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上一章:第 45 章
  •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下一章:第 47 章

璎珞的话令叶宇轩脸色微白,半响才道:“我虽不能迎娶你为正妃,可我定会待你好的,难道一个名分就那么重要?你说的海阔天空,我…”

璎珞却声音微凛,打断了叶宇轩的话,道:“没错!名分就是那么重要,倘若连名分都给不了,还说什么喜欢,提什么其它?!难道殿下的喜欢便是要让我屈居其她女人之下?每日像奴婢一样如履薄冰的生存?我苏璎珞这辈子要嫁便必得是为人正室!莫说是七皇子,便是皇上再年轻个三十岁想要令我当个宠妃,我也是不愿的!”

叶宇轩显然没料到她会如此说,一时面色微变,松了她,一手本能地捂了璎珞的唇,压低声音,有些气急败坏地道:“你疯了不成!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在宫中头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倘使被父皇的暗卫听到,便是爷也保不住你的小命!”

璎珞被他捂了嘴,却是没有挣扎,反而一直僵硬的身子软在了叶宇轩的挟制下,眉眼弯弯的笑了起来。

叶宇轩愣了下,璎珞方才挣开他捂着嘴巴的手,轻声软语地道:“殿下既这么关心我,那便再多包容我一些可好?让我快乐,莫强迫我,容我得到我想要的。让我记得殿下的好,莫逼着我去怨恨殿下,牢记殿下的不好,行吗?”

瞧着仰头瞧着他,笑容柔软,声音轻暖的璎珞,叶宇轩只觉浑身一僵,怔怔地瞧着她,一时竟是有些痴然。

自从认识这丫头,她次次都有本事将他气的跳脚,逼的暴怒,现在这是自认识这丫头以来,她头一次冲自己真心地笑,也是她对他态度最好的一次,可她却是用这样的面容来请求他,她这般确是为了央他放手。

多么可笑,可怜啊…

而更可悲的是,叶宇轩发觉自己竟然对着这样的她狠不下心来,说不出“不”来。

他一时心头仿若被灌下了黄莲水一般,苦涩难言,生平头一次尝到这种无力的挫败,微微退后了一步,定睛瞧着璎珞。

见她清澈的眼眸恳切而信任地望着自己,仿似相信自己一定不会用强硬的手段去伤害她一般,他到底是败下了阵来,无声自嘲一笑,道:“苏璎珞,你真狠!”

言罢,收回一直锁定着她的目光,再没多看璎珞一眼,大步自她身旁错身而过,很快身影便消失在了长廊中。

璎珞不由扶着栏杆吐出了一口气来,望着那呵出的氤氲雾气,低声喃道:“谢谢…”

谢谢你克制了自己不曾伤害我,更谢谢你付出的一片真心。

站在悬空长廊上,望着层层叠叠的殿宇,璎珞只觉这地方当真是美而高冷,这皇宫,她只望今生都不要再踏进来一次才好。

这个阶级时代,当真是步步惊心,这一个个贵人们,捏死她摆布她实在是她容易了。

收回目光,璎珞不再多看,见那引路的小宫女也没了踪影,她也不再等候。提裙便快步往前走,左右她来时虽然大部分时候都低着头,可却还是用了十二分的心记路的,该是能够安全出去。

却不想她刚下了拱桥,便见一旁的红柱后跌坐着一个人影,她许是在那里已经呆了很久了,只是躲在柱子后头,故此方才她竟不曾发现,若非此刻她露出一角黛色的裙边来,她只怕还不能发现。

璎珞惊了一下,望去就见那是个头发白了的老嬷嬷,身上穿着的衣裳瞧着有些单薄,跌坐在柱子后,正冲她瞧过来。

璎珞本以为是个专门躲起来偷听的宫人,目光相对,璎珞便知她想错了,那老婆婆眼神清明,神情坦然,面容虽然苍老,可是却慈祥安然,周身都有股平和的光芒,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只是她面色略有些苍白,若然是偷听的早便该趁机走掉了,可她如今还跌坐在那里,显然是出了什么意外。

璎珞从来都不是什么多管闲事的人,她此刻更是急于离开皇宫,这若是个年轻宫女她可能就当没看到,大步离开了。

偏就是个年迈的老人,璎珞到底没忍住,一面从柱子边儿经过,一面略慢了脚步道:“七皇子不是个好性的人,若然知道嬷嬷听到了方才的对话恐对嬷嬷不利,今日的事儿嬷嬷且莫对人言道,还是速速离开吧。”

想来叶宇轩也是方才心绪激荡,这才没能发现附近有人。

璎珞说完这话人已匆匆绕过了那婆婆,不想刚走了几步就听身后传来惨叫声,璎珞没忍住回头看了眼,就见那婆婆似是扭了脚,起了下没能站起来,又跌坐了回去,正一手捂着脚面露疼色。

这悬空的长廊是个略微带着弧度的拱桥状,两边一无遮拦,寒风呼呼地往里灌,这两日又刚下的雪,气温很低,那婆婆眼瞧着只穿了一身薄薄的棉衣,这会子功夫脸色都苍白了。

这若是年轻人,冻上一段时间,都要得风寒,稍不留神发起高烧来,在这古代都是要命的事儿。更何况还是这么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这样再吹个一段时间,指定得没命。

璎珞前世小时候便是奶奶带大的,对这样的老太太实在狠不下心来,就这会子功夫这长廊四下也没个鬼影,还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有人过来。

璎珞无声叹了下,转身又回了那婆婆身边,蹲下瞧了瞧她的腿,道:“你没事儿吧?”

