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叹息,文老夫人依旧是那张古井无波的脸。别人家的事,她一个外人还是少置喙的好。

跟在兄长身后进了祠堂,罗炜彤明显感觉到,罗薇蓉对她嫉恨之情似乎更浓。一双眼睛斜着她,活像是淬了毒般。

“当着祖先的面,三姐姐竟如此坦诚。”

“你…”

罗薇蓉气节,文襄伯府诸事不顺,她在德音那边也越发没了退路。最近一次见面,德音对她态度甚至有些冷淡,扔下一句:“你不想进王府,有的是人想进。”而后钻进青顶小轿飘然而去。

愤而回府,发誓再也不要理会那个教司坊的婊子后,躺在绣床上,她突然发现,除去三王府外她已经没了别的出路。抛却对嫁个穷秀才过苦日子的恐惧,她更怕三王爷愤怒之后的报复。虽然未做到最后一步,但已然成了皇子的侍妾,如何再投奔别人怀抱?

归根结底,此事都怪庶长房。若不是他们,三王爷也不会迁怒于她。

“懒得跟你一般计较。”

罗炜彤耸肩,她很难理解二姐这番火气从何而来。拿起三支香,抬头望向那满墙牌位,她虔诚地祈求祖先:管好罗家这些人,不论是太夫人还是二姐姐。只要他们不再多做打扰,庶长房便会平稳顺遂。

隔着一只蒲团,罗薇蓉也在虔诚地许愿:“罗家先祖在上,家和万事兴,还请先祖定要惩治那些搅得家中一团乱之人,孙女愿折寿十年。”

默念完后,她朝下三叩三拜,心底的渴望确是越发浓烈。正当情绪逐渐焦灼时,她看到前方闪出一抹光亮。

“祖宗显灵。”

兴奋之下,罗薇蓉不管不顾地跳起来。眼见光亮越发耀眼,她本就快的步子更是化为一溜小跑。耳边传来三妹妹焦急的惊呼声,传到她耳中逐渐模糊,只当是她惊恐之下的自然反应。

也是,祖先显灵,三妹妹又怎会不焦急恐惧。

光亮越发耀眼,正当她马上见到祖先真灵时,迎面一盆冷水泼来。水滴滑落,挡得那处亮光影影绰绰。

“三妹妹,你就这么见不得我好?”

愤怒之下她怒发冲冠,眉头也挤成一个疙瘩。本来楚楚可怜的一张脸,如今因愤怒而变得格外扭曲。

“二姐姐,莫非你魔怔了?”

提着水桶,罗炜彤满是不解地看向罗薇蓉。罗行周紧跟在妹妹后面,又是一桶水泼上去。这边的动静,也惊扰了在另一旁上香的罗家众人。

“三丫头,你怎么能拿水去泼你二姐姐?”

常太夫人先走上前,眼中满是不可置信。荣氏走路平缓,跟在她身后到达,一大眼便看到桌脚那团青黑。

“这…可是失火了?”

罗行舟不疾不徐地说道:“二妹妹神思有些恍惚,插香时歪着,香灰落进了香油里。还好娇娇发现的早,赶紧去提了水来,不然今日祖宗可真要显灵了。”

被猜中心中所想,险些酿成大祸的罗薇蓉不仅没有丝毫愧疚,反倒连罗行舟也一道恨上了。兄妹二人一样讨厌,不,如今看来助纣为虐的兄长似乎比妹妹要更加可恶。

“那香…分明是那香有问题。”

“住口。”

一声怒喝,来自谁都没有想到的老文襄伯。年过七旬的老人站在那,虽然饱经沧桑,但脑子里却全是“祖宗显灵”这四个字。

显灵的究竟是罗家祖宗,还是荣家祖宗,当年荣家可是将他当半子养起来。这些年他秘密在一墙之隔,也就是对面书房搁了荣家几人牌位。

宗祠差一点失火,如当年姑苏百草堂一般是从宗祠烧起,这究竟是显灵还是冥冥之中有人在暗示什么。

庶长房不能留了。

“老爷,今日宗祠发生此事,实在不适合再动什么。”常太夫人灵机一动,只要争取足够的时间,待薇蓉在三皇子府站住脚,待娘家忙完这段时日,或是罗四海去西北大败,到时足够她拿捏住庶长房。

“依老身看,不如择日再行分宗之事?”

