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听了差点跳起来,连忙转头问:“阿姝,你也跟你七姐姐似的,大早上折花去了?”老太太一脸的心疼,直接把小姑娘搂进怀里,偏偏对上怀中女孩盈盈水眸时,不自觉的柔了声音:“别跟你七姐姐学得那样精致的淘气,你身子骨弱,又才回来,不比她天天疯跑的。”

苏容也跟着笑言:“是啊,十妹妹。你才从吴郡回来,还没适应上都的气候,可要当心。”

苏颜浅浅一笑,“这是早起时,含芳去折的。”

“那就好。”王氏长出了一口气。

苏容笑道:“说起来,妹妹园中的西府海棠也快开花了吧?到时妹妹可要记得送我两枝。”说着,不经意间扫了云菊一眼,见她依然娇娇柔柔的笑着,不见丝毫不快,心中冷笑一声,这苏云菊越来越会装样了。到是坐在她身边的云兰,目中隐有不快。

八娘云芙含笑问道:“十妹妹,你送了五姐什么花?让她欢喜了一早上。”

苏颜诧异的看了云芙一眼,昨天云菊跟她说话的,不是都听到了,这时候来问什么?心中这么想,还是回了一句:“我院中玉兰开了,五姐姐喜欢,便折了一只送她。”

“哦~”云芙拉长了声音,带了些好奇的问:“素闻江南是文人墨客竞相赶赴的风雅之地,也是咱们大夏才子辈出之所,想来吴郡与咱们上都定是极为不同。十妹妹,是不是连吴郡的石头都带着墨香,随意一段粉墙都有才子的佳作。”

苏颜歪了歪头,盈盈水眸漾起浅浅笑意,一瞬间好似漫天的春光都聚在她眸中,显得一旁娇艳的垂丝海棠都失了颜色。正看着她的云芙,不由得呆了一呆,只觉得她似乎看到了百花盛放的场景,连屋子都比刚才亮堂了好些,傻傻的说了一句:“十妹妹,你笑起来真好看。”

“噗…”苏容笑了出来,她起身走到云芙面前,半弯着身子,伸手点了点云芙的额头,取笑道:“看傻了?我才知道,八妹妹也是爱美色的。”

云芙不由得粉面染霞,双手捂了脸,扭身不依:“七姐…”

“别不好意思,看十妹妹看傻了的,也不只你一个。”苏容笑吟吟的坐到苏颜身边,双手捧了她的小脸,左右端详,不停的夸赞:“果然如三婶说的,咱们十妹妹生了个天仙般的模样,难怪谁看了都着迷。”

这般夸奖的话,苏颜真是从小听到大,到也不觉得如何羞涩。伸手拉了苏容,让她坐在自己身边,随着选了个话题,把这段岔了过去。不想四娘云兰突然开口问了一句:“十妹妹,想来吴郡风雅之地,这供花之事也与上都不同吧?”

苏颜微怔,复而浅浅一笑,“也没什么不同,天下文人的讲究都差不多。”

“呵,是么。”苏云兰笑了笑,不再多言。

她这么一插话,到是令小姐妹间的气氛冷落了下来。王氏原是含笑听着几个小姑娘说话,见此情景,淡淡的看了云兰一眼,身子往后靠了靠,“不早了,你们该上学的上学,该理事的理事,让阿姝陪我就好。”

王氏即开了口,刘氏、罗氏和陆慧连着两个孙媳妇并一众小姑娘们连忙起身行礼告退。苏颜敏锐的查觉到,刘氏斜了云兰一眼,情绪极为复杂,而云兰的眼圈红了,红唇抿得紧紧的,面上似有不甘。到是苏容,一直笑吟吟的,不见半丝别的情绪。

待众人都退了下去,一时间屋里静了下来。王氏爱怜的拍了拍苏颜的小手,“困不困,要不要再去睡一会儿。”在老太太看来,小姑娘家都是贪睡的,起得这么早,肯定会困。

苏颜摇了摇头,娇声道:“阿婆,我不困,咱们打双陆吧。”老太太已经年过六旬,以往比较爱好的运动,比如骑马,打马球之类的,不好再做了。双陆、藏钩之类的小游戏,还是可以玩上一玩。至于下棋、品香之类过于文雅的游戏,老太太半点也不懂,是以苏颜提也未提。

“好!”王氏一听就精神了,高声招呼侍婢们抬桌子,拿棋子。

你来我往,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氏皱眉,很是不悦的问:“谁在外面?”

