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带着夏兰在居士林散步,来到第一次和青居相遇的昙花树林,随喜才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如果不是在这里遇到青居,她未必能有今日,只是如今那个帮了他的人却不知在何处,她想说一声谢谢都找不到人。

虽然以前也试过半年没有见到师父,但他至少会捎信回来,也不会三个师兄都跟着消失,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哎。

她踩着落在地上如白鸟尸体的昙花,来到青居的静室,屋内仍旧是一尘不染,应该时常有打扫,地上两个蒲团不知什么时候被收了起来。

随喜席地而坐,也不顾地上的凉意,她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顾老侯爷和顾衡不知被皇上用什么原因留在京城,师父和师兄他们消失了几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连西里城发生霍乱这么大的事情也没有出现…是不知道这件事,还是被什么事儿牵绊住了?

她发现自己原来对师父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找他,这些年来她都只顾着自己和阿娘,从来没真正去关心过师父和师兄他们。

心里有些愧疚。

外面突然有些喧嚣,有几道男子的声音隐约传到耳里,随喜和夏兰对视一眼,起身走出静室。在不远处的昙花树林,不知何时已经站了十数个一色青衣打扮的男子,看着像一般豪族中的护卫,只是身上那种凛冽凌厉的气势,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居士林果然名不虚传,山明水秀,站在这里都令人心旷神怡。”突然,有道声音爽朗响起,声音低沉温润,很是好听。

随喜抬头仔细看向那位从昙花树林走出来的紫衣男子,紫色的锦缎袍子,衣袖和衣领绣着金丝,看起来华贵奢华,身上也没有那种故作潇洒的做作,反透着一股儒雅贵气的感觉,显得优雅自在。

他在静室的篱笆外停下脚步,桃花眼含笑看着随喜,“关姑娘,久仰大名。”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断绝(下)

第一百九十一章 断绝(下)

随喜诧异地看着那个紫衣男子,只觉得他脸上优雅矜贵的笑容让人觉得不舒服,她不认识他…她很肯定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个男子,可是他又怎么会认识她?

夏兰向前走了一步,将随喜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紫衣男子。

紫衣男子慢慢地走进篱笆门,眼睛一直盯着随喜看,声音轻轻的,“关姑娘在霍乱之灾中救下无数人的性命,名声大震,原以为会是什么样风华绝代的人物,没想到是个小姑娘,青居真人的关门弟子…果然不同凡响。”

“那又如何?”随喜冷眼看着他,不知对方来意是什么。

紫衣男子深深看了随喜一眼,“关姑娘救了那么多人,替大元朝立下大功,着实令人佩服。”

随喜淡淡笑着,“我医治他人并不是为了立功。”

“哦?是与尊师一样慈悲为怀?”紫衣男子与随喜她们只有五米的距离,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眸紧紧盯着随喜。

“这似乎与公子没有关系吧。”随喜冷声问道。

“是没关系…”紫衣男子颔首,“但毕竟青居真人名满天下,关姑娘又是他的关门弟子,想要利用关姑娘的人多的是,就怕关姑娘自己也不自知被利用了。”

“是不是被利用了,很重要吗?我并没有任何损失,西里城的百姓也能够得到医治,这样就够了。”随喜低声回道,然后走下石阶,“不打搅公子欣赏居士林的风景了。”

紫衣男子一愣,伸手挡住随喜的去路,“关姑娘一点都不好奇我是谁?”

随喜困惑看着他,“就算知道你是谁又如何?”

紫衣男子笑了出来,“难道你也不好奇我为何在这里?又怎么知道你就是关姑娘。”

“如果二皇子想说的话,民女洗耳恭听。”看来对方确实来找她的,随喜也不急着走,只是目光淡然地看着紫衣男子。

紫衣男子微感诧异,随即释然一笑,“看来我乔装得并不成功。”

这位年轻的男子就是当朝的二皇子,赵泽谨。

如果不是宋谅跟她说二皇子乔装进了西里城,她也猜不出眼前这个男子会是谁,只不过刚好和宋谅说的那个人对上了,所以她才大胆猜测而已。

二皇子真的出现在西里城了…那就是说,顾衡和老侯爷真的被留在京城回不来吗?

