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上一章:第 58 章
  •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下一章:第 60 章

尉氏又客套了两句,便带着三个儿媳出了屋子,往前头去了。

璎珞等人这才在老夫人的带领下往内室去瞧苏瑛琼。

与此同时的迟府,一早迟璟奕也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到昌平侯府贺喜。毕竟璎珞和苏瑛琼乃是亲姐妹,如今他和璎珞定了亲事,未来长姐添子,又怎能不到贺的。

只他尚未出门,随墨便脚步匆匆地进了书房,禀道:“大少爷,老太爷和太夫人的马车到了府门前了!”

迟璟奕闻言不觉一愣,早先他和璎珞定亲,迟老太爷和太夫人放心不下便已从老家动身往京城里来了,可这些时日四处降雪,两位老人到底年纪都大了,行程便慢的很。

迟璟奕前两日才派管事前去打探,说是两位老人只怕还滞留在鹤州一带,怎么今儿突然就到了,且也没早传来消息好让他前去接应。

只这会子也不是发愣的时候,迟璟奕忙起身匆匆往大门去。他刚出了院子,远远便见一行人过来,打头被搀扶着的老人瞧着鸡皮鹤发,气色却很不错,红光满面,微微发福的脸上带着笑意,瞧着就像寻常的田舍翁,只一双老眼却不意间迸射出睿光威仪来,令人不敢放肆小觑,正是曾累官至吏部尚书的迟家老太爷。

迟璟奕是迟老太爷亲自教养长大,和祖父感情深厚,又一向敬重祖父,忙大步迎上便跪在了地上,道:“为孙儿,累祖父祖母冬日赶路,劳神伤身,孙儿有愧。”

迟老太爷目光落在跪倒在地的孙儿身上,仔细看了两眼,这才道:“起来,随我书房说话。”

迟璟奕心中咯噔一下,站起身来,上前扶住了老太爷的胳膊,一路沉默着往书房去。

待得老太爷在书案后坐下,迟璟奕又亲自接过随墨手中的茶盏奉上,这才驱散了下人,站在了一旁等候祖父垂询。

老太爷的目光扫过站姿如松,长身玉立的孙子,揉了揉眉心,道:“你便没什么话和祖父说的?”

迟璟奕闻言心中发沉,面上却不动声色,道:“祖父早年便曾允诺孙儿,孙儿的亲事可自行挑选,只要门户相当,便会成全孙儿。这次孙儿得遇倾慕的姑娘,祖父随了孙儿心愿,孙儿感念祖父。苏五姑娘是个好的,如今祖父和祖母到了京城,孙儿想孙儿的年纪也不小了,祖父祖母为孙儿的亲事也操碎了心,早盼着抱重孙,不若便挑选个吉日,早早将亲事办了。”

听迟璟奕这般说,老太爷盯着他的目光露出了沉痛之色,道:“祖父没想到,亲自教养长大的奕儿也会对祖父阳奉阴违,欺瞒哄骗了,当真是长大了啊。”

迟璟奕闻言面色发白忙撩起长袍跪了下来,深深磕头,伏在地上,张了张嘴却是没能发出声音来。

老太爷见他态度虽恭敬,然那跪伏在地的姿态却透着无声的坚持和执拗,不觉长叹了一声,道:“爷爷问你,你的亲事可以定的如此匆忙?你父母尚未收到婚书,怎么就连纳征礼你都自行操办过了?”

迟璟奕咬了咬唇,终是道:“五姑娘品貌俱佳,孙儿恐她被人抢去,又实在倾心于她,故此便操之过急了些。”

听闻他这般说,迟老太爷的面色才略好了一些,目露些许欣慰,道:“你总算没再拿先前信上那套说辞糊弄爷爷。”

先前迟璟奕去信却是说,大国寺的大师为他卜了一卦,言道他近日命途多舛,干支一片忌神,必诸事不利,身体难安,主大凶,若要化解,便需在年前速速成亲。

先时迟老太爷便有些疑惑,平日里迟璟奕并非信这些的,随着越来越靠近京城,京城的消息传送过去,迟老太爷却是心中越来越明镜一般了然起来。

见迟璟奕跪在不言语,迟老太爷又道:“你怕谁抢了那苏五姑娘?靖王世子?”

迟璟奕顿时身子一僵,道:“爷爷明察秋毫,定然知道,苏五姑娘不想和靖王世子有所牵扯,她并非贪慕富贵之人,是个极好的姑娘。”

见这会子这个孙儿还生恐自己对苏五姑娘生出什么偏见来,迟老太爷面色微沉,道:“祖父知道她是个好的,既振威将军府你姨祖母说她不错,那便必定有过人之处。只是她再好,你也不该为她欺瞒祖父祖母,更不该为她罔顾迟家三代基业,企图和靖王世子争长论短,抢夺一个女人!迟家如今是什么门第,那靖王世子又是何人,难道你真心中不明!?”

