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夫人微微一笑,语气十分的冷淡:“若说大祸,没有人能比得上裴小姐,我的女儿自有家人兄长关怀,就不劳你费心了,你还是回去好好管教你的妹妹才是,别放她再出来招人笑话!”

李未央却是不作声,只是似笑非笑地望着裴徽。裴徽轻轻吸了口气,却并不理会郭夫人,而是目光投向李未央,那眼神之中闪过的是彻底的冰寒。四周的空气一下子凝固起来,连裴宝儿此刻都不敢出声,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李未央和裴徽之间有一种诡谲的气氛在流动,纵然他们之间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仿佛已经过了无数招一般。裴徽盯着李未央,只觉得那瞳仁如同一口冰泉,倒映出他的影子,却是望不见底,也瞧不出对方的心思,那种死一般的沉寂,是他从未在别人的身上见过的。往日里,擅长观察人心的他总是能从一个人的眼睛里看到得意、欢快、愤怒、悲伤的情绪,可李未央的眼睛里,什么都瞧不出来,这让他觉得不安,甚至从心底升起来一种惶恐。

不光是裴徽在掂量着李未央,李未央也在注视着她的对手,裴徽那一道飞扬的眉毛下,一双眼睛毫无笑意。眼光好像利刃割在她的皮肤上,竟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最终,反倒是裴徽先移开了目光,他看了裴宝儿一眼:“好了,不要再闹,咱们回府吧。”

李未央抬首再望去,裴徽已经带着裴宝儿离去。他的步子跨得很大,身上的青袍瑟瑟随风摆动,也莫名添了一丝寒冷,李未央望着对方的背影,却是冷冷一笑。虽然刚才裴徽没有说话,但她却听见了对方将骨攥得紧紧的,甚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看样子,就连裴徽都对自己厌恨到了极点,这个梁子是结大了。可是她是此事之中最无辜的人,从头到尾裴宝儿被人设计可跟她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对方偏偏要把这笔账算在她的头上,还真是可笑之极。

郭夫人同样是不能理解,她叹了一口气道:“这一家人可真是刁蛮无理得很,这事情咱们全然都不知情,却平白多了这点事。”

李未央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有弱肉强食,母亲,夜深了,我们该回去了。”

郭夫人点了点头道:“你兄长还在与人寒暄,咱们先上马车吧。”

月华如水,裴帆递了牌子要面见皇后,他刚刚踏入大殿,就迫不及待地掀了帘子大声道:“皇后娘娘不为我们做主,让宝儿怎么办?出了这样的事情,裴家简直是颜面扫地!娘娘你让我怎么有脸去见裴家的列祖列宗呢?”

下午的时候,裴帆带着自己的儿子从京外回来,裴徽则先行回来准备,却听裴珍传了出事的口讯,裴徽立刻马不停蹄地赶过去,稍后便从太子府传了手书回来,当时裴帆还不敢置信,可等到裴徽将满面泪痕的裴宝儿带了回来,裴帆才知道裴宝儿闯了什么祸。他在心中当然要埋怨太子,可更应该埋怨的是旭王元烈和郭家的小姐,因为裴宝儿口口声声说是郭嘉造成这个局面的发生,裴帆最为心爱这个女儿,因为她不仅是裴家的明珠,更有绝世的姿容,他给她请了最好的老师教导她琴棋书画,不惜重金为她铺路,多年的心血却不料全都砸在了这里。这时的裴帆满面愤怒,声音已经近乎嘶吼。

裴皇后坐在高高的御座上,也不望向他,脸上的神情十分淡然,眼底却越过了一丝嘲讽:“二哥这个时候怎么会突然回京来?”她问的却是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仿佛丝毫不在意在太子府发生的事情。

裴帆懊恼道:“咱们先不说这个,我们先把宝儿的仇报了。”

裴皇后冷淡地一笑道:“报仇?怎么报仇?我早已经说过,叫宝儿别去招惹郭家,可她听过我说的话吗?”

“皇后娘娘为何这么忌惮郭家,这么多年来,咱们已经有了将对方一网打尽的实力,为什么我们迟迟不动手,还要被郭家人欺负?那郭素算是个什么东西,咱们何至于这样忍耐!”裴帆忍不住怒声道。

裴皇后冷冷地一笑,她绝美的面容上似乎压抑着一丝怒气,与生俱来的威严与权势瞬间扑面而至,带着宝剑出鞘的凌厉:“二哥,你还是这么鲁莽,行事一点也不沉稳!我这一生何曾怕过谁?如今真正值得担心的不是郭家,而是坐在皇帝宝座的那个人!”

