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和悟明亲自将顾老侯爷送到山下,顾老侯爷临上马车前,千叮咛万嘱咐,要随喜一定要经常去顾家找他,陪他下棋说话吃烧鸡,随喜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至于什么时候得闲,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顾衡跃上马背之后,低眸看了随喜一眼,才跟在顾老侯爷的马车后面离开。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劝说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劝说(中)【加更】

看着顾衡宽厚坚挺的背脊,随喜的心突然就有些低落,也许,以后就再也见不到面了吧,虽然他们之间的相处并不是太融洽,但好像也没那么不愉快了。

她摇头笑了笑,他的身份尊贵,是高高在上的顾家三少爷,若不是因为顾老侯爷的原因,大概也不会跟她这种身份的人多说一句话吧。

不管怎样,她觉得他其实还算不错,至少从那晚到现在,他都不曾提过阿娘的事情,好像真的就当什么都没看见没听见了,是个讲信用的人呢。

回到居士林收拾了自己的东西之后,随喜就上山了,师父和大师兄二师兄还没有回来,她也不方便总是住在居士林里面,还得去药谷看看,已经有太多天没去了。

只是回到山上没两天,三师兄又山上来让她下去,是关家使人来找她了。

随喜听了悟明的话,眼底闪过一丝厌恶,脱口而出就拒绝,“我不想见关家的人。”

“我已经替你拒绝了,可是来人似乎并不死心,说是关老夫人有话要带给你。”悟明无奈地笑道,他又怎么会不明白小师妹的心思,只是关家来的人很是执着,说什么也不肯离开,非要见到随喜才罢休。

悟明不能明着赶人,也不能让关家的人一直留在居士林里面,只好来找随喜了。

“我已经不是关家的人了。”随喜讽刺一笑,关炎波连她阿娘的灵位都不肯放在关家,怎么还会认她这个女儿,那她又何必再去见关家的人呢。

“你虽这么想,但别人不这么想。”悟明轻叹道,不管随喜有多恨关大爷,她始终是他的女儿,别人不知关娘子是被关家逼得不得假死,但如果随喜不回关家或者忤逆关大爷,只会被冠上不孝的罪名,这对她来说…并不是好事。

自己还是青居的徒弟…如果就这样和关家决裂,别人可能要误会师父,随喜沉下脸色,须臾才道,“我下山去跟她们说清楚。”

悟明看着她的眼神充满了怜惜。

随喜下山来到居士林的待客茶厅,来的是关老夫人身边的两位心腹,翠丝和翠碧。翠丝已经嫁人,翠碧仍旧是一等丫环的打扮。

“大姑娘。”她们二人见到随喜走进来的时候,立刻就曲膝行礼。

“二位不必多礼。”随喜淡淡地道,“不知你们找我有何事?”

翠丝和翠碧面面相觑,她们原来跟随喜很是亲热,却不知为何自从关娘子过世之后,随喜对待她们便冷淡起来,有时候连多说两句话也不愿意。

“大姑娘,明日老夫人要到居士林来给夫人做法事,让奴婢们来跟您说一声。”翠丝笑着向随喜走近两步。

随喜嘴角扬起讥诮的笑,“那又如何?”

翠丝脚步一滞,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僵住,“老夫人明日希望大姑娘也能在,她老人家已经快三年没见过您了。”

“明日…只有老夫人到这里来给我阿娘做法事吗?”随喜嘴角笑容不变,声音却仍显得冷淡。

“还,还有夫人和二姑娘。”翠丝有些支吾地开口。

随喜嘴角的笑容多了几分的不屑,“这算什么?是来可怜我阿娘到死了连灵位都不能摆在关家的祠堂里,还是来看我笑话?”

