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套解药 作者:岛頔

文案

本剧由——

患有轻度抑郁症,绯闻缠身的小花旦,携手普通话不太过关的,国民男神大影帝,联袂演绎。

没有你之前的人生叫度日,有了你之后叫镌刻时光。

鸣谢,平安夜的烟花,冰凉的啤酒,被阳光晒过的衬衫,以上单位冠名播出。

小贴士:无虐 / 治愈甜 / 年龄差 / 无原型

内容标签:都市情缘 边缘恋歌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00

我在纽约街头,面对着一座百货商厦驻足,他们正在换上了新的画报。

画报从高处滚滚而落,上面的漂亮女人,我一眼就认出,是周襄。

毕竟,曾经我还是她的助理。

-

不是有意要涉足娱乐圈,虽然只是一个助理。

那是我数不清第几份工作,之前我做过便利店收银员,网店客服,韩国料理店送餐员等等。

我只是顺手投了一份简历,听说人事部也是顺手就点了发送面试通知。

一年如果按三百六十五天算,我有三百天需要时时刻刻,在她身边待命。

周襄出道时接下的第一部剧,就是女二号。公司给的资源,带资进组,导演当然对她很客气。

人事部的丽姐听不知道哪里的高层说,她是公司准备捧的演员,肯定背景硬,脾气如何不太清楚,总之别得罪她。

我第一次见到周襄,记忆深刻,不光是因为她长得漂亮。

那时她正在吃着东西,我看着她,她也看着我。我们对视了一会儿,她摊开手掌,几颗腰果。

“要吗?”

她是认真的问我。

我的感受是,这女人真他妈的漂亮。

这部剧里的女二是个整天黏在男主身边,仗着自家有钱就飞扬跋扈撒泼打滚的千金小姐。应该是招人嫌的角色,应该是。

但可惜,现在的人只看脸。周襄生在这个时代,太占便宜了。

因为她的长相讨好了观众,且演技与颜值成正比,竟然把一个任性的小公主,演得让人心疼。硬生生把当时童星出道,号称国民初恋的女一号给比下去了。

神奇的是,她和国民初恋成了好友,大有发展成闺蜜的趋势。

这剧热播后,一时,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热门话题里都有她。趁着有些小名气的势头,接下了她的第二部剧。

不巧,还是女二号。

只是这次不抢男主了,反而是跟男二号有感情戏,是这剧的副线。该剧讲述了周襄饰演的从女孩到女人,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到万人迷的大明星。

她手里的糖果,也换成了指尖细长的烟。单纯善良的性格,变成了镜头里善良单纯,私下凌厉刻薄,是个坏到极致的角色。

周襄演的非常到位,真的很到位,有时连我都觉得,她可能在演她自己。于是,在她的微博里底下出现了许多骂声,与日俱增。甚至还有人煞有其事的说,她在剧中抽烟如此得心应手,生活中应该也是个老烟枪吧?

其实大多数的明嘲暗讽,来自又帅又长腿的男二的粉丝。粉丝们接受不了自己的偶像,死心塌地的爱着这样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却还不知好歹的对他冷眼相待。

在网络争吵最激烈的时候,周襄却很平静的,惬意的啃着玉米,看着美剧,剧中主角在杀僵尸,血溅满屏。

我说,“难道不可以像的上部剧那样,虽然很坏,但是不招人恨吗?”

她放下手中平板看着我,咽下嘴里的玉米,一会儿才说,“那样多没意思。”

随着剧情深入,揭开了数年前男二为了挽救父亲的公司,而将青梅竹马的女二送到影视公司老板床上的真相。

此时她的坏分毫不减,却让看的人沉默了。

剧情的最后,这个坏女人自杀了。

在装潢的像个宫殿一样的浴室里,她死前化着浓妆,对着镜子哭时的神情,俨然是最初的那个女孩。她拿着从男二家里无意间找到的枪,将黑咕隆咚的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而男二赶到门口时,还来不及踹门,就听见里头砰的一声。

一切都结束了。

她藏了他的作案凶器,以死替他顶罪。

这场戏让导演拍手称赞,看样片的就觉得效果不错,播出后更是虐哭一大片人,再去翻看言论,已是瞬间倒戈。

我看着那一条条的留言,终于知道,只有观众才是入戏最深的人。

然而这部戏,不仅仅是赚人气,而是让周襄顺利接下Ski的代言。那是一个主打欧美市场的牌子,她代言了最新一季的手表。

Ski在芸芸奢侈品牌中不算如雷贯耳,可是口碑极佳。他们在选择代言人时很慎重,公司用周襄最新的银屏形象,很轻松的就拿下了。

再加上她出道至今,从来没上过综艺节目,微博偶尔发一张图片,配一句简单的话,有时是一个表情。周襄的真实性格更是让观众有足够的遐想空间和话题。这个牌子,就是需要一个神秘的,高贵的感觉。

