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能称得上“府”?进门后,所有人都傻眼了,地方不错是很大,完全住得下这浩浩荡荡的一批人,只是房舍陈旧,满目疮痍,野早遍地,竟是没有下脚处。

一时间,素日养尊处优的小妾们,哭声震天。任渥星恨恨的跺脚,“谁敢这般捉弄爷!”气冲冲要寻福宁公主算账,却是根本进不去府门。忍着气递了牌子,也不获召见。

等到欣然回公主府时,府中已是只有福宁公主亲生的任岩和任磊两家人,很是清净;那黎黎,不用说,已被送至庄子上,灌了堕胎汤药,配个村汉了事。

“有娘家真是好。”欣然舒舒服服的坐在炕上歇息,头枕在任磊腿上,任由任磊轻轻抚摸自己的头发。

那日,知道实情后孟正宪大怒,拎起任磊要打,没一个人拦他;任磊自知理亏,羞愧的低头,耳边只听得姨姐清清楚楚的声音“打人看不见的地方,莫打脸。”

钟炜先笑了出来,孟正宪也想笑,很辛苦憋住了,板着脸问妹夫“知不知道错哪了?”

“我,我不该疏于防范,让那狡诈丫头倒掉避子汤…”任磊话一出口,在场人士全部摇头。

“你根本不该要什么通房丫头!”孟正宣虽不会动手,却会动口,“妻子正怀着身孕,你却扔下她一个人吃苦,自己去风流快活,你忍心么?”

任磊傻眼了。他从未听过这说法。在他的头脑中,妻子不方便时有丫头、有妾侍服侍男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要尊重嫡妻,给嫡妻体面,不宠妾灭妻,便是好男人,好丈夫。再说,欣然自己,不是还推着自己出去,要丫头服侍么?

被舅兄、襟兄一个接一个教训了一通,任磊傻呼呼道“是欣然推我出门,我才去的。”

欣然便被两个嫂嫂教育了一通,“装什么贤惠?跟自己丈夫要实话实说!你不说,他怎么知道?”便是心里知道,也装不知道。

欣然哭着跟任磊说“你去别人房里时,我心里跟刀割一样!”任磊怔怔看了妻子半天,慢慢替她拭泪,慢慢明白了一些从前不明白的事。

事情该如何解决呢?总不能任由丫头生下孩子啊。钟炜冲口一句“告诉爹,让爹去跟福宁公主府讲理去!”

“何必告诉爹呢?”悠然笑吟吟,“这事简单,咱们便能办得妥妥当当。”老爹年纪大了,这点子小事,还是儿女办吧。

任渥星这样的男人,根本不用同他讲理,只用实力打击就好。他只认实力。

皇帝和太后怕是久已盼望这样的奏折了,才会迫不及待的准了,迫不及待的派人轰走任渥星。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是真理。临别,悠然再三交待欣然,“你务必要记住,万不可让任渥星再次进入公主府,一次也不可以。”

任渥星?欣然脸上浮现出揶揄的笑容,这个活宝,他休想再回来,打扰自己平静美好的生活。

任磊俯头下来,欣然抚着肚子,冲着丈夫甜甜一笑,“娘待咱们最好了,夫君,咱们定要好生孝顺她老人家。”

作者有话要说:“谓天盖高,不敢不局”出自《诗经?小雅?正月》,意即“人说天空多么高,我却怕撞把腰弯。”局:弯曲。

这话本来指的是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

115燎之方扬

“当了多少?”纪姨娘瑟瑟缩缩在炕上窝着,见任硕推门进来,忙忙的起身问道。任硕不敢看自己亲娘满怀期待的眼睛,头微微转向墙壁,咳了两声,故作不在意的说道“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银子?”纪姨娘尖叫起来,“那是上好的冰种满绿手镯,怎能只当了这么点儿银子?”这傻孩子,他定是被人骗了!纪姨娘掀开披在身上的毯子,便欲下床出门寻人理论。

任硕沉下脸来。落到当当的地步,已是十分难堪;还想跟当铺理论,姨娘这是嫌还不够丢人么?被逐出公主府,过起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父亲任渥星这些年来养尊处优不通世务,他根本连妾室儿女也养不活:京西驸马府厨房常常断炊,主子也好,下人也好,发不出月钱。

