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约莫五六岁的年纪,被这次瘟疫折磨的骨瘦如柴,脸颊都有些凹陷,一双黑漆漆的大眼望着姝姝,噙满泪水,“姐姐,我身上好疼。”他声音很小,有力无气的。

姝姝握着他的手温声道:“莫要害怕,过几天身上好了就不会再痛的,你饿了吗?姐姐去帮你做饭好不好?”

孩子使劲的点了点额头,“饿。”

姝姝揉揉他的杂乱枯黄的头发,笑道:“那你在这里等着,姐姐这就过去给你做吃食,你一个人怕不怕呀?”

“不怕。”孩子才醒过来,说话还有些费力。

“那好,你乖乖的,姐姐这就去给你做吃的。”

姝姝说完站起身来,就瞧见门口高大的身影,正是蜀王殿下,他穿着身玄色的衣袍,身姿挺拔,就立在门口望着姝姝,姝姝起身看见他时心里忽然慌了下,这孩子因为她昨日给喂了些甘露,所以比其余病人都醒过来的早一些,希望殿下不要怀疑什么。

傅潋之只是看了床榻上瘦骨棱棱的孩子一眼,就走到姝姝身侧道:“我陪你。”

姝姝见他神色无异,也放了心了些,点点头道:“好,我过去小厨房给这孩子做碗面吃就好。”

两人离开药房,过去小厨房,旁边就是小厨房,里面炉子上还有火,姝姝取了个砂锅清洗干净放在还烧着火的炉子上,里面加入清水,等水煮开放入切好的死面,孩子刚醒过来,肠胃还很弱,只能吃煮的烂烂的面条,姝姝把面煮的极软烂,里面还加了个荷包蛋,丢了几根青菜,煮好面,她随着蜀王殿下一块回药房。

姝姝亲自扶着孩子坐起来,孩子还没甚力气,姝姝又一勺勺的把面喂给孩子。

傅潋之坐在两人身后的桌案旁,看着姝姝动作轻柔的喂孩子,他面上清冷的表情也不仅柔和很多。

傅潋之就这样坐在那儿看着姝姝把一碗面都喂给那孩子。

等姝姝起身,他接过姝姝手中的空碗,“你照顾他吧。”

姝姝轻轻点头,转身继续照顾孩子,傅潋之端着空碗过去厨房,顺手把碗筷洗好放起来。

等他回去时,姝姝正在柔声唱着曲儿,哄那孩子睡觉,似乎像是一首山歌,非常轻柔,他没有打扰,倚在门口等着,一曲唱完,那孩子已经睡熟,姝姝也松口气,转身就见到蜀王倚在门口,她起身笑眯眯的过去,“夫君,我们也回去歇息吧,这孩子吃了东西,一觉能睡到明天的,让士兵过来守在门口就好。”

她也有些担心孩子半夜醒过来。

傅涟之应了声,跟姝姝离开院子,嘱咐门口的士兵一声,这才回去歇息。

两人过去隔壁小院子,床褥整理的干干净净,还备的有热水,姝姝两天一夜没歇过,被傅潋之抱着过去净房里洗漱,他替她擦拭着秀气洁白的后背,听着姝姝迷迷糊糊道:“夫君,这次鼠疫好像不是偶然的,那虫子不太对劲,从来没遇见这样的鼠疫,很有可能是人为的。”

这个事儿姝姝觉得应该告诉殿下,让他对逢北王有些防范。

“嗯,我知晓,袁将军已经查证到一些,这次鼠疫应该是逢北王所为。”傅潋之把她柔顺如绸的青丝拨在前面,露出纤细的颈背,他拇指食指轻轻捏在她后颈上,只用了很轻微的力道,开始替她舒缓筋骨,姝姝绷着两天的筋此刻被揉开,舒服的忍不住轻轻的哼了声,娇娇软软的声音,让傅潋之瞬间绷紧身体。

姝姝原本还想跟他说说话,但他捏着她的颈和后背也太舒服了些,实在又太累,就不知怎么的,细细嫩嫩的双臂趴在浴桶边上睡着了。

傅潋之听着姝姝匀称的呼吸声,又替她揉捏了会儿,才把人抱出来擦干身体,抱回床榻上歇下。

他有些日子没碰姝姝,此刻抱着姝姝自然难免情动,但知她这些日子劳累,只低头亲了亲怀中的温香软玉,就同她一起歇下。

姝姝这一觉睡的极舒服,是她来边城睡的最安稳的一觉了。

从昨儿酉时末睡到今日巳时初,睡了差不多七个多时辰,醒来时蜀王已经离开,应该是过去将军府。

姝姝自个梳洗一番,过去隔壁的院子里,太医跟军医们还在熬药,门口也还有排队领药的老百姓,虽然城中还有许多百姓没染上瘟疫,但太医们觉得很有可能,所有百姓,包括他们在内,体内甚至已经染上这次鼠疫,只是还没表现出来,所以所有人都会喝药的。