“娘子,大喜!”一个五十多岁,身着青色儒裙的妇人,满脸喜意的快步走了进来,见到王氏连忙行礼,因为高兴,声音有些尖利:“娘子,四郎迁至尚书左仆射,圣人特意恩准,令四郎进入政事堂参知政事!”

第四章 升迁

苏容笑盈盈的伴在母亲刘氏身边出了老夫人的寿安堂,刘氏温和的看了看女儿,抬手给她理了理鬓边的秀发,笑道:“快去上课吧,晚了,看先生罚你。”

苏容撒娇的拉着刘氏的手晃了晃,“阿娘,中午我跟您一起用饭好么。”

“好好好,快去吧。”

站在苏容身后的苏云兰,咬了咬红唇,目中流露出几分不屑,身为国公府的嫡长孙女,还跟母亲撒娇作痴,羞不羞!

好容易等到苏容腻歪完了,苏云兰拉着妹妹云芙,率先恭敬的给嫡母和两位婶婶行过礼,便在丫环、乳母的簇拥下,先走了。

苏云菊、苏容两人互看了一眼,也跟在了两人后面。

罗氏看着远去的几个小娘子,笑道:“大嫂,也不知你是怎么教的女儿,个个都这么出挑。”

刘氏笑了笑,回道:“你家五娘也不错,温婉大方,又精通音律,比一般人家嫡出的娘子也不差什么了。四弟妹,你说是不?”

“呵呵…”陆氏抿唇笑了笑,“两位嫂嫂,我院中还有事未处理完,先回去了。”做为家中最小的儿媳妇,嫂子之间的争斗,她看看就好。

罗氏见刘氏走了,抬手扶了扶头上的步摇,漫不经心的跟刘氏道了个别,也带着人一摇三摆的走了。

刘氏面无表情的站在原地好半天,才带着两个儿媳妇,自去处理家中杂事。

再说苏容姐妹四人,刚刚与先生行过礼,还未坐稳,便有老夫人院中的丫头飞奔而来,替她们姐妹请假,“先生,家中四郎君蒙圣人恩典,官拜尚书左仆射一职。老夫人说这是大喜事,要举家欢庆。因此,小娘子们的课暂休三日。”

苏容听到这里,呆了一呆,眉头微蹙,“尚书左仆射?”

“是。”来报喜信的丫环是老夫人院中的二等丫头,名叫玉莺,生得小巧玲珑,很是精致。又因她的声音清脆婉转,如黄莺鸣叫,才有了这个名子。老夫人每常派人传话,大多都是黄莺出来,苏容与她自是极熟的。“听说,圣人还特许四郎君入政事堂参知政事呢。”黄莺的话里透着喜意。

可不是该欢喜,现如今谁不知道尚书令崔景崔相公老迈多病,常年休病假。尚书省的事务都是由左右仆射共同处理的,其中左仆射主理吏、户、礼三部,右仆射主管兵、刑、工三部。看这职责分配也知道,虽是共同理事,可左仆射就是比右仆射的地位更重要些,更不用说入政事堂参知政事了。政事堂是什么地方,说白了就是宰相们的总办公室,是大夏朝宰相议事之所。能进入政事堂,即使现在还不是宰相,也是宰相的预备役。

苏容便见原来面上还有些郁色的苏云兰,听到这一消息,郁色尽散,脸上带出笑来,“四叔高升,咱们该去贺一贺十妹妹。”

苏云菊、苏云芙连忙点头,都道:“该去该去。”

苏云兰见苏容没说话,便问了一句:“七妹妹,可要同去?”

“同去。”苏容点了点头,心中不勉有些看不起她,刚刚还因为十娘没送她玉兰花挑理,现在知道人家爹升官了,马上就巴巴去道贺,也真够势力的,不愧是她那个小妾娘生的,便是在她娘身边养大,也没有半点国公府贵女的风范。

于是,苏颜的玉堂院迎来了国公府的四位娇客。苏云兰一进玉堂院,就有些不自在。当初府中小娘子们挑院子的时候,她便选中了这里。没成想,老夫人愣是说自己喜欢这院子,压着没让她住。谁知道,等到十娘苏颜回府,老夫人立刻把这院子给了苏颜,苏云兰怎可能高兴。她就是算是庶出,也是国公府世子的女儿,便是比不过苏容这个嫡女,还比不过苏颜这个四房的女儿。

