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三人便在花厅说话,离内屋比较远,不怕吵着罗老夫人。

罗叶氏和关娘子是初次相见,显得有些陌生,唐子菁却是自幼就认得关娘子的,感情深厚,一直问着关娘子这些年的生活。

听到关娘子说起前些年的艰难,忍不住眼眶发红,“你为那关家如此付出,他们还这样薄待你,二姐,您太苦了。”

“各人有各人的命,也许这就是我的命。”关娘子坦然笑着。

“命不命的都是别人嘴里说的,难道您还想回去受那样的苦?”唐子菁问道。

关娘子的目光落在随喜脸上,“只有我一个人离开,我又何尝忍心舍得。”

和离也许不会有问题,但关老妇人绝对不会让两个孩子跟着她离开的,她又怎么忍心将两个孩子丢在关家,在她看不见照应不到的地方,那郑淑君又怎么会善待她的孩子。

唐子菁看了随喜恬静的脸庞一眼,心中叹息,若是换了她,自然也是不舍得,需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好,圆溜溜的眼睛一转,打算今晚找丈夫好好商议一下。

罗叶氏因为不熟稔的关系,显得有些孤单安静,关娘子和唐子菁说了好一阵子,才发现忽略了另一位嫂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搭了话,“…大嫂的两位公子真是一表人才,不知浩哥儿定了亲没呢?”

“正在议亲,等老夫人身子爽利了就定下来。”罗叶氏眼色一动,心中有些提高警觉,她虽觉得随喜不错,但竟然是青居真人的关门弟子,当外甥女疼着便好,做媳妇的话,就不是那么合适了。

关娘子却没想那么多,只是开心地问道,“说了哪家的姑娘?”

“芳里城杭大人的嫡次女。”罗叶氏笑道。

“雅士杭大人?”关娘子眼睛一亮,芳里城的杭道杭大人向来颇有盛名,深得天下才子追捧,如果能与杭家结为亲家,也是一段不错的姻缘。

罗叶氏的神色有些得意,“正是那位杭大人,刚好在书院见到浩哥儿的卷子,就亲自考了他,没想就这样入了他的眼,把最宠爱的次女许给了浩哥儿。”

罗若浩有些羞窘地转开了脸。

关娘子笑道,“那还是浩哥儿聪明,才让杭大人心喜。”

罗叶氏点了点头,看着俊美挺拔的儿子,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

唐子菁与罗叶氏却是相处不少日子的,自然明白她在想什么,不太高兴地看了她一眼,继而问关娘子,“随喜也差不多时候能定亲了呢。”

“才九岁,不急。”关娘子笑着道,不知道是不是当娘的心情都这样,她希望给随喜找最适合的婆家,绝对不能再步她后尘。

随喜羞涩地低下头,“小舅母,您怎么说到我身上来了。”

“随喜的样子好,地位比那名门世家的千金小姐还让人稀罕,将来肯定能找到好婆家。”唐子菁睨着罗叶氏笑道。

关娘子谦虚了地摇头,“姻缘的事情不好说。”

罗叶氏看了随喜一眼,刚想开口说什么,就见到罗老夫人身边的丫环在门外走了进来,是罗老夫人醒了,要见随喜和关娘子呢。

听到罗老夫人醒了,随喜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几人前后进了内屋,罗老夫人正在喝药,看起来精神了许多,看到她们进来,笑着让她们都坐下说话。

随喜走过去仔细观察着罗老夫人的脸色,“外祖母,您觉得怎么样了?”

“好久没睡得这么舒服了,头也没那么涨疼,你的针灸很好用。”罗老夫人笑着道,怜爱地摸了摸随喜的脸,“真是个聪明的小丫头。”

随喜笑着在床榻边的锦杌坐下,将手搭在罗老夫人的脉搏上,脉象正常,甚好甚好。

“娘的脸色看起来好了许多,看来咱们随喜比那王大夫还要厉害了。”唐子菁在一旁笑着道。

关娘子还有些拘谨地看着罗老夫人,轻声道,“别赞得她忘了自己,也只是懂些皮毛而已。”

“没想到随喜表妹竟然懂医术,你比那个明霞表妹厉害多了,她只会告状和哭。”罗若衍听着她们一言一语的,听出了个大概,目光好奇地看着祖母身边那个娇小柔弱的小姑娘,不禁有些好奇起来。

罗老夫人啐他一声,“你要是不欺负明霞,她还会告你吗?”