Ski巨幅的海报在纽约一座百货大楼外,高高挂起。她托着下巴,手腕上戴着最新款的表,看着镜头微笑的表情,在繁华的大都市里熠熠生辉。

艺人事业的顺风顺水,让我怀疑上帝太眷顾她。

直到她绯闻缠身,和一个偶像团体中的成员。这位小鲜肉长得帅,腿很长。粉丝眼中的他是台上的男神,台下的暖男。这里的粉丝眼中画重点。

作为周襄的助理,我经常能见到他,腿长是有的,暖男就不一定了。

粉丝都是不理智的,在她们眼里是周襄死皮赖脸的纠缠他,并且不知道从哪里罗列出一条条她的黑历史,当时只要上网,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她的事。

公司出面澄清那些黑历史都是子虚乌有的,是恶意的编造。粉丝又说这是洗白,网络媒体收钱删话题。

恶评如潮,天天叫她滚出娱乐圈。

国民初恋作为过来人,劝她看开一些,像她就习惯了,观众说她除了一张清纯脸,演什么都像傻白甜。出道十几年,被骂了十年,始终在一线二线间徘徊。

说着说着国民初恋就哭了,最后反倒是周襄在安慰她。

我有一种错觉,会把这段恋情当成一次谋杀,是周襄在谋杀她自己,而暖男只是她的作案工具。

周襄的第一部电影,是日本一个擅用色彩鲜艳光影的导演执导。传言是点名要她出演女主角,也是唯一的主角。

航班全程五个小时,她睡了四个半小时,半个小时吃饭。下飞机后就马不停蹄地到酒店和导演见面。

她自然的向导演问好,我愣了一下,并不知道她还会日语。她很无所谓的说,“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

整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女明星最辉煌的时刻,到最后的跌入深渊的结局,令人唏嘘。

也难怪会选周襄,她最近在大众心中的形象,不能更符合。

导演很有名气,周襄更是有大尺度的奉献精神,上映后在日本票房飘红。回到国内虽然遭限制上映,也算造足了话题,反正网络资源很多,云盘很大。

我知道在这个圈子女艺人比男艺人发展要难,不光只靠努力,有时候还要学会各种陪喝陪玩的技能。而被潜的人,也多半都是自愿的。

人都想要往更高的地方爬,这无可厚非。

但周襄的态度很明确,花在跟所谓‘能助你上位’的老男人滚床单的时间,不如多看一会儿型男杀僵尸。

所以她有颜值有演技,碰上好的剧本,转个弯就被别人睡走了,离一线花旦,永远差临门一脚。

另外,她大概是个不会有粉丝说,“你都不知道她有多努力!”的艺人了。

因为努力这个词,让她成为大老板办公室的常客,经常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

谈话内容从大老板小时候饿到偷人烤地瓜,到今时今日的地位,是如何拼搏努力并坚持不懈,以此教育周襄要积极进取。

而她的关注点却在,“大老板你烤地瓜吃皮吗?”

大老板竟然认真的想了,回答她,“吃!”

周襄点头的说着,“对嘛,烤地瓜的皮才好吃!”

如果将来她有幸拿了奥斯卡,我觉得,在她心中这可能会翻译为‘最佳员工奖’。

她的经纪人Joey,也是个海归。Joey和我不同,我是出国留学,Joey则是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在加拿大,中文说的很有韵律,感觉随时都能来一段Rap。

Joey经常提醒我要多和周襄说说话,我到现在还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她不是老年痴呆,我不是话唠,所以这项工作进行的比较难。

没有通告时,周襄的日常无聊到令人发指。

早上九点之前会起床,吃完早餐后躺在床上玩消消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可以一整天躺在床上,连饭都不吃,甚至一句话都不说。

“你就不打算动一下吗?”我忍不住问。

然后她看着我,翻了个身。

她的性格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无趣又无聊的部分,但和她相处的时光让我感到莫名的舒服,很自然,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也许她没有发现自己这神奇的一面。

有一段小插曲,在去年冬天。我如往常一样到她家按门铃没有人应,打了十几通电话没有人接。最后打给Joey,他说周襄在医院。我吓了一跳。

等我赶到医院后,周襄已经醒了,手背上还插着输液针,我问她这是怎么了。

她说,“他们终于发现我不是人类了,要抓我做实验,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了,我不想连累你。”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当我告诉Joey,下个月我就辞职的时候,他皱着眉说,“唉,真的让我so sad.”

我说,“sorry,就这一次,以后不让你sad.”

周襄的反应是,“你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我好笑的看着她说,“姑奶奶你别诅咒我,本来我也只是回国来历练一下,谁知道怎么就跟你结了段孽缘,现在我准备回去重修了。”

她看着我,缓慢的眨了下眼睛,随后笑,“恩,也好。”

-

在首都机场准备登机的时候,收到她的短信,简单的四个字,长命百岁。我笑了。

周襄觉得一路顺风很不吉利,所以在告别时,喜欢用别的词代替。

幸好我走的时候,她已经分手了。

希望她过得开心,有缘能再见。

01

我经常有种感觉,无论去到哪里,无论沿路有多繁华喧嚣,都像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流浪。