苏颜还留在老夫人的寿安堂没回来,含芳、绿雪见府中几位小娘子都来了,连忙出来迎客,一面将四位小娘子迎到屋中坐下,一面笑道:“十娘早起去给老夫人请安,还未回来。四娘、五娘、七娘、八娘稍坐,奴叫人去请十娘回来。”

苏容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盏,转头笑着对姐妹几人道:“不必了,咱们也去祖母那儿吧。”说着,站起身来,便往外走。

苏云兰还在打量苏颜的屋子,反应慢了半拍,苏容都快出屋子了,她才站起来,笑吟吟的夸道:“十妹妹不愧是在江南长大的,这屋子收拾得清新典雅,不流媚俗。”

含芳、绿雪也不好回什么,只能面带微笑,恭恭敬敬的送走了几个小娘子,才相对而视,同时松了口气。

苏容几人到寿安堂的时候,家中的人都在了,人人脸上都带着欢喜的笑,老夫人显得尤其高兴,脸上笑开了一朵菊花,“这可是大喜事,必要好好庆祝。”所谓好好庆祝,必须要宴开三天以上,酒肉管够,还要有家中养的伎人、外面请的妓子,各种百戏艺人轮番献艺。反正就是要热闹、热闹、再热闹。闹到高潮的时候,大家一起唱个歌,跳个舞什么的,更不在话下。

刘氏也高兴,真高兴。林周诚是她亲小叔,跟她丈夫一母同胞,又不是其他小妇养的。小叔子得了皇帝重用,于家族也是很有帮助的。最少,对她儿子就很有帮助。身为国公府实际上的当家主母,她立马表态:“四叔高升,是该热闹热闹。”

罗氏本来跟这个大嫂有点不合,此刻的心情却是差不多的,点头笑道:“极是。”

见儿媳们都点了头,老夫人王氏更高兴了些,立刻给儿媳妇安排任务,“大娘、三娘、四娘,你们一起商量着办,也叫她们小姐妹们,帮着打打下手,学着些。”

苏容见这一屋子的喜气,遮不住掩不住的,有些忧心的开口,“祖母,四叔得了圣人重用,确实是喜事。可是…”

“可是什么?”王氏有些不快的问。

“四叔入政事堂,必定有无数人心中嫉恨,也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咱们家呢。我觉得与其大肆庆祝,行事张扬,不如低调些,或许对四叔更好。”话不用说得太多,点到为止就好,反正家里有不少明白人,苏容侧首看了自己母亲一眼,果然见她面上喜意稍减。

这话一出,满室皆静,刘氏斟酌再三,小心的开口:“阿家,阿悦说的也有道理。不如,咱们就请些亲近的,摆个小宴,只说是为四叔夫妇洗尘。”

王氏身子往后靠了靠,只道:“等国公回来再说。”其时心里不大高兴。我儿子升官了,又受皇帝重视,还不许我高兴了,热闹热闹,哪里就能惹得圣人猜测。这个七丫头心思太重,想得也太多了。

满堂的喜气,被这么一打岔,消散了不少。王氏心中不满,不耐烦儿媳、孙媳、孙女都聚在自己这里,挥了挥手,“我要休息,你们都散了吧。”

刘氏见婆婆不乐,不勉私下里埋怨女儿,“你有主意,私下里跟我说,或者跟你阿爹说都行。何必当众说出来,惹你祖母不悦。”老太太有多疼小儿子,女儿不知道,她这个做长媳的还不知道么。

苏容满不在乎的笑道:“祖母心里明白着呢,不会怨我的。”

“你啊,就是心大。”刘氏恨恨的戳了女儿一指头。

青园内,苏颜也一样腻在陆氏身边,由着母亲一下下的抚着自己的背,“阿娘,今天四娘好像不高兴了。”

陆氏点了点自己女儿的小鼻子,“还不是你这丫头做的好事,一般的姐妹,你只给了小五娘,余下的能高兴么。”

苏颜皱了皱小鼻子,娇声说道:“七姐姐说她不喜欢玉兰花,四娘和八娘与七姐姐同出一房,既然没送七姐姐,怎么好送她们。”

“你还有理了。”陆氏掐了女儿水嫩嫩的小脸一把,“七娘不喜欢是一回事,你送不送是另一回事。再说,那玉兰花有什么,你一人送上两枝,能费什么事。要么你就别送,既送了,便大家都有。”她这个小女儿,自小被娇惯着长大,看着温软,却最是任性、自我。

“嗯。”苏颜点了点头,随后又故意问了一句:“若是我单送七姐姐呢?”

