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上一章:第 79 章
  •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下一章:第 81 章

一切的源头,都在于父亲的言而无信。既然做不到,为何还要承诺,为何要瞒着母亲置办外室生儿育女!

宋氏一头撞死在了衙门口,而白氏却没有这样的胆气,她呆滞而惊恐地瞧着这一切,尖叫一声直接晕厥了过去。

苏定文在得知宋氏的死讯时,不过淡淡地说了声知道了。而白氏回到定安侯府却不等进府,便被挡在了门外,门房奉了苏定功之命,直接丢给白氏一纸休书便罢。

白氏哭喊着在门外不肯离开,可叹的是直到叫喊到夜幕降临,直到白氏的声音都喊破了也没有任何人出来看上她一眼,包括她生养的一双好儿女。

定安侯府这件事被闹得沸沸扬扬,成了天玺…年最后一场热闹,也是这年最大的丑闻。没一日便被传的京城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御史言官们弹劾定安侯府的奏章更是雪片一样飞,直到天玺帝一张圣旨传到了定安侯府,褫夺了定安侯府的世袭爵位,大老爷和三老爷皆被革职,这场风波才算渐渐平息了下来。

而褫夺定安侯府爵位的这道圣旨也成了天玺…年皇帝发的最后一道圣旨,翌日各官衙统一封衙,宫中的天玺帝也封了玉玺,上下休沐,开始迎接新春。

苗妈妈和蔡妈妈状告主子一事儿也因衙门封衙而无限期地压后了,不管是官宦之家,还是下头寻常百姓,都开始忙碌着置办年货,归扫房屋,准备过大年,这事儿自然很快便被人丢到了脑后。

因为人们感兴趣的从来就是大宅门里的那些是是非非,如今宋氏身死,白氏也被休,苗妈妈和蔡妈妈这两个背主奴才的未来却是无人在意的。

而待半年后苗妈妈和蔡妈妈被判流放从牢狱中出来时才知道,他们的家人是真的没死,当时她们所瞧见的不过都是假象罢了。可当知道上当时,早已经时过境迁,什么都晚了,两人只能背负着无尽的懊悔,踏上了流放之路。

这些都是后话,且说衙门封衙,四处喜庆热闹忙着迎接新年时,定安侯府一家,不,如今是庶民苏家,却注定没有半点喜庆的气氛。

侯府的宅邸乃是皇帝赏赐的,如今爵位没了,苏家人自然也不能再留在原本的府邸了。

这大过年的,被赶出府邸,可往哪里去?

苏老太爷求着礼部来催交府邸的小吏令其略宽限一下,可如今苏家彻底败落失势,小吏却是不肯通融的,便苏老太爷舔着脸说好话,又送银子疏通,小吏也不敢在这时候给苏家行方便,而公然违了朝廷的规矩。

按照规矩,褫夺了爵位,也确实是不能再继续呆在朝廷封赏的府邸里了。苏家没了法子,只能胡乱驱散了仆妇奴婢,收拾了一下东西,狼狈地从定安侯府中离开。

定安侯府之前自然在京城还有些产业,苏老太爷决定先搬到位于南城平安巷的一处三进宅邸中居住。

南城多是商人,平安巷的宅子附近也都住的是商贾之家,从诺大的侯府移居到商贾居住的平安巷,且四房人都憋在一个三进院子中,这样大的反差令地苏家搬家时女眷哭哭啼啼,引来了不少围观的路人。

从定安侯府到平安巷要横穿小半个京城,如今定安侯府的丑事儿传的沸沸扬扬,有那爱看热闹的听闻今日侯府搬家,更是一路围观,指指点点,冷嘲热讽,一路俨然都成了一道风景。

巧的很,苏府的搬家大队伍从四通街上经过时,璎珞正在名香馆的二楼雅间里选着香料。

名香馆是京城最为知名的香料馆,璎珞马上便要和苏景华一起到祁阳王府去,璎珞想亲自为唐氏准备一样礼物。本来是想要亲自绣个什么物件的,可近来操心着京兆府的那一档子事儿,璎珞也无法静下心来,眼见着就到了进府的时候,也来不及做什么了,想着唐氏是个爱香的,璎珞今日便来了这名香馆。

和那次离开振威将军府进茶馆等迟璟奕却不想等来了秦严一样,这次也是,她这厢前脚刚进了名香馆的雅间,后脚秦严便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推门而入。

好在璎珞今日出门轻车简从,就只带了妙哥一个丫鬟,见秦严进来,妙哥愣了下便福了福身,主动低着头退出了屋子,关上门守在了外头。

璎珞手中还捧着一盒香,正站在窗户边上借着从开了一条缝隙的窗缝中吹进的清风细细闻着香,听到动静回过头来,瞧见此幕不觉摇头一笑,嗔了秦严一眼,道:“你到底允了我这丫头什么好处,怎如今我瞧着她倒像是你的丫头了。”

秦严扬了下眉,几步走近璎珞,二话不说便自身后抱住了她,埋首在她颈窝处也轻嗅了一下她手中拿着的那盒香,并不答她的话,只随口闻道:“你平日好似从来不用什么香?”