裴帆一愣,刹那之间说不出话来,不由抬起眼睛看向裴皇后,她神色冷淡,仿佛刚才那句话不是她说出来的:“娘娘,我不明白你说的意思。”裴帆不禁这样说道。

两人在四周静谧的大殿里,只听见轻微的呼吸声。

裴皇后脸上的坚毅之色在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显然是对不理解自己心意的兄长有了一丝厌烦:“我不对郭家动手,不是我畏惧他,而是皇帝要保他们!咱们的敌人不单是郭家,还有陈家,还有外头那些虎视眈眈、坐视我们彼此争夺的家族,那些和裴家势不两立的敌对势力!这些二哥你都明白吗?”

裴帆其实不明白,他只觉得裴家有力量将郭家一网打尽,为何迟迟不动手。在这盘棋局之中,他只能看到三步,可却看不到三步之外的天地。打击郭家并不困难,可皇帝却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扶植他们,他在维持一种平衡!

裴皇后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二哥,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光是裴家,郭家,陈家,还有越西的各大家族、军中的势力、暗中勾结的集团,越西有太多的力量了,都可以威胁到他的权力,可是这么多年了,他为何还坐的这样安稳?正是因为我们这些家族都在彼此牵制,郭家和陈家联手在牵制裴家,这是一个三角,十分的平衡,看在皇帝的眼中也让他放心,可你若是先动了郭家,或是陈家,这个平衡倾倒了一角,只怕皇帝第一个要剪除的就是裴家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过在帝王的转念之间,你还是安生一点,想想裴家全族有一千多人,你就没什么忍耐不得的了。”

裴帆不可置信地看着裴皇后,这些话他的妹妹从来没有说过,不,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这个妹妹年少进宫,性情十分冷酷无情,与他们这两个兄长都不十分亲近,可能除了父亲,没有人能了解小妹到底在想什么。而父亲也向来看重裴后,对待她如珠如宝,甚至于对他说过,今后裴家就要靠着此女支撑,只要他们紧紧跟着她,听她的号令行事。从前他的堂兄看不惯裴后在家中说一不二的做派,不免出言讽刺了她几句,谁知父亲听见,竟然不顾伯父的面子,硬生生将那个堂兄打断了腿赶出裴氏一族,这件事情给裴家所有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从小到大,凡是裴后喜欢的东西,裴帆连碰都不敢碰一下,连说话都要看她的脸色行事,揣摩她今天心情好还是不好,生怕惹恼了她。可他刚才太过激愤,竟然将此事忘记了……此时看她绝色的面容之上流露出的却是嘲讽的神情,裴帆心头就是一惊。

想到裴宝儿受辱,他鼓起勇气大声地问道:“难道为了不让皇帝起疑,咱们裴家就要忍了这口气吗?”

裴皇后淡淡地一笑,这个兄长委实过于蠢笨,跟他说话简直是浪费口舌,她语气漠然地道:“在这一点上裴家并不比郭家聪明多少,看齐国公总是隐忍便知道郭家在朝堂之上选择了隐,而在后宫之中,郭惠妃却处处与我作对,这就是内廷里的进!这就是郭家的选择,明退暗进!郭惠妃怎么多年来在宫中顺风顺水?不是因为她命好,也不是我怯懦,而是因为郭家人是真真正正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装傻,什么时候应该退让,什么时候应该无所建树!陈家那家主也是个老狐狸,他为什么处处以郭家马首是瞻?表面上看是结党,一荣皆荣,一损皆损,不,应该说绝对不会有损,郭家和陈家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皇帝不会轻易的动他,相反也会给裴家一个警告,你明白了吗?若是你贸然去动郭家的人,皇帝是不会坐视不管的,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容忍他们的原因,若你连这点都看不清楚,还是带着家人早日回乡种地吧!免得给裴氏家族带来杀身之祸。”

裴帆抬起头看着裴皇后,他的后背都被冷汗打湿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在裴皇后的平静的面孔之下压抑着极大的恼怒。今天他的行为,不经意之间已经彻底激怒了这位皇后娘娘,他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道:“那宝儿该怎么办呢?”

裴皇后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难道还要我告诉你吗?”

裴帆一惊,赶紧打断道:“我会将她送出去避避风头。”

裴皇后冷笑一声,她的本意是处死裴宝儿,而她的哥哥明显是不愿意怎么做的,但是对于裴家来说,裴宝儿已经是一个没有用的废物了,这样的人留在家族之中只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裴皇后淡淡地挥了挥手道:“你出去吧,我不想再听到裴宝儿这三个字。”

裴帆心头一惊,他不敢再说什么,刚才来时的那种愤怒和质问的神情已经无影无踪,裴皇后带给他无形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他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甚至连大气也不敢出。

裴皇后看了一眼她二哥消失的背影,漠然地道:“都听见了吗?出来吧。”

帘子后面,太子的身影出现了,他缓缓地垂下头,跪倒在地上,重重地磕头道:“母后,这一次是我太鲁莽。”

裴皇后淡淡地笑,突然站起了身,走向了不远处的走廊,太子莫名,却听到她轻声道:“过来吧。”太子便走了过去。裴皇后站站高高的台阶上,一动不动,也不说话,她突然指向远方,眼神中带着一丝异样的光彩道:“你看到了什么?”

