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拉姑福身,靠墙边站着。心里不禁琢磨,主子跟王爷这会子还有闲情调侃,不知道慈宁宫里,几位爷都快急疯了?

外头小太监传话:“养心殿大太监吴良辅奉万岁爷之命,来给圣母皇太后送东西。”

“送东西?”布木布泰看着多尔衮笑了,“这孩子,巴巴地来送什么东西?叫他进来吧。”

苏麻拉姑亲自挑帘,吴良辅道乏进来,对着布木布泰、多尔衮磕头,口里说:“奴才奉万岁爷之命,来给圣母皇太后,和小阿哥送东西。万岁爷现在慈宁宫伺候母后皇太后走不开,说等母后皇太后没大碍了,再来交泰殿请安。”说着,身后跟着进来五个小太监,一人手里托着一个丹盘,净是些孕妇常用食材、药物,还有两个布老虎。

布木布泰摆摆手,叫小太监近前,捏起布老虎看了看,问:“这——这不是皇上小时候,本宫给他缝的吗?”

小太监磕头,“回圣母皇太后的话,正是。万岁爷说,自己要当哥哥了,这些个东西,就该给小弟弟。”

多尔衮坐在一旁,笑着点头,“不错,皇上有个当哥哥的模样了。来人呐,把爷的弓取来,叫吴良辅捎回去。皇上长大了,该开始学习弓箭骑射了。虽说如今不用御驾亲征,咱满人的优秀传统,可是不能丢。”

吴良辅听了,代顺治磕头谢恩。多尔衮贴身太监小跑着到乾清宫,取来多尔衮惯用弓箭。吴良辅接过来,双手托着,弓身站起告辞。

布木布泰欣慰说道:“这孩子,弟弟还没生呢,就盼着给弟弟东西。真是难为他想着。”

多尔衮只管笑。夫妻俩说些闲话。布木布泰是高龄产妇,经不得劳累。没一会儿,就撑不住回里屋休息。

多尔衮送她躺床上安置好了,走出里屋,看见桌上布老虎,伸手拍了拍,微微叹气。布木布泰这一胎,怀的让人欣喜让人忧。若是位公主,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位阿哥——多尔衮不敢想象,等这个孩子长大,他和福临兄弟俩,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境况。八旗——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抉择?

苏麻拉姑从里屋出来,看见多尔衮按着布老虎发呆,略一迟疑,小心上前回话:“王爷,奴才从慈宁宫回来时候,看见大贵妃身边贴身侍卫,往神武门去了。”

“哦?”多尔衮冷笑,“去神武门了?大概,是出去找人了吧?肃亲王那边呢?有什么动静?”

苏麻拉姑摇头,“奴才只看见了富绶贝勒。并没见到其他人。”

多尔衮点头,“辛苦你,再去一趟慈宁宫,送几盘糕点给母后皇太后跟皇上吧。”

苏麻拉姑听了,急忙福身应下。略微收拾收拾,带着两个小宫女,出了隆福门,径直往慈宁门去。刚出了西一内街,远远瞧见一位妇人,身着亲王妃服色,披头散发大哭而来。那妇人身边,两位诰命搀扶着。其中一个,就是摄政王前王妃科尔沁诺敏格格,嫁给季开生那位。后面跟着一帮嬷嬷、丫鬟,乌压压冲慈宁门而来。

料想那位披头散发的妇人,便是诺敏的姐姐——肃亲王豪格大福晋吧?苏麻拉姑不敢冲撞,急忙带着小宫女挨着墙根站定,候着一行人进去,这才敛衽低头,慢慢随后跟进慈宁宫宫院。

慈宁宫本来就有一半归布木布泰居住,苏麻拉姑进来,并无人留意。苏麻拉姑小心从侧门进了西暖阁,招手叫来小宫女,“去看看,怎么回事。”

小宫女点头,蹑手蹑脚出去。不一会儿,就传来话,说肃亲王福晋哭求太后与伯父礼亲王、叔父郑亲王,情愿让出肃亲王大福晋之位,自降为侧福晋,以便大贵妃入主肃亲王府。

苏麻拉姑奇了,亲自趴到帘子旁,看大殿内情形。

“真是荒唐!”哲哲端坐正中,对着下跪豪格福晋杜勒玛训斥,“哪有这等荒唐事情。还不给哀家梳了头发,好好回府歇着。富绶,搀你额娘起来。堂堂铁帽子亲王福晋这般模样,丢的仅仅是你一人的脸面吗?”