“不行!”

愤怒的声音依旧出自老文襄伯,常太夫人总算意识到,似乎印象中总会站在自己这边的夫婿,今日却一反常态。

他是在向着荣氏?不对,他分明是在恐惧什么。想起书房中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常太夫人只觉心里堵得慌。不过是几块拦路石而已,至于这些年心心念念着不放?

对罗晋,常太夫人始终存着年少时惊鸿一瞥后万劫不复的少女心;而对荣氏,她凉薄的天性中可没那般多顾虑。拦路石,就该毫不犹豫地一脚踹开。

“这事拖得也够久,既然今日祖上显灵,那便让祖宗看着解决。”

罗晋拍板,常太夫人正想劝些什么,一直坐在旁边冷眼旁观的文氏开口了:“老身也觉得如此甚好,难得府上祖宗显灵,说来也是二小姐的福气。”

见此事关系到如今府上最重要的薇蓉,常太夫人一口气憋在胸口,最终还是给咽下去。那孽障该打败仗还是会打,关键是让文氏说出薇蓉的好。

“那边依老爷,妾身这便名人准备香案。”

无论何朝何代,何时何地,分宗裂族总归是件麻烦事。沐浴焚香三叩九拜等一大堆麻烦事后,终于到了请家谱之时。家谱刻在竹简上,族中每出新丁,周岁后便将其名讳刻于新竹简上,放于其同辈分所在之处。

分宗最重要之事,便是将这族谱分开。看似不重的竹简,每一张的分离,都会尖锐地穿刺着一个负责任的当家族长心魂。当然这不包括老文襄伯,虽然如今他面色也不自然,不过是惊魂未定。

他颤抖着,却以极快地速度将竹简分开。眼睛时不时抬起来,向着墙上牌位看一眼。其他人都当他深觉愧对先祖,只有常太夫人知晓,他是在透过这堵墙,去看对面书房里偷偷藏起来,却终年香火不断的荣家人牌位。

虽然早已隐隐有种预感,这些年罗晋最喜欢的女人始终是荣氏,且对于荣家他始终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心怀愧疚。但如今到了最紧要关头被证实,荣氏还是完全难以接受。

第65章 菊花残

幽暗的祠堂内,火苗闪烁般跳跃,更加映得老文襄伯那张满是皱纹的脸鬼影重重。常太夫人心悸地盯着他看,试图从那不再英俊但却熟悉的五官中看出一丝迟疑。可偏偏事与愿违,除却因过分熟悉而得知他平静的脸下实则紧张不已外,她压根看不出别的情绪。

越是紧张,就证明他越在乎荣家人。越在乎荣家人,对荣家唯一仅存的荣氏,感情就来得越发真挚。

常太夫人突然想起当年,太-祖携官兵攻入金陵城内,不论文臣武将,一律蚊子见了血般冲进元蒙旧贵的宅邸,大肆烧杀抢掠。虽然后来修史美化过义军,但她是过来人,当日亲眼所见记得清清楚楚。武将本性粗鲁,发挥本性烧杀抢掠;而军中平素出谋划策做军师的文臣,也一改往日羽扇纶巾的斯文,坐在轿中命抬轿兵卒再跑快点,待到出府时书生青衫几乎被血迹染成黑色。

那场混乱维持了七天七夜,不说别人,她的父兄也皆参与进来。满城的疯狂下,时任军中一不起眼书吏的罗晋,是其中最为文雅耀眼的存在。同样是青衫,他身上纤尘不染,面冠如玉的少年骑着高头大马过节,回眸间便俘获了她的整颗心。