有了几个孩子在,话题显得轻松愉快,外面的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罗叶氏要去张罗晚膳,便先告退下去了。

罗若浩要回去读书,也没继续留在屋里,罗若衍虽然对随喜懂医德事儿很感兴趣,但大哥走了,屋里只有他一个男的,他也觉得不好意思,便跟着一块儿回去了。

屋里有片刻的沉默。

罗老夫人歪在大迎枕上,目光有些锐利地落在关娘子身上,“你跟我说说,接下来到底怎么打算的?”

关娘子一怔,抬头看向罗老夫人,眼底浮起苦涩的无奈。

加更~求粉红票~~~

正文 第九十八章 锋芒(下)

第九十八章 锋芒(下)

听到罗老夫人的问话,随喜和唐子菁都有些紧张地看向关娘子,等着她的回答。

未等关娘子开口,罗老夫人又道,“你执意要回娘家,他们母子二人是如何说的?”

关娘子蹙眉,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开口。

罗老夫人哼了一声,“都到了这个地步了,难不成还想替他们遮掩什么?”

“女儿并无这样想,只是不知该从何说起。”关娘子苦笑,她真的已经没再想着该怎么替关炎波圆脸面了。

“祖母说,阿娘若是不能保证将来平安生下弟弟,就不准回家。”随喜知道阿娘有太多的苦无法启齿明讲,便大胆地抢了话头,反正在别人眼中,她还只是一个小姑娘,没人会对她这种没有礼貌的事情太多谴责。

罗老夫人的脸色沉了下来,冷哼道,“不准回家?他们算个什么东西你们母女俩就不要回去了,以后住在罗家。”

“娘,如此一来,关家那边的怎肯罢休。”罗叶氏低声道。

“不肯罢休又如何?难道我们罗家就好欺负的?该是他们担心我们不罢休才是。”唐子菁声音含怒地开口。

罗老夫人点头,“子菁说的是,我们罗家还没找他们关家算账呢,何时轮得到他们压一头的。”

“二姑奶奶到底还是关家的夫人,且如今是双身子,于情于理,我们罗家都不是占理的那方啊。”罗叶氏看了关娘子的肚子一眼,轻声道。

“他们关家宠妾灭妻还能占理?”唐子菁嗤笑道。

罗叶氏看向关娘子,“二姑奶奶都不曾说什么,我们也不好强人所难啊。”

唐子菁道,“二姐肯定也不想回去了。”

罗老夫人挑了挑眉,脸色有些沉重,“你们先下去吧,我跟惠云单独谈谈的。”

唐子菁马上就站了起来,给随喜打了个眼色,“娘,那我们就先出去了。”

罗叶氏有些无可奈何,不是她不愿让二姑奶奶长住在这里,可到底名声有损,将来对罗家和她两个儿子的前程都有些影响啊,唐子菁只念着旧情,却没为自己的儿子着想,也不知该说她重情义还是太天真的好。

随喜跟着唐子菁来到外间,罗叶氏跟在她们身后出来,看着唐子菁欲言又止,却只是叹了一声,什么也没说地坐在一旁。

也不知道罗老夫人和关娘子在说什么,大半个时辰过去了,也没有动静。

外面晚霞晕染着半边的天空,罗老太爷和罗传瑞兄弟也回来了。

罗老太爷虽已近知天命的年纪,看起来却依然健壮硬朗,身材瘦长,两鬓灰白,沉稳儒雅的气质,是个睿智稳重的学者。

罗传瑞兄弟跟在他身后走了进来,看到唐子菁和罗叶氏都坐在外面,都狐疑地看向内屋的门帘。

“爹,您回来了。”罗叶氏和唐子菁都站起来见礼。

随喜站在唐子菁身边,睁大了眼睛怯怯地看着罗老太爷,声音虽小却足够能传进各人耳中地叫了一声,“外祖父。”

罗老太爷脸上闪过一抹诧异,低头看了眼随喜,又转向罗传瑞。

“她就是二姐的女儿,随喜。”罗传瑞道。

罗老太爷微眯起已有些岁月痕迹的双眸,眼角的皱褶加深,若有所思地看着随喜,却什么也没说。

随喜有些紧张,想起唐子菁交代过自己要在外祖父面前尽量可怜一点,可如今看来,就算她坐到地上去嚎啕痛哭,外祖父也不会多说什么的吧。

厚重的门帘微动,关娘子撩起了竹帘。

外面的人都抬眼看了过去,却见关娘子浮肿着双眸,明显是刚刚哭过的,此时正怔愣地看着罗老太爷,眼泪又涌了上来,“爹…”

罗老太爷身子一僵,沉静的脸庞终于有些浮动的情绪,但很快平静下来,低声说了一句,“你母亲醒了?”