才搬出来不到五日功夫,仆役侍女偷跑了一大半,报到府衙,顺天府尹竟是不理不睬的。这般大寒天气,府里没有碳火,冷得实在受不了了,纪姨娘命任硕当掉手镯换回银子,好歹先有个温饱吧。谁知只当了这么点儿。

“一两银霜碳便要一两银子,这五十两,够干什么使的?”纪姨娘本是苦出身,这些年却是跟着任渥星很享了福,一时转不过弯来。拿着五十两愁眉苦脸了半天,恨恨道“我平日积攒的银票,可真是不少,竟被你那个不开眼的媳妇,一股脑给拐了去!”

栗氏一向没心计,故纪姨娘不曾十分防范她。谁料栗氏眼见得驸马府呆不下去,便夤夜带了独子寒哥儿,和贴身侍女一起,悄悄逃了。逃走时还潜入纪姨娘房中,偷走了纪姨娘辛辛苦苦攒下的私房银子,一张银票没给剩。

纪姨娘次日睡醒,发现装银票的秘盒摊在桌子上,里面已是空空如也;儿媳妇也不见了,孙子也不见了,一时慌了手脚。忽号着叫儿子,半晌,任硕方从爱妾房中匆匆跑出来,见状,大怒,先在驸马府咆哮了一通,然后气势汹汹跑到栗家要人。

一向对他点头哈腰的栗家,却是翻转了面皮,义正词严指责他“我家姑娘已是三媒六聘、八抬大轿的嫁给了姑爷,怎地姑爷还到娘家来要人?倒是姑爷宠爱妾室,冷落我家姑娘已久,莫不是听信爱妾挑唆,暗中将我家姑娘害了?该我家跟姑爷要人才是!”便要拉着任硕见官去,口口声声栗氏已被“宠妾灭妻”的任家给暗害了,必要讨回公道。

任硕听得“宠妾灭妻”四字,已是魂飞天外,哪里敢跟栗家见官?如今全京城谁不知道驸马任渥星宠妾灭妻,惹恼了皇帝和太后?到了官府,自己这驸马庶子如何能讨得了好去?况且栗氏私逃的丑事也不好见官。只好软了下来,苦苦央求“我到底是寒哥儿的亲生父亲,手下留情,手下留情。”

央告再三,栗家才忿忿的放了他,啐道“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是个糊涂的,儿子能精明到哪儿去?我家却懒得跟你这呆子计较,便放你走罢,往后莫再上门歪缠!否则,哼,你当你父子们还是当初么?”

任硕含羞带愧回了驸马府,又被纪姨娘抱怨了一通,心下更是不痛快,当晚,连一向最宠爱的妾室也不理会,独自一人睡了。第二天睡至中午方起,却是连妾室也趁夜卷带细软逃了,越发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到了纪姨娘实在耐不住冷,令他去当手镯,“可怜,这手镯我带了这些年,若不是出于无奈,实是舍不得。”谁知当铺最是欺落魄之人,见任硕遮遮掩掩进了当铺,便知道这是不通世务的雏儿,竟只当了区区五十两银子。任硕做惯大少爷的人,哪肯跟人争多论少,五十两便五十两。

其实五十两银子很不少了,京城普通人家,五十两银子够过一年的,但在享受惯了的纪姨娘眼中,竟跟不是银钱一般。差人买了细碳,买了吃食,少不了再买些胭脂水粉,很快便花用完了。

任硕略提一句“该省俭些”,纪姨娘便笑他没见过世面,“福宁公主是离不开你父亲的,你只管等着,咱们很快会回公主府过好日子,到时让那些不开眼的,一个个悔青了肠子。”

纪姨娘这是经验之谈。她是任渥星最早的妾室之一,亲眼目睹了任渥星和福宁公主这些年来,总是福宁公主忍让再忍让,任渥星嚣张再嚣张;她便认定了,福宁虽贵为公主,却不足为虑,只要哄好了任渥星,便一好百好。

