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见郁谨没动,景明帝没好气问:“还不走?”

郁谨对景明帝行了一礼:“父皇,儿臣认为应该对今日真正的受害者加以抚慰,才能显示您的圣明,不然天子脚下以后贵女们都不敢上街了。”

景明帝这才想起这一茬来,问道:“那个贵女是东平伯府的?”

“回禀父皇,今日受惊的是东平伯府四姑娘。昨夜她兄长落水,今日又被传到顺天府问话,姜四姑娘不放心兄长这才乘车前去衙门接人,没想到遇到了这样的事…”

景明帝一听是东平伯府四姑娘,眸光一闪。

咦,他对这倒霉姑娘有印象啊,不就是因为安国公府三公子要死要活看上个民女,好端端的亲事飞了的那个姑娘嘛。

原先他就想赏赐这姑娘一些东西当做补偿,只是考虑着没有合适的时机就把这事抛到一旁了,眼下老七提起来,正是一个合适的机会。

嗯,就赏赐那倒霉姑娘一柄玉如意吧,以后说不定就转运了。

第243章 发难

郁谨厚着脸皮给心上人讨了好处,这才心满意足走了。

耳根子总算清净下来,景明帝疲惫闭了闭眼。

大太监潘海立在一旁不敢吭声。

别人不清楚,他可十分明白,皇上此刻的心情并不好。

那些人把皇上当君,哪怕是燕王的状都敢告,可是皇上还是会有正常人的情绪啊。

谁不向着自己儿子?

景明帝闭着眼睛好一会儿,对潘海道:“把甄世成临走前塞给你的东西给朕看看吧。”

潘海立刻把物件呈上。

景明帝接过来,抖开,是三张按有手印的供述。

默默看完后,景明帝一张脸彻底黑了。

几个屁大点的孩子去金水河逍遥就已经很欠收拾了,闹半天其中还有这样的猫腻。

原先他还同情礼部尚书年纪一大把没了孙子,现在看来,这小子纯粹是作死啊。

景明帝捏着纸张的手有些抖,又是气愤又是羞恼。

甄世成是个铁面无私的,能私下把供述交给潘海,算是让他这个皇上保住了面子。

再怎么说杨盛才都是太子妃的弟弟,太子的小舅子,居然起了色心对一位伯府公子下手,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这种混账东西死了反而是好事,为了这么个玩意儿折腾得人仰马翻,最后还闹到他这里来,可见这几家完全不认为自家孩子有什么问题。

景明帝对此并不奇怪。

权贵阶层面对寻常人有特权他可以理解,但是明明自己有错在先还跑到他这个皇上面前任性,这就说不过去了。

景明帝琢磨着这些,原本只打算赏姜似一柄玉如意,现在又决定赏姜湛文房四宝以示安慰,好叫人知道哪怕真实情况不便传扬出去,但他这个皇上还没糊涂呢。

至于其他人,必须敲打一番!

“潘海,去把太子叫来。”

