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下来一人射个五箭,还倒欠五百支! 

就算天将下凡,也不可能在没有箭矢的情况下守住一座城池。 

于是他一面暗命城中工匠寻找箭竹、翎毛、胶漆等物紧急造箭,一面正告记事,万万不可泄露此情,否则军法处置。 

那现在万素飞是怎么知道的? 

万素飞似乎看透了他这点心思,于是依旧低声道,“你不用去怀疑记事,这城这么小,本来就不可能有多少物资储备,因此我怀疑不超过二十万支” 

“然后我看到你布置弓手都是极精准的,敌人不冲上来你便决不下令放箭,我猜测不会超过十万支” 

说着,她似乎微微笑起来,“最后,能让江大人跟我主动说话,我想大概不会超过五万支吧?” 

江轩脸上肌肉整个僵掉。 

“大人不必担心,请实情告我”,万素飞重回肃色,“如今我与大人同生共死,只望大人也尽弃前嫌,一同保护这城池,保护七千儿郎性命,也保护皇上后路不被切断,不至成为孤军才是!” 

我与大人同生共死,只望大人也尽弃前嫌… 

江轩心里突然一愧,是的,万素飞固然骗他惨痛,那时也是各为其主,到这份上,他还在纠缠那点恩怨,气度真的还不如一个女子了。 

而且,她一番话说的硬朗又恳切,双手不自觉地握在他手上,但他感觉不到一丝矫情猥亵,而是有一种悲壮与责任沉甸甸压上了肩。 

“城里确实箭矢不足”,他低声而坚定地回答她道,“但你放心,我在,城就在,城亡,我亦亡,一定尽心镇守,不负主上所托!” 

“到底能撑多久?” 

“如果那些工匠赶造补得快的话,可到后日…” 

万素飞剑眉一挑,即使她心有准备,还是有些惊愕,如果补得快的话,也只能到后日么?! 

第五十二章 危殆

几天之内,周军共打退了敌人十几波进攻。万素飞习I冲锋开拓的风格,此时江轩谨慎严整的方式让她耳目一新又叹为观止。

曾经,他的守备是她的噩梦,而此时,当并肩站在城头时,却是那么地让人安心。 

每一阵箭雨在时间上把握得都十分精准,决不浪费宝贵的箭支。而其中,又挑选格外优良的射手,编成三五人一组,隐蔽在城头军众中,一旦出手,则专挑什长、都伯这样的最基层指挥者放箭狙杀。 

攻城军被打散了建制,这些下级将官的阵亡,使士兵们没有了最直接的指挥。这情景,就像在对付一只巨大的章鱼,将其触手末端与上部的联系切断,留一个圆圆的脑袋在那里,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而且,江轩的强大之处还在于他几乎不出错漏,战争打了两天,无论敌我都疲弊不堪,然而城头的一切都还是按照非常严密的秩序在运行着,看着他的神情,总像还有许多后手没有拿出来,可以胸有成竹地赢得这场胜利,让将士们信心倍增,对于敌人来说,则是极端绝望的事。

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样的神色下面,江轩也不可能是不着急的。 

如火的彤霞在远方渐渐暗淡,他举起手来擦擦额上的血汗,这一 天,眼看是又可以撑过去了。 

可是明天呢?“明天”这两个字已经像烧红地秤砣。狠狠压在他心上,让他一口大气也松不得。 

在他频频回望多次之后,那条小路终于跑上一个贴身小校,“报将军,箭造好了!” 

如此短短的几个字,在他听来却如纶音佛旨,忙把最后一点巡查督战的任务暂且交给副官,自己一路跑向库房。 

满满的五大箱箭。堆成比人还高的两摞,他不用点数,心里一估,大概是一万五千支。 

有这样的赶制速度的话,多少还可以再撑三天? 

这三天时间内,希望唐军能因为顶不住损失。早日撤军。 

如果他们还是不撤呢? 

江轩嘴角荡起一抹苦涩的笑意,还不撤,那就…那就通往人人都会通往地那个结局呗… 

正想着,上边炸下来一声惊叫,“这怎么成!?” 

看时,一个白衣女子从其中一摞上跳下来,手中拿了一支箭,二话不说,满脸凝重地递给他。 

江轩也顾不得万素飞什么时候在上头的了,拿过那箭。不由也是倒抽一口凉气。 

那箭的箭秆,不是箭竹。而是青篙! 

青篙是什么?是一种茎秆相当硬的草本植物。可就是再硬,那也是草中的硬。一般情况下,绝不会有人拿它来造箭。 

已经不需要问是怎么回事了… 

“一共有多少青篙箭?”他整顿精神,问道。 

“我看了,好像只有最后那半箱”,万素飞答道。 

江轩略略松口气,下令,“搬下来好好检查,全部销毁。一支也不能用上!” 