“当然不是,大姑娘,老夫人其实心里还是挂念着您的,也想过要将夫人的灵位接回去的。”翠碧急忙走来解释。

“想有什么用?我阿娘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随喜厉声回道,冷冷地看着她们,想到最后被逼得在关家大门口烧了两口棺材,想到这个人在阿娘过世不到百日就扶了郑淑君为继室,想到阿娘至今还不能光明正大出现在人前,她如何能平心静气?虽然一切都是关炎波做出来的,但如果没有老夫人的纵容,他又怎敢妄为至此?如今再来说挂念她,想要替阿娘安灵位,未免也太可笑了些。

“大姑娘,老夫人到底是您的祖母。”翠丝低声劝着,“难带您还想一辈子不相见吗?”

她从来就没想过再见到他们但其实她心里也清楚,总有一天还是会再回到关家去的,血脉相连到底切割不断,她也发过誓,真有一天被逼得回了关家,前世仇恨今生怨怒一定尽数还给他们随喜看了两个丫环一眼,笑了笑问,“你们今日到这里来,不止是想跟我说这些吧。”

翠丝以为随喜心软下来,到底是小姑娘,怎么能怨着家里人那么久,而且现在无依无靠的,不依仗着老夫人给她做主还能指意谁,“大姑娘,您在这山上也够久了,住所简陋不说,许多姑娘家该学的都学不上,老夫人想接您回家呢。”

“回家?”随喜轻笑出声,“关家还有我容身之处么?”

“当然有,您是关家的大姑娘呢,怎么会没您的地方,大姑娘,明日您就随老夫人一起回家吧。”翠碧脸上一喜,原来姑娘怕的是回关家之后无人倚靠,那就好办了。

随喜笑得更加欢乐了,语气愈发讽刺,“这是老夫人要你们跟我说的,你们那位夫人知道吗?关大爷知道吗?”

听到随喜大逆不道连自己的父亲也不肯叫一声,翠丝和翠碧都微变了脸色,“夫人和…大爷尚不知情,但是,老夫人决定的事情,大爷一定会答应的。”

“老夫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关家…我不稀罕。”随喜嘴边的笑容渐渐隐去,娇俏精致的小脸如蒙上一层寒冰。

“大姑娘”翠丝和翠碧异口同声地开口,焦急地看着她。

“翠丝姐姐,翠碧姐姐,你们待我向来不错,也知道我和我阿娘在关家的处境有多难,如今我阿娘已经不在,那个地方已经没有我立足之地了。”随喜看了她们一眼,想起她们曾经对她和阿娘的关心,脸色缓了一些。

“不会的,大姑娘,您还有老夫人呢。”翠丝听到随喜语气松动,又赶紧劝了起来。

随喜摇了摇头,“你们回去吧,不必再多说了。”

“大姑娘…”翠丝泄气地看着她。

她们不知道这声大姑娘有多刺耳,如果不是已经将郑淑君母女二人视为关家的主子,又怎么会称她为大姑娘?她绝对不会视关惠喜为妹妹的。

“就这样吧,我还有事要忙。”已经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说完,随喜已经转身走了出去。

翠丝和翠碧无奈对视,只好回关家跟老夫人回禀了这一切。

听完两个丫环的话,关老夫人摇头叹了一声,“这孩子心里是在怨我啊”

“老夫人,大姑娘还小,还不能明白您对她的好意。”翠丝替关老夫人捶腿,一边轻声地安慰着。

“她年纪虽小,可心思玲珑,早就看明白了一切。”关老夫人半躺在软榻上,穿着一套大红牡丹暗纹的衣裙,银白的发丝在脑后挽成一个髻,鬓角梳得很整齐,脸上肌肤白皙,眼角已经布满岁月的痕迹,比起两年前的精神奕奕,如今的关老夫人显得有些消极抑郁。

“老夫人,那明日还要去居士林吗?”翠碧在旁边小声地问着,原本是打算清明那天去给前夫人做法场法事的,无奈如今的夫人却说那日与大爷相冲,一拖再拖,不得不拖到现在。

“去,去见见这固执的丫头。”都快三年没见到她了,心中到底有些挂念。

旁晚时分,关大爷从税务府回来,到上房给关老夫人请安的时候,提起明日要到居士林的事情,“娘,都已经这么些年过去了,何必还要旧事重提呢。”

关老夫人扫了他一眼,“怎么,你那媳妇又不愿意了?”

