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上前一一行过礼。

二太太说了几句客气话,三太太廖氏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解脱的笑容,将容华拉过来,十小姐菁华忙给容华让了座位,容华挨着廖氏坐了、菁华坐在容华下手。

廖氏道:“我刚才还跟你二婶说,过几日就要搬去三庙胡同。”容华眼睛一亮,“三婶要搬来京城?”

廖氏道:“是啊,你三叔明年要参加秋闱,这样方便些。”

容华看向菁华,菁华脸上霹出些笑容。

容华和廖氏这边说着话,二太太探究地向容华望了一眼,随即就不以为然地笑笑。

容华知道二婶的意思,她虽然是大房所出,却是庶女,就算和三房再亲近、也不具备竞争的条件。

二太太又望向内室,担忧地皱起眉头,“这郎中来了一个又一个,也不知道到底看的怎么样了。”

二太太的样子,分明是已经坐不住了。

果然,二太太站起身道:“我过去看看。”

容华暗暗一笑。都是陶家的人,联姻不一定非要从大房里面选,二房的几个小姐年龄也都合适,之前不过是送过去作妾也就罢了、万一大姐的身体当真不行了,那就不是要挑选妾室了“

瑶华己经看好了武穆侯的亲事,剩下她和研华两个庶女,二太太自然从中看到了希望。

不一会儿二太太从内室出来、果然没有带回任何有用的消息。大太太做事谨慎,什么事都没决定之前,末会将实情说出来。

将屋里的郎中都送走,大太太方从里面出来,见了众人勉强微笑。

二太太上前去问,“那些郎中到底怎么说?”

大太太道:“郎中说的都是一样,是妇人病,急不来的,慢慢养才是。”

二太太这才坐正身子,“这妇人病虽说不好治,也不会太严重”

正说着话,陈妈妈进来在大太太耳边禀告了两句。

大太太皱起眉头、问道:“怎么回事?找了郎中去看吗?”

陈妈妈道:“看了,都说不得好了。”

大太太又问:“可开了方子?”

陈妈妈道:“哪里肯开方子呢,只说不中用了。”

二太太终于忍不住问,“怎么了?”

大太太神色有些悲戚,“四姨娘病重了,”也不再多说什么,忙起身道:“我过去看看。”

大太太一走,众人都坐不住了,边说话边往外走,走到月洞门,才分开了。

容华过了月洞门,正往前走,忽熊有个人影冒出来,吓了她一跳,再一看原来是弘哥。

弘哥笑着凑上来,拉起容华的手,“姐,过来这边说话。”

容华走到一旁问弘哥,“事情办妥了吗?”

弘哥点点头,用极低的声音道:“姐姐放心,这事就包在我身上。”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只镯子塞回容华手里,“姐姐将这个收好。”容华顿时狐疑,“不是让你拿去当了,怎么又拿了回来?”这是七姨娘留给她的镯子,平日里仔细收起来,别人不曾见过,拿出去当了也不会有人知道,要不是这次需要银钱,她也不会…

弘哥道:“姐姐放心,我已经想到了办法。”顿了顿笑着,“我本想明日里再去当了,谁知道今天就遇到那马道婆,那婆子看我腰上的玉佩,我使将玉佩解下来给她了。倒也省了咱们的事。”

那人竟然这样贪得无厌。

弘哥又道:“她答应我,过两日就将东西拿来给我,还说要帮我一起…到时候看她怎么狡辩。”

容华道:“若是她反悔了,你那玉佩可怎么办?”