璎珞将手中的香合上,点头道:“其实我也算爱香之人,好的香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更能增加魅力自信。女人都爱香啊粉啊的,我先前在定安侯府里的敌人太多,又常常听说有些内宅手段,惯常就爱在这里香粉之物上动手脚,出于谨慎,这才不曾用什么香。以后进了祁阳王府,倒是可以央了祖母好好给我挑弄几味特有的香。”

她说着微微扭头瞧向秦严,道:“我看男子不用香熏衣裳的也少,你怎也从来不用?你爱什么香味?”

秦严闻言倒目光深深低头凝视着璎珞,道:“怎么?爷爱什么,你便会央了祁阳郡王妃专门迎合爷的喜好制上一种香吗?”

璎珞自离开了定安侯府到如今也已有七八日了,她住进祁阳郡王妃安排的院子,因郡王妃不放心他们姐弟,故此在那院子中没少安排郡王府的侍卫,内宅中更是安排了不少婆子,每夜巡视几回。

因妙哥本就不是定安侯府的丫鬟,乃是振威将军府太夫人所赠,妙哥的卖身契也不在侯府中,故此璎珞离开定安侯府没两日,妙哥便也被放了出来。

可璎珞的其她丫鬟,却是一时半会都出不来的,唐氏自然不放心就妙哥一个人照顾着璎珞,故此还在那小院中安排了三个大丫鬟。

这些人整日守在璎珞身边,加上秦严知道璎珞在乎祁阳郡王妃,也不想坏了祁阳郡王妃对他的印象,倒使得秦严顾忌重重没敢再行那夜半翻墙,偷入香闺的事情。

故此秦严已经有七八日没见过璎珞了,两人如今正是初坠情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时候,这么久不见,彼此都有些想念的厉害。

此刻秦严抱着璎珞,自她颈项一侧低眸望着她,两人的姿势便犹交颈鸳鸯一般亲昵缠绵。

如此近的迎上秦严一双灼热的视线,璎珞心跳快了起来,双颊升温,道:“女为悦己者容,为你调弄一味香有何不可?你到底喜欢什么味道?”

她毫不掩饰扭捏的话,顿时便令秦严呼吸一窒,双眸像是落入了星辰一般闪动出璀璨夺目的光芒来,禁不住将头埋在璎珞的颈侧,落下细碎的吻来,喃喃着道:“爷没留意过女人用的香,只觉得你如今身上的香味便极好。”

他埋在脖颈边上又是嗅又是亲又是舔弄的,灼热的鼻息直往襟口中钻,璎珞只觉浑身发软,又是痒又是难耐,躁动从身体最深处冒了泡,接着便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来势汹汹要将人灭顶吞噬。

璎珞头脑有些浑浑噩噩起来,而埋在她颈项边儿亲吻的秦严明显也有些焦躁失控起来,空气越来越热,两人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起来。

璎珞感觉秦严不再满足于在她的颈边儿留恋,渴望更深的接触,他的搂在腰间的手也略探出拉扯着她的襟口。

璎珞今日穿着一件斜襟遍绣茉莉花的锦缎襦裳,被他这么一拉扯,襟口便松开了一些,顿时露出了娇嫩的肌肤来,甚至连里头穿着的真紫色肚兜都若隐若现。

秦严的吻沿着脖颈一路往下蔓延,璎珞本就站在窗前,为了嗅香还推开了一点窗户,如今冷风从窗口灌进来,吹拂在露出的肌肤上,可璎珞竟发现一点都不冷,秦严的唇,和他有些急躁的手都像是生出了火苗一样,顷刻间便将她点燃了。

秦严明显是没什么经验的,动作急躁而不得章法,可就是这样倒令璎珞心生欢喜,有些难以抗拒他笨拙的动作,只能昂着头,闭着眼眸,晕晕沉沉的承受着,她听到自己细细碎碎,却又不失娇柔的声音夹杂在秦严浑浊而急促的呼吸声中,竟然出奇的和谐,又让人耳红心跳。

便像是饮鸩止渴,很快秦严便再度不满足起来,火烫的大掌陡然箍住璎珞的肩头,猛然将她翻转过来,往后一推,随着啪地一声响,璎珞的后背重重抵在了身后的窗棂上。

不待她反应,秦严已欺身压了上来,双手扯着她已经散开的衣襟用力一扯,顿时身上的短裳便像被遗弃的破布般半挂在了璎珞的手臂上,可怜地摇曳。

真紫色上头绣着鹅黄色蔷薇花的肚兜整个露了出来,小小短短的一片布料又能挡得住什么?

