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嗣谆和徐嗣诫连连点头。

大家笑盈盈进了屋。

三夫人正依着太夫人坐在临窗的大炕上说话。

十一娘只听见了半句:“…就这样分出去单过,我们又不在燕京,到时候长孙媳妇连您都不认识,岂不让人笑话?”

她看见十一娘进来,忙打住了话题,笑着起身和十一娘见礼。

太夫人看也没看三夫人一眼,而是笑呵呵地朝着谨哥儿拍手:“乖乖,到祖母这里来!”

第二天,十一娘去给太夫人问安,太夫人和十一娘说话。

“…想把点春堂旁边的小院修缮一番后给勤哥儿做婚房。”太夫人说着,破开荒地撇了撇嘴,“我没有准。让她把自己的院子里收拾收拾给勤哥儿做婚房。至于点春堂旁的小院,原准备给听戏累了的各位夫人歇脚的,这点体面,我们徐家还是要留的!”

十一娘不由汗颜。

三夫人,可真是敢提要求啊!

“小院连着点春堂。”她笑道,“平时家里的堂会也多,唱起戏来有点吵人,的确不太适合做婚房。”

十一娘和太夫人说着话,三夫人来了。

她穿了件大红万字不断头的妆花褙子,满脸笑容,显得喜气洋洋的:“娘,方家的陪嫁礼单来了。”说着,从衣袖里掏出大红洒金柬,有些迫不及待地走到了太夫人的面前打开礼柬请太夫人看,“您看看,您看看,从八步床到马桶,全是填红漆的。”说完,有些得意地望了十一娘一眼。

十一娘就顺着她的话赞扬了几句“方家可真讲究”之类的话。

三夫人听了,得意之色更浓了,指着礼单的物件跟太夫人喋喋不休地说起来,太夫人心不在焉地听着,十一娘则笑着陪坐在一旁。

有小丫鬟跑了进来:“太夫人,黄三奶奶过来了。”

太夫人听了精神一振,笑道:“让她进来吧!”好像很高兴黄三奶奶的到来能打断三夫人的话似的。

黄三奶奶脸上却没有一丝的喜悦。

她匆匆给太夫人行了个礼,声音颤抖地道:“太夫人,杨家被抄了!”神色很是惶恐。

二月温暖的阳光柔柔地透过玻璃窗照进来,空气洋溢着春天般的明媚。

而太夫人和十一娘都早有心里准备,可当这件事真的发生,想到前途未明的永昌侯府,却不约而同地打了一个冷颤。对此毫无查觉的三夫人更多的是震惊,她紧紧地攥住了黄三奶奶的手:“妹妹听谁说的?真的?假的?”

黄三奶奶望着太夫人:“侯爷这几天一直让人看着杨家的动静。今天早上刚吃了早饭就有小厮回来禀,说大理寺的人领着御林军把建宁侯府、寿昌伯府团团围了起来…娘让我来给您报个信”语气中已有哀求之意。

三夫人满脸困惑,望了望沉默不言的太夫人,又望了望神色黯然的十一娘,高声问黄三奶奶:“杨家被抄,关我们家什么事?”

她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尖锐,在落针可闻的屋子里显得十分的刺耳。

黄三奶奶脸色更白了,嘴角微翕,最后什么话也没有说。

太夫人则朝十一娘使了个眼色。

十一娘会意,低声对三夫人道:“事件发生的这样突然,黄三奶奶想必也惊魂未定。我们去给黄三奶奶沏杯茶吧”说完,也不管她愿意不愿意,拉着她出了门。

第四百九十一章

别说是黄三奶奶来,就是黄夫人来,也断然没有尊贵到需要两人亲手沏茶的地步!

三夫人念头一闪,心里明白过来。

黄三奶奶这样急着赶过来,分明是有和杨家被抄的事和太夫人说。

她默默地跟着十一娘出了房子,去了茶房。

而十一娘遣了要上前帮忙的丫鬟,自己守着炉子等水开,又翻了架子上的茶叶和三夫人讨论等会泡什么茶好:“…龙井虽然好,可到底普通了些。武夷味太浓,白茶味太轻…我看,还是铁观音好了…可也不知道黄三奶奶喜欢不喜欢…”

三夫人看着她一副无事找事的样子,又想到她刚才敏锐的反应,猜测她肯定知道黄三奶奶的来意…她上前拿了十一娘手边的一个茶罐,低声道:“四弟妹,黄家是不是犯事了?”

黄家的事,事关重大,并不是讨论的时候!

“我也不大清楚。”十一娘道,“只是看着黄三奶奶样子,像有什么话跟娘说似的。”又道,“我拉你出来的时候,娘不是没做声吗?”

可见真是有什么事要和太夫人商量了!