陆氏气得在女儿小屁屁上轻拍了一巴掌,反问道:“你说呢?”

“阿娘。”苏颜滚到陆氏怀里,不住撒娇,似只小猫般在陆氏身上蹭啊蹭的。陆氏爱怜搂着女儿,悄声道:“阿姝,好好看看小七娘。”回到国公府这十多天,府中的小娘子们,陆氏对小七娘苏容的印象最深。不是因为她是长房嫡女,其余的小娘子都是庶出,而是她的言行举止,让陆氏觉得这姑娘的心很大,心思又太重。她本能的不想自己的女儿与苏容多亲近,维持正常的姐妹关系便足够了。

“七姐?”苏颜歪了歪头,“言谈有物,行止大方,却自有一股骄傲之气隐于骨内。”

陆氏拍拍女儿,没有说话,苏颜想了想,对着母亲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阿姝,你阿爹做了尚书左仆射,你觉得该庆贺么?”陆氏突然问了一句。

苏颜道:“为什么不?圣人信任阿爹、重视阿爹难道不该高兴么?”

“没听你七姐姐的话么?”

“‘不遭人嫉是庸才’,阿爹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害怕,还谈什么入阁拜相,不如去外祖家的书院,做个先生,教书育人,岂不更好。”

“哈哈哈哈,阿姝说的好!”苏周诚身着朝服,大笑着走进屋里。

第五章 偏心

“阿爹。”苏颜连忙起身行礼,看着满身儒雅之气的父亲,笑盈盈的问:“那阿爹想要庆贺么?”

苏周诚估计逗女儿,“阿姝说得算。”

“阿爹明明就想躲清静,还要我说。”苏颜冲着她爹皱皱小鼻子,她再了解她老爹不过,很有些文人的清高之气,很不耐烦别人阿谀奉承他。这回若是府中开宴,免不了会被人追捧一翻,这对她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苏周诚对着女儿眨眨眼,笑眯眯的说:“阿姝既然知道,便要好好谢谢七娘。”说完,拿了妻子手中的便服,往卧室走去。再出来时,身着青色宽袖大衫,头带方巾的男子,到不像是朝中的准相爷,更似居于山林的隐士,自有一种翩然若仙之感。

苏颜有些好奇,在祖母屋中,她看得明白,祖母是真心想要替父亲庆贺的。而七姐只不过是个小娘子,祖父和大伯会更重视她的话么?

显然才回来的苏颜还不大了解苏容在国公府里的地位,相比祖母王氏,其祖父靖国公对这个孙女还要更看中些,曾经很是感慨的对长子、长媳说过:可惜阿悦不是男儿身,不然靖国公府的第三代,也不需要他再担忧。从这里便可以看出,靖国公对这个孙女的欣赏。

倚兰院内,苏云兰斜靠着软枕,正与妹妹说笑,“听姨娘说,祖母最疼四叔了。先前四叔出任江南,一去多年未归,祖母心疼得什么似的。好容回来,又得圣人看中,做了尚书左仆射,以祖母的性子,必定要替四叔好好庆贺一翻才苦心。偏咱们那位七妹,非要拦着,祖母能高兴?你没看,她刚刚脸色都变了。等祖父和父亲回来,还能因为这事拦着祖母这回没显摆成,又得罪了四叔和四婶,看她还有什么脸端着嫡女的架子。?”

苏云芙撇了撇嘴,“那可说不准,祖父和父亲最听七姐的话。”

苏云兰才要说话,她的贴身丫环万香挑了帘子进来,低眉顺眼的回话:“七娘去了前书房。”

“什么!”苏云兰咬紧了下唇,一脸的不甘,“父亲就这么重视她,连书房都随她进。”想到苏容可以亲亲热热的叫父亲一声“阿爹”,她却只恭恭敬敬的叫一声父亲,更别提撒娇了,连多一句话都不敢说。明明小时候,她也很得父亲的喜欢的,父亲也常抱她在膝上,逗她说笑,给她开蒙识字,也曾握着她的手,教她写字,可后来…都是苏容,都是苏容!苏云兰紧握住手,低垂下的眼中,恨意深深。