太子将目光转到了裴皇后说的地方,那是一方天空,除了一轮圆月之外,他什么也没看到。裴皇后轻轻勾起了唇畔,冷笑道:“你一直盯皇位,却不放眼看看这天下,就算你坐上了宝座,脑子里头什么都没有,这位子你也是坐不稳的!”说完了,她转过身对着他道:“你是太子,是下一任的皇帝,但是无数人都在盯着你,他们看着你的一举一动,窥视你的错漏之处,可是你却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只顾纠缠在私怨之中,你和后宫那些女人有什么区别?一样的目光短浅,蠢钝之极!”

太子冷汗滚滚流下,他不禁跪倒在地:“我错了,母后,我知道错了。”

裴皇后看着他的头顶,摇了摇头:“你的眼睛不应该放在郭家身上,也不该只盯着那把皇椅,更不应该去报什么私仇,你要学的是如何治理天下,而不是和临安一样做那些蠢事,我让你等待分而化之的机会,并不是让你自己去动手。静王和旭王之间的同盟本就存在矛盾,不用你去挑拨,也会有土崩瓦解的一天。你要做的,是等到那缝隙裂到了一定程度,便是一举击溃郭家的时机,今日你的所作所为打草惊蛇了,不但没能分化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太子不敢吭声,他已经知道错了,白白搭进了裴宝儿和夏侯炎不说,皇后没有大骂他一顿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她还对他说这样的话,是他没想到的。裴皇后语气冷淡地道:“你预备怎么处理田同修的事情?”

太子一愣,他没有想到裴皇后要提这件事。田同修的事情牵扯出了户部的很多事情,皇帝开始了搜查,首先被拿下的都是户部的官员,这些人都是太子好不容易安插进去的,所以他才能在户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次被清查的光是户部就足足有十七人,这对于太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现在他才知道郭家人的厉害,不动声色之间就捏住他的痛楚,他咬牙道:“我会想法子保住那些人,母后不必担心。”

裴皇后冷笑一声:“这一次负责清查此事的不是刑部尚书,而是刑部侍郎丁鼎,这个人从前不过是个小人物,没有人在意他,可是他的个性却十分的刚直,他每查一户人家就带着自己的棺材去,随时准备掉脑袋,完全是一副豁出去的样子,你碰上有这么一副硬骨头的人,不能拿他怎么办,所以你只有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不!这绝对不可以!太子扬起眉头大声道:“不,那些人是我好不容易布下的棋子,都是因为有他们,我才能随意调动户部的那些银两,不管是收买大臣还是布置探子,我都需要那些钱,若是母后担心会出纰漏,那我就悄悄行事,请个中立的人想方设法向父皇求情。”

裴皇后看他的眼神越发冰冷:“现在风雨欲来,哪个官员是手脚干净的?有谁敢上前硬碰硬,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到时候就算有人来帮你,也没有任何的作用,你还看不出来,你父皇杀鸡儆猴就是在给你看的吗?”

太子不禁焦急了起来,看着裴后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我的那些人被清洗吗?”

裴皇后目光悠远地看向不远处的月亮,道:“你父皇对付户部不过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清洗整个朝廷,你这些年布置的势力怕是留不下多少,他的个性你不了解,要做的事没人能阻止,若是你反其道而行之,哪怕对你他也不会容情。所以你现在不但不能去保他们,更不能接见任何人,只有这样你才能保全你想保全的人!不错,现在他们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但是只要你不动声色,这件事情还是不会危及到你身上。”

太子不禁道:“可是那些人手里,都有一些……”他话没有说下去,裴皇后却了然道:“你放心吧,该说的不该说的,他们心里都清楚,不会把你供出来的,要知道贪污一罪不过是身死抄家,还不至于株连九族,若是关系到勾结太子、结党营私,就是图谋不轨,他们还没有那么傻。”

太子闻言,面上露出了放心的神色。裴皇后笑道:“你父皇不过是整顿吏治顺便警告你,若是他想要杀人,这朝堂之上有几个是干净的?法不责众,他杀不完这成百上千的贪官污吏,若这些人全都死了,这朝廷也就转不起来了!在这种时候你这个太子若是冲出来,就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皇帝第一个要下手剪除的人,而你想要保护的那些势力,就会一个也保不下来,若是你无动于衷,皇帝反倒不会做的那么绝,帝王之道,太子要学的还有很多。”裴皇后不再多言,淡淡道:“你回去吧。”

太子望着自己的母后,不敢再说什么,轻轻地退了下去,他想也许他一辈子都不能理解对方,裴皇后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就在此时,裴后突然叫住了他:“狩猎马上就要开始了吧。”

