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辰龙这小孩子因为不甘心,本能地让自己时时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让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喜欢他。

他们有话就和他说,被季辰虎欺负了也找他评理。

他不喜欢这样交际的。

但除此之外,他想不到办法保住自己的位置。

在小渔村里。认字的其实没什么用处的。

胆大有力气才重要。

后来到李家做了上门女婿,他这样讨好人、关心人才能让自己生存的性格就越来越明显了。

就算他早已经不是小孩子,他早已经聪明有心计会做生意,得到了北坊上万人的拥戴。

但他心里的阴影还在。

他还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随时都想让身边人承认他的小孩子。

西南夷山里身强体壮兄弟众多的楼云,,他和季辰龙毕竟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回他去金国做官。我还以为他改了这毛病了。”

她苦笑着。

二郎和三郎不和。除了季辰虎在疫病时抢了二郎的药,更有他们从小就有的心结。

现在季辰龙自立门户,冒着被金人发现的风险想办法做官。把唐坊让给了三郎。

她知道他是想从以前的恩怨里走出来,所以她愿意支持他。

但她没料到,事情并不会如她所想的那样顺利…

想改变就要付出代价。

他为了在金国做官,却和李海兰闹翻了。

季辰龙坐在回宿州的漕船上。彻夜未眠。

那一天他在田庄里劝李海兰跟着他离开,结果。她根本没兴趣听他说起他以后要回大宋的事,她也拒绝了他逃宫的要求。

她只是写了一封信让他带给季青辰。

他无法入睡,索性起船点了灯。

季辰龙拆开了那封信。

其实不看他也知道写些什么。

无论如何,当初要不是阿姐的坚持。他本来是打算按当初和义父的约定,同时娶了李家三个女儿的。

这样才不会有人伤心。

可是海兰她不愿意。

海兰是小女儿,因为母亲不在。她从小就被阿爹和两个姐姐让着,宠着。

她太自私霸道了。

那时。就算大姐墨兰沉默不出声,二姐秋兰哭着求她,她也咬牙没有点过头。

因为她知道季青辰会支持她。

所以,她在信中写了,

“阿姐,出了唐坊,到了金国我总算才明白。以前我就算心里不高兴,也必须忍着。

那不是因为有大姐和二姐。”

而是因为她自己。

她不应该喜欢季辰龙。

“我以为,只要我有想要的东西,所有人就会像大姐和二姐一样,全都让给我,让我高兴。”

然而,出了唐坊,猛克奴主家的娘子仆喜可不会让着她。

但她李海兰,却从来不是弱者。

“我去骂三郎一顿。你帮着我把迟冀北调到淮阴县去。好不好?”

季青辰站了起来,走到楼云身边拉着她的衣袖。

看着她的笑颜,听着她软语央求,楼云觉得实在没办法拒绝。

更何况,季青辰说好把亲事订下来,她就要离开楚州去高丽转船。黄七郎的海船已经

在港口附近准备接她了。

他却在想怎么开口让她等几天。

完颜景的生日快到了,按礼节赵官家会派使节去金国为完颜叔叔贺寿。

她如果杂在使节团里去敌国好歹安全一些。说不定他还能送一段路程。

为了以后好劝说,现在迟冀北只能先牺牲了。

他在心里骂着迟冀北多管闲事,又嘀咕着季青辰的心腹妈妈们小道消息太多。

就因为他要让张学礼去季府递贴子求亲,季青辰就招了劳四娘来问。

季府里当然要准备一二才好。

结果,三郎这个弟弟这几天还在淮阴县没有回来。

季青辰便决定,在水亭里吃完干果零食就坐船去淮阴县。

看看他到底在那里干什么。

楼云不放心,当然就要陪着她。

“我随你一起去吧。”

他无奈站起,答应了从淮阴回来,就把迟冀北调去做县尉。

反正他家老爷子和张学礼关系好,早就提过想要为儿子谋个官身。

他如此体贴,却被她讥笑要当面看着她骂弟弟,才觉得对迟冀北公平。

楼云只当是没听到。

茅草亭子下面就拴着好几条半旧的方头中型河船。

从大清河去淮阴县极是方便。

他在舱中坐好,看着劳四娘走进来那模样,知道她必定还要和季青辰禀告三郎府里的事情。

刚才就是因为这管事娘子禀告了一件事,才让季青辰觉得,还是把迟冀北调开才行。

“许娘子在不在府里?”

“大娘子,今日是兰英社的社日,许娘子在龙王庙前租了场子,开了箭会。这回她经迟社主的引介,在楚州城为秋兰娘子说了一门亲事。”

“为秋兰?”

季青辰吃了一惊。

她刚才只是听劳四娘说了,许淑卿为坊民说亲,有迟冀北在中间牵线,她觉得不太妥当。

现在听得这亲事竟然是为了李秋兰,她就更觉得不好办了。(未完待续)

216 喜事临门

黄七郎的海船停在了楚扬河道入海口,本来是要等着转送季青辰去高丽。

不过,因为接了楼云的消息,他知道宋廷派使者去大宋。

他也觉得季青辰随团走比较安全。

“楼大人果然大度。”

他索性下了船,跟着左平到了扬州瓜洲渡口接了王世强,笑咧咧地道:

“王贤弟,大妹子这回和楼大人订了亲,她和楼大小姐也是亲戚了。”

他这样说着,其实并不看好季青辰和楼鸾佩见面能好好相处,咳了咳,转开了话题,

“楼大人将来少不了和咱们打交道。你看,他大人也没把你当外人。他当初在官家面前没给你使绊子,现在也没有防着你。”

“…黄七哥说得是。”

王世强受命出使金国,这差使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大小韩一系手上抢过来的。

官家既然有心北伐,岂能会偏听大小韩的一面之词?