秦严何曾见过这样的美景,便那次在她闺房中偶然瞧过那么一回,却也是惊鸿一瞥,万没这大白日里瞧的如此真切惊心。

他眸光愈发似聚涌着沉沉的暴风一般,又似有着一头失控的猛兽,饥渴地叫嚣着要扑向美味,拆吞入腹,将她化为骨血的一部分。

秦严也确实那么做了,璎珞头脑愈发晕然不清,也不知是身前作怪的人,还是背后咯人的格子窗,使得她难耐的扭着身子。

春色无边,两人显然都动了情,直到秦严再度忍不住欲撤掉璎珞脖颈上的肚兜,肚兜挂着的细线因拉扯狠狠勒了下脖颈,璎珞才因那疼痛蓦然回过神来,忙使劲推了下秦严,道:“快退开啊!你真想在这种地方要了我不成?!”

她的声音竟有些发哑,因惊慌带着些许的颤抖,听在秦严耳中更令人疯狂入魔。

可一窗之隔便是熙熙攘攘的街道,两人甚至能够清楚的听到外头街人的说话声。秦严从来也没想过在这种地方如此对待放在心尖尖上的人。

他粗喘着,只觉用了平生最大的力气这才控制住情绪,猛然抬手拉住璎珞垂挂在手臂上的衣衫将她又裹了起来。接着猛然转了个身,远离了她靠在旁边的墙壁上急喘了起来。

璎珞双颊赤红,不敢去看秦严,也不敢再去惹他,她原本拿在手中那盒香不知何时已掉落在了地上,璎珞也顾不上去捡,只抖动着手指迅速地整理了衣衫。

两人一个靠着窗户,一个靠着墙,不知平息了多久这一方天地才恢复了清明。

秦严站起身来,不由咬牙切齿地瞪向璎珞,道:“你到底准备何时进祁阳王府?”

璎珞见他脸色极臭,满脸都是欲求不满的焦躁之色,不觉失笑,道:“我今儿来这名香馆便是挑选进郡王府送祖母的礼物,左右就这两日了,你急什么!”

秦严这才神情稍霁,道:“你说爷急什么?”

璎珞不觉又笑了起来,白了秦严一眼,道:“这事儿你便再急也是没用,我过了年春上才及笄呢,十六岁之前,你想都别想,女子行房太早,极伤身子的。”

秦严听璎珞这么说顿时便红了眼,他如今是多等一日都不愿,可璎珞的意思居然是要他再等上个一年多?

女子行房太早伤身,难道男人老房子着火,却生生给憋回去。这样有违常理就不伤身了?

秦严只觉晴天霹雳,蹙眉反对道:“等你进了郡王府爷便进宫请旨赐婚,三个月之内便将婚事办了,到时候你已经及笄了,年岁上刚刚好!”

璎珞是从倡导晚婚晚育的时代过来的,对这古代女子十五六成亲实在是接受无能。且大丰贵族女儿成亲其实比平民女子要略晚一些的,娇养的女儿十九二十成亲的都是有的。

她自然也觉着这样最好,可她也瞧出来了,秦严年岁大了,她不可能拖到二十岁出嫁。这便要做出让步,而她觉得十六出嫁是最合适的。

走六礼,女子备嫁原本就是要一两年的,且苏景华刚入郡王府,她也不大放心,有这一年的时间,她也能帮苏景华在郡王府中站稳脚跟。

见秦严一副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没有商量余地的强势神情,璎珞略拧了拧眉,两人眼见着便要因这个问题生出些言语争执,却于此时,外头响起了一阵阵喧哗声,依稀夹杂着几句定安侯府之类的词语。

璎珞不觉怔了下,仔细听了两句,竟是苏家今日搬家,这会子刚好就从楼下经过了。

下头的动静,一时倒转移了两人的注意力,璎珞转过身来将窗缝又略推大了一些,望去,果然就见远远的有一队车队从下头的街上经过。

两旁跟着不少指指点点看热闹的百姓,璎珞这会子瞧着下头苏家狼狈而落魄的模样心中却没什么起伏。

宋氏死了,白氏被休,他们姐弟离开了苏家,如今她瞧着下头人倒像是在看陌生人一般,有种前尘往事都已去之感。

对于宋氏的死,璎珞心中其实是有些不是滋味的。这倒不是她有圣母资质,实在是她前世便是曾受过小三伤害的正室,到了这里老天玩她,偏就让她当了被正室逼的走投无路的庶女。

若然可以,璎珞其实最不想对付的便是宋氏,只可惜事与愿违。

如今宋氏真这样死了,璎珞心中难免有些郁结难受,不管怎么样,宋氏作为一个母亲,是让人心生敬佩的,虽然她并没有教导好几个儿女,但她绝对有一颗最真的慈母心。

其实说起来,宋氏也是个可怜的女人,真正该为今日这等局面负责的,其实该是苏定文才对。

瞧着下头越来越近的车队,璎珞轻叹了声,道:“也不知我七妹妹如今怎样了,七妹妹平日里和我感情还好,以前在穗州时,姜姨娘也曾照顾过我的生活。如今苏定文被罢了官,只怕整日就做起复的美梦呢,多半要将主意动到我七妹妹的身上去,倒是我连累了七妹妹。”

秦严站在璎珞身后,也自她头顶往下看去,正好便看见了骑马走在前头,神情淡然镇定,完全不受旁边百姓指点的苏景涵,便道:“苏家这个大少爷倒还能看,可惜了。你七妹妹?可是那次信王侧妃闹事儿时和你一起躲在巷子里的那丫头?”

