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不当刁民很多年/禁骑司日常上一章:第 61 章
  • 她不当刁民很多年/禁骑司日常下一章:第 63 章

秘密小会的出席人员便由这几人出席。

唐瑛向几人透露皇太孙秘令:“湘王派玄真引诱陛下大量吞食丹药,此事已然呈报陛下与皇太孙,太孙有令,待得湘王入京便要抓拿他,诸位可要准备好,大约就在这几日。”

张文华与玄真是秘审,唐瑛带着刘重与雷骁在做这件事,不但内狱的春娘等人未曾参与,便是她身边的晚玉红香都被阻在诏狱门外,此刻几人乍闻此事,宝意与晚玉一脸凝重,红香却心跳如鼓,眼前发黑,只觉得自己一心盼望着的锦绣前程路眼睁睁被唐瑛给阻断了。

她定定神,颤着声音问出一句:“大人,此事可当真?”

刘重最不耐烦与她打交道,态度便有些不好:“此事是我们与掌事大人一并审问的结果,已经呈报陛下,罪犯都已经在供状之上签字画押,难道还会有假?你不相信,难道是瞧中了湘王不成?”

他是个粗人,开口便往男女情*事上扯,没想到却一箭正中靶心,直惊的红香差点跳起来,勉强才维持住了笑意:“刘大人说笑了。”

唐瑛布署完毕,众人四散而去,独留宝意陪在唐瑛身边。

她道:“大人,您不觉得红香的态度有点奇怪吗?”

唐瑛:“哪里奇怪了?”

“她似乎对湘王……”

唐瑛:“湘王生的俊美温雅,红香大约是有几分同情吧,无甚大碍,你不必担心。”

******

夜半时分,红香披一身黑色的斗篷,匆匆敲响了大长公主府的角门。

不多时,便有下人引了她去见大长公主。

她进了大长公主的寝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惊惶道:“主子,快救救湘王殿下,殿下有难!”

大长公主原本都已经卸了钗环首饰,没想到听说红香过来,便披衣而起见她。

“湘王有难?”她与湘王之间并未撕破脸,相反还保持着表面良好亲密的关系,并且自湘王就藩之后还时常收到他从湘地寄来的平安信,信中拳拳孝心真是令她“感动”呢。

红香更不两位主子之间的嫌隙,一心一意想要帮湘王,膝行至大长公主床边,仰起一张惊慌的小脸,无助到了极点:“今日掌事召集众人商议,陛下已经知道了湘王殿下派玄真引诱陛下过量服食丹药。皇太孙有令,要在湘王殿下进京面圣之时抓捕他,求求主子救救湘王殿下!”

元蘅握在袖中的手微微颤抖,那是因长时间的等待与压抑而升起的颤栗,是大仇即将得报的兴奋,但她面上却是一派忧心:“好孩子,多亏了你,快快起来。湘王便等同本宫的儿子,本宫必然是要救他的,你别担心,回到禁骑司之后注意姓唐的丫头的动向。”

红香对大长公主的能力深信不疑,只要她出手,便是皇太孙又如何?

到时候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芸娘亲自送了红香出去,再回来之时便是满面喜色:“主子,机会总算来了。”

元蘅坐不住,在殿内走来走去,忽尔仰头:“桓儿,娘终于等到了这一日,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眼眶湿热,却是喜悦的泪水。

芸娘:“主子,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元蘅阴狠一笑:“我那好皇弟自从登上帝位,但对皇位十分看重,既然皇位重于亲情,那就让他好好看一场大戏。你说,若是他最宠爱的皇长孙与湘王自相残杀,血溅王座,他心里会怎么想?”

芸娘:“想必……应该会十分痛苦吧?”

元蘅大笑:“也是时候该让他尝一尝骨肉相残的痛苦了,免得永远不懂得我的苦楚,对我的桓儿苦苦相逼,非要把他逼出京去。”她笑着,面上却珠泪滚滚:“我的桓儿若是在京里,又怎会大祸临头?”

