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到处静悄悄的,唯有虫鸣,还有天上的一轮朗月。

楚王哪里也不想去,只是漫无目的地顺着宫道走。

他知道自己这样不太寻常,他想冷静。

一阵风吹在面上,将楚王的衣袂带起,他深吸一口气,脑子里却仍然浮起那张无助哭泣的脸。

他觉得很挫败,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一直以来,在讨女人欢心的方面,他从来不用做许多。他只要微笑,说一句赞许的话,女子们自然会投怀送抱。觉得谁伺候得好,便再说些和气的话,吩咐赏赐,她们也自然会欢欢喜喜。就算是他最落魄,最危机四伏,最不像个国君的时候,他也没有操过这样的心。

他很明白自己喜欢她,那种动心,从未有过。她的一颦一笑,说出的话,都让他感到赏心悦目;他喜欢跟她待在一起,就算她不说话,也不动,有她在身旁,楚王也会觉得做什么事都心情很好。

他知道她一无所有,也知道她不那么愿意入后宫。他不想强迫她,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毫无气度,还会失掉美人的心。所以,他满足她的要求,让她好好留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她却并不满足。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楚王很是错愕。而因为她,竟然苏从都跑来指责,甚至伍举也帮腔,这让他恼怒十分。他做的一切,在她眼里,原来都并不算什么,来到郢也不过几日,她就在筹划着如何离开!

楚王想起她刚才哭着说的那些话,答非所问,却似字字诛心。

心中苦笑,原来,自己不过是个强取豪夺之人,是他在难人所难…

“大王?”一个温柔的声音忽而传来,楚王止步,转头。

却见不远处,一扇门开着,月光下,立着一个婀娜的身影。

越姬望着楚王,笑意盈盈,忙上前行礼,“妾拜见大王。”

楚王看着她,未几,点点头,“是你。”

再看向四周,夜色下,还能望见宫室玲珑的屋顶,自己不知不觉,竟是走到后宫来了。

越姬满面欣喜,上前拉出楚王的手,“妾听得宫外鷏鸟啼唤,觉得悦耳不已,便偷偷行将出来,不想,竟是遇见了大王。”

她面容俏丽,言语带着几分娇憨,月光下,发髻上的珠饰堕堕,惹人怜爱,呼吸间散发着幽香。

越姬见楚王注视着自己,心中一动,目光带媚,“大王可累了?何不到妾宫中歇息歇息。”

说罢,她轻轻挽着楚王的手,朝宫中走去。

楚王抬头看了看天色,反正也无事可做,便由了她。

小臣符等人见状,连忙跟上。

进门时,越姬瞥了小臣符一眼,小臣符微笑,亦步亦趋。

越姬的宫中冷清多时,闻得楚王来到,宫中上下如逢春风,小心翼翼地伺候。

楚王许久没有来,坐下之后,四下里看看。

只见帷幔、陈设皆是朴素,从前那些琳琅生光的器物似乎都已经不见。

楚王有些诧异。越姬一向喜欢精美之物,从前,楚王赏赐给她的物件,她也从来不会藏在箱子里,都是摆出来,把居室装点得宝气生光。

“这宫中怎变了模样?从前那些器物呢?”楚王问。

越姬莞尔,亲自为楚王倒了水,双手将杯子放在他的手中。

“大王奉行勤俭,停猎罢宴。”她轻轻道,“大王勤勉图治,仁德为国,妾自当追随大王。”

楚王眉头微抬,不置可否。

他喝一口杯中的水,里面有淡淡的甜味和芳香,楚王品了一会,尝出来,有杞实、菊花和干草。

心中舒畅了些。

越姬伺候人,一向很体贴。楚王爱酒之事,她的宫中便有最好的美酒;如今楚王罢宴,她的水也比别处做得用心。

做他喜欢看的事,说他喜欢听的话,迎合他的一切喜好。

他需要的,其实是这样的女人吧?楚王问自己,却似乎没有答案,少顷,将杯子放在案上。

越姬亲自为他添水,楚王止住,未几,将她的手拉过来。

那双手,亦是白皙如玉,光滑如丝,仿佛天然是为了讨他的欢心而存在。再看越姬,她面容秀致,从眉眼到头发,再到衣饰,无一不让人目光流连。

见楚王看着自己,越姬心中喜悦,神色惹人怜爱,轻轻地靠入楚王怀中。

“大王…”她的声音似娇嗔似委屈,“怎许久不来,教妾想念不眠…”

楚王没有回答,却问,“越姬,做寡人的姬妾,性命荣辱皆由寡人,寡人便如那豺狼一般,是么?”

越姬讶然,抬起头。

楚王看着她,目光温和,却不知意味。

“大王…”她有些不知所措,尴尬地笑笑,“怎问这些?”