那老婆婆闻言抬头看向璎珞,笑了笑,道:“崴了脚,刚刚老婆子不是特意偷听的。”

璎珞笑了笑,扶住老婆婆的手臂用力拉她起身,道:“我知道,嬷嬷你是哪个宫里的?你看看还能走不,我扶你回去。”

老婆婆倒是借助着璎珞的力道站起了身来,只是脚一动,便身子一歪,疼的打颤险些又跌坐在地上去。

璎珞见她显然是不能自行走动了,又觉得她的手冰凉如雪,顿时也不再耽搁,将身上的斗篷解了披在老婆婆身上,道:“嬷嬷赶紧上来,我背你回去了,再出宫去。”

老婆婆一时面露犹豫,璎珞跺了跺脚,道:“快点!嬷嬷放心,我身体强壮着呢,不会摔了你的。我真着急出宫去,嬷嬷只当是为我节省时间了,就赶紧让我背你回去吧。”

听她这么多那老婆婆才不在坚持,趴在了璎珞的背上,璎珞也不再耽搁,挽住那老婆婆的腿便将人背负了起来,快步往老婆婆手指的方向走去。

她如今身体强健,加之这老婆婆并不十分重,走的倒也稳健迅速,倒是那老婆婆似极不好意思,趴在她的身上道:“姑娘将斗篷给了我,只怕是要冷的吧?老婆子多谢姑娘了,要不是姑娘,我老婆子今日就要遭大罪了。”

璎珞不由一笑,微微扭头,道:“那斗篷大的很,嬷嬷把斗篷张开咱们一起裹着也好。”

老婆婆闻言怔了下,见她侧脸笑意柔和,不觉真抖开了那斗篷将璎珞和自己都裹在了其中,两人同盖一个斗篷,一时间竟觉亲近了不少。

璎珞背着那老婆婆,一时间便又不觉想到了奶奶,她还记得小时候陪着奶奶逛公园,每次累了,奶奶也会背着她,夕阳下两人的身影被拖得长长的,她总是趴在奶奶的背上说。

奶奶,奶奶,等珞珞等大了,奶奶走不动路了,就换珞珞背奶奶好不好。

可惜没等她长大,奶奶便过世了。

此刻背着这陌生的老太太,璎珞倒心中涌起一股慰藉来,一时间竟恍惚好像背着的是奶奶一般,急匆匆的脚步不觉便有些放慢了,也不再那么急着出宫了。

似是察觉了她情绪的变化,那老婆婆道:“姑娘是哪家的小姐?姑娘可能不知道,其实七皇子不是贪好美色的人,旁的皇子身边娶正妃前,身边伺候的女人没个二三十,也得有个十多个,可七皇子身边却只有两个年长的教引宫女,如今也没给名分。七皇子既喜欢姑娘,姑娘跟了他,定是会有好前程的。”

璎珞虽不喜老婆婆说的话,可她也知道这古代人的思想,大家都能接受妾室,尤其是叶宇轩还是皇子,将来封了王爷,侧妃的诰命品级比多少官家夫人都高的。

她知道这老婆婆没有恶意,也不会翻脸,只笑道:“任是他对我再好,我也没想要给人做妾。侧妃听着好听,还不是要一切听凭王妃发落,再说了,嬷嬷是宫里头的老人,还能不知道这女人们多了,阴私事儿也多,我就想嫁个简简单单的人,做我喜欢做的事儿。”

老婆婆不由感兴趣的道:“哦?你喜欢做什么事儿啊?”

璎珞笑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就喜欢做生意挣银子,左右我就一俗人儿,嬷嬷莫笑话我才好。”

“做生意?那岂不是商人,丫头啊,这商妇可没什么地位,走到哪里都是要被人笑话欺负的。”老婆婆似乎没想到璎珞的兴趣会是做生意,一时间惊异出声,话语间略有劝意和不解。

璎珞倒没注意到这老婆婆片刻间对她的称呼,由姑娘变成了丫头。

闻言她扬眉道:“嬷嬷说的我都知道,商人从贱业,可我却觉得凭自己的双手勤苦挣钱没什么不好的,也没什么被瞧不起的。那些官家夫人们确实喜欢鄙视笑话商妇,可我也没想往官家夫人们身边凑,有了银子万事足,到时候只管关门过自己的日子便好。”

老婆婆却又一笑,摇头道:“你这丫头还是太年轻,想得简单了。”言罢,倒没再多加劝说,只沉默了下又问道,“老婆子看七皇子那样的品貌地位也都是我大丰的数一数二人物了,这样的丫头都没看上眼,却不知丫头是不是心中有人了?却不知丫头喜欢什么样子的男子?”