可成亲这么多年,罗晋的心始终放在荣氏身上。本来她还安慰自己,男人又有哪个能一心一意,只要罗晋最喜欢她,那这一切便都值得。

可如今分宗之事上他明显向着庶长房的态度,一次两次,终于让她彻底清醒。原来这大半生的认知,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梦。罗晋最爱的始终是自己,至于他心底最重要的那个人,毫无疑问应该是荣氏。

一面是自年轻时起绵延大半生的追求,另一面是大半生的老对手,到头来她最重视的人,心下最看重的实际上是对手。

这种认知,实在让常太夫人难以忍受。

“不。”

“曾祖母。”

罗薇蓉的惊呼声,吸引了祠堂内所有人视线。也是在此时,罗晋将所余最后一片竹简分开。原本繁琐的罗氏族谱一分为二,一边是伯府所有人,稀稀拉拉只有几张的另一边便是庶长房。

“收好吧。”

本来插科打诨,甚至拿祖宗保佑来说笑的罗四海,此刻再也没了方才轻松。八尺男儿郑重地走向曾祖父,双手高举自他手中接过竹简。

可不知怎地,本已老迈的曾祖父,这会手劲却是格外大。罗四海唯恐弄坏竹简,影响了全家人福气,一时间也不敢太过用力。两人这般僵持,乍从外面看起来,竟像是祖孙二人难舍难分一般。

正在此时,罗薇蓉惊呼声扑面而来。多年夫妻,罗晋怎会对常太夫人全无感情?情急之下他便放手,罗四海几乎是打个趔趄,好悬才能稳住身形。

“真是个好孩子,这般关系嫡祖母。即便分了家,骨子里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若是有心,日后逢年过节也多回伯府看看。”

文老夫人看向他,眼神中全是赞许。一屁股摔倒在地的常太夫人,刚感觉到后椎传来的疼痛,醒来便听到这么一句。

“不行!”

绝对不能再留那些牌位!

她是这么想的,传到其他人耳中却是另外一种意思。尤其是在场唯一的外人,衍圣公府的文老夫人,她就直接曲解了。

“太夫人,虽然差着辈分,但在这我实在忍不住多句嘴。恕我不敬,咱们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有些事该看开,也不能一直拿着。人老了,凡事就是得看开些。亏欠别人也好,别人亏欠也罢,等两眼一阖双脚一蹬,脑子里不就什么都不想了?

将来到地下,还得靠上面人给咱们烧纸钱。宽和点,给小辈留点好。”

常太夫人手上青筋暴起,她用得着那贱人所生孩子给烧纸钱?

见她这样,文氏仅有的一点同情她年迈之心也彻底消散。心中大抵对伯府情况有了数,有个如此跋扈的老封君一手遮天,伯府教出来的小辈规矩简直堪忧。倒不是她以偏概全,伯府最受重视的二小姐,跟庶长房孙女站在一处高下立分。

“既然家已经分完,那我也不再多留。”

虽然碍于山东孔家面子,文老夫人不得不走这一趟,但她想走却是没人能拦得住。常妈妈亲自往府门外送,一路叫上心腹丫鬟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可文老夫人是谁,莫说衍圣公府一不缺财二也没地方需要文襄伯府帮忙,就算有需要她也不至于为常太夫人放下身段。

“老身向来待人以诚,断不会信口开河。”

依旧是古井无波的脸,临上马车时文老夫人留下最后一句话。躬身目送马车驶过拐角,常妈妈猜不透此言何意。是说不会泄露今日之事,还是在暗自讽刺国公府待人不够诚信?

即便心里已经隐隐确定,她依旧期待是前者。但在跟太夫人回禀时,多年习惯她还是据实以报。

“她分明跟那贱人是一伙的,不行,赶紧给山东那边去信!”