芸娘陪她流泪:“主子别伤心,这一次咱们必然不会失手。”

元蘅打起精神:“来来来,赶紧来磨墨,既然有人送信过来,我可不得为我的好侄儿苦心筹划一番嘛。”

作者有话要说:……好像还是晚了,不过更上来啦,宝宝们早安!

你们感觉到了正文完结的气息了吗?

反正我是感受到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皇子收到大长公主传来的消息, 惊讶不已。

上辈子南齐帝薨了之后,他进京奔丧, 原本就是有备而来,这才趁着元奕还未举行登基大典,逼宫夺位。

不过这辈子许多事情与上辈子大为不同, 他痛定思痛之际, 进京面圣也做了万全的准备, 带足了人手, 以防万一。

他的幕僚郁敬仪请示:“主上, 现在怎么办?”

二皇子吐出一口浊气:“那就别怪我心狠了!”一面下令星夜兼程,一面派人急速进京联络元蘅以及京中万氏一族的官员, 准备大事。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时间的流逝犹如静水深流, 日升日落,缓慢而无知觉。但对于监国的皇太孙来说, 每时每刻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内有朝臣结党营私, 外有藩王虎视眈眈,手头还有千百件大事等着他去决断,当真是焦头烂额。

在此情况之下,东宫官员之间还对于如何处置元阆有着巨大的分歧。

傍晚时分, 东宫官员齐聚皇太孙处商议大事。

太子太师翁闲鹤主张对湘王实行“一经入京便当场击杀,免除后患”的策略,而太子詹事彦子澄则大加反对:“湘王是奉旨入京, 至少要让他面见陛下,或由禁骑司出面拘捕审查,给天下人一个交待,不然外面岂不要传殿下尚未……便骨肉相残,岂不有损殿下名声?”

翁闲鹤冷笑一声:“书生之言!此等生死大事,先下手为强,何用给天下人交待?”

彦子澄据理力争,翁闲鹤寸步不让,两人当着皇太孙的面吵的不可开交。

皇太孙说到底不过才是十七岁的少年郎,就算是监国也有老臣周旋调度,他也尚在学习治国方略,面对此等情况只能两边安抚:“两位都别吵了!”

翁闲鹤一把年纪脾气恁大,内心也觉得皇太孙空有聪慧的名声,但到底历练未成,老臣子难道有些倚老卖老,再加之他的态度很有几分讨厌的对家经淮和稀泥的作派,口气里不免带了出来:“殿下当真不肯听老臣之言?”

元奕少年人的自尊不允许他被臣子轻视,况且他近来也很敏感,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时常惶恐不已,生怕自己行差踏错难以服众,越要求自己完美,内心便越是忐忑,只不过都被他很好的掩饰了下来。

他不想被老臣子按着脑袋表态,颜子澄辅佐先太子元启多年,几乎是看着元奕长大,多少了解少年人的脾气,况且翁闲鹤的态度多少失了恭敬之意,不由这位东宫属官生气:“翁太师,您这是逼迫殿下吗?”

翁闲鹤见此情景,索性赌气道:“臣的建议已经禀明殿下,若无事臣先告退了。”

他出得东宫,回身看时,彩霞满天,将东宫映照的如同仙界殿阁,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却不知夕阳下沉,便如狰狞巨兽,能吞噬人世间的一切。

翁闲鹤识趣离开,掌灯时分,颜子澄还在与元奕商议拘捕湘王之事,他提出:“稳妥起见,不如殿下派人请了唐掌事过来一起商议?按湘王的脚程,也就在明后日抵达。”

他们这头送信的人还未离开,便听得外面有喧哗之声,有宫人匆匆来报:“殿下,湘王殿下求见。”

元奕震惊不已:“这么快?”

颜子澄:“……在外面?”