“将军!”一旁小校叫了一声,欲言又止。 

江轩知道他想什么。道,“你想说青篙的箭勉强也可以用,比没有要好对不对?” 

小校没说话,但眼睛里正是这样地回答。 

“笨!如果下面看到哪怕一支青篙箭,也知道城里箭矢稀缺,必将猛攻,到时靠这些东西怎么抵御得了!”万素飞忍不住抢了一句。 

小校唯唯而退,江轩亦无言。 

沉吟半晌,万素飞突然道,“可否带我去找工匠?” 

“你做什么?”江轩忙问,“他们一定也是实在没办法了,难道要处罚他们不成?” 

“不是,我问问还有多少篙草。” 

“啊?” 

素飞也不解释,看小校指了路,扯上江轩,风一般赶出去。 

夜无垠。 

末云城外重重叠叠兽毡的大寨,幽幽的只有几点火光。 

表面的安详下,却是深沉的紧张。 

唐军的主帅林咨未尝解甲,斜躺在帅帐榻上。 

落马坡那一场火,就是他的主意。 

为了逼真,没有提前告知城中的百姓。 

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那实在只是个小城而已。 

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少数人是可以被牺牲地。 

什么,你说这不合理? 

那难道要为了少数人牺牲多数人么? 

他的算盘本来是,舍弃这一座小城,一举歼灭西路周军,然后沿途直下,不但收复高唐各郡,更可从后方截断东路,也就是周荣所在军队地退路,使其成为孤军,然后围困夹击,生擒周荣。 

再之后,凭借这彪炳战绩,他或是要封王裂土,或是甚至对唐帝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 

不过,完全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全歼周军二万主力之后,居然还能遭到如此顽强地抵抗。 

在攻城第一个上午之后,他已经不敢轻视这末云小城。 

他派人打探了指挥者的姓名,当知道时,也不由瞪大眼睛问,“吴国左江右杨之江轩?周荣何时得了他?” 

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细薄的嘴唇紧抿,显得更加冷酷与坚忍。

如果是这个对手,也许他要更沉得住气一点了,将战略从强攻硬 打,变化到围而不攻。 

这是有道理的,末云城小而坚固,就像越小的钉子越难拔,在有强大守备者的时候,强攻将会损失很大。但城小,物资储备必然就少,围上个把月,城里大概就会弹尽粮绝。 

能围个把月么? 

林咨的答案很清晰,如果周荣一直不知道地话,能! 

那么如果现在他是江轩,将会做什么事? 

他正这样眯着眼,外面突然一声炮响,惊破这安静的夜。 

一个带甲地廷尉跑进来,“大将军果然神机妙算!” 

林咨也不答话,纵身跳起,脚步如风,出了大帐。 

“一队放箭!”“二队上弓!”,喊叫声此起彼伏,火光下箭手的脸都显出诡异的红色。 

从城头 落大概三四十人的周军兵士,大概是趁夜想要派出去求援的,此时都毛虫的茧一样无助摇摆,在飞蝗般的箭雨中变成刺猬似的物体。

江轩小儿,你的那点心思,怎逃得过我的眼睛!林咨鼻中嗤笑一 声,亲手拿了弓,放出一箭,正中那一名 下士兵的人头,唐军于是欢声雷动。 

第五十三章 白龙

 

飞蝗般的箭雨中,城上依然不断有人 下,大约是拼着概率,总想有一个人能侥幸突围去吧。林咨于是加紧放箭,口中呐喊,“从谁的防区漏出一个,提头来见!”,三军闻令,更加不敢怠慢,只听城上传来惨呼不绝。 

这惨呼让林咨渐生奇怪,从头到尾太平均了点,按说到后来,大部分人被射成箭垛,怎么还能有那样响亮的声音? 

如果万素飞听到他这个疑问,大概会看着面前几队士兵心中暗道,您老人家多包涵,一边 绳子一边搞配音容易么! 

到天边露出鱼肚白,城上才停止了往下放人。于是唐军也偃旗息 鼓,稍作休息。 

手下给林咨端上一碗水,这半日发号呐喊,他也干渴至极,咕嘟嘟牛饮起来。 

然而喝到一半,却不由一声咳嗽,尽喷出来,眼睛不可置信地盯住城墙。 

那些被射得千疮百孔的周军士兵活了!?在向上攀去!? 

不,不对。 

是城头的人喊着“嗨哟、嗨哟”的号子,在把他们往上拉。 

初升的太阳将光芒投来,在光瀑之中,隐约可见一些松散的茅草飘然下落… 

是…草人…? 

草人们带着满身的箭矢缓缓升上城头,激起欢声雷动。 

一瞬间林咨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尖叫怒不可遏地发出,手中地水碗砰地一声在石头上摔个粉碎。 

“攻城!给我攻城——” 

于是军号响起,鼓声隆隆,前两天的一幕照例重演,唯一的不同,这次城上还射的是高唐的柳木强箭。 

万素飞在拉弓的间隙诵了声佛号:“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阿弥陀佛!” 