太子一愣,随即停住了脚步:“是,父皇已经下令让所有人准备出发了。”裴后转过脸来,绝美的面孔在月光之下发出幽幽的光芒,洁白耀目,令人动容,可她说出的话却是十分的冰冷:“你替我转告大君一句话。”

太子望着裴后,却听她语气平淡地道:“我不想看到郭嘉再回到大都来了。”

太子悚然一惊,立刻道:“是。”

此时,李未央已经回到了郭家,郭夫人在前面走,郭澄叫住了李未央道:“嘉儿,我有话要和你说。”

李未央停住了脚步,回头望了他一眼,那双眼睛在月下淡淡的闪着光,她微笑道:“三哥有什么话,就说吧。”

郭澄看了李未央一眼,心头有几分犹豫,其实有些话他早就想说了,但他总觉得这事情也许没有他想得那么严重,所以他一直装着不知道,但是现在他觉得有必要提醒她一下:“嘉儿,你有没有觉得元英对你好像十分的喜欢。”

李未央一愣,她没有想到郭澄竟然会主动与她提起这件事,她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道:“静王殿下或许觉得我是个合适的静王妃人选,至于喜欢么……倒还说不上。三哥若是对这件事情担心,未必太杞人忧天了。”元英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在这时候破坏和旭王元烈的同盟的。

郭澄摇了摇头道:“你当我多想了吧,我总觉得很不安,元英的个性不是你看到的那样亲切随和。”静王是个笑面虎,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但是有些事情她并不是很了解,李未央看着郭澄,不禁讶异地挑眉道:“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吗?”

郭澄叹了口气,低低一笑道:“元英是个隐忍的人,他和我们不一样,他向来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一直很有耐心,那一天他要送一把古琴给你,结果看见你和元烈在一起,当场失态弄断了琴弦,我以为他看到你们那般要好,应当放弃,可我送他出去的时候却从他的眼睛看到了野心,**,和一种势在必得的神情,这样的神情我从未从他的眼睛中看过。不,也许有一次。”郭澄低下头似乎在回想,随后他告诉李未央道:“我的印象里,父亲曾经送给我一把宝剑,那宝剑十分的罕有,是一位著名的铸剑师父耗费了八年心血,甚至融了自己的鲜血和百年的寒铁铸成的,吹毛断发、削铁如泥,遇见强敌甚至能够发出震鸣之声。静王看见了十分喜欢,可他见我心爱,便没有开口向我讨要,我也没有留心过他看到这剑的时候露出的是什么样的神情,后来有一天……”说到这里,郭澄顿住了,他像是在认真回想当时的情景。

李未央望着他,面色平静,只是等着他往下说。郭澄眉梢微动,眼神波动不是很大,可那其中似乎隐藏着什么:“事情过去了有两年,我和元英在练剑的时候,本来他是可以赢了我的,但是不知怎么的我的剑划在了他的身上,那次他伤的很重,左臂上血流不止,几乎见到了白骨,父亲将我狠狠地骂了一顿,还禁止我使用那把过于锋利的宝剑!于是我不得不把它束之高阁,碰都不能碰一下,原本我也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是每每想起,都会觉得奇怪。”

李未央挑眉:“哦?哪里奇怪?”

郭澄一笑,眼中露出一丝沉吟:“事后虽然元英也尽力为我解释,甚至陪着我一起罚跪,但他越是解释父亲就越是生气,后来更加迁怒到了那把宝剑上,是我在使剑,要怪也是怪我,怎么怪那剑呢?我后来才想到,父亲或许根本看出了什么,他只是不希望我再使用那把剑。”

李未央心头一顿,目光变多了一份沉思道:“后来那把剑哪里去了呢?”

郭澄笑道:“这是一把伤了兄弟情义的剑,我自然不会再碰了,五年后,一次静王与我下棋,他提出的赌注便是那把剑,而当时我几乎已经把那把尘封的宝剑完全抛诸脑后了。从那时候开始,我才知道原来他觊觎这把剑整整五年,在这五年里,他本有无数次的机会向我提出来,但是他没有,他就是想要从我的手中光明正大的夺走,若是我送给他,他就没那么感兴趣了。”

李未央不由添了几分惊讶,这位静王殿下真是有意思,你要送给他,他不要,非要从你手中夺过来。事实上,她在静王元英的身上看到了这个男人骨子里透出的帝王气势,这一点不是谁都有的,当年她在拓跋真的身上看到过。但她以为,拓跋真和元英是不同的,拓跋真从小没有母族的扶持,也没有亲人的爱护,是他自己一个人从野兽群中挣扎出来的,虽然她不喜欢这个人,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的韧劲和手段。

那么元英呢?他爽朗的外表,温和处事的手段背后,是不是骨子里也隐藏着疯狂和执拗呢?她不知道,单从这把剑上的事情看来,这不过是两个少年的意气之争罢了,可元英花了五年的时间,始终对那把剑念念不忘,还是叫人有点怪异。她看着对方淡淡一笑道:“三哥也许是多想了,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我不会成为那把剑,元烈也不是三哥你。”

郭澄只是淡淡一笑,但是笑容之中更多是担忧:“是啊,元烈毕竟和我不同,我会心甘情愿把剑奉上,和元英也有多年交情,但他对我尚且如此算计谋划。元烈肯将你让出来吗?还是和他有多年的交情?那他对元烈又会如何呢?有些话我不方便对元烈说,但是我要提醒你,请你告诉元烈,让他小心静王。”

当“要小心静王”这几个字从郭澄的口中说出来,李未央不由得大大的惊讶,她眼里一沉,眼里的笑意被寒气代替:“你是说元英要对元烈动手吗?”

