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去找余七哥喝酒了,没想到他家里养着许多鸟儿,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观鸟,余七哥就给我一一讲这些鸟的习性与趣事,后来他便问我要不要带一对回家养着。我就想啊,虽然我不耐烦养这些玩意,但可以送给四妹啊。”

姜湛得意看着一对锦羽鹦鹉问姜似:“四妹,这鹦鹉漂亮吧?”

“漂亮是漂亮,但我一见了这对鹦鹉就想到它们名字的由来,一想到这个由来就想哭。”姜似幽幽道。

“那怎么办?”姜湛轻轻皱眉,很是苦恼。

他怎么忘了,女孩子都是多愁善感的。

姜似伸手轻轻抚摸着竹制鸟笼。

笼中一双鹦鹉吃了一惊,好奇打量着她。

“我见不得,二哥又不耐烦养,不如送回去好了。”

“送回去?”

“是呀,我看这对鸟儿的羽毛色泽鲜艳舒展,一看就是被人精心照料的。它们留在咱们家过不好,还不如回到原主人那里。”

姜湛点头:“四妹说得有道理,我明日就把这两只鹦鹉给余七哥送回去。”

姜似站起身来:“既然要送回去,何必把鸟儿留一天?它们换到新的地方定然不适应。”

神婆指向二哥的事虽然不是现在爆出来的,但她不敢冒险。

季崇易与巧娘的人生已经发生了改变,焉知其他事情不能?

“那好吧,我这就把它们送回去。”姜湛颇遗憾看了鸟笼一眼,忽然一笑,“余七哥那里还有别的鸟儿呢,不如我换四妹喜欢的来?”

姜似忙摆手:“还是不了,我对鸟儿不感兴趣。”

“不是说女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吗?”

“要是小猫小狗还好,比鸟儿通灵性,不过养这些都麻烦。”姜似半点不敢流露出对某种小动物的喜爱来。

目前的她自顾尚且不暇,哪里有精力养这些活物。

“小猫确实可爱,狗就算了。”姜湛忽然想起和余七形影不离的那只大狗,恨得牙痒。

那只贱狗总给他白眼瞧,总有一天他要宰了它吃肉!

兄妹二人并肩走出茶楼,姜湛停下来:“四妹先回府吧,我把鸟儿还回去就回家。”

姜似点头应下,姜湛轻轻踢了小厮阿吉一脚:“阿吉,送四姑娘回府,要是四姑娘少了一根头发,看我怎么收拾你!”

“二哥快去快回吧。”姜似催促道。

姜湛冲姜似招招手,提着鸟笼大步往前走去。

雀子胡同离此不远,姜湛一路步行,只用了两刻钟左右就来到一户人家门前。

那户门前有一棵歪脖子枣树,此时枣花满树,入眼皆青。

姜湛上前拍门:“余七哥,我又回来了。”

门突然开了,一条大狗窜出来。

“你干嘛?”姜湛把鸟笼子横在胸前,大声道。

笼中鹦鹉仿佛感受到了威胁,骚动起来。

大狗完全无视笼中鹦鹉,横在门口一脸嫌弃盯着姜湛。

“上门就是客,小畜生赶紧让开!”

“汪!”大狗突然呲牙扑过去。

姜湛骇了一跳,一个箭步手脚并用抱住了枣树。

大狗鄙夷看了姜湛一眼,甩甩尾巴转身进门。

姜湛黑着脸从树上跳下来,在门人异样的眼神中面不改色往内走去,心中却骂开了:杀千刀的小畜生,竟然诈我!

院中合欢树下,余七一身青衫倚树而立,大狗跑过去讨好蹭着他的衣摆。

“余七哥,我又来了。”

余七视线落到姜湛手中提的鸟笼上,轻轻皱眉。

姜湛把鸟笼子往树下石桌上一放,满是可惜道:“家里人不耐烦养,还是还给余七哥吧。”

“不喜欢?”

“啊。”姜湛含糊应道。

“还有许多别的鸟儿,姜二弟可以挑喜欢的。”

“不了,家里人对养鸟没兴趣。”姜湛越发觉得余七投脾气了。

余七哥不但救了他,还这么大方,这样的朋友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余七看着笼中鹦鹉,冷玉般的俊脸上闪过一丝困惑。

这样漂亮的鸟儿竟不喜欢?

他不由垂眸,看向身边大狗。

姜湛险些跳起来:“这种又凶又丑的狗就更不行了!”