随喜心里担忧,但还是给赵泽谨行了一礼,“民女见过二皇子。”

见随喜一脸凝重,也没被自己的身份震慑到,赵泽谨心中暗暗想着,这个小姑娘果然不简单,才多大年纪就有这样从容不迫的气度,不愧是青居真人的关门弟子。

“关姑娘免礼,想不到你的眼光如此犀利。”赵泽谨笑道。

随喜轻声道,“并非民女眼光犀利,二皇子这排场在西里城实在找不出他人来,又听说您大驾光临西里城,除了您难道还有其他人能将居士林的其他香客拦下?”

她就觉得奇怪,为何今日居士林竟一个香客都没有,原来不是因为师父和师兄们都不在,而是因为这位二皇子。

赵泽谨笑了笑,“关姑娘之所以猜出我是谁,是因为宋谅吧。”

随喜一惊,他知道她和宋谅在城门那里说过话?难道在那个时候,二皇子就已经在他们附近了?他们竟然毫无所察。

“二皇子看错了,民女…”随喜想要否认。

赵泽谨已经沉声开口问道,“宋谅和你说了什么?是说我已经乔装进城了,还是说顾侯爷祖孙被强留在京城?怎么?关姑娘一点都不好奇吗?”

随喜猛地抬头看他,眸色惊疑不定,“二皇子…跟踪民女?”

“是派人保护关姑娘。”赵泽谨眉毛一扬,矫正随喜的说法。

“民女何德何能需要二皇子的保护?”随喜的脸色有些发白,此时她是确定顾衡他们在京城肯定是遇到什么阻滞,但还是想不明白这个二皇子到底想要做什么。

“关姑娘被西里城的百姓称为女神医,也太谦虚了。”赵泽谨勾唇一笑,往前面站了一步,声音低了一些,“霍乱之灾中你救了那么多人,让朝廷不少人对你印象深刻,就连皇上都提过你,关姑娘,你说,你需要保护吗?”

她解了西里城的霍乱之灾,间接也解救了顾老侯爷门下不少门生,让顾家也避开了一个大难,自然就妨碍了某些人的计谋,感激她的人有,但想将她除之后快的人也大有人在,只不过西里城是顾家的地盘,那些人不敢对她下手。

“我只是一名医者,医治病人是我的本份,至于别人要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情。”随喜毫无惧意地看向赵泽谨,就算当初她知道那样做会得罪什么人,她也不会袖手旁观。

“难道不是和顾衡情意相投,所以才出手帮了顾家这次难关?”赵泽谨挑眉看着她,眼中多了几分调侃的笑意。

随喜脸色一红,却不是因为羞赧,而是因为生气,“那么多条人命,难道就非得有什么原因或者是有什么价值才能出手相救吗?”

赵泽谨看了她一眼,轻轻叹了一声,“你到底是个女子,有些东西还是看不明白…”随即脸色一正,“这次你立了大功,皇上下旨要赏你,关姑娘,可有什么想要的?”

没错,她只是个不需要知道太多朝廷那些明争暗斗的手段的女子,这一切都与她无关,可是,她无法当顾衡是与她无关的人。

“哦,对了,皇上再过几天就会下旨赐婚,将安敏郡主许给顾衡,这可是皇上的赐婚,娶的又是郡主,相信不会有人拒绝的。”赵泽谨未等随喜开口,又状似无意地自语。

赐婚?随喜脸色微微一变,顾衡和郡主吗?

“关姑娘,你说,你若是顾衡,你会拒绝皇上的赐婚吗?万一惹皇上不高兴了,那可如何是好?”赵泽谨笑眯眯地问随喜。

夏兰担忧看了随喜一眼,咬了咬牙心里恨不得将眼前这个二皇子给丢出去。

随喜微微一笑,“民女并非他,又怎知他什么想法。”

“可我听说你与顾衡情意相投…难道你就不担心他负了你?”赵泽谨饶有兴味地看着随喜说道。

她越来越不清楚,这个二皇子到底为什么来找她了,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西里城呢?

“民女并不需要任何赏赐。”她现在只想远远地避开这个二皇子,不知道宋谅发现他来到居士林没有,在不知道这位二皇子的目的之前,宋谅他们一定要紧紧盯着他吧。

“真的没有?”赵泽谨又确认了一次,他不相信真的有人什么都不要,这可是皇上赏赐的。

随喜摇了摇头,正要说没有,不知想起什么,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急急地开口,“二皇子,民女有一求。”

赵泽谨满意了,他就知道没人能抵挡得住诱惑,“你说。”

“民女有一心愿,从此与关家恩怨全绝,民女是生是死,是荣是辱,与关家再无半点关系。”随喜跪了下去,“二皇子,这便是民女所求。”

赵泽谨被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他怎么也没想到随喜竟然会提出这个要求,与关家恩怨全绝…那她就成了孤女了,这就是她想要的?