姝姝进去开始帮忙,昂生看见她很高兴,“宋大夫,小南早上已经醒了过来,还有隔壁园子里,病的最严重那批病人方才也都陆陆续续的醒过来,可见治疗方案是有效的。”

“那就好。”姝姝并没告知昂生,那叫小南的孩子昨儿申时就醒过来了。

不知道也挺好,也省得让人怀疑什么。

既然醒过来,病人们就能吃些东西增强自身的营养,姝姝就不用再继续用甘露帮他们熬药。

头几天肯定还是要忙的,姝姝接下来几天都帮着熬药照顾病人,眼看着病人们一天天好起来,病的最轻的那批病人已经可以回家了,其余病人,包括病的最重的一批,再有七八日也能痊愈的。

五天时间,一晃而过。

城中百姓服过药后,再无染病的情况,这让满城百姓都欢喜不已。

两个园子里头的病人也开始慢慢减少,只余下病的最严重的一批,他们身上腐烂的地方也结了痂,就等痂掉落后,长出新的肌肤,就算痊愈的。

如此又过去几日,已经到了六月底,天气稍稍转凉,晚上已经凉爽许多,白里头还有热。

姝姝已经不用守在病人身边,她就搬过去了大兄住的院子里,多陪陪饭团儿,在等几日,等到所有病人痊愈,她跟殿下也该启程回京城了。

边城还是封闭的,既不放人离开,也不放人进去。

而且这些日子,蜀王并没有让人给京城里头递消息儿。

京城里面都是人心惶惶的,有人不知怎么把蜀王妃去边城的消息散播出去,连蜀王也跟着一块追去边城的事儿都被京城人知晓。

不知怎么就传出蜀王妃魅惑蜀王,是个妖妇,勾引大皇子跟着她一起送死。

还有姝姝去边城之前就有传言说她抛头露面的,现在蜀王竟还追着她去边城,这事儿更是让人把姝姝说的难听。

加之也都差不过一个月过去,自打蜀王去边城,边城就再也没递过消息回来,大家都不知边城瘟疫是好是坏。

也因此传言的更加离谱起来,说蜀王妃害死了蜀王。

皇宫里头,每天早朝时都有大臣进谏,规劝顺和帝,剥夺蜀王妃封号,称她不配做蜀王妃。

也有大臣说,边城瘟疫还不知如何,不能如此给人定罪,何况蜀王妃又没有做错过什么,凭甚因为一些谣言就剥夺蜀王妃封号。

顺和帝每次都不多言,只是让大臣们继续上折子,商讨其他朝事。

顺和帝了解自己的儿子,心里猜得出,如果边城瘟疫真的危急,潋之不会一点消息都不送来,定是瘟疫得以控制,又因其他一些原因,还不能把消息散播出去。

顺和帝知道姝姝医术了得,但他不能肯定姝姝能不能治好这次瘟疫。

但他身为帝王,相信自己的儿子,也相信儿子看中的人。

就让这些大臣吵着吧,这样也好等儿子儿媳回京一起清算了他们。

………

丰隆城。

逢北王站在城墙之上,遥望远处看不到影子的平高城。

为何平高城一丁点消息都没传出来?之前还能打探到一些消息,知晓平高城的百姓都渐渐染上瘟疫,现在过去半个月,却再无任何消息传出来,平高城彻底封了城。

莫不是城内的鼠疫已经蔓延到满城都无法控制的地步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 136 章

逢北王自认这次的鼠疫是天衣无缝,宋凝君给的那些毒药方子, 他又找了焦慎国的巫医, 把巫医跟蛊还有毒药的方子结合, 才造就成这场鼠疫,然后直接把染病的老鼠放入了平高城, 老鼠咬了人,瘟疫开始蔓延, 体表跟体内的症状又完全不同, 里面还有蛊, 大虞的那些太医军医不懂蛊,根本无法治好这次瘟疫的。

他本该放心, 但心中却生出一种异样之感, 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劲。

逢北王回头对身边一个五十来岁的魁梧男子道:“陈将军, 你派人去平高城查查。”

李鹤洋此人五十来岁,是逢北王身边颇有威望的将军,听闻逢北王的话, 他迟疑道:“王,这次的鼠疫就连焦慎国那个巫医怕都没救治的办法,若让人去查探, 就怕稍有不慎,就会连累我们的城池。”