三夫人听着点头,声音又低了几分:“我早就听人说,杨家放印子钱赚了不少银子。你说,黄家会不会是借了杨家的印子钱?现在杨家被抄,到时候大家都知道了,黄家的面子、里面可就全丢光了!”

十一娘装糊涂:“应该不会吧!我看黄三奶奶平时的吃穿用度不像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样子三嫂多心了。也许只是看见杨家被抄了,心有戚戚然。大家毕竟认识一场。”

三夫人不以为然:“他们家被抄,我们这些人家有什么戚戚然的…”说到这里,她语气一顿,忙道,“说起来,我们府里还有位杨姨娘呢我看,你得赶紧跟侯爷说说,免得为了她一人,连累了我们全家!”

“这还不至少于吧!”十一娘笑道,“她是太后赐的妾室,当初皇上也是同意了的。又不是我们私抬进门的!”

“也是哦!”三夫人想想,觉得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了,笑道,“要说担心,中山侯家更担心。”说到这里,她掩嘴笑起来,“还有梁阁老…此刻只怕是追悔莫及!”

“罪不及出嫁女,”十一娘笑道,“我想,应该也没什么大碍吧?”脑子里却浮现唐四太太对梁家三太太的冷漠与疏离。

“哎呀!”三夫人用一副“怎么什么也不懂”的目光望着十一娘,“就算是皇上不治罪,没有娘家的支持,这女人在婆家总是站不住脚的…”

她噼里啪啦地说着,十一娘的思绪却飞的老远。

不知道皇上会不会遵守对徐令宜的诺言,到时候对黄家只是斥责一番…还有杨家,是只抄没家产呢?还是对家里的妇孺老幼都有所惩戒?如果只是流放之类的还好说,就怕是没藉,男的为仆,女的为妓…

突然有人在她肩膀上拍了一下。

十一娘吓了一大跳。

“在想什么呢?”三夫人表情困惑的面孔映入她的眼帘,“水开了!”

“哦!”十一娘忙把手中的铁观音倒入茶壶,“在想杨家的事!”

三夫人不以为意,道:“反正我们家和他们家是对头,大家都知道的。大理寺的那些人就是摸错了,也不会摸到我们家来的。”说到这里,她附耳对十一娘道,“你说,要是黄家真的牵连进去,勤哥儿的婚事…总不能因此而把他的婚事给拖累了吧?”

言下之意是要换说媒的人!

十一娘强忍着没有露出嗔容,道:“方家陪嫁的礼单已经送过来了,聘金多少也和刘夫人商定好了…我看还是让黄三奶奶一手管到底吧?反正到时候会请了侯爷给勤哥儿主婚,你再请其他人做全福人不就行了!”

通常说媒的人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都会请了做婚礼的全福人。

三夫人听了有些犹豫。

十一娘怕她真干出这样的事来,又道:“黄家有没有扯进去我们还不知道,而且就算真的扯进去了,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况我们也不知道。要是黄家真有什么事,三嫂这样,别人看着不我免说我们落井下石,对勤哥儿的名声有损;要是没什么事,岂不得罪了黄家,白白让人不痛快!”

三夫人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送走了黄三奶奶,太夫人由杜妈妈陪着去了佛堂。

十一娘和三夫人各自散了。

之后不过一柱香的功夫,阖府都知道杨家被抄的消息。

杨氏面如土色,握着杨妈妈的手不住地发抖:“妈妈,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好歹也是太后的娘家,纵有什么不是,狠狠训斥就是…怎么就抄了家”说着,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像个十来岁的孩子似的惶恐、无助。

杨妈妈虽然经历的事多,这种事却是第一次遇到。她心中更是慌张。可见杨氏这样,她不得不打起精神来故作镇定。

“没事,没事!”她温柔地抱着杨氏,就像杨氏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时似的,轻轻地摇着她,“有妈妈在呢没事的,没事的…”

温暖的怀抱,让杨氏停留了半晌。

然后她慢慢地坐直了身子。

没事?怎么会没事?

她又不是三、两岁的无知幼童了,以为躲到大人的怀里就没事了!

“妈妈,你帮我打盆水来,我要洗洗脸!”

这孩子,人小就好强。此刻出了这种事,消息又是从三房那边传出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笑话。心里再什么不舒服,走出不去也不邋遢。不然,那些只识衣裳不识人的小人看了,还不知道怎样的糟蹋。与那样的人生气都自降了身份。

杨妈妈点头,亲自去打水。

杨氏则打开了镜奁,把金银首饰哗啦啦都倒了床上,然后掀了铺在镜奁里面的大红色姑绒布,从里面拿出五张银票,放在了衣袖里,重新把金光闪闪的饰品放进镜奁。静静地坐在那里等杨妈妈进来。

乔莲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伏案抄经书,她皱了皱眉。

“别人家的事,我们少管。”

珠萼讪讪然地退了下去。在门口碰见了绣橼。

“怎么了?”她笑着问珠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