虽然他已经派人打听过她在关家的情况,也知道关家亏欠了她,但没想到她会这么决绝,就算不要金银财宝,也能求皇上赐婚给她和顾衡,或者让关家的人以后都不许欺她之类的,竟然是要和关家义绝?

“你这样做…可是大不孝…”赵泽谨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话已经说在前头,似乎不能不答应,可这算哪门子的赏赐啊?

“关老夫人早已经下定决心要和民女恩断义绝,更不许民女踏进关家一步,如果不是族长不同意,民女早已经收到义绝书,民女不忍老夫人继续在这件事上生气,还不如由民女自己主动离开。”随喜面无表情地道。

“你这还是一片孝心了?”赵泽谨没好气地问。

“没错”随喜大言不惭地回道。

赵泽谨恶狠狠地瞪着他,“你就不怕顾衡真的娶了那个郡主?”

“我相信他,他不会”随喜坚定地道。

“哼,也不知道那小子看上你什么”赵泽谨撇了撇嘴,“起来吧,这事我自有主张。”

随喜愣了愣,听二皇子这语气似乎和顾衡很熟稔似的。

赵泽谨却什么都没说,就这样带着那些护卫离开了居士林。

夏兰将随喜扶了起来,“姑娘,这可怎么办?三少爷会不会真的被逼婚?”

“我也不清楚,先回去再说吧。”随喜低声道,心里有些不安的预兆。

随喜回到高浦大街之后,却只将自己关在屋里,皇上还未下旨赐婚,她也不好将这件事说出去,否则被定了个什么罪怎么办?

只能让夏兰去顾家打听一下有什么消息。

过了两天,关家的族长就给随喜送来了义绝书,从此以后,关随喜与关家彻底恩怨全绝了…竟也没人说随喜一声不是,只是同情她被家族所弃,也嘲笑关家将这么一个大靠山给赶家门,以后真要有什么事儿,千万别后悔才好。

随喜拿着义绝书来到罗惠云屋里,母女二人相视而笑。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赐婚

第一百九十二章 赐婚

那天从居士林回来之后,就听说宋谅已经找到二皇子,并带领整个西里城的官员亲自去迎接他,也不知这两天是什么情况。

她始终还是担心顾老侯爷和顾衡在京城的事情,袁夫人这两天也往顾家走得勤,可是也打听不到什么。

如果真如二皇子所说的,皇上真要给顾衡赐婚的话,是不能拒绝的吧…可是顾老侯爷大概也不会轻易答应,还不知京城那边到底是什么一个情况。

越想心里越是不安,随喜站了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头有些阴暗的天气,就快要下雪了。

“姑娘。”夏兰撩起门帘走了进来,“袁夫人来了。”

随喜心中一跳,急忙亲自出去相迎。

刚走出内屋,就见到袁夫人面带焦色地走过来,一把握住随喜的手腕,“进屋说话”

“袁夫人,是不是京城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随喜担心地问着,和袁夫人一起进了屋里,夏兰站在外面守着。

袁夫人刚坐定就对随喜道,“我是刚从伯承府那边过来,侯爷的小厮从京城逃了出来,如今侯爷和衡哥儿被皇上找了各种理由不让他们离开,至于那下旨赐婚的,皇上也只是口头上说了,但还没真正地下旨,也许还有弯转的余地。”

随喜听了却不能因此放心,“侯爷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皇上如此放心不下?”

“就是因为侯爷什么错事都没做,才让皇上不放心,若是皇上真的要赐婚,而衡哥儿拒绝的话…这罪名真的是可大可小了。”袁夫人为难地道。

随喜脸色微白,这么说,顾衡就算不想答应也得答应吗?