逢北王淡声道:“让进城的人不用出城便是, 寻了机会飞鸽传书递消息。”

他这话的意思也很明显, 若平高城内的瘟疫若已经蔓延开, 无法救治, 那查消息的探子也不必出城,只用飞鸽传递消息,其余动物禽类是不会染上鼠疫的,所以飞鸽传来的消息是不会让丰隆城陷入危机。

李鹤洋点头道:“臣知晓,这就派人前往查探。”

李鹤洋找来个大虞话很熟练的探子,此探子在平高城也有住处,甚至面上还有平高城的户籍文书,还与平高城内不少人都是亲朋好友的关系。

瘟疫是一个月前染上的,此探子名叫李壮,平日经常在外跑生意赚钱,经常一两个月不归家,所以身边的朋友邻里都习惯他经常不在平高城的,李壮离开平高城时,城内还没有染上瘟疫,大家也都以为他是出门做生意的,这次李鹤洋派李壮回到平高城打探消息,李壮带着包袱风尘仆仆回到平高城。

见到紧闭的城门,忍不住对着城墙上守城的士兵道:“军大哥,这咋还把城门给关了?”

他就骑着一匹马,风尘仆仆的,背着个沉甸甸的包袱。

守城士兵对李壮不太熟悉,见状呵斥道:“可有路引和户籍文书?”

李壮急忙道:“官爷,我就是城中的百姓,不过经常出门做些小生意,自然是有户籍文书的。”

有人开了城门,开始搜身检查,看过李壮给的户籍文书,又检查过他的包袱,里面装的一些碎银子,看着上百两的模样,李壮掏出一些碎银递给士兵,“军爷,这怎么还封城了?我能进去不?在外头跑了一个月,实在累得很,就想回去自己家里头睡一觉。”

士兵没接李壮递过来的碎银,就是检查过他的包袱还有户籍文书,户籍文书也是真的,就挥挥手道:“成了,进去吧。”见李壮进了城,守城士兵哼了句,“算你小子运气好。”没经历过这次瘟疫,不然要脱层皮。

李壮进了城,竟见到街道两边的商铺都开着,城中百姓喜气洋洋的,竟见不到半点病气。

他心中惊讶,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急忙赶回了家中,周围邻里也都是好好的,炊烟袅袅,正是做饭的时候,邻里们院门大开,一个妇人正在院子里头洗菜,李壮把东西都放回家中,取了一包麦芽糖出去,来到邻居的院子里笑道:“王婶,还在做饭啊。”

王婶回头,见到李壮,甩甩手上的水珠,“大壮,你回家了啊,这趟生意咋样子了?”

李壮笑道;“还成,赚了上百两,正好回来的路上瞧见有卖麦芽糖的,想起你家小孙子小南,这包麦芽糖就给小南吃。”

李壮知道王婶家里儿子儿媳死的早,自己带着孙子小南,平日里日子也过得比较辛苦,他偶尔在这个家的时候还会帮衬些。

“多谢大壮了啊。”王婶也没客气,接过麦芽糖,“大壮你在外头做生意没听说咱们平高城出了事的啊?”

“这个倒是没听说。”李壮道:“这次跑的远,地方比较偏,王婶,城内头发生了啥事儿啊?我看城门都封的,不过进了城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王婶道:“大壮有所不知,一个月前啊,咱们城内染上鼠疫,差点整个城的百姓都传染上,幸好有京城来的太医们,已经把鼠疫控制住,病人们也都渐渐痊愈起来,我家小南是最先染病的一批,病情好的较慢,不过我今天过去那边看过小南,小南好的差不多,宋大夫说,明天就能接小南回家,其余病人后天基本也能各自回家了。”

李壮心里头惊惧不已,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连逢北王造的这场鼠疫都能治愈?

他也忍不住问了出来,“王婶,什么人这么厉害,竟然连鼠疫都能治好,是京城里来的太医吗?”