这些年来也确是如此。纪姨娘只要在任渥星跟前柔媚顺从,便能轻轻松松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衣服、首饰、银钱,好吃好穿都是福宁公主给。任渥星这个男人,以从妻子那里榨取财物、尊严,再转手赐给妾室、庶子庶女,得到她们的感激,为自己极大的光荣。

“公主舍不得父亲?真是这样么?”任硕心中嘀咕,若真是这样便是太好了,可惜,未必。这回任渥星搬出公主府,固然是有太后口谕,却也因为福宁公主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否则,若是福宁公主执意不许,奉太后命而来的内侍,也不敢毫不客气的撵人。

“便是公主舍得你父亲,你大哥和你四弟,也定是舍不得亲爹吃苦!只要你爹能过好日子,咱们便能过日子!”纪姨娘虽处于逆境之中,却还是坚强乐观,坚信前途一定光明。

任硕没说话。他心中相当没底。平日,作为庶子的他远比嫡子任岩、任磊更受父亲宠爱,任岩、任磊岂会心中毫无芥蒂,岂会轻易让自己再回富贵窝。此刻,任硕心中实实在在的后悔了,自己一介庶子,以往何苦在父亲面前压着嫡出兄弟一头,白白结了怨。如今自己还不如常山公主府的庶子呢,人家虽是受常山公主管束,见了常山公主便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可总还是锦衣玉食。哪像自己,竟致衣食无着。

不只任硕后悔,他那顽强的父亲,任渥星先生,此刻也后悔了。

任渥星几十年如一日愤世嫉俗,认定皇家、朝廷皆对不起自己,竟让自己这般惊才绝艳的人才尚主,毁了仕途;先帝在位时他是如此,当今皇帝登了基他还是如此,一向也无事,哪料想一朝落魄,凄凉难奈。

他初初到了京西驸马府,还尚有旧脾气在,待到发现自己再也进不去福宁公主府,方有些慌了。等他气冲冲回到赵国公府,现任赵国公,他的亲弟弟任渥云,听他抱怨天抱怨地抱怨了个够,只是不说话。

被他逼问急了,任渥云方也怒道“不知道大哥您闹什么?!自从圣上继了位,咱们任家,可是一天好似一天!谁不给大嫂几分薄面?您跟大嫂如今若是好好的,赵国公府也不至于…唉”任渥云说着说着,哽咽了,说不下去。

自从皇帝准了夏进的奏折,太后亲命任渥星迁居,京中王公贵族已是尽人皆知任家失宠,这些时日,赵国公府的人简直不敢出门,出了门遇到的全是白眼和冷遇。

“大哥,您听弟弟一句话,跟大嫂和好吧!只要您见了大嫂的面,夫妻间把话说开了,也就烟消云散了。”任渥云还是抱有美好希望,“还有,您那一帮妾室,尽皆遣散罢,都是祸害,莫再留了。”

任渥星像是被蝎子蛰了一般,“遣散妾室?谁敢?”一个大男人,妻子闹闹便遣散妾室,颜面何存?

任渥云再三苦劝,任渥星只是不依,反跟弟弟要银子,“先借我两万,一万也可。”

任渥云苦笑道“大哥,银子弟弟有,却是不敢借给您。”太后和皇帝显是恼了任渥星,这当儿出手周济,让他拿着银钱继续逍遥自在养美妾宠庶子,是明着跟太后皇帝抬杠还是怎么着。任家还有一大家子人呢,大意不得。

最后,任渥星不肯遣散侍妾,任渥云不肯周济银钱,兄弟二人不欢而散。

任渥星赌气回到驸马府,过了两天冷清日子。心头渐渐后悔,“当初若是对福宁好些,恐也不至于此。”又想到自己两个嫡子,骂道“两个逆子!不知道亲爹受苦么?”

他哪里知道,欣然小姑娘早早的给任磊吹了枕头风,“咱们要孝顺娘,莫拿不好的人、不好的事去烦她老人家。”“父亲若回府见到娘,又有一场气生。他如何能舍得下那些美妾?娘这些年,对那些美妾还不够容忍么?”