郭澄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原本这些话我是不该说的,元英才是我要帮助的人不是吗?你若嫁给他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他说完可是两个字,便注视着李未央的眼睛道:“可是,我已经把你当做了我的妹妹,若是眼睁睁看着你会难过,会悲伤,我会选择站在你这一边。”

李未央目光一顿,望着对方的脸,有片刻的时间没有说话,她没有想到,郭澄在元英和她之间,会选择站在她这一边。郭澄好像看出了她在想什么,只是微微一笑:“你是这郭家的一份子,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我和元英感情再要好,也不能看着他来伤害我的妹妹,当然——会让母亲伤心的。”说到这里,他自己都有些尴尬。

李未央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无论如何,多谢三哥的提醒。”

等到郭澄离开,李未央才看到旁边的树丛道:“别藏了,出来吧!”

树丛一闪,便看到元烈那闪亮的眼睛,他将肩上的落叶一一拂去,凉薄的唇轻勾起一个愉悦的弧度:“怎么?你早就知道我在这里了吗?”

李未央只是微笑道:“三哥早就知道你在那里,他刚才的那番话便是说给你听的,让你小心静王元英。”

元烈的声音低哑迷人,却生生透着抹寒意:“你三哥说的话未免有点危言耸听了,难道我会怕他不成?”

李未央叹了一口气:“不是说你怕元英,是让你多防范,依我看,元英是个帝王之才,他隐藏这么多年,在朝中又多有亲信,绝不是愚昧之辈,你破坏了他与郭家的联姻,自然是要付出点代价的。”

元烈哈哈一笑道:“是吗?那我就等着他来。”

李未央瞪了他一眼道:“若是被他欺负了,可别回头到我这来哭,我是不会为你出头的。”却无意中瞥见元烈眼中寒光一盛,她望过去时,他已是若无其事的笑看过来,哼了一声,无赖地抓住李未央的袖子道:“你不为我出头,难道要护着静王吗?论才貌,论武功,他没一样能及得上我,你不选我难道选他?”

李未央不由得笑了起来,这天下第一大无赖的人恐怕就是旭王元烈了,他能用最无辜的脸,说最无耻的话。李未央笑了笑,又敛住了笑容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今天裴徽的神情?”

元烈冷笑一声道:“裴徽是裴家的儿子之中最为沉稳的一个人,能把他逼得跳脚也是你的本事了。”元烈的眼线早已告知他在花园里发生的一切了。

李未央点了点头道:“今天你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惹恼了裴家,我看就算裴皇后能忍下这口气,他们也忍不了。这个麻烦你要如何解决?”

元烈眯起眼笑得有些诡异道:“他们那些鬼魅伎俩我还不放在眼里,对了,再过三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狩猎了,你要一起去吗?”

李未央望着天边的月色,却是淡淡地一笑道:“父亲可以携带家眷随行,而且我总觉得这狩猎大会上一定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元烈眸中点点的璀璨,道:“我猜,他们一定在想,这一回郭家的小姐要葬身草原了……不过,我真想看看太子和裴家人到底能弄出什么幺蛾子。”自掘坟墓的事情,元烈一向喜闻乐见。

“你以为裴后和他们一样都是蠢蛋吗?”李未央摇了摇头,看向天边的星辰,目光之中闪过一丝寒芒,“只怕这回真要有去无回……”

“不要杞人忧天,咱们应当先下手为强,借机会铲除裴家!”元烈已经这样说道,李未央一怔,回过头来,谁知他整个人却猛地靠过来,明显是不怀好意的模样。李未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一把甩开袖子,没想到对方比她的动作更快,一把把她揽在怀里,“啾”地在她唇上亲了一口,她还没有发怒,元烈已经飞快地后退了一步,闪得连影子都没有了。

每次都用这种法子占便宜,还乐此不疲……李未央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泛红的嘴唇,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天边的夜色更浓了,李未央望了一眼,却深深的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一年一度的越西狩猎就要开始了,她真的很期待。