太夫人猛烈地咳嗽着,刚想像往常一样用烟斗敲击桌面,抬起手来却发现,因为今日要进祠堂,她特意舍弃了烟斗,甚至连一双平素蜡黄的指尖都特意清洗过涂上香粉。

气急之下,她只能拿手去拍地面。剧痛传来却没多大响声,她决定不再自虐。可有些疼痛,并不是她想停就能停下。当她发觉手上劲太大,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后边立柱倾斜时,已经为时已晚。

柱子用的一整块泰山石雕琢而成,泰山石重且朝廷轻易不许开采,如此一大块莫说是其余伯府,就连宁国公府都不一定有一块。除却文襄伯府,大概也就太庙能用如此大一整块泰山石来做立柱。两者材质并无差别,不同之处在于,太庙立柱更为高大,且其上雕刻九条盘龙,且其它地方装饰也不是伯府可以媲美。

但无论如何,常太夫人还是以这两根立柱为傲。当初封伯后大兴土木,重中之重当属宗祠。莫说罗家祖先都居住于此,就连他们百年后也得进来,宗祠修得好与自身息息相关。恰好当时百草堂百年积累的金银财宝秘密抵京,她便做主先紧着宗祠用。此举不仅得了罗晋青眼,且也让她在同期修宗祠的贵妇中大大出了一把风头。

当时一想到西侧院中带着庶子为妾的荣姨娘,出门再接受众家夫人对她财力的奉承,当时还是伯夫人的常氏走路都带风。

但就是这根曾经让她荣耀无限的柱子,如今却成了她恐惧的源头。身体止不住后倾,终于后脑勺撞在青石雕塑上,再然后无力地向后滑落,宽大的衣袖挥倒一牌下面的牌位,带着打翻的烛台一同凹凸不平地垫在身下。

“太夫人。”

常妈妈尖叫着将人扶起,常太夫人只感觉后脑勺传来阵阵疼痛,夹杂着一股清脆的响声,尾椎传来撕心裂肺的疼痛。

“快扶太夫人起来。”

“别!”

常太夫人赶忙说着,无奈现场的慌乱掩盖了她的声音。且常妈妈平素惯会体查她意思,如今发号施令旁边自有小丫鬟照做。

被两名丫鬟架着扶起来的常太夫人满身狼狈,深紫色新衣上沾着点可疑的油光。这还不算,在她衣裙后面,凸起的臀部上插着一盏蜡台。

丫鬟见如此实在不雅观,上前碰触试图将其拿下来。可谁料蜡台尖端早已插-进肉里,这一盆常太夫人险些没摔倒。要不是顾念着尖端插-进身体里的剧痛,她可能会真的忍不住再次坐下去,因为腿上被胳到的地方实在是疼痛难忍。

“常妈妈,这可如何是好?”

作为积年老仆,常妈妈自然知晓太夫人这次是伤重了。见她呲牙咧嘴,就连痛楚都得强压着的模样,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唤府内供养大夫前来。

谁知大夫来了,常太夫人却一反常态的不给伸手把脉。任由两名丫鬟扶着,她走到整理牌位的老文襄伯跟前。

“罗晋,既然他们已经分出去,便把那些牌位一并给出去。”

说罢她不顾衣衫凌乱,直愣愣地盯着墙面,似乎能将其盯出个洞来:“好一个祖宗显灵,还不知是哪家人阴魂不散。”

“也对,是时候把荣家牌位归还。”

荣氏一句话,成为了压弯常太夫人的一根稻草。贱人竟然早就知道!这些年老文襄伯可曾带着她,如正头夫妻那般为荣家人上香?

常太夫人那点小心思,荣氏一打眼便能看到底。嘴角勾起弧度,她不再做任何解释,任由别人误会去。反正罗晋供奉荣家牌位,于家人只有利而太多害处。即便爹娘地下有灵看到罗晋不得安宁,也自会将罗家先祖搅到天翻地覆。

罗晋本就打算如此,他毕竟是个外人,莫说对荣家理亏,单是常年供奉外家牌位便多有不妥。先前阿荣没条件,如今他们分出去,正好也把牌位给出去。

“也好,有你照料荣家先祖,总比我要来的妥帖。”