“淑君怎么会不愿意呢,只是…到底有些不妥当。”关大爷干笑几声,其实就是因为郑淑君不乐意去给关娘子做法事,也不愿意老夫人去接随喜回来,非要他过来劝劝老夫人。

“何来的不妥当?你将糟糠之妻的灵位摆在居士林那才不妥当”关老夫人冷哼着,那郑家仗着自己是名门贵族,将自己的儿子制得服服帖帖的,她这个当母亲的见了就算生气也不能二话,除非是不要儿子的前程了。

“娘…”关大爷眼底闪过一丝疚意,但很快就消失了。

“你自己扪心自问,到底是不是对不起惠云,她生前不与你计较,不代表她死后不怨你,你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如今还膝下无子,炎海都已经有三个儿子了,你这个当大哥就不觉得难堪么?就不怕这是报应吗?”关老夫人一想到大儿子至今还没有儿子,就气得心口发疼。

关大爷沉默了下来,郑淑君替他生下女儿之后,至今也没能再怀上了,他心里不是不焦急的,只是碍于郑家才不敢纳妾。

“好好对待随喜吧,她到底是你和惠云的骨肉,说不定惠云对你的怨也会少一些。”关老夫人低声说着。

“知道了,娘。”关大爷低下头,也许,真是报应,只要惠云能瞑目了,他说不定就有儿子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劝说(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劝说(下)

翌日,天色有些阴霾,连一丝风都没有,既闷热又压抑,随喜抬头看了看在闷雨的天空,今天是不能晒药了,她收起竹箩,回药房拿了些穿心莲,昨天三师兄就交代了,要给居士林里的弟子们都煮些清热解毒的茶水,没病也能防病。

她得下山去帮忙煮药,居士林懂得煮药的除了三师兄就只有净空和净能,但因为最近来做法事的人太多了,他们没空煮药,只好麻烦随喜下山帮忙了。

如果不是这样,她今天实在不愿意下山的。

还没开始煮药,净空就领着两位穿着翠色衣裳的姑娘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为难的神色。其中一个是翠碧,另一个虽是丫环打扮,随喜却不曾见过。

随喜秀眉微皱,将手中的草药放了下来。

“随喜,她们是关老夫人使来找你的。”净空仔细看着随喜的脸色,低声地说道。

“奴婢翠英给大姑娘请安。”翠碧身后的丫环盈盈给随喜行了一礼,眼睑低垂,十分恭敬的样子。

“你们有何事?”随喜只是淡淡看了她一眼,问着翠碧。

“大姑娘,老夫人正在大殿呢,在给前夫人做法事,想请您也过去给前夫人上柱香。”翠碧小心翼翼地道。

随喜心中冷笑,阿娘又没死,她去上香作甚呢?只不过这点她肯定不会说出来,不管关家做这场法事是为了弥补对阿娘还是为了安慰自己心里的愧疚,于她和阿娘而言并无意义,阿娘已经和关家没有关系了,她对关家也不再有任何亲情,但她想和关家真正脱离关系,却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请翠碧姐姐替我回了老夫人,我得闲了就去。”随喜轻声说道,反正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空。

翠碧迟疑了一下,才点头离开。

“随喜…”净空看着随喜明显不太高兴的脸,小声道,“是悟明师叔让我带她们来的。”

“我知道,你去忙吧。”随喜笑了起来,净空和净能都是端冕大师兄的徒弟,虽然知道随喜是青居真人的徒弟,却从没叫过她一声师叔,不过她也不在意就是了,反正她也没真的进了道门。

净空见随喜并没有不悦的神色,这才笑着离开了厨房。

只是那翠碧去了没多久又折了回来,这次一起来的却是有些眼熟的丫环,随喜仔细看了一眼,才想起这是郑淑君当初带回关家的贴身丫环,好像叫春菊。

“大姑娘。”翠碧和春菊站在厨房门外,提声叫了随喜一声。

随喜只顾着煮药,也不去理会她们。

“大姑娘,老夫人想见见您。”翠碧说道。

春菊有两年多没见过随喜,如今见到随喜竟然在厨房里面打杂,脸上不由得出现了几分快意,看向随喜的眼神也多了丝不屑和鄙夷。

“就算想抬高自己的身份也得看场合,老夫人和夫人愿意见你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大姑娘,我劝你还是别太硬气了。”春菊眼角睇着随喜,有些轻佻地道。

随喜挑了挑眉,放下手中的锅盖,一边拭手一边走到她们两人面前,笑吟吟地问,“我抬高自己的身份?”

