭勤,一个是六状元,一个是三元及第!

方初听了她的话,差点呛了,正色对她道:“千万别在外面这么问,会被人指责狂妄、矫情的,更会招人嫉妒的!”

说着,嘴角却溢出笑意来。

他又告诉清哑:郭勤暂留在翰林院,所以范家和郭家商议后,准备送范馨怡进京同郭勤完婚,婚期定在八月份。郭家,郭守业老两口和郭大全夫妇进京为郭勤主持婚事,其他人则脱不开身。

清哑有些遗憾不能去,家里几个孩子要照应呢。

方初道:“这也没什么遗憾的,这边是祖籍,也有许多亲友,也要办一场婚礼,否则说不过去。岳父岳母和大哥大嫂都去了京城,二哥二嫂又在奉州,咱们正该去绿湾村帮忙,不然三哥哪里应付得来。”

清哑一想正是,这年代,往返一趟京城太不容易了。

两人正说话,一阵喧闹声传来,是孩子们放学了。

方初手一挥:明日去清园!

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安哥儿叫得最大声,又嚷又跳。

方初嫌弃地瞪着他:这小子如此暴躁冲动,一点不像自己儿子,可是那长相铁证如山,想抵赖都赖不掉。

清哑则急忙张罗收拾行装。

********

明日会大跨越!赶得我那个急哟…爱你们!

第1223章 又五年

又五年。天籁『小说

都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然方初这五年来从未离开过家,除了偶尔去霞照转一圈,大多时候都在家,春夏秋三季一家人住清园,冬日则回乌油镇,和郭织女是真正的神仙伴侣!

不知有多少女人羡慕清哑。

男人们则觉得不可思议。

小方氏那么多买卖,方初竟然放手丢给那些管事掌柜的住持,就不怕出事?男人儿女情长到这份上,也是少见。更多的人则是鄙夷,认为他胸无大志,还有人说他将志向寄托在儿子身上。

从前年开始,方无适就频繁来往于霞照城和乌油镇之间,代替父亲管理舒雅行等买卖。去年起,方无莫也随兄长出入霞照。

五年来,郭织女也如同隐居,五年织锦大会都没有露面。算上之前几年,她已经有**年没在织锦大会上露面了。然而,九年前她在大会上的强势震慑了纺织界,没有人敢小瞧她,说不定哪一年,她冷不丁又要在织锦大会上爆。

果然,今年织女复出了!

三月,方无适远行去西北奉州。

四月,方初带妻儿进城,住在青石巷,就是初遇牛二子的地方。青石巷的宅子原本格局不大,根本不够方家主仆入住。方初早年便令人留心青石巷和小石桥两处:若是左邻右舍要卖屋子,或者愿意置换田地的,便买下来。终于,青石巷的邻居要卖宅回乡,将宅子卖给了方家。方初令人好生打通修整,建成了方家别苑。

又是梅雨季节,连绵的雨水造成水患,湖州有几个县受灾。

霞照县还算幸运,江堤未破,可受邻县牵连,加上霞照历来富足,那灾民便往霞照境内涌来,县尊少不得组织赈灾安民。

端午节这天,霞照官商合作举办了龙舟赛,既娱乐百姓,也是安定民心。龙舟赛的地点选在田湖以北通往景江的一段水道,法华寺就在这条街上,渡口就在寺庙正前方。一时间,上香的百姓和看龙舟的百姓将一条街挤得水泄不通。

这个热闹,孩子们当然不会错过。于是,郭孝郭义、郭顺郭芸儿、方无莫、方无悔等人一道出来看龙舟赛,并与方二叔家的堂兄妹、严家和沈家的表兄妹等相约在渡口会面,晌午去湖东的醉仙楼吃饭。

小鹊扮作方无悔,方无悔扮作丫鬟。

方无悔是在家人宠爱中长大,行事向来无拘束,看起来很像冒失的小丫鬟;而小鹊心心念念自己要扮好姑娘,千万不能露了马脚,因此按平日蒋妈妈教导,端着千金闺秀的架子,端庄、矜持,在不知情的人眼中,自比方无悔更像大家闺秀。

既然演戏,就要当真的演,所以,众仆妇们都众星捧月般围着小鹊,方无悔也跟在小鹊身边“伺候”。

这在其他时候自然没事,可是今日法华寺前人山人海,他们这群人太多了,想始终走在一起太难了,时不时被人从中挤开,然后又费尽力气聚拢在一处,反复几次,可累了。

小丫鬟方无悔就被挤掉了队,急得踮起脚对前喊“姑娘,姑娘”;小鹊也慌忙停下脚步,隔着人头喊她“小鹊小鹊,你在哪?”