璎珞闻言愣了一下,却也不像寻常姑娘那样害羞不已,只道:“嬷嬷说笑了,哪里有什么心上人,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嫁了人好好和夫君过日子培养感情便好。至于喜欢的男子,我自然和所有女子都一样,希望他温和宽厚,体贴细心。”

璎珞言罢,老婆婆不知在想什么到没再出声,说话间璎珞已是背着人走了两处宫阁,她到底还是富贵小姐,平日就算再锻炼,也从没干过重活,这会子已然累出了满头的汗来,脚步也沉重起来。

好在眼前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宫殿,那婆婆指着道:“老婆子就是前头青筑宫的嬷嬷,小姐将老婆子放在这里就好了,老婆子歇上一歇再走两步,叫里头的宫女出来接我就好。”

璎珞自然不会坚持,将那老婆婆放在路边,瞧着她扶了假山石站稳,这才道:“如此也好,嬷嬷赶紧回去寻大夫看看腿吧,我也赶着出宫去了。”

她言罢接过老婆婆递过来的斗篷,随意往身上一披,脚步匆匆地便离开了,身影转眼便消失在了眼前。

璎珞刚离开,不远处水嬷嬷便快步跑了过来,抖开雪貂大鹤氅披在老婆婆身上,又将手炉递给她,摇头道:“太后也真是,不过是给世子爷选侧妃罢了,说好的看两眼问上两句话也便罢了,怎么太后还装上受伤了,耽搁这么些时候,这若是受了凉可如何是好。”

这老婆婆自然就是之前想暗中相看璎珞的太后了,她本来也没想着和璎珞长时间接触,便如同水嬷嬷说的,璎珞的出身太不好,做个侧妃都是勉强的。一个侧妃,实在也不需要太后亲自相看,还这么费尽周折装起了受伤来。

可因为秦严迟迟不近女色,如今好容易似是开了窍,太后便对璎珞格外看中,又不想在事情没定下来前张扬出去,故此才穿着朴素了些暗中相看的璎珞,而不是将她直接带到慈云宫去。

她本来也是打算看两眼,大抵知道是个什么样儿的,心中有个底儿也就罢了,不想听到璎珞和叶宇轩那一番话,却觉这姑娘果然有些不同,心思一起,便装起了扭伤来。

此刻被水嬷嬷念叨,太后也觉今日行事失了身份,不过呵呵一笑,由着水嬷嬷又念叨了两句。

回到慈云宫中,水嬷嬷奉上了滚烫的杏仁茶,太后用了一盏,暖了暖身体这才舒了一口气。

水嬷嬷便有些迫不及待地道:“太后和那姑娘相处了那么久,看来是心中满意的很啊。想必这姑娘不错,老奴就说咱们世子爷的眼光,自然是错不了的。这姑娘背了太后那么远,可见是个心底良善的。”

太后也笑了,抬手点了点水嬷嬷却是道:“这孩子自然是个好的,可就是太好了。”

水嬷嬷不觉一愣,道:“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后摇头叹息,道:“这事儿只怕是阿严那傻小子剃头担子一头热,人家姑娘根本就没想往王府中进!且那姑娘是个心气儿高,主意正的,根本没给人做妾的意思。”

水嬷嬷又是一愣,不觉蹙了眉头。

那姑娘不愿意做妾,又对世子爷没情,那世子爷这不是瞎惦记吗。

人家姑娘不同意,便是太后,也不好以势压人,强迫于人啊。更何况,这感情一事最是复杂,可不是强硬地将两人凑成堆儿便完了的,若然弄不好,不定又生出多少事儿来呢。

水嬷嬷一时倒也犯难了,道:“那这事儿可怎么办才好,世子爷难得碰上个喜欢的,难道就这么算了?”

太后一叹,道:“再让哀家想想吧,等阿严回来了再看看,这臭小子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还不知道呢。”

说着太后竟是沉了脸,哼了一声,道:“再说了,这小子什么都不向哀家表露,有了中意的姑娘也不给哀家通个气,这事儿若不是他姨母惦记着,透给了哀家,哀家到现在还不知道呢。哼,他都不说,哀家凭什么给他张罗。且看看臭小子能憋到什么时候,哀家才不急!”