宫人:“已经有人引着湘王殿下过来了。”湘王暗中派人引诱皇帝服食大量丹药乃皇家秘事,并未公开,是以宫人并不知其中缘由,还笑着禀报:“湘王殿下说许久未见太孙,便直接过来了。”

“不对啊殿下,按道理湘王不可能这么快的。”他始感不妙。

许音未落,外面脚步声已经响起,元阆的声音已经在庭院里响起:“奕儿,分别多时,皇叔甚是想念,便先过来与你一见。”

元奕连忙迎了出去:“二皇叔?”

但见元阆风尘仆仆而来,身后跟着四名护卫,一贯的笑意温雅,还亲热的打量他,走近了在他肩上拍了两下,亲昵的说:“奕儿都当父亲了,高了壮了。”

颜子澄与元奕交换了个惊疑不定的眼神,下一秒他便眼睁睁看着湘王身边的赵奎袖中匕首寒光一闪,狠狠扎进了元奕的胸膛。

“殿下——”颜子澄万万没料到湘王居然狠辣至斯,前一刻还在言笑晏晏的叙说思念之情,后一刻便举刀相向。

元奕低头,不可置信的注视着自己胸前不断洇出血迹的伤口,有一刻他心里生出无穷无尽的悔意——若是听从翁相的建议该有多好啊。

然而来不及了,他缓缓向后倒去,视线里是颜子澄惊慌失措而自责愧悔的面孔,还有湘王面无表情的脸,他的声音忽远忽近:“奕儿,你可别怨皇叔心狠。下辈子投个好人家,可千万别托生在皇家!”还有东宫侍卫宫人惊慌的声音,兵器相交的声音由远而近,似乎是湘王带来的杀了进来。

他的浩儿啊,也才出生几个月而已。

他不甘的、缓缓闭上了眼睛。

********

湘王入京之时,派人向大长公主送了消息。

她早就收拾停当,数着时间在窗前坐了一下午。

听到湘王先去了东宫,元蘅便起身:“进宫吧。”

她以养病为名,许久未曾进宫,但余威犹在,连进宫的腰牌都不必拿出来,只要见到大长公那张脸,便主动放行。

清凉殿里,内监跪在脚踏上,按照太医所教之法为他按摩腿脚。

唐瑛刚刚进宫没多久,便听到外面值守的内侍前来禀报,大长公主求见。

南齐帝面露喜色,忙令宫人请了元蘅进来。

元蘅踏进内殿,向南齐帝跪拜行礼,南齐帝吐字有些含糊,但还在努力表达清楚:“皇姐免礼,快快请起。”

姐弟俩亦是许久未见,做姐姐的痛失独子,形影相吊;做弟弟的继承人损折,被宠爱的儿子谋算,半边身子偏瘫,两两相望,都能在对方的脸上找到生活的霜风剑雨留下的影子,不免内心唏嘘——原来他(她)也不好过。

皇帝赐座,内侍刘三搬了绣墩过来,元蘅便款款落座:“听说陛下病着,我前些日子也不甚爽利,今日才抽出空来进宫探望,陛下可好些了?”

南齐帝似乎很高兴见到元蘅,他近来极少处理国事,有大把的时间回忆旧事,见到元蘅便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动情道:“皇姐自己的身子要紧,朕不要紧的,歇些日子就好了。”

元蘅冷笑:“陛下难道还要瞒着我?怎么我竟听说你的身子骨可不是无碍,而是被人撺掇着过量服食了金丹。”

南齐帝厉目扫过唐瑛,她察颜观色便知皇帝心中所想,连忙道:“陛下您忘了,臣与大长公主素来不和。”

元蘅哪会让她好过:“唐掌事难道忘了,此事还是你派了身边的人向本宫通传,怎么在陛下面前就不肯承认了呢?”