任磊深觉有理,和任岩兄弟二人通了气,一致认定:若他不肯舍弃侍妾,便不许他再踏进公主府一步。

任渥星并不知道这些,还在京西驸马府苦苦支撑,梦想福宁公主念及夫妻情份,放他一马。

纪姨娘还是那么乐观:福宁公主撑不了多久了,她很快会召驸马回府。到时自己便能回去享福。

其余的侍妾却是没她这么强悍,受不了荒凉的府邸,受不了衣食无着的苦日子,一个又一个的侍妾,悄悄卷带随身细软逃走。

京西驸马府,人一天比一天少,府邸一天比一天空旷。

平北侯府。

悠然陪笑亲自斟茶递给老爹,“爹,您喝茶,是云南的普洱,您最爱的。”孟正宣、孟正宪已是被狠狠训了一通,终于轮到自己了。

孟赉横了女儿一眼,命她坐下说话。“这是孕妇待遇?”悠然听话的坐下,规规矩矩坐好,等着老爹训话。

“你们知道友爱妹妹,这自然是极好的,”孟赉缓缓说道“却不该瞒着父母,私自行动。往后不可如此!”这帮孩子一个一个翅膀硬了,敢不支会老爹,自作主张了!

悠然忙不迭的点头答应。那是,没下回了,福宁公主家也就这一场事了。真没下回了。

“还有,”孟赉板起脸,“小孩子家家的,作事也不考虑周全。也不想想,京中诸位公主,往后便要夫妻分离。”这是明着结怨。你们家想惩治人,连累多少公主驸马。公主当中,夫妻恩爱的也很不少呢,这下子夫妻分离,人家哪能不恨,哪能不怨。

“哪有呀,”悠然给老爹算着账,“常山长公主第一个上了表章,说皇帝英明,正该如此!她还自告奋勇,不花国库的款项,要自建驸马府,如今选址还没选好呢。这等选好址,建好驸马府,不得个三年两年?其余的公主都跟着学,都还没选好址呢。等过个三两年,到时皇上最宠爱的长河公主便该择婿了,到时自有皇帝皇后想法子。您放心吧,牵连不着旁人。”

真是的,哪家公主是傻的,明知道皇帝和太后是要收拾任渥星,自己跟着作作样子就行了,不会较劲的。

“鬼丫头。”孟赉笑骂道。悠然吐吐舌头,“我这还不都是跟您学的?”

父女二人正说笑间,却见张并大踏步走了进来,脸色,比窗外的天气更阴沉。

他不是个沉不住气的人啊,父女二人互相看看,心下都奇怪:发生什么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燎之方扬,宁或灭之?”出自《诗经?小雅?正月》,意即“大火熊熊烧起时,难道有谁能扑灭?”

116或湛乐饮酒

不会是因为朝政时局吧?朝中自从内阁人选落定后,表面上已十分平静。武英殿大学士季禹深孚众望,成为新一任首辅,朝廷上下,对此并无太大的争议或不满;集贤殿大学士武瑛成为次辅,也是众望所归;孟贺本是内阁中打杂的,至此也升了两阶:工部尚书简宏和户部侍郎李深源,资历比他更浅,刚刚入阁,自然是势脚的。

原来有几位热门人选,最终落选原因各各不同:刑部尚书张钊,据说是为出身所累。他出身魏国公府,而魏国公府原来似是支持吴王,一向不为皇帝所喜;户部尚书吴仲康,据说皇帝嫌他度量小,心胸狭窄;礼部侍郎孟赉,则因频频无故请假,懈怠之心昭著,自然不足当阁臣重任。

张并自然明知岳父是想避嫌:翁婿二人,一为武官之首,一为阁臣,确实太招眼了些。孟赉却不承认,只打哈哈说:一把年纪了,才不想进内阁看人冷眼、给人打杂去。

内阁是个讲资历的地方。初入内阁的人,谁不要坐几年冷板凳,看人眼色,脏事、破事、难事、出力不讨好的事,自然是初入阁的人做,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等着挨训挨骂;直到比自己资历再低的人跟着入阁,才算熬出头了,可以把次序往前升一升。孟赉并不是个功利心很强的人,悠然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也真心不想让他卷入政治中心的旋涡中去。

