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一桩。”

在太医的一头雾水中,他飞快抢过帕子,转身消失在夜色中。他得快点给师傅去信,如果先前只是想征得他老人家应允,如今他却是迫切地期待他能归来,彻底解决安昌侯府那堆烂摊子,甩掉纨绔身份,光明正大地上罗府门提亲。

想到这他是多一刻都忍受不了,趁着夜色回到朱雀大街,离文襄伯府不远处,一处至今无名的宅子里。点亮书房灯,拿起毛病,平日出口成章的锦绣才华,如今用起来却是捉襟见肘。饱含墨迹的纸团围着桌子绕一圈,直到天明破晓,他终于痛苦地憋出一页信。

誊抄一遍晾干,小心装入信封,用漆封封好。伸个懒腰正准备去眯一会,背后突然伸过来一只手。

“乖徒弟在给谁家姑娘写信,那么用功,让为师来瞅瞅。”

周元恪扭头,略显阴暗的黎明烛光中,师傅依旧是三年前的模样。此刻他正坐在窗沿,毫无形象地揉搓着那封信。从漆封位置看,他应该是拿倒了。

“呀,竟然是写给为师。这字怎么如此难认,乖徒弟书法,不是跟着本门后山那几块玄秘塔碑所学?”

瞬间他有些后悔冲动下的决定,让师傅上门提亲真的能成,会不会到最后变成添乱?不过后悔只在一时,师傅为人他还算了解,虽然对着他这幅模样,但同陛下一样,到别人跟前他还是很能端起来。

“师傅,你拿倒了。”

“哦,原来如此。”窗边之人正过信封,颇为兴奋地说道:“看来为师于书法上大有进境,同一行字倒着看都能悉数认清,为师不愧是天纵奇才。”

见他碎碎念个没完,他干脆封闭五感在书房中练起了功。待一个周天运行完,外界隐约传来那点声音,差点让他真气逆流。

“原来是这丫头,人家不已经有了青梅竹马的表哥,表哥表妹天生一对…”

第74章 真相白

“徒弟,你这样做可不厚道。不过这丫头人倒是不错,毕竟是弘真那小子教出来的。还是徒弟有眼光,抢来的才稀罕。”

周元恪扶额,床沿上坐着的老翁那般不着调,究竟他俩谁才是师傅。

回忆起从安昌侯府被强行捉走拜师的这些年,他不禁为自己掬一把同情泪。那会他才多大?就担负起照顾师傅和师叔的重任。

记忆最深一次,两人在报恩寺后山对饮,喝个酩酊大醉。当夜下起雨,若不是他及时发现,他俩非得摔下坍塌的山崖不可。

“不是稀罕,是不抢压根就没机会。”

“谁说没机会,弘真那老和尚还敢嫌弃我土地不成。徒儿莫急,为师这便与他切磋一番。”

话音刚落窗边已没了人影,只有抽出的那页信纸,昭示着他的到来不是晨间一梦。弯腰拾起纸团,顺手投入火盆中。烧到最后他才后知后觉想起来,师傅临走时有些气势汹汹。若他惹恼了弘真大师,那岂不是弄巧成拙?

“这可如何是好?”

自打过继安昌侯府后,便在几年内迅速长大的周元恪,却是罕见地一筹莫展。焦灼之际,窗边飞来一只信鸽,正是镇北抚司特有的联络方式。

解开鸽子腿上绢布条,陛下亲召的字迹映入眼帘。袖子中滑出一方手帕,上面还残余些许乌黑的药渣子,这会他一个头两个大。

昨夜之事太过震撼,他几乎已经忘却,他那位做皇帝的师叔于八卦一途有多敏锐。许多事,诸如三王爷那些小动作,不是他不知道,而是压根懒得去管。论心思缜密,陛下若自认天下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心下笼罩一层阴云,他经密道入宫。不知等待多久,开完小朝会的陛下终于腾出空来。

“知道了?”

这是什么意思?焦急之下周元恪向来灵光的大脑有些转不动。御座上的承元帝,却是饶有兴趣地看着此刻的小师侄。

这才有点孩子样,见惯了一本正经,就算习武再苦也咬牙坚持下来,忍耐力优于多数成人的小师侄,他更喜欢其如今的模样。作为一个护短的帝王,他很乐意为顺眼之人排忧解难。偏偏无论师兄、或小师侄,甚至连荣氏,都是如出一辙的性子。再苦再难也能自己闯出一条路,从不说来抱下他这现成的大腿。

“莫非见那丫头那般久,你还不知道?”