苏云芙最看不过她姐姐这个样子,开口劝道:“七姐得祖父和父亲的喜欢,府里都知道,便是书房,也不是头一次进了,你用得着气成这样么。七姐是没把咱们这些庶出的放在眼里,可有个人…”她抬手理了理自己的袖手,意有所指的说:“可是半点不比她差,尤其是在祖母眼中。”

苏云兰猛得抬头,看向自己的妹妹,“你是说…”

“咱们要对十妹妹好点,这府里,她最小呢。”苏云芙笑道。

“可不是。”

到了晚间,几个小娘子都聚到了王氏的寿安堂内,王氏的神色并不好。她怎么也没想到,靖国公居然真的听了小七娘的话,打算低调处理小儿子升官的事。她气不过,吵了一场,恨恨数落丈夫,“这也怕那也怕,也不知道你怕是什么,年纪越来越大,胆子到越活越小。”

靖国公见跟老妻扯不清,索性一甩袖子走了。靖国公这一走,老太太更生气,指着儿子骂:“亏你还是当哥哥的,就这么见不得你弟弟得一点好?”

靖国公可以甩袖子走,他是一家之主,任性!靖国公世子苏周德是王氏的儿子,见老娘生气,也只能陪笑听骂,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他娘脾气上来,抽他一顿,那可就丢脸丢大了。眼见得王氏越骂越生气,嗓门越来越高,甚至拉扯上了自己的妻子,“自你娶了那妇人,对你弟弟们就一日不如一日。听那妇人的话,生怕你弟弟夺你的世子位,为此小四躲出去十多年。好容易熬出来了,得了圣人的重用,连热闹一下,还得看你们脸子!呸,国公府还不是你当家呢!”

这话,苏周德如何敢应,连忙脆下,少不得申辩,“阿娘,儿子对弟弟实是一片爱护之心。”

这里闹得厉害,早有王氏的贴身丫环往青园送信,苏周诚无奈的揉了揉眉心,叹道:“今日是我之过。”出去单过了十几年,到把他娘的脾气忘了算进去。说着,站起身来,对妻子和儿女道:“我先过去看看,一会儿阿姝去陪陪你祖母。”

等到苏周诚到了寿安堂,发现大嫂刘氏也来,他拱了拱手,满是歉意的说:“都是弟之过,到令兄嫂受委屈了。”

刘氏勉强笑笑,“阿家骂得没错,是我们做不好。”

苏周诚也不多言,转身进到屋里,先给王氏见礼。这老太太,刚刚还怒容满面,一见小儿子,立时笑成一朵菊花,“小四来了,快过来坐。”

苏周德见弟弟来了,不自觉得松了口气。

苏周诚连忙扶起哥哥,苏周德偷眼见老娘白了他一眼没说话,才安心站到一边。

“阿娘,这事不怪长兄,原是我不耐烦理会那些阿谀奉承的人,才想着只跟亲近的兄弟、友人小宴一场便好。”苏周诚开口就把事揽在了自己身上。

之前还为了不能大庆三天而跟丈夫、大儿子死磕的老太太,听小儿子这么一说,居然连连点头:“我儿好静,又素有清名,岂是与那等俗人同饮。”

苏周诚这里哄好老娘,才与大哥一起出了寿安堂,私下里跟兄长陪过罪,又去找了自己老爹。不能眼看着因为自己,老爹和老娘掐架冷战不是。你说,升官明明就该高兴,他怎么这么心累呢。

王氏虽然被小儿子劝住了,可这心里还是不舒服。她是个性子简单粗暴的,心里不高兴,脸上立刻就表现出来,对着苏容也神色淡淡的。到是拉着苏颜的手不放,满心里只觉得委屈了小儿子一家。老太太既觉得委屈了小儿子,自然就有所表示。

第二天,苏颜和陆氏往寿安堂问安的时候,便发现寿安堂变成了衣料铺子。各色织锦、绸、缎、绫、纱等等,堆了满屋都是。王氏一点陆氏和苏颜,也不等两人行完礼,连连招手,笑呵呵的说:“慧娘、阿姝快过来看看,有什么喜欢的只管挑。”老太太就是这么简单,连句多余的场面话都懒得说。

不得不说老太太摆出来的各色料子,都是难得一见的。想老太太未嫁前是国公嫡女,嫁人之后是国夫人,好东西自然不少。

陆氏笑道:“我们挑了,阿家别心疼。”