“做个不大不小的官,悠闲自在过日子多好。”她这样漫不经心的跟张并说道。张并一直心存歉疚,认为全是为了自己,岳父才不得入阁。要知道对于文官来说,最大的荣耀就是成为阁臣。

张并却是认定了岳父在默默成全自己,见妻子说得这般轻描淡写,显见是在宽慰自己,真是用心良苦!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朝中无事,也没说要打仗,他阴沉着脸,是为什么呀?悠然看了眼老爹,见老爹也是不解,便也不多想了,只含笑迎上去“夫君回来了。”一副温柔贤惠的样子。

也不多问话。只备了一席酒,让老爹和张并翁婿二人一起吃饭喝酒说话谈心。悠然自己则乖巧的陪着黄馨吃晚饭,把黄馨乐得,多喝了半碗汤,多吃了半碗饭。

饭后母女二人到花园走了几步,说了一会儿家常闲话,黄馨方依依不舍的回了揽翠轩。

她真是很容易满足,自己不过是多陪她吃一餐饭,她脸上就多了不少欢笑。悠然望着黄馨的背影,抚摸自己的肚子,心里酸酸的。一时间,本是金融业精英,遇事只讲利益,只算数字的悠然,也文艺起来;原来信奉的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感概的是“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深夜,张并溜到悠然床上时,已是神清气爽。“没事了?”悠然问。张并亲亲妻子的脸蛋,“没事了。”

老爹这么管用呢。悠然心中惊叹,耳边听得张并满足的说“有这样的爹爹,真好。”悠然哧的一声笑了出来,“你这会儿这副模样,哪像个横刀立马的将军,简直是个撒娇的小男孩。”可不是,真像个孩子。

张并笑道“像个小男孩怎么了?省得你有了孩子便不要我。”头拱在妻子怀中,真的撒起娇。自从悠然怀孕,张并既有将为人父的喜悦,又总感觉妻子不像之前那么在意自己;他是唯恐将来孩子生下来,自己更没地位。

两人你哄我我哄你的,腻味了半天,张并撒够了娇,才慢慢跟妻子讲了今天发生的事。

魏国公、国公夫人都病了。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年纪大了,谁不是百病从生。精神不好,又不像之前那样有权势,门前冷清,老两口心里不痛快,就闹子孙,闹儿媳妇、孙媳妇。除了在魏国公府折腾,还把张铭找去,吩咐“把你儿子闺女都带回来,侍疾。”三个都要回。

张铭作难呀。他不错是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可他三个子女,没一个他能当家的:张并他命令指挥不动;张意张念被困在宫里,见都不能轻易见,更别提带出宫了。

被逼得无奈,张铭只好寻到张并,“你祖父祖母身子不好,要你回府侍疾。”张并顿时沉下脸来。后来就算张铭也心存愧疚,说了两句就急急走了,张并还是心底郁愤。

张并幼时在魏国公府的日子,实在不堪。原因就在于魏国公和国公夫人。要说谁家祖父祖母不疼孙子的?偏魏国公一意认为程濛奸诈,程家的种不好,不配作张家的孩子;国公夫人跟着丈夫瞎起哄,也说“程家,最是下流下作的,他家的外孙,咱们不稀罕。”

魏国公府当家的就是魏国公和国公夫人,他二人是这样的态度,下人哪会待张并好?即使是张铭留了董嬷嬷照看,即使是张锦百般回护,幼时的张并还是在魏国公府受了不少□:被张慈欺负过,被下人怠慢过,被张镜放狗咬过。

有这样的前情,让张并去“侍疾”,傻子才肯。可天朝讲究孝道,谁都知道魏国公确实是张并的亲祖父,如果这事情传出去,说亲祖父病了,亲口吩咐张并“侍疾”张并却不肯,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不认回张家,可以借口是魏国公讲亲口吩咐过,命张并自立门户,可以借口是程濛和张铭有婚约,不能让皇室公主做继室;这回,情况不一样。

“你就为这个不高兴啊?”悠然躺在丈夫怀中,打着呵欠问。

“你困了?”张并忙道“困就睡吧。我不吵你了。”悠然摇摇头,“不太困,我想听。”