------题外话------

最后一天,月票月票,哈哈哈,也许狩猎大会女主一个不小心就被咔嚓了,这样看阴谋看得烦心的孩子就不用抱怨了……我说,看文都有疲惫期,看累了自动去歇着,可以短期歇着,也可以永远不必回,走的时候就不用告诉我了,我是有名的玻璃心,看到有些抱怨的评论就心跳眼花手抖……

☆、219 疯狂狩猎

大历的贵族们狩猎喜欢去围场,可是越西的贵族们却总是奔向草原打猎。越西的草原位于最西边,穿过整个大都,再连续越过十四个城镇才能到达那里。为了一次打猎要穿山越岭,一千余人必须骑着快马走上整整一个多月,来去花费巨大不说,人也累得人仰马翻。最奇怪的是,越西兵强马壮,但这草原真正说起来却不属于越西,而是属于一个名为烈火的部落。这个部落的首领,人们都称呼他为草原的大君,很多年前从他的祖辈开始便不断向越西上贡,在他刚刚继承汗位,统一了草原上的十七个部落之后,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曾经不愿意过这种仰人鼻息的生活,于是便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越西的五十万铁骑和草原上的三十万狼骑兵血拼了一场,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刚开始,大君还觉得这场战争是很值得的,可是后来他才发现,他其实并没有胜利。因为他的部落、子民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可是越西的五十万大军在其中的二十万人覆灭之后,短短的十日便再次集结了大批的军队。他终于意识到,越西比他们强大的不仅仅是丰饶的土地,数不清的钱财,还有数百万的臣民,就这最后一点,是他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赶得上的。于是他开始如周围的一些小国家一样,每年给越西上贡,贡品都是草原上最好的骏马、牛羊、皮毛,越西皇帝给他的物资回报也非常丰厚,足够他们度过寒冷的冬天,两方的关系反倒逐渐好了起来。而越西皇室的狩猎地点,也被选在了这片茫茫的草原上,这其中的政治意义,实在是耐人寻味。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皇帝终于来到了这片草原,早已经集结在草原的大君,十余名汗王,都是人人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地迎接他们。一番寒暄过后,皇帝和大君在帐篷之中议事,其他人便开始安营扎寨。

李未央下了马车,轻轻地伸了一个懒腰,这一回郭夫人没有同行,可是她的三个哥哥和父亲却都来了。这样的场合,齐国公府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缺席的。抬起头看了一眼,见草间的几只草雀叽叽喳喳飞向天空,李未央的目光追着它们出了神,她一直生活在城市之中,还没有见过这样苍茫的大地,空阔的天空,那碧蓝和青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眼望不到头,令人心旷神怡。

郭澄微笑着看向她道:“这一次母亲说了那么久,你却不肯陪她留在家里,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未央眨了眨眼睛道:“这样的好机会,一年也不过只有一次,呆在那沉闷的大都又有什么意思?更何况各家各户不都有许多女眷随行吗?”

郭澄笑着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是,狩猎多英雄才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西的贵族女子就喜欢在这样的狩猎场所选择佳婿,我已经和母亲说过了,若是这一次你瞧中了什么人,便为你牵线搭桥。”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却听见旁边咳嗽了一声,原来是郭敦走了过来,他瞪了郭澄一眼道:“三哥,你平日里多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这么不开窍呢?你若是再说下去,旭王是绝不会放过你的,还是少惹事吧。”

郭澄闻言一笑,不知为什么转头看向了郭导的方向,郭导只是牵了一匹马默默的走到他们旁边,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郭澄微微叹了口气道:“旭王才没有你说的那么小气。”他心中却隐约觉得李未央此次跟着他们道草原上来是有别的目的,但她到底是来干什么呢?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年轻人过来打招呼,为首的一个风度翩翩、器宇轩昂,不是裴徽又是谁呢?裴徽面带微笑道:“郭三公子,咱们这一次就在猎场上好好较量一番,不知意下如何?”他话说得十分和气,可是眼神之中的冷意是谁都不能忽视的。裴徽身后还站着三个年轻的男子,年纪都不大,容貌与他有几分相似,都是英俊挺拔,但是各有千秋,绝对不会让人将他们弄混,这便是裴徽的三个弟弟,裴献,裴白和裴阳。

听到裴徽这样说,那排行最小的裴阳立刻将目光看向了郭家的三个兄弟,目光十分的挑衅。李未央一眼望去,裴阳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看上去十分的彪悍,手指勾着一把小巧的匕首,随着他一掂一掂,阳光反射到李未央的脸上,带出冷厉的寒芒。

郭澄下意识走了一步,挡在李未央的身前。裴阳却微微一笑道:“怎么?郭三公子是害怕了吗?”