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附和说豪格福晋太过胡闹,赶紧回家歇着。

顺治坐在哲哲身旁,冷眼看着众人,心中有些疑惑,不能明白。按照大清律,私通乃是重罪,更别说太妃与亲王,代表着宗室与后宫脸面。只是,为何大额娘与二伯父、堂叔父处置起来这般碍手碍脚,十分为难。大嫂又为何一改平日温和性情,刚烈起来?反观豪格大哥,跪在一旁面色多变,大贵妃本应羞愧,怎么最是轻松,安坐殿角,喝茶吃点心,一点也不焦急?

难道,有什么事,朕没考虑到吗?

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大剧院小剧场诺敏、豪格福晋扮秦香莲上,哭:包大人,您要给我们做主啊包拯:不好意思,老夫是宋朝官员,不管清朝事诺敏:呸,关公都战秦琼了,努尔哈赤都跟朱元璋抢儿媳妇了,你铡了那俩负心汉,有啥不可能?包拯:你不懂!俺们宋朝崇尚科学。这不科学的事,俺们才不干亲们多支持支持日更新文:

釜底抽薪

第三十章釜底抽薪

顺治正在疑惑之时,就见富绶站起来,对着哲哲叩拜,“额娘既然来了,定然是有原因。请母后皇太后听额娘一言。”

哲哲叹气,叫富绶起来,“好孩子,就是有话,坐着说也是一样的,扶你额娘起来吧。”命宫人送上绣墩,请豪格福晋坐了。

宝音亲自端来热茶,豪格福晋接在手里,泪滴滚滚,诉说衷情:“大贵妃之事,都是奴才家男人一时迷糊。奴才没有及时规劝,愿意代夫受罚。大贵妃出身尊贵,又是察哈尔部亲王生母,膝下有十一阿哥要抚养。一人关系蒙古安稳、朝堂和睦,断然处罚不得。还请母后皇太后下旨,将大贵妃以大福晋身份,抬入肃亲王府。奴才本该离去,成全我家爷。只是,富绶年纪尚幼,府里大奶奶又快生了。一时间,实在离不开。奴才愿降为侧福晋,与妹妹们一道,服侍大贵妃。”说着说着,痛哭不止。身旁诺敏瞧了,想起自己休了自己,成全多尔衮与布木布泰那对“姘头”,不免兔死狐悲,陪着落泪。豪格福晋贴身嬷嬷、丫鬟,见主子哭,都陪着落泪。

哲哲自然不许,接连摆手,“哪有这等事,你是上了玉牒的亲王正妃,正经册封过的。说改就改,这头一开,宗室还不乱套了。胡闹!”

代善与济尔哈朗则是训斥豪格,“快管管你媳妇,这样怎么行。”

豪格终于说句话,“都是孩儿的错,请母后皇太后与两位伯父、叔父责罚。”

降罪于豪格福晋,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但这时候,必须圆满处置。哲哲伸手扶额,一阵□。侍女宝音站在跟前瞧了,惊呼:“主子,太后主子,您怎么了?”

顺治一看,赶紧招呼小太监,“赶紧去请太医,太后又犯病了。”搀扶着哲哲就往暖阁里躺着。

一时间殿内乱成一团。礼亲王、郑亲王瞧了,接连叹息,叫豪格在跟前,小声埋怨:“你怎么这么糊涂,想要女人,家世清白的闺女多的是,你媳妇这么贤惠,又不会拦着。她一个四十多的寡妇,就那么好?”

豪格心知今日之事乃是着了别人的道,嘴上不肯吃亏,只说:“多尔衮都能娶太后,我为什么不能娶太妃?”