潘海前往东宫传口谕,心底默默替太子上了一根香。

作为皇上的心腹太监,他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太子又要倒霉了…

东宫里,气氛一片压抑。

太子妃已经得知了胞弟溺亡的消息,眼睛肿如核桃。

太子听着细微的啜泣声很是不耐烦,放在以往早就拔腿走人去找良娣之类的调笑了,眼下却强忍着没走。

最近流年不利,似乎什么都没做就引来父皇不快,他还是低调一点为好。小舅子刚去世,这时候留下劝慰太子妃才是最妥当的做法。

“人死不能复生,别哭了。”对哭得梨花带雨的太子妃,太子没有多少耐心。

太子是个好新鲜的,哪怕太子妃美貌如花,老夫老妻早已看够了。对太子来说,成亲多年的太子妃还不如扫地的宫女让他有兴致。

当然这种心思万万不能说出来,可太子妃不傻,如何感受不到太子冷淡的态度。

人死不能复生就不用哭了?这哪是安慰,纯粹是气她。

“我只有这么一个亲弟弟。”太子妃流泪道。

太子见太子妃不识趣,冷下脸来不再劝,端着茶盏边喝边百无聊赖扫量着伺候太子妃的几个宫女。

因为太子妃胞弟没了,宫婢们都不敢穿得太花哨,眼圈俱是红红的,其中一个宫婢引起了太子的兴趣。

那宫婢身量窈窕,有着尖尖的下巴,微红的眼角让她看起来可怜又可爱。

太子放下茶盏摸了摸下巴。

以往倒没察觉这宫婢有如此风情,瞧着与父皇近来最宠爱的杨妃竟有几分相似。

想起杨妃的一颦一笑,太子顿觉心头痒痒的,很快摇了摇头不敢再想。

他就算再好色,也不能向父皇的女人下手。

很快潘海就过来传了口谕。

太子跟着潘海前去见景明帝,这一次心中终于不用打鼓了。

太子妃的弟弟是他小舅子,再怎么说他都算该被安慰的一方。

因为太过自信,太子压根就没想着找潘海打探一下口风。

潘海自然乐得不提。

“父皇——”太子一脚踏进御书房,喊了一声。

景明帝转过身来,面色微沉盯着太子。

太子眨眨眼。

似乎和他想象的有点差别。

“你从什么地方来?”

太子暗道守着太子妃做对了,忙表功道:“儿臣就在太子妃那里呢。您可能不知道,太子妃的弟弟昨夜出事了——”

景明帝难看的脸色让太子下意识住了口。

“回去告诉太子妃,让她回娘家时多给弟妹们做个表率,教他们好生惜福,莫要没事折腾出事来带累太子妃与你的名声。”景明帝凉凉点了一句,见太子一副呆愣的样子心中来气,立刻摆起严父的架子狠狠训斥一顿。

景明帝儿子多,正是因为如此,对太子才格外不同。身为太子必须要更优秀一些,不然怎么能服众?

因为期望高,要求自然高,然而太子天资有限,挨训就是家常便饭了。

离开御书房,太子几乎要跳脚。

为什么他小舅子死了,他不但没有得到安慰还挨骂?父皇到底瞧他多不顺眼?

怒气冲冲回到东宫,太子直接对太子妃发了一通火,又命属官去打听情况。

等属官回了话,太子气得脸皮直抽。

他早就发现了,一沾上老七就要倒霉,他岳父那个老东西居然连老七身份都拎不清就跑去顺天府告状。

这不是上赶着作死嘛!

太子因为景明帝一顿训斥恼上了太子妃,这下子连样子都懒得装了,一连多日没在太子妃面前露过面。

宫中的一场风波被阻在高高的朱墙之内,姜安诚这边急匆匆赶去和气堂,见姜湛已经转醒这才放下心来,带着一双儿女回府。

“你们都累了,先各自回房歇着吧。”

姜安诚才说了这话,慈心堂的丫鬟便来传话道:“老夫人叫您与二公子、四姑娘过去。”

姜安诚不觉敛眉。

“父亲,二哥身体还很虚弱,让阿吉扶他回房休息吧,我与您一同去祖母那里。”

姜安诚有些不满姜老夫人如此心急,但母命难违,于是带着姜似赶了过去。

姜似才一进门,冯老夫人立刻发难:“四丫头,你这是丢人丢到衙门里去了啊。一个姑娘家,这像什么话!”

第244章 护女

冯老夫人的骤然发难并没出乎姜似意料。

她早已看得很清楚,对祖母来说家族利益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无关紧要。

“祖母这话让孙女有些不明白,不知道孙女如何丢人了?”

姜似的平淡语气令冯老夫人越发火冒三丈,扬手把一个茶杯砸到她面前。

姜安诚把姜似往身后一拉,看着飞溅的茶水与碎瓷眉头拧紧,语气隐含不悦:“母亲,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您这样岂不是吓到了小辈。”

“吓到?”冯老夫人不由冷笑,“四丫头一个姑娘家都敢往衙门跑,还能被我吓到?”