王婶道:“也是京城来的郎中,不过是个姑娘家,具体什么身份,咱们也不清楚。”别的话,王婶也没多说,毕竟是个姑娘家,那姑娘家身边还跟着蜀王的白虎,但这话总不能都跟人说了,宋大夫治好大家的病情,她总不能胡乱说败坏了人姑娘家的名声。

李壮心里头越发的惊讶,惊奇道:“王婶,什么姑娘家这么厉害,比京城来的太医,咱们边城的军医都要厉害。”

“嘿,这我哪清楚呀,大壮啊,先不跟你说了,我先做饭去,待会儿给你送些饭菜过去,你中午就不用煮饭了。”

“行,多谢王婶。”李壮心神不宁的回了屋中,这消息,只怕会让王也惊惧的,筹划许久的计谋,竟这样被一个姑娘家给解决了?李壮清楚现在白日里,不好出城递消息,只能夜里头飞鸽传书了,而且他也要趁着下午出门多多打探些消息,最好弄清楚那位宋姑娘到底是什么人。

——————

边城里的瘟疫差不多治愈,只有一批病人后天也就能全部可以回家了。

其实这时候已经可以开城,他们跟太医们也能回京,不过殿下没发话,肯定是有别的原因,姝姝猜应该是想抓逢北王身边的探子,她已经不用再过去病人那边,这几日都住在大兄这儿,蜀王殿下同她一起,不过通常只有晚上入睡时才能见到殿下的人影,应该是忙着其他事宜。

姝姝晚上亲自下厨做的晚饭,跟嫂子还有饭团儿一块用过晚膳就坐在院子里看着饭团儿满院子跑跑跳跳的,她跟嫂子则是坐着闲聊,姝姝满目光都追着饭团儿跑,她是真的特别喜欢孩子,看着姝姝的模样,梁昭昭笑道:“姝姝,你何时跟殿下也生个孩子。”

听闻这话,姝姝忍不住抚了抚肚子,原先她也想着为何跟殿下成亲一年多,怎么还没怀上身孕,现在她大概是猜到殿下的心思了,应该是不想她这么早怀有身孕,毕竟殿下现在的处境的确不适合有孩子,也是为她跟孩子着想。

姝姝笑道:“应该需要再过些日子的。”

梁昭昭想了想也明白过来,不由感叹大殿下对姝姝的心思。

看着饭团儿,梁昭昭也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小腹,面上显出些柔情来,姝姝微微瞪大眼,“嫂嫂,难怪…”

梁昭昭小声道:“半个月就没来月事了,不过那时候瘟疫正严重着,我也不好跟你大兄说,现在鼠疫已经没事儿了,我想让姝姝你帮帮把把脉。”

姝姝连忙搬着小杌子过去坐在梁昭昭身边,探像她的脉搏,片刻后,姝姝眼睛都亮了起来,“嫂子,恭喜你,真的有了。”

梁昭昭也激动起来,双手一直护在小腹,半晌后才笑道:“先不告诉你大兄,军营那边还有的忙,等他不忙的时候,我在同他说声。”

姝姝笑道:“这是大喜事儿,等我跟殿下回了京城,也去国公府报声喜。”

昭昭也笑,“好,母亲跟父亲肯定也是惦记的很。”

等天色暗下来,姝姝回房梳洗歇下,迷迷糊糊间感觉身后温热的身躯,她轻轻翻转身子,挤在殿下怀中,迷糊道:“夫君,你回来了,快些睡吧。”

有密密麻麻的吻落下,姝姝乖巧的伸出小舌…

不大会儿,姝姝脸颊绯红,体温也有些身高,不过最后殿下什么都没做,毕竟还住在大兄家里头。

姝姝又依偎在蜀王怀中,听见蜀王低沉沉的声音,“乖,快睡吧。”

有殿下在身边,姝姝很快睡下。

就是三更左右时,外面忽然想起大兄的声音,“殿下,袁将军派了人过来寻您。”

姝姝也被吵醒,见殿下已经穿戴整齐,正推开房门,见她醒过来,又回到床榻前俯身亲亲她柔软的嘴唇,“姝姝先睡,我很快就回。”

姝姝点点头,“夫君小心。”

“嗯,没事的。”傅潋之道。

等殿下再回来时,天边似乎已经泛起鱼肚白,听见床榻咯吱的声音,还有身后有些冰凉,明显刚梳洗过的身躯,姝姝也醒了过来,她转身摸了摸蜀王有些凉的身体,小声道:“殿下用冷水洗的吗?”

傅潋之恩了声。

姝姝清醒了些,还闻见殿下身上带着淡淡的血腥味。

很轻微的一丝,应该是刚才在哪里沾染上的,并不是殿下受伤了。

姝姝没多问,傅潋之抱着她,让她趴在自己怀中,“后日我们就能启程回京。”

第 137 章

第137章

姝姝清楚应该是边城的事情都解决了。

而且鼠疫也的的确确得到救治,这已经算快的, 从瘟疫开始到把所有病人治愈以及防范, 只用了一个多月, 通常时候,瘟疫就算能够找到药方救治, 也很难这么快的全部控制住,自打城中百姓服用药后, 再无一人开始染病。

所以说, 这次鼠疫是不可能再蔓延下去。

她同蜀王经常喝甘露, 自然不会带上病源,哪怕回京都无事。

傅潋之忙碌一晚, 这会儿事情尘埃落定, 他只想抱着姝姝再睡上一觉。

姝姝问道:“殿下, 事情都解决了吗?”