水嬷嬷见太后这又和世子闹起了小孩脾气,不觉摇头一笑,也不再多言。

璎珞出了皇宫,定安侯府便打发了马车来接她,皇宫里头宣人,从来都是管接不管送的,除非是特别得宫中主子们厚待的才会特意吩咐了宫人将人送回去。

故此璎珞见妙哥站在马车旁候着,也没觉得意外,忙笑着过去,道:“腿要断了,快扶你家姑娘上去。”

妙哥以前也是陪着太夫人进过宫的,自然知道其中的辛苦,忙搀扶着璎珞进了马车,车中早已有温热的茶水,妙哥倒给璎珞,伺候她喝了两盏茶,璎珞的神情才松缓下来,伸了伸手臂道:“回去吧。”

妙哥得了吩咐,冲车壁敲了两下,马车滚动了起来,见璎珞福身捶着腿,妙哥便跪坐在了旁边,给璎珞揉捏着酸疼的腿,道:“今儿回去姑娘好好泡个热水澡便松快了。”

璎珞点头,心道如今果然是娇气了,走了这几步路当真将人累的不行,以前徒步穿山越林也不是没干过,也难怪这年头的高门夫人们生个孩子都折损的多,不光是受陷害,更有本身体质就不行的问题在。看来这身体还是不行,以后还得坚持锻炼。

马车一路奔驰,璎珞不过眯了眯眼,便觉马车咯噔一下停了下来,她睁开眼,迷迷糊糊瞧向妙哥,道:“到了吗?”

妙哥却从车缝望了下,道:“没有啊,这才到四通街,前头就是楚衣阁呢,怎么车却停了。”

璎珞闻言心思一动,微微推开车窗往外瞧去,眼眸一掠,果然便见不远街对面的楚衣阁二楼上,最东边的雅间窗户洞开着,窗前站着一个挺俊出尘的身影,可不就是迟璟奕嘛。

见她推开车窗,迟璟奕有一瞬间面上发亮了般,陡然往前走了一步,右手微微虚扶住了窗棂,目光灼亮而关切地望了过来。

璎珞心知他八成是知道自己被带进了皇宫,心中不放心这才在此等候,不觉心头发暖,冲他笑着遥遥地点了下头,迟璟奕面上便也溢开了温暖的笑容,也冲璎珞点了下头。

璎珞蓦然觉得两人这个样子就跟地下党搞革命一般,不自觉地莞尔一笑,见迟璟奕微微愣住,她才忙关上了窗户。外头便响起了车夫的禀报声,道:“姑娘,方才不知怎么的便有块布条缠进了车轴里,奴才已将布条清理出来了。”

璎珞压了压笑意方道:“如此便走吧。”

车夫应了声,马车便再度跑了起来,倒是车中妙哥不由惊异万分地不住瞧向璎珞。

因宫中一趟璎珞觉得她和迟璟奕定亲一事该是不会再有波折了,故此方才一番举动也没瞒着妙哥,此刻见她不住望来,不觉含笑道:“你家姑娘快和迟公子定亲了,所以别再乱想了,回去后帮姑娘置办嫁妆便好。”

妙哥闻言顿时惊喜过望,拍手道:“真的吗,这样姑娘和将军府岂不是更亲近了,迟少爷很好,姑娘嫁给迟少爷将来一定能过的好呢,奴婢们也能跟着姑娘过舒心日子。”

说着便兴冲冲地拉着璎珞说着嫁衣如何绣之类的话来。

回到定安侯府,璎珞去见过苏定文这才回了秋水院,唤来云妈妈将定亲的事说了。

云妈妈一直惦记着璎珞的亲事,如今得知此事,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觉得哪儿哪儿都好,欢欢喜喜地和妙哥一起商量着出嫁之事。

迟璟奕的动作很快,翌日那官媒便登了门,只道已拿了璎珞和迟璟奕的庚帖算过八字,上上大吉,天作之合,又写好了订婚书,令苏定文签字盖章,至此璎珞便算是顺顺利利地订了亲。

------题外话------

嘤嘤,本来以为这章能让秦爷回来捏,貌似要下章了

111 秦严归京

婚书写下的翌日早晨,老夫人马氏破天荒地从病床上爬了起来,吩咐丫鬟通知几房的晚辈们都来请安,顺便也好将璎珞定亲的消息给宣布出去。

福禄院中难得的热闹起来,璎珞到时,长房二房和四房的夫人姑娘们都已经到了,挤了满满当当的一屋。老夫人坐在罗汉床上,旁边苏瑛莺和苏瑛雨姐妹陪着说笑。

老夫人今日明显心情极好,穿着件极为喜庆的暗红色毛领绣金菊的长褙子,头发用头油梳理的锃光发亮,脸上还施了脂粉,虽然一场病使得她瘦了许多,脸色也不好,可精神倒极好。

璎珞进了屋,老夫人难得目光柔和地看过来,待她请了安,便笑着道:“坐下吧,不必和祖母这般客气拘谨。”

