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中隐约听见一阵嗡鸣,祭坛发出了宛如琅玕树般的光辉,好似一团巨大的光茧,将虎娃以及上面的东西都笼罩其中。虎娃伸出右手,掌心上方出现了一枚洁白的兽牙。

这不知是何种异兽之牙,约有两寸多长,表面非常光滑,还钻有两个细小的孔,就像很常见的装饰物,以元神查探也发现不了什么异状。但它是突然凭空出现的,就在祭坛所封印的法力运转之时,这是一件神器。

祭坛上所有的杂物都消失不见,这时虎娃的元神中传来了山神的最后一句话:“将你腕上的藤环,也收进去。”

虎娃自幼戴着一枚天青藤环,山爷当年发现他的时候就有了,最初是套在脚踝上,后来他渐渐长大,就把藤环套在了手腕上。虎娃并不清楚这藤环的来历,山神也没有告诉他,他当然以为就是得自清水氏之物。此物有可能暴露他的身份来历,所以也要收起来。

那天青藤环自虎娃的手腕上倏然消失,也被摄入那兽牙之中。两寸多长的兽牙,怎可装载这么多东西?因为它蕴含了一个空间结界,宛如另一个世界,他人无法察觉。

这种空间神器本是仙家之物,但那些已迈过登天之径的仙人,通常并不需要随身携带什么凡俗杂物,就算有需要,往往也另有大神通开辟随身之空间结界。所以炼制的这种神器,大多是赐予世间传人的,这对于拥有仙家手段者也不算太复杂,只须找到合适的材料炼化、赋予随身空间结界的妙用。

对于仙家而言并不复杂的神器,凡人想使用却必须获其传承,并拥有六境以上修为。虎娃此刻便得到了这件神器兽牙的传承,但他却没有六境修为,所以无法发挥其真正妙用。他以兽牙装很多东西随身携带,有用时可以施法将之取出,但在其修为突破六境之前,却无法将任何东西再装进去。

虎娃能将祭坛上的东西全部装进神器兽牙中带走,是借助了祭坛所运转的法力,他只有这么一次机会。等到将来离开蛮荒,他再取出各种物品使用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因为一旦拿出来,就没有办法再收进去。

山神曾对虎娃说过千言万语,然而最后一句话,却是让他收起天青藤环。至此,太昊当年封印于祭坛中的仙家法力终于完全耗尽,当光芒散去之后,这片奇异的小世界中寂寥无声。定境中的虎娃莫名有种失落感,就像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忽然空了。

山神虽没有教过他任何修炼秘法,但也给了他太多。虎娃有一种感觉,山神有着很强的目的,却像他本人一样隐藏在不知名的地方并未显露。但无论如何,虎娃对山神充满感激,直至今日,他甚至没有亲眼见过山神的样子,更不知山神身在何处。

这时他听见了若山的声音:“孩子,我们该尽快离开了!”

虎娃走下祭坛时,那白玉祭坛上的情形就和他内心深处某个地方一样,已变得空空荡荡,只在手里握着那枚神器兽牙,其中承载了太多的东西。若山看着虎娃,心中一时也感慨万分,其实他心中也有太多的疑问,但一直没有得到解答。

若山与虎娃一样从来没有见过山神本人,并不知道山神就是理清水、而理清水就是当年名震巴原的清煞。但若山也曾想过,山神到底是何来历,他与清水氏是什么关系、与这孩子又是什么关系?可是山神已彻底隐寂,若山也只有尽快安排虎娃离开。

理清水最后一次运转白玉祭坛的动静,会触动树得丘上的监控法阵,赤望丘那边立刻就会察觉。山水城的工师辛束,就是赤望丘派到这里的“卧底”,他可随时监控一切动静,随身也一定带着某种感应法器。但辛束恰好被若山派到国都去了,等赤望丘的其他高手赶来,至少还有一段时间,理清水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若山与若水带着虎娃迅速离开太昊遗迹,途中没有任何停留,收敛神气并施展神通拢住声息,在荒野中飘行而过尽量不留下任何行迹。他们背来的那些东西已被虎娃收入神器兽牙,但山爷还扛着一个麻包,里面装的都是这片蛮荒特产的各种珍稀药材。

他们这次离开村寨,托言进山采药,那当然要带着药材回去才能掩人耳目。他们在半日之内就赶回了村寨,临近路村时放慢了脚步,很从容地穿过火麻林与菽豆田,从后门进入了路村。

在路上时,若山也在虎娃的元神中印入了几道神念,介绍山外的情形加以叮嘱。若山并不是很清楚山神都对虎娃介绍了什么,但他也要将自己所知告诉这个孩子。若山终于提醒虎娃——其实巴原上的状况,远比这里更为凶险。

这话听上去好似不符常理,但却是事实。那富庶广阔的巴原,怎么会比这蛮荒深处更为凶险呢?因为这一带近百年来,因为清水氏一族的存在、更有山神的守护,所以各部族的生活一直很安宁,既没有强大的妖物威胁,也没有剧烈的内部冲突。

山神虽隐寂,但迄今为止只有短短十几年,外部环境还不足以出现太大的变化,这里原本就不是各种强大的妖禽妖兽的领地。蛮荒各部族之间倒是出现了剧烈的冲突,但若山很快就平定了局面,联合各部结盟建立了山水城。

可巴原上的情况却不一样,就拿相室国来说,虽然在广阔的辖境内有十几座城廓,皆是人烟繁华之地。但在那样的年代,距离城廓较远的地方,在各个偏远村寨之间,仍有大片的荒山野岭,其间猛兽虫蛇出没,并有各种妖类盘踞。

广大巴原,人烟稀少之地远比人烟繁华的地方多得多,境内亦有崇山峻岭分布。人们筑城结寨而居,并开垦田地、建造道路相联,大多数时候只活动在相对安全的区域中。至于那些偏僻的荒野,只有结队的勇士以及修为高深的修士才敢深入。