璎珞目光也落在了苏景涵身上,叹了一声,道:“宋氏撞死在了衙门口,多半也是为了这个儿子。宋氏没了,侯府不肯让其停灵,苏景涵披麻戴孝,亲自抬着宋氏的棺椁连夜运到了法慈寺寄放,听闻法慈寺建在半山腰,一路台阶也没假他人之力,都是苏景涵亲力亲为抬在棺木的最前头,他能这样,实数难得。只可惜…”

璎珞有些莫名心烦,顿住了话语,回头道:“你还记得我七妹妹啊?七妹妹性格好,人生的也不错,你手底下有没有年轻小将领,为人踏实憨厚,知道疼人的?也帮我留意一二,好不好?”

璎珞说着回身抬手扯着秦严胸前的衣衫轻晃了两下,口气有些娇俏,她此刻双颊的红晕还未曾完全散去,眼眸也似还带着些方才亲热的迷醉之意,那样抬眸盈盈望来,顿时便令秦严心神一荡,哪里能说出个不好来。

“此事我会留意下,只你七妹妹瞧着比你还年幼个一二岁,你倒替她急了起来,怎也不见你急上一急。”秦严不觉屈指敲了敲璎珞的额头。

璎珞却扬唇一笑,冲秦严抛了个媚眼,道:“我如今将某人勾的死死的,做什么恨嫁,左右又不怕嫁不出去,这时候难道不该想着怎么能好好享受两年做姑娘的轻松自在吗?”

秦严被她这话气的哭笑不得,无奈的笑了笑,尚未说话就听楼下街上突然一阵尖叫。

两人望去,就见苏家的车队差不多已经经过了楼下,可此刻后头的马车中却突然滚出了两个女人来。

那两个女人一个穿着橘红色绣缠枝牡丹的长褙子,一个则穿着水红色遍绣杜鹃花的对襟短袄,皆是妖妖娆娆的妇人打扮,滚下马车竟然还忘我地争抢着一支红宝石蝴蝶发簪。

“这是我的东西,你这贱人快放手!抢东西了!”

“你放屁!这支簪子原就是一对,爷当初一支赏了你,一支给了我,如今你的早不知做了何用,竟来抢我的,你才是贱人!四爷啊,你快来为婢妾做主啊!”

两个女人滚爬在地上拉扯中,引得一群人围观看热闹。

璎珞望去,却大概认出这两个乃是四老爷的妾室,那边两个女人滚落的马车,车门打开,里头依稀还坐着三五个妖妖娆娆,叽叽喳喳的女人。

璎珞没想到定安侯府都沦落到如此地步了,眼见着四房人都要拥挤在一个小宅院中生活,四老爷竟然还没驱散他这些莺莺燕燕,她不由略蹙了下眉。

秦严却抬手按住了璎珞的肩头,略带安抚地压了压,道:“苏家会有今日都是烂了根,咎由自取,便没有你们姐弟,早晚也是要落败的。”

璎珞收回了目光,索性连窗户都一并关上了,点头冲秦严笑了起来,道:“我知道了,我没有内疚,也不曾难过,不过总归是瞧见过侯府昔日风光的,虽说是表象,可瞧着也是熠熠富贵的,如今再瞧这等场面,难免有些怅然罢了。”

且说下头苏家人,自侯府搬了出来,便勉强挤进了一处平民区的三进院子里。

谁知刚搬过去还没安置住,二房,四房便闹了起来,言道长房和三房拖累的他们的名声,要分家。

这时候奉行的是父母在,不分家,二房和四房如此,气的马氏一倒不起,直接中了风。

老太爷心灰意冷,心烦气躁,索性一挥手,当真便分了家,当日二房和四房便搬了出去。老太爷也在当日收拾了行李,出了城回道观当真做了真道士。

没两日,偌大的一个定安侯府便这样彻底的散了,而苏家正经历着分崩离析之时,璎珞姐弟二人也已做好了进郡王府生活的准备。

------题外话------

嗯,上卷就到这里了,下章开启新天地,嘿嘿,收票了,收票了,表忘月票哦

001 姐弟进郡王府

随着天玺十三年的春节越来越临近,京城上下到处都是一派繁华喜庆的场面,衙门封了衙,天玺帝也不干活了,皇帝难得有了正大光明躲懒享受的日子。

皇宫中也跟着收拾了起来,各宫各殿装扮的花团锦簇,富丽堂皇,当真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画面。