“我便是想不通,小时候既然不要我,大了为何不肯放过我。”张并对妻子发起牢骚,“还好意思要好我去侍疾。”放着一屋子的儿子、孙子、孙女,要他这个爹不亲娘不爱的人过去,是何用意?存心不让人过清静日子。

张并说着说着,只觉周遭十分安静。低头看看,不觉失笑:悠然早已在他怀中安安稳稳的睡着了。

睡相真可爱。张并轻轻亲亲妻子的小脸,闭上眼睛,也踏踏实实的入睡了。岳父说的有道理,如此这般即可。犯不上为这些事、这些人生气。

谁知堪堪过了两天,张铭又忙忙的寻到张并,“儿子,救救你妹妹!”

原来,张意已到了该婚配的年龄。礼部给拟了安意郡主夫婿人选出来,全都是歪瓜劣枣。张意已哭得昏死过去。

“儿子,你定要设法,给你妹妹寻一个正直、厚道的夫君!”张铭殷切道。你们是亲兄妹,不能你过富贵安闲日子,妹妹却担惊受怕的,还会所嫁非人。

这可难了。吴王和青川,虽然现如今还活着,可终归难逃一死。只看死得早晚,和死得难堪与否。青川公主的亲生女儿,吴王的亲外甥女,太后和皇帝如何肯让她嫁得好?又有谁敢娶她?

亲生父亲有嘱托,推却不得。张并头疼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出自《诗经?小雅?北山》,有人沉迷欢乐贪杯饮酒,有人担惊受怕,唯恐出错获罪。

冰火两重天。

公司组织出游,时间很短,今晚上火车,明早到,周六周日玩两天,周一就回来了。周六周日很可能没更了,以后再补上吧

117无弃尔劳

“张家这些事,张意的婚事,都不算什么,自有爹娘蘀你打点清楚。我儿且安心养着,不可思虑太过。”孟老爹交待过悠然,起身离开。临走前,给黄馨使了个眼色。

黄馨会意。待孟赉走后,有些心神不定起来,常常是和悠然正说着话,便会走神,脸上时不时的浮现红晕,浮现娇羞。这还没约会呢,就这样了,悠然心中暗觉好笑,却又有些羡慕:三十多岁了,还是一副少女情怀。一个女人能天真一辈子,也是福气。

等到黄馨吞吞吐吐说要出门,悠然笑吟吟点头,“好啊,娘正该常出门才是,没的总坐在家里,倒闷坏了。”命人备好车轿,带了妥当的人服侍,至于黄馨要出门做什么,一句也不问。

秋香色盘金五色绣折枝梅花小袖掩衿银鼠短袄,水红灰鼠皮裙,鹿皮小靴,越发显得人物风流,身礀婀娜;悠然看着黄馨打扮好了,满意了,亲自给她披上一件雪白狐狸皮袭,戴上雪白狐狸毛风领,夸了一通,“我娘最好看了!天生丽质!”直把黄馨夸得脸红心跳,方送她出了二门。

母女二人到了二门,黄馨正要上轿子,张并、张锦叔侄冉冉而来,悠然含笑原地不动,黄馨却是急急上轿而去。

张锦眼中瞥见一位锦衣华服的美丽女子,正由侍女殷勤服侍坐进轿子里。芙蓉如面柳如眉,真是阿馨?张锦心中怅然,口中却不曾提及。他已是问过张并多次,无奈张并只是微笑不语。

张锦虽不通世务,却也知道张并的妻子孟悠然是庶出,是婢生女,追问孟悠然的生母是不是阿馨,实在不合礼仪;再说张并一向主意正,他不说,那就是不说,舀他没办法,只好罢了。

悠然含笑打招呼,“六叔。夫君。”张锦乐呵呵,笑得眼睛咪成了一条线,“侄媳妇莫客气。”他想到张并很快要做爹了,很快要有个小阿并出生了,实在是很欢乐。

张并上前轻轻牵住妻子的小手,陪她一起往回走,张锦乐呵呵跟在后面,“六叔是雅人,夫君书房改了布置,请六叔给品评品评罢。”三人去了书房。

“阿并你的书房更雅致了。”张锦进到屋里,见中间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瓶、花、炉、几,位置得宜,不由夸道。