原来。万素飞在见到青 造箭之时,突然心生一计,说与江轩。江轩采纳,连夜赶制数百草人,从城头 下,佯作欲突围求援。林咨不知就里,放箭狙杀,则箭矢附于草人之上,皆为周军所得。后来江轩清点,共得箭六七万支,全军士气大振,唐军鉴于损失,也不敢继续执意硬攻,屯军围城,末云于是从顷刻覆亡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不过。也只是从火烧眉毛的状态缓解到火烧了被幔帷帐地状态而 已。

唐军还在城外重重围困,信使派不出去。城内粮草眼见消耗,士兵伤者不断增加… 

也许。只能指望坚守到周荣威胁唐都之时,唐主令林咨回军了? 

可消息不畅,也无法知道周荣那一路进展究竟如何。 

日子就这样在期待与恐惧中安静而又不安地流过,江轩每天不敢放松,指挥调度,操练士兵。万素飞这编外人员倒是闲一点,从城中府库搜集了些资料,满城乱串着看。 

这天她正一边走一边钻研城中的县志。不提防撞在什么东西里,哎哟一声。 

看时。却是一张大网,沿街晒着,角下一个破洞张的老大。 

她悻悻爬起来,好嘛,这可真真是“自投罗网”了。 

这一动,临街的矮房里跑出一个庄稼人打扮的老头,看她穿的军 服,有些害怕,连连作揖道,“小民该死,冲撞了大人,大人千万莫 怪。” 

万素飞确有些怪,倒不是责怪地怪,而是奇怪的怪,随口问,“这是什么?种地怎么还要网?” 

“回大人的话,这是渔网”,老头答道,“城中好些人都置办了,夏天去白龙河打些鱼补贴家用。小民这是看霉烂了,趁还没下雨,拿出来晒晒,不想就冲撞了大人…” 

万素飞哦了一声,刚想抬步说没事告辞,脑中却突然好像划过一道闪电。 

她忙翻出末云地图,摊开了左看右看,厉了声色道,“你说谎,末云旁边哪有河流?难不成你们庄稼人放着地不管到几十里外打鱼?” 

老头吓了一跳,纳头拜道,“小民不敢欺瞒大人那,大人拿的地图敢是一年前的?今年春天白龙河改了道,流的极近末云了。”,说着,又指指画画给她看河流方向。 

万素飞整个楞住,这些天来塞入脑中的许多芜杂信息中,似乎有一些碎片突然发起光来,悉悉索索地连成一线。 

她道声谢给老头,拔腿飞奔而去。 

江轩本来在内堂办公,听见兵士阻拦“侍郎且待通报…”,话音未落,门扇已是嘶的一声,拉向两边,万素飞闯进来,呼啦啦一撒手,在地上摊开一大堆书。 

以前似乎也有类似的一次?还呆呆地给她读《世说新语》来着…他心中划过一丝当时的心境,不知是酸是甜。 

但他迅速收敛下去这点儿女心肠,知道万素飞这般闯入,必有大 事,忙斥退左右,洗耳恭听。 

“江大人看这里”,素飞展开地图,指着朱笔描出地一条线,“这城外有一条白龙河,水势浩大,离末云本有数十里之遥,但听说今春河流改道,如今已经转到这里来了。” 

“这事是我今天从一个百姓口中听来,林咨官居高位,驻守唐都,应该并不知道”,她补充说。 

“你是想…”,江轩打断她,可又迟疑了片刻,道,“我们无法出城去堰住水口,放水成泽。” 

“我知道”,万素飞鬼魅地笑起来,“可大人再看这个。” 

江轩拿起来,是本县志,万素飞已经把重要的地方给圈出来了。 

他不由惊叹一声,“每年地这个时候,再过五到十天,这里将暴雨不息?” 

“正是!”万素飞跳上案几坐了,“所以我们要做的,一个是祈祷今年气候跟往年一样,另一个就是秘密制造战筏了。” 

“素飞,你…”,江轩当真心中佩服,欲说些赞美之词,又觉得溢美造作,一时全然哽住。 

倒是素飞没跟他客气,拍拍他地背,“为将者,虽善用兵,不知天文,不晓地理,可乎?” 

“这是晋英帝的话吧?你就拿来显摆”,江轩笑问。 

一瞬间他看见万素飞偏过头去,他看不见那神色。 

然而很快她又转回来,笑得灿烂,“我忘记在哪里听说的了。” 

七天后的傍晚,暴雨倾盆,那雨大到好像天都漏了一样。 

四更时分,白龙河到底如一条白龙,漫溢两岸,呼啸而来,可怜城外唐军都还在睡梦中,便大多被洪水席卷而去,永远不再醒来。 

第五十四章 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