迟璟奕闻言咬牙豁然抬起头来,道:“孙儿只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苏五姑娘选的人是孙儿,孙儿若连和靖王世子一争的勇气都没有,只怕更令祖父失望,更愧对于祖父的教导。”

迟老太爷却目光一锐,沉声道:“如此,祖父且不问你这个,你只告诉祖父,你可曾在茶楼中约见靖王世子,言道只要靖王世子能放手,便倾我迟家财力助废太子重返东宫?”

迟璟奕闻言顿时面色微变,双手攒握了起来,闭上了眼睛。

迟老太爷不觉声带震怒地道:“旁人不明白祖父当年何以早早致仕,乞骸骨返乡从了贱业,难道你也不明白祖父的一番苦心吗?”

当年迟老太爷在今上登基时选择辞官回乡,便是预测到了新朝会有动荡,只怕皇子争位会比先帝时更加厉害。

当年迟老太爷被人诬陷投进大狱,便涉及到了党争皇位之争,后来他虽官复原职,但却心有余悸,很清楚凭借迟家单薄的根基,若然再卷进这种事儿中,只怕再难翻身。

作为吏部尚书,又是根基浅的吏部尚书,皇子们是不可能放任他中立着的。到不如急流勇退,蓄积实力,图谋后代。

可迟璟奕明明知道这些,如今竟然为个女人色令智昏,跑去主动掺合夺嫡,拿整个迟家三代基业去豪赌,全然不顾忌迟家半分,做为迟家如今的少主子,他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才是令迟老太爷最痛心的地方,便是因这个,那苏五姑娘再好,迟老太爷都能以接受这样的儿媳。

迟老太爷声音颤抖,叹道:“奕儿啊,若然是这般,祖父当年又何苦早早退出朝堂,又何苦忍辱负重,自己自降身份,与民争利!”

135 嘲笑

见迟璟奕沉默跪着,一言不发,迟老太爷却是重重地拍了下身前桌案,又质问道:“便没有这些,祖父且问你,那苏五姑娘的身子可有什么问题?!”

祖父是个睿智的人,想来有洞若观火,见微知著的本事。迟璟奕早便料想到有些事情可能瞒不过祖父,却也没想到祖父一旦起了疑心,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将事情都查了个清清楚楚。

也许祖父看似已经放权给了他,却一直都不曾放心,终究是还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迟璟奕闭上了眼眸,迟老太爷见他到此刻分明心中还在惦念着那苏五姑娘,一时面上震怒痛心之色更重,道:“你可知道,你祖母听赵大夫说了那苏五姑娘的身子后当场就晕厥了过去?我们迟家对未来嫡长孙寄予了多少厚望,你难道不清楚?”

迟璟奕心中自然都是明白的,他也知道他一意孤行非要娶了璎珞回来,未来定然也不会一路坦程,可他动了心,他身不由己像着魔了一般,但凡有一点希望就不愿意轻易放弃。

他自出生起,他的人生就已经被规划好了,他按照着祖父的教导,一步步在祖父为他设定的路上,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长大,毫无波澜地继承家业。

这不是他喜欢的一条路,可他却挣扎不了,而璎珞是他生命中出现的变数,他固然很喜欢璎珞,而她越难得之,他便越是难以放手,他甚至觉得若然失去了她,他的人生就真的只能这样,再无色彩而言了。

即便知道她身子有问题,将来可能无法有孕,他也从没放在心上,甚至更想将她迎娶回来,他告诉她,将来若是无法有孕,他便过继个兄弟的孩子,这话并不是哄骗璎珞的,他是真正这样想的,心底深处他想在娶妻生子一事上抗争一次,好似这样他的生命才会鲜活一些。

迟老太爷似知道孙儿这种心思,疲倦地道:“你从小就聪颖,是个天生的读书料子,小小年纪处事便沉稳机变,祖父知道你不喜欢生意,一心想走仕途立大业,祖父却生生阻了你。祖父怜惜你不得自在,便想着在你的亲事上,若然能顺着你的意思,便都由着你,可祖父没想到你…”

迟老太爷说着长叹一声,摆手道:“罢了,罢了,如今你也大了,你若然想科举出仕,祖父也不拦着了,家里的生意还有你父亲和几个叔伯,再不计也还有你的堂兄弟们。你去吧,祖父累了。”

迟璟奕耳闻迟老太爷说出这等心灰意冷的话来,一时间心中大恸,磕头道:“祖父,孙儿错了,孙儿知道错了。孙儿不该拿迟家的未来做赌注,只是苏五姑娘和孙儿已然定亲,请祖父成全孙儿。”

迟璟奕说着又深深扣头,语气中全是坚定之气,迟老太爷沉默了片刻,却道:“此事容后再说,既是定了亲,礼数便别差了,不要让旁人说道我们迟家不通情理,今日是昌平侯府洗三礼,你且起来收拾一番过去贺喜吧。”

迟璟奕这才抬起头来,道:“谢祖父宽容。”

迟老太爷摆手,道:“去吧,回来自行往祠堂跪着去,什么时候心中平静明白了,什么时候再来见祖父。”

迟璟奕又恭敬地磕了个头,这才站起身出屋而去,他乘坐的马车刚离开迟府没两盏茶时候,便有一骑踏尘冲到了迟府门前,那马上之人长得极为魁梧,瞧着也就四十上下,留着络腮胡须,一双眼睛精湛慑人。