“便是你都搬走了,也不心疼。”王氏笑眯着眼,她就是看小儿媳妇顺眼,哪儿哪儿都好。说着,她随手拿了一匹大红的缕金罗来,叫自己的丫环,“给阿姝披上看看。”

苏颜在江南出生也在江南长大,自然生得一身如玉胜雪的肌肤,大红色的缕金罗披在身上,越显得她乌发雪肤,容光摄人。

“咱们阿姝真漂亮,穿红的尤其好看。”王氏搂着苏颜不放,随手连指了十多匹各种红色料子,“这个、这个、还有这几个,都送到玉堂院去。”说着还摸了摸怀中小姑娘的脸,对陆氏道:“别白放着,都给阿姝做了衣裳,小姑娘家,穿得新鲜才好看。”

“自从十妹妹回来,祖母把我们都扔下了。”苏容知道昨天老太太不痛快,也有心修补,便假意吃醋,“这么漂亮的料子,只给十妹妹,到让我们干看着。”

王氏哼了一声,“我往日给你好东西还少?”

苏容:“…”

苏云兰几个一方面觉得苏容被拍挺高兴,一方面又觉得苏容说得挺对。老太太摆了一屋子东西,只让她们干看着眼馋,就是半点不给,这感觉真是复杂。

第六章 疑惑

老太太王氏确实够任性,说不给就是不给,待到众人自寿安堂散去时,陆氏与苏颜母女身后,跟了一溜手捧各色布料与装着钗环首饰的木盒。

待到苏周诚下午还家,陆氏说起今天在寿安堂的事,还有些无奈,揉了揉额头,笑道:“东西我都让阿姝带回去了,只是你那闺女,居然一件也没分给家中的姐妹。”想到女儿特别认真的跟自己说:“这些都是长辈所赐,怎好另赠他人。”便又叹了口气。

苏周诚笑道:“长辈爱惜所赐,怎能送人。阿姝原没错,你叹什么气。”他娘一辈子了,就这么个脾气。女儿若是高高兴兴的把他娘给的东西,都自己用,老太太一准高兴。若是分给侄女,老娘心里肯定拧个疙瘩,再不会高兴的。

陆氏嗔了丈夫一眼:“跟你闺女说得一样。”她转头问自己的贴身的丫环素月:“咱们带回来的东西,都收拾得关不多了吧?”

“已经收拾好了。”素月回道。

陆氏想了想,“取蜀锦、云锦各二十二匹,再加上二十二匹雷州葛布,还有咱们带回来的扇子,也拿两箱出来。”婆婆给的东西不好给妯娌和侄女,她们带回来的,到是可以分上一分。

老太太那里每样送上八匹,刘氏、罗氏每样四匹,七娘苏容每样三匹,其余的三个侄女,每样一匹,每人哪里再加上各种宫扇几把。

苏周诚饶有兴趣的坐在一起,端着茶杯看妻子陆氏叫丫头分东西,便有外间的丫头清脆的声音:“郎君,娘子,十娘来了。”

话音未落,门口屏风处转过来一个身着嫩绿色窄袖儒,缃色长裙的小姑娘,她一见苏周诚,便笑眯眯的扑了过来,欢喜的道:“阿爹今天回来的这样早。”

苏周诚疼爱的摸摸小女儿的头,笑问:“听说今天阿姝得了许多好东西?”

“嗯,都是阿婆给我的。”苏颜娇俏的歪了歪头,笑道:“我也有东西要送给阿婆的。”

“是什么?”

“我自己做的绢花。”

苏周诚是知道的,女儿做出来的绢花,几可乱真,“只有阿婆的么?”

“还有伯母和姐姐们的。”

苏周诚故做伤心状,“小阿姝忘记爹爹了么?”

苏颜连忙道:“没有没有,阿爹与伯伯、兄长们都有。”说完,她有点小心疼。她做的绢花都与真花一般无二,因为精致,所以做得便慢。这一回送出去的,让她的存货都快见底了。

苏周诚自是看出女儿的纠结,只是见她苦着小脸的样子,太过难得,哈哈笔着伸手刮了她的小鼻子一下,“如此,便谢谢阿姝了。”

第二日,东西分送各处,苏容姐妹几人相携来谢苏颜。

“十妹妹,多谢你了。”苏容一见苏颜,便拉着她的手道谢,还夸赞道:“如果不是青云说那是绢花,我还以为是真花呢,做得可真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