弘哥笑着道:“姐姐放心、我已经答应她,事成之后再给她好处,若是她真的反悔,我使说玉佩丢了,顶多挨一顿骂。”

这也是个好办法,先前她还担心,将来到大太太跟前,大太太问起弘哥给马道婆的银钱是如何来的,弘哥没法解释。

容华看着弘哥,那个原来只会躲在她身后的弟弟,现在也能帮她了,想到这里微微一笑,“要小心,不能让她看出什么来,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第七十二章 斗智(上)

大太太看过四姨娘后到老太太屋里,外面瓶起了雪花,大片大片的雪,一会儿功夫就将地面铺了一层。

大太太不小心踩到雪堆里,留下两个脚印,一浅一深。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四姨娘死的时候是舒展着眉宇的,研华有了老太太做主,会有一门差不多的亲事,所以她了无牵挂。

想到这里,大太太不禁心有不甘,她死是死的干净、却害得淑华如此。

丫鬟们过来脱下大太太身上的氅衣,大太太擦了袖子上的雪接过暖炉,进屋行了礼坐在陶老太太身边,“我去的时候就已经…吐的都是是。”

老太太眼前浮起四姨娘的笑脸,四姨娘给正安生下儿子的时候,她还夸四姨娘是个有福气的人。

“这殓葬的事…“

老太太道:“这些事一向都是你来安排,你看着办就行了。”

大太太点点头。

老太太又想起来,“研华六想要去看的话,就让她去看看,毕竟…这是最后一面了。“

大太太道:“媳妇明白。”

“人死了,以前不论有什么事都揭过去了。“陶老太太叹口气,“最近府里事多,你要仔细着点。”

陶老太太想到淑华的事,“义承侯府那边有没有差人来问?”

大太太道:“昨天就来过了一次,今儿又来一次。“

陶老太太道:“不管大丫头什么情况,都不能瞒着侯府。淑华有没有再问起那件事?“

大太太摇摇头,“没有、我劝了劝她,让她别听那些闲帮,淑华虽然表面上不说了,心里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瞧着…“大太太眼泪流下来,“这可怎么办?”淑华这个样子,她是真的伤了心。

陶老太太叹口气,压着心里的情绪,“现在这个地步哭有什么用,只能想办法,寻人四处打听看看有没有治这病的名医,义承侯府那边最好去一趟,淑华身子姑稍稍耕,就要妥当地送四侯府去。

大太太哭出声来,“这个样子,怎好再离开我眼前,真是要了我的命。”陶老太太沉下脸,“那能怎么办?淑华是已经嫁了人的,不回到婆家难道将来…”话到嘴边、推也不忍心说出来。

大太太道:“您是不知道,现在我这个心…”

陶老太太叹口气,“我如何不知道?只是后面的事还需要你去安排,在这个时候淑华都靠着你,你不能乱了。“

大太太点点头,用手帕擦干眼泪,“我是知道的,可是…大姑爷那边,以前的打算全都不作数了,淑华醒来就说,绝不肯让容华进门…”

陶老太太道:“我看这事就放一放,淑华养病要紧。以前是怕淑华地位不稳,想荐将她一个妹妹嫁过去帮帮她,现在却顾不得这些。”

大太太张了张嘴,“老爷的意思是绝不能短了这门亲事。让我要早做安排。可我现在心里乱作一团,没有了主意。“

这话是什么意思?不管女儿如何都要延续两姓之好?陶老太太沉下脸来、淑华亲事定下来之前有一天晚上老大心事重重地来找她,她问他是不是有事,老大却支支吾吾不肯说清楚、只与她提起,有个钦天监的西人、推开了一个什么炼丹的道士,宫里放出消息来,说圣上服用了那道士炼出来的金石丹药,似是出了问题。她见老大坐立不安的样子,就问他,那道士与他堵没有关系。老大虽然矢口否认。她却如何也不能放下心来,连忙找人四处打听。这样胆战心惊地过了几日,上面没追查此事,老大家的五丫头却在这时候不清不楚地没了,老大又和赵家匆匆定了婚事。两家联姻之后,赵寨快复了爵位,老大也擢升为正五品户部浙江可郎中。她就想起那句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

陶老太太道:“这事我却管不得了,你和老大好好商议,我们家的小姐适龄的小姐虽多,却不一定能让你们事事满意。”

大太太脸上立即露出尴尬的表情来。

陶老太太看了一眼媳妇,接着说:“四姨娘身边的柳儿,二丫头身边的初晓,年纪都不小了,我寻摸着给她们俩说两门亲嫁出去。”

大太太知道老太太陪嫁庄子土有几家走老太太的亲信,进了这几家就像是被老太太握在手心里,连忙道:“有老太太做主,那是她们修来的福气。”