南齐帝面色一变,看唐瑛的眼神都大为不同,隐隐带了怀疑之色。

“是吗?”唐瑛倒好似未曾察觉南齐帝的疑心病又犯了,坦然与元蘅对质:“不知道我派了哪一位向大长公主通传消息,还请大长公主告之名姓,臣也好查个一清二楚,还自己一个清白。”

元蘅看似好心:“皇弟也别责怪唐掌事了,她一片好心为着陛下的龙体担忧,这才派人传了消息给皇姐。”

唐瑛:“……”没想到大长公主蛰伏两年,颠倒黑白的本领倒是涨了不少。

“陛下有所不知,昨日臣在禁骑司查出一名内奸,对大长公主忠心耿耿,时常找机会向大长公主通传消息。”好在她早有准备:“此女便是暗部的红玉,昨晚臣请内狱的春娘连夜审问,下午便拿到了供词,据此女的供词,她在十三年冬猎的时候便投靠了大长公主,还与湘王殿下有了私情。臣刚进来便是想向陛下禀报此事。”

唐瑛微微一笑:“向大长公主殿下通传消息的,正是此女,已经羁押在内狱,等陛下示下。”

南齐帝的脸面顿时变的很难看。

“唐掌事好口才。”元蘅轻笑:“你倒是清楚不少东西,就是不知陛下可清楚?”

南齐帝:“清楚什么?”还未得到答案,忽听得外面喧哗声起,有人跌跌撞撞冲了进来,大喊道:“不好了,湘王杀了皇太孙——”

“湘王杀了皇太孙?”南齐帝犹不敢信:“湘王不是还没进京吗?”他迅速扭头去看唐瑛,这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刀,也是所有消息的来源渠道。

他以为的,对他忠心耿耿的少女露出了灿烂明媚的笑容:“是啊,湘王刚刚进京,臣还未及禀报陛下。”她还惊讶的问道:“湘王手脚这么快,已经杀了皇太孙吗?”适时做出评价:“真是无毒不丈夫!”

南齐帝几乎想要咆哮,却依旧记得自己上一次生气的后果,于是压制着极度的愤怒问道:“禁骑司的人呢?你没有派人保护皇太孙吗?”后一句几乎是咬牙切齿状。

“哦,臣听说湘王殿下要进京,就找了个借口把禁骑司的人从东宫撤了出来。”少女若无其事的说,仿佛做的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卡了两天不敢上来,今晚大结局就能写完。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长公主听的咯咯直乐, 犹如一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 满满都是收获的快乐,以至于比起她以往的形象, 这等突兀的笑声简直是失态了,本人却浑然未觉, 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陛下啊, 您可有点识人不明了。”

唐瑛:“……不止吧?”还脑子不清楚妄图追求长生, 被人忽悠乱吃东西。

南齐帝坐直了身子, 怒火在腹中翻滚, 帝王的尊严却如同一个严丝合缝的盖子, 牢牢压制着怒气,让他……至少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平静的, 只是眼神凶狠,质问道:“唐瑛,你意欲何为?”

“陛下稍安勿躁,您等会便知道了。”

甘峻从隐身之处冒了出来, 护卫在南齐帝身边,警惕的注视着唐瑛。

不过片刻之间,外面已经传来震天的喊杀之声, 兵器相击, 许多人奔跑的声音,还有内侍破门而入,直闯了进来,跪在南齐帝面前求救:“陛下, 湘王殿下带人杀进来了……”

南齐帝从听到“湘王杀了皇太孙”就恍如梦中,紧跟着听到湘王杀进来,顿时慌了:“甘峻——”

甘峻弯腰向他耳语了一句,他的神色便镇定了几分。

湘王来的很是迅速,甚至从东宫到清凉殿一路之上遇到的禁卫军并不多,他带人冲杀过来,顺利的出乎他的意料,让他不得不惊叹大长公主的能力——有她襄助如虎添翼。

他闯进清凉殿的时候,一手提着皇太孙的脑袋,一手提着长剑,身后还跟着数名赳赳武夫,护卫左右。他的剑上还滴着鲜血,那是外面侍卫与宫人们身上的血。

父子久别重逢,做父亲的怒目圆睁,指着他骂道:“逆子!畜生!骨肉相残,天理难容!”做儿子的将皇太孙的脑袋“砰”的扔到了他床边,神色冷漠毫无歉疚之意:“父皇也别责骂儿子,都是您逼的!太子去了,按理本应是儿臣做太子,您老人家偏要将他立为皇太孙,我到底比他差到哪儿了?”