关娘子强忍着心中的伤感,哽咽点头,“醒了。”侧开身子,让罗老太爷走了进去。

随喜跟在最后走了进去,就站在最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看到外祖母的眼睛也是有些红肿,也不知刚刚和阿娘谈了什么、

罗老太爷走到床沿坐了下来,脸上带着关切询问罗老夫人,“好些了吗?”

“好了许多,随喜帮我针灸了。”罗老夫人浅浅微笑,和罗老太爷四目相对的时候,有一种深沉安静的温情在两人之间流转着。

罗老太爷点了点头,随喜会医术这件事他早先在长子那里听说了,本来还抱着狐疑的态度,不过见到老伴气色好了不少,心里才开始信服。

关娘子目光颤颤充满愧疚地看着罗老太爷,“爹…是女儿不孝。”

“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罗老太爷挥了挥手,“如果当初我有阻止你,也许不会有今日,你安心在家里住下吧,其他的事情,我会安排的。”

“曼卿,你去把惜云居整理出来,让二姑奶奶和随喜搬到那儿去住。”罗老夫人突然就吩咐罗叶氏。

屋里各人闻言,反应都不一,罗家兄弟和唐子菁都露出惊喜的愉悦,只有罗叶氏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惜云居…那是关娘子未出阁以前住的院子,自从她下嫁到关家之后,罗老夫人就让人把那院子锁了起来,这么多年,都没去打开过,如今突然吩咐打开收拾,究竟是什么意思并不需要明问了。

罗叶氏没想到老夫人会这么快就原谅了二姑奶奶,难道以后真要让一个出嫁之后被休回家的姑奶奶住在家里?

关娘子显然也没想到罗老夫人会突然这么吩咐,不敢置信地瞠大了眼,随后才想起这是母亲打算原谅她这个女儿了,所以愿意让她回到以前的院子,一时心里酸涩感动,眼底又浮起水雾。

罗叶氏只能指望罗老太爷开口了,谁人不知罗老太爷最是注重脸面名声的。

谁知,罗老太爷听了老夫人的话,竟露出一丝微笑,“嘴硬了这么多年,还是放不下心。”

罗老夫人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再怎么也是我女儿。”

“嗯,嗯”罗老太爷捋着胡须笑了起来,转头对罗叶氏道,“这两日就加派点人手收拾出来,缺了短了的赶紧补齐。”

罗叶氏眼底闪过一抹失望,嘴上却道,“是,媳妇会尽快办妥的。”

罗老太爷夫妇相视淡笑,就这么轻易原谅狠心十数年来没有联系的女儿,并不是他们真的不生气不愤怒,只是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看到女儿如今的下场,他们难道还要落井下石,再让女儿更加痛不欲生吗?

世间唯有父母心,才能无限制地包容原谅儿女犯下的错。

接着便是家宴,随喜能感觉到罗家每一个人都是真心地接纳她和阿娘,虽然大舅母并不是很热情,但也没有摆脸色,如果可以,她真的希望就这样好了,让阿娘留在这里不要再回那个关家,她睁开眼睛这么久,今晚是第一次看到阿娘笑得那么快乐开心。

家宴过后,两位老人家也没留关娘子母女说话了,罗老夫人毕竟还在病中,需要多休息,随喜也赶了几天的马车,又费了精神给老夫人施针,此时已经是筋疲力尽了,眉眼间都是困顿的倦意。

第二天,唐子菁一早就来找关娘子一同去给罗老夫人请安,不知道是不是心情大好的原因,罗老夫人今日的气色比之昨日又好了许多。

随喜在罗老夫人服药之后继续给她施针治疗,等罗老夫人沉睡过去之后,唐子菁便和关娘子出了上房,两人好像有说不完的心事似的。

将银针收拾进了锦盒,随喜看了安稳入睡的罗老夫人一眼,低声交代丫环,等老夫人醒了就去跟她说一声。

听说二师兄就在乌黎城,她应该去见一见才是的。

刚出了内屋,却被告知,罗老太爷在书房等着她,要她去书房一趟。

只好随着来传话的丫环来到罗老太爷的书房。

罗老太爷今日没有去书院,穿了一套灰色的长衣,很朴素的穿着,比昨日见到的多了几分的亲切,看到随喜走进来,他指了指旁边的太师椅,“坐。”