老夫人不喜欢三房这个庶女那是有目共睹的,今日老夫人让大家来请安,大家在心中不由便纷纷猜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此刻见老夫人对璎珞这个态度,众人不觉都瞧向璎珞猜度起来了。

璎珞见老夫人笑容和蔼,心道看来这老夫人是真对自己厌恶到了极点,如今自己眼见就要出嫁离开,这股子高兴劲儿当真和得了灵丹妙药一般。

她笑了笑起身,这才打量起坐在老夫人身旁的苏瑛莺姐妹几个。

苏瑛雨和苏瑛雪瞧着还是老样子,倒是苏瑛莺瞧着有些不同。

她今日穿着一件极明媚鲜艳的海棠红对襟绕领褙子,浅粉色的襦裙。那褙子领口袖口镶着明紫色的澜边,其上有绕领绕边儿的绣着石榴红的海棠花,衣裳华丽鲜亮,故此头上便装扮的素了些,只挽着个单髻,上头缠绕着一圈米粒大珍珠攒成的珠花。

人瞧着瘦了两圈,可气色却还不错,脸上也不知用了什么好药膏,这么些天竟已养好的伤。那些青青紫紫,血淋淋的伤痕都没有了,皮肤瞧着竟比被打前还要细腻一些。

因为之前苏瑛莺性情清高,孤芳自赏,总是爱穿素淡无华的衣裳,好彰显自己的脱俗雅致一般,今日却一改风貌穿着极为艳丽,故此璎珞便本能地多瞧了她两眼。

这一看倒心中微诧,却见苏瑛莺着实有些不一样了,以前苏瑛莺虽然竭力表现的端庄娴雅,可举止间眉眼间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些许的心浮气躁来。如今她坐在那里倒是瞧着沉静了许多。

对上璎珞打量的目光,苏瑛莺即刻便回了一个文雅友善的笑来。璎珞也笑着点了下头,福了福身,道:“四姐姐好,前些日原是想去探望四姐姐的,又恐打搅了四姐姐养病,故此便只让丫鬟送了些打发时间的小玩意过去。如今瞧见四姐姐都好了,我也就放心了。”

苏瑛莺也站了起来,回了个礼,笑道:“让五妹妹费心了,那日也多亏了五妹妹和七妹妹通知京兆府,我才能脱险,还没谢过五妹妹呢。”

说着又冲璎珞福了福身,竟似真心诚意的道谢一般。

当日街头挨打的丢人事儿,璎珞原以为苏瑛莺只怕被人提及就要不自在,不想人家自己竟都能若无其事的提起此事。

璎珞不由扬了扬眉,觉着这个堂姐经此一事,倒是长进了不少。

不过她也不甚在意,回了个半礼便坐下了。倒是一旁的四夫人瞧着苏瑛莺淡笑道:“莺姐儿啊,说起来婶娘和你九妹妹,十妹妹也是受了你的牵连这才挨打的,你得了好的伤药,怎么也没想起来给你婶娘和你妹妹们送点。你婶娘也就算了,左右一张老脸了,便是毁容那也不会怨怪于你,可你妹妹们还没定亲,这若是毁容了,叫她们可怎么活呢。你瞧瞧,你九妹妹现下这脸上还留有印子呢!”

小刘氏说着,抚着苏瑛雨的脸给老夫人看,道:“母亲,我可听说四丫头得了宫中的雪脂霜,可怜我们雨儿和雪儿,受了无妄之灾,这脸算是毁了。”

小刘氏说着便抽出帕子抹起眼泪来,她一言,众人看去,果然苏瑛雨的右脸颊上还有条淡淡的白印,虽然假以时日,定然会没了痕迹,可这道浅伤对比了苏瑛莺完好如初的面容,便显得有些刺眼了。

苏瑛莺一时面露窘迫之色,看向大夫人,道:“母亲,你不是姨母送的雪脂霜都分成了等份给姐妹们送去了吗?怎么…”

大夫人愣了一下,遂满脸尴尬地道:“那雪脂霜是我骗了你,实在是雪脂霜太少,就那么一盒底,你脸上好几道子血印,若是用一般伤药是一定要毁容的。再说了,我看雨丫头几个伤的也都不重,用雪脂霜倒是浪费了…”

白氏一言,小刘氏顿时便不干了,狼哭鬼嚎着喊着让老夫人给评评理。

璎珞冷眼旁观,却是没放过白氏方才面上一闪而过的呆愕之色。这苏瑛莺为了不被指责不念姐妹,竟然将错往自己的生母身上推,这可真是…本性难移。这样狠心自私的人,谁知将来会做出什么事儿来,这才是一只随时都有可能咬人的狗呢。

璎珞正想着以后对苏瑛莺定不能放松警惕,那边苏瑛莺已面露懊恼之色,忙起身跪在了地上,磕头道:“祖母,母亲也是一片爱女心切,这才做的不够周全,还请祖母看在她一片慈母心的份儿上原谅母亲。我代母亲给四婶,九妹妹和十妹妹陪个不是。”