方无莫一眼看见妹妹,就要回头来接她。

方无悔见他们在自己左前方,忙要挤上前会合。然她往左,有人挡住;往右,也有人挡住;正中间是个肥胖的大娘,如山峦般挡在她面前。她灵机一动,采用游泳的姿势,把头一低,身子一矮,从大娘的左腋下钻了过去,并且两手将别人往自己身后划拉。

她就像条游鱼般,在人丛缝隙中游动,方向——左前方!

可是,人群在流动,动荡之下,她钻的方向就偏离了。等连续钻了四五个人,她直起身子踮起脚一看——呀,怎么二哥他们还在左前方?不但如此,连距离也远了许多。真是见鬼了!

她毫不气垒,把头一低,再钻!

那边,方无莫他们也往她这边挤,方向——她原来站的地方。

就这么的,双方本是想靠近,结果却越来越远。

方无悔被挤到法华寺前的财神小庙旁,背靠着墙壁,站在一个大石墩子上,望着面前人海茫茫,二哥和表哥表姐却不知在哪个角落。

她一面在人海中搜索,一面警惕地注视身边人。

一个和方无适差不多大的俊秀少年在她面前停下,把她上下打量一番,问:“小妹妹,你和家人走散了?”

方无悔摇头,甜甜道:“不是,我娘在那拜财神。”

少年侧身扭头看向财神庙前,果有一个农妇跪在财神前。

少年疑惑地收回目光,又打量方无悔——不像母女!

方无悔已经十一岁了,梳着双丫髻,头有些散乱——刚才在人缝里钻的——凤眼清亮,琼鼻如葱头,鲜红的小嘴,笑容甜美,衣裳也鲜亮,怎么看都不像那农妇的女儿。

他打量无悔,无悔也打量他,并给了个评价:挺俊秀的。

其实少年十分俊美,站在那,周围来往小媳妇大姑娘都偷偷地注目,但无悔两位兄长都长相出色,尤其二哥俊秀安静,堂兄表兄也都不俗,她见多了,就不觉少年有多出色,反倒很警惕他。

无悔自小就被巧儿表姐教导,虽没学得表姐那些心眼子,也十分机灵;这几年则被郭义、沈怀婉等人耳濡目染;再者,因为大哥当年被人掳走过,她自小就常被父母告诫:在外不可轻信人言,尤其要她留心一个叫“魏真”的人,甚至要防备所有姓卫和姓魏的,并将卫昭其人其事告诉她,说是方家和郭家的仇人,将对她不利。父亲让她外出时扮丫鬟,就为了迷惑对方。

家人这般苦心教导,无悔自然对眼前少年警惕。

她一笑,问道:“这位公子怎么一个人在这?”

少年懊恼道:“我和小厮挤散了,我找不着他,我又是才来这地方的,不认得路,去不了我二叔家啦。”

方无悔忙问:“请问公子姓名,二叔是何人?”套上话了。

********

新篇章从可爱的无悔开始。猜猜看,她怎么找哥哥姐姐们!

第1224章 方“财神”显灵

少年道:“在下姓赵名凡,二叔是锦商,经营一家蜀锦商行。天籁『小说”

他本想问方无悔可知道这商行在什么地方,然瞅着方无悔稚气未脱的小脸,心想她这点大又是女孩子,一年到头还不知道能出来几次,也许只能在这节日才能出来玩,如何知道什么商行,还是别问了。

谁知方无悔道:“那商行我知道。”

赵凡惊喜道:“你知道?”

无悔道:“嗯,我陪姑娘去买蜀锦。”实际上是小鹊陪她去买蜀锦。

赵凡诧异地问:“姑娘?”

无悔这才现说漏了嘴,歪着头笑。

赵凡察言观色,又扭头去看拜财神的农妇,早没影了,心下了然。他也不点破,却道:“我不认得路,烦请姑娘为我带路如何?”

他怕她单独一人,倘或出了什么意外呢?

不如跟他一起走,他好歹能护着她。

无悔想了想,摇头道:“我要找姑娘。不能陪你去。”

她也不隐瞒了,反正这人姓赵。

赵凡问:“可你怎么找呢?”