礼亲王代善听了,气的笑出来,背过身只当没听见。郑亲王济尔哈朗则是连连摇头,小声说道,“你傻呀?多尔衮那是娶太后吗?那是入赘。再说,你能跟多尔衮比?多尔衮没儿子,府里妻妾都能遣散。你呢?十几个儿女不顾了?唉!看看,你媳妇为了你,都委屈成什么样了。”

豪格回头,看福晋杜勒玛坐在殿角,靠在妹妹诺敏肩上,只顾哭泣。富绶陪在身边,悲声宽慰。妻儿为自己受苦,怎能不动容。对二位亲王点头,走到福晋母子身边,柔声说道:“这回是我错了,福晋千万饶我这一回。往后,再也不会了。”

豪格福晋抬头看豪格一眼,连连摇头,“王爷,如今您只能将大贵妃娶进府里。如若不然,王府将面临灭顶之灾。王爷,如今不是关外。咱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满洲,还有整个天下悠悠之口。王爷身为皇帝兄长,妾身身为皇帝嫂嫂,不能不以大局为重。”

一句话,说的大义凛然,豪格不由得细思。大贵妃娜木钟则是拿袖子掩了脸,只顾吃东西。今天回来,才知道怀孕了,怪不得这阵子老觉得饿。管他日后如何,至少现在不能委屈了咱们母子两个。

东暖阁内,太医诊脉之后退下开方子,顺治赶紧握着哲哲的手坐下,小心问:“大额娘,您怎么样了?”

哲哲摇头,“我没大事,不过是看刚才难以收场,气的肝疼。”

顺治皱眉,“大额娘与伯父、叔父也太心慈了。他们犯了私通罪,又是捉奸在床,纵然不严惩,直接把大贵妃送进肃亲王府不就得了。何必左瞻右顾。”

哲哲苦笑,“我儿还是年幼啊。你想想,豪格福晋的娘家是科尔沁,大贵妃的娘家是阿坝垓,更难得的是,察哈尔亲王阿布鼐是大贵妃亲生。若是随便将大贵妃塞进轿子,抬到肃王府,阿坝垓怎么看?阿布鼐又会怎么想?如今天下东南、西南都在打仗,万不可小不忍而乱大谋,激起咱们后方战火。”

顺治听了点头,“是孩儿没有考虑周全。只是,也不能因为大贵妃身后势力,而得罪科尔沁。就算有您出面,不还是要寒了舅舅们的心吗?”

哲哲点头,“皇上说的是,如今只有退了大贵妃太妃封号,再给她个超然一点儿的名份,只要肃亲王贝勒还是富绶,科尔沁那边就好说。哀家怕的是,娜木钟是个不安分的,一旦她进了肃亲王府,身后就有三股势力,博果儿——毕竟也是先帝幼子啊。”

顺治一惊,“博果儿?”

哲哲看顺治想明白,也不多说,只是拍拍顺治的手,“没事儿,有大额娘在。”小心坐起来,吩咐宝音,“去,请翊坤宫淑妃娘娘来一趟。哀家有件喜事,要恭贺她。”

顺治看着宝音出去,略微思索,猛抬头问道:“大额娘是想——把博果儿过继给淑母妃?”

哲哲扶着顺治站起来,宫女们上前帮着整理仪容。收拾妥当了,哲哲扶着顺治的手前往大殿,慢慢说道:“釜底抽薪,向来是最有效的。”没了儿子,我看你如何兴风作浪。

当天中午,慈宁宫传出母后皇太后懿旨,说肃亲王与大贵妃情投意合,请求赐婚。母后皇太后虽然不舍,然而不忍拆散这对有情人。特准大贵妃娜木钟退还妃号,撤去诰封,以母后皇太后义女名义下嫁先帝长子、肃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平福晋,居于大福晋杜赫玛并列,不分大小。

与此同时,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联手宗室,以宗人府名义上表。说娜木钟既然已经退还妃号,认母后皇太后为义母,身边就不宜再抚养先帝十一皇子。恳请将先帝十一皇子博穆博果儿过继给先帝淑妃巴特玛,以正宗室伦常。