这人正是回京述职的丰州按察使海云天,大半个月前迟璟奕便和他的嫡长女海兰定下了亲事,双方父母皆已在两人的婚书上签字盖章。刚好到了年节下,海云天回京述职,长途跋涉,车队刚进了京城,他未曾回府去便先打马来了这迟府,要先瞧瞧未来的女婿是什么样的,能否配得上他海云天的嫡长女。

海云天作为三品大员,在地方上也是乾刚独断,说一不二的人物,常年养成了一种慑人威仪,虽然身上并未穿着官袍,可一身打扮也是富贵大气,纵马到了迟家府门外,未曾下马,只沉声冲站在府门的小厮大喝一身,道:“迟璟奕呢?让他出来迎接未来岳丈!”

各府的门房小厮都是有些眼力的机灵人,门房小厮虽然从来没见过海云天,可从他的神情举止气态已经瞧出此人非等闲之辈。

倒是没将海云天当成什么胡言乱语之辈,他们都知道大公子和定安侯府三老爷家的姑娘订了亲,眼前人自称公子的岳父,那便只能是苏三老爷了。

他们不曾见过苏三老爷,可却知道那是个文官,且听说长得儒雅俊美,可眼前这个人…怎么看都不像是苏三老爷啊,而且今日昌平侯府洗三,苏三老爷作为孩子的外祖父,不去昌平侯府,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虽然心中奇怪,可门房还是恭敬地回道:“回苏大人的话,我们大少爷两盏茶前就乘坐马车往昌平侯府去了,这会子苏大人去追,想来还能追的上。”

海云天闻言却是沉声道:“什么苏老爷?我乃丰州按察使海云天,可记清楚了!”

他言罢也再管呆愣的门房,调转马头便扬鞭往昌平侯府的方向奔驰而去。

一人一马走了个没影,门房小厮方才面面相觑地惊愕起来,商量了下,到底觉得方才那人不像是骗子,派了一个小厮将此事传进了府中老太爷处。

昌平侯府紫竹院的正房中,璎珞已经随着苏瑛玥几个向躺在床上的苏瑛琼见过了礼,坐在了一旁准备好的一排锦绣杌子上。

苏瑛琼的容貌和马氏倒有几分相似,眉眼却和宋氏如出一辙,刚刚生产完,脸上有些虚胖,气色还算不错,头上戴着个宝石蓝的暖帽,靠坐在大迎枕上,瞧着极是端方贤淑。

她倒是并非多为难璎珞,璎珞见了礼,她甚至将璎珞招到了面前,拉着璎珞的手细细夸了两句璎珞的容貌,末了又送了一对虾须赤金镯子,和送给苏瑛紫的见面礼同等价值,并无任何偏薄。

待璎珞姐妹坐下,老夫人等人和苏瑛琼说了会话,乳娘便将康哥儿抱了过来,小婴孩穿着喜庆的红衣裳躺在襁褓中,璎珞只远远瞧了两眼,谨慎期间并非往前头凑。

老夫人等人逗弄了一会子孩子,见苏瑛琼已面露疲倦之色,便笑着令她歇息,带着璎珞等人出了紫竹院,往侯府宴客的双喜院去。

双喜院是昌平侯府平日专门用来宴客之处,花厅修建的极为阔大,里头早已布置的花团锦簇,富丽堂皇,这么一会子功夫,花厅中已经有了早到的几家女眷,都围坐在尉氏的身边说着话。

老夫人带着人进去,众人皆起了身,一番见礼后,这才又重新坐下,尉氏也不拘束着璎珞几个姑娘,将昌平侯府的三个姑娘介绍给苏瑛紫和璎珞,便让她们到西次间去寻各府的姑娘们作耍。

昌平侯府的一嫡二庶两位姑娘,今日代表昌平侯府招呼一众姑娘的自然是嫡出的大姑娘白锦华。

她今年已十七,早便定了永昌伯府的嫡长子为夫婿,只因前年永昌伯府的老太爷过世,这才一直没能出嫁。她容貌娇美,性格也爽利,带着璎珞一行进了西次间便笑着道:“今儿来的都是通家之好的姑娘们,皆是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姑娘们,个个都好相处的紧,几位妹妹都不要拘束。今儿来的早,想必几位妹妹定没用好早膳,桌子上早准备了各色糕点,妹妹们随意取用,若是口味不对,想吃什么没有的也只管告诉我,我去让厨房现做。”

她声音清脆,笑容满面,语速有些快,话语连珠般滚落出来,并不让人觉得聒噪,却只令人觉得热情爽快。

苏瑛玥,苏瑛莺,苏瑛雨几个早便来过昌平侯府,和昌平侯府的姑娘都是熟悉的,闻言便笑着打趣了两句。

这边的动静立马便让屋子中的姑娘们都望了过来,璎珞和苏瑛莺皆是万里挑一的好相貌,顿时便引得姑娘们低声议论了起来。

“瞧样子是定安侯府的姑娘们,早便听说定安侯府出美人,果然如此。”