太后的慈云宫连宫殿上的琉璃瓦都被宫人细细擦拭地一尘不染,殿前妆点了奇花异草,使得本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大殿愈显金光闪闪。

那高高的房梁上描绘着的五彩斑斓鸾鸟云纹图样,在阳光的照耀下似闪着光芒要飞升于空一般。

殿中,不再忙于政务的天玺帝正陪太后用着午膳,虽是食不言寝不语,然天玺帝时不时便亲自指点宫女为太后夹菜盛汤,太后也关切皇帝的身体,特令人准备了几道味道不错的药膳,含笑看着皇帝用下,气氛却是极好。

天玺帝却并非太后的亲生儿子,其生母不过是先帝时的一名小小的美人,刘美人自进宫便一直不受皇宠,日子过的很是艰难,后来投靠了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身边才得以喘息。

太后产子时年纪太小,又怀的是双胎,产下一双女儿,到底伤了身子不能再有孕,可她需要一个皇子。观察了两年,见刘美人不过寻常出身,家中也没有什么人,本身也听话懂事的很,便选中了刘美人。

太后是个睿智豁达的女人,刘美人诞下皇子,太后并没有留子去母,更不曾立刻便将小皇子抱到中宫养育,而是为刘美人请封了婕妤之位,皇子依旧由刘美人自己带着。

只每日让刘婕妤将皇子抱到中宫亲近一番,刘婕妤感激在心,也知道太后是其母子在宫中的仪仗,自然教导皇子孝敬感激太后。

直到刘婕妤在皇子八岁时病逝,皇子才被接到了中宫正式记在了太后的名下,成了嫡出皇子。其后也是子凭母贵,又靠着太后母族的力量,天玺帝才得以登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故此太后虽则不是天玺帝的生母,可天玺帝却极为敬重孝顺太后,平日不管政务有多忙,每日也都是要到这慈云宫中走上一趟的。

天玺帝和太后用过了晚膳便移步到了偏殿说话,说起今年宫宴的事情来,天玺帝难免便提起了皇子们的亲事来,道:“老六和老七如今年纪也大了,都到了该大婚的年龄,皇后虽然也是个稳妥的,可到底不若母后眼光精准独到,今年宫宴各府的姑娘们都要进宫来,到时候还请母后留意一二,给这两个孩子好生挑选两个王妃才好。”

太后便笑着道:“一晃眼孩子都大了,老六和老七都是好孩子,是该好好挑两位贤淑美貌的王妃,皇帝既说了,哀家自当尽一份心,只是这事儿还是要问问唐贵妃和端嫔的意思。”

天玺帝却道:“由母后给这两个孩子相看是福气,她们巴不得呢,难道还能有意见不成?说起来,最该赶紧定下来的便是阿严那孩子,前些日,阿严突然和朕提前早年朕赏下的那块玉佩,说是已将那玉佩送了个姑娘,朕问阿严那姑娘是谁,朕赐婚既喜欢便赶紧的定下来,总不能私相授受再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谁知那臭小子竟嘴巴严的河蚌一样,任朕怎么敲都不张口,这事儿母后可是清楚?”

太后的脸上已有了真心的笑意,瞧着整个人都柔和许多,道:“这事儿啊,说起来倒还和前几日祁阳郡王妃进宫来求见哀家有关系呢。”

天玺帝闻言不觉微怔,祁阳王府手掌兵权,对这等府邸皇帝自然是时刻注意着的,祁阳郡王妃进宫见太后,天玺帝也是知道的,只是他历来信任太后,倒也没有特意打听此事。

如今听太后如此说,顿时便起了兴致,道:“难不成阿严喜欢的那姑娘还和祁阳王府有什么关系?朕记得祁阳王府可是没什么女孩的,莫不是郡王妃的娘家姑娘?朕记得郡王妃好似出自荥国公府,和贵妃倒是还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唐家的姑娘历来容貌娇美,性情也好,难道阿严这是看上了唐家哪位姑娘?瞧他的意思,这姑娘似出身不大高,难不成是唐家旁支的?”

太后闻言却笑着摇头,道:“皇帝历来对世事洞若观火,只是这次却是料错了。”

天玺帝不觉便露出兴味神情来,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太后叹了声才道:“说起来倒是这里头倒还牵扯到一桩陈年旧事,一出美人救英雄的爱情故事,不知皇帝可有兴致一听?”

