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城的王宫里,众臣正在蚤朝,商议国事。

“各地仓廪出粮,少则七成,多则倾尽所有,如今各地水退,饥情已解。”堂上,令尹鬬般向楚王禀道。

楚王坐在上首,阅过了呈报各地饥情的牍片,问,“补种如何?”

鬬般答道:“近来天气温润,各地补种青苗已经落土,王田补种已毕,若无意外,还可赶上秋收。”

楚王颔首。

群臣听得这些消息,皆面露喜色,议论纷纷。

“大王,”子贝建议道,“何不往云梦行猎,献祭太一,以谢天佑。”

众大夫皆赞同。

楚王一向好猎,继位之后,时常动辄引车百乘,往云梦狩猎,十天半个月之后方满载而归。可自去年以来,楚王罢宴罢乐,唯一一次行猎也不过是在铜山的泽中猎鳄,半日即归。朝野之中正为征伐胜利而喜悦,许多人也需要一场娱乐来放松紧张许久的身体,巡猎云梦,乃正合时宜。

“饥情虽解,仍有后难。各地戍守不足,楚师仍需休养。”楚王却道,“且寡人已将云梦开放与民人赈饥,此时巡猎,岂非争利。寡人归来时已经告庙,犒酬太一之事,日后再行。”

众人皆诧异,见楚王神色坚定,亦不再议。

伍举在朝上提了两三施政之见,楚王皆予采纳,令他与令尹细商。

散朝之后,伍举以为楚王会召他再议事,出乎意料,楚王散了朝便径自离开,伍举只得往回走。

没走几步,他听到身后有人在唤他,回头,见是苏从。

他神色宽慰,开口便道,“大王甚好。”

伍举讶然:“如何甚好?”

“奋发图治啊。”苏从笑眯眯,“我先前还担忧他得胜归来之后,便又重新沉溺宴乐,可你看,群臣怂恿他行猎云梦,他都不肯。大王,可真是转了性了。”

伍举笑笑:“大王本就不是贪乐之人,尔等太不放心。”

“怎敢放心,”苏从叹口气,“楚国兴亡,全在大王一人,偏偏佞人不少…啧啧,你看你看。”

不远处,小臣符正路过,苏从素来对此人有些看法,不想与他应酬,转头看到别的熟人,借着打招呼的当口走开了。

伍举有些无奈,看到小臣符,却想起一事,走过去。

小臣符见伍举走过来,连忙行礼,“伍大夫。”

伍举还礼,道,“我有一事,欲问与小臣。”

小臣符道,“伍大夫客气,未知何事?”

“工妾陌,小臣可知?”

小臣符讶然,看着伍举,“小人知晓。”

“此人随大王伐庸,不知她如今何在?”

小臣符未想到伍举会对工妾陌也这般上心,答道,“工妾陌在归郢途中便回舒去了。”

伍举眉头微动。

他昨日到藏室,少臧跟他抱怨,说上次来的一个女子,把他的一块托人从鲁国带回来的墨用光了,写过的牍片上也尽是看不懂的字,实在浪费。伍举想起工妾陌,又她提到的那越人和吴人,似乎有什么有趣的事。她虽是女子,楚语也说得不好,却难得的有趣,伍举很想再与她聊一聊。不想,却是听到了她已经离开的消息。

伍举想起阡陌向他挥手时的样子,有些遗憾。

“伍大夫问起这工妾陌,未知何事?”小臣符探询地看着他。

“无事。”伍举微笑,“不过是昨日又听闻了疫病之事,便记起了这工妾陌。她既然走了,只好另寻他法。”

“原来如此。”小臣符了然颔首。

穆夫人让延年宫的庖人做了几样楚王爱吃的菜,待得蚤朝之后,派人请他过去用膳。

楚王并没有像往日那样议事拖延,很快就来到,令穆夫人颇为意外。

堂下,乐师叮叮当当地击着钟磬,声音优雅而舒缓。穆夫人来自蔡国公室,自幼受礼乐熏陶,生下楚王之后,穆王特地为她造了一套钟磬,以嘉奖她生育长子的功劳。

“听闻大王近日胃口不佳,不知是何因由?”穆夫人看着一语不发用膳的楚王,缓缓道。

楚王答道,“寡人无恙,母亲不必担心。”

穆夫人叹口气,道:“大王出征时,我在郢每日提心吊胆,后来听闻大王染瘴疫,几乎食不下咽。”说罢,举袖擦擦眼睛。

楚王见她这般,忙放下食具,拜道,“是寡人不肖,累母亲担忧。”

穆夫人道:“老妇絮絮碎语,大王莫误了用膳。”

可正当楚王重又吃了一口,却听穆夫人又是一叹。

“母亲那时想,先王在大王这般年纪之时,已有三个儿女,而大王莫说子女,连夫人也未娶。内外人心莫测,若有长短,我等妇人如何自托?”