欣赏够了,承元帝扔下这句话,默默去看小师侄如梦方醒地模样。

“陛下早就知道,她自娘胎里带出来那毛病?”

“当然,师叔可不是一般人,是真龙天子。”

听着他略翘起来的尾音,周元恪便知道自己被耍了。恢复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一双冷眸看向御座上恶趣味地师叔,他冷声道:“陛下当真是神机妙算。”

他就一点都不好奇,朕是怎么知道的?见小师侄又恢复往日清冷模样,承元帝百爪挠心。

“神机妙算倒不是,当年报恩寺落成之时,弘真大师曾向朕要了些东西。”

“何物?”

“还不是燕京行宫中存那颗,北疆进贡上来的天山雪莲。”

天山雪莲可是疗伤圣药,其辅助之药也马虎不得。知晓药方,再结合卷宗上当日倭寇袭城时,惠州城内所生变故,陛下能猜到也在情理之中。

想明白这一点,周元恪确是放下心来。既然陛下早知道,且没丝毫阻挠之意,那他也就不用太过担忧。自小到大身为过继嗣子的境遇,让他对子嗣并没有那般执着。

大齐疆域辽阔,人生又如此短暂,抛却生儿育女,还有许多事能引起他兴味。且冥冥中他有种预感,小丫头也不是那种安于后宅相夫教子的刻板闺秀。

“师傅已然回京,有些事我自会守口如瓶。”

承元帝一噎,师兄竟然回来得这般早。对于那位年长他一旬,终年飘忽不定的师兄,当过多年皇帝他也有点犯怵。那人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六艺皆通。当年与安文帝最后一战,对峙江边时,他能孤身一人潜入城内,劝降守城将领,开城门里应外合。

对于他如何劝降成功,如今还是个谜。这些年下来,承元帝多少心中有数,劝降那些老顽固绝非易事。当年师兄惑心之术已那般厉害,如今过去这些年,他能达到何种程度?

他倒不怕师兄,毕竟除却师兄弟关系外,他们还是嫡亲的兄弟。虽然师兄从未承认过,模样也无一丝一毫相似之处。但接触多了,从一些无意间的小动作中,他仿佛看到昔日太子大哥的影子。当年父皇所出众兄弟中,他最为佩服的便是太子大哥。到如今即便他想要这帝位,他也会毫不犹豫拱手想让,毕竟那本该属于大哥。而他能在驱逐侄子安文帝后安心为帝,也是因为得到过师兄首肯。

可师兄于帝位毫无眷恋之意,他也只能一大把年纪继续管天下这摊子烂事。虽然不做太子也不做皇帝,但师兄本性中的护短之意比他更浓。就拿元恪来说,明明逗弄最狠的是他这当师傅的。但他是他,别人敢动元恪一指头,他绝对追杀那人到天涯海角。

细细数数,这几年趁师兄云游在外,他没少拿磨练心智的由头,派元恪出任务。虽然本身没多大恶意,但他承认其中夹在了自己一丝恶趣味。如今师兄冷不丁杀回来,他却着实打个机灵。

“还好,当年送了那株天山雪莲。”

空无一人的大殿中,承元帝劫后余生般地庆幸道。小师侄方才那话意思很明显,因着他送药救罗家丫头一命,师兄那边他不会去告黑状。

天山雪莲说来珍贵,但他也见过,不过是朵早已萎蔫的大白花。他没病没灾用不上,没想到当日因感怀生母的一点孝心,如今非但让他逃过一劫,还收获了师侄的真诚感激。虽然身为帝王不缺一个人这点感激,但本门就那一个小徒弟,逗弄归逗弄,他还是很喜欢这小辈。

“光顾着琢磨师兄之事,竟然把正事给忘了。”

拍下脑袋,承元帝瞅瞅早已空了的正殿,轻松下来唇角再次扬起戏谑的笑意。眼见大军开拔,徐家小子却是一刻都忍不住。就这会,指不定下朝的徐尚书已经坐在罗府正堂,亲自向女儿女婿提起两家亲事。

承元帝所料没错,徐家本没想这般急迫,毕竟娇娇还未及笄,今明两年有的是功夫,等行知从西北回来,再议亲也不迟。

偏偏昨日之事给了徐行知极大震撼,单一个袁恪他还没那么怕,可娇娇表妹看向袁恪的眼神,明显多了些别样的意味。喜欢一个姑娘多年,他明白,那便是他一直追求的东西。

他不能再等下去,故而一回府,禀报完从军之事后,他便郑重提起了这门亲事。毕竟是亲孙子,老太太先忍不住答应下来,其他人也不便反驳。想着左右娇娇是亲外孙女,孔氏也不是那严苛妇人,向来拿她当亲生女儿看,嫁进来也委屈不着他。

