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夫人露出和煦的笑:“没有的事,只是想着天还没彻底转暖,怕你总往外跑着了凉。”

受惊过度的阿蛮终于回过神来,适时插嘴:“那怎么连婢子也不许出去呢,今早婢子要出去买几个肉馒头,门人死活拦着不许。”

“买肉馒头?”

小丫鬟快言快语:“是呀,昨天大厨房送来的晚饭根本不是人吃的,今早只送来了一碗稀饭,婢子只能出去给姑娘买吃的呀…”

冯老夫人脸涨得通红,怒道:“肖氏,你是怎么管的家!”

肖氏还在发懵。

这与她有什么关系?她还没来得及为难姜似呢。

“郭氏,以后家里由你管着,你二嫂近来身子骨不好,需要静养。”

姜似听着冯老夫人众目睽睽之下对肖氏的打压,嘲讽笑笑。

第368章 心甚悦之

冯老夫人三言两语收了肖氏管家的权利,半点不在意肖氏的难堪,对姜似伸出手:“似儿,陪祖母回慈心堂,祖母有话问你。”

姜似视线往那只皱纹叠起的手上落了落,目光微凉:“阿蛮买的肉馒头再不吃就该凉了,等孙女用过早饭就过去。

说罢,无视冯老夫人僵住的神色,带着阿蛮施施然离去。

冯老夫人当众被落了面子,一口气却只能憋在心里,缓了缓吩咐下人去请姜安诚与姜二老爷回府。

回到海棠居,阿蛮忍不住抱住姜似胳膊猛摇:“啊啊啊啊,姑娘,您成王妃了!”

阿巧立在一旁瞄了瞄姜似另一只胳膊。

虽然很想像阿蛮这样做,可是…王妃之位真是姑娘想要的吗?

她不由想到了那个乘着夜色而来的少年,还有偶然间听到的令她脸红的情话。

姑娘中意的不是什么燕王,而是余公子呀。

阿巧担忧看着姜似:“姑娘——”

阿蛮似乎意识到什么,动作突然一停,掩口道:“姑娘,您成了燕王妃,那余公子可怎么办!”

刚刚光顾着替姑娘扬眉吐气了,怎么把余公子给忘了。

燕王府的窗翻起来肯定没有伯府方便呀。

姜似坦然笑道:“余公子便是燕王。”

“什么?”两个丫鬟齐齐惊呼。

阿蛮捧着脸晕乎乎:“姑娘,您说夜里翻墙来找您的余公子是,是…燕王?”

“嗯。”

阿蛮用力杵了一下阿巧:“阿巧,你掐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阿巧在最初的吃惊后迅速冷静下来。

是了,倘若燕王不是余公子,姑娘又怎么会如此淡定呢。

燕王是余公子,姑娘成了燕王妃,这可真是太好了。

很快丫鬟就进来禀报:“姑娘,三姑娘、五姑娘、六姑娘全都来了。”

“请进来吧。”

与海棠居的骤然热闹不同,慈心堂里安安静静。

冯老夫人盘腿坐在床榻上,依然有种做梦的感觉。

“冯妈妈,你说四丫头怎么就成王妃了呢?”

年前四丫头跟她打赌,莫非——

冯妈妈有些为难。

她只是一个下人,平时仗着在老夫人面前有脸面,议论主子几句不打紧,可现在四姑娘是准王妃了,哪是她一个奴婢能随便评说的。

可是老夫人的话不能不回。

冯妈妈陪笑道:“皇上不是说咱们四姑娘温良敦厚,品貌出众…老奴往日瞧着四姑娘就是个有大造化的。”

冯老夫人一声叹息:“是呀,确实有大造化。”

她可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姜似会成为王妃,而东平伯府居然成了燕王的岳家!

到头来,府上这些小辈中最有出息的居然是四丫头。

冯老夫人又悔又恼。

早知道如此,她就不该对四丫头冷淡轻视,尤其不该在昨日说出罚她禁闭的话来。

可是现在后悔无济于事,只能以后好好缓和关系。

“母亲,四姑娘真的得了圣旨?”姜二老爷一进来,劈头问道。

冯老夫人缓缓点头。

“怎么会?”