她说着便磕了个头,她这样四夫人一时倒不好再哭下去了,苏瑛莺已起了身,拉住了苏瑛雨姐妹的手,道:“这次让两位妹妹跟着我受罪了,我前些时日得了两匹雪融锦,一匹嫩绿,一匹葱黄,刚好适合两位妹妹,一会子就让丫鬟给两位妹妹送过去,也好为两位妹妹压压惊。”

那雪融锦是贡品锦,倒是上好的东西,价值不菲,四夫人听闻此话也便不闹了,苏瑛雨也面露欢喜,道:“瞧四姐姐说的,咱们姐妹间哪里有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苏瑛雪也拍手高兴的道:“上回去高府上游玩,叶七姐姐就穿了一件雪融锦的衣裳,带了一套粉珍珠的头面,不知多好看呢,当时我便想我要是也有那么一件衣裳就好了。多谢四姐姐了,只可惜我却没有粉珍珠的头面搭配…”

苏瑛雪说着瞟了眼站在一边的大夫人,白氏如何不知道四房姐妹这是又抓着话柄要东西呢,心里恨得痒痒,可眼瞧着老夫人没有说话的意思,只得笑着道:“是伯娘做的不好,两位侄女的头面算在伯娘头上,等做好了就给两位侄女送去。”

小刘氏这才放下揉弄眼睛的帕子笑道:“那可真是烦劳大嫂了,我记得大嫂陪嫁里头有一匣子浅玫瑰色珍珠,一匣子淡紫红的珍珠,极是稀奇,我看她们小孩子家家的也不用多大的珍珠打头面,就嫂子那两匣子珍珠便不错,个头都不大,颜色也也适合她们小姑娘。”说着回头冲苏瑛雪二人吩咐道,“还不快谢谢你们大伯娘!你们大伯娘肯拿出嫁妆给你们打头面,那当真是将你们当成亲女儿般疼爱呢。”

苏瑛雨两姐妹忙忙福身笑着谢了,白氏的脸色一时极为难看,却四夫人将话说到了这份儿上也不能再说不给的话,心肝疼的直抽抽,应了声不谢。

白氏的那两匣子珍珠苏瑛莺自然是见过的,虽然个头都不算大,可颜色实在是稀奇漂亮,且个个色泽好滚圆滚圆的,就那么两匣子珍珠少说也能卖个五六百两银子,母亲还说等她及笄时就用那两匣子珍珠给她做一套首饰,如今倒好,就这么没了。这四房的吸血鬼母女可真敢张这个口。

苏瑛莺双手也握了起来,面上却还挂着温软的笑意。

璎珞坐在一旁又瞧了场好戏,瞧着苏瑛莺母女强颜欢笑的模样心中失笑。这四房母女虽然行为有些令人不认同,可璎珞觉得四房母女倒有些真性情。起码这母女三人除了费尽心思的笼银子以外,从来不背地里搞那些阴损事儿。

且小刘氏和苏瑛雨姐妹这般作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四老爷是个不正干的,四夫人的出身也只一般,嫁妆也没多少,如今生活在定安侯府中四房的日子还不错,可一旦分家,四房生活便成问题了,四老爷靠不住,这古代女子身在闺阁并不是人人都会打理生意,有手段发财致富的,四夫人为两个女儿精打细算虽然小家子气儿些,却也是被逼无奈。

经此一事,马氏原本大好的心情一时被闹的大打折扣,也不再等待了,招手令璎珞到了近前,拉着璎珞的手,冲众人道:“今日叫大家来也是有件事要和大家说,咱们五丫头昨儿便算是订了亲了。松枝。”

马氏言罢,松枝上前将一对盈绿的翡翠手镯捧给了老夫人,老夫人接过笑着套在了璎珞的手上,道:“你这是祖母给你的定亲礼物,既然定了下来,就赶紧将嫁衣绣起来,以后便莫四处走动了,祖母这里的晨昏定省也给你免了,好好调养身子。”

璎珞定亲一事办的极为快速且隐秘,便是掌家的白氏都没打听到什么风声,如今众人骤然听闻此事,一时间竟都没反应过来。

这会子见璎珞低着头羞答答地冲老夫人福身应是,白氏才笑着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悄无声息的便订了亲了,定的可是哪户人家?不会是…”

白氏的话没有说完,众人却都听明白了,这五姑娘不会是要去给人做妾室的吧。

再不然就是定的亲事极不好,毕竟只是一个三房外室出的庶女,做妾或是去给老头做续弦什么的也是正常,也只有定的亲事不好才不会悄无声息就定了的。

这样想着,一时白氏瞧向璎珞的目光便有些同情可怜,二夫人刘氏也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璎珞,心想真是白瞎了这么一副好颜色,庶出就是这么可怜,像她嫁个庶子,一辈子抬起头。