“母亲,似儿是去接湛儿回府,哪里是往衙门跑了。”

冯老夫人恨不得拿起拐杖狠狠敲长子的头:“你还护着她!府里这么多人,谁去接湛儿不行,怎么就非用她?她要是不去,何至于与那几个纨绔子扯上关系?现在好了,人人都知道荣阳长公主的公子因为拦她的马车受了伤,还不知背后让人如何议论伯府…”

望着冯老夫人开开合合的嘴,姜似轻轻攥了攥拳,不带烟火气问道:“祖母不问问我二哥怎么样了么?我与二哥才从医馆回来。”

对方是祖母,她不可能明面上顶撞,那么就讲道理好了。

冯老夫人被问得一窒。

在她印象里二孙子身体结实,精力无处发泄才整日惹祸,所以姜湛哪怕进了医馆,她却打心里觉得不要紧,没想到竟被这死丫头抓住了话柄。

冯老夫人颇有些恼羞成怒,看姜似越发不顺眼起来:“你二哥如何我心里有数,还轮不到你来提醒!”

姜似笑笑:“祖母您误会了,孙女不是提醒,只是好奇。”

好奇一个人的心冷硬到什么程度,听闻孙子孙女被人围攻后送去了医馆,回来后不问一声情况而是劈头盖脸一顿指责。

冯老夫人眼神微闪,不知道姜似说这话的意思,偏偏姜似不吭声了,而她又拉不下脸问,于是只能憋个半死。

“四丫头,你不必说这些云里雾里的话。你如今也不小了,规矩上却不成样子,以后就不要随便出门了,好好收收你的性子!”

“母亲,似儿明明很懂事,哪里没规矩了?您说府上这么多人,谁去接湛儿都行,可是想到去接湛儿的不只有似儿吗?儿子不明白似儿坐着马车去接兄长回家怎么就没规矩了?要说因为遇到荣阳长公主之子那些人,难不成害人的没有错,受害的反倒错了?就因为她是个姑娘家?”

“不错,就因为她是个姑娘家!”冯老夫人干脆把话挑明了,“老大,你也不要和我说什么如今世道不同了,对女子不似以前那般严苛。我告诉你,到什么时候与乱七八糟的人牵扯上吃亏的都是女子,给家族丢脸的也是女子!”

姜安诚一听也怒了,忍不住把心底话说了出来:“我看不见得。那些疼女儿的人家遇到这种事定会打上门去算账的,没道理委屈自家孩子让别人家混账东西逍遥自在。母亲如此怪罪似儿,说到底是见对方门第高,怕得罪人罢了。”

“老大,你——”冯老夫人没想到被儿子如此顶撞,气得嘴唇发白。

一旁姜二老爷终于忍不住出声:“大哥,你怎么能这样对母亲说话?母亲是为了似儿名声着想才让她安分呆在家中省得惹上麻烦。你就是再不想承认,一个女孩子沾上麻烦也不是什么好事吧?名声上终归要比男人吃亏的。”

“名声名声,为了一个名声就委屈自己闺女的事我可做不出来。母亲与二弟也不必替似儿操心,女孩子有个好名声不就是为了嫁人嘛,似儿可以不嫁,我养着。”

姜安诚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震惊了在场之人。

“那三家府上的小崽子无端找湛儿麻烦,还吓到了似儿,这笔账我还要去算呢!”姜安诚并不知道姜湛落水内幕,但姜似兄妹被一群人围攻,足以激起他的怒火。

对了,后来替湛儿他们解围的好像还是那个小余呢。

这么一想,姜安诚对郁谨印象越发好了。

姜二老爷一听姜安诚还准备去找那三家算账,眼前一黑。

大哥这是不坑死他不罢休啊!

得罪了这三家,再加上一个礼部尚书,等等,应该还要加上太子,大哥一个清闲伯爷当然无所谓,他在官场上还怎么混?