当着博果儿的面,顺治装模作样犹豫半天,终于还是拉着博果儿的手哭了,“好弟弟,朕也是为了你好。总不能叫你跟着大贵妃改嫁,叫大哥阿玛,乱了辈分。弟弟啊,你可千万别怪朕。”说着说着,泣不成声。

博果儿汉学不深,觉得过继就过继,反正生母始终就是生母,不过多了个养母而已,没什么大影响,懵懂着点头认了。娜木钟气的咬牙切齿,平福晋顶个屁,哪有儿子傍身来的稳妥?更何况,嫁的又是豪格,这个连结发之妻都能狠心杀死、冷心冷情之人。奈何旨意已下,顾忌腹中孩子,不能上前咬哲哲一口。

至此,大贵妃珠胎暗结之事,尘埃落定。

看起来各方圆满。娜木钟不用守寡,嫁了个英挺健壮的男人;豪格娶了个美人老婆,不久就要添个儿子;豪格福晋保住大福晋地位和儿子贝勒之位;淑妃凭空多了个儿子,喜不自胜,当天就带博果儿回翊坤宫,好生培养母子感情。

至于顺治与哲哲,看似没什么收获,实际上,把博果儿往后推一步,离皇位更远。但仍保留着继承权。哲哲甚至想到,若是将来布木布泰为多尔衮生下儿子,还可以把博果儿拉出来遛一遛,跟多尔衮儿子对抗,搞一个制衡,确保顺治皇位稳固。

想到这里,不觉腹中饥饿,后背酸麻。唉,到底是老了,久久不动心思宫斗,业务竟然生疏,身体支持不住。可见,居安思危,十分有道理。要随时保持警惕才成。

顺治听了哲哲分析,心中虽然不乐,觉得好容易盼来一个同母弟弟,还没出生,就要防着,怎么都不是滋味儿。哲哲见他低头,闷闷的没什么精神,笑着摸摸顺治后脑勺,“你呀,想开些。说不定,你好好教,弟弟们全都以你为马首是瞻呢?孩子么,总是要教导,才能明白道理。”

顺治听了这话,总算打起精神,跟哲哲说一声,回养心殿去翻找儒家课本,打算弟弟出生后,就给他讲兄友弟恭。

哲哲笑笑,拉住他叮嘱,“先去看你额娘。顺便跟她说一声,明天是吴克善生日,他福晋昨天送来信儿,说是准备在京城过。她现在不能操劳,礼物我都备好了,叫她不必费心。”

“舅舅生日?”那菊姐姐也该回来了吧。顺治笑笑,对着哲哲打个千儿,“孩儿知道了。”

哲哲笑着看顺治一步一步走出慈宁宫,明明是个阳光少年,非要故作成熟稳重。不由心中大慰,“先帝啊,咱们的福临长大了。”

顺治到了交泰殿,多尔衮正端着个碗,劝布木布泰吃东西。布木布泰正是孕吐时候,吃一口吐一口,自己难受,多尔衮看着也心疼。两个人竟然都没看见顺治进来。

苏麻拉姑见了,急忙笑着迎上来,请顺治进暖阁,笑说:“万岁爷来了,主子刚才还说,新做了杏仁酥不错,叫奴才给您送去些。可巧您来了,省的奴才再跑一趟。”

顺治笑笑,“你又偷懒,仔细额娘知道了,罚你月钱。”

苏麻拉姑笑呵呵摇头,“那奴才就到养心殿蹭吃的。”说笑着扶顺治坐下,端上热茶,侍立一旁。

布木布泰听他二人调侃,总算吐完胃里酸水儿,抬起头来,对着顺治勉强一笑,“回来了?饿吗?叫苏麻给你端克食来。”

顺治摆手,看看布木布泰,小心问:“额娘——难受的紧?”