“呵,也不知道哪个是苏四姑娘。”

窃窃私语声传来,这次是自定安侯府女眷被当街揍了一顿闹出大笑话后,头一次出门交际,璎珞早便料想到会有此一幕,闻言倒也没表现出不自在。

而苏瑛雨姐妹到底年幼,顿时便涨红了脸,往后缩了缩身子。璎珞望向苏瑛莺,却见苏瑛莺面上依旧挂着温婉的浅笑,倒像是没有听到姑娘们的嗤笑声般。

她脚步款款地寻了处没人的地方,姿态从容大方地坐了下去,还冲那些偷偷嚼舌的姑娘们笑着点了点头,一时间倒是震住了无数人。

大家见她这般姿态,再取笑倒反而落了下乘,渐渐的便没人再提这些事儿,只又若无其事的回过头,依旧三三两两的说笑起来。

苏瑛玥坐在了苏瑛莺的身边,却是笑着道:“四妹妹可真是厉害。”

苏瑛玥上次就是因被苏瑛莺坑了一下,这才害的受了重罚,跪祠堂又得了风寒,一直病歪歪的养到了现在。这会子她虽满脸笑意说着赞叹的话,可眼眸中的嘲意却是一览无余。

苏瑛莺瞧了眼苏瑛玥,笑着回道:“彼此彼此,三姐姐也是长进了不少。”

苏家几个姐妹都围坐了下来,璎珞自然不会用昌平侯府的糕点和吃食,不过和苏瑛紫坐在一起低声说着话。

没过两柱香时间,屋中的姑娘们便多了起来,香衣鬓影,朱钗宝翠,挤了一屋。人多了自然也就热闹了起来,叽叽喳喳的欢笑声不断传出。

苏瑛莺和苏瑛雨姐妹早便和相熟的姑娘凑做一堆说笑去了,苏瑛玥虽然是刚回京不久,还没能出门参加过聚会,可她是苏瑛琼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苏瑛琼该是早拜托了昌平侯府的姑娘,故此苏瑛玥也被白锦华拉着说笑去了。

苏府姑娘这边就只剩下璎珞和苏瑛紫二人还呆着,璎珞是心思不属,脑海中总闪过方才在侯府门前秦严和她说话的情景,老觉得今天会发生什么事,因此连结交手帕交的兴致都被打压了下去。

苏瑛紫倒是有心多认识些姑娘,可她纵平日也算聪颖早慧,可到底跟着姜姨娘避居惯了,在穗州时宋氏便没怎么带她出过门,这会子面对一屋子的贵女们,她一时也实在不知该怎么结交。

璎珞见她绞着手中帕子犹豫不决,不觉凑过去低声道:“七妹妹瞧,这哪里的宴席果然都是一个样的,这嫡庶就是天敌,便连这平日里姑娘们凑在一处玩闹,也是嫡出的一堆儿,庶出的一块,可笑那些大老爷们在前朝玩着心术,一个个老奸巨猾的,回了内宅竟然真就相信妻妾和谐,嫡庶相亲。”

她说着用下巴点了点昌平侯府两位庶女的方向,又往白锦华的方向瞧了眼,苏瑛紫顿时便眼睛亮了亮。确实,她就是觉得这里都是京城各府的贵女们,一时泛怯,不敢迈步,如今被璎珞一提点倒不怕了。

她不往那嫡出贵女们的面前凑就是了,那些庶女堆,便出身高门,左右大家都是姨娘出的,也摆不出什么高贵来。

见苏瑛紫微咬着唇,还有些犹豫,璎珞便又道:“七妹妹那间绣铺不是已经开到了四通街上吗?今儿七妹妹手中的帕子就是那位有独家绣艺的绣娘绣的吧?瞧着很是有些不同呢,鲜亮好看的紧。”

苏瑛紫闻言双眸绽放出神采来,嫡女们未必注重女红绣活,可一般庶女却不得不在这上头下足了功夫,或是练就了一手好绣活平日里做活计讨好嫡母,或是凭此提高身份,刺绣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一准能马上引起共鸣。

苏瑛紫望着璎珞不觉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五姐姐提点。”

她说着站起身来,走了一步又回头看璎珞,道:“五姐姐不一起过去玩会儿吗?”

璎珞却笑着摇了摇头,未言。苏瑛紫早察觉到了,璎珞自被那靖王世子塞了玉佩便有些心不在焉的。见她懒懒地坐着不动,便也不再多劝,往那一堆庶女聚集的地方走了过去。

她不过在外围安静地听着,随意拿帕子抚了抚脖颈,便又个穿紫红色锦绣长褙子的姑娘瞧地眼前一亮,道:“呀,好漂亮的帕子,这一丛兰都绣的传神了,这是什么绣法,怎瞧着那么新鲜,以前都没见过呢。”

那姑娘的说话声顿时便引得周围几个姑娘都瞧了过去,苏瑛紫笑着回着,被两个姑娘拉着坐了过去。

璎珞见她很快和大家聊到了一处去便自行倒了一杯茶,慢慢的喝了起来。她原本是不敢动昌平侯府的吃食的,但这茶水却是方才苏瑛紫也喝过的,料想不会出什么问题。

她这边吃着茶,就听那边白锦华一堆中有个穿鹅黄色衣裳的少女拉了白锦华问道:“华姐姐,我听说今日你们府上洗三,靖王世子竟然来道贺了,这是真的吗?”

