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逆旅是共氏先人留下的,处在繁盛之地,若真要卖,又岂止二十只羊?”

石促并不接话,身前的大汉上前来吼道,“欠债还钱,还不得便抵债,尔等岂得啰嗦?!”

那大汉一脸横肉,身后的十几个家人都带着棍棒,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众人皆神色小心。

“只怕不可。”这时,一个声音镇定道,阡陌从众人中上前一步,看着石促等人,“共氏已将逆旅转卖与我,如今,逆旅乃是在我名下,与共氏无干。”

听得这话,那些人都愣住。

石促看着这个女子,神色恼怒,狐疑不定,“你是何人?”

“我乃司会府女史。”阡陌微笑。心里暗自打鼓,她刚才已经让荚的弟弟去找伍举求助,希望他在家…

石促却冷笑一声:“什么司会府女史!我家封邑之时,司会府连一块瓦也不曾有!”说罢,脸色一寒,“将这宅院里里外外,通通砸毁,一块瓦也莫留!”

众人皆惊,想阻拦,却被推开,孩童尖叫大哭,登时一阵混乱。

阡陌未想这楚王的都邑之中竟有这等蛮不讲理的恶徒,气得脸色煞白。正手足无措,突然闻得一声,“住手!”

这声音如同天籁,阡陌望去,只见正是伍举,几乎哭出来!

只见他领着好些人进来,都是士卒模样。一时间,又是混乱,进房子里打杂的人被士卒揪出来,扔到地上,被明晃晃的戈矛围住。

石促和家人皆懵住,面色发青。

“伍…伍大夫…”石促认得伍举,忙满脸堆笑凑前。伍举却并不理会,看向阡陌。

“无事么?”他皱眉问。

阡陌刚才紧张过度,忙擦擦眼角,“无事。”

伍举站在她身前,确认她当真没有受伤,方才看向石促。他面若寒冰,正待训斥,忽然,又有一阵嘈杂声从门口传来。

呃?阡陌回头,看到那个走进来的身影,心中被重重击了一下。

楚王大步流星,才进来,目光就落在了伍举身上,未几,与阡陌正正对视,阴沉不定。

第48章

楚王突然驾临,院子里无论恶人善人,都被唬得骤然变色,伏跪一地。

鸦雀无声。

石促面如土色,颤抖不止。

楚王却只盯着眼前的那个女子,面无表情,棱角紧绷。

未几,他的目光转向伍举。

“卿也在。”他冷冷道。

伍举向楚王再礼:“臣闻知此间有人生事,故而领卫士前来。”

“市井斗殴,亦惊动大夫?”楚王冷冷道,却径自走到阡陌的面前,“起来。”

阡陌听得这话,才抬起头,手臂却倏而被握住,被楚王强行拉起。她被掼得踉跄两下,楚王却不停步,拉着着她,大步朝门外走去。

众人被这般情况搅得懵然,偷眼瞅着,面面相觑。

只有伍举立在原地,看着他们消失的方向,目光深黯。

逆旅地处闹市,出到去的时候,已经围过来了许多人。

众目睽睽,阡陌满面通红,楚王却似不管不顾,拽着她一路上了车。

“大王…”阡陌的手被他车得生疼,楚王却不松开,紧紧箍着。

“小臣符!”在车上坐好之后,他喝一声,“将这屋宅主人,闹事者,全数带入王宫,寡人亲自审问!”

小臣符忙应下。

阡陌只觉脑子里“嗡”一声响,忙道,看向楚王怒气腾腾的脸,只觉想说的话堵在喉咙里,身上发寒。

很快,一切都显露出来。这场闹事的来龙去脉,在楚王的审问之下清晰无遗。石促仗势欺人,公然行凶,触犯了律法,楚王直接交给了司败处置。而其余无辜之人,亦得了王宫使者的安抚,放回家去。

此事看似解决,却还未了却。

高阳宫中,气氛凝重,犹如乌云压顶。

阡陌独自坐在偏殿里,听到楚王的脚步声,抬起头。

“啪”,几份木牍掷在她面前,阡陌看去,是她交易房屋、囹人的契书,向伍举借债的契书也在里面。

心一沉,她却毫不意外。以楚王的精明,发现这些是迟早的事。

“你向伍举借债,买逆旅、囹人。”楚王深吸口气,面色沉沉,“为何?”