独行于这样的世界中,相比虎娃自幼生活的路村与花海村小小之地,环境当然要险恶很多;然而更险恶的是世间人心,并非荒山野岭。

虎娃很感激山爷的叮咛,其实他自幼也遭遇过各种凶险,比如图谋不轨的猴子、狂奔而来的犀渠兽、还有袭击路村的羽民族人。而山爷告诉他,这样的事情今后可能会遇到很多,他的对手也会更强大。

进入村寨之前,山爷又悄然交给他一件东西,是一块两寸宽窄的牌子,正反两面镂刻有图腾符文,质地似黄金却非黄金,竟是以神通法力炼制的寒金。此物是一件中品法器,以御器之法祭出,会有非常特别的妙用显现,正是相室国“国之共工”的信物。

山爷以神念告诉虎娃此物有何用、怎么使用,它在某些场合可以解决很多麻烦,但平时也不能随意拿出来,否则也可能带来很多麻烦。

等他们回到了村寨,早已等候多时的仲壮和晃着尾巴的盘瓠迎了过来。仲壮询问山爷何时可以出发?山爷则回答朝贡之物已准备齐全,现在就集合好队伍,明天就赶往中央谷地,后天便离开山水关。

当夜无话,仲壮集合了一队精锐战士,第二天跟随山爷和水婆婆前往中央谷地,队伍中还有虎娃和盘瓠。族人们知道他们要前往国都,心中都非常羡慕。在众人羡慕的目光注视下,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虎娃平生第一次离开了家乡。

第055章、蒙卦(下)

中央谷地的情形虎娃早已知道,在山神印入脑海的那些神念中曾有见闻,但还是第一次亲身走入。十几年来,这片蛮荒的变化确实很大,人们从巴原上得到了新的作物种子,学会了制作更新的农具,开垦了更多的田地,修建了前所未有的灌溉设施。

人们种植的作物不仅是火麻与菽豆,虎娃还经过了大片的麦田。这里种植的“麦”分为两种。以中央谷地为界线,谷地中以及地势更低的地方,种植的是小麦,一丛丛细长的叶子,抽穗结谷,穗长而芒短。

从中央谷地往更高处走,渐渐便不再适合小麦的生长,人们种植的是另一种看着很像但又有明显区别的作物,穗短而芒长,叫做青稞。小麦和青稞的种子及其种植方法,都是从巴原上传来的。巴原上其实也不种植青稞,但其周边还有很多高原地带,那里有青稞,种子是商队带过来的。

虎娃看见了各个部族的民众、繁华的集市,还有不少头生双角的角荣族人来来往往,而大家都早已见怪不怪。最吸引人们目光的,反倒是虎娃身边那只迈开两条腿、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狗。

想当初在中央谷地的军阵对峙中,盘瓠就亮过相,但很多人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条传说中的狗。有不少人和山爷与仲壮他们打招呼,语气很是尊敬与热情,有人也问起了队伍中的孩子是谁。仲壮则回答——他是我们路村的虎娃。

就有人惊讶地说道:“虎娃!他就是那个用石头蛋打下很多鸟人的虎娃吗?”

虽然山爷曾下令,不得将虎娃懂修炼的事情说出去,但他的名字毕竟还是传到了中央谷各部族人的耳中。据说这个孩子从小就特喜欢玩石头蛋,石头砸得特别准,那天蛊辛率领战士们与羽民族人作战时,他也冲出了屋子,用石头蛋砸下了不少鸟人。

蛮荒中的各种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总是会经过夸张的加工、带上某种神异色彩,虎娃的故事也是如此。如今也有不少路村人常住中央谷地,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玩丢石头的游戏,有的孩子就会说:“你们丢的石头蛋再准,也比虎娃差远了!”

这些当然是无心之语,也不算泄露虎娃修炼的秘密。但别的孩子便会追问,虎娃的石头蛋到底打得有多准?路村的孩子也会越吹越起劲。

这些都是蛮荒野闻,暂时也没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连辛束都没有特意去调查。虎娃的年纪还小,辛束没意识到这样的孩子会有什么特别的神通法力,认为他不过是石头打得准、在那次的战斗中恰好砸中了几个鸟人而已。

但今天山爷将虎娃带到了中央谷地,人们见到了这个孩子,便提起当初的传闻并纷纷好奇地议论。看见这个情形,山爷心里也清楚,虎娃修炼的秘密迟早是瞒不住的。他已经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公然显露了神通手段,他当初的年纪越小,将来就会越引人注意。

又在中央谷地休息一夜,终于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山爷次日亲自将这支队伍一直送到了山水关,叮嘱仲壮一定要尽最快的速度赶路。前面那支队伍已经出发了半个月,在辛束大人到达国都之前,仲壮要带着第二批东西追上并与他们汇合。

众人在山水关休息了一会儿,山爷将虎娃单独叫到了一边,悄然以神念道:“孩子,你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虎娃亦拢住声息道:“我这两天一直在想一些问题,山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成为这里的山神的?所谓山神,又是怎么回事?”