一众姑娘们还都没听谁说过此事,加之那鹅黄衣裳的少女声音又不算低,一时间屋中竟然突就安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白锦华的身上。

白锦华却是一笑,道:“是真的呢,靖王世子来的早,这会子该是还在外院由我祖父陪着说话呢。”

她一言顿时屋中气氛便有些变了,说出的安静,接着又嘈杂了起来,姑娘们纷纷围着白锦华打听着秦严。

“听说靖王世子从来不参加各府的宴席,之前连着诚王和瑞王娶妃这样的大喜事,他都没去过呢,今儿怎就来了昌平侯府?昌平侯府和靖王世子有什么交情吗?”有人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其实白锦华也不大知道靖王世子怎么会来了府上,她在花厅中听到此事时也惊异的很,此刻闻言便面露迷茫地摇了摇头,道:“靖王世子会来自然是和祖父或者大哥哥有什么交情,这些外宅的事儿,我却是不清楚的。”

众女闻言却是面露失望,那靖王世子历来都是个是非人物,又身份尊贵,最是得罪不得。白锦华不欲姑娘们继续纠缠这个话题,免得说出什么不妥当的话来反到给侯府惹祸,顿时便笑着道:“听说这两日楚衣阁又推出了一种新花色的烟云纱,裁剪出来的衣裳披在棉衣外头,不仅不显臃肿轻飘,反倒能将冬衣穿出轻盈飘逸之感来,如今还没正式对外售卖,却出了两件成衣挂在店中供人欣赏,不知道妹妹们都去瞧过了没有。”

她一言,大家便纷纷谈起了那楚衣阁新出的布料有多神奇美妙上,赞叹着,却忽有个穿浅红色衣裳的圆脸少女嘟嘴道:“那烟云纱好是好,就是太贵了,裁剪一件褙子少说也要五六百两银子,实在是骇人。本来我母亲还说给我和妹妹各自置办一件的,可如今各地雪灾,各府邸都在裁剪用度捐献银两,母亲便将此事搁置了,那烟云纱我却是只能饱饱眼福了。”

这姑娘一言,大家便又将话题转到了各府捐献银两的事情上,比着哪家捐的多,说话间又有个女子拍手道:“若说这捐银捐的多,谁还能比得过皇商迟家,人家一家便足捐了八十万两银子,及得上满朝文武捐银总和了。”

“说的是呢,要不那烟云纱岂能卖得到几百两银子一匹,迟家岂能不富有。”

“对了,华姐姐,听说迟家大少爷和定安侯府的苏五姑娘定了亲的,定安侯府今儿几位姑娘可是都来了?也让我们都瞧瞧,哪位是将来的迟家大少奶奶。”

这女子一言,顿时大家的目光便随着白锦华望向了坐在角落独自品茶的璎珞,璎珞没想到自己都尽量减少存在感了,还能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一时愣了下方才站起身来,略福了福身,故作娇羞地低着头不言语。

苏瑛玥见此却一阵快意,心想那迟家不过是商户人家,便在这捐银上拔得头筹,将一众公侯府邸都给压了下去,更因迟家带头,众贵胄们不得不跟着割肉捐银,虽迟家受了皇上表彰,大家不敢公然攻击迟家,可暗地里却一准心怀怨恨。

今儿这些贵女们哪里会让一个商户人家出风头,不收拾下苏璎珞才怪呢,她想着笑着上前拉了璎珞的手,道:“这就是我家五妹妹,我家五妹妹是个有福气的,当日迟家下聘,聘礼极是丰厚呢。”

璎珞又怎会不知苏瑛玥的心思,垂头冷笑,果便听有人嗤笑一声,语气颇为不肖地道:“到底是商户,家中只怕除了银子也拿不出旁的来了,八十万两对旁的人家自然是惊人之数,对财大气粗的皇商迟家想来并不算什么呢。”

这话听着是夸迟家富有,可实在贬迟家一身铜臭味,除了银子什么都拿不出手。

这姑娘一言,便有人接着附和起来,道:“商人重利,最会算计这得失之事了,就说这次迟家捐银一事,八十万两就换的了迟家名下药铺为宫中贡药,这不过捐了些银子,便名利双收了,也莫怪人家能将生意做的那么大,苏五姑娘将来嫁了过去,可不就是掉进金银堆儿里去了?”