故而今日一早,待徐尚书回府,一家人凑齐了悉数登门拜访。听闻亲家上门,荣氏忙携儿孙亲自迎接,这会两家人正坐在正厅里,就着丫鬟端上来的茶水谈事。

“素娘还不放心你大哥大嫂,他们委屈谁,也绝不会让娇娇吃一点苦。”

徐家老夫人劝着女儿,心中颇为不解,素娘虽自小有主意,但也不是不讲情面之人。一桩天作之合,为何到她这便推三阻四。

徐氏咬紧双唇,余光向院外瞥去。花园中,娇娇正与梦瑶赏花喂鱼,不知说什么,一会吵一会笑。即便隔着远看不真切,也能想象出此刻她脸上那双大眼定是活灵活现。

这般天真烂漫的女儿,本应一世幸福顺遂,为何偏生摊上这事?

见她犹豫不决,孔氏也急了:“妹妹莫非是怕我苛待了娇娇,这些年难道你还不知我为人?”

“自然不是?”

“那便是看不上行知?我也知道那孩子性子有些软,比起行舟是差了些…”

徐氏忙打断她:“嫂子千万莫这么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行知跟行舟哪个都不差。只是…”

“素娘,事到如今也不便再瞒下去,亲家总归不是外人。”

荣氏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到徐氏跟前慈祥地说道,脸上全是安抚人心的意味。

斟酌再三,徐氏缓缓开口:“正因为行知是个好孩子,我才如此犹豫不决。爹娘、大哥、嫂子你们也知道当年我怀娇娇时出了点意外。那一箭从肚子直接穿过去,不仅差点要了我命,受伤更重的娇娇。她小腹几乎被穿透,虽经弘真大师悉心救治保住性命,但病根始终未曾除去。她…”

闭眼徐氏快速说道:“她可能终生都无法有孕。”

“怎么可能!”

满心期待地徐行知弹起来,脸上全是不可置信。那般活泼的表妹,怎么会是姑姑口中那个落下病根,扶风弱柳的娇小姐。

没等他尾音落下,门口传来另一道声音。与表姐争执许久,口渴之下打算悄悄溜进正房倒杯水喝,没曾想刚靠近房门便听到这番话。

罗炜彤捂着肚子,神色间满是不可置信:“娘亲,这是真的么?”

第75章 终开窍

罗炜彤不知是怎么跑出府内,待她停下来时已经到了河边。晨间雾气完全散去,暑热逐渐升腾,河边传来小贩叫卖声,合着烧饼的酥香,她这才发现自己饿了。

“尝尝。”

耳边伸过来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油黄的纸张中包着一只冒热气的烧饼。烧饼很大,形状有些粗糙,但刚出锅合着芝麻的香甜还是让她忍不住流口水。

“多谢。”

坐在台阶上,双腿耷拉到河面上,绷紧脚尖绣鞋便能在水中漾起一团水花,一口口吃着烧饼,她心情逐渐平复下来。

“个头太大,吃不下。”

旁边那只手想都没想接过油纸,顺手递过一只水壶。罗炜彤拧开壶盖,仰起脖子酣畅地喝几口,转身递过去,才发现袁恪正就着她方才吃剩的印记,啃着那只比人脸还大的烧饼。

瞬间她赧然起来,再看水壶目光也有了变化。他应该用这个喝过水,可他都不嫌自己脏,她还多计较什么。但再往深处想似乎又不是那回事,他会缺那一个烧饼钱、或者一只水壶。

这厮分明是想占自己便宜!

平静下来的心得到此番定论,瞬间她心下五味杂陈。有人喜欢,且那人还是如此优秀的少年郎,她自然欣喜不已。可摸摸肚子,如今她就是只不会下蛋的母鸡,估计嫁给市井商户也会遭人嫌恶,哪能祸害表哥…甚至他。

“这般不高兴,是还没吃够?”

对面戏谑地声音响起,修长的手指掰一小块烧饼,塞进她因思考而微张开的嘴里。她赶紧吐出去,将那一小块烧饼放在手心里捏来捏去,是不是掐一点喂给靠岸的游鱼。

“喂,袁公子,你说我这人是不是特差劲?”

“恩?”

周元恪疑惑,昨晚离开罗府时,一家四口不已是其乐融融。按理说,即便她当时反对罗行舟参军,这会也应该谅解。

难不成中间又出了什么事?