若山答道:“等你突破六境之后,也许就会有所了解,山神应该把很多秘密都留在了神念心印中。…所谓的山神,并不是真正的神明,也不仅是一种身份,应该还是一种修炼、一种象征。”

虎娃却说道:“山神已彻底隐寂,其实在我看来,对于如今的各部族人而言,山爷您才是这里真正的山神。”

当虎娃跟随仲壮等人离开山水关之后,若山还在琢磨这孩子最后说的那句话。对于蛮荒各部族人而言,这十几年来,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生活环境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各部祭司已经渐渐习惯了山神的隐寂,尽管他们还在率领族人向山神献祭。

如今指引与保护各部族人,行山神曾行之事、亦行山神未行之事者,就是山水城的城主山爷。

没有山神会怎样,人们已经不必去多想,但没有若山的话,却是这个新成立的部盟无法想象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山爷才是他们真正的山神,虽然若山就生活在他们之中、并不拥有神明的身份。

假如数百年后,山水城与山水氏一族还在,那么若山也会被后人敬仰与祭奉,赋予他某些神灵才有的色彩。

若山在山水关内沉思的时候,虎娃在山水关外蜿蜒的山道上,正回望那险峻的雄关。山水关的城门正上方镶嵌的一块巨石上,镂刻着山水城的图腾,以几道简单的线条构成。每一座城廓都有自己的图腾,山水城的标志是若山请教山神后亲手所画,也与太昊天帝有关。

太昊天帝为人皇时,曾以最简单的阴阳线条组合,画符文八种,不仅可用来计数,而且象征着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以及世间万事万物,含义无所不包,被称为八卦。若山便借用了八卦的组合,以山和水两个符文做为山水城的象征,上山下水,就镂刻在山水关之前。

这个图腾究竟有什么含义?它很难言述却可以去体会,包含着山水城从无到有、出现在世间的一切信息,既是人们从蒙昧蛮荒时代走来的象征,也象征着一个人从年幼懵懂走向成熟、渐渐开始学习世间一切事物的过程。

当虎娃收回视线,转过身来走向前路的时候,又从怀中取出一个牌子,便是相室国国工的信物,正反两面都有图腾标记。

正面是相室国的图腾,线条像一条蜿蜒的蛇,好似有着如人般的前臂与上身,这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看出来。故巴国的图腾就是这样一种奇异的蛇纹或者说龙纹,巴原分裂为五国之后,各国都自称是巴国正统,他们的图腾也都是这样一种蛇纹,却各有细微的区别。

再看牌子的反面,也镂刻着几道简单的条纹,组合出的形状像一朵正在跳动与燃烧的火焰。它的含义需以意会,代表着人们加工各种器物时所用的火,进而象征着能为人们炼制各种器物的共工。这样一块特殊的牌子,其正反两面的图腾组合,便代表了相室国国工大人的身份。

虎娃身边的盘瓠,此刻已不再直立行走,四脚着地却又不是狂奔,样子好像有点不太适应。

这也是山神的吩咐,离开这片蛮荒后,盘瓠也要注意行止,狗就要有狗的样子,不能过于引人惊诧。它若将自己当成一个人,那就下苦功好好修炼,等将来修为突破四境成为真正能化形的狗妖,那时便可以用人的面目行走世间。

山神也曾郑重地叮嘱虎娃,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盘瓠,绝不能让它出意外、要帮助与指引它的修炼,并让虎娃立下了誓言。

仲壮率领的这支队伍里一律都是练成开山劲的精锐战士,因为山爷的命令,他们行进的速度非常快,普通的商队需要十来天才能到达巴原,而他们仅仅用了四天。

途中他们也经过了几处驿站,并在里面过夜休息,就算练成开山劲的精锐战士,也是不适合在黑夜里赶路的。他们在驿站里遇到了前往山水城的商队,携带着货物牛马。虎娃还拍着牛的角、摸着马的鬃毛,和那些牲畜说了不少话。

牛哞哞叫、马打着响鼻,应该是没听懂,但虎娃的神情却很自然,自然中又带着孩子特有的好奇。虎娃从小就和盘瓠在一起玩,那时盘瓠还是一条不懂事的狗,而虎娃便和它说话交谈,反正是狗叫狗的、人说人的,他已经习惯了。

那些商人都觉得这虎娃挺可爱的,毕竟是小孩子嘛,对什么都好奇。其实虎娃的身高体格,看上去已经不小了,就算是仲壮这样高大魁梧的壮汉,他的个头也到其肩膀了。但他看上去就是个孩子,主要是因为他的神情气质,特别是眼神仍像婴儿那么明澈。

这支队伍在途中遇到了大雨,大家在雨中艰难地跋涉前行。其实以虎娃的本事,满可以祭出一支莲叶,手持茎杆一晃,那莲叶就可舒展而开遮蔽整支队伍。

但是山神有叮嘱,绝不能轻易将这等神器示人,所以虎娃也只得冒风雨随这支队伍在泥泞中跋涉。等到了下一处驿站休息时,就连那些精壮的战士们都已经筋疲力尽,远行跋涉确实充满未知的艰险。

待蜿蜒崎岖的山路终于走到了尽头,迎面是起伏的丘陵地带,道路变得宽阔而平缓,他们又见到了村寨人烟。虎娃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巴原。这支队伍在一座村寨外暂做休整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的状况——孩子和狗跑丢了!

第056章、拜山(上)

战士们正在生火做吃的,营地旁突然有一只兔子跑过,盘瓠叫了一声便去追兔子去了。虎娃叫了一声:“盘瓠,你不要乱跑!”然后也起身去追盘瓠,很快就消失在远处的丛林中。众人一开始没当回事,以为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结果东西做熟了也不见孩子和狗,一直等到天黑,都没有他们的身影。

仲壮派出战士四下寻找,将周围一带都搜遍了,可是仍无所获。他们本是带着虎娃去国都见世面的,怎么一到巴原就把孩子给弄丢了呢!这支队伍又在原地停留了一整天,可是仍没找到虎娃与盘瓠。

但他们有命令在身,不能继续耽误下去了,要尽最快的速度追上辛束率领的那支朝贡队伍,于是只得继续赶路。

仲壮率领的这些战士,原本也都出自路村和花海村的狩猎队伍,他们知道盘瓠的本事。那条狗应该不会有事,不论打猎还是打架都是好手,山中几乎没有猛兽能奈何得了它。至于虎娃嘛,那手石头蛋绝技令人印象深刻,更有盘瓠在身边保护。他们就算在蛮荒深处也能生存,更能自己找回家,应该不会有太大危险,众人只能等回来之后再寻找吧。