小刘氏面露惋惜,轻轻摇了摇头,苏瑛莺愣了下,早先平邑侯夫人母女过来向老夫人提亲,苏瑛莺倒是探知了些消息,此刻她只以为是老夫人应下了这门亲,垂眸间不觉面露喜色。

心道早知道这样,她也不必费心对付苏璎珞了,苏璎珞这样四处树敌,怪只怪她自己太蠢,得罪的人太多。

倒是苏瑛雨姐妹,颇为同情唏嘘地瞧着璎珞,而苏瑛玥如今抱病在床,根本不曾前来,苏瑛紫却是面露惊诧担忧地望着璎珞。

璎珞只低着头装羞涩,完全忽视众人四处射来的各种不明目光,马氏却呵呵一笑,道:“定的是前吏部尚书府迟家。”

众人闻言颇为诧异,二夫人刘氏笑着道:“哟,这迟家如今虽不为官了,可听闻富可敌国,生意做地大江南北,颇令人艳羡,且这迟家老爷们不为官,娶的太太们却都是官宦之女,颇有些姻亲关系,咱们五姑娘能嫁到迟家去也是好福气呢,不知说的是哪房的庶子呢?”

老夫人不由沉着脸瞪了眼二夫人,斥道:“不知道瞎胡说什么,咱们五姑娘要嫁的是长房嫡长孙,如今接管着迟家生意的迟大少爷!哪儿来的什么庶子!”

老夫人一言,不仅二夫人,连着白氏等人都惊愕了。

迟璟奕虽然不是京城的权贵子弟,可迟家也多在官宦之家中走动,迟璟奕除了出身略低一些,其它各方面都极为出色,因和现吏部尚书阮江的嫡长子阮启明相交莫逆,每每参加宴席总同出同进,加之那阮启明有芝兰公子的美名,故此迟璟奕倒也得了个风华公子的称号。

故此便连苏瑛莺和苏瑛雨姐妹也是知道迟家这位大少爷的,虽则从未见过迟璟奕,但也知道苏璎珞这是高攀了,当真说了一份再好不过的亲事。

苏瑛莺心中不由便不是滋味起来,瞧向璎珞的目光一时有些晦莫难言。苏瑛雨姐妹年纪还小,不过诧了下,倒没多想,当即围上璎珞恭喜起来。

二夫人刘氏面露尴尬和嫉妒,讪讪地笑着说不出话来。大夫人白氏却是惊愕不已,心中想着,三房这个庶女攀了高枝,也不知老夫人会不会给她加嫁妆,中馈的银子可不是拿来填补三房女儿的。

四夫人面露艳羡,心想要是自家两个女儿也能嫁得这么好便好了,只迟璟奕已及冠,苏瑛雨姐妹年纪还小,她自然不会有其它念想,转而又觉苏璎珞说了这门亲事不错,将来说不得迟家有别的少爷了,还能介绍给堂妹们,一时也上前拉了璎珞的手满口称赞。

倒是苏瑛紫早先总觉着璎珞和靖王世子有些不对劲,如今乍然听闻璎珞和迟璟奕订了亲,面露诧异和疑惑之色,不过她还是替璎珞高兴的。而且,她和璎珞同为三房庶女,璎珞嫁得好,对她也是有好处的,起码父亲说给她说亲事时,便不能太差了,不然便会引人非议。

苏瑛莺和苏瑛玥都还没说亲,苏璎珞这个做妹妹的倒是抢了先,这其中的道理众人多多少少都猜想到了,故此也没再多言什么。倒是大夫人白氏瞧了眼自己的女儿苏瑛莺,心中琢磨着也得赶紧相看人家,三房一个庶女都嫁的这么好,她的嫡长女说什么也得更好两三等才成。

且不说璎珞的婚事在定安侯府中激起了什么波澜,却说那边靖王府,留守在浮云院的苏哲却接到了宫中水嬷嬷递来的消息,他不敢耽搁,接到宫里的消息便忙忙使人一路飞马往林山送去。

这些天四处下雪,道路封堵,并不好走,等这消息送到林山时,已然是四日后的傍晚了。

彼时林山一带也已下起了暴雪,天地苍茫一片,这两日天玺帝都呆在行宫中没能前往狩猎,反是处理着各地送来的降雪防灾的奏折。

傍晚秦严带着人亲自巡视回来,便见院中廊下风雪地里站着个披着蓑衣,一身风雪的人,望之见是留在京城的侍卫江远,秦严不由加快脚步,道:“可是宫中太后出了什么事儿?”