她一言众女掩唇而笑,一个穿石榴红西番莲暗纹斜襟褙子的少女甚至笑着上前拉了璎珞的手,道:“五姑娘,我呢是崇恩侯府的三姑娘,咱们今儿这可算是认识了,来人我到楚衣阁置办衣裳行头,五姑娘这卖衣裳的说什么也要给我便宜一些才好,我们都是清贫的呢。”

一言顿时便将璎珞贬成了卖衣裳的下九流裁缝,惹得一片附和笑声。

136 惹不得

崇恩侯府的三姑娘直言讥讽璎珞将来就是个卖衣裳的裁缝,引得一屋子姑娘嘻嘻哈哈笑个不停,一旁苏瑛玥非但不觉得自家姐妹被嘲笑是丢人事儿,反倒心中暗自高兴解恨,转过头来偷偷给了璎珞一个恶毒鄙夷的眼神。

而苏瑛莺却是面露怒声,上前两步站在了璎珞的身边,冲那崇恩侯府的三姑娘扬声道:“刘姐姐,迟家乃是皇商,老太爷更是前朝天官,家中女眷皆出自官宦之家。前两日皇上还在朝堂上御口称赞了迟家,我五妹妹嫁到迟家是做少奶奶的,又怎么会像一般商妇一样呆在楚衣阁中呢,刘姐姐实在是说笑了。”

苏瑛莺的话却未曾令那崇恩侯府的刘三姑娘收敛,她反而笑了起来,道:“苏四姑娘这话说的,楚衣阁乃是迟家的生意,苏五姑娘嫁过去做了少奶奶,自然管的了楚衣阁的事儿,我让苏五姑娘瞧在今日交情上少收我一些银子,这有什么说笑的?”

先前带头嗤笑璎珞的光禄寺卿黄家的大小姐也跟着附和,道:“咱们自然知道皇上称赞迟家的事,所以我们才在这里感叹迟家财大气粗,算盘打的精,生意做的大,才说苏五姑娘嫁过去便是掉进了金银窝,我们这般称赞,怎倒惹的苏四姑娘冷了脸呢。”

各府的姑娘虽然是在嗤笑,可她们也不是傻的,都不曾说太露骨的话,一句话拐了七八道弯儿,听在耳中变了味道,认真掰起字眼来却真算不得什么错处。

再说,谁还真能因这些话就告到御前不成?今日是公然嘲笑的,多是些出身高,在家又受宠的嫡出贵女们,谁也不是被吓唬着长大的。谁都知道,皇上管不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故此苏瑛莺拿皇上来压这些贵胄姑娘们根本就是无济于事。

苏瑛莺这番作态,璎珞心中只有腻味的,却不得不笑着拍了拍苏瑛莺的手,做出一副姐妹情深的姿态来,道:“四姐姐说的是呢,刘三姑娘可不就是在和我开玩笑嘛。”

她说着转眸便又亲热地拉住了身边崇恩侯府刘三姑娘的手,道:“前些时日崇恩侯府的崔姨娘还派下人到琉璃阁定做了一套红蓝宝石赤金头面,听说这套首饰不算那宝石,赤金,光是给的手工银便足足花用了八百来两银子,侯府下人随便打赏琉璃阁的引客娘子出手那就是十多两银。这八百两手工银打的首饰,说什么也值个两三千两银子吧?哎呦,崇恩侯府一个小小的姨娘平日里随便打个首饰头面已是这等手笔,咱们刘三姑娘可是崇恩侯爷的嫡女,往楚衣阁做几件衣裳,又怎么会需要计较这几个三瓜俩枣的银钱?对了,刘三姑娘,不知那崔姨娘三千两银子打的首饰戴在头上是何等模样,三姑娘可曾见过?要我说,崇恩侯夫人可当真是贤惠,待姨娘这样的宽厚。”

璎珞轻轻几句话,却令刘三姑娘白了脸,便连被璎珞拉着的手心都渗出了一层黏黏的冷汗。

她确实是见过那一副华美的头面,却不是在她父亲崇恩侯的崔姨娘处,而是在她的母亲崇恩侯夫人处。

那套头面乃是父亲开了私库,从中选了一匣子成色最好的红蓝宝石,又让官家自外院走账,给崔姨娘做的头面。

做好后取回府,母亲才知道此事,将头面截到了正院,为此还和父亲大吵了一架,母亲说自己这个嫡女的嫁妆中都没有那么好成色的红蓝宝石,父亲却将那样东西私下给了一个姨娘,实在是宠妾灭妻,父亲却反驳母亲眼皮子浅,不过一副头面也值当大闹一场。

就这么一件事,闹得母亲到如今还卧病在床,今日都没能前来参加洗三礼。

这样不光彩的事情,自然是被捂的严严实实的,可刘三姑娘实在不明白,苏家五姑娘是如何得知此事的,且这么当众说了出来。

璎珞虽然没有说破,可姑娘们听了此事,自然明白这一副头面定然引得了崇恩侯府一场风波,联想到今日崇恩侯夫人的缺席,大家瞧向刘三姑娘的目光便有些意味不明了。

刘三姑娘一时间更是脸色忽红忽青忽白的,哪里还敢和璎珞叫板,再叫板谁知道苏璎珞会再说出什么事来。若是直接挑明她的母亲被小妾给气地卧病在床,那可当真是笑话了,指不定连父亲也会被御史弹劾。

一旁苏瑛莺见此,不由心下微惊,目光复杂地盯向璎珞。

琉璃阁发生的事情,她不知道,苏璎珞确实这般清楚,苏璎珞果然不是个简单的。

璎珞含笑松开了刘三姑娘的手,又步态舒缓闲雅地走到了那光禄寺卿家的黄大姑娘面前,微福了福身,道:“不知这位姐姐如何称呼?”