随喜行了一礼,才有些忐忑地坐了下来。

“听你大舅父说,你是青居真人的关门弟子?”罗老太爷端坐在书案后的太师椅上,看着随喜的目光平静而温和,没有昨日那种严肃的凌厉。

随喜点了点头,“是。”

“只是跟他学了医术?”罗老太爷继续问道。

“还有学了写字。”随喜小声道。

罗老太爷眼睛一亮,指了指桌案上的笔墨,“写几个字我看看。”

随喜一怔,走过去执笔写了几个字。

“基本功不足,笔画不够流畅,明年就要到书院去学功课了,若是有一点基础会学得轻松一些,以后你每日辰时都到这儿来,我教你练字,你阿娘写了一手好字,你不能输了给她。”几个女儿就数惠云的资质最佳,只可惜…如今有随喜这么聪慧的外孙女,也能圆了他的心愿吧。

作为一院之长,他从来不认为女子就该输给男子,只要资质佳有恒心的,他都会倾尽一切去教导。

随喜满眼的诧异,僵硬地点了点头,有点不太明白外祖父到底是想作甚?是什么意思?

这两天因为一些私事影响,导致速度慢了很多,很抱歉,会尽快恢复的,到时候就能多更了。

正文 第九十九章 置死(上)

第九十九章 置死(上)

就这样在罗家住了下来,晃眼就是十天过去了,罗老夫人在随喜的治疗下,也日渐康复,肝火已经清泄,翳膜也消了,视物不再昏暗,这让罗家上下都感到十分高兴,大家因此对随喜的喜爱也深了几分。

而随喜每天都要跟着罗老太爷学习练字两个时辰,写出来的簪花字已有几分秀丽之态,连罗老太爷都称赞她资质尤胜当年关娘子。

也许生活太过轻松惬意,随喜都忘记了要回关家的事儿了,不过倒没忘记跟大舅父打听二师兄的落脚处,悟悔就在乌黎城的连庆道观里,因为连庆道观这些天有一场大法事要做,所以请了居士林好几个道士过来帮忙。

罗老太爷知道随喜跟悟悔是师兄妹,所以特意准了一天不必练字去连庆道观。

随喜便带着平灵出门了,罗老夫人还怕她人生地不熟,安排了自己专用的马车送随喜去了连庆道观。

连庆道观就掩映在树林苍翠茂密的五里山半山腰上,各式树木层层落落,混交成林,有一种静谧的幽雅。

悟悔得知随喜来找他,马上把手上的活儿扔给了别的道士出来见这位小师妹。

会客厅里,随喜捧着茶盅,目不斜视地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厅里有两个小道士正好奇地打量着她,被平灵瞪了两眼,才悻悻地退了下去。

“姑娘,我们是不是不回西里城了?”见周围都没有人了,平灵才小声地问随喜,这几天她见夫人和姑娘似乎在罗家过得挺开心的,根本没有要回家的意思,她犹豫了许久,一直没机会问姑娘,如今难得姑娘有空听她说话了,总算能问个清楚。

“你很想回去了?”随喜笑着反问。

平灵马上就道,“姑娘在哪里,奴婢就在哪里”

关家没有家生子,平灵也是关娘子买来的,对她而言,随喜就是她的主子,主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她的家。

随喜笑着颔首,“乌黎城不错,并不比西里城差。”

“奴婢也觉得这里不错,不过翠丝姐姐却暗里跟奴婢打听了好几次,她不好跟夫人问起,总想着试探姑娘您的语气。”翠丝是老夫人特意指来服侍关娘子的,本来就跟随喜亲近,只不过到了罗家之后,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冷了起来,没什么机会接近随喜身边。就是关娘子身边,也有两个罗老夫人派去的妈妈照顾着。

想起对自己向来尽心照顾的翠丝,随喜心底闪过一丝愧疚,故意将她晾着也是没办法的事,“她若是再问起,就说要看夫人的意思。”

平灵轻声应是。

悟悔的声音在外面传了进来,“小师妹”

随喜笑着站了起来,就看到悟悔圆圆的身子大步地走了进来,看到她的时候,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什么时候来了乌黎城?师父知道你来了吗?”