春菊撇了撇嘴,她根本就没将随喜放在眼里,就算将来关随喜回了关家,在关家的地位说不定还不如她这个夫人身边的大丫环,“老夫人和夫人愿意见你,那是怜惜你,大姑娘若是还想摆着姿态不愿意出去,对你可没好处。”

“你说的夫人是谁?”随喜这两年已经长高了不少,如今已经能和春菊平视,冷漠锐利的目光直视着春菊的眼,声音说不出的森寒。

“自然是我们家夫人,难道大姑娘不知道?”春菊得意地道。

“原来你说的是那个寡妇。”随喜讥诮一笑,眼底闪过一丝蔑视。

“你…你放肆。”春菊听她侮辱郑淑君,气得一张脸都涨红了,夫人最忌讳人家说她是寡妇了。

“春菊”翠碧立刻就出声喝住她,“不许对大姑娘无礼。”说完,有些担忧地看向随喜。

随喜嘴角含笑,目光却一丝笑意也没有,一步一步地逼近春菊,竟将春菊逼得倒退了几步,“我放肆?你一个丫环竟然敢说我放肆,你们夫人真是好家教,你记着,那是你的夫人,不是我的夫人,既然你叫得我一声大姑娘,就说明你是关家的奴婢,既然你是关家的奴婢…我就有资格教训你这个没长眼的丫环。”

啪随喜说完已经一巴掌打在春菊的脸上。

“你敢打我?”春菊捂着脸不敢置信地瞪着随喜。

“我打个丫环又有何不可?”随喜冷笑问道,以前她处处隐忍是为了阿娘,如今她为何还要受这种憋屈,连个丫环都能骑到她头上?想要她回关家就需要有心理准备,她绝对不会让郑淑君和关炎波有好日子过的。

“姑娘…”翠碧脸色微微一变,走到随喜身边低声劝道,“姑娘,您消消气儿,是春菊顶撞了您,奴婢一定请示老夫人教训她,您看,大殿那边还在给夫人做法事,不如就…”

“回去告诉那个女人,我阿娘不需要她来假好心,只要那女人在大殿,我就不会过去,老夫人想见我什么时候都可以,不必在今天。”随喜冷睨着被她打得不敢再开口说话的春菊,嘴角笑容加深。

“姑娘,您又何必呢。”翠碧脸色一白,这样的话要怎么跟老夫人说,在家里的时候,老夫人都不愿意跟夫人正面冲突,更别说为了随喜去得罪她了。

随喜笑睨着敢怒不敢言的春菊,“回去告诉你们夫人,要我跟她低头,下辈子吧。”

春菊哼了一声,扭腰就离开了。

翠碧看着春菊离开的背影,声音透着担忧,“姑娘,您许久不曾回家,不知家中情况,如今的夫人因为出身高贵,您与她作对断不会有好处的,何况…何况已经没有夫人护着您,大爷若是知道您今日所为所言,只怕要大怒,到时候吃亏的还是您。”

随喜笑着道,“你不必替我担心,我既然敢打她,自然是明白后果的。”最好来个鱼死网破,从此关家不必再惦记着她,让关炎波彻底和她断绝了关系。

“姑娘。”翠碧还想再劝,却被随喜止住。

“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免得被那女人迁怒。”随喜低声道,她虽然对关家有怨,但老夫人身边的两个丫环…她还是心存感激的,当年她们很是照顾她。

翠碧叹了一声,只好回了大殿,谁知却正好听到春菊添油加醋地将随喜打她的过程说给郑淑君听,“…大姑娘说夫人您不配来这里,如果您在这里的话,她就不会来见老夫人,奴婢好言相劝,大姑娘就将奴婢打了。”

关老夫人沉着脸,;冷眼看着春菊脸上红肿的掌印。

郑淑君已经气得浑身发颤,那个贱丫头竟然敢打她的丫环,这不是在打她的脸吗?拉下脸来给关惠云做法事已经是够给面子了,如此不识好歹将来若真接回了关家,岂不是要爬到她头上去了?