袁夫人继续道,“我看皇上想要铲除顾家的势力已经不是这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如果不是你帮忙医治霍乱,说不定这次皇上就要治侯爷一个大罪了,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侯爷是知道皇上让他们去京城不会有好事的,相信他应该有应对的方法,我们且安心等候便是。”

顾老侯爷的门生遍布天下,皇上真要动顾家,还得好好考虑考虑一下后果才行。

“那二皇子…”随喜想不明白那二皇子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西里城。

“二皇子向来不太理会朝政,却又是最得皇上喜欢的皇子,他这次为何出现在西里城,连大嫂也琢磨不透。”袁夫人摇头道,关于朝廷上的各种弯弯绕绕,大嫂比她更看得清楚,可是这次连大嫂也看不透,她又怎么会明白。

“那他还在西里城吗?”随喜问。

“宋大人每天就陪着他到处吃喝玩乐,好像就是专门来游玩的。”袁夫人道。

随喜皱了皱眉,低声道,“既然什么都不知道,也就只能静观其变了。”

袁夫人摸了摸她的鬓角,“我们女子从来就不懂朝廷上的明争暗斗,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如果哪天衡哥儿真的…你也要忍一忍,衡哥儿不是会负你的人。”

随喜微微一笑,“我相信他。”

如果皇上真的下旨赐婚,她其实并不希望顾衡拒绝,谁知道拒绝之后下场是什么?要是让皇上找到借口让整个顾家陪葬的话,她怎么能心安理得跟顾衡在一起?她只要他平平安安地归来。

袁夫人欣慰地笑了笑,心里却暗自叹息,觉得这对小情人真是多波折,好不容易表明了各自的心意,却不知何时能如愿以偿。

第二天,外面天地一片的白,树枝上凝结了一层冰凌,在耀眼的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芒。

“夏兰,去准备马车,随我去一趟归月山。”上次说要到归月山的,却因遇到二皇子没能去成。

夏兰知道最近随喜的心情不是太好,只当她是要到归月山散心,便什么都没多问,很快准备了马车,亲自驾车来到居士林。

路面积了很厚的一层雪,马车走得有些艰难,车轮和积雪之间发出吱吱的声响,随喜轻轻靠着车壁,这样的天气到归月山并不怎么理智,可是她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觉得今天一定要到归月山一趟。

也许,有什么在等着她。

马车在居士林的山门停了下来,夏兰将马匹绑在大树边,和随喜一起走进山中。

夏兰不曾到过归月山,也不知道上山是需要经过阵法的,所以看到随喜在破阵之后的山路,不禁张大了嘴,“姑娘,这是…”

随喜淡淡笑道,“这是去往归月山的山路,若是不懂师父阵法的,根本进不来。”

夏兰眨了眨眼,“青居真人真的不是一般凡人。”

随喜笑了起来,师父他看起来的确不像一般凡人,可是有时候却又觉得他比一般凡人背负的东西还要更多。

她们沿着山路慢慢地走上山顶,满山皆素,树木都压着厚雪,只有渐渐接近山顶的时候,才看到白之外的颜色。

“山下是寒冬,山顶却是姹紫嫣红,真人究竟怎么办到的?”夏兰惊呼了出声,看着山顶木屋里的鲜花诧异不已。

随喜面色凝重地看着木屋里那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花坛,心里好像滚水一样咕噜咕噜地涌起了许多复杂的思绪,她突然拔腿就跑进木屋,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推开门,“师父,大师兄…”

“师父,大师兄,你们回来了是不是?”她推开书房的门,里面一个人影都没有,又跑到青居真人的房间去找。

还是一个人影都没有,随喜本来充满期待的心有些沉了下来,突然又眼睛一亮,往屋后跑了过去。

“大师兄”果然她笑了起来,看到一道清雅的身影在铁索桥走了过来。

端冕背着竹篓,里面装了不少草药,似是没料到会见到随喜,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温和亲切的笑容,“小师妹,什么时候来的?”

随喜小跑到端冕面前,见他还是玉树临风温和秀雅的样子,心里有些委屈起来,“你和师父都去哪里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大师兄回来了也不跟我说一声。”

听出随喜的抱怨,端冕笑着拍了拍她的头,“大师兄也是刚回来。”

“什么时候?不可能今天才回来的吧。”随喜嘟着嘴问道。

“呃,就几天前…”端冕不擅长说谎,也不想欺骗小师妹,脸上有些尴尬。

“三天前我在居士林,大师兄知道吗?”随喜瞪着他问道。

端冕干笑着点头。

“大师兄为什么不找我?”随喜责问道,眼眶有些发红。“如果不是今天我恰好上山来,大师兄是不是都没打算要去找我?”