楚王心中了然,从寺人手中接过巾帕,拭了拭嘴角。

“此事确紧,母亲之意如何?”他说。

穆夫人目光慈爱:“我昨日见过了卜尹与宗尹,既大王无既定人选,不若择日卜问,以卜示择婚姻之国,大王意下如何?”

楚王看着穆夫人,片刻,淡淡道,“便如母亲之意。”

穆夫人欣喜不已,即刻令人再去召卜尹与宗尹,详细商议卜问之事。

楚王却兴致缺缺,用膳之后,说还要回宫处理庶务,告辞而去。

闷雷又响了一下,天边的乌云逐渐堆积,似乎将要铺满天空。

楚王下了车,走进宫室之中。

今日商讨的事情太多,楚王有些疲惫,四下里看了看,在榻上坐下来。

庸国已灭,诸蛮亦退,重新臣服于楚。大军归郢,饥荒亦已消除。自去年以来,楚王一步一步,将楚国的政事与军务重新掌握,朝野上下,亦对这位忽而奋发的新君重拾了信心,国人对楚王的拥戴,从凯旋入城时那热烈的欢呼声中可见一斑。

但楚王并不觉得志得意满。众人向他道贺,他并没有觉得很受用。

告庙祀神,戎事庶务,楚王这几日忙得碌碌,卧榻即眠。很奇怪的,他从前喜欢躺在榻上想事,在纷繁的思考中入梦;出征回来之后,他却不再这样。占据他脑海的,只有一个身影。闭上眼,似乎还能感觉到身旁有个人守着,静静的,似乎他醒来,就能看到那张沉睡的脸。

在听着群臣讨论一些不那么要紧的事之事,他甚至会走神…

楚王躺着,闭了闭眼,未几,习惯性地看向一旁。

阡陌送的那只滑翔机,静静放在榻的一角上。

目光停顿片刻,楚王将它拿过来。

这物什,从船上到宫里,楚王一直带着。寺人曾将它收起来,楚王以为不见,着急了一阵,待得那寺人战战兢兢地拿出来,楚王狠狠地将他训斥了一顿。

从此之后,这滑翔机就一直放在楚王的榻上。

他看了看,机身上,刻着三个小字,楚王只认得第一个。那女子曾经教过他,林阡陌。

林阡陌,林阡陌。

倒是比工妾陌好听那么一点。楚王心想着,嘴角撇了撇。

外面传来些风的凉意,楚王心里一动,带着滑翔机走出去。寺人们见他出来,以为他要出门,连忙跟着。不料,楚王下了阶,却站定,望了望四周,拿起那滑翔机,朝着前方掷出去。

宫前的地面开阔,天空被乌云围得只剩下一个缺口,一束阳光漏下,孤独而壮美。

滑翔机借着余力高高飞起,迎着风和阳光,如同一只鸟,在庭院上空盘旋了一大圈。

楚王看着,不禁笑起来,见它要落下,唯恐摔坏,连忙奔过去。

“大王!快回来!下雨了!”廊下传来寺人渠的声音。

楚王看看天空,果然,有雨点打下来。旁边的寺人连忙将蓑衣遮在楚王的头顶,将他挡着回去。

“大王…”寺人渠走过来,却见楚王首先在查看那只滑翔机,似乎在确认它有没有损坏。

“何事?”楚王用手指擦掉机身下面的一块土痕,头也不抬。

寺人渠禀道:“送工妾陌和舒人的大舟,已经回来了。”

楚王脚步顿了一下,片刻,继续走入宫中,“知晓了。”

寺人渠见他不多问,也不敢多说,看楚王在案前坐下,为他呈上一杯水。

楚王一边拿起杯子来喝了一口,一边看看手里的滑翔机,将它放回榻上,像一个珍爱的玩具。

“寺人渠,”过了会,他忽然道,“你那时说,尔等在庸人手中保命,多亏了工妾陌,是么?”

寺人渠讶然,忙道,“是。”

“何解?”

寺人渠答道,“那些庸人本要将我等全杀了,工妾陌说他是大王宠姬,腹中有孕…”

话没说完,楚王被水噎住,用力地咳了起来。

寺人渠连忙为他拍背。

“她…咳咳!”楚王咳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哭笑不得,“此话真是她说的?”

“是啊!”寺人渠笑道,“大王,这工妾陌可是难得的急智!小人那时想说,工妾陌还不许我说!”