他看准了这个时机,可以为官家到北方去探听一下虚实,所以在官家面前自荐了这个使节之职。

他在延和殿面圣讲学后,被赐了进士出身,佩紫金鱼袋。

现在是国子监副祭酒并弘文馆直学士之位。

太仓学院的山长他还不稀罕。

他现在努力的方向是,他的品级是能上殿的清贵京官,官位更是好听,却没有实权。

他需要让官家看看他的忠心和能力。

“七哥放心。我这回路过楚州,自然会和楼大人暗中商议军中之事。”

他知道,楼云八成没料到他是使者。

料到了,他就得反悔不让季青辰与他同行了。

他也是想与这位淮东节度使交好,联手在北伐里与大小韩争功。将来他才能在朝廷中占得一席之地。

所以,要不要让他带着季青辰去金国,完全看楼云的决定。

“官家派了王世强?”

楼云前脚在船上牺牲了迟冀北,哄了季青辰开心。他已经和她说了再等几天,让她与使团一起出发的事。

没料到,后脚他回到了军衙门,就得到了消息。

王世强这位“使金国寿节礼物官”已经坐船进了楚扬河道。过几天就要到楚州来了。

就连张学礼这老头。听到这消息,他在一边看上官的神色都有了些同情。

楼云忍着心里的小阴暗,笑着开了口。把铺户加紧送来的公文一丢,大度笑道:

“季娘子是要去山西金阁寺。王大人是要去中都京城贺寿。并不同路。不过是要同坐一段漕船。到了山东济州码头就要分开。这并不算什么。”

背地里,他马上去查问黄氏货栈运粮到青州的海船。

他叫来了李全,和他商量从海路去青州的行程。

他楼云可以亲自押船运粮。顺路陪着季青辰一起去青州港。

然后让她从青州去山西金阁寺。

虽然不合体统,但现在是要笼络山东义军的时候。

除了十八连环寨。还有一处的山东义军没有投诚。

他身为淮东节度使,深入敌后,他只要在李家寨坐着,让李全去请了人家的寨主过来。

缺粮的时节。李全是不敢和他乱来的,他对外只说自己是寿威军或者武宁军的团练使。

真实身份是否要说明,等见着了那寨主再相机行事。

那位寨主亲见了宋廷大官招安的诚意。向他讨两个官位,再吃吃喝喝几顿。

他说不定就把这一路义军收服了。

而且。他也可以亲自查探这条海路能不能在战时运军粮。

这真是一举三得的妙计。

——他怎么可能让季青辰和王世强同路?

然而季青辰既没有打算和王世强一路走,也没有打算和楼云一起坐海船去青州。

她骂了三郎一顿后,迟冀北虽然被调去了淮阴做县尉,但他家的亲戚找上门来了。

“姓耶律的契丹巨商?拿着黄东主的贴子来请见我?”

季青辰表示,姓迟的能和姓耶律的拉上关系,这实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但迟冀北和兴盛船帮是对头不是朋友,她是一清二楚的。

迟冀北虽然只是小地主,但飞云社里有一位副社,迟家里有一位表亲都是本地雄风帮的头目。

雄风帮是楚州最大的驴马栈帮。

它走的是旱路上运货的生意。

自从河道初开,那驴马栈帮在江北榷场揽到的生意大减,正和三郎的船帮一直在抢生意。

迟冀北就算喜欢许淑卿,总分得清里外亲疏吧?

他居然还为许淑卿牵线说亲事?

她心里怀疑其中有鬼,这才先央了楼云帮她调开迟冀北。

前些日子,她骂了三郎一顿后,他也再没有去淮阴县。

那天她到了淮阴县,季辰虎虽然喝了不少酒,但看到自己姐姐还是认得出来。

她的马车停在了兴盛船帮的坛口附近的街拐角。

这马车是同去的楼云为她叫了驿馆的马车里,楼云等在了码头河船里,她揭帘看着车外的三郎。

火把照出他半红着脸的醉酒模样,

她没有马上责问他半夜三更从哪里回来。

季辰虎被姬墨请到了马车面前,但他身后跟着不少人。

举着支支火把照路的,自然都是他兴盛船帮里的兄弟。

她难道还要在大街上骂他在这里养外室,不回家?

“阿姐,你怎么来了?”

季辰虎喷着酒气,如今的打扮果然和在唐坊里不一样。

他高高大大,面目英俊,如果换了女人衣裳,仅看眉眼能和季青辰有个七八分相似。

他梳了发髻,穿了一身鲜亮的白底赤红大花的春日襕衫。

衫外罩着红色笼纱,系着金镶玉带。

他的发髻玉搔头上还歪插着两支酒席上的粉红月季花。

她瞥了眼季辰虎的腰间。

暴发户季三官人在腰上还倒插了一柄折扇子,果然是风流卖醉刚刚回来的模样。

她轻声说了一句。

“…我要和楼大人说亲事了。”

不仅是季辰虎愕然后大喜,他身边跟着的帮众里也有唐坊的人。

除了主持淮阴事务的许老大这大堂主,跟着季辰虎玩到半夜才回家的还有一脸畏缩的汪宝儿、团儿。

他们此时也喜动颜色,大大松了口气。

——大娘子突然过来是有正经事,不是来骂人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