“你看…”边想着罗炜彤便掰手指:“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女红针黹,甚至连主持中馈的算账都疏于学习。整日只知舞枪弄棒,几次三番在外面被罗薇蓉说得灰头土脸,给爹娘丢人。甚至如今,就连…”

犹豫了半天,那话她始终无法说出口。说来也怪,明明她知道此事乃是既成事实,埋在心底也不会有丝毫改变。可一看到那双深邃的眼眸,她还是对自曝其短有些难以启齿。

吃完烧饼随意将油纸团起来,周元恪恰好看到小丫头抚摸着肚子,面露痛苦之色。自打金陵城外相识,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小丫头脸上见到如此愁苦的神色。往常即便面对文襄伯府百般刁难,她也时而如火狐般狡猾,时而没心没肺一笑,无论处境再艰难,她也从未这般低落过。

一个念头闪现在心底,莫非小丫头已然知晓,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

没有太多犹豫,他便已经确定此事。心下叹息,再见对面愁眉苦脸的小丫头,他的心疼和郁闷,一点都不比她少。

“当然不是,女红针黹自有下人来做,不然府中养那般多绣娘做甚。至于算账,找个可信之人便是。至于几次陷入险境,那全是因小人作祟,没必要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你是将军府小姐,本就该活得轻松自在些。”

顿了顿,他还是忍不住说道:“同人不同命,既然已有个好的出身,好生享受便是。终日愁眉苦脸,早晚有一日你会跟安昌侯夫人那般,过得万分凄惨连个小门小户出来的姨娘都比不上。”

安昌侯夫人?好久罗炜彤才反应过来,那位不正是周元恪名义上的母亲。她终生没给安昌侯留下一儿半女,难道自己日后处境注定如她那般?

“侯夫人也是可怜之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即便她无子无女又如何。世间女子可做之事,并不只有相夫教子。就如太-祖高皇后,在太子不甚中箭身亡后,一手创办慈幼局。那般多失怙幼童,心底皆把皇后敬若神明。”

高皇后么?

似乎他说得也有些道理,罗炜彤只觉胸口阴云逐渐散去。金陵城中最不缺的便是达官贵人,嫡妻无嫡子者也不在少数,但除却安昌侯夫人外,倒没听说哪家夫人过得凄惨。

“不只是相夫教子?”

“当然。”

周元恪笃定说道,看向小丫头的眼神是前所未有的柔和。她竟然能这般快想明白,着实让他惊讶。毕竟生育之事,于女子而言太过重要。

待罗府家丁找来时,就看到她家小姐悠闲地坐在河边,捏起石子朝河里打着水漂。唯恐家丁刺激着妹妹,罗行舟命人原地等待,自己一人小心翼翼地上前。

“哥。”

面对突然转过头来,虽然眼睛有点肿,但神色明显已经恢复平静的妹妹,罗行舟长舒一口气。看来她真的只是在河边散心,并没有什么其它诸如轻生类的念头。

究竟是谁帮了忙?

他了解妹妹,虽然娇娇聪明,但有些时候爱钻牛角尖。尤其今日所受刺激那般大,这么短的时间能想明白,定是有人给她剖析过此事。

可连他都不知该如何宽慰的事实,那人究竟是怎么说的?

百思不得其解,如今也不是旁敲侧击问明真相之时。尽管如此,罗行舟心中总闪过一道青衣身影。虽然没有任何征兆,但他就觉得此事跟袁恪脱不了干系。

“回家吧。”

“好。”

心下已然百感交集,这会罗炜彤却不再排斥回家与人交流。因为她清楚,即便一辈子不能生,家中也不会因流言蜚语厌恶她。而且无论她日后想做什么,上至曾祖母下至兄长都会无条件支持。她就是有这种把握。

心里有了底,想明白后她缓步走向兄长,一张迎着午阳略微出薄汗的小脸上,全是坚定与安心。

“回家。”

握住妹妹小手,罗行舟无声地给予她支持和温暖。其实现在他心里也万分复杂,家中出了如此大的事,偏偏明日就要出征,这会不论是他还是爹爹,全都放不下家中老小。

还有得知此事后表哥反应,也着实让他心寒。虽然抗拒和震惊是人之常情,他也未尝有太多嫌弃娇娇之意,可他竟无半点安慰之言,论起心智他何止是不成熟。

正想着此点,旁边带着试探的问询声响起:“外祖父一家可是走了?”