“不为何。”阡陌尽量压住心中的翻滚,道,“荚一家为恶人所欺,我想帮他,也想自己经营这逆旅。但是缺少钱财,故而向伍大夫举债。”

“你无钱财,就向伍举求助是么。”楚王气极反笑,“林阡陌,你背着寡人…”

“我不曾背着大王!”阡陌皱眉,望着他,“大王,我不过想自己做些事,都是我的事,与人无害,何错之有?”

话才说完,突然,“砰”一声,她面前的案台被踢翻,东西散了一地。

阡陌吓一跳。

“你向伍举借债便是错!”楚王怒气腾腾,面色铁青,“林阡陌!你有难处不会来寻寡人么?寡人的用处连伍举也比不上么?你将寡人置于何地!”

阡陌只觉不可理喻,亦是怒起:“我为何不可找伍大夫?我与大王说,大王可会答应?”

“你要拿逆旅做甚!”楚王暴跳,“林阡陌,你要屋宅,寡人给不了么?你要钱财,寡人给不了么?!”

“大王就是这般想法我才不敢找大王!我说过不想依靠大王,我要自食其力!”

“砰!”

又是一声摔东西的声音,似乎是个铜器。

殿外的寺人一阵心惊。

未几,楚王的怒吼传出来,“林阡陌!你自食什么其力!寡人已经让你去了官署,你还想如何?!”

寺人们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出。

“大王会杀了她么?”一人小声问。

“别胡说!”寺人渠瞪他一眼,那人忙噤声。

寺人渠再瞅向那透着光的殿门,心里却也紧张得快要跳出来,急得几乎要哭,莫要再顶撞了,莫要再吵了!

楚王吼完之后,阡陌没有再说话。

她望着他,惊恐的双目里满是水光。

楚王额角还跳着,瞪着她,过了会,咬牙道,“我问你,今日若我不曾在遇到,你便会对我瞒下去,是么?”

阡陌想反驳些什么,眼泪却不争气地涌了出来。她倔强地擦擦眼泪,转开头。

“也不知中了你哪般邪术!”楚王恨恨地骂了一句,转身冲冲走了出去。

“砰!”又是一声,殿门被用力摔上,弹回来,吱呀招摇。

阡陌望着那边,又气又委屈。

她再抹了一把眼泪,却无法止住,少顷,把头埋下,无助地痛哭起来。

秋风夹着雨,一夜之间扫荡了整个郢都,雷声隆隆,着实吓人。

这一次,高阳宫的风波闹得有点大。

众目睽睽,楚王从闹市中带着一个女子回宫,流言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得沸沸扬扬。

“这么说,那位女史,触怒了大王?”延年宫里,穆夫人问。

寺人录道:“正是。大王将她关到了宵宫之中,不许她外出一步。”

“宵宫?”穆夫人讶然。宵宫是高阳宫附近的一处小宫室,乃穆王时所建,多年无人居住。

“正是。”寺人录道,“似乎正待发落。”

穆夫人微微颔首。

一位来拜见穆夫人的贵妇道:“一个工妾,大王许她入官署,已是厚爱,却偏偏到市井去惹是生非,也不知所图何事。”

郑姬在旁边,刚刚切好一盘梨,为穆夫人呈上。

穆夫人取一块尝了尝,只觉沁凉合意。

她看看郑姬,笑了笑,道,“正是,女子还是温柔恭顺些,方为正道。”

郑姬一怔,忙低下头,赧然微笑。

楚王接连几日都气色不好,无论上朝下朝,皆是冷面示人。

大臣们都或多或少听到了些传闻,心照不宣。

下朝的时候,苏从听到有人叫他,回头,却见是子贝。

“伯予。”子贝走过来,一脸担忧,“大王这是怎么了?”