一个人晒太阳,一个人吃烛光晚餐,一个人夜里起床倒水。

这种可以简称为孤独的疾病,让我找了许多俗套的治疗方法,还是无药可医。

直到他说,你不用勉强自己去改变什么,我来迁就你。

我猜故事的最终,他所带来的温柔,会是我的解药。

-

做了一个噩梦。

周襄睁眼,从床上坐起身。

她揉了揉眼睛,抓过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一亮,凌晨四点。

不太熟悉酒店房间的环境,她摸索了半天,才打开墙上的壁灯。啪的一声,暖黄的光亮起来,光晕却很小一块。她掀开被子爬下床。

拉开窗帘外面的夜景很美,是英国首都,这里与纽约并列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江边的游船早已停歇,不然还能看到它闪烁而过的影子。

她扯起一条毯子披在肩头,蹲在小型的冰箱前,拿出一罐苏打水。

呲的一声,拉开易拉环,仰头,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裹着毛毯坐在地上,背靠着落地窗。

凉的一咬牙,“嘶……”

啊,忘记了梦见什么。

塔桥和白金汉宫即使被极具现代感的光束照着,依然散发着百年的古典气息。从酒店的落地窗正好能看见大本钟,却从来没听见钟声,或许她每次都错过了。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一罐苏打水见底,微弱的光线才从大桥的方向出现。周襄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感觉骨头咔咔作响。

日出了。晨光扫过脸庞,连瞳孔的颜色都变淡了许多。

都说日出是希望,是新的开始。抱着这个想法,周襄从地上爬起来,甩开毯子,奔到床边拿起手机。

手指在通讯录上,迟迟按不下去。最终还是放弃的扔下了手机,砸在被子上,连声响都没有。

她缓缓的跪在地毯上,将头埋进床被里。日光渐亮。她深呼吸,背脊微微起伏。

突然,手机频率很快的震动。

她猛地抬起头,抓住手机。看清来电显示的名字,又焉了。

她的经纪人Joey。

他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在手机里响起,“哇,你又起这么早。”

“睡不着,还看了日出。”

“早上十点的采访就在酒店,我让朱迪先到你那边去,九点之前我到酒店。”

周襄问,“你堵车?”

Joey要在脑袋里转个弯,才明白她是在问自己为什么会晚到,“Boss临时开会,会不会说你的事?”

她诧异,“大老板来伦敦了?”

那个发誓不踏出国门一步的人,怎么可能。

“视频会议,数人头的那种。”

周襄信誓旦旦的保证,“放心开,我最近很乖的。”

“Good boy.”

朱迪是她临时造型师,其实在周襄出道时他们就开始合作了,但前不久他从原来的工作室辞职,自立门户。巧的是,他的工作室就在伦敦。

朱迪带了他的新助手来,是个白白净净的女生。周襄开门,让他们进来。

女生拿着一柄长伞,穿着浅蓝色的圆领毛衣。她有些紧张走进来,对周襄点点头,跟着朱迪的步伐往房间里走。

周襄突然心血来潮,伸手捏了一下女生背包上挂着的毛球。

徐瑶缩了下肩膀,回头,看周襄指了指门旁的鞋柜,说,“可以靠在那。”

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急忙把手上的雨伞靠了上去,小声对周襄说,“谢谢。”

这是徐瑶实习的第二天,第一天在来伦敦的飞机上。

徐瑶落地后等了一个小时的行李,在困倦不已的时候见到了,戴着墨镜披着红大衣的朱迪,就像一只火凤凰。他手里拿着一张纸,纸上是马克笔张牙舞爪的,写着她的名字。

朱迪边走边说话,且语速极快。主要是介绍了自己,以及工作的内容和日程安排。而还没有适应时差的徐瑶,上车后才知道要去给周襄上妆,瞬间清醒了。

她对周襄最深的印象,是这个明艳动人的女生拿着一瓶矿泉水,面无表情的往助理脑袋上浇。当然,那是电视剧里演的。

作为观众,看到只在屏幕里出现的人,就这么活生生的在自己面前,都有点不可思议的感觉。

徐瑶走神的片刻,就见朱迪握着卷发棒在她面前挥了挥,“Wake up,你现在是在上班,不是粉丝见面会。”

她立刻接过卷发棒,左找右看的发现了插线板,插上电急忙递给他。朱迪翻了个白眼,捏着两个夹子撩起周襄的几缕头发。

闻着朱迪袖口的淡香水的味道,周襄想起第一次见到朱迪时,他就用一副尖酸刻薄的样子迅速征服了她,让周襄所有对造型的提议全部烂在肚子里。

相处的时间长了,她对朱迪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许他觉得对人温柔太累了,直接凶人比较快达到他要的效果。

至于他的取向问题,大家心照不宣。

新来的助手显然没有进入状态,朱迪那根发飙线,已经绷到极限,对徐瑶嚷道,“你把这些东西都先整理出来,这样就不浪费时间啦!”

周襄忍不住说,“你温柔一点。”

“严师出高徒懂不懂,我看Joey就是没抽你,不然你肯定比现在老实。”

“你别提醒他还有这招。”

周襄闭上眼睛,感觉沾着粉底的海绵轻轻地,按在眼睛周围。听他轻声说,“你又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