虎娃离开山水城没几天,这片蛮荒又变得热闹起来。首先是有一位国工大人来访,此人名叫勾皓,来自相室国中的另一座城廓松岗城,他既有国之共工的身份,当然也是一位修为高超的修士。勾皓并不在城廓中任职,平日只是清修秘法,素好行游交友,曾在国都中与辛束结识、相谈甚欢。

勾皓在松岗城先是听说了国君封建山水城之事,紧接着又听说了山水城与高城的冲突始末,他感到很好奇也很佩服,此番是慕名来拜访传说中的若山城主。

当修为到达一定的境界、修炼成为日常中最重要的事情,修士们之间也会形成自己的一个世界,属于寻常人无法介入的圈子。他们皆拥有神通法力,往往也拥有共同的追求,在一起交流修炼心得、谈论逸闻轶事,对彼此都有助益,也更能找到“不凡”的感觉。

修士之间这种交往,也是建立个人关系的手段,假如将来有事也方便找人帮忙。若山原本生活在深山中,并没有介入巴原上这个只属于修士们的圈子;但勾皓的情况恰恰相反,他几乎走遍了相室国的各个城廓,与各地的高人皆有交流印证。

勾皓的修为虽未突破六境,目前尚在五境七转,但论对各派修炼的见闻之广博,交游之广阔,在相室国中恐怕是数一数二的。若山当然热情地接待了勾皓,与他交流修炼心得、谈论蛮荒趣闻,并陪同这位勾皓先生玩赏四处的风景。

来者不仅有勾皓,紧接着又有好几位修士慕名前来拜访,按他们的说法这叫做“拜山”,而这个说法用在若山身上倒是很贴切。

热闹还不仅如此,又有好几支商队来到山水城,他们在中央谷地与各部族人贸易之余,也对这片蛮荒很感兴趣,想到各个村寨中参观,纯朴的山民们当然是很高兴地表示欢迎。

有商队来到山水城,做完生意感觉很好,便想到远处的村寨里看看,不仅能观赏风光而且可以见识此地各种不同的风土人情、品尝新鲜野味,顺便考察还有什么其他的特产。但这种事情在以往都是偶尔发生的,可是这一次情况却不同,几乎各个部族的村寨都有人到访。

若山暗暗心惊,这些人恰恰在这个时候走遍了蛮荒中的各个村寨,不可能只是巧合。不能说他们全部都与屠灭清水氏一族的凶手有关,但其中必定混有暗查情况者。若山按照山神的叮嘱,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陪同勾皓以及慕名来拜山的诸位修士每日在蛮荒中闲游。

若山当然也应这些贵客的要求,将他们带到了路村以及花海村一带玩赏。几天之后,有人便很客气地说,每日烦劳城主大人亲自陪同很不好意思,他们自行在附近一带逛逛便是。这些人都是有修为在身的高手,若山只是叮嘱了几句小心,也就随他们去了,他本人只是一直陪着勾皓先生。

若山已突破到六境修为,但他的神气收敛得很好很自然,暂时并没有对外宣布这一消息,仍在巩固与体悟境界的过程中。世间修士,谁的脑门上也不会刻画着自己有几境几转修为的标志,若不说出来或者显露手段时被人看出了底细,他人也不会太清楚。

可若山元神感应之精微远胜从前,他在陪同勾皓游山玩水的时候,有时也隐约感应到某些异状。

天上似乎有人隐遁身形飞过,好似在山野中搜索感应着什么,也曾特意观察过他与勾皓的行迹。若突破八境修为,便有飞天之能;而有六境修为者,若借助有飞天妙用的传承神器,亦可御器飞天,看来另有高手也赶到了此处。

默默关注着这一切却不动声色者还有若水,据若水所知,有人进了路村的后山,在苍茫丛林间搜索了很久。若水当然没有去跟踪或阻止他们,她也装作若无其事,却暗暗担心这些人会不会找到太昊遗迹。

但情况就如山神所说,若无确切的线索,想找到偏远的太昊遗迹实在太难了,若仅仅是飞在天上大面积搜寻,是不可能发现的,除非就在近处搜山。可是在这么大的范围内,谁也不可能仔细搜遍每一处地方。

确实有人进了路村的后山,他们搜寻了很远,一直走到那常年积雪的峰巅,甚至将附近山崖上的洞穴都搜查了一遍,却没有翻过雪山继续前行,更没有到达太昊遗迹附近。

心中有数的若山,此刻反倒希望来的人越多越好;如果对方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山水城一带,那么已离开蛮荒的虎娃便更能从容而去。山水城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各部族人在村寨里热情迎接各地来的客人,这是平日很少见的事情,感觉就像过节一般,大家都很高兴。

这些游玩做客者,当然不可能全是来自赤望丘的密探。他们回去之后,也将这里的各种见闻带回了各地。后来再有人来到山水城,也经常跑到各村寨中玩赏,花海村是他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因为那里的风光最美。间或也有修士来到,皆以云游拜山之名。

勾皓告辞离去后,又过了两个多月,辛束大人率领朝贡的队伍回来了,带回了国君的嘉奖以及丰厚的赏赐,这又是山水城更热闹的大事。各部族人觉得这段时间每天都很开心,他们并不清楚这一带经历了怎样的危机。

但是随辛束一同回到山水城的仲壮却显得很沮丧,他在山爷面前请罪,因为在路上弄丢了虎娃与盘瓠。

在队伍回来的时候,辛束大人听说了此事,也在虎娃失踪的地方停留了一天,不仅派出众人四下寻找,他还亲自搜寻了周围的山林,并且向附近的村寨打听,有没有人见到一个孩子和一条狗?但仍毫无消息。

仲壮希望虎娃和盘瓠已经自行回到山水城了,抱着侥幸之心回来一问,结果还是令人失望。山爷问明情况后,很是责备了仲壮一番,但是并没有处罚他。当时的情形是盘瓠去追兔子,虎娃则跟着盘瓠跑不见了,而仲壮等人已尽力搜寻。