苏从道:“你常陪伴大王,该问你才是。”

子贝看看周围,压低声音,“我听闻,此事与仲擎有关?这么多天也不见他,是不是…”

“仲擎在家,我昨日还见过他。”苏从想到伍举那副郁郁寡欢的模样,苦笑摇头,“其余我也不知。”

子贝叹口气:“伯予,你可觉得,大王近来甚是脾气不定?吃块小食也会发怒…”

“嗯?”苏从不解。

子贝却道:“你不是能谏么?大王听你的,你劝两句。”

苏从哂然,想想这几人,自己都颇感头痛。

“劝不得。”他叹口气,缓缓道,“我只劝得国事,若于心事,无能为力。”说罢,拍拍一脸的愣怔子贝肩头,自顾而去。

楚王散朝之后,没有留人议事,径自回宫。

登车前,寺人渠走过来,向楚王行礼。

楚王看他一眼:“如何?”

寺人渠道:“宵宫方才来人告知,那边安好。”

楚王“嗯”一声,径自登车。

侍从脚步齐整,车轮轧在宫道上,辚辚作响。

楚王坐在车舆上,目光瞅向车盖之外。被雨洗过的天空,太阳愈加热烈,让人气躁。

不管他如何不愿意想起,那日的争吵仍然会被勾起。

“…我不过想自己做些事,都是我的事,与人无害,何错之有?”

“…大王就是这般想法我才不敢找大王!”

手在车厢上捶了一下。

御士惊了惊,忙回头,“大王…”

“驾车。”楚王冷冷道。

安好,安好。

再想起寺人渠的话,火气又在心中烧着,楚王忿忿,他每日吃不好睡不好,她倒是安好。

没良心的!

楚王一路窝着火,车马走过一处路口时,他却忍不住朝岔道望去。

高墙深深,屋檐参差层叠,虽然努力想忽视,他的目光还是留在宵宫的方向上。

“去宵宫。”他忽而道。

御士没有听清楚,诧异地回头。

“司会府。”楚王看他一眼,颇有些不耐烦。

御士答应着,连忙调转方向。

宵宫地处偏僻,这般时辰,道路很空,只偶尔有寺人路过,见到楚王的车驾,先是愕然,随即行礼。楚王目不斜视,只望着前方。可将要到宵宫之前的时候,一辆马车忽而从前方的岔道中驰出,御士忙缓下来。

楚王看去,却见那车上的人,正是伍举,面色不由地一变。

那马车在王前停下,他下车来,立在楚王面前,向他一礼,“拜见大王。”

楚王目光复杂,坐在车上看着他,按捺着心中的不快,扶轼还礼。

伍举道,“臣方才见大王一路往此处,只得追赶,以致冲扰王驾,还请大王恕罪。”

楚王淡淡道:“何事。”

伍举望着他:“大王若见女史,臣有一言。”

楚王额角跳了一下,冷着脸,没答话。

伍举缓缓道,“大王所怒,乃女史求助于臣,此事,臣与女史皆是无愧。”

楚王心中冷哼,转开头。

“大王对女史确恩宠有加,但大王可能想过,若大王只想要人,女史早已入了后宫,可大王并未强留。”伍举看着楚王,“大王所求着,是女史真心所向。如此,大王又可曾想过,她心中所求为何?”

楚王的心似被触了一下,目光微动。

“…你有万乘之尊,陪伴你身边,死后与你同穴的,与你名留史册的,是你的夫人…”

“…我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是…”

“大王可还记得当初,女史为工妾时,大王曾有意将女史赐予臣?”伍举最后道,字字清晰,“若大王做不到,还请大王践行当初之言,臣得女史,必予其所求,无论其出身,待以正室,使其无后顾之忧。”

楚王愣住,登时怒气冲顶,指着他,“伍举!你莫以为寡人不敢杀你!”

伍举却毫无畏惧之色,目光明亮,“臣生死皆由大王,悉听发落。”说罢,端正一礼,转身而去。

驭者扬鞭,伍举乘着车,未几,消失在宫道的那头,只余微尘。

“大王…”从人见楚王定定不动,出声提醒。

少顷,楚王转回头来,目光沉得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