见姜二老爷失魂落魄,冯老夫人拧眉:“这是好事!”

姜二老爷回神,笑着附和:“母亲说得对,当然是大喜事。”

大哥的女儿成了王妃,他多年惦记一朝落空,虽然是件大憾事,但与皇家攀上了关系,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有这个助力,他的仕途会走得更顺当,倘若将来能入阁拜相实权在握,可比虚名的伯爷强多了。

面对向来偏爱的儿子,冯老夫人没什么好掩饰的:“我已经吩咐下去,府中的事暂时由老三媳妇管着,你媳妇以后就静心养着吧。”

姜二老爷眼皮都没动:“本该如此,身子不好还要管家,纯粹是添乱。”

对肖氏他已经生不出多少情分,只要想到她不知被什么人掳走一天一夜又安然回来,心中就膈应得很。

冯老夫人露出个笑容。

她就知道,老二一直让她最省心。

姜安诚这时走了进来:“母亲派人说家中有急事,不知是何事?”

与姜二老爷不同,冯老夫人特意叮嘱送信的下人什么都别对姜安诚说,就怕大儿子抽风。

人回来了就不怕了。

“今日来了圣旨,似儿被赐给燕王当王妃——”

冯老夫人话还没说完,姜安诚抽出佩剑就往外走。

“快拦住伯爷!”

一阵鸡飞狗跳,姜二老爷拼死把剑夺下来:“大哥,你疯了么?”

冯老夫人气得直哆嗦:“老大,你举着剑是要做什么?想让伯府上下一百余口给你陪葬吗?”

姜安诚一口气泄下,整个人格外沮丧。

冯老夫人猛拍桌子:“瞧瞧你是什么样子!传扬出去,是要贵人们认为咱们对这桩婚事不满?老大,你清醒清醒吧,四丫头能当王妃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这种福气不要也罢。”姜安诚只觉头疼欲裂,跺了跺脚,“罢了,我去看看似儿!”

才走近海棠居,就听到屋内传来阵阵女孩子的笑语声。

姜安诚脚步一顿。

似乎没有他想得那么糟。

“大老爷来了。”

与姜似平辈的几个姑娘除了姜依与姜倩都到了,甚至还有窦姝婉。

见姜安诚进来,众人忙告退。

只剩下父女二人,姜安诚沮丧又自责:“似儿,是父亲对不住你,早知道就答应了甄大人的提亲,也不至于让你掉进皇室那个大火坑。”

姜似忍不住笑:“哪有父亲说得那么可怕。”

其实就是这么可怕,不过她的心态已经变了。

“燕王妃怎么会落在你头上呢!”姜安诚一怔,暴跳如雷,“定然是燕王那个混账搞得鬼,我这就找他算账去!”

姜似拉住姜安诚衣袖,软声提醒:“父亲,您现在去找燕王算账,世人会猜疑女儿与燕王之间有私情。”

姜安诚傻了眼。

似儿担心的有道理啊,他不能冲动。

啊啊啊,燕王那个臭小子先斩后奏,实在太阴险、太狡诈、太不是东西了!

心情暴躁的姜大老爷就听女儿悠悠道:“再者说,女儿觉得余公子是个好人,心甚悦之。”

姜安诚:“…”他可能出现了幻觉。

第369章 各方反应

见姜似不像说笑,姜安诚捶胸口:“似儿,你年少无知,好人不代表适合托付终身啊!”

何况小余才不是什么老实人,不然怎么先哄骗了他,又哄骗了闺女?

再没有比小余更可恶的了。

“但女儿觉得余公子可以托付终身。”姜似微笑道。

“可那是皇室,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姜似笑着接口:“若无自保之力,什么地方都是绝境,说到底日子是人过出来的。”

“似儿,你就那么相信燕王不会负你?他是皇子,以后若对别的女人好,你再如何闹都没用,到时候连和离的机会都没有。”姜安诚语重心长劝。

姜似哑然失笑:“父亲,赐婚的圣旨已经下了,即便女儿不愿意,又能如何呢?”

