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悔婚反脸,他在明州城娶亲生子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要谈正经生意,却见不上季青辰。

——这还没成亲呢,楼云他算个什么玩意?!

她就算不至于把亲事一退再退了。你楼云在这北伐一战上到底能不能抢到上风。排挤掉大小韩,这不还是未知之数?

半年后到底什么结果,谁又知道?

王世强腹诽着。皮笑肉不笑地举杯敬酒,有意无意地提起了陈文昌。

楼云马上诚恳地回敬,笑道:

“当初我和顺昌县主订了亲。回国后花了不少时日才退亲。青娘他和陈文昌订亲,我是没话可说的。”

黄七郎是娶了老婆的人。王清河当然曾经为季青辰担心过,楼云难免对她和陈文昌订过亲的事多心。

他听到这里不由得就笑咧了嘴。连忙点头,笑道:

“楼大人说得是。俺们男人么,哪里要计较这些?”

王世强家里妻妻妾妾,又是王家大宅里长大的。男女之事上的心眼可比黄七郎多。

他知道楼云面上不在意,不代表心里不在意。

他点到即止就足够了。

果然,楼云心里憋着气。回了季青辰看灯的院子里。

季青辰正唤了关河那小货郎点烟火,因为关河说起要在院子放个烟火架子。才能把烟火点到天上去,自然就有楼府家将和坊丁们胡乱出主意。

她站在房门前含笑看着,妈妈们带着仆妇把屋里的酒席摆到了廊下。

因为楼云回来的脸色不大好,等得季青辰接了在屋廊席前坐下,又有香积厨送了醒酒汤,楼云满腔的委屈就变在了微笑,道:

“青娘,刚才我听王大人说,文昌公子在京城里正说亲事呢。”

劳四娘正要退到一边,下去招呼寺僧安排烟火架子,听得他又提陈文昌,心里就犯了嘀咕。

季青辰捧了醒洒汤,正要送到他手里,现在也状似无意地放回到了桌子上。

楼云手上一空,还没来得及回神,她笑着看向他,道:

“我也正想着陈公子。”

楼云的脸黑了一半。

季青辰掰着手指算月数,道:“我记得,我订亲的时候。你和赵德媛已经订了半年。回

大宋后又拖了半年。”

楼云微怔,正要辩解他是一回大宋就花了很多时间去准备退亲。

他可是从没喜欢过赵德媛。

她没容得他开口,又道:

“后来你退了亲,正经向我家求亲也就是四月末到中秋。不过是三个月。”

“那是——”

楼云只记得自己三年在蕃商大会上就喜欢她,还没想过自己仅求了三个月的亲。

“我那是——”

他那是不想叫季青辰以为他为人不端。

眼看着她马上要成亲,他实在忍不住要以势压人了。

“后来你就去了福州城,接着又来了楚州——”

季青辰笑着抓了一把果子给了廊下的小关河。

这少年察觉到气氛不对头,但看着大娘子笑意晏晏,四面的妈妈、哥哥们都是犹豫着退到院子外面去反倒不好,他更不知道要不要溜走。

他就只能听着季娘子继续算着以前的事,

“这两年,我们也就通了一封信,你来信说的也是边军里的公事。”

楼云明明觉得自己凄凉离开了京城,孤单在边州里遥望,日日思念。

就算是知道她和陈文昌不和,推迟了婚期,甚至陈文昌远去了吐蕃,但只要他们没退亲,他都只能忍着。

那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如今心愿得偿后,他忍不住要多嘴,发泄一下当初的心酸。

然而被她这样一一说来,怎么他就像是个负心汉?

求了三个月的亲就逃到了边州完全没消息了。

季青辰说到这里,也就见好就收,只笑道:

“陈公子也应该订一门亲事了。是我耽误了他足足两年。”

接着,她状似无意,“这回到楚州,从你递贴子到订日子,中间只用有三四天,要是不去金阁寺,成亲也许就是马上办了?”

她凝视楼云,“你是觉得太快太仓促了?还要再想想?”