越想越气,就越觉得老夫人简直就是没事找事,都已经两年多没理会这个贱丫头,突然间就说要来给关惠云做法事,还要接那贱丫头回家,也不知是不是故意要添她的堵。

翠碧心急想要上去替随喜说话,“夫人,大姑娘并不是这个意思。”

“闭嘴,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郑淑君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尖声喝道。

关老夫人的脸色更加阴沉不定。

一旁在做法的道士都停下了动作,都不明所以地看着突然动怒的郑淑君。

“还做什么法事,不识好歹,她以为她是什么东西,竟然敢说我不配。”郑淑君声音尖锐地叫着,挥手将神枱上的香炉符纸扫落到地上去。

“她是我们关家的大姑娘,你说她是什么?”关老夫人怒极喝道,这个郑淑君太没将自己放在眼里了。

被关老夫人这么一喝,郑淑君勉强在怒火中找到一丝理智,但脸上仍然不好看,“难道娘就任由那…丫头这么羞辱我?”

关老夫人瞪了她一眼,“你还嫌不够丢人现眼吗?”竟然在居士林的大殿就这样闹起来,还怕别人不知道她这个后娘容不下继女似的,虽然殿里没有其他人,但也有不少道士在,这不成了笑柄吗?

郑淑君气结,越加认为关老夫人偏袒关随喜,这个老太婆心里就一直看她不顺眼,如今又想着要将那贱人的女儿接回去,哼,她绝对不会让她如愿的

在主持法事的悟明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们,在心底摇头叹息,随喜以前在关家的日子…一定不怎么好过啊。

关老夫人冷冷地扫了郑淑君一眼,对翠碧道,“走,带我去见见那丫头。”

郑淑君见关老夫人往后殿走去,眼底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给春菊使了个眼色,随后跟了上去。

悟明摇了摇头,将手里的桃木剑放了下来。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回家(上)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回家(上)

翠碧和春菊离开之后,随喜也索性也回去煮药了,而是优哉游哉地坐在一旁的井边,等一下说不定还有更精彩的。

人一旦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所求,就不会有恐惧和隐忍,她如今还怕什么呢?阿娘和颀哥儿脱离了关家,她对关家也没有什么要求,难道还怕不能再关家立足?她从来就没想过要回到那个地方。

但是,在烧了那两个空棺材的时候,她就默默在心中发誓,如果有一天她必须再回到关家的时候,她一定不会放过他们,她曾经的憋屈和难受,绝对要让他们也经历一次,要比她更难过更痛苦

她就是这么一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人。

在井边做不到半响,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几道衣着鲜丽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她抿紧了唇,似笑非笑地看着走在前面关老夫人,看来,老夫人这两年来过得也不怎么称心如意,竟比两年前苍老了这么多。

关老夫人看到随喜一身粗布白衣坐在井边,明亮晶莹的双眸沉静如水,稍微长开了的五官比之两年前更显得娇俏精致,她慢慢地站了起来,看着她们一行人浅笑,老夫人心中一顿,自己是不是错误计算了什么,这个小丫头似乎已经不一样了,两年前那个需要她庇佑的怯弱孙女难道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已经蜕变了吗?