姜安诚似是早就想到了这些,闻言未加思索道:“那就称病,在成亲前报病故,然后父亲把你悄悄送出去,寻一个靠得住的人家嫁了也好,游山玩水也好,总之活得自在最重要。”

皇室那种地方一不小心连命都没了,他只要女儿好好活着。

姜似摇摇头:“父亲,女儿不想一辈子藏头缩尾,连真正的自己都不能做。”

当别人,上辈子已经够了,这辈子她只当姜似。

“父亲,您别替女儿担心了,燕王以后要是敢对不住我——”她随手捡起绣箩里的剪刀放在姜安诚面前。

姜安诚一愣。

姜似笑笑:“反正父亲放心,他不敢啦。”

直到离开海棠居,姜大老爷心里还在犯嘀咕:似儿拿出那把剪刀是什么意思啊?

不,一定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

但无论如何,既然女儿对这门亲事表现出欢喜与认定,身为父亲似乎除了祝福没有其他选择。

姜安诚不知不觉走到了明华堂。

这是他大婚后生活的地方,自从妻子病逝就鲜少来了,绝大部分时间都歇在前院书房中。

明华堂是伯府中最宽敞的一处院子,姜安诚走进去,负手在院中徘徊,最后停留在一排花架前。

再过些日子,这片鸳鸯藤又要郁郁葱葱了。

他抬手摸了摸斑驳的横栏,喃喃道:“阿珂,五年前依儿出嫁,我来告诉你了。去年依儿回了娘家,我怕你担心没敢说。这次过来是想对你说,咱们的似儿也要出阁了,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姜安诚立在颓败的花架旁,许久才离去。

另一队内侍在寿春侯府宣读完圣旨,寿春侯府一派喜气洋洋,竭力留内侍用茶。

内侍笑着推辞道:“侯爷不必客气,咱家还要赶着回去复命,不然比去东平伯府传旨的人回晚了,不好交代。”

“东平伯府?”寿春侯有些懵。

“是呀,东平伯府的四姑娘许给了燕王为妃。”

寿春侯比听到自家女儿赐婚蜀王还要震惊,直到内侍离去嘴巴还大张着。

东平伯府四姑娘成为燕王妃的消息很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传开。

京城上下,顿时哗然。

宁罗郡主之女陈慧福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跳了起来:“这怎么可能?姜似那个贱人怎么会成为燕王妃?一定是搞错了!”

“住口!圣旨都传开了,怎么会搞错了?惠福,你给我收起这毛躁的脾气,赏梅宴上被赶出去还不嫌丢脸吗?”向来疼爱女儿的宁罗郡主此刻却怎么看女儿都闹心。

一场赏梅宴,一个出身不高名声不好的女孩成了王妃,她女儿却被扫地出门,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陈慧福根本无法冷静。

都怪姓姜的小贱人逼她上场才在赏梅宴上丢了那么大的人,这口气她绝对咽不下!

“娘,她退过亲的,不可能成为王妃!”

宁罗郡主倒是淡定:“皇家的事,有什么不可能?”

要说不讲规矩,其实最不讲规矩的就是皇室。

“真的…真的没弄错?”陈慧福渐渐认清现实,抬脚往外走,“娘,我出门一趟。”

“你去哪儿?”

“我去找明月——”

“你给我站住!”宁罗郡主看着女儿,恨铁不成钢,“给我老实在家呆着,你的脸还花着呢找什么明月!”

崔明月有了那样的丑闻,宫中贵人岂有不知道的道理,这个傻丫头还往跟前凑。

无缘这场赏梅宴的崔明月同样从兄长口中得到了消息。

“姜湛那小子运气怎么这么好呢,本来还想找机会教训他。现在好了,他成了皇子的大舅哥,以后想找他算账都不方便了…”

崔明月听崔逸滔滔不绝抱怨着,淡淡道:“大哥要是说完了就出去吧,我累了。”

“你——”崔逸刚想感叹妹妹不够争气,若是去了赏梅宴说不定就没姜湛的妹子什么事了,迎上崔明月深潭般的眼,突然不敢说了。

不知为何,从小到大他有点怵这个妹妹。

等崔逸一走,崔明月面无表情绕到屋后面,握着长鞭狠狠抽打着梅花鹿。

半大不小的鹿倒在地上,嘴角渗着血无声抽搐着。

没劲!