蛮荒部族中没了一个孩子,虽不算小事,但也不是很罕见。各村寨地处偏远深山,孩子如果乱跑而大人们没注意,也确实容易出事,这样的意外在每个村寨中几乎每年都有。而且在那样的年代,孩子的夭折率也非常高,如果不是虎娃比较特别,又深受山爷和水婆婆的喜爱,可能还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无论怎么伤心遗憾,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只希望虎娃并没有遭遇危险,有朝一日在盘瓠的保护下还能再回到家乡。

理清水最后一次运转太昊遗迹中的白玉祭坛,立即就惊动了赤望丘。星耀利用赤望丘的力量和影响,明里暗里组织了一批人进入了山水城,前往各个村寨查探异状,并搜索蛮荒中各片可疑之处,他本人也及时赶到了。

可是这次仍然一无所获,星耀只能确定理清水又和外界联系了,并施展了某种玄妙的神通,却确定不了与理清水联系之人是谁、当时处在什么方位。

星耀悄然进入了树得丘,登上峰顶来到了理清水面前,他想亲眼看看这位山神如今的状况,却发现理清水已进入对一切外缘浑然不觉的死寂定境,端坐在那里真的就像一座雕塑,但人仍然活着。

星耀当然清楚,白煞为何会让理清水活在世上,而理清水又为何会这样生不如死地活着,这是两位高人之间另一场无声的斗法。星耀并没有问理清水什么,因为他知道问了也没用。理清水如今的状况,根本听不见任何声音,更不会再清楚山水城一带所发生的事情。

星耀莫名有一种感觉,今天的理清水,应该已不在乎白煞是否会杀了他,仿佛他想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这种感觉令星耀很不安,立刻赶回赤望丘去见白煞,禀报他所见到的一切。

第056章、拜山(下)

若人间仙境般的赤望丘,还是那座清幽的小院里,听星耀说完这一切的白煞问道:“你见过辛束了吗?在你看来,他这次出使国都,是不是有意安排的?”

星耀答道:“弟子得知消息,已在第一时间见过辛束了,就在他前往相室国国都的路上。他这次率人向国君朝贡,倒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因为山水城中没人比他更适合做这个使者。但我认为,清煞既然知道山水城所发生的事情,甚至可能已识破了辛束的身份,所以特意选择了这个时机。”

白煞:“如此说来,倒不是辛束疏忽,而是清煞有意为之。那么除了清煞之外,还有没有别人可能识破他的身份?”

星耀:“据辛束分析,山水城中应该没有人察觉他的身份,他非常受城主与长老会的信任,也大受各部族人的欢迎与尊敬。就算清煞可能在怀疑他,恐怕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白煞点头道:“若有谁怀疑辛束的身份,必然是得到了清煞的提醒,所以他干脆没有提醒谁,这才是当年清煞的手段!而不仅再是那个枯守蛮荒的山神理清水。没想到他在如今的处境下,还能成为我的对手。…清煞已无法与外界联系了吗?”

星耀:“弟子可以确定,他不仅无法与外界联系,而且至少十年之内,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皆一无所知。可我感到很奇怪,这次他耗尽了残聚的神念之力做了某件事,可是却无法感应到与他联系的人在什么方位,这与上次有所不同。”

白煞沉吟道:“那人可能在某个特殊的地方,有高明的守护法阵阻隔;也可能身怀特别的神器,而清煞曾教他如何不被感应法阵探出方位。”

星耀:“煞主的意思是说,清煞这次联系的,与五年前我们曾经要找的,是同一个人?”

白煞:“当然如此!五年前他第一次联系那人,是指引其修炼,并寻找他所留下的某些东西。如今再次联系那人,可能是此人已修炼有成,他授予其神念心印,托付了自己的传承之秘。清煞能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从现在开始,他就将希望寄托在那人身上,这不也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吗?”

星耀:“可是我们并没有找到这个人。几年前辛束曾怀疑一个离开蛮荒的年轻修士,可这次那人并不在山水城一带。”

白煞:“你是说那个叫鱼与游的年轻人吗?他与山水城有仇,就算不是我们要找的人,也可以继续留意。我们的目的并不是现在要将那人怎样,而是从他身上得到想要的秘密。若我判断得不错,待此人将来突破六境修为并将菁华诀修炼大成,就会得到清煞留给他的神念心印。须知菁华诀修炼大成,会伴随着天地异象,周围一带草木生机异常。…命令各地传人留意,若巴原上其他地方出现这种异状,也要立刻禀报。”

星耀却皱眉道:“煞主,弟子认为清煞好像总能猜到我们会怎么做,他也好像(总)有办法让传人避开我们的搜寻。如果我们就是找不到,又该怎么办?”

白煞笑了:“这可不仅仅是猜!这场游戏玩到现在,我才真正觉得有趣了。星耀,你知道吗?如今世上已经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我这般动心了。清煞知道我会怎么做,而我也清楚他会怎么做,最终的结果如何,才体现了真正的境界玄妙。

你说的这个人,其实不用刻意去找,若能提前发现是最好,但就算你没有找到他,到最后他自己也会送上门来。清煞之所以这些年愿意这样活着,恐怕并不仅是为了传承他的秘密,更重要的是为了报仇。他这位传人若能修为大成,迟早是要来找我们报仇的。”

星耀有些迟疑道:“既然如此,您还要留着理清水在世上吗?”