陈妈妈从外面进来道:“义承侯府遣了郎中和画师过来。蔡夫人还说,晚一会儿会过来看大小姐。”

陶老太太不知道里面的缘由、“画师?“

大太太忙解释,“义承侯夫人说容华长得与弘化公主有八分的相像,要画弘化标主的画像送进宫去给贵妃娘娘,让容华帮个忙做个比对。”陶老太太听了眉头一皱,“要说弘化公主,她蔡家的姑娘不是会更像,怎么倒拿我家的姑娘做比对来了。”

大太太道:“蔡夫人只说是容华更像一些,弘化公主素有贤名在外,对容华也不是坏事。”

陶老太太这才点了点头。

陈妈妈连忙让人将郎中领去大小姐院子里,画师请去八小姐那边。

大太太知道侯府遣来的定不是寻常郎中,进屋一看果然是上次给瑶华诊过脉的御医。

淑华在侯府里面,是少不了找御医来看的。可大太太心里还是对这御医抱了希望。

等到御医看完脉急忙去问,却跟请回来的郎中说的无不相同,当下心就冷了,等御医开了方子,让人取来玩物一并奉上、御医收了,大太太才道:“我家大姐这病,先生不妨和我说个实话,让我也有个心理准备。

那御医斟酌了一会儿道:“大奶奶这病我却不好说了。大太太心里要有个数,大奶奶小产之后,我请过三次脉,大奶奶的脉象是一次比一次严重,再这样下去恐是不好。“

大太太心里更加沉重起来,脸上也勉强支持,送走了郎中,大太太独自在侧室坐了一会儿,心里百感交集,不知能去想什么法子让淑华好起来,万一淑华真的有什么闪失,大太太想到这里就一阵心酸。心里正思索着老太太的话,就算是找到擅治此病的郎中,也不一定就能收效。实在不行也像瑶华那般先去供奉药王、不讼管不管用总要试一试。

“太太,马道婆来了。”

耳边突然响起声音,大太太一惊转头看过去,原来是陈妈妈。陈妈妈又说了一遍,“马道婆进府来了、”马道婆这几日来的也太频繁了,“要不要给她些香油钱,将她打发了?”

大太太想了想也正有事要问,“将她叫进我屋子里说话。”

马道婆被陈妈妈领进大太太屋里。

给大太太请了安,马道婆一脸讳莫如深,不等大太太问,她便开口,“太太,如今可相信我说的话是真的?”

大太太回想起马道婆所说,大姐儿的事必须要她来办才能好的。淑华病情如此,她已经是束手无策,虽然对马道婆多有不信,现在却也想听一听。

大太太道:“你且说说,怎么才能化解?“

马道婆道:“这便是那里的因种就了哪里的果。好在还能补救,那些个阴暗邪祟才是这祸事的起因,我早说要太太在府里供奉菩萨,以佑阖府康宁,就是这个道理。”

大太太道:“我们府里从来不曾落下这些香火我,你那三圣庵里不是就供奉着。“

马道婆道:”那些供奉可保平常,这些就管不了了。供奉菩萨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府里的人在佛前虔心侍奉才好。“

大太太脸色一变,“那怎么行?我们府里也没有这样的人。”

马道婆一脸禅机,念了句佛、“上次来之时己经向大太太说了人选,府里的八小姐八字里带着贵,极为好的。“看大太太面色不善,马道婆接着道:“也不是像别家家海那般,要族里女子出家修行、只是在府里我选的地方向外扩建个佛堂,待奉佛祖几年,这不但队府里好,对八小姐自己也是件功德,而且八小姐年纪也不大,耽搁几年在这上面,也无碍的。否则、将来不但大小姐…府里也会不太平的。”

“我说句不中听的,大小姐这事不过就是个开始。”

大太太心里一惊,脸上有些动摇。

马道婆更近一步规劝,“如若是不相信我,大太太仔细想想、无论什么,八小姐都是跟这件事多少有些关系的。“

马道婆这话倒是…八姐儿不光是跟五姐儿重名,本还是要将她嫁过去。大太太仔细思量、进发觉得马道婆这话嘻理。最让人害怕的就是将来…难道将来还会有什么事发生?