知道姜安诚是个一根筋,姜二老爷还不敢硬拦着说不让去算账,不然激起逆反心理就不好了,只得还从姜似身上下手:“大哥,你说这话可有为侄女们考虑?似儿可以不嫁人,那俏儿、俪儿、佩儿她们三个呢?”

事关女儿,姜安诚可没那么好忽悠,当即冷笑:“二弟,你可别把这么大的锅扣在似儿身上。人家南亭伯的大闺女偷人被休回娘家都没挡着下面几个妹妹出阁,似儿不过是差点让几只苍蝇恶心着,怎么就能影响俏儿她们几个嫁人了?”

这种锅还想让他闺女背,门都没有!

姜似垂眸听着,唇角微弯。

冯老夫人终于爆发:“老大,你到底还记不记得我是你母亲!”

看着气急败坏的老娘,姜安诚动了动唇,没再吭声。

毕竟是亲娘,气坏了他当然于心不忍。

见姜安诚不吭声了,冯老夫人斩钉截铁道:“我是似儿的祖母,怎么教养孙女我说了算。老大,你一个大男人就不要掺和这些了,让人笑话!”

姜安诚被噎得脸通红。

这一刻,他格外痛心爱妻的早逝。

姜似倒是一脸平静。

与祖母硬碰硬的事当然不能做,祖母要她不出门,她暂时歇歇好了,反正等她想出门时自有办法。

有幻萤在手,姜似不愁找不到机会让冯老夫人改口。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婆子急匆匆挑开帘子进来,气喘吁吁道:“老夫人,宫,宫里来人了!”

一番话顿时让众人愣住。

冯老夫人忍不住再问一遍:“说清楚,哪里来人?”

“来了位公公,说是请二公子与四姑娘出去迎接口谕。”

第245章 御赐

听闻宫里来人给姜湛与姜似传口谕,冯老夫人吃惊不已,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赶过去。

前来传口谕的太监正是潘海。

姜二老爷一见,忙上前问好。

“姜大人客气,不知道贵府二公子与四姑娘现在何处?”

姜二老爷转头往人群中看了看。

姜似与姜湛越众而出,向潘海见礼。

潘海飞速扫量兄妹二人一眼,暗道一声好相貌,这才道:“皇上说了,朗朗乾坤,天子脚下,发生这样的事实在不该,姜二公子与姜四姑娘今日受了委屈他知道了,特命奴婢带来玉如意一柄赏给姜四姑娘,文房四宝一套赏给姜二公子。二位谢恩吧。”

姜似与姜湛忙跪下接过赏赐,谢恩后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起身。

潘海目光一转:“这位是伯爷吧?”

姜安诚只有大朝会时才会进宫朝贺,那时勋贵百官无数,当然不会有他单独露脸的机会。不过潘海是个认人极准的,多年前见过一次姜安诚,至今还有印象。

冯老夫人在一旁看着,只觉悲凉。

老伯爷还在世的时候,时不时也是有机会被皇上召进宫里叙话的,哪里知道到了长子这时候,皇上身边的公公都不认得了。

“我是东平伯。”姜安诚面对潘海很是从容。

他既不像二弟靠着会读书步入了仕途,又不像那些天资出众的名将能镇守一方,在他看来一家人能平安和乐足矣。这世上站到顶尖的能有几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什么不好的。

姜安诚无欲则刚,面对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自然就无须格外奉承。

潘海微微一笑:“伯爷放心吧,让令公子与令爱受委屈的那几家,皇上会训斥他们的。只不过皇上说了,都是小孩子不懂事胡闹,这件事还是不要闹大了好。”

潘海话里的意思很明显,皇上不想看到姜安诚去找那三家算账。

姜安诚不知道姜湛落水的内幕,想一想儿女没有损失什么,遂点了头。

“咱家就先回去了。”潘海目光微转,多看了姜似一眼,心头有几分感慨。

东平伯府这位四姑娘就是当年宜宁侯府苏氏的女儿吧,母女二人生得真像,只可惜苏氏红颜薄命,不知道她女儿又会如何了。

见潘海要走,姜二老爷快步追上去,把一个荷包塞进他手里:“潘公公辛苦了,大热的天应该留下喝杯茶的。”