白煞仍然在淡淡地笑:“那要看他自己愿不愿意留在世上,而我也想让他亲眼看到,这场斗法最终的结果。事到如今,其实我不一定必须要得到清煞的修炼秘诀,但这件事情,却令我越来越感兴趣。

修为至此,对于未知境界的好奇便越来越强烈。我想知道清煞找了一个什么样的传人,更想知道他又怎样去实现愿望?须知就算一名世间顶尖高手,也不可能与我赤望丘为敌,甚至如今巴原上的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对于世事的推衍,就蕴含着迈过登天之径的玄妙,我近来也隐约有所悟。”

白煞的语气中流露出一种强大的自信,他对理清水明知自己会怎么做、却在绝境中安排的种种应对手段很好奇,好奇的同时,对于堪破更高的修为境界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如今世上,恐怕没有别的事情能让白煞有这种渴望了。

白煞如今的修为已与当年的理清水一样,是化境九转圆满,就差迈出那最后一步便可长生登仙。但白煞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成仙而去。

星耀又说道:“既然煞主心中有数,弟子就不必多言了,您还有什么吩咐?”

白煞:“那山水城城主若山,如今的修为如何?”

星耀答道:“我也派人与他接触过,并在暗中留意观察。早就听说他已五境九转圆满多年,而这次得到的线索,此人已有突破六境之兆。难道煞主认为,清煞所选择的传人是他?”

白煞摇头道:“清煞是那里的山神,若山的修炼必定也是得自他的指引,早就是其传人,可是与我们要找的传人应该是两回事。若山的年纪已经有百岁了吧,五境九转圆满也有几十年。我若是清煞,也不会将传承之秘交给他,他已经太引人注意了。

但清煞当年可能曾传授若山菁华诀,你命辛束关注若山,此人若突破了六境并将菁华诀修炼大成,我们也可设法从他那里得到菁华诀的传承。若山毕竟是山水城的城主,在我赤望丘眼中虽不算什么,但有些事情也不要在明面上去做,以免引起巴原各国修士的疑忌。”

星耀:“弟子明白了,会留意一切异状的。重点是何处有人修炼菁华诀大成,而不是特意盯着某一个人。…以清煞的修为境界,好像总能知道我们的安排,那么当初,他为何没有料到您会突袭树得丘呢?”

白煞沉吟道:“事出意外,这是有心与无心的区别。”

白煞与星耀暂时还没有怀疑到虎娃头上,其实就算在巴原上找某一个名叫虎娃的孩子,几乎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虎娃这个名字很常见,不要说别的地方,哪怕就是在白额氏所属的各部族村寨里,名叫虎娃的孩子至少也能找出来几十个。

虎娃带着盘瓠此刻正穿行在茫茫原野中,这一带虽有村寨分布,但彼此相隔的距离都比较远,以寻常人赶路的脚程计算,从一处到另一处人们聚居的地域,大概要走上大半个白天。如果离开了连接各村寨之间的路,远处便是大片的荒野。

虎娃和盘瓠按照山神的吩咐,一进入巴原便迅速离开队伍,并且不能让人再找到他们,因此必须尽快去足够远的地方。盘瓠刚开始是追兔子,将那只兔子吓得够呛、玩命地狂奔。到后来那可怜的兔子就要被盘瓠追上了,眼看实在跑不掉,竟然在地上打了个滚,用后腿腾空去蹬狗。

兔子却蹬了个空,盘瓠轻盈地一跃,跳过它继续往前跑。紧接着兔子发现后面还有一个人在追狗,也迈过它向前飞奔,发出的声息却很轻微,落脚之处甚至没留下什么痕迹。兔子懵了,直着耳朵愣了很久,搞不清楚今天究竟遇见了什么状况。

盘瓠全力奔跑的速度当然极快,它穿越荒林野地,尽量选择地面干燥与林木稀疏的地方穿过,这样不容易留下脚印一类的痕迹。它一直到天黑才放慢了速度,直起身子缓步行走,看样子像是想透一口气——终于又能舒舒服服地走几步了。

盘瓠习惯了像人一样以两腿迈步直立行走,只有狂奔时才四蹄落地,这几天让它)老老实实地用四条腿走路,实在还有点不适应。终于到了没有人的地方,可以站起来松口气了。虎娃走了过来道:“我们已经跑出很远了,仲壮他们应该找不到了。”

仲壮以及战士们会在附近一带搜索寻找虎娃和盘瓠,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找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他们这一路飞奔的距离,足够普通人以最快的速度走好几天了。天黑后虽然放慢了速度,他们却没有停下脚步,就这样每一步都如落地生根般前行,伴随着神气的自然运转,既是一种修炼也是一种休息。

一轮上弦月出现在天际,夜风带着寒意,虎娃并不觉得冷,却感觉莫名有些凄清。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有生以来,第一次只有他一个人孤独无依,好在身边还有盘瓠。这与离开村寨玩耍或者前往太昊遗迹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以往不论他在山中跑出多远,路村就是他回家的方向,但此刻却不知脚下的路通往何方。

第057章、陌生的世界(上)

时间是初冬,这是一个寒冷的晴夜,星空是那样的璀璨,虎娃一边走一边仰望着笼罩四野的天幕。他这几天是从很高的地方走下来的,但看那些星星的距离,感觉似乎并没有因此变得更远。

虎娃听山神说过,假如修为超越八境九转圆满,再迈出那登天的最后一步,就可以前往帝乡神土永享长生。那帝乡神土就在天上吗,是否就是那些星星所在的地方呢?