黄大姑娘见璎珞笑容明媚而舒缓,不知怎的竟望了眼那边脸色惨白的刘三姑娘,心中不可遏制地升起一股惊慌感来。

只这会子却也不容她后退,略吸了一口气,她才挺背道:“我是光禄寺卿黄府的大姑娘,不知苏五姑娘有何见教?”

璎珞笑容愈发甜美明灿起来,道:“见教不敢当,我只是觉得方才黄姐姐的话有些过谦了,黄姐姐说迟家财大气粗,其实黄府才是真真的富贵府邸呢。黄大少爷是姑娘的嫡长兄吧?听闻不满弱冠已经考过了院试,京城里谁不夸赞一声青年才俊,这自古才子佳人,也难怪引得良家姑娘都愿意无名无分地跟着黄大公子,不过听闻黄大公子对那委身的女子也是极好的,竟还为其娘家购得几十亩良田。黄大公子随随便便就能为个外室置办产业,想来光禄寺卿府上定然也是财大气粗呢。”

璎珞的话顿时引起了一片抽气声,莫说是为外室的娘家置办产业这样的事儿,便是给府中的姨娘置办私产,那都是妥妥的宠妾灭妻了,这光禄寺卿家里的大公子可还没有成亲呢,尚未成亲,却在外头养了女人,还偷偷给这女子娘家置办产业,这样的男子,将来必定是个五六不分,宠妾灭妻的。便是学问再好,再前途光明,也没人敢把娇养的女儿嫁过去。

这样私德有亏的,若然科举还能金榜题名,那便真是考官有眼无珠了。

璎珞几句话,简直是生生断了黄家大少爷的前路,好狠的女子!好毒辣强势的手段!

黄大姑娘虽然平日在家中得宠,可和嫡出又会读书的哥哥相比,她就算不得什么了。父母知道因她逞口舌之利,生生毁了哥哥的前程,还不得捏死她?便不捏死她,等她出嫁可还指望着嫡亲的哥哥给她撑腰呢,这下子不兄妹成仇才奇怪呢。

黄大姑娘一时身子打摆,双眼血红,猛然抬手便往璎珞脸上扇去,道:“你胡说!信口污蔑我大哥!”

璎珞却抓住了黄大姑娘的手,凑近她低声道:“是要逼我说出那外室的住址吗?”

言罢,那黄大姑娘便浑身一抖,如今璎珞这么一说,还只是道听途说,证实不了的流言罢了,倘若璎珞当众将那外室的住址说出来,只怕不等洗三礼结束,各府便会有人去证实此事,若然此事是真的,哥哥岂不是全完了!

而黄大姑娘瞧璎珞的神情口气,却觉得她不像是信口开河。

见黄大姑娘面色铁青却咬牙没再言语,璎珞这才面露诧异,道:“我也不过是偶然在哪里听了这么一耳朵,既然黄大姑娘不知道此事,想必此事定是有人嫉恨黄大少爷的才情故意抹黑黄大少爷的,怪我多言,我这厢给黄大姑娘赔罪了。”

黄大姑娘见璎珞递了台阶过来,哪怕心中恨的想上前撕烂了璎珞一张脸,此刻却也不得不强颜欢笑,做出一副感动模样,拉着璎珞的手,道:“不怪苏五妹妹,若然我不知道这样的流言,岂不是就叫那等小人得逞,抹黑了哥哥,我还得谢谢苏五妹妹的提点呢,等一会子见了母亲,我定让母亲查明此事,定要抓到那乱穿流言的人。”

璎珞笑着点了点头,目光流转又往那几个方才曾出言讥笑的女子身上扫了一眼,她一双美丽的明眸波光潋滟,甚至是含着笑意的,那几个女子却只觉冷意森森,莫敢于璎珞对视,竟是不约而同低了头,避其锋芒。

白锦华见气氛闹成这样,目光复杂瞧了眼璎珞,这才笑着拍手道:“哎呦,我这才想起来,前些时日父亲陪伴皇上往林山狩猎时曾活捉到了一只小虎,极是可爱,现如今就养在后花园中,不知道姐姐妹妹们想不想去看看?”

白锦华一言,姑娘们自然是雀跃着应和了起来,大家便纷纷起身,在白锦华的招呼下出了西次间。

璎珞今日打定了主意,觉对不脱离队伍,便也缀在了队伍最后。

苏瑛玥眼见前头姑娘们都出了屋,到底没忍住,冲璎珞冷声道:“五妹妹当真好手段,想来身后定有高人撑腰,六妹妹就是被你这样害得落入家庙的吧?你真阴毒!”

她心中已认定,璎珞会知道崇恩侯府和光禄寺府上的隐秘事儿定是秦严告知的。

璎珞却没听明白苏瑛玥的话,闻言只淡淡一笑,道:“怎么?三姐姐莫不是也想我当着大家的面儿说说你的那些新鲜事儿?”