望着面前一片人海头皮炸。

无悔道:“我就在这等。走来走去倒岔了。”

赵凡道:“可你家姑娘也不知道你在这儿。”

无悔心想,是啊,得想个主意让二哥知道自己在这。什么主意呢?最好做一件事引起轰动,而哥哥姐姐们听了,就知道是她干的。

她便对赵凡道:“你帮帮我,我找找我家姑娘在哪个方向。”

赵凡问:“怎么帮你?”

无悔道:“我骑你肩膀上,坐得高看得远。”

赵凡一下子红了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她道:“你…你一个姑娘家,骑我头上,我要倒霉的!”这丫头也不小了,怎好和他亲密接触?

无悔道:“才不会呢。我是福星。我…我家姑娘说,我福运最旺,能给身边人带来好运的。要不是找姑娘,你请我坐你头上我还不愿呢。你被我这么一坐,将来肯定福运亨通、前程无量!”

她可不是说狂话,打从她出生起,在家受父母兄长宠爱;回祖籍被祖父母宠爱;去外祖家,被外祖父母舅舅舅母宠爱;连家中下人都喜欢她,说她宽和怜下,人人争相亲近她,不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可也没听说过谁沾上她就倒霉的。

赵凡见她言之凿凿,又被她凤眼忽闪忽闪的弄得心跳,又想她肯定心急找到她家姑娘,自己就托她一次又能如何?

于是左右瞧瞧,然后在她面前转过身子,半蹲下来,“上来吧。”

无悔见说动了他,抿嘴一笑,当真撑着他肩膀就要上去,忽然又踌躇起来:刚才说时没觉得,还和他争呢,其实这么叉开两腿骑在他肩膀上好像是不大妥当,很不雅观;再说,他这么大个子,只要背着她,一样能居高临下看人。

想罢,她便伏在他背上,道:“好了,起来吧。”

赵凡见她不骑了,也松了口气,便托着她两腿站起来。

无悔立即高出人群,目光在一片人海面上巡梭。果然,她看见了郭孝等人,已经分散开来,正急切地找她。

她要叫他们过来,喊是喊不应的;若等她挤过去,哥哥姐姐们肯定又转了方向,她忙拍赵凡肩膀,道:“快放我下来!”

赵凡忙蹲身,放她下来。

她跳下来,对赵凡道:“你帮我个忙…”

凑近他耳边,如此这般教了他一番话。

赵凡感觉一股香甜的气息喷在耳畔,她的小手还做个遮掩状,罩在两人面颊旁边,他从未与女孩子这么近接触过,顿时连耳根都红了,只知道点头而已。

方无悔就跑向财神庙后。

这财神庙是个路边小庙,仅只有三四尺宽、一人多高,内中只放了一尊财神像。霞照城以商业闻名,很多街道上都有这样一个小庙,是商贾们供奉财神用的,人进不去。

财神庙也有后门,被叫花子抠的。

方无悔从庙后面洞内钻进财神肚子里,赵凡便在前面跪求财神,口中念叨:“财神爷爷,赐弟子好运吧。弟子得了财神爷爷照应,从此一定勤俭持家、孝顺爹娘…”

把这番话反复念了几遍,又伏地冲着财神爷磕头。

这样一个俊秀的公子跪在大街上虔诚求财,还真少见,因此,不一会儿他身后就围了许多人,对着他指指点点。

正看着,忽然那财神爷袖内滑出一小锭银子,“当啷”一声掉在面前的聚宝盆内,人们一愣,赵凡一把抓起银子大叫“财神爷显灵了!”

顿时人们沸腾了,盯着赵凡手上的银子议论纷纷:

“真的假的!”

“怎么不真!我亲眼看见的!”

“真要显灵,怎么单赏他银子?”

“对呀,让我们也试试。”

于是,众人推搡赵凡,叫他让开。

赵凡无奈只好让开,去不肯离去,死死霸占住那个石墩子。

一个妇人和自家男人合作,拼命推挤,终抢得庙前位置,跪下求财,男人在旁守护。妇人磕了三个头,求道:“财神爷爷大慈大悲,我是张家…若得了钱财,早晚烧香拜财神爷爷!”

可是她磕了许多头,说了许多的话,什么等了财还愿云云,每一遍的祈祷词都不同,财神爷爷的袖子里却再也没有掉出银子来。

人们纷纷说,这肯定是假的,又说她心不诚。

妇人急了,她怎么心不诚呢?