屋于外的春尧将这话听了、脸色顿时一变,轻轻地走了出去。

第七十三章 斗智(中)

画像只到了一半,春尧就进了门。容华看春尧脸上多有焦急的神色,就真起身来对那画师陈先生道:“女先生稍等一会儿,我出去一下就回来。”

陈先生理解地笑了笑,也停下笔来歇息,木槿忙倒了热茶端给那女先生。

容华出去了一会儿,春尧急着讲话说了。容华低下头来思量,在福利见到马道婆,她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春尧道:“八小姐要想想办法,我看太太八成是信了的。”

要说让她马上出嫁做了姑子,大太太是不会答应的。只是在府里佛堂里侍奉佛祖几年??????这样的要求却十分容易做到,听起来也很简单,不过是多留在府里几年,别的事也不做,困在佛堂里罢了。

只是等她真的进了佛堂,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不管大姐能不能好,单凭马道婆说府里以后会有什么祸事,她就会一直在佛前祷告,等过了婚配的年龄,不论说什么都晚了,更何况谁能受得了整日对那些泥胎不变心性?到时候就算她没变,外人看她也会觉得怪异,这样下去和去庵里做姑子有什么两样?容华是了解太太的。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之哟她才能想得出来。

容华对春尧点点头,眼睛里充满了感激,“你先回去,免得会被人发现,我再想想法子。”

容华回到屋子里,坐下来让女先生接着画。马道婆的提议应该很快就会有风声传出来,大太太同意不同意就看会不会在府里建佛堂。

这两日看大太太为大姐伤心的样子,一个做母亲的,在这时候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女儿,别人小小的牺牲更不在话下。指望大太太慈悲?那日夜里她是怎么死的,大太太又说了什么?清晰的就仿佛昨日发生的一般。

女先生将画像画好了给容华看。哪里是比照容华去画弘化公主,上面明明就是容华。容华不禁有些迟疑,“这??????蔡夫人不是说要画公主的!”女先生到:“我来之前和夫人商量过了,比照着画恐怕会失真,画到最后反而谁都不像了,还不如直接画小姐。这样总比那些有形无神的要好得多。”

容华笑了笑,送走了女先生。等到女先生走远了,木槿也从外面回来,看那翡翠正在一旁偷懒,就悄悄的到:“义承侯蔡夫人来了,想必是来接大小姐回去的。”

大姐那个样子是经不得折腾的,应该还会在府里住几日。容华又让锦绣去悄悄打听一下,蔡夫人都来说了什么。

过了一会儿锦绣回来,容华放下手里的书问:“怎么样?”

锦绣道:“蔡夫人和大太太在屋子里说话,声音很小,大多是没有听清楚,像是和武穆侯有关。不过另一件事倒是听清了。”锦绣离得近了,靠在容华身边说,“蔡夫人的妹妹华贵妃,封了皇贵妃。”容华不禁扬起了眉毛,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义承侯府越是一棵大树,父亲就越舍不得松手,何况还有瑶华这样一闹,怎么也不可能将她嫁去义承侯府。

锦绣又说起马道婆,“小姐,那件事能行吗?”容华笑笑,行与不行也只能是这样了,就算她安排的再周详,中间也可能会出差错,“别着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锦绣合起手来祷告,“千万别出差错。”容华道:“瑶华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锦绣摇摇头,“没有。”淑华那边她已经去过几次,可是都没见到瑶华,以瑶华的性子应该会服侍在她姐姐床前才是,这样看来,虽然大太太表面上没说,暗地里已经罚瑶华闭门思过,这样的小惩大诫放在别人身上虽然不算什么,可对于从来没有受过罚的瑶华来说,已经算是十分严重了。

“初晓呢?”锦绣道:“打了几仗正在屋子里养伤呢。”不会只是打几仗这么简单,就看接下来由谁来处置初晓了。容华想了想又吩咐,“仔细着点,看看这两日府里都会来什么人呢。”

义承侯蔡夫人从陶府回来,赵宣德两口子早就等在主屋,晚饭已经准备好了。蔡夫人看了一眼赵宣德,“你大哥回来没有?”