崔明月把长鞭一扔,眼风突然扫了养鹿的婢女一眼。

婢女头都不敢抬,小肚子直打哆嗦。

这已经是大姑娘近来抽死的第九只鹿了,她总有种感觉,大姑娘可能很快就不想再拿鹿发泄火气。

到那时,又会怎么样呢?

婢女不敢再想下去,听着脚步声渐渐远去,瘫倒在冰冷的地上。

甄世成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把甄珩叫了过来。

“珩儿,给你说个事。”

甄珩沉默了一下,笑道:“倘若是说姜家妹妹被赐婚给燕王的事,父亲就不必说了,儿子已经知晓了。”

如今京中谁人不知东平伯府的姑娘麻雀变凤凰的奇事呢。

“那你——”

甄珩依然笑着:“儿子没事,儿子很好。”

“没事那就回去读书吧,春闱要到了。”

甄珩嘴角一抽。

这安慰是不是太短了点儿?

“珩儿——”

甄珩在门口停下来。

甄世成心虚捋捋胡子:“咳咳,书中自有颜如玉…”

甄珩握了握拳。

心情本来已经够糟,现在要是给老子一拳,大概也是能被原谅的吧?

第370章 后患

海棠居很快收到了堆积如山的贺礼。

有外祖家宜宁侯府上下送的各式礼物,礼单写了长长一串,姜似甚至看到大舅母尤氏送了一对金镯子。

“阿蛮,把尤夫人送的东西找出来。”

阿蛮翻找了半天,捧出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对分量十足的金镯子,沉甸甸压手。

姜似瞥了一眼,便道:“你和阿巧一人一只吧。”

阿巧正打着算盘记账,闻言茫然抬头。

阿蛮欢欢喜喜把一只金镯子戴在手上,举起来任由金镯子顺着手腕往下滑:“姑娘,还怪好看的呢。”

阿巧嗔了阿蛮一眼,迟疑道:“姑娘,这是尤夫人送的,给婢子不太好吧…”

姜似眼睛盯着礼单,漫不经心道:“就是她送的,才合适。”

尤氏那般算计她,难道就因为她全身而退便可以原谅吗?

抱歉,她是个记仇的人。

不只是尤氏,还有姜倩,她且盼着这些黑心烂肺的人再倒霉些。

赐婚的圣旨虽然下了,具体的婚期还要钦天监来定,而按着惯例,皇子大婚都会在当年完婚,也就是说姜似不会在东平伯府留到明年。

出阁前,她很不放心姜倩。

在世人眼中,姜倩是个不幸的受害者,而她却深知姜倩是共犯!

这样一个人留在伯府,父亲与兄长也就罢了,长姐一无所觉之下被算计了可怎么办?

“姑娘,大姑奶奶来了。”

姜似正想着去大姐那里,没想到姜依就过来了,忙迎出去。

姜依领着嫣嫣走进来。

“小姨,这是什么呀,好漂亮!”嫣嫣指着三尺高的一株珊瑚问道。

“这是珊瑚树,嫣嫣觉得喜欢,小姨送给你好不好?”

嫣嫣看了姜依一眼,摇头:“娘说好姑娘不许随便要别人东西呢。”

姜似捏了小外甥女脸蛋一把,故作伤心道:“难道在嫣嫣心里小姨是外人么?”

“小姨才不是外人,小姨是嫣嫣最喜欢的小姨,可是——”小姑娘一时被绕进去了,求助看向母亲。

姜依摇摇头:“别逗嫣嫣了,小孩子家确实不能养成伸手要东西的毛病。”

“知道啦,大姐来得巧,我正要去寻你。”

阿巧与阿蛮哄着嫣嫣去外间玩,留了姐妹二人说话。

姜依静静看着姜似。

“大姐这样看我做什么?”

姜依抬手摸了摸姜似头发,叹道:“大姐从没想到四妹会嫁入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