多尔衮笑答:“没事儿,女人怀孕都这样。”

布木布泰“嗤”笑一声,“你见过女人怀孕?东莪那时候,你还在外头打仗呢。站着说话不腰疼。”

多尔衮摸摸鼻子,端着碗坐一边不吭了。

顺治低头笑一下,抬起头来,说几句吉祥话。看布木布泰精神好些,把哲哲准备好寿礼一事说了,请布木布泰不用操心。

布木布泰点头,“真是难为母后皇太后心细。明天要是反应没这么大,我去慈宁宫道谢。”

顺治听了,笑着说:“朕已经替额娘谢过了。额娘安心休养,给朕添个白白胖胖的弟弟才是正经。”

布木布泰看一眼多尔衮,俩人一齐笑了。顺治看布木布泰高兴,这才小心说:“朕想着,舅舅生日往年都是在草原过。好容易今年离的近,朕想亲自去贺寿。”

“你要亲自去?”布木布泰抿嘴,是啊,大哥生日,菊儿就该回来了。福临到底是去贺寿,还是去见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哲哲:哼哼,娜木钟,跟我斗,你还欠点儿娜木钟:你等着,我生了儿子再来招呼你豪格福晋:有我在,你还想去宫斗,姐妹们,一致对外,宅斗大招——上!豪格:汗阿玛,孩儿对不起你!这一周忙着更《八爷穿成四福晋》,这个先隔日更啊亲们

31清明上河

第三十一章清明上河图

扬州城内,繁花似锦。

菊花接连半月住在柳园内,看花看景顺便看病。京城来信,告知吴克善寿宴,顺治皇帝亲自贺寿。老王爷高兴的写信给女儿,说皇上礼遇甚高,问女儿何时回来,好参加选秀。末了又说,圣母皇太后有喜,大约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大贵妃嫁了肃亲王做平福晋,也有身孕。博果儿过继给淑妃。今年宫中迎来送往、婚丧嫁娶,母后皇太后一人忙不过来,选秀推迟。若女儿年底回来,一来见见新表弟,二来不耽误选秀。另说父母日夜思念,不知病情如何,万事且以身体为重,云云。

菊花闭着眼,躺在贵妃榻上,慢慢问道:“大贵妃嫁给肃亲王了?”

老嬷嬷坐在榻前马扎上,笑着回话:“王爷的信里说,这个月二十办喜宴,因为察哈尔部亲王阿布鼐与二长公主回来赴宴,故而,很是隆重。”

菊花脸上扶着面膜,不好笑出来,只是冷嗤一声,又问:“太后有孕,皇上没闹吧?”

老嬷嬷笑了,“皇上是位孝子,哪里会闹什么?主子您也想太多了。”

菊花顿了顿没说话。过了一炷香时候,小丫鬟进来,轻轻替菊花揭了面膜,又有小丫鬟端温水、帕子进来,给菊花洗脸,取了面膏抹脸。

拾掇半日,总算好了。菊花吩咐小丫鬟退下,摸着手镯想了想,“回京的事不急,看我脸上这个样子,就是想回,也没法见人。你把上回在开封寻到那幅长长的画,仔细包好,给父亲送去。另外,不是还有八个会唱戏的小丫鬟吗?给母亲送去,就说请她闲暇之余,听听戏,解解闷儿。”

扬州柳絮纷飞,京城也快到清明时节。那个董鄂妃该出去咏絮了吧?

这日天朗气清,吴克善专程去皇宫,感谢两宫太后赐下寿礼。在慈宁宫内,遇见顺治前来请安,顺口说了句,这两天京郊外头,好多人都去玩耍,男女老少纷纷踏青游玩。

顺治一听,来了兴趣,“不知菊姐姐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一起去踏青玩耍。”

哲哲看顺治一眼笑了,扭头问吴克善,“是啊,菊儿多日未归,哀家也挺想她的。”

吴克善听了,讪讪低头回答:“菊儿来信说,脸上已经好了不少,只是始终未能彻底根治。打算带人去杭州瞧瞧。又听说云南那边有奇药。正好曼殊锡礼带着孩子们在云南打仗,菊儿若去,也有照应。唉,说起来,这孩子真是孝顺。成日里自己愁的什么似的,每次来信,都不忘捎来当地特产。昨日还特意送了幅年画儿给我,长长的足有十来米。送了八个小戏子,给她娘解闷。”