“六叔请坐。”三人都坐安稳后,悠然忽起玩心,吩咐人“焚香!”只见一个眉清目秀、头发齐眉的书童,从案上舀起一个古色古香的铜香炉,捧了出去,过了会子才回来,把暖帘放下,又出去了。

不是焚香么?怎么把香炉舀走了?张锦心里犯嘀咕,口中却不问:在侄媳妇面前,要有做叔叔的样子。直到悠然命人备了酒席上来,“夫君陪六叔喝两杯。”自己却起身告辞,张锦也憋住没问。

直到一个时辰后,酒过三巡,张并、张锦叔侄二人已是喝得微醺,那清秀书童才又进来,把暖帘卷上,只见书房两边,墙壁上都喷出香气来,满座异香袭人。张并向张锦微笑说道“香必要如此烧,才不会有烟气。”

“真风雅!”张锦要飘飘欲仙之感,“阿并,你夫妻二人真是雅致极了!”这臭小子哪里知道这个,分明是他那漂亮小媳妇教给他的。

可怜阿镜,还曾经一心想要把她家婉儿嫁过来,论相貌也好,论才情也好,婉儿哪一点能跟这孟悠然比?阿镜真是罔费了心思。

“唐大损那庶出长子唐傲,据说很不成气。”想起张镜,张锦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想到自己的来意,“唐傲身份又不行,人又没出息,还又没家底儿,礼部居然把他也列为阿意夫婿人选,真是欺人太甚。”

张意如果真嫁给唐傲,这被唐大损当成心肝宝贝一样的庶子,会很凄惨:唐傲本身没什么出息,唐家三房在晋国公府也分不到多少产业,张镜的嫁妆又是说好了全部要留给唐婉儿的,这位唐傲先生人不太聪明,不能文,不能武,还会比较穷;这都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唐傲的亲娘,和张镜一直不合,如果唐傲真娶了张意,张意会有个恶婆婆折磨、管束。

“阿并,魏国公府对不起你,六叔都知道,你不愿回去,六叔也站在你这边;可你妹妹一辈子的事,再怎么作难,你也不能不管。”张锦带着酒气,大声说道,“魏国公府如今没人有本事能把阿意阿念捞出来,全靠你了。”

魏国公府一直和吴王过从甚密,如今哪敢为张意张念出头。怕是人没捞出来,先把自己搭进去了。

“是我同父弟妹,我岂能置之不理?”张并缓缓道,“只是,往后呢?”总不能魏国公府一有什么事,就寻上门来。

“这是最后一桩事!”张锦酒意上来,概然允诺,“你只要把阿意阿念捞出来,往后魏国公府的事,再不许来烦你!”

张并沉默不语。张锦今日本是受了张铭的重托“六弟,你跟阿并最是要好,你去跟他说,务必要救弟弟妹妹。只这一件事,让他定要出力。”见张并不说话,张锦急道“只你有这个力气!再怎么不好,是亲弟妹,阿并你不能不管啊。”张意张念,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也是他三哥的亲生子女。

良久,张并终于点了点头。张锦大喜,用力拍拍张并的肩膀,“阿并,六叔就知道,你是个心肠软的,是个好孩子!”

张并纹丝不动。“六叔,这是最后一桩事。”只要张铭张锦都承认这一点,魏国公府往后想惹事,连个传话的人都没有了。

送走张锦,张并怏怏回了主屋。这几日,他心中总是不痛快,总觉得郁结于胸。对妻子诉说心事后,才略好一点。悠然听后对他点点头,“阿意这件事,你是必定要管的。一则,你于心不忍;二则,外人看着也不像;最要紧的是,皇帝和太后若见你狠心,连亲妹妹的死活也不顾,难免对你生出戒心。”

皇帝想要什么样的臣子?当然是忠诚,忠心,让人放心的臣子。连骨肉亲情都不顾的人,会让人放心么?不会。

天朝几千年来宣扬孝道,单从政治角度讲,是讲究孝道的人容易被统治,容易被管束;若说经济原因,则是因为政府负担不起公民养老。

想到哪儿了?悠然失笑。公民养老?多么沉重的话题。还是回到现实,先想办法把张意姑娘妥贴嫁了,是正事。

“其实也不难。只要小伙子人品好,家境厚实,你爹爹便能满意。”悠然头头是道的分析,“只要小伙子家族没有势力,自己没有野心,不入仕,太后和皇帝便能放心。”