星星在那里,而虎娃此刻要去哪里?山神并没有告诉他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只是吩咐他要将巴原五国走遍,有几个特殊的地方可以去拜访、但要注意一些情况。

山爷则提醒他,离开蛮荒之后先避开高城的方向,甚至不要出现在高城的辖境内被人看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另一座城廓境内。假如是这样,若有人追查他的行踪,就会失去线索的。虎娃便是这么做的,他带着盘瓠从黑夜走到黎明,又看着太阳升起。

山神曾向虎娃介绍巴原大概的地貌,他是沿着边缘地带自西向东行走,恰好迎向朝霞。虎娃曾驻足向西北方回望,那里有巍峨的群山横亘在天边,而山水城就在山中。山看上去好像很近,令人有一种错觉,仿佛往回走很快便能达到。但虎娃却清楚,其路途很远,他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等转过身,看着迎面而来的陌生世界,那驱散黑暗的阳光并没有驱散虎娃心中孤独凄清的不安感,这时他又想起了水婆婆在他临行前说的话:“好孩子,就当这次是与平常一样,带着盘瓠跑出去玩,只是走的路更远一些、时间更久一些。

世上的坏人很多,你遇见了不必客气,只须小心自己。但是好人更多,所以你也不必总是伤心与失望。假如你不喜欢遇见坏人,那么自己就要做个好人。”水婆婆的话犹在耳边,虎娃的感觉终于轻松了一些。

白天的时候,虎娃与盘瓠又加快了速度,飘然而行健步如飞,避开有人烟的地方,甚至尽量不惊动山林中的鸟兽。他们以这样日夜快慢交替,几乎不停歇的方式赶路,很快就离开了高城的辖境,进入了另一座城廓飞虹城的地域。

到飞虹城境内,虎娃不再只穿行于荒野了,对照远山的轮廓,按山神曾于元神中介绍的情况判断大概方位,向着飞虹城的方向走去。他走出一片山林,眼前出现了一条路,约有五尺宽很平整,显然是连接着人烟村寨。

虎娃原先并不知道这里有一条路,理清水也不可能到过巴原的每一片地方,就算他来过这里,那也是百余年前的事情了,地形地貌以及人烟分布肯定会发生某些改变。虎娃便沿着这条路继续往东走,身边的盘瓠突然将两条前腿落地,又是老老实实一条狗的样子,因为它听见了远处山坡上的声音。

那声音不像是普通鸟兽所发出的,似有人以什么器物在刨土,并从土中取出某些东西抖动码放。虎娃和盘瓠的知觉都极其敏锐,在很远处就听见了,继续向前走拐了一个小弯,道路左侧的山坡上果然有一个人。

那是一位头发灰白的老者,穿着麻布衣裳,不远处的地方放着一件脱下来的皮袍,他正用一柄短锄在地里挖东西。老者采集的东西是一种细长的根茎,约有一寸粗、一尺长,表面是浅褐色的带着细须,断口却是纯白色。他将这些根茎挖出来,然后抖掉泥土刮干净,堆放在一边。

老者远远地看见虎娃和盘瓠走来时也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又往虎娃身后看去,却没有发现别的人。等虎娃走过的时候,那老者主动招呼道:“孩子,你是哪个村子的,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了?”

虎娃站定脚步答道:“我是从别的城廓来的,恰好路过这里。…老伯,请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又在挖什么东西呢?”

老者更惊讶了,从虎娃走来的方向,离此最近的村寨还有很远一段路啊,怎么一个孩子带着一条狗就这么过来了?他放下手里的东西,走下山坡道:“孩子,你怎会一个人带条小狗跑这么远?赶紧回家吧,要不然天黑前就回不去了,在外面有危险,你家大人也会着急的!”

虎娃笑道:“老伯,你不用为我担心。我真的就是路过,请问前面是什么地方?”

虎娃从小只生活在路村和花海村,不论碰到谁打招呼都很自然,没有什么特别生疏和拘谨的感觉,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在山外碰到别人也是这样。老者很纳闷地盯着虎娃看了一会儿,虎娃的神情语气的的确确就是个孩子,可他的个头已经不矮了,身子骨也很结实,皮肤却很细嫩。

老者忽然露出了释然的表情,试探着问道:“你是一位修士吧,出来行游历练的?”这位老者显然亦非常人,他很有眼力与见识。像虎娃这样孤身长途行路、没带什么东西还走得不紧不慢的,必定不是普通人,虽然虎娃看上去不大,但实际上的年岁却不太好判断。

虎娃点头笑道:“是的,我确实懂一点修炼。”

老者也笑了:“您果然是有法力的修士,难怪呢,样子还长得这么年轻!在这样的时节,您穿着这么单薄的衣服,却一点都没有觉得冷。…这位小先生,您这是要去哪里?先坐下来歇一歇,喝口水吧。”

这位老者令虎娃觉得很亲切,感觉就像曾经在花海一带乱跑时遇见花海村的人,这几天只在野地中穿行,终于碰到了一个人,他也很想聊一聊、打听一下周围的情况。虎娃就在路边的草坡上坐了下来,称谢之后接过了老者递来的一个陶罐喝了口水,他虽然不饿但也有点渴了。

据老者介绍,从这条路再往前走二十几里,就是一个叫白溪村的地方。

山神曾对虎娃提到过白溪村这个地名,处于飞虹城辖境内很偏远的地带,再往北就是险峻的蛮荒群山了。山神之所以会提到这样一个偏僻的村寨,因为飞虹城的城主就出自白溪村,他曾是一名五境修士。

这情况让虎娃感觉有些熟悉,如今山水城的城主山爷便是来自更偏远的路村,并非在中央谷地中长大,想必那位飞虹城的城主也应是很出色的人物。虎娃便很自然地问道:“老伯,飞虹城的城主就出自前面那个白溪村吗?”