只听后面“咚”一声,本就已经绝望的常太夫人,却是在丫鬟的搀扶下也再站不稳,直愣愣地向后倒去。而尚未拔-出的蜡台,也在丫鬟惊恐的眼神中尽数没入。

第66章 伯府变

当夜常太夫人便发起了高烧,这可难为坏了伺候她的下人。趴伏睡人不舒服,可若平躺,身上如被刺猬扎过的伤又着实不允许,侧躺着也会压到被牌位腘到几乎断裂的骨头。

丫鬟大多束手无策,常妈妈年岁大了精力不济,伺候到掌灯时分便连连打呵欠。

正当无奈之时,平素在松寿堂伺候太夫人,却不显山不漏水的元桃站出来,主动请缨伺候老祖宗。只见她走到床边,双臂伸到腰间轻轻向上托起太夫人,侧躺的老人避开所有要害,昏迷中发出舒服的呢喃。

“如此,在此处垫几床被子不就好。”

元桃低眉敛目,在常妈妈跟前毫不居功:“妈妈想得周到,不过被褥压久了终究会塌下去,奴婢愿守着太夫人。”

“好。”

在老伯爷态度有变,太夫人受伤,松寿堂局势不妙之际,还有如此忠仆站出来为主子分忧,只需一次元桃便入了常妈妈眼。

她上前握住那双细嫩的手:“你且放心,待太夫人醒来后定不会亏待你。”

“三年前若不是太夫人救了奴婢,奴婢早已不知沦落何处,如今所做一切皆是奴婢心甘情愿。”

面对元桃的真情流露,常妈妈不是没有怀疑。回房后,她连夜命人查探一番,果然见到了一个险些被人牙子卖入青楼的孩子。当日府中买下人,太夫人随手指一波,正好站在最角落、最不起眼的是她。

入府后她便一直在松寿堂当差,虽不是最有脸面的大丫鬟,但也慢慢熬成个二等,这么看来应该是没问题。

待到明日一早,常妈妈走到松寿堂,便见元桃昏睡在床边,即便睡着她手也维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而病了一夜的太夫人脸色好很多,额间甚至有些红润之色,一看便知照顾到很好。

“常妈妈。”元桃朦胧中睁开眼,见到常妈妈有些羞愧:“奴婢怎么就睡着了呢?”

见她本能的反应,常妈妈非但没生气,反而彻底对她放心。没想到太夫人这一病,竟然找到个忠心护主又头脑灵活的丫鬟。

“你先下去歇着,这边交给我就是。”

缓步退出松寿堂,掩起房门,元桃飞速将袖中瓷瓶踹到怀中,一颗心扑通扑通跳。蛰伏如此久,她总算可以报答贵叔恩情。

当年弟弟生病,爹娘无银钱求医,本欲将她卖到青-楼。不仅卖身契能赚一笔救命钱,她藏在门后听老鸨说,日后接客所得也会抽一层给家中,积累几年买几亩水田,弟弟说媳妇时家中也体面。

她躲在谷堆后面捂嘴不敢哭出声,是路过的商人贵叔救了她。至于牙行,那压根就是贵叔刻意安排下的假象。

露出轻松的笑意,元桃看一眼不远处的正院。伯夫人秦氏忍耐这么多年,她会放弃这次机会?

大秦氏显然不会放弃,这些年一直屈服于婆母淫威之下,甚至连小儿媳妇都不将她放在眼里。先前倒不觉得有什么,但这两个多月有入京的庶长房比着,她一天天发觉自己这些年过得有多窝囊。

明明夫婿是正儿八经的文襄伯,她是伯夫人,可长房手中又有什么?甚至连伯府的祭田,如今还依旧攥在婆母手中。

“厨房采买是怎么回事?一颗蛋也能要一百文,我这吃的不是金蛋,也能算银蛋。”

“花圃是谁在负责,太夫人还病着,竟然摆如此喜庆的杜鹃,你这是在扶额称庆?”