“前几天陪同我阿娘一道来的,还没来得及跟师父说呢。”随喜笑着回道。

“差点忘记了,你外祖父就是乌黎城的,前些日子我还遇到你外祖母呢,原来是她来听我讲道,无意间听到罗家的二夫人说到你的名字…”悟悔让随喜坐了下来,跟她说起如何跟罗老夫人提起她的经过。

其实一切真的只是巧合,若她没有山上拜青居真人为师,二师兄又怎么会认识她?小舅母在跟外祖母提起她的时候,二师兄又怎么会注意到?

只是改变了一点源头,许多过程都会跟着改变的,而她最想改变的是结果。

“…不过,我怎么听说,你们关家和罗家从来没联系的?小师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悟悔关切地问。

随喜笑道,“之前的确疏于联系,不过都已经是过去的事儿了,听说了外祖母身体有恙,我们就立刻赶来了。”

每个人都有不想说的隐私,悟悔虽喜欢打听小八卦,却也不是死缠烂打的人,见随喜不愿多说关于家里的事情,他也不再多问,只是说起了自己在这边的事情,“再过几天我就要回西里城了,你可要和我同道?”

她根本没想过要再回去,“外祖母还没完全康复,怕是要多留些时日。”

“罗老夫人可有要紧的?如果有需要,不如请师父出马。”悟悔笑嘻嘻地道,“不过师父说过小师妹你天赋异禀,应该没问题才是。”

每次和二师兄再一次,就算再心情不好,也会被他多变的表情逗得大笑,“二师兄,你别以为这么称赞我,我就不会告诉师父,你是在这边偷懒不想回去。”

“你怎么知道?”悟悔瞪圆了眼。

随喜笑道,“原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悟悔哇哇叫了起来,大喊奸诈,“小丫头,谁把你教坏了。”

连平灵都被他搞怪的表情逗得扑哧笑了出来。

随喜笑着保证不会跟青居说,“不过今日是来跟二师兄您求几样药草的。”

她知道三个师兄其实都多少懂些医术,平时总会赠医施药,她想到阿娘就要分娩了,有些东西还是早些准备着好。

“没问题,这五里山到处都是宝,我让人采了许多呢,你要什么样的?”悟悔拍着胸膛问道。

随喜念了几样药草的名称。

悟悔闻言,胖乎乎的脸庞有些涨红,“你…你要这些作甚?”都是用于女子生养上的,怎么看小师妹都还没需要用得上。

“这个…请恕随喜不能告知,二师兄,你能帮我找齐这些吗?”当初下山的时候,她只带了虫草和人参,大意疏忽了这些能助阿娘顺产和分娩后各种症状需要用到的药材,她是能让罗家的丫环去帮她买,只是怕让别人多加猜忌,情愿自己来找二师兄要。

“你要是不急着要,明日我让人给你送去。”他平时又不会去给妇人看这种病,怎么会备着这些药材。

随喜知道这个有些为难二师兄,不过她实在没办法,“那就麻烦二师兄了。”

悟悔伸手想像平时一样拍随喜的头,却见到旁边的丫环瞪圆了眼睛看着他的手,有些尴尬地手了回来,“跟二师兄客气什么,不过,小师妹,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要记得跟师兄们说,我们可不会让别人欺负你的。”

怕是听说了关家的一些事情了吧,随喜感激地看了他一眼,低声道,“我知道,现在我还能应付。”

悟悔呵呵地笑了起来,“那就好。”

师兄妹聊了没多久,就有小道长来请二师兄去主持道法,随喜看了看天色,也告辞离开了连庆道观。

回到罗家的时候,刚好是午膳时间,关娘子和唐子菁被罗老夫人叫去了上房一起吃饭,随喜还没回自己屋里,也被叫了过去。

罗叶氏的两个儿子也在,罗若衍见到随喜回来,马上就露出欢悦的笑容,“表妹回来了。”

随喜笑着跟他们见礼,笑容不冷不热,保持着一定的矜持。

罗老夫人笑着招呼她坐到身边,问起去找悟悔的事情。

“二师兄还要忙,所以就不敢多打搅。”随喜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