事已至此,张铭也别想寻什么荣华富贵的女婿,只要是个正派厚道的年青人,也就该知足了;皇帝和太后并不是狠心人,张意张念到底是先帝外孙,只要他们不惹事,不涉政,皇帝和太后乐得放他们一马,即得个心安,又得个好名声。

礼部拟安意郡主夫婿人选的人,约是受了谁的授意,净给挑些歪瓜劣枣,不是没出息的庶子,就是好男风的断袖,或是年纪大的鳏夫,没一个像样的。这架势,像是故意和人为难。

“这事不难办,你放心罢。”悠然安慰张并,“爹爹说了,他能办得妥妥当当。”张并有旧功劳在,求的又不是什么大事,且这事若办好了,更符合皇帝的利益。

张并心虚起来,低低道“岳父不许我跟你说烦心事。”悠然哧的一声笑了,“爹爹是恨不得把儿女都保护得好好的。”怀了孕,就只能吃吃喝喝跟小猪似的?哪能,孕妇也能思考,也能做分析做决定。

见张并还是有歉意,悠然奇道“咱们不告诉他便是,你还顾虑什么?”骗骗老爹,还不会呀。

“岳父是满心疼你,不许你想烦心事;我却,什么事都想跟你说,我,我,”张并有些口吃了。

“爹爹是还把我当小孩子呢,”悠然笑道,“其实,这样才好,夫妻之间,本该是共同进退,无话不谈。你有心事,自然是要跟我讲啊。”

张并头枕在妻子腿上,任由妻子轻轻抚摸鬓发,心中一片宁静满足。

悠然低头温柔注视丈夫,心中微微酸楚。这可怜孩子,有些残忍的事他可能根本没想过,根本不敢想,自己即使想到了,却永远不会开口告诉他。

“无话不谈”?哪有这回事。有些话,一辈子也不说。

张并的出生并不令人喜悦,他的母亲程濛女士委实是心机深重;张并幼时也频频遭人白眼,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拜了华山老叟为师,早已化为一堆白骨;张铭作为父亲一定是爱他的,却顾虑重重,又想保全他,又从内心防着他。

张慈误以为张并已无生理,冒领了军功,事后发现张并生还,魏国公为了保嫡长孙的颜面,毫不犹豫要驱逐张并出家族,这样重大的事,张铭只是如实传话。这说明了什么?

算算时间,那年,正好是张念出生。悠然闭上眼睛,强抑住心头的厌恶。这世上,偏心的父亲,不负责任的父亲,大概是很多的吧,张铭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有了嫡子,有了尚在襁褓中的嫡子,便怕已经长大、桀骜不训的张并对嫡子不利,所以才会任由魏国公驱逐张并,并不加以阻止。

到了后来,张念一日日长大,却始终病弱,张铭才会改了心思,又想让张并回归魏国公府,保护弟妹。

张铭并不是最不堪的父亲。至少,看到满身鲜血、奄奄一息的儿子,他会愤怒,会心痛,会为了儿子离家出走,会为了儿子逃至草原隐居。

也正是有这情份在,张并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魏国公府生事。

“他和青川公主有一子一女,那两个,才是他的心肝宝贝。”悠然想起张并曾经说过的话,他内心,也是隐约知道真相的吧?只是,不愿深想,不能深想,不敢深想。

怪不得,他会对老爹这般敬仰;怪不得,任凭老爹对他板着脸也好,披头盖脸训一顿也好,他都不以为意,那是他知道,老爹一心一意为了女儿好,为了他好。

跟他比,自己真是很幸运呢,有个爱孩子的老爹,有个二十四孝老妈。悠然心中柔情顿生,俯下头来,在丈夫额头上,印下一记亲吻。

“往下一点。”张并闭着眼睛,嘴角有笑意。

调皮!悠然笑起来,在他鼻子上响亮亲了一下。

“再往下一点。”张并睁开眼睛,柔声央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