大狗:“汪——”

第21章 采药

姜似并没有回去,而是决意去柳堤边走走。

小厮阿吉忐忑不安:“四姑娘,还是让小的送您回府吧,不然公子知道了要骂的。”

阿蛮嗤笑:“我们姑娘只是去柳堤边走走,又不是去龙潭虎穴,你紧张什么?”

那晚上她和姑娘还去莫忧湖救人放火呢,现在青天白日竟被一个小厮啰嗦,哪有这样的道理。

“哎呦,我的阿蛮姐姐,你不劝着点怎么还煽风点火啊?”阿吉苦笑着做出讨饶的动作。

阿蛮白他一眼:“这你就错了,我不是煽风点火,而是我们姑娘就算去龙潭虎穴我也会跟着,就这么简单。”

阿吉说不过阿蛮,烦躁踢开脚边一个小石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劝道:“四姑娘,眼看就要到用饭的时候啦,要不咱们先回府,等吃了饭正好让公子陪您出来…”

姜似终于开口:“二哥要是怪你,我会跟他说的。”

阿吉张张嘴,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罢了,人家是主子,想去哪里他一个下人哪里拦得住,只希望公子揍轻点儿。

姜似想去柳堤边走走,当然不是散步这么简单。

她是去采“药”的。

她不通医术,却从乌苗族长老那里学到一些古怪药方,那些方子各有神奇用处,需要的“药”更是千奇百怪。

她这一次要采的“药”是百年老柳树下生的一种草,名白角。白角草外观与寻常青草无异,人或鸟兽若是单独服用亦无影响,但经过调配后却有大用处。此草唯有通过气味分辨。

金水河畔,绿影无边,百年柳树并不少见。

此时正是初夏,柳堤边散步赏景的人并不少,男女老幼皆有,偶有顽童从姜似三人身边旋风般跑过,洒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这个时候阿吉就会瞪着眼睛喊:“小崽子们看着点儿,撞着人定不轻饶!”

“行啦,你和小童较什么劲。”看着长堤绿柳烟雾蒙蒙的美景,阿蛮嫌阿吉大呼小叫破坏了气氛。

阿吉有些不服气:“我不是怕他们冲撞了姑娘嘛。”

“姑娘有我护着呢。”

“是是是,阿蛮姐姐最能耐。”

小厮和丫鬟斗嘴的时候,姜似已经往前走去。

“姑娘,等等婢子呀——”阿蛮忙追上去。

姜似在一株绿柳旁停下来,莹白手指绕着柳条问阿蛮:“会编花篮吗?”

阿蛮呵呵笑:“婢子会采花。”

“我会,我会编花篮!”阿吉忙道。

阿蛮冷笑。

嘚瑟什么,你就算会开花也当不了姑娘的贴身丫鬟!

“那阿吉用柳条编个花篮,阿蛮采些鲜花来,带回府中摆在屋子里也不错的。”

阿蛮与阿吉得了吩咐忙行动起来。

姜似见二人忙碌着,慢慢绕到柳树后面,蹲下身来深深吸气,找到白角草后仔细用手帕包好。

这样等花篮编好并装满了鲜花时,她需要的白角草数量也采够了。

“回府吧。”

忽然柳堤上的人如潮水般往一个方向涌去,惊呼声此起彼伏:“不好啦,有人投河啦——”

“姑娘?”阿蛮看向姜似。

“去看看。”

阿吉忙拦着:“四姑娘,河边人多路滑,咱们还是别过去了,投河没啥好看的。”

天啦,要是把四姑娘换成公子,他非得跑得比公子还快呢!

姜似笑了:“我说让你去看看什么情况。”

量力而行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大庭广众,众目睽睽,她挤过去难道要当众脱衣下河救人?

一听有热闹可瞧又不必担心姜似安全,阿吉乐了,撒丫子飞奔起来。

河边已经站满了人,阿吉凭着城墙厚的脸皮与灵巧身形挤进去,好一会儿又在众人的咒骂声中钻出来向姜似禀报。

“四姑娘,跳河的是个妇人,刚刚被救上来了,现在正坐在河边哭呢。”

妇人的嚎哭声越过人群飘进姜似的耳朵:“寻不到我的妞妞,我不要活了啊——”

“听旁边的人说投河的妇人是卖豆腐的,人都叫她豆腐西施,早年守寡拉扯一个女儿长大,谁知她女儿前两日不见了,真是可怜…”阿吉把听来的讲给姜似听。

“没有报官?”阿蛮脱口问道。

“报了,怎么不报呢。可每年女人孩子失踪的多了去了,官府哪里管得过来呢!”阿吉叹了一声,趁机劝姜似,“四姑娘,要不说外头危险呢,咱们还是赶紧回府吧。”