太后都这样说了,天玺帝自然是要点头听下去的,何况他的兴致也确实是被太后给吊的足足的,便笑着道:“那感情好,朕记得朕小时候母后便常常于朕讲故事,母后言辞诙谐讲的故事又动听又寓意深远,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甚是怀念,如今可也有年头没听母后听故事了,今儿倒是托了阿严的福。”

太后也笑了起来,一时间气氛极为融洽,太后这才说起了祁阳王世子和寄瑶的事来,却并不提两人的身份,只道:“有一个年轻人,出身名门,乃是家中嫡长,生的俊逸不凡难得是还文武双全,年纪轻轻便被朝廷委以重任…”

太后的故事果然讲的很好,在她的讲述下一个美人机缘巧合救下英雄,才子和佳人就此相知相恋,却又偏偏苦于生不逢时,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最后不得不分离的凄美爱情故事便被娓娓道来。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太后并不曾有一点添油加醋的违背事实的叙述,只是在太后的故事中,那故事中的人物却被无限美化了。

在太后的故事中,寄瑶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子,她本也是出身大户人家的姑娘可惜自幼被拐卖,沦落风尘,被人买去安置成了外室后却又不得珍惜,日子过的凄冷而无依。

可她又是个善良,且才华横溢的女子,不仅不如,她还不畏强权,有着一般风尘女子所没有的胆气和义气,在英雄被当地强权逼的走投无路时,是美丽聪慧且又善良正义的寄瑶救了英雄,在不小心相知相恋后,寄瑶又是个好母亲,也是一个不愿跟随拖累英雄名声的好女人,她选择了隐瞒身份,且还成全了贴身婢女爱慕英雄的一颗少女心。

在太后的口中,美人和英雄的那一夜露水姻缘,并非道德败坏,而是醉酒乱性,情深难禁,平添无限风流旖旎,非但不让人唾弃,反倒让人向往。

其后英雄怅然离开,而佳人却发现竟然有了身孕,这其中的艰难,以及那孩子生下到长大所受到的苦楚更是被太后说的凄凄切切,引人叹息。

其实富户权贵之间,相互转赠妾室实在算不得什么事儿,寄瑶和祁阳王世子虽然是在寄瑶做苏定文外室时红杏出墙做下了有违妇德的事情,可寄瑶本就出身风尘,谁也不可能拿对闺阁女子的那一套道德典范去要求一个烟花女子,对寄瑶这种女人本就要求不严,再来外室真说起来算不得就是苏定文的女人。

故此寄瑶和祁阳王世子的这段故事虽说有些有违礼教,可也不是那么让人接受不了的。

又经过太后一番费心的美化,听在天玺帝的耳中便只剩下惋惜感叹了,还真生不出什么抵触厌恶来。

待太后讲罢,天玺帝便叹了一声,道:“当真是还君明珠双垂泪,恨不相逢未嫁时啊。想来母后这故事中的年轻人便是祁阳王世子萧岚肃了吧?”

太后先是说了祁阳郡王妃,又提这故事,故事中的青年人又是到江南去查一宗案子,还说这年轻人出身权贵,却又勤奋好学,才华横溢,深受帝宠。

当年派萧岚肃前往穗州查私盐案子的正是天玺帝,天玺帝只略略一想,自然便明白了这故事中的人说的是谁。

太后观天玺帝的神情似有追忆,不觉松了一口气,道:“皇帝见微知著,这故事中的年轻人确实就是祁阳王世子。”

天玺帝当年确实颇为欣赏祁阳王世子,想到其英年早逝,且又是为保卫大丰疆土而马革裹尸,一时间倒也面露几分恻然之色,道:“如此说,这萧岚肃还留了一线血脉?可这又和阿严看中的姑娘有什么关系?”

太后笑了笑,道:“那寄瑶因有女,不忍抛弃女儿随着祁阳王世子离开,宁愿放弃这段感情,放弃随着祁阳王世子进京享受荣华富贵,也要守着自己的孩子,阿严瞧上的便是这寄瑶守护着的那个女儿。”

太后这样说,天玺帝才恍然大悟,都弄明白了,一时倒笑了起来,道:“怨不得阿严嘴巴闭的紧,那姑娘是外室所出,这身世实在是差了些。”

太后苦笑,心道岂知是外室所出,如今弄的还被除了宗,这两个孩子折腾的当真都没法说。

皇帝这会子才想起来问道:“如此说来,那姑娘如今该是在京城才对,这寄瑶当年却不知是何人的外室?”

太后见皇帝终于问起这个来,微微直了些身子道:“这户人家皇帝倒也是知道的,便是前几天闹地京城纷纷扬扬,引得百官弹劾的原定安侯府的姑娘,这寄瑶便是苏三老爷,前穗州知府苏定文的外室。”

前几日苏家的事儿闹到了京兆府去,弄的京城人人皆知,御史言官跟打了鸡血一般一天几道折子的弹劾,便连提前到京城来准备参加明年春闱的书生们都群情激奋,日日跪在宫门前请命,要天玺帝严惩道德败坏的定安侯府。

故此天玺帝还专门叫了七皇子叶宇轩到御书房去,特意垂问了京兆府两个奴才告主子的案子,且他刚刚下旨褫夺了定安侯府的爵位,这会子自然不会就忘记了。

听闻太后的话,天玺帝面露愠怒,道:“难道是祁阳王府要认回孙子,这才闹出如此大的波折来?胡闹!”