郭澄淡淡一笑道:“谁不知道裴家四位公子文武双全,尤其是裴阳裴公子,最擅长的便是箭术,有百步穿杨的美名,郭澄可不敢与你们相匹敌。”他话是这样说的,却挡住了裴阳看向李未央的视线。

裴阳年纪虽小,性情却十分彪悍,他冷笑一声,目光却越发的放肆起来,他听裴宝儿哭诉了当天发生的一切,知道这个女孩就是郭家的千金,早已恨不得用自己的匕首在她脸上划上几刀才觉得解气。裴宝儿算起来是他的姐姐,比他还要大上两岁,但自小与他的关系十分的要好。那一天裴宝儿哭哭啼啼的回去,被父兄狠狠责备了一顿,裴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便上去安慰她,裴宝儿把什么都告诉了他,并把一切的罪责怪在了李未央的身上,他怎么能不憎恨她呢?尤其看到李未央面对裴家的时候,丝毫没有歉疚的神情,他的怒火便越烧越旺了。

李未央的目光落在裴家的几个儿子身上,不由冷冷一笑。在四个人中,裴徽的年纪最大,神情也最为镇定。裴献的容貌酷似裴徽,一张俊脸格外招女子的喜爱,但是他的眼睛之中却有一块白色的翳,正是那块白色的翳,使得他整个人显得更加的阴厉,带有一种莫测的气息。裴白则是笑嘻嘻的模样,仿佛丝毫没有受到周围诡异的气氛的影响,看起来和寻常的纨绔公子没有两样。而裴阳是最为恼怒的,他手上的匕首掂来掂去,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郭敦冷笑了一声道:“有什么帐,咱们猎场上算。”

裴徽一拱手便笑道:“一言为定,告辞。”说着带着其他三个人离去。

郭敦冷冷得看着他们离去,调头看了郭澄一眼道:“听说裴宝儿这次也来了。”

郭澄冷笑一声道:“我若是她,就一辈子呆在房里再也不让人瞧见,这么千里迢迢的赶过来,不知道是什么居心。”

郭敦是个厚道人,难得语带讽刺道:“说不准就是破罐子破摔了,反正丢脸丢到家了她也不怕什么,干脆就在这草原上找个贵族嫁了,省得回去被人嘲笑。”

李未央却是笑了,不置可否。这时郭导牵着马走了过来,他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李未央的脸上一扫而过,随即看向了不远处裴家的帐篷,语气淡然地道:“听说裴宝儿有一位朋友,便是这草原上的小公主,也是大君最为宠爱的女儿,所以这一次她不光跟着来狩猎,也是来会友的。从前草原世子巴图曾经看中了裴宝儿,想要讨她做世子妃,裴家当然不愿意,百般推脱不说,后来还是这位阿丽公主发了脾气,才让巴图世子放弃了,改选他人。”

李未央闻言望了郭导一眼,她都不知道这五哥的消息如此灵通。郭导见她的目光看了过来,眼神一瞬间变得更加的幽深,他看向不远处,慢慢道:“依我看,裴家人绝不是如此简单,这一次狩猎大家还是小心的好,不要为父亲添什么麻烦。”郭家三哥兄弟相互交换了眼神。

郭澄点头道:“也好,呆会儿狩猎的时候我不下场就是,留下来保护嘉儿。”

李未央微微一笑道:“我好端端的坐在看台上有什么好保护的,三哥来了却不下场,只会让裴家人觉得咱们怯场,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郭澄一愣,随即有些犹豫地看向李未央道:“可是母亲吩咐过……”

李未央摇了摇头:“我身边已经有了赵月,你该下场就下场吧,难得有这个机会,让裴家人瞧一瞧我们的厉害,这才是你们来的目的。”

郭澄没有想到李未央会这样说,看着她一双仿佛寒潭般的眼中带了三分冷厉,郭澄的心中更是十分惊讶了,在他印象里,这个妹妹少有如此的神情。

郭敦倒是十分高兴道:“好,我们一起下场去玩玩,我就不相信会输给裴家那四个兔崽子!”他说话十分的粗鲁,声音在草原上很快便被风吹散了。

李未央笑容和煦,在她看来,郭家奉行的隐忍政策恐怕就要贯彻不下去了,因为裴家人不是你让着他,他就会收敛的。他们只会变本加厉,想方设法的骚扰你、激怒你。既然如此,不给他们点厉害瞧一瞧,恐怕他们会以为你是软柿子。就在这时候,不知从哪里传来马的一声长嘶,立刻有人吹起了牛角号,郭澄眼中一亮,精神抖擞,摩拳擦掌道:“狩猎就要开始了,今天可是第一场啊。”

李未央笑着道:“你们去吧,赵月陪着我在一旁看就是了。”

刚才那声牛角号响起了之后,四面八方传出了号角声,仿佛和它呼应一般,骑兵们从四面擂鼓鸣炮,摇旗呐喊。这草原之上茫茫如野,藏着数不尽的鹿,猕,獐,熊,虎,豹子,豺狼、老鹰等等,这一声号角,在茂林丰草之中潜伏的猛兽们大吃一惊,撒开蹄子,便四处奔跑翱翔。在众皇子之中,明显是秦王最为骁勇,他带着护卫一个个挽弓搭箭,杀得浑身是血。无数的猎物被他们砍得血肉模糊,滚在草丛之间挣扎哀鸣,不消片刻,秦王身后的马匹上便挂满了猎物,人们看到这样精彩的狩猎不禁回过神来,更猛烈的欢呼声暴起,每个人都振臂高呼着:“杀死它!杀死它!”他们的声音震聋发聩,他们的眼睛里脸上满是狂热,显然十分激动。