楼云除了努力摇头,绝不敢再说一句话。

她轻轻吁了一口气,娇俏地拍了拍胸口,羞涩嗔道:“吓死我了,我以为你想反悔了。”

说罢,她也不说别的,走开两步转头看向院子里。

寺里伙头正带着来放烟花高架子。(未完待续)

222 宴无好宴

绚丽的烟火在天空中炸了开来,倒显得院子里寂静,无人敢说话。

楼云和季青辰一坐一站,男的呆怔着脸色,女的仰头看烟火,都不知在想什么。

劳四娘给季妈妈打着眼色,想让她出头去劝一劝,院门外面脚步声响。

有季辰虎身边的汪团儿跑了来。

他把手里的贴子递给了姬墨,陪笑说是雄风帮的帮主夫人也在青龙寺订了佛会的院落和素席,请了许淑卿过去坐席。

三郎说淑卿身子不方便走动,求大娘子帮着应酬一二。

“想来那于氏也在席上。我这就去替楼大人办差?”

季青辰从姬墨手上看了贴子后,想起雄风帮的驴马有一半是述律元名下的马场所出,她含笑回头看了楼云一眼。

楼云还在脑子里理着这团乱麻,自然就点头,随口说了一句道:

“坐坐就回来吧。”

她出院而去,妈妈们和姬墨互换一个眼色,都跟着她出了精舍的院门。

院子里楼春、楼蟋儿等人面面相觑,他们琢磨着这应该算是吵架了。

楼云坐在桌边发怔,半醉的酒意都醒了。

他面前酒席上,是季青辰不打算送到他嘴边的醒酒汤。

季青辰沿着后殿的梅径,到了菩提精舍,雄风帮主夫人迟氏可也不是个平头百姓。

“文安夫人能来此就席,妾身真是意外之喜。”

她迎到了门前向季青辰施礼,心里暗暗可惜。

这回她精心安排好了,要给许淑卿一个难看,没料到来的却是楼大人订了亲的妻室。

“迟夫人客气。不请而来,还要请夫人莫怪。”

季青辰知道这迟氏的出身。

她的母家是武宁军里的文职,虽然官小却是专门安排军需粮草的精干吏目,算得上是迟冀北的表叔。

一番寒暄后,迟氏亲自引了她进门,到主屋里坐席。

而于氏既然到了山阳城,当然就在席上。

精舍里外共摆了三处酒席和唱乐。屏风虚阻。佛灯下花团锦簇。

于氏没资格和季青辰同席。

菩提精舍里主屋两方桌席面,外屋两方桌席面,还有廊下也摆着两方桌席面。

这就如同垂拱殿的中秋宴。官家宴文武百官,以季青辰的身份只能能坐席到殿廊上去。

如今她在楚州是八品文安县夫人,又是黄氏货栈大东主,论财论势她不靠着弟弟和楼云。她也足以坐主屋里的首席。

季青辰进屋时,于氏在廊下的席面上和众人一起起了身。施礼迎接。

季青辰一眼瞥过去。

早在淮阴时,她就由楼云指认过此女。

此时见得她二十二三岁的模样,瘦削脸,额发齐眉。鼻边淡淡雀班俏丽。

她梳着望月发髻,斜插着商女根本不能用的大金钗,全然是待嫁的喜庆。但她眉目间的勉强带笑还是看得出来。

更叫人意外的是,和于氏同座的还有另一个眼熟女子。

季青辰在院中的脚步微滞。

她认得。于氏同席的一位夫人居然是当初随楼云去过唐坊的官伎行首林窃娘。

如今她可不是陪席的乐伎,而是娥眉淡扫,珠钗俨然。

她发髻端庄,神色温顺,一身绢质雪色长裙上罩着蜜蜡色粉色卷草纹的长襛子。

显然也是一位正经商家的夫人了。

迟氏显然是知道林窃娘本是楼云在泉州的旧识,便有些不安,小心地看着季青辰的脸色。

“这园子里的佛灯倒是新奇有趣。叫我看住了。还请迟夫人见谅。”

季青辰笑了一声,重新举步进屋坐了席。

迟夫人暗松了口气,委婉道:“今日请的都是寒家生意上的官眷和商眷,不周之处还请文安夫人包涵。”