太后见天玺帝动怒,忙道:“皇帝息怒,并非如此!祁阳郡王妃当日进宫便是希望哀家能够传唤了定安侯府的老夫人马氏进宫,好从中为郡王府周全一二,让苏家退让一步,放了那孩子认祖归宗。若是祁阳王要使这样的阴谋诡计,又何必让祁阳郡王妃进宫一趟?哀家也问了阿严,那两个孩子被赶出定安侯府确实是苏家不容两个孩子,嫡母和伯母联合起来阴谋陷害。”

太后言罢,天玺帝才面色稍霁,太后又道:“至于京兆府告状的事儿,确实是有人帮了那两个孩子,推波助澜设计两个奴婢去敲的鸣冤鼓。只这人却不是祁阳王,而是阿严那孩子。是他瞧那定安侯府让那苏姑娘吃了苦头,受了委屈,心中不忿,这才闹出了这样的事情来。阿严这孩子太是不像话,来日哀家让他去向皇帝请罪!”

京兆府的事情,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蹊跷,自然也是瞒不过皇帝的,太后却不敢让皇帝知道那事儿是璎珞一手做下的,唯恐皇帝会觉得璎珞有失温婉贤良,也不够孝顺柔和,有失尖锐,睚眦必报,故此便将事情都推到了秦严的身上。

太后觉得为了能让大龄孙儿能够抱上媳妇,自己当真是用心良苦,费尽心思了。

皇帝听闻京兆府的事情是秦严闹出来的,倒是没半点怀疑,因为这事儿也确实像秦严的行事。

想到秦严为给心上人出气,竟然费了这么多心思,天玺帝倒是愈发好奇新鲜起来,笑道:“想不到阿严竟然也有如此怜香惜玉的时候,只是那姑娘如今被宗族除名,这身份上便更差了一层了。母后的意思,莫不是想让祁阳王府一并连这姑娘也认回去的吧?”

祁阳王府子嗣单薄,如今好不容易冒出来个嫡子出的孙子来,便出身有点不光彩,也是定然要接进郡王府认祖归宗的。

这点自然想都不用想的,祁阳王府要认孙子,自然也用不着圣旨允准。也犯不着太后费心思和他提这件事儿,太后说了这么多,怕并非为了祁阳王府的孙子,而是为了那苏姑娘。

秦严亲事上太艰难,老大年纪了到现在还是个不近女色的,这都成太后的一桩心病了,如今秦严好容易自己瞧上了一个姑娘,看样子还着紧的很,太后自然要忙着为其张罗的。

说句难听的话,只要那苏姑娘是个女人,慢说是出身不好,只怕便是她是有夫之妇,太后也得想法子给人弄到靖王府去。

天玺帝是个聪明人,自然一下子便洞穿了太后的用意。

太后面露恳求,道:“这些年皇帝孝敬哀家,哀家才能过上舒心尊贵的生活,皇帝也知道,哀家如今就两桩心事儿,一桩是有生之年想看到皇帝原谅废太子,哀家的仪姐儿能够回到京城,让哀家再看上一眼,这另一桩便是阿严这孩子的亲事。仪姐儿的事儿涉及朝政,哀家不敢干预朝政,不求皇帝能够成全哀家,可阿严这孩子的亲事,却是家事,这孩子小时候吃尽了苦,不肯于人亲近,如今他好容易看上了这么一个姑娘,哀家说什么也要玉成此事,皇帝…”

太后话未说完,天玺帝便拉了太后的手,握紧,道:“朕疼爱阿严虽然比不上母后,可也一直将他当做朕的孩子疼爱,母后不必多言,此事容朕考虑一日,可好?”

太后自然明白皇帝心中的顾虑,那靖王府手握重兵,又是大丰最尊贵的异姓王府,而祁阳王府亦是掌着兵马的顶级权贵,靖王府和祁阳王府联姻,皇帝如何能够安心?