李未央远远瞧去,看见那边的晋王却是毫无动静。过去人家都有网开一面的说法,他却将网打开了三面,任由野兽们逃之夭夭。尽管如此,仍旧有一些被人逼得慌不择路的野兽闯进了网中,他便将那些野兽生擒却并不射杀。这样的举动,真不知道说是仁慈好,还是漫不经心、什么都不在意的好。

李未央看着这一幕,不禁微微的一笑,她的目光在秦王和晋王的身上一一掠过,转而看向了太子。与骁勇的秦王相比,太子的骑射功夫显然并不如何厉害,好在他身边的护卫都是一等一的,替他捕杀了不少的猎物,没过多久他也是收获颇丰了。

静王元英刚刚下场没有多久,便被秦王拖着比试,此刻是哭笑不得的跟在秦王身后,马上也是战功累累。李未央的目光最后才看向了元烈,却瞧见他是所有王爷动作最慢的一个,坐在马上东张西望的,不知道在看些什么,她的目光看向了元烈弓箭对准的方向,却是一只兔子。李未央失笑道:“赵月,你瞧你家主子今天是怎么了,这么东张西望的,像是要狩猎的样子吗?”

赵月瞧了半天也是不明白怎么回事,不由低声道:“小姐,奴婢也不明白,旭王殿下这是怎么了?”

李未央又瞅了元烈一眼,却见他已经丢下了兔子,箭头转而对向了一只浑身雪白的小狐狸,可是没有等他射下去,一只浑身灰毛的小狼又被大队人马逼了过来,元烈眼中一亮,像是发现了什么稀奇的事物,立刻便追着那匹小狼跑了。

李未央看到,不由笑了:“我瞧他像是要捉什么宠物一样。”

赵月也看出了名堂,微笑道:“难怪我听大哥说旭王殿下要给小姐找个玩物。”

李未央心头略过不知什么样的情绪,口中不过淡淡地道:“一会儿是兔子,一会儿是狐狸,一会儿又是狼,他还真是没有定性。”

赵月微笑道:“既然要带回来给小姐肯定是不能射杀的,可现在场面这么混乱,动物们都受了惊,想要活捉才是最难的。”

李未央点了点头,看着元烈打马追着小狼跑了,便声音轻快地道:“可他若是真的捉了一匹小狼,我带回去岂不是把母亲吓坏了,你见过哪家的小姐天天抱着一匹狼的吗?”

赵月吐了吐舌头道:“是啊,旭王殿下的心思可真是琢磨不透。”

事实上,元烈的目标是捉一只小兔子带回去给李未央玩耍,可是他又看到了一只狐狸,他想到李未央的气质的确不适合抱着一只软弱的兔子,她狡猾如狐选一只小狐狸不是更好吗?可他还没有动手,便瞧见了那头眼睛闪着幽光的小狼,那双眼睛立刻让他想起了李未央发怒时的眼睛,他想若是捉了这只狼,回头养大了还能给未央当看门狗用,何乐而不为呢?他立刻丢下狐狸,跟着狼跑,可是一来狼的速度很快,二来又受了惊,一路向草原深处跑了过去。

元烈骑着一只白马,如同白电一样的横穿草地,他身边的护卫已经随之拉开了巨大的网来拦截那头狼。就在此时,对面却又横穿出了一批人马,硬生生拦在他们面前!元烈勒住了缰绳,目光冷淡地望着对方。

“不许你动手,这是我的猎物!”对方的领头人大声喊道!

元烈眯起了眼睛,迎面而来的那群人身上都穿着盔甲,领头的那个人头上编着十几根辫子,辫子上缠满了金色的铃铛,额头上还带了一根抹额,抹额上镶嵌着鸽蛋大的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样子此人身份非同凡响,而且他并不是越西人。

“大胆!竟然敢和我们的世子抢夺猎物。”那人的身边早有护卫大声地呵斥道。

世子?元烈眯起了眼睛,他终于想到对面这人是谁了,对面的这个年轻男子正是草原大君最宠爱的大儿子,凶勇彪悍的巴图世子。

巴图手上的弓箭蓄势待发,他斜着眼看了元烈两眼,得意道:“不管你是什么人,这猎物是我先看中的,你得让给我!”此时他身边的护卫已经将那头小狼包围了起来。元烈冷冷一笑,目光亮得刺目:“噢?这草原上的猎物什么时候成你一个人的了?世子还真是跋扈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