的确如此端冕笑得更加尴尬,“小师妹,我不是不想去找你,而是…脱不开身。”而是不想连累她。

随喜不悦地看着他,不接受这个解释。

端冕苦笑一声,抬眼看了随喜身后的夏兰一眼。

夏兰是个有眼色的人,见到端冕脸上的为难,立刻识相地走开了。

端冕将背上的竹篓放了下来,带着随喜走到屋檐下的石阶坐下,“小师妹,我们和师父最近都在南疆那边…并不是不想跟你说,只是南疆那边比较乱,信笺根本送不到这边。”

“大师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喜看出端冕欲言又止的隐瞒之意,心中的不安更甚了。

“还能有什么事情?不就是传道吗?”端冕笑着道,目光却没有直视随喜,“我们在南疆也听说了你为西里城避过霍乱之灾的事情,小师妹,你的名声总有一天要盖过师父的。”

随喜没想大师兄会突然说起这个,脸色微赧,“这都是别人夸大的说法,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大师兄,师父会不会怪我利用他的名声…”

“傻话,师父怎么会怪你。”端冕失笑摇头,“不管是不是别人夸大说法,你都做得很好,师父他很高兴有你这个关门弟子。”在他们几师兄妹中,师父是对随喜最好的,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他是看得出的。

随喜羞涩地笑了起来,“大师兄,你和师父究竟在忙什么,我能不能帮得上?如今我已经不必再受关家牵制了,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端冕拧起眉心,“关家怎么和你恩断义绝了?是不是那郑氏又欺你?”这两天他听说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还气愤了许久,后来听说关大爷得了癔症,才没有上门去理论而已。

随喜笑了笑,“这样不是很好吗?反正我本来就不想留在关家。”

“这样的话,将来顾衡欺负你的话,可没人替你出头了。”端冕笑着道,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

“不是有大师兄吗?”说完,随喜的小脸立刻烧了起来,“大师兄,你…你怎么知道顾衡…”

她和顾衡的事情根本没几个人知道的啊。

端冕笑了起来,却将脸看向别处,轻轻地开口,“小师妹,以后不要再到归月山和居士林了。”

“为什么?”随喜惊声问道。

端冕将脸慢慢转了过来,目光像两湍被压抑着的急流,声音有种刻意的冷漠,“师父他…要和你断绝师徒关系。”

俺今天杯具了…考试没通过,为什么九十分才合格,不是六十分咩~掀桌,愤怒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赐婚(中)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赐婚(中)

听到大师兄的话,随喜猛地站了起来,不敢置信地看着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脸色变得铁青,“大师兄,你说什么?”

如果她不是被关家赶了出来,如果她现在不是孤单无可依靠,端冕会将刚才那话说得更加决绝,可是现在他说不出来,一旦师父在这个时候真的公告天下与这个关门弟子断绝关系,那…小师妹要怎么面对别人的热潮冷风?要怎么在西里城继续生存下去?

他心软了,他无法狠下心伤害小师妹。

可是,如果不这样做,将来他们只会更加连累她

“随喜,你听我说,师父也是为了你好…”端冕也站了起来,低头看着随喜苍白的脸,眼底充满了不忍,“你本来就没有入道,已是学有所成,当初拜师的时候也是为了想要救你的母亲…如今你愿已足以,师父不想再束缚你…”

端冕说得都有些汗颜,这个理由太牵强了。

“这不是理由大师兄,我不会答应和师父恩断义绝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算师父不认我这个徒弟,我也要认他这个师父。”随喜不是傻蛋,当然看出端冕言不尽其实,心里也清楚青居要和她脱离师徒关系绝对不简单,如果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师父不会这样做的。

“小师妹,我们是为了你好。”端冕双手按住随喜的肩膀,“你应该过着安安稳稳的生活,而不是跟着我们到处漂泊,以后别到居士林来了,听话”

“不听大师兄,你们不能问都没问过我的意思就擅自替我决定我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和二师兄三师兄就能跟着师父去做你们想要做的事情却把我排除在外?是不是你们从来就没当我是师妹?还是师父…他从来没把我当徒弟…”随喜的声音低落起来,有一种被遗弃的伤心。

“师父最疼爱的就是你了,怎么会没把你当徒弟?”端冕叹道,“师父他也只是怕…会不会因为他的名声影响你的生活,所以才…才有这个决定。”

到底还是狠不下心,端冕有些恨自己的心软,明明就答应了师父,一定会办好这件事的,可是看到自己疼爱了几年的师妹,他真的说不出更决绝的话。

还是不肯跟她明说吗?随喜的心里有些失望,明亮的眸色暗了下来,“师父以为现在与我断绝师徒关系就能抹杀我们之间的关系吗?如今有谁不知道我是他的徒弟,也只不过欲盖弥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