哲哲闻言不住赞许,“孝敬父母,很是应该。”

顺治低头思量一会儿,笑着撺掇哲哲,“大额娘,既然舅舅家里有戏子有画,咱们不妨去听听看看。顺便,也出宫踏踏青,游玩游玩、疏散疏散。太医不是说了,大额娘身子骨挺硬朗,就是不宜久坐。出去走走转转,对您身体也好啊。”

哲哲略有犹豫,“咱们满人是没什么忌讳。只是,汉人不都说,后院女子,应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哀家是一国之母,随便出游,不是叫汉人知道了,笑话咱们?”

顺治笑呵呵说道:“孩儿奉皇太后慈驾出巡,与民同乐,于孝道于治国,两相齐全,御史们只有称颂,百姓怎会笑话。若不是母后皇太后整日里难受恶心,出不得门子,孩儿也是要请她一同出游的。”

看哲哲还有犹豫,急忙补充,“况且,不去别处,就在舅舅家福晋转转。大额娘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吴克善瞧顺治一心想出去,以为他小孩子心性,喜欢热闹,乐得讨好外甥,帮着撺掇,“是啊姑姑,往年在草原,哪一天不出来跑马遛弯。咱本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能因为住到京城,连门都不出了。更何况去的不是外头,是侄儿家里。叫您侄媳妇陪着看戏听曲,瞅瞅汉人习俗,不也是与民同乐吗?”

哲哲捂着帕子噗嗤笑了,“难为你肯入乡随俗,还知道‘与民同乐’?罢了罢了,都是孩子们一片孝心,哀家若是不答应,不是让你们难过吗?”说着叹口气,“先帝在时,哪一年我不骑马出去跑跑?如今老了,也上不了马背了。皇上啊,明天我就坐车,到你舅舅家里坐坐,听听曲儿,跟你舅母他们聊聊天。你呀,喜欢玩闹,就带足了侍卫们,出去走走。就像汉人常说的,熟悉民情,才能更好安邦治国。”

顺治听了高兴,急忙站起来拱手,“孩儿遵命。”

哲哲笑着摇头,拉顺治坐下,“我的儿,可要带足了侍卫,看看就回。别跑太远,叫大额娘担心呐。”

顺治嘴上乐呵呵应下,与吴克善一同陪着哲哲聊天。

过一会儿,顺治看时候不短,告辞哲哲,回养心殿听范文程讲学,顺道问他踏青习俗。吴克善也借口回家准备准备,随后出了慈宁宫。到交泰殿跟布木布泰说一声,保证明日一定好好护着顺治安全,这才出东华门,上马回家。路上遇到何洛会,二人坐在马上一拱手,打个招呼,吴克善就要错身而过。何洛会想了想,调转马头,与吴克善并辔而行,笑问:“卓礼克图亲王,您这么急匆匆乐呵呵的,该不会有什么喜事吧?”

吴克善呵呵笑了,“能有什么喜事。不过是明天姑奶奶要回门子,回家准备准备。哦,对了何大人,你对京中熟悉,这京郊不算偏远,又不算喧闹的地方,都有哪里呀?”

何洛会心中默念“姑奶奶回门子”,暗想,寻常姑奶奶回门子,自然有亲王家几位贝勒操持,哪里会劳烦老亲王亲自带人动手。心里明白几分,急忙笑道:“老亲王您怎么忘了,俺们正白旗就在东郊有好几个庄子。您要喜欢,不如这会儿奴才就陪您去看看。咱提前准备起来,明日一早,就接姑奶奶。”

吴克善想了想,“这个,可要能看戏的庄子才成啊。姑奶奶想听曲儿。”

何洛会一拍胸脯,“这有何难?包在我身上。”说着,引着吴克善径自往东郊而去。

吴克善看中一处,急忙要借来地方使使。何洛会偏爱做大方,直接掏出庄子里头几户院子地契,塞到吴克善贴身随从手里,“几户院子,值不得什么,算是奴才孝敬老亲王跟姑奶奶了。”