赵宣德到:“没回来,大哥遣人回来说,兵部还有些就不回来吃饭了。”蔡夫人有些不高兴,“兵部能有多少事,整日里就在外面,以前也没见他这样。”现在越来越少回家,一回家就扎进去书房里,宣恒和淑华到底是怎么回事?

淑华有时候虽然有些脾气,可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宣恒向来对人温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子却弄成现在这样。二奶奶刘氏伺候蔡夫人将衣服换上,满脸笑容,“您去看大嫂了?”蔡夫人到:“不亲眼去看看,心里不放心。”

刘氏侧头看蔡夫人的脸色,又问,“大嫂怎么样?有没有好一些?”

蔡夫人面上不表露,“还是老样子,恐怕要调养一段时间才能见起色。”

刘氏试探着道:“家父认识一位老先生,原也是太医院的,现在致仕在家,那老先生看妇人病是极好的,要不要请他过来给大嫂看一看。”

蔡夫人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诊金和谢礼不能少了,要让人亲自到府上去请,”又看了刘氏一眼,“要谢谢你父亲,有这层关系在里面,比什么都妥当的。”这话里的意思是只要知道老御医的住所,就不让她娘家再插手,她更不能对娘家说太多,以免让外人知道。

这样看来,大嫂的病一定是严重了,刘氏点点头笑了,“娘就放心吧。”蔡夫人坐下来让丫鬟们布菜。赵宣德道:“还以为母亲会陪着外祖母在那边热闹。”

蔡夫人笑了,“明日才正式摆宴庆贺,到时候我们都要过去。”赵宣德脸上喜气洋洋,“这下可好了,圣上封了皇贵妃,母凭子贵,现在只差一步。”刚说到这里,就感觉到脚背妻子踢了一下。蔡夫人果然沉下脸来。赵宣德讪讪一笑,“这不是在家里嘛。”蔡夫人没在说什么。吃了饭回屋子里躺着。赵宣德被妻子说了一通,“府里也是人多嘴杂,你啊,就不能跟大哥学学稳重一些?竟惹娘不高兴。”

到了晚上赵选恒总算回到府里,进屋换了衣服去给蔡夫人请按。

蔡夫人正在和屋里的丫头下棋,见赵选恒回来,那丫鬟伶俐地起身给赵宣恒福了个身,忙去倒茶。

赵宣恒给蔡夫人行了礼。蔡夫人招手道:“过来,跟我将这棋下完。”赵宣恒坐下来看看这棋局,执起白子。蔡夫人边下棋边看着儿子的脸。仍旧是温和的样子,就算抿着嘴,唇线也是上扬着的,像是在淡淡的微笑。“我今天去看了淑华。”

赵宣恒顿了一下,问道:“她怎么样?”

蔡夫人道:“我看是不大好,脸越发黄了,只怕???”又叹了口气,“你二弟妹说亲家公认识一位致仕的老太医,擅长妇人病,我想过两日淑华回来,就去请那老先生过府看看。”

赵宣恒似是看着满盘的棋子出神,好半天才道:“我再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郎中,一并请到家里。”表面是温和的回答,实则拒人千里。

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一点都不愿意透露。这孩子心里到底都想了写什么,连他这个做母亲的都摸不清。要说他是不喜欢淑华的性格,这些年却也没见他在亲近谁,府里长的漂亮的丫鬟也是不少的,难道他一个都看不上?要么不回家,一回家就躲在书房里,以前喜欢的棋也不见他下几回。

丫鬟将茶端上来就退了下去。

赵宣恒道:“外祖母那边可还好?”

蔡夫人放下一颗黑棋,拿掉两颗白子,“还好,虽然跟之前预想的稍有不同???”

如果九皇子能早日成亲出宫建府,再封个亲王,那就是诸皇子中最年轻的亲王,这地位就会不同了。妹妹本来就是贵妃,现在晋封为皇贵妃,虽然是提了一等,却还是皇后之下。加上之前归宁的请求也被驳了???