“不过问问。”楚王也知道这话是为难她,摆摆手,“不答也罢。”

越姬却神色变了变,愈加惶恐,连忙伏拜在地,“大王,妾…妾一心敬爱大王,从不敢有贰心!”

楚王看着她花容失色的模样,不想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竟让她这般紧张,怔了怔。

“越姬,寡人无他意。”楚王将她扶起来,看她双目中小心翼翼的神色,忽而想起阡陌方才的话。

…我性命,所有,都在大王手中…

剩下的那些安慰的话卡在喉咙里,楚王没有再说,少顷,和声对越姬道,“你去歇息吧。”

说罢,从榻上起身,往宫外而去。

“大王…”越姬怔怔地望着他,却见他头也不回地离开,面色煞白。

伺候的寺人见得如此,不安地走过来问,“越姬,大王这是怎么了?”

越姬不答,定定望着空荡荡的殿门,委屈而失落。

小臣符以为楚王会在越姬这里歇下,正在外头交代伺候事宜,不料,却见楚王走出来。

“回宫。”他吩咐。

小臣符应下,走了两步,突然想起阡陌,忙道,“大王,司衣陌如何处置?”

楚王的脚步顿了顿,未几,眼光清凌凌地扫来,“什么处置?”

小臣符暗骂自己蠢,忙低头,唯唯连声。

第二日的蚤朝,群臣咸至。

令尹、司马、工尹等轮流禀报近期要事,楚王与群臣商议,一一定下。

轮到苏从的时候,他照着昨天对楚王说的那些,复述了一遍三钱府的现状,批评前任府宰子允失职,要求追责。

不料,第一个反对的是令尹鬬般。

“此言不妥。”他缓缓道,“子允乃公子,亦乃大王叔父,轻易拘执,岂非辱没王室。”

“并非轻易。”苏从道,“三钱府,国之重地,府财疏失乃是大罪,岂可因王室而免!”

“子允正在养病,岂有拘病人之理!”鬬般皱眉。

“郢有良医,有病无病,请来一观便知!”苏从说罢,向楚王一拜,“臣以为,于理于法,子允皆难逃其责。此事不可轻宽,否则天下人以权贵效仿,法令难行,国之大弊!”

鬬般见他顶撞,恼怒起来,正待斥责,却听楚王在上首道,“即使三钱府之事,王叔确有未明之处,即日召王叔来郢,详细问询再论。”

众人听得楚王表态,只得领命。

苏从宽慰,可接着,却抛出了司会人手不足的事,请楚王将司衣陌放到司会。

众人皆是茫然。

“司衣陌?”司马鬬椒似笑非笑,与工尹蒍贾对视一眼,“什么司衣陌?”

“司衣陌乃人才。”伍举道,“先前为工妾,治好了瘴疫,又身怀神算之术,可助司会。”

堂上的人听着,面面相觑。

苏从看一眼楚王,看他面色沉静,却知道他轻易不肯放人。他准备了长篇大论,上前一步,正准备再狠狠辩论一番。不料,楚王淡淡道,“善。”

呃?

苏从的嘴张一半,哑然,一时说不出话来。

“三钱府之事,由府宰与令尹商议,”楚王继续道,一挥衣袖“散朝。”说罢,起身,昂首离开。

自从昨夜楚王离开,阡陌就再也没有见到她。

她被寺人渠带走,回到了自己在官署的厢房里。她一直待在里面,一夜无人来扰,却噩梦连连。睡醒之后,她摸摸眼睛,毫不意外,肿肿的。

看看外面的天色,时辰有些晚,已经过了楚王蚤朝的时间,却没有人来催她过去伺候。

说明…楚王也不想看到她了么?

她坐在榻上,用手臂圈着腿,把脸放在膝盖上,默默发呆。

林阡陌,你的确有些不识好歹。心里一个声音对自己说,你不是不想死么?

她把昨日那事的前因后果分析了一遍,的确操之过急,也难怪楚王会发怒。但是再想,又觉得无解,楚王怎样才会不发怒?入后宫么…阡陌复又沮丧。

楚王对她,的确很好了,但她仍然心存侥幸,盼着有别的路可走。在别人眼里,不识抬举和忘恩负义,大概都占了吧…

寺人渠来到的时候,看到阡陌可怜兮兮的样子,撇撇嘴。

“知错了么?”他问。

阡陌沉默了一下,道,“知错如何,不知错如何?”

“知错便好好珍惜大王,不知错就好好在司会干。”寺人渠没好气,将一块木券递给她,“大王答应了,你去司会。”

阡陌愣住,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未几,红红的目中闪起亮光。

她忙看木券,上面十分清晰地记叙着王令,有了它,可以自由出入司会和三钱府。

“我…这…”阡陌高兴得话都说不清,笑容漾上了脸庞。开心了好一会,她才想起别的事,忙小心问寺人渠,“是大王自己下的令,大王已经不恼了?”