她又换了一套祷告的词句。

还是不行。

人们怀疑地看向赵凡。

赵凡也做个疑惑状,歪着头想缘故。想了一会,恍然大悟道:“会不会你们说的不对?我刚才是这么拜的…”

又说“勤俭持家,孝顺父母”的话。

那妇人将信将疑,依言说了一遍。

结果,话音才落,又一块银子掉下来。

妇人看着银子,激动得哆嗦了。

她不肯让开,还要拜。

第二次拜,依然得了一小块银子。

这下周围人不依了——凭什么财运让你一个人得?

于是,大家又拼命推挤起来,甚至大打出手,争夺跪拜权。

赵凡急忙高声道:“大家听我说,财神爷爷是最怜老惜贫的,今天显灵帮助大家,是机缘。大家要是为这个闹出人命来,财神爷爷会生气的。要是财神爷爷一生气,不肯散财了怎么办?”

********

就在大家翘盼望原野连续万更的时候,“啪”,原野掉链子了!关键时候掉链子最讨厌,是不?唉,让我再酝酿些日子吧。等不及的亲们可以攒几天再来看。爱你们!群摸!

第1225章 你那个姐夫,你要小心他!

众人一想,可不是吗,菩萨都讲究众生平等。天籁小说

便有人问:“那怎么办?”

赵凡道:“大家挨个来。”

后面的人不答应了,若是挨个来,他们等到猴年马月?

赵凡道:“财运财运,要看运气。什么是运气?刚才站在这庙前的人就比别人有运气。你们说对不对?”

众人觉得他说得有理,果然不挤了,挨个等待;又规定:每人只准求一次,不准求两次,别惹怒财神爷,大家都答应了。

然这是庙前的人,因占据地利优势,才肯达成这样一个协议;那后面远处的人才不管不顾呢,听说财神显灵,只要许愿“勤俭持家,孝顺父母”就能得银子,便连命也不要了,纷纷往这边挤。

再说方无莫等人,这一会的工夫就把妹妹丢了,一个个慌张不已,尤其是方无莫。他立即派身边亲信小厮前去告诉方初。这不比别的事,他可以慢慢行,哪怕办不好事后领罚也能承受。这件事他根本不敢有任何耽搁和隐瞒,怕无悔像大哥当年一样被人掳了,而他没有及时向爹回禀,错过了解救的最佳时机,那就百死莫赎了。

今日龙舟赛,方初也是出力的,却没有一直待在现场,中间偷了个机会去了兴隆银号——原卫昭岳父王家的银号,如今有他一半的股份。他虽然在乡下待着,却并不是如人们看到的那样,诸事不理,他暗中派人将名下各个产业都监视着呢。

怎么监视?

他自有自己的方式。

比如这兴隆银号,除了王治(王杏儿弟弟)定期向他汇报总账外,他命方家的管事关注账面大笔借贷动向,他自会判断是否异动。

如今,他察觉异动了。

兴隆银号的东家专用书房内,方初坐在桌案后翻看账本,王治坐在桌子一侧,静等他看完说话。

半个时辰后,方初抬起头来,问王治:“这福安商行是什么时候开的?东家何人?与你打交道多久?以前都是只借几万,最多不过十万,为何这次你敢借他五十万?”

王治忙道:“福安商行是六年前开的,东家是贺芳贺老爷。原是接手买了一家三流锦商的产业建成,就如同方叔当年买下周记,建立了舒雅行一样。自他开张以来,所有银钱流水都从兴隆银号过。便是借银,都能按期归还,从不拖欠,是老主顾了。这次他要扩大商行买卖,提出借五十万,晚辈看他经营兴旺,虽比不得织锦世家家业大,好在稳固,才答应借他,也是帮他一把的意思。指望将来他的商行兴旺了,还能照顾咱们银号买卖。”

方初又问:“谁经办的这件事?”

王治道:“晚辈姐夫。”

王杏儿嫁人了,夫君是兴隆银号的大管事李原,方初也见过这人,生得很是清俊,为人活络,很善于拉拢客户。

听说是他经办的,方初双眼微眯,不说话了。

王治不安地问:“方叔,有什么不对?”

方初没回答他这个问题,反问他:“当初我用清园抵押,向汇通钱庄的杜老爷借五十万,杜老爷毫不犹豫地答应不说,还问我可想借一百万。你可知道这是什么缘故?”

王治道:“因为方叔信誉好、有能耐。”

这件事当年成为织造行内美谈,王治就是想效仿杜老爷,让客户对兴隆银号有信心、有好感,所以才选择有潜力的客户放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