“祖母。”随喜半眼也不去看关老夫人身后的郑淑君一眼,盈盈有礼地对关老夫人行礼微笑。

“你这个贱丫头,谁允许你打我的人。”郑淑君未等关老夫人开口,已经走了上来开口就骂人。

随喜挑了挑眉,勾起一抹讥笑,“我就打了,如何?不就是一个狗奴才吗?我还打不得?”狗的奴才,百打不厌

“你”郑淑君没想到随喜竟然还敢顶嘴,气不过抬手就要打她。

关老夫人在关家的地位和威严一再被郑淑君侵犯,最近更加是目中无人,就算她再怎么会忍耐,也终于忍不下去,“够了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老太婆吗?还是你以为关家如今当家作主是你,我的话就能当耳边风了,就算你是郑家的人又如何?自己是什么出身自己心里清楚,丢人现眼的事情少拿到外面来炫耀。”

郑淑君被关老夫人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火气一下子冲上了脑门,气得全身都发抖了,若是不还有仅存的一丝理智,她说不定今天就和这个老不死的撕破脸了。

随喜双眸含笑地迎上她狠厉的眼神。

贱丫头郑淑君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句,本来是不希望她回到关家的,如今却突然希望接这贱丫头回去,关家是她在当家作主,到时候不将她折磨死,她怎么吞下这口气。

关老夫人目光锐利地看了郑淑君一眼,才转向随喜,脸色也不太好看,“你闹别扭也该闹够了,这两年都由着你在这山里,你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该回家了。”

“祖母,您觉得,我还有家可归吗?”随喜神色淡然地笑了笑,原来自己被赶出家门,无家可归的这两年,是老夫人由着她在外面逍遥自在了。

“你怎么会无家可归?难道你不是关家的人?随喜,你一直都不是任性的孩子,你母亲的事情…我也很伤心,当年我也无可奈何,你要怨要恨都可以,但不能这么糟蹋自己。”关老夫人痛心地斥责着随喜,半句都没提她打了春菊的事情。

“祖母,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好。”随喜忍住不要发出冷笑,无可奈何?好一个无可奈何

关老夫人冷下脸,“难道你还要在山里住一辈子不成?”

“住在山里有什么不好,不必见到不想见到的人。”随喜笑着道。

关老夫人深深吸了一口气,以一种不容抗拒的语气道,“明天我会让人来接你回关家,不能再任由你任性了。”

随喜微微眯眼,笑着不语。

郑淑君冷哼了一声,嘴角勾起冷笑,迟早要这小贱人好看。

关老夫人也不管随喜愿不愿意,说完就让翠碧和翠英扶着她下山了,连法事也没有再继续,老夫人也没有提起要将关娘子的灵位接回关家,这让郑淑君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给几个丫环使了个眼色,便都跟着离开了。

随喜看着她们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才没什么形象地打了个哈欠。

一直站在远处观望的悟明走到随喜面前,怜惜地看着她,“小师妹,你想回关家吗?”

“我能不回去吗?”随喜反问道。

“只要你不想回去,师父就能让你一直住在这里。”悟明温声说道,这些年来,他们都将随喜当是自己的亲人了,又怎么忍心让她回去那个地方。

随喜眼底蕴满了灿烂的笑,她每次发自内心的笑容都会让人觉得特别温暖和舒心,“有些事情总要来个彻底了断的。”

悟明一怔,不太明白随喜说的是什么意思,“小师妹…”

“三师兄,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放心吧。”随喜知道悟明担心她回到关家的日子不好过,她也知道郑淑君不会轻易放过她,但现在不同以往,谁才是不好过,还是未知数。

悟明看着她无奈叹息。

旁晚的时候,跟随青居到京城的悟悔回了居士林。

“二师兄,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师父和大师兄呢?”悟明诧异地问从门外走进来的悟悔,怎么没看到师父他们呢?

随喜刚好把晚膳端了过来,看到悟悔的时候,脸上浮起高兴的笑容,“二师兄,你回来了。”

悟悔笑着在椅子坐了下来,一边解释道,“师父和大师兄还有事要忙,我就先回来了。”

“我再去拿双筷子。”随喜笑着道。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随喜一离开,悟明立刻就压低声音问道。

“京城那边有些不对劲。”悟悔虽然仍旧是笑眯眯的样子,眼底的神色却是从所未有的严肃,连声音也比往日沉了几分,若是让随喜看到他如今的表情,肯定会大吃一惊。

悟明脸色一凛,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也不必慌张,说不定还是好事。”悟悔瞥了悟明一眼,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