“恩,我出来时刚好跟他们一路。表哥他…应该也无…”

支支吾吾了半天,他实在开不了口去为表哥辩白什么。半晌沉默,反倒是罗炜彤先开口。

“我知道表哥他并无恶意,只是跟我一样被此事震撼。还有外祖父一家,他们肯定都在为我惋惜。”

这样想也好,罗行舟与外祖父一家接触较多,即便不是因为血脉亲情,也足够了解那一家人。他们绝对是真心实意地对他和娇娇好,可再好也终归比不上自家孩子。

叹一口气他没再说什么,如今多说便是往娇娇伤口上撒盐。掀开马车帘子扶她上去,他一道跟上去,打开小桌上食盒推到她那边,递给她一双筷子。

“临出门前曾祖母命人捎上的,你先垫垫肚子,一会就回府了。”

她一言不发,便不听家人劝阻的跑出来,曾祖母是得有多担心。可她非但不生气,还边招待外祖一家人,边夹缝插针地命人追被这些点心。

捏起一颗虾饺,罗炜彤鼻子一酸,眼圈微微有些泛红。她赶紧低下头,掩盖住窘色,一双手胡乱合上食盒盖子,顺手捂下肚子。

“刚吃了个烧饼,我这会饱着呢,哥你先吃。”

罗行舟没接推过来的食盒,而是递一方帕子给妹妹。手帕是湖蓝色的冰婵纱,与她去凉国公府赏花宴时穿那件衣裙用的同一布料。擦在脸上,既柔软又有份清凉感。

舒适地触感传来,心下放松她头靠在兄长身上,安心地发出一声长叹。听闻此声,罗行舟终于放下心来,吩咐外面车夫开始往后赶车。

待罗府马车走远,桥洞内闪出一道青衣身影。望着缩成一个小点的马车,周元恪总算轻松下来。

方才劝慰时,他不是没想过就此吐露心意。毕竟这大概是小丫头十几年人生中最脆弱之时,一举攻克心防的可能性很大。可斟酌再三他还是放弃,一则他相信日久见人心,及笄之前小丫头心中自会有他,而到那时他有能力摆脱安昌侯府一滩浑水。

其二也是他最担心之事,方才巧遇小丫头时,他正在追着打斗痕迹满城寻觅师傅。从那几处看似不慎掉落的砖瓦中,他能看出师傅是在跟弘真大师认真切磋。若是此刻他趁人之危,过后难免被大师厌恶,弄巧成拙可不美。

于是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做一位谦谦君子。可这般做危险也极大,万一有人捷足先登,安慰小丫头一番顺势走近她心里,那他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故而他藏在石桥后,想着若是徐行知一道跟来,就算拼着被大师厌恶的危险,他也得先吐露心意。

所幸,最终来的只有罗行舟一人。

第76章 履赌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待周元恪循着打斗痕迹走后,他本已确定无人的拱桥后钻出两位略显邋遢的老翁。

没头发的那位一脸嫌弃地扔过一只烧饼,脸大的饼砸在对面脸上,在抵到鼻尖时被伸出来的舌头刺穿接住。

“打半天刚好累了,多谢大师关心。”

弘真大师嘲讽一笑,自怀中掏出另一油纸包,里面整齐地包着四块桃花酥。金黄的色泽,让旁边咬一口饼的糟老头吞下口水。

“分我点,绝不跟皇帝揭穿你老底。”

“随便你揭穿,这点心可是我徒弟孝敬,就算皇帝想吃,也得派你徒弟前去罗府做梁上君子。”

尝一口桃花酥,弘真大师脸上全是满足。小娇娇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徒弟,尽管他这做师傅的人未露面,甚至留书一封阐明早已离开金陵云游四方,她依旧不忘每日在小厨房窗沿上放一包桃花酥。

只是要不是每次都半份就好了,虽然他上了年纪不能吃太多甜,但他可以肯定,小徒弟一定是恼恨那些年梳着花苞头漫山遍野追着他抢点心,每次只能吃到半份,无法尽兴,如今刻意报复。

正在想着,他便听对面糟老头戳穿此事:“不过是几块点心,估计连半份都不到。”

当即他跳了脚:“那又如何,有些人连一块都吃不到。”

就这样因几块桃花酥,两位当今武林最神秘的高手,在桥墩下再次比划起来。见招拆招中,弘真大师终究被对面抢了两块桃花酥。

最终两人气喘吁吁,毫无形象地坐在河边,弘真大师打个呵欠:“老胳膊老腿,如今只能跟你打个平手。”

“没打输,弘真你可得愿赌服输。”

“我们什么时候打过赌?老匹夫。”

“我说老和尚,你可别揣着明白装糊涂。当年我可连江山都放弃,就换来你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