吴克善见了,略一思量,这才命随从收下。所谓投桃报李,趁人不备,悄声告诉何洛会:“明日皇上奉姑奶奶来。”说完,指挥随从,到城里王府去接王妃,顺道带上几个小戏子、小丫鬟,还有家里几位格格。吴克善大嗓门说话惯了,直接吆喝:“叫王妃跟他们说,都把最好的衣服穿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叫人一看就喜欢才成啊。”

随从听了,当即分出几个人回府传话。其余的带着庄户佃户,一起打扫收拾庭院、戏台不提。

何洛会伸长耳朵仔细琢磨琢磨,“皇上要来?打扮漂漂亮亮的?嗬,明白了。”上前跟吴克善打个招呼,说自家公务在身,这就回去。

吴克善也不拦着,满脸含笑让何洛会自便。依旧转身收拾院子。

何洛会又陪着看两眼,慢慢退出去,骑上马出了庄子,停在村口,叫来随从兵勇,小声交待:“都听明白了?明日皇上陪皇太后要来,蒙古格格们打扮漂漂亮亮,就是想趁机让皇上看上。要知道,皇上后宫可是一个人都没有。一旦看上,那可就是一步登天了。就是不能捞个宫位主,将来也是资历老,得人看重。”

兵勇都是何洛会亲信,急忙搓手笑道:“怎么着,爷,咱回家请姑娘去?”

“啊呸!”何洛会一口啐过去,“咱家姑娘才三岁,话还说不全呢!”转转眼珠子,嘿嘿笑了,“那西山温泉一事,多亏了鄂硕闺女。你,小强,去鄂硕家里,把这事儿跟他家姑娘的奶妈子说了。咱也算还个人情,明白了?”

小强急忙点头,“那没问题。鄂硕家奶妈子,上回就是小的去联络的。您等着,小的去去就回。”说着,骑马就跑。

马蹄踏踏,踢起几尺尘沙。何洛会吐一嘴沙土,对着小强背影骂道:“这荒郊野岭的,爷可不在这儿等。回京直接去步兵统领衙门。”

小强隐隐约约听明白,急忙扭头应一声,径自往正白旗住地奔。

鄂硕家后门,小强也算熟门熟路。交待完奶妈子,牵着马出了胡同,站着等大车过去,小强心里就琢磨开了,咱自己家里也有妹妹,虽说没人家董鄂姑娘文才高,好歹也是正白旗正经人家闺女,没道理跟外人通信儿,不告诉自家姑娘的。想了想,绕个弯儿,回到家里,找来母亲,细细说一番。

小强他娘听了,摆手犹豫:“这——不大好吧。咱们家姑娘初选就被退回来了。”

门帘一响,自家姑娘从屋里走出来,扶着母亲对小强说,“哥哥你放心,都是八旗闺女,乌云珠能做的,妹妹为何做不成?若不是父亲早年死在战场,咱们家过的不比乌云珠差。”

转脸劝慰母亲,“额娘您放心,这两日女儿也学了几个对子,几首诗经,这一回,纵然不能博得贵人的眼,定然不给额娘丢人就是。”

小强他娘还在犹豫,小强早拍手叫好,“正是,妹妹这番言语,方是八旗贵女风范。”

小强妹妹微微笑了,“哥哥且去当差,明日就看妹妹的。”

小强乐呵呵出门,径自回步兵统领衙门复命。也是凑巧,这家门外有个老太太,素日跟小强他娘要好,今天路过串门子,听见他母子屋里说话,转身想走。冷不丁地听见‘皇上’二字,爱热闹顿住,仔细听全了。偶尔听见这么件事,回去当着街坊邻居的面儿,当笑话说了,好笑一通这家姑娘有登天之心。言着无心听者有意,当天晚上,不少正白旗有姑娘的人家就琢磨,反正人家都去了,不差我们一个,咱也去凑凑热闹?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正白旗人家,传了个七七八八。又不知谁说了一句,当今万岁爷最喜欢吟诗作对的汉家女人模样,一时间,诗词纸贵。三更时分,还能听见女子吟诗:“锄禾日当午,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留待小窗明。”噗~~~