“元奕可不是儿臣杀死的,他是死于父皇您的宠爱!”

唐瑛对他的甩锅技术叹为观止,还毫不客气的笑出声:“湘王殿下言之有理!”引的他瞧了她一眼,颇为意外竟然在清凉殿见到了她,思及她的官职,又觉寻常,只是惊异于她居然对他的话大加赞赏。

“混帐东西!”南齐帝伤心皇太孙的无辜惨死,亦愤怒湘王的狠辣无情,骨肉相残,连太医的告诫都抛之脑后,咆哮道:“逆子,奕儿到底哪里对不住你了,你要对他下此狠手?!”

湘王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他冷静质问:“不是奕儿对不住儿臣,而是父皇您对不住儿臣。您宠爱儿臣多年,明知道儿臣想要那把椅子,您却转头就驱逐儿臣出京,册封了元奕做储君,都是假的,您的宠爱全都是假的!假如您早早封了元奕做藩王,让他带着王妃出京,儿臣保管是最好的皇叔,逢年过节都重重赏赐于他。可惜您非要逼着他坐那个位子,丢了性命难道不是父皇之过吗?”

这些话,他憋了两辈子。

上辈子等他回京奔丧,逼宫夺位,再也没机会质问南齐帝,却仍旧对他宠爱皇太孙的行为耿耿于怀,这辈子天可怜见,终于让他有机会当面问出来。

南齐帝做梦都想不到,湘王竟然如此狭隘,得不到便在毁了对方。

“你……”他这辈子高踞帝座,注视着下面朝臣互相撕咬的形象全无,却从中调解渔利,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与自己的儿子狭路相逢,被堵的哑口无言。

唐瑛:“……”皇帝陛下的嘴炮技能明显没有点亮,胡搅蛮缠的无赖式思维有待提高。

不过——她寻了个绣墩自顾坐了下来,翘着二郎腿支颐瞧的好开心。

父亲兄长,你们英魂未远,可曾瞧见了?

南齐帝环顾内殿,侍候的几名内监宫人吓的瑟瑟发抖,缩在一旁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元蘅与唐瑛好整以暇,都是看戏的神情,明显事不关己,湘王血染披风却半点不见癫狂之态,俨然夺位之事已经做了不止一回,杀了皇太孙就跟宰杀了一只羔羊般寻常。

“你们……你们原来是一伙的?”他全身都在颤抖,尤其是另外半边还算灵便的身子似乎有控制不住的迹象,却还是没办法压制自己愤怒的情绪:“你们合起伙来造反?”

唐瑛连忙举手更正:“不好意思陛下,您猜错了,我与湘王可不是一伙的。”伸出小拇指比划了一下:“不过顺手帮了湘王殿下一个小忙而已,比如……假传圣旨调开了宫里的大部分禁卫军,好方便湘王殿下行事而已。”

湘王:“……那就多谢唐小姐援手了。”

南齐帝:“……”

大长公主:“……”

殿内一时落针可闻,反而将外面还未平息的厮杀声衬的更为清楚。

甘峻不解:“唐瑛,你为何要如此行事?”