妇人的哭声更大了:“可怜我女儿才十四岁,别人家孩子玩耍的时候从不出去,整日里跟着我磨豆腐,一天轻快日子都没享过啊。妞妞,你在哪儿?你回来啊——”

“四姑娘,咱们回去吧。”阿蛮听了那哭声心里仿佛压了块石头,堵得厉害。

妇人被人扶着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更准确地说是由人架着往外拖。

她整个身子往下坠,一双脚在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迹,可尽管这般狼狈,那张绝望的脸上依然残留着年轻时的秀丽。

忽然,妇人呆滞的眼睛骤然焕发出惊人光彩,用力挣脱了扶她的人向姜似的方向跑去。

阿蛮反应极快,立刻上前一步挡在姜似面前。

妇人风一般从主仆二人身边刮过,姜似闻到了淡淡的酸涩味。

“妞妞,妞妞——”妇人跑得极快,拽住一名蓝衣少女的衣袖。

丫鬟婆子们的尖叫声传来:“你这疯婆子快放开我们姑娘!”

“你们让开,把我的妞妞还给我!”妇人发了疯般任由几个丫鬟婆子拳打脚踢,只死死拽着那少女衣袖不放,“妞妞,是娘啊,你看娘一眼啊——”

少女回头,轻轻皱眉:“大娘请放手吧,你认错人了。”

妇人看清了少女的脸,怔怔松开手。

姜似清楚看到妇人眼中的光彩迅速熄灭了,转为冷灰。

“秀娘子,还是回去吧,说不准妞妞已经回家了。”旁边的人见妇人冲撞了贵人,好心劝道。

“妞妞,我要回家找我的妞妞!”妇人疯疯癫癫往前跑去。

少女抿了抿唇,头一偏恰好对上了姜似的眼。

“你是——姜四姑娘?”

姜似扬眉。

真是巧,她来采个“药”都能遇到安国公府的姑娘!

第22章 偶遇

少女是安国公府二房的姑娘,闺名芳华。因安国公府只有这么一位姑娘,季芳华在府中长辈面前很受喜爱,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子。

姜似在安国公府的那段时间就好似在一个牢笼里,季崇易对她视而不见,安国公夫人对她更谈不上待见,每一天都在令人窒息的压抑中度过。

现在想来,她难得说话多的时候就是季芳华偶尔来看她之时。

尽管对安国公府深恶痛绝,姜似对季芳华却没有恶感,便含笑回道:“正是。”

季芳华心中打鼓:“不知道姜姐姐还记不记得我?咱们去年夏日的赏荷宴上见过的。”

“自然是记得的。”

季芳华扫了一眼四周:“这里说话多有不便,姜姐姐陪小妹去那边走走可好?”

姜似有些诧异,却不动声色应下来。

二人沿着柳堤往前边走去。

“你们在这里候着就是了,我与姜姑娘随意走走。”季芳华制止了丫鬟婆子们的跟随。

姜似示意阿蛮与阿吉留下,随着季芳华往前边走去。

河边绿柳婆娑,烟雾含愁,季芳华走到一株柳树旁停下来,姜似随之停下脚步。

她想不明白两家已经退了亲,季芳华还有什么话对她说。

季芳华揉了揉帕子,忽然对姜似施了一礼。

“季姑娘为何如此?”姜似侧开身子避过。

“三哥的事…我觉得应该向姜姐姐说声对不起。”季芳华面颊泛红,唯恐提起季崇易会引得姜似恼怒,有些紧张看着她。

姜似嫣然一笑:“季姑娘不必向我道歉,我并不介意。”

她即便介意,也怪罪不到季芳华头上来。

她甚至都懒得听到季崇易的道歉,对她来说,那对有情人离她远着点儿比什么都强。

“我知道一声道歉没有什么用,就是…就是想跟姜姐姐说一声。其实我三哥挺好的——”

姜似笑着打断了季芳华的话:“季姑娘的歉意我心领了,至于别的人就请季姑娘不必提了,我真的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姜似的回答很出乎季芳华意料。

她本以为姜似满腹怨气,已经做好了被怪罪的准备,却没想到对方如此反应。

凝视着少女绝美面庞上平静淡然的神色,季芳华在心中忽然就叹了口气。

三哥他…实在糊涂呢。

“季姑娘,我出来有一阵子了,再不回去家里人要怪了,恕我失礼先走一步。”