第二日一早,诸多正白旗秀女打扮齐整,家里父兄陪着,坐车的坐车,骑驴的骑驴,溜溜达达出了东直门。单寻那有水有草,有花有景之处,放风筝玩耍。还有那许多女孩子,临时抱佛脚,拿着本唐诗三百首,仔仔细细翻开。多亏正白旗驻扎东直门内,出门就出城。要不然,这么多闺女一同出门,走在街上,还不走漏消息,叫其他旗的闺女也得了信儿,跟着凑热闹顺便勾搭皇帝去?

皇家剧院小剧场:

菊花:出来冒个泡,省的别人占了女一号

顺治:菊菊,回来给朕当皇后吧?

菊花:滚!天空有多远,你就给俺滚多远!

布木布泰:俺可怜滴侄女,俺滴亲侄女!

多尔衮:亲爱滴,小心肚里孩子

哲哲:生男还是生女?

顺治:朕要小弟弟

作者有话要说:研讨班第四期:

布木布泰生孩子,生男孩是生女?(只有两个选项,咱就不排序了吧?)

32蒹葭苍苍

第三十二章蒹葭苍苍

吴克善站在庄子前头,听侍卫们回报,说皇太后銮驾已经由神武门启程,赶紧收拾衣袍,请来王妃好生照管后院女眷。一切打点完毕,小心问侍卫,“周围可打点好了?没闲杂人等了吧?”

侍卫上前回话,“王爷放心,早就打点好了。汉民都被赶在家中,无事不得外出做农活。只是——”

吴克善一瞪眼,“只是什么?还不说明白,支支吾吾作甚?”

侍卫这才小心回答:“只是沿途不少景致周围,都或坐或站,或是游玩,或是上香,那么许多满人小姑娘。都有家人作陪,打出名号,说是正白旗。奴才们不好当面驱赶。”

“哦?正白旗?”吴克善笑笑,摆手说知道了,叫侍卫们只管各司其职。不多时,有两对太监骑马过来,走到村口站定。又过一炷香时候,再来两对太监,到接驾院子前头站稳。吴克善再仰头,两对太监骑马飞奔而来。再后面,就隐隐约约旌旗展展,五彩霞光,不用问,就是皇上与皇太后銮驾到了。

蒙古规矩,来了客人,素来是男主人与女主人一同出面迎接。吴克善与王妃带领家中老小,分列两排,沿村口跪下。哲哲老远得知,急忙吩咐宝音,“都是自家骨肉,不用多礼,快叫他们起来。”

宝音传出话去。吴克善这才扶着王妃站起来,等在院子门前。眼看着顺治御辇在前,哲哲銮驾在后,依次进了村。农家院子虽然宽敞,毕竟比不得皇宫禁内。到院门外,御辇、銮驾停住,吴克善恭请顺治下车,王妃带着媳妇、侄女、侄孙女们,搀扶哲哲进院子。

见院子里宽敞干净,有花有草,哲哲笑了,拍拍王妃的手,“难为你想着,把个农家院落整治的这么齐整。”

王妃急忙谦虚回话,“皇太后夸奖了。哪里是侄媳妇有心,都是几位格格操持的。”

“哦?”哲哲瞧一眼身边娜仁、塔娜姐妹,再看看几个重侄孙女,一个个青春靓丽,点头笑了,连说几个“好”字,带着王妃率先进了后屋。顺治自有吴克善领人陪着,喝茶吃点心说话。

不一会儿,庄头来报,说戏台已经收拾完整,问什么时候开锣。一道道报进后堂,吴克善王妃听了,伺候哲哲更衣,奉茶后问午饭摆在何处,戏什么时候上。

哲哲想了想,“外头天气不错,难得清风白日的,索性,咱们就在戏台前头听戏。边吃边看。也热闹不是。”末了交待,“我的儿,可不能耽误人家务农。虽然哀家不懂,却也知道,种地的讲究一年之计在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