上面的心思谁也摸不准。

赵宣恒劝慰道:“这事也急不得。”

蔡夫人点头,下了一阵棋,目光重新转向赵宣恒,“之前问你的事怎么样了?”

赵宣恒本来要放下的棋子又拿起来。“你父亲是这个意思,想必之前已经跟你说过了。”赵宣恒微微皱起了眉头。

蔡夫人道:“你就选一个吧!觉得哪个稍稍好一些,你就跟我说,我去找亲家太太。”话语中已经很明白,之前和淑华的亲事是定的太草率了些,现在到这个地步,“我看淑华的几个妹妹都是极好的。”

赵宣恒想了许久,终于将那枚棋子落下,“这两天我去看看淑华。”母子俩正下着棋,丁妈妈进来道:“陈先生来了,拿进宫的画已经画好了。”

蔡夫人笑道:“快请女先生进来。”这位陈先生出自有名的书画世家,自幼善于人物描绘,后来嫁给一位武官,武官死于西陲,守寡之后更加潜心画作,蔡夫人欲找一位先生作画,蔡夫人一起长大的夫人推荐了这位女先生。这位女先生最擅长抓人一瞬间的表情,往往将人演绎的活灵活现,蔡夫人也是看过她之前的作品,才会让她来画。

陈先生走在前面,后面的丫鬟小心翼翼的拿着画卷,那陈先生见到蔡夫人行礼:“墨刚干,夫人要看就忙送过来了。”说着转身站在一旁。

蔡夫人看过去眼睛顿时一亮,画上画的就像真人一样,只是那双眼睛,比她看到的更加有神采,那气质果然让她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赵宣恒也转头去看那幅画。那画上的女子清丽雅致,恍若仙子,尤其是那双眼眸似流淌的溪流,透着一股的坚韧和从容。

赵宣恒顿时愣住那里,蔡夫人转过头看到儿子脸上的神色,顿了顿,然后颇有深意的微微一笑,又吩咐丫鬟,“将这画收好。”又叫女先生过来喝茶,说了一会话,将女先生送走,蔡夫人重新回来和赵宣恒说话道:“画的就是陶八小姐,果然和你姨妈长得有些相似,贵妃看到这画一定会喜欢。”蔡夫人顿了顿又道:“你心里有了人选就跟我说,亲家太太那边没有决定之前,我们也能说上话。”

赵宣恒不说话,蔡夫人也就不再问了,又将残局下完,母子才各自去休息。

第二天就有老太太陪嫁庄子上的孙大家的过来,到老太太屋里说了几句话,那孙大家的又去了二小姐屋里送了些庄上的特产。然后在院子里和几位相识的婆子说话。不知道哪位婆子问起孙大家的儿媳妇。“那是个短命的,生娃的时候难产母子都没了。”

“可又寻了亲事?”孙大家的眨眨眼睛,“还没呢。”话虽这样说,眼睛已经看向二小姐的院子。

木槿从外面回来,在容华耳边悄悄道:“老太太也经常叫庄子上的人过来说话,不过这孙大家的媳妇前阵子刚来过。”

“不是还去了二小姐那里吗?”木槿点点头。那就是了。肯定是为了相看,看来她没有分析错。两个人正说着话,就听外面人道:“春尧姐姐怎么来了。”

木槿忙去撩开帘子,让春尧进来。春尧见了容华立刻笑道:“八小姐,老太太,大太太让小姐过去呢。”

木槿低声问,“就我们小姐?”春尧道:“还有二小姐。”容华心里一动。春尧微微一笑,“是好事,武穆侯府来人了,大概是要请太太小姐过去做客。”木槿这才放下心来,高高兴兴的去给容华找衣服。

第七十四章 斗智(下)

容华问道:“来的是谁?”

春尧道:“是薛夫人的弟妹,武穆侯爷的二婶。”

容华想起锦秀从琉璃那里打听来的话,武穆侯的祖母和硕共筑喜欢的不是长孙武穆侯爷,而是喜欢二房的孙子。

现在却是武穆侯的二婶来跑这一趟,这么说要与陶家结亲的事,薛老夫人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