山中无老虎,大秦氏终于能称王称霸一回。开始她还有所收敛,但眼见太夫人脸色越发红润,却始终昏迷不醒,尝到甜头的她胆子也越来越大。

终于她将手伸向了账房,在动手之前,她还是决定给玄武大街的庶长房,也是如今的平西将军府送个信。

**

将军府内,徐氏合上账本,端起房中丫鬟送来的茶水,靠在獐子皮后背上,偷得浮生半日闲。

“娘亲,尝尝女儿新做的药膳。”

罗炜彤亲自端着托盘进来,后面跟着有些着急的咏春:“小姐跑慢点,仔细撒了,端茶送水这种粗活奴婢来干就是。”

咏春深觉惶恐,来金陵后府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而作为府中最受宠的小姐身边唯一大丫鬟,她也彻底闲下来,一应吃穿用度甚至比惠州城有些小吏家嫡出小姐还要舒坦。抛却吃穿不说,那些小姐偶尔还要做些针线,或是陪伴家中长辈,到她这房中琐事有二三等丫鬟做,小姐爱好又是那般独特,她竟成了府内最闲的人。

那怎么行!夫人小姐待她这般好,日日偷懒她着实心下有愧。

可绞尽脑汁,她也想不出该做什么。

待她跟上小姐脚步,就见她已经笑眼弯弯地凑在夫人跟前:“娘亲闻闻香不香,曾祖母可喜欢喝。若不是女儿手快抢出一碗,您定是喝不着。”

徐氏尝一口,微眯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惊讶。女儿当真是祖母嫡亲的曾孙女,掌膳天赋之高与其一脉相承。

“不错,不过今日的药不能省。”

说罢徐氏便见小女儿脸耷拉下来,满是喜悦的眼眸也染上灰暗。是药三分毒,即便她已经尽力用最好的药材去降低副作用,也不愿爱女经年累月的喝。

可她那毛病,此时不多用点药,一辈子都不会有转机。虽说男人三妻四妾,妾所出子女也记在正室名下,自幼养在身边大抵与亲生无异,可没个亲生孩子的后宅夫人,这辈子注定留下遗憾。

这一切该怪谁?怪袭城的凶狠倭寇?怪贸然抽回大部分守兵的昏庸安文帝?归根结底还是怪她自己,怀胎七月还坚持上城墙。

“喝完今日午膳可以多用三块点心。再晚点,就减一块。”

娘亲向来言出必行,罗炜彤捏着鼻子一饮而尽:“女儿去漱口。”

见那抹红色身影消失在门边,徐氏摇头叹息,一半惆怅一半宠溺。回头再见咏春时,她已经恢复了当家夫人的精明和端庄。

“咏春,算起来你跟着娇娇也有九年了。”

莫非夫人终于意识到她有多没用,要将她嫁出去?的确,咏春就是深觉自己没用,别的活做不了不说,就连起名的由头,那个自幼学习、放普通人群中还算厉害的咏春拳,到自幼拿习武当玩耍的小姐跟前,压根就不够看。

“是。”

明明心下惶恐却还能尽力维持好情绪,这丫鬟不错。徐氏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作为女儿跟前留最久的丫鬟,咏春自然有其独到之处让她青眼有加。

“入金陵后,你感觉如何?”

难道夫人当真要赶她走?咏春咬唇:“金陵自然比惠州繁华,小姐也较在惠州时开朗许多,奴婢看着心下高兴。不过让奴婢惶恐的便是,府中进了好些个新下人,小姐房中更是新添四哥丫鬟。他们一上手,奴婢整日颇有些无所事事。”

徐氏点头,先想着主子,又不避讳自己短处,一一坦诚道来,这便是咏春最大的优势。更何况她样貌中上,但又不似娇娇那般灵动,站在女儿身边不会抢人风头。再者,她头脑还算灵活,自幼与娇娇一道长大情谊也深厚,日后若做背主之事也得多多思量。

暂时也没更好的人选,就她吧。

在咏春几乎跪下来,恳求夫人不要赶她走时,徐氏发话了。

“你可愿意学习记账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