楚王不置可否,却没再说话。咳完之后,拿起水杯来,又灌了两口。

“可惜太执拗。”寺人渠看看外头的暴雨,叹口气,“工妾陌说要回家,可舒那蛮荒之地,何处有路?又艰险难测,也不知有无人能够送上一送。”

楚王愣了愣,握着水杯,目光忽而不定。`P`**WXC`P``P`**WXC`P`

第26章

雨断断续续,下了两三天,待得乌云散尽,天气放晴,看着不会再下了,阡陌终于可以上路。

她换上自己原来的衣服,想了想,把楚王的剑带上防身。向导的妻子亲自给阡陌做了干粮,把她的背包塞得满满的。待得一切就绪,向导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出发,一起送阡陌上山。

山寨里的人得知阡陌要去山那边,都十分惊讶,送她的时候,个个的脸上都挂着古怪的表情。

“那边真的无人居住,你莫不是弄错了?”酋长苦口婆心,最后再劝一次。

“不曾弄错。”阡陌神色坚定。

酋长见她这么说,只好不再多说什么,叮嘱向导两句,让他们去了。

太阳挂在天上,灿灿的,没有云。森林里的树木高大,参天蔽日,没有风的地方,潮湿而闷热。

阡陌当初走出来的时候,生怕自己迷路,在所过之处尽可能地留下了记号。她仔细地查看着,果然,几棵树的树皮上留着石头剐蹭的痕迹,正是她先前留下的。

找路的过程并不算艰难,但地面湿润,草木丛生,阡陌要找地方下脚,走得不快。

向导父子都比阡陌走得快多了,便用石斧帮她开道。四个人且走且歇息,走了一段之后,再回望,那寨子已经看不见,四处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粗壮的树干上生者蕨草和青苔,碗口大的树藤缠绕在树干上,好似巨蛇。

阡陌对这样的森林始终有些恐惧,大山里的环境,乍一看到处都差不多,那草丛和树丛里却时时藏着不可预知的东西,阡陌上次走出来的时候,就遇到了几次蛇,还有些不知名的野兽,把她吓得要死。也就是因为那样,她乱跑一气,来不及做记号指路,以至于后来她几次想尝试原路返回,都找不到了地方。

幸好,父子三人都是林子里的老猎手,眼睛利得很,能够从一块石头和几根断树枝上面看出来哪里曾经有人走过。他们仔细地搜寻,没多久,就帮她重新找到了做记号的路。

阡陌心中庆幸,楚王那块布,到底花得值。

不久前才下过雨,大树上是不是有水滴落下来。阡陌想起毛毛虫之类的就浑身不自在,从背包里拿出帽子来戴在头上,引得那父子三人不住好奇地打量。

“这是你家…?”向导的大儿子汤说着半生不熟的楚语,打着比划问道。

阡陌知道他的意思,笑笑,“是,好看么?”

乙腼腆地笑笑,似乎说不上来好不好看,却很直接地说,“怪。”

阡陌讪然。

几个人说着话,顺着阡陌留下的记号寻找路,大半日之后,阡陌突然看到了一座山峰,眼睛一亮。

她停下脚步,仔细地再辨认。

没有错。

当初,她出事的地方,正是那座山峰所在的大山!

心中激动起来,阡陌不禁加快脚步,朝那座山跑去!

“陌!”父子三人见她这般,很是诧异,连忙跟上。阡陌循着记号,走下山谷,与记忆无差,攀着石头淌过一条小河,再翻过一座小山包,在天将要黑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那座山前。

她喘着气,仰头望着。

大山高耸,树木餐天,比现代所见更浓密,太阳的余晖中,望不到顶。

“你家在何处?”向导擦一把额头上的汗,四处望着,眼神诧异,“此处并无人烟。”

夜□□下,森林里暗得很快。

向导赶在天全黑之前,挑了一处适合宿营的地方,斫了些干柴来点起篝火。

他的儿子汤和箕对阡陌的手电很感兴趣,拿在手里一开一关,敲敲上面透明的塑料片,好奇不已。几个人坐在篝火边上吃干粮,向导看着阡陌,对她的身份更是不解,问不停地问她的家到底是么模样,她当初是怎么来的。

阡陌实在解释不了多少,只能说她就记得经过了这座山。

“莫非是天上?”箕神色愣怔。

阡陌苦笑:“是就好了,可飞回去。”

兄弟俩也觉得此话确实,又好奇地问了一阵。夜色渐深,四人走了一天,都十分疲惫了,说着话,便听到了鼾声。

阡陌把雨衣铺在厚厚的落叶上,把在楚国时穿的长衣裹在身上,闭上眼睛。

忧心忡忡,脑子里不断地回忆着滑下山坡时的细节,生怕错过哪一点。

她抱着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试一试的想法回到这里,但那个最终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

如果…她真的回不去了,怎么办?

阡陌茫然,找不到答案。

来到这个世界,她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支撑她挺过来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家。

如果这唯一的念想也失去…

阡陌不敢想象,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

能回去。

一定可以回去的…

混混沌沌的一夜,在山风和野兽的声音中度过。第二天,阡陌是被摇醒的。

“勿再睡。”向导的神色不太轻松,“似乎又要变天了。”

阡陌一惊,看看天,果然,布满了阴云,似乎又要下雨。睡意登时全消,她连忙爬起来,把东西都塞进背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