这事儿不是太后巧舌如簧,三言两语便能让天玺帝同意的,故此太后也便不再多言,转而说起了它事儿来。

待皇帝走后,太后便招呼了水嬷嬷,令她派人往祁阳王府送信。

这日下午祁阳王便往宫中递了牌子求见天玺帝,祁阳王是在御书房面圣的,进了御书房他便老泪纵横,一通大哭,感慨两个嫡子的英年早逝,祁阳王府的子嗣单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戚难过。

甭管祁阳王这一番作态有多少是真心,又有多少是演戏,堂堂一个郡王,又须发都白了一半,平日里也算威仪刚硬一个人,就这么不顾形象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的悲伤欲绝,也确实令人动容的很。

反正天玺帝是难得的被哭软了心肠,待祁阳王说了想要认回孙儿的事儿,天玺帝当下便同意了。

其实祁阳王府认回苏景华,天玺帝并不反对。

祁阳王府历来忠心耿耿,且也算是大丰难得的出将才的门第,更重要的是,祁阳王府子嗣单薄,这在天玺帝眼中却是好事儿,子嗣少,便不怕树大根深,尾大不掉,子嗣少,便也大大减少了其谋反篡位的可能性。

说白了,祁阳王府,天玺帝用着还算顺手,也还想继续用下去。至少现在他还并不想看着祁阳王府衰败,原本祁阳王府就剩下一个病秧子庶子,天玺帝还觉着遗憾,等祁阳王一没,这祁阳王府便算是废了。

如今突然又冒出来个子嗣,岂不是正好?

朝廷总要人镇守边疆的,祁阳王府如今用着就不错,天玺帝自然愿意成全了祁阳王,就此用下去,还省了再费心找替补不是。

且能够借此事施恩祁阳王府,将来祁阳王也能更为忠心,于朝臣们看,那也是皇上念着忠臣,心系着战死的英魂,对他的名声也没坏处。

故此祁阳王哭罢,天玺帝便笑着道:“如此大喜之事,郡王该当高兴才是,郡王可回去准备认祖归宗之事儿,此事朕知道了。说起来,郡王世子也去了七八年了,朕记得当年朕曾下旨追谥郡王世子为正三品果毅将军,此职乃是世袭,如今既然世子有后,朕金口玉言,自然不能更改,便由你这孙儿袭了此武职吧。这孩子郡王可要好生教导,为我大丰再添一员虎将才好。”

祁阳王跑来皇宫哭这一场,自然并非为了告诉皇帝,祁阳王府多了个孙子,而是这个孙子来历不明,想让天玺帝为其正名。

当年萧岚肃战死沙场,天玺帝厚待英烈,自然是要追谥的,彼时曾经下旨追封了祁阳王世子为三品果毅将军,次子为五品忠勇将军。

在大丰这两个武职却是世袭武将,当时怕也是天玺帝看两人都没有子嗣,这才会大方地追封,如今萧岚肃突然冒出来个儿子来,天玺帝便不做表示,也不会有人跳出来说什么。

连祁阳王也没奢望天玺帝会想起当年的追谥来,没想到天玺帝居然开了大恩,大大方方地让苏景华承袭了果毅将军的武职,祁阳王大喜过望,忙恭恭敬敬地磕头道:“臣谢主隆恩,祁阳王萧府势铭记陛下洪恩,代代忠君,若违此誓,人神共诛!”

天玺帝很满意祁阳王的态度,摆手道:“行了,大过年的,郡王府今年添了丁,也算是双喜临门了,等到入宫朝拜时,可莫忘了带上那孩子给朕看看。”

祁阳王泣泪再磕,抬头时却道:“皇上,微臣那孙儿还有一异父妹妹,如今也被赶出了宗祠,微臣想一并将这孩子认回我郡王府来,不知…”

天玺帝闻言倒是眯着眼眸仔细盯视了几眼祁阳王,道:“血脉岂容混淆,郡王怎会有此等想法?”

不怪天玺帝多心,若然祁阳王是因为秦严有意迎娶这姑娘,才想将苏璎珞认回郡王府。天玺帝便不得不考虑下祁阳王的用心了。

祁阳王闻言却神情坦然无惧,道:“实在是这一对姐弟感情极深,且那姑娘聪慧伶俐,甚合夫人眼缘,微臣也不忍姐弟分离。唯今两个孩子都被不慈长辈赶出了宗族,若然只认了孙儿,那姑娘便成了无根浮萍,可如何生还?微臣夫人便想将这姑娘认回郡王府,这姑娘吃了不少苦,若非她这个做姐姐的相护,微臣那孙儿说不得活不到现在,夫人是真心疼爱于她,只望着将她接到王府来,过两年好生相看一个憨厚老实,家世一般的后生,也算报答了她护着我儿一点血脉的恩情。”

见祁阳王说的情真意切,天玺帝这才渐渐收回了威压,道:“确实是个难得的姑娘,此乃郡王的家事,实在不必请示于朕。”

天玺帝这话便是同意了,可这并不代表他就同意了祁阳王府和靖王府结亲,此事他还需要再考虑观察一番。

也是祁阳王表示的很明白,萧家认了璎珞,并没有攀附权贵的意思,有祁阳王这话在,祁阳王府便不会私下去和靖王府议亲,不然便是犯下了欺君之罪。

秦严和璎珞的亲事要成,还要靠天玺帝同意下旨,这件事儿还是掌控在天玺帝的手中。

也是因此,天玺帝才默认了祁阳王接璎珞进府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