苏瑛玥觉得璎珞就是个混不吝的,指不定真会说出什么来,顿时面色微变,冷哼一声往前去了。

苏瑛莺倒是没再说什么,带着苏瑛雨姐妹也跟了上去,独苏瑛紫留在了璎珞身边,担忧地道:“五姐姐方才太冲动了,这下要和崇恩侯府和光禄寺卿府上结仇了,对姐姐的名声只怕也会不好,姐姐这又是何必呢。”

苏瑛莺说的也确实,不提结仇的事儿,单单璎珞今日这行事有段,便失之柔婉端庄,太过狠辣了些。且女子七出中有口多言一说,她今日这般,只怕有些夫人要觉得她已是犯了口舌,拨弄是非了。

璎珞也知道这些,只她从来都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性子,倘使今日不叫那些姑娘知道自己的厉害,却不知还要受怎样的羞辱呢,如今也好,以后谁再想欺辱她,且要先多掂量掂量的。

也是她今日心思烦乱,那黄大姑娘和刘三姑娘恰好就撞在了枪口上。

见璎珞不甚在意的笑了下,苏瑛紫又叹了一声,道:“这些事儿五姐姐是听靖王世子说的吗?方才三姐姐话中意有所指,恐怕是察觉出了什么,五姐姐以后要多小心些才是。”

璎珞闻言一愣,脚步微微放慢了些。确实若苏瑛玥觉得她的靠山是迟璟奕或者振威将军府,她定然会明明白白说出来,可她偏说什么高人撑腰,她这个高人既指的不是振威将军府和迟府,那又说的是谁?

只怕苏瑛莺是真发现了什么。

璎珞想到此点冲苏瑛紫感念一笑,道:“七妹妹提醒的是,我会多加注意的。”

其实苏瑛紫和苏瑛玥猜想的都不对,她根本不曾从秦严那里听到任何各府幸密。她之所以知道这些,却是源自于青云班。

青云班如今在京城已经打开了局面,新戏很受各府欢迎,整日都在京城各大府邸中设台唱戏,更不乏公子哥们捧戏子,吃小酒这样的事儿,难免就能打听到一些各府的辛密之事。

而璎珞每个月都会让妙哥出府一次,会见见青云班的人,听些各府的消息,朝堂动态什么的。其实像今日璎珞所说的这些密事儿,统共也没几件,不过是今儿璎珞运气还好,就刚好遇上了而已。

也合该那刘三姑娘和黄大姑娘倒霉,就这么犯在了璎珞手上。

璎珞随着众姑娘们到花园时,人群中已经没有那刘三姑娘和黄大姑娘的人影,璎珞也不甚在意。

她对小老虎并不大感兴趣,前世时在动物园也不是没见过,见姑娘们围在一起指点笑闹,璎珞便在不远的亭子中坐了下来。

谁知刚坐下没片刻,便有个侯府的小丫鬟匆匆过来,福了福身,道:“苏五姑娘,奴婢小乔,是昌平侯府的丫鬟,奴婢奉了定安侯府老夫人的命来请五姑娘过去问话。”

璎珞看向那小乔,道:“祖母唤我,怎么没令我们侯府的丫鬟过来传我?”

小乔被她锐利的眼眸盯着,却道:“老夫人先前在喜和堂的花厅和众夫人们说话,后来光禄寺黄夫人和崇恩侯府大少奶奶相继离开,老夫人不知为何便突然身子有些不妥当,差点晕厥过去,定安侯府带来的姐姐们都在忙着照顾老夫人,故此才派了奴婢过来。”

璎珞闻言垂下了目光,马氏听到她的所作所为被气坏也是有可能的,见小乔巴巴地等着,又是托词老夫人传唤,璎珞也没办法置之不理,站起身来,道:“如此你便前头带路吧。”

这厢璎珞跟着那小乔,带着妙哥刚刚离开没片刻,便又有客人到了,却见昌平侯府的丫鬟引着个穿真紫色绣缠枝玉兰长褙子,容貌清丽的少女到了花园,白锦华做为主人,瞧见那女子过来,便忙笑着迎了上去,道:“王妹妹怎么这会子才到,可是来的晚了呢,一会子得自罚三杯才行。”

这新到的却是长兴郡王府的二房嫡女王三姑娘,她被白锦华拉着一面往众姑娘处去,一面摇头笑着道:“今儿来晚,可是不怨我,我早早便跟着母亲出门了的,谁知在路上遇到了一件新鲜事儿,这才给耽搁了些行程,这会子方到。白姐姐罚我吃酒,我却是说什么都不服的。”

听她这般说,倒是有好几个姑娘面露好奇之色,纷纷问着,“是什么新鲜事儿啊,王姐姐快说快说。”

“是呢,既是能让王姐姐耽搁行程,想必这新鲜事儿一定有趣的紧,王姐姐快说!”

几个姑娘催促,王三姑娘这才笑着望着苏瑛莺,道:“说起来这事儿却是和定安侯府有关呢,莺妹妹的五妹可是和迟家的大少爷定了亲事?”

苏瑛莺愣了一下,这才回道:“正是,却不知王姐姐为何问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