唐瑛反问:“若是我不如此行事,怎能方便湘王殿下犯下诛杀皇太孙,逼宫夺位的大罪呢?”她摆摆手:“湘王也不必谢我,您想做什么请继续!”她眼观鼻鼻观心,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做壁上观,不准备再回答甘峻的问题。

殿门忽然被人踹开,有禁骑司在宫中值守的暗卫押着万皇贵妃踏进殿来,但见万氏鬓乱钗斜,形容狼狈,显然是匆忙之际抓过来的,脖子上还横着一把长剑,利刃贴近皮肤便是一条血痕。

她多年保养得宜,皮肤细白,一点血痕简直触目惊心。

湘王大惊:“母亲——”上辈子没经历过这事儿,也没想到南齐帝居然狠得下心来用自己心爱的女人来与儿子较劲。

万氏珠泪长流,看看丈夫再看看儿子,惨然一笑:“儿啊,往后……你可要多照顾照顾阿姝那个傻丫头!”她居然迎着刀锋往前一撞,脖子上喷出一道鲜血,长剑何等锋利,居然就这样结束了性命。

“母妃——”湘王伤心之极,也没料到亲娘不忍他被挟制,居然自杀而死。

挟*持人质的暗卫没想到万氏居然刚烈至斯,连忙松开了万氏的胳膊,那尸体便倒了下去,正正跌倒在赶过来的湘王脚边。

湘王心如刀绞,揽着亲娘慌忙去看,竟已是气绝身亡,哪里还有救呢?

唐瑛心下一阵痛快:“湘王殿下伤心吗?”

湘王搂着亲娘不撒手,他带来的人将他护在当间,生怕殿内的暗卫伤了自家主子。

唐瑛站了起来,负手而立,见湘王似乎没有心情回答她的问题,便自问自答:“殿下看起来是伤心狠了,连话都伤心的说不出来了。”她一字一顿:“我当时,比你现在还要伤心,简直是万念俱灰呢。”

殿内众人不意她有此一说,俱望了过来。

南齐帝自然也是剜心般的疼,最器重的儿子没了,最宠爱的孙子也被自己的儿子给杀死了。元奕的头颅就在脚下不远处,还能看到那不甘而睁大的双眼,满是血污的脸颊,宽广聪慧的额头——多瞧一眼,心里便抽搐着疼的更为厉害,好像被人掐着脖子拿刀往心上捅,一刀又一刀,一刀又一刀,喊不出却又止不住的疼,令人绝望又窒息的疼……

湘王亲眼目睹亲娘自杀,呼吸都差点停了,揽着万皇贵妃还温热的身子眼泪止不住的流,不住呼唤:“娘……娘……”

唐瑛极度乐意见到眼前的场景,甚至不介意让他们更痛苦一点,提醒已经沉浸在悲伤的世界不能自拔的父子俩:“白城之战,陛下与湘王殿下都知道吧?”

殿内再次安静了下来。

南齐帝停止了愤怒伤心的颤抖,湘王的眼泪也停了下来,只有唐瑛冷漠的声音在殿内响起:“三年前的白城城破,我父兄与未婚夫及其父皆力战而死,与他们一同殉城的还有白城两万青壮儿郎,假如我当时被湘王殿下带回京城并应下婚事,湘王殿下手握唐家军中出来的武将的支持逼宫夺位,若能按计划成功,应该会是湘王殿下最得意的手笔吧?”

湘王震惊到忘了自己的伤心:“你……都知道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她道:“这还要感谢陛下的赏识,让我有机会在禁骑司任职,有幸查到了真相。湘王殿下好手段,先是唆使亲信官员以换防为名,抽调走了唐家军中主力;再唆使亲信官员以各种名目拖延白城军饷粮草;更预估前一年冬天北夷雪灾严重,入夏必定要入关抢夺粮食,不死不休,以白城军中早就粮草不继的状况,根本就支撑不到援军。况且湘王殿下也不准备在城破之前救援。”她嘲讽道:“不然如何收留唐氏遗孤?又如何有机会拉拢唐家军中出来的其余武将呢?”

湘王心中生出荒谬的念头,怀疑唐瑛也如同他一般重生,才能将他所有的算盘都勘破,可是事实证明那只是他多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