那江三见秦严回来,也忙上前一步,不顾风雪跪地将手中的信桶双手奉上,道:“确乃宫中信函。”

秦严取过信桶,大步往屋中走,不忘吩咐一句,“下去用些姜汤。”

秦严离京时倒不曾为璎珞担忧,一来他最后一次进定安侯府,在后花园中和璎珞相处的不错,起码他自我感觉很良好,觉得璎珞一定会乖乖地等自己回去带着她见长公主去。他这些天空了就在想,到时候怎么跟姨母说,怎样才能让姨母喜欢璎珞,有时想的许久睡不着觉。

二来,他知道璎珞是个不会被人欺负的,加上他也了解如今定安侯府的形势,知道那总害璎珞的嫡母如今蹦跶不起来了,侯府的女眷们更是因为当街挨打一事消停着,故此他觉着不用为璎珞担心。

于是,他出京时,甚至都忘记让人盯着定安侯府,盯着璎珞。

此刻接到宫中的来讯,他只以为是太后出了什么事儿,不待进屋已拍开信桶上的火漆,抽出了里头的纸张来,一面挑帘进屋,一面抖开了信。

屋中因下雪的缘故,已点燃了灯烛,秦严展信一看,不觉脚步一顿,一张脸顿时也黑了起来。

心道,好啊,他这才离京不几日,那女人竟然就和七皇子牵扯不清了,弄的七皇子还跑到贵妃面前求她做侧妃,她可真是本事见长。

水嬷嬷在信中只说了璎珞进宫见唐贵妃的事儿,并没有提及太后见过璎珞的事儿,因璎珞定亲隐秘而匆忙,连太后都不知道,故此水嬷嬷自然更不会提及此事来。

只这样,秦严看了信便觉浑身冒火,捏着信纸的手筋骨微跳。

秦严和七皇子叶宇轩虽然都是天潢贵胄,可说起来其实并不熟,一来两人毕竟差着年纪,秦严比叶宇轩年长不少,当年秦严住在皇宫时,七皇子还是个小娃娃。后来七皇子大了,秦严也出了宫,之后又多在边疆。即便这一两年秦严在京城的时间略长了些,可他和七皇子也不是一路人。

可即便如此,秦严却也知道七皇子虽胡闹一些,在女色上却并不荒唐,想到七皇子那得帝宠便格外跋扈,想要什么便定要得的性子,秦严顿时面色越来越黑。

他又想到了这才七皇子留京的奇怪举动来,往年皇上出京狩猎,七皇子是必要跟随了,今年偏偏就留京了,又闹出了这样一出来,莫不是七皇子留京就是为了此事吧?

秦严越琢磨越不妙,顿时便呆不住了,转身就往外走,出了屋竟是吩咐一声,“准备马匹草料干粮,马上动身回京。”

话声没落,他人已大步出了院子往天玺帝起居的乾元宫去了。

他要离开提前回京,自然是需要皇帝批准的,天玺帝对秦严一向宠信,听闻秦严求见,也未让他多等便宣了进去。

秦严进殿时,天玺帝还在和大臣们商议政事,大殿中上百根婴儿手臂粗的蜡烛将四处照的通明。

天玺帝正对着几本奏章凝眉沉目地道:“这是经南路湖州,西川路丰州,甘南路云州和贺州各地的奏章,都道辖下遭遇了风雪,较之往年不仅下的早且下的大,都预测今年只怕冬季不好过,有发生雪灾的可能性,这几日朕看送上来的此类奏章有增无减,朕需尽快回京才行。”

吏部尚书阮大人闻言道:“皇上前两日已然派左大人带人前往各地查探情形,如今天灾未成,只需令各部做好准备,皇上实在无需太过忧心。如今天降大雪,林山到京城一路早便大雪封路,这一道不乏山路崎岖之处,万一发生崩塌,不堪设想。皇上一心为民,急于回京坐镇京师,可怎么也得等到这雪停下,慢慢探路再行移驾才好。万望皇上以龙体为重啊。”

吏部尚书韦大人也上前,道:“皇上忧国忧民,然皇上安康亦是百姓福祉,还望皇上莫以龙体为念。”

“望皇上以龙体为念,三思啊!”

几位大臣纷纷表态,天玺帝见秦严进来,却是扬声道:“阿严,往京中探路的斥候可回来了?这一路如何,可能行车?”

如今大丰四处降雪,这林山到底不比京城交通便利,各地的奏章送过来本就要晚上两日,如今一下雪,奏章兜兜转转送到行宫更是要晚上几日甚至十几日。天玺帝还是比较勤政的,自然是心急的。

秦严闻言躬身应答,“斥候未回,只这样大的雪,道路阻塞是必然的,臣也不赞成皇上此刻移驾回京。”秦严说罢,抱拳单膝跪地,又道,“臣知皇上忧心于民,愿先行护送韦大人回京,清算国库,筹备银两粮草,以备救灾。”

秦严言罢,户部尚书韦大人也反应了过来,忙上前跪地道:“微臣愿先行回京,整顿户部,做灾前部署,请皇上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