寺人渠白她一眼:“王令还能是何人下的,大王恼不恼,你不会自己去看?”

阡陌可不敢,讪讪地不出声。

寺人渠见她又立刻收拾东西,打开包袱,似乎要把随身物品都装起来,讶然,“你做甚?”

“收拾行囊啊。”阡陌道,“不是马上要去司会麽。”

寺人渠明白过来,有些无奈,“司衣陌,你是不是以为,去了司会便不必再回来?”

阡陌愣住,停了手,看向他。

却见寺人渠似笑非笑:“劳你将那木券看清楚。大王不过让你去司会帮忙,你可仍是司衣。大王说了,你也不必再到官署去住,移到高阳宫来,就住偏殿。”

第34章

听了寺人渠的话,阡陌懵然。

她盯着他,想在那张脸上找出些“我逗你玩”的意思。但是完全没有,寺人渠一贯认真又揶揄地看着她,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楚王…昨晚上明明发了那么大的火,还差点对她用强,然后她也说了很绝的话,然后他被气走了…

这怎么看,也不是杀头就是绝交的节奏啊。

可楚王没有杀她,没有责罚她,也没有一脚把她踹回奴隶行当里去,而是照着她的信息,让她去了司会。

并且还让她住到了一个屋檐下。

阡陌咽了咽口水,不明白的人,会不会以为他们俩昨夜发生了什么很愉快的事…

她坐在榻上,有些愣神。寺人渠却不让她再耽搁,嘴里嚷着送了她去司会,还要来帮她收拾物什去高阳宫,赶着她上路了。

论身份,阡陌是楚王的侍从,在宫内不能乘车。可是出到外面,却有一辆牛车等着她,而赶车的少年,正是荚。

阡陌喜出望外,荚也高兴得不得了,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工妾陌!”

话才出口,被寺人渠磕一个爆栗。

“如今她是司衣了,不是工妾。”他纠正道,“快将司衣陌送过去,迟了那边可要啰嗦。”

荚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却仍笑得高兴,忙请阡陌上牛车,赶着去司会府。

路上,阡陌好奇地问他怎么来了王宫。她记得荚说过,他的父母欠了贵人家的债,把他送去了抵债,那可是半个奴隶。

“大王赎我出来的。”荚笑嘻嘻地说,“那时楚师刚刚归郢,大王就把我赎了,可整整花了三张羊皮!”

阡陌讪然。三张羊皮,对于一个奴隶来说,楚王出手已经很大方了。秦穆公赎贤臣百里奚,也不过是用了五张黑公羊皮。

不过荚的确是一个十分机灵的人,为人讲义气,从他巧计救自己和寺人渠就能看出来,楚王这三张羊皮花得一点也不冤。

“先前大王让我去了林苑里管鹿,今早晨寺人渠来寻我,说将来你去司会府,都由我来驾车,我高兴死了!”荚开心地说,“司衣陌,我们日后又能在一起了!”

他话说得大声,惹得附近路过的人纷纷侧目。

寺人渠恨不得堵住他的嘴:“说了多少次,言语低声!”

荚忙闭嘴。

阡陌也笑,可听到他说以后自己都能乘车,脸上的笑容又黯了黯。

高阳宫到司会府有些距离,能乘车当然是好事。但阡陌知道,这个好处是楚王单独给她开的,用意便更不用说了。

这种境况,她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一直很想对楚王说,你可以不用对我这么好,你救我,不杀我,还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已经很感激了。

但同时,她也知道,楚王要的,并不是这些感激的话。她无论当工妾,还是当司衣,一直都很尽责,楚王吩咐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为的其实也就是让自己看起来知恩图报一点。但是,这显然不够。她的目的和楚王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一条线上…想到今天回去就要面对他,阡陌既心虚又无计可施。

其实从山上下来的时候,阡陌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楚王提出任何要求,她都没有什么拒绝的资格。但是因为心里那点不甘,她尝试着另寻它路,而楚王竟一直在满足她,让她心存希望。直到昨晚…楚王的耐心似乎已经用尽,而如今让她去司会府,又让她住到高阳宫,说明他仍然没有放弃。

那么,自己也该认命了么…

荚发现阡陌不说话,诧异地回头,“司衣陌?”

阡陌回神,笑笑,“是啊,我们将来又在一起,太好了。”

“那是何人?”越姬与郑姬一道乘车去见穆夫人,听到嘈杂的声音,望去,却见一个少年赶着牛车,嗓门鸭子似的,车上坐着一个女子。

越姬皱眉,“那女子是谁,不似姬妾也不似贵妇,怎可在宫中乘车?”

郑姬才看到那女子的时候,已经认出了她是谁,目光亦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