季青辰知道她没料到她会来,否则不至于有林窃娘。

然而她眼睛一扫同席的官眷,就知道这是宴无好宴,席无好席。

在座的除了迟氏、其余的是本州别驾夫人、司法参军夫人、司户参军夫人,官品虽然不过九品,却都是本地和雄风帮关系密切的官眷。

雄风帮在本地开了几十年,年年都与这些官宦人家礼节往来,暗里地的瓜葛不清。

她不觉得许淑卿一定会吃亏。

但就凭待会那于氏必定要和众人上来敬酒,迟氏几句话就能让许淑卿气得肝痛。

季辰虎在外面无所顾忌,许淑卿在女眷里少不了要被讥讽几句。

笑话她家出身外夷,行为粗鄙,居然还和契丹人抢着养外室。

但对季青辰,她却是不敢如此的。

在席的官眷早见着季青辰到来,自然知道本来的鸿门宴似乎是不太可能了。

不少人还要瞅着机会,和京城里来的文安县夫人拉拉关系。

就为了打听打听京城里的消息…

与菩提精舍隔着梅径的另一座院落里,王世强借着更衣,进了自己在内院的房间。

左平悄悄上前,捧了浓茶给他。

他喝了两口后,皱眉道:

“有消息了?”

“…并没有。”

左平觉得这回接的差使实在让他为难,“夫人回了明州城,一直在老宅里侍候老爷和老夫人。并没有…”

楼鸾佩并没有和外男有什么暗中联系。

左平不敢把这话说出来。

打从他家公子从姨娘嘴里知道了夫人楼鸾佩未出嫁前有不安于室的丑事,就一直在暗察,查了两三年。

后来季娘子和陈公子订了亲,公子他又辞了户部的郎官,把心思都用在了太仓书院上。

这事情就没有再提了。

但如今公子面圣授官后,眼看着是喜事连连,他这回出京前却又让他安排暗察此事。

左平只能悄声劝道:

“公子,夫人不是住在京城宅子里,就是在明州老宅,她的事公子哪里会不知道?”

明州老宅上上下下都是王氏族亲的眼睛,她怎么可能行差踏错?

京城宅子是当初王世强买下来要和季青辰成亲的新居,里里外外都是他自己的人。

楼鸾佩就算手腕高,在内宅里说一不二,但宅子里还有明理、明智两位姨娘,又有新来的绍兴府小妾。

要有外男进出或是通消息,绝不可能没风声传进王世强耳朵的。(未完待续)

223 同姓不婚

“公子,夫人对公子是一往深情…”

左平觉得无论如何都要劝一句。

毕竟,这一次王世强能到延和殿为官家讲学,固然有皇后的推荐。

但前提是他能通过朝廷大选试里的三轮考较,然后才能面圣。

他得了官家的青眼,不经科举得授国子监祭酒并直秘阁讲学之位。

这并不容易。

明州楼氏的亲朋戚友出力良多。

三轮考较的试官共有八人,都是朝中颇有几分名气的儒者,有一半与楼家常有来往。

早在一两年前,公子就曾经以楼氏女婿的身份上门拜见,与他们讲论过经书了。

公子固然是有真材实学,又有经商、建坊、开河安民、办书院的实干能力,但本朝的大选试根本没有考题,只有试官们三轮面谈讲经。

只要其中有一位考官有心为难,受试者再是学富五车都是通不过的。

所以渡江近百年来,通过大选试出仕入朝的举人、同进士还有三四人。

但王世强这样的白身却是绝无仅有,唯他一人。

王夫人楼鸾佩在其中为丈夫的周旋之力,岂能小看?

“公子,虽然说是门户有些差别,但公子如今已经是官家座前的升朝官,夫人慧眼识

得公子这样的贤才,才会甘愿下嫁。”

左平觉得王世强太多疑了,他是公子母家的左氏出身,有些话还是可以劝一劝,

“公子,楼大人这回虽然故意为难公子。不叫公子和东主与季娘子见面。但他在官家

面前其实也是举荐过公子的。楼家上下都是看重公子的贤能才许了这一门婚姻…“

王世强听得此话,把茶盏一放,淡笑了起来。

“楼云和季家订亲的聘礼单子你没看到吗?”

左平当然是看过的,不单是礼单,订亲时从楼府抬到季府的聘礼整整抬了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