“嗯。”傅潋之抚着姝姝后背,顺着她滑腻如脂般的后背抚到盈盈一握的腰身,嗓音低哑道:“这次瘟疫同逢北王有关, 之前姝姝告诉我,鼠疫不对劲,我便让袁将军着手调查此事, 种种矛头都指向逢北王,若大虞边城沦为空城, 对逢北王进攻大虞着实有利, 后来姝姝找出瘟疫病源, 城中瘟疫得到控制, 病人也慢慢治愈,我让城中消息不再递出外面,继续封着城,逢北王自然坐不住,找了安插在平高城的探子回来。”

他们等的就是这名探子。

就算这名探子的身份隐藏的够深,可这个节骨眼来平高城就已暴露其身份。

或者也可以说,逢北王太有自信,他相信这次的鼠疫无人可以救治找出药方,相信没人可以想到这场瘟疫是他的杰作,所以他才敢肆无忌惮这时候派人回平高城,何况这个探子身份完美,表面上是平高城的百姓,在平高城内也生活了好些年,就算这个节骨眼回城也没什么,但逢北王并不清楚,他做的这件事情已经暴露的差不多。

叫李壮的探子从进城就一直有暗卫跟着,等到夜里他想飞鸽传书时被抓了个现行,飞鸽还未飞起就被抓住了。

物证都在,李壮想狡辩都不成,但他也是嘴硬,鞭刑都能忍住,最后还是喊了蜀王过去。

不到半个时辰,李壮就开了口,把他知道的一股脑都说了出来,李壮知道的有限,但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给他们不少有用的消息,逢北王派在其他州的探子也暴露出来了身份,另外还有阗国几个粮仓的位置。

傅潋之让李壮继续写了封信,说平高城内瘟疫蔓延,半死大半,依旧把消息递了出去。

袁将军也连夜带人去夜袭了几个粮仓的位置。

阗国国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出产皮毛和牛羊肉比较多,粮食产量不好,所以粮食很贵,因粮食产量少,阗国百姓日子也过得比较辛苦,这也是逢北王野心勃勃的原因,一为权和野心,二想开疆扩土,让自己的百姓衣食无忧。

这次至少能夜袭丰隆城附近的三个粮仓,虽不能灭了逢北王,但给他的打击也不少。

傅潋之没瞒着姝姝,把这些事情都告知给姝姝,“所以你大兄也一块去了,明天晚上应该就能回,所以后日我们便能启程回京。”

来边城也有大半个多月,姝姝知晓殿下回了京城应该还有许多事情要忙,她道:“好,后日我们就启程回京,路上连夜赶路,两三日就能到。”

傅潋之低头亲亲姝姝的发顶,“在陪我睡会儿。”

“好。”姝姝乖巧的趴在他的胸膛上,任由殿下抱着她。

……

次日申时,宋钰柏才归来,没受伤,就是身上脏,烟熏火燎的,知晓姝姝跟殿下明日离京,晚上就陪着他们吃了饭,还陪着殿下喝了两杯小酒。

远在两三百里外的丰隆城,逢北王看着属下一趟趟来报的消息,脸色阴沉,他生生捏碎了手边的杯子,就连瓷片扎入手中也毫无反应,他冷声问李鹤洋,“这是怎么回事?”

李鹤洋神情也不算好看,说道:“王,只怕平高城的瘟疫早已得到救治,那袁岳早就猜测瘟疫或许是王的计谋,将计就计,封城不让消息传递出去,就等来个瓮中捉鳖,李壮被抓,把知道的东西都吐露出来,袁岳那奸诈之人定派人连夜烧了我们的粮仓,然后袁岳让李壮再写了封信飞鸽传书送过来,欺瞒王,平高城的瘟疫蔓延开,实际平高城内瘟疫只怕早已治好。”

逢北王脸色不仅阴沉,简直是有些难看起来,他英俊的面容都有些扭曲,“李将军是说,有人治好了这次的鼠疫?”

李鹤洋道:“定是如此。”

逢北王冷笑一声,“去给我查!我倒是要瞧瞧,到底是谁那么大本事,竟连毒与蛊的鼠疫都能治愈,我倒是不知大虞何时出了这样的神医人物。”

“臣这就派人去秘密探查此事。”

这事儿肯定是要查的,这样的医术实属罕见。

……

很快到了姝姝跟蜀王启程回京的日子,从京城来的太医跟郎中们自然也一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