“姜大人客气了。”潘海笑笑,很快带着几个小太监离去。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众人目光在姜似手捧的玉如意与姜湛抱着的木匣上打转。

姜二老爷眼红得不行。

他为官多年,只有随大流在年节得过皇上的赏赐,可没单独被赏赐过什么。

二太太肖氏就更眼热了。

御赐的文房四宝啊,眼看着就要秋闱了,要是沧儿得到该多么吉利,这可是能传给子孙后代的。还有姜似手里的玉如意——

肖氏盯着那柄系着红绸的一尺多长的玉如意,眼睛放光。

这样一柄玉如意,要是女儿出嫁时往嫁妆里一放,婆家人谁敢看轻了。

再看姜似平平淡淡的表情,肖氏心里针扎般难受。

这小蹄子还真是好命,偏偏还要摆出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委实可恨。

嫉妒会不会使人丑陋不知道,肖氏却深深体会到了嫉妒使人扎心。

姜似抱着通体微凉的玉如意,同样搞不清状况。

只不过是几个纨绔子做了点他们做惯的事,怎么就传到皇上耳中去了,还给了她与兄长赏赐?

一柄玉如意,一套文房四宝,名贵与否尚在其次,御赐之物的意义大为不同。

就比如现在,她原本打算暂退一步,没必要与祖母硬来,现在有了这柄玉如意处境就完全不同了。

放到以后,谁敢拿今日的事说事,她都可以毫不客气顶回去。

“母亲,儿子说的没错吧,似儿本来就没有错,连皇上都赏了玉如意,希望她以后能顺心如意呢。”姜安诚喜滋滋道。

他以前没什么感触,现在看来,皇上真是明君啊。

冯老夫人抓着拐杖的手紧了紧。

这样的狗屎运怎么就让四丫头撞上了,简直是打她的脸!

冯老夫人这个时候是又喜又恼。

喜的是皇上居然有赏赐下来,天知道伯府多少年都没得到过御赐之物了,恼的是她刚刚发话让姜似禁足,转眼皇上就赏赐了玉如意,显然那番话等于白说了,这让她祖母的威严何在?

心情矛盾的冯老夫人淡淡嗯了一声,转而道:“御赐之物马虎不得,送到祠堂供奉起来吧。”

姜安诚立刻道:“就把湛儿那套文房四宝供奉起来好了,玉如意让似儿留着吧。”

冯老夫人拿眼斜睨着长子,恨不得敲开他的脑袋瞧瞧里面装着什么。

别人都是把好处留给儿子,只有老大一颗心全偏在了女儿身上。

说到底,还是因为姜似长得像她那早死的娘!

想到这里,冯老夫人心底对姜似越发膈应起来。

多少年来冯老夫人都忘不了长子当初为了苏氏与她顶撞的情形,没想到苏氏死了这么多年对长子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

想到这,冯老夫人突然心思一动。

老大一个人多年了,若是给他续弦,等到与新人生出感情来,或许就能把苏氏那个狐狸精忘个干净。

这个念头一起,冯老夫人暂且打消了为难姜似的心思。

一个没出阁的姑娘,以后有继母磋磨当然比她这个当祖母的出手方便,也省得她落下不慈的名声。

“那行,似儿你可要把玉如意仔细收好,这是御赐之物,若是磕碰了会惹来大祸的。”冯老夫人恢复了慈眉善目,叮嘱道。

姜似捧着玉如意笑盈盈行礼:“多谢祖母提醒,孙女知道了。”

看她漫不经心捧着玉如意的模样,别说冯老夫人,就连肖氏都心惊肉跳。

这个没心没肺的小蹄子,自己不怕死可别连累别人啊,玉如意怎么就让她得着了呢!

潘海离开东平伯府,很快就把另外三家走了一遍,崔将军这才知道女儿进宫找太后告状的事,当即把崔明月叫来训斥一顿。

第246章 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