“姜姐姐慢走。”季芳华望着姜似远去,立在柳树下没有动。

她今日出来本就是散心的。

国公府中向来长辈慈爱,兄弟姐妹和睦,可自从三哥的事闹出来就变了模样。

她住在二房都隐约听到过大伯父与大伯娘的争执,连带着阖府上下气氛压抑无比,仿佛呼吸都不顺畅。

她这才带着丫鬟婆子跑出来散心,没想到遇到了姜四姑娘。

一遇到姜似,季芳华不但没有散心,反而更加堵心了。

越是对比,她越觉得三哥眼睛被屎糊了。

“姑娘,咱们也该回去了。”婆子提醒道。

“嗯。”季芳华点点头,由丫鬟婆子们簇拥着上了停在不远处的青帷马车。

柳堤边很快恢复了平静,万千丝绦轻抚着水面,扰乱了倒映在水面上的婆娑倩影。

季芳华回府国公府中,一颗心却久久难以平静。

她左思右想,抬脚去了季崇易那里。

季崇易落水着凉,现在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一进屋子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药味。

“妹妹来了。”一见季芳华进来,季崇易便露出个笑脸。

国公府两房只有季芳华这么一个女孩,二人虽是堂兄妹,季崇易却把季芳华当亲妹子疼。

“三哥好些了么?”在季崇易面前,季芳华并不拘束,在他对面款款落座。

“好多了。”季崇易把桌上摆的葵花攒盘推到季芳华面前,“妹妹吃蜜饯,里面的青梅味道不错。”

季芳华拈起一颗梅子吃起来,显出几分心不在焉。

“妹妹是不是有心事?”季崇易觉出季芳华的反常,关切问道。

季芳华睇了季崇易一眼,心中挣扎几下,还是忍不住问道:“三哥真的要娶巧娘为妻?”

季崇易一怔,而后眉头轻蹙:“我与巧娘两厢情悦,如今父母也点头了,妹妹为什么这么问?”

“可是三哥不觉得巧娘与咱们家门不当户不对——”

“妹妹,巧娘是个好姑娘,出身低微不是她的错。她很快就是你的三嫂了,三哥希望你能与她和睦相处,而不是瞧不起她的出身。”

季芳华委屈抿唇:“三哥,你怎么这样说我?门不当户不对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难道我不说,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吗?这与我瞧不瞧得起人有什么相干?”

“好了,妹妹,这件事我不想与你讨论。”季崇易心头一阵烦躁。

为了争取与巧娘在一起,他已经承受了太多来自长辈的压力,实在没有心思再应付别人了。

“可是我今天见到了姜四姑娘——”

季崇易眉头皱得更紧:“妹妹听姜四姑娘说了闲话?”

季芳华把拈起的梅子往攒盒中一丢,站了起来:“三哥不要胡乱揣测,姜四姑娘什么都没说,是我觉得姜四姑娘是个很好的人——”

“妹妹在什么地方遇到的姜四姑娘?”季崇易不悦问道。

“柳堤边散步时偶遇的。”

季崇易嗤笑:“妹妹真是天真,你好好想想,世上哪有这般巧合的事!”

季芳华也恼了,冷笑道:“三哥莫不是病糊涂了吧,你与姜四姑娘已经退了亲,莫非咱家有皇位继承,能让人家处心积虑与你堂妹偶遇!”

“芳华,你疯了,这种话也敢说!”季崇易一急,咳嗽起来。

季芳华见此熄了与季崇易争执的心思,一跺脚道:“罢了,三哥鬼迷心窍,一时半会儿是清醒不了的,只希望三哥以后莫要后悔!”

她说完,提着裙摆飞奔而去,季崇易咳嗽着用力捶了捶桌面。

他不过是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怎么就这么难!

姜似回到府中,发现阿巧神色有些不对劲。

“阿巧,我出去这段时间府中发生了何事?”

第23章 来自二太太的颜色

阿巧眼中闪过愤怒,把一个食盒摆到乔昭面前:“姑娘您看,这是红线才从大厨房提回来的饭菜。”

伯府中用饭是有定例的,姑娘们的正餐都是四菜一汤,外加一道点心。

阿巧把食盒中的饭菜一一摆出来,一道蘑菇煨鸡,一道宫保兔肉,一道清炒油菜,一道凉拌木耳丝,汤是三鲜羹,点心是如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