老者愣了愣,又摇头着苦笑道:“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年轻的时候还做过城主的亲卫,但那位城主大人已经过世很久了,就连我都回到了白溪村养老。…小先生,看来您曾听说过各地修士的情况,就连很久之前的事情都知道,可是如今世事已变。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

虎娃竟然知道很久之前的飞虹城城主是白溪村人,老者便愈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个少年定是某位高人的弟子、属于某个传承久远的门派。

虎娃答道:“我叫虎娃,来自很远的地方,说了你也可能不清楚,还是不告诉你了吧。…如果我看得没错,你修炼过开山劲,已有武丁功的境界。”

山神提到的那位出自白溪村的修士,当上飞虹城的城主已是百余年前的事情,而老者名叫田逍,也是白溪村人,他那时还没出生呢。那位城主掌管飞虹城六十余年,田逍年轻时曾受征召到边境作战,在军阵中修成开山劲,回到飞虹城后他又做了城主的亲卫,并将开山劲习练到武丁功的境界。

那位老城主虽拥有五境修为,但终身都没有突破六境。老城主亡故之后,田逍又做了新城主的亲卫,前后经历了三任城主,后来年纪大了才回乡养老,仍住在白溪村。

虎娃知觉精微,方才他已感应到老者挖掘根茎时的神气运转特征,显然是有功底的,此人年轻时曾将开山劲修炼到武丁功之境,并且没有留下什么内伤隐患,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没有气力衰竭。

这样一位老者当然不是寻常的村寨居民,他去过很远的地方,曾加入军阵在边境作战,远比一般人更有见识。田逍刚见到虎娃时很惊讶,后来他对虎娃身份的判断,虽不尽准确但应该也是很靠谱的。

这里距白溪村有二十多里,是荒郊野外,田逍一个人就敢来采集东西,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确实也是有本事在身。他采集之物叫山薯,既可以吃,也可以入药,而且晾干之后还能保存很长时间,是白溪村一种很重要的杂粮。

田逍答道:“小先生果然有眼力,竟看出了老朽的这点底细。我年轻时确实修炼过开山劲,还算有点功夫,但如今老了,气力也大不如前。我到这里采集山薯拿回去吃,还可以留一部分让村民们去种。此物既可以当粮食,也可补益中气、强壮筋骨,我常年服食。”

第057章、陌生的世界(下)

白溪村的村民不仅养鸡、养牛,而且开垦田地种植各种作物,其中就有山薯。世间最早的作物当然都是来自荒野,经过了历代的人工培育选择,尽量挑选结实最多、最饱满的植株留下来继续繁育。

山薯这种东西不挑地,种在村子附近的荒坡野地里就可以。就算村子周围已有种植,但在那样的年代,物质总是不够丰富,能在更远的山野里挖采更多当然更好。而且白溪村种植山薯的历史并不长,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田逍将最肥壮的根茎完整地刨出,再带回村子周围种下,这样一代代繁育下去,可以留下最好的植株。

老者在言谈中早已改了称呼,不再叫虎娃“孩子”,而称他为“小先生”;而虎娃既知对方之名,便称老者为逍伯。田逍对虎娃的印象也非常好,这少年看上去不大,却很有眼力,修为也应该不低、应当出身高贵,但他并没有很多修士那种高人一等的矜持或狂傲气,言行令人感觉很是亲切。

两人聊的时间不短,后来田逍说道:“小先生是远道而来,也该饿了,如不嫌弃,就一起吃点东西吧。”

田逍在附近的溪涧中将几根最肥嫩的山薯洗净,又在平坡上生起一堆火,将山薯用树叶包着埋在火堆下的泥土中烤熟。刚才那个装水的罐子也被架在了火堆上,老者从怀中取出了一包麦面,撒入罐中煮成了面糊汤,面汤里还放了一点盐,请虎娃一起吃。

虎娃已有很久没吃过世间杂粮了,烤熟的山薯以及煮好的面汤,味道闻着特别香,虎娃并不饿,但确实也觉得馋了,这些都是他从未吃过的东西,于是说了声谢谢便开始品尝。那面汤装在陶罐中,两人轮流喝,又剥开烤熟的山薯,入口感觉异常香甜。

虎娃无论对外物还自身的感应都已十分精微,此物确实有补益中气之妙、还可润肺止喘,倒是很适合田逍这位老者经常服食。

别忘了旁边还有一条狗呢,盘瓠闻着香气已经站起来了,伸着舌头眼巴巴地看着虎娃,很馋的样子。虎娃便在火堆下掏出了一根山薯丢给盘瓠,就像曾经在莲池中采取藕茎丢给它一样。这条狗吃得有点着急,还把嘴给烫了。

虎娃接过陶罐喝面汤时,也顺手喂了盘瓠。这条狗吃得直舔嘴,虎娃就多喂了它几口,盘瓠又高兴得直咂嘴。

虽说有四境修为就可以辟谷修炼,但毕竟还是得吃东西。虎娃服用过那么多五色神莲,只要行功炼化吸收其灵效,假如不出意外状况也没有太大的消耗,甚至十年内都可以辟谷不食,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喜欢吃东西,尤其是此刻一个人走了这么远的路,尝到了从未吃过的食物,感觉很是美味。

田逍看虎娃吃得很香,也面露开心的笑容,待看见虎娃将面汤喂给狗喝时,感觉又有点诧异,但只是暗暗皱眉并没有说什么。看来这孩子确实出身不凡,小小年纪便修为不俗并敢孤身远行,就连他身边的那条狗都很高贵,可能是平常喂好东西喂习惯了。

山薯也就罢了,反正是刚从野地里刨出来的,狗馋了那就顺手喂一根;可这面糊汤,就算城廓中的居民也不是都能经常吃到的。田逍待客非常慷慨真诚,虎娃却拿面糊汤来喂狗,所以田逍有点暗自皱眉。

但看这少年的样子,并不是有意为之,所以田逍也没说什么。而且虎娃绝无不敬之意,因为无论是山薯还是面汤,他自己与狗一样吃得也很香。田逍心中也就释然了,释然之后反倒觉得自己方才有点想多了。

而就在田逍暗暗皱眉时,虎娃也有所感觉或者说感应,不必眼前的老人有意说什么,人们细微的表情以及神气变化,就能反应某种心绪。虎娃从小和不会说话的盘瓠一起玩耍,这方面的直觉相当敏锐,他察觉到了田逍的惊诧与不悦,转念一想也多少明白了原因,然后就没有继续以面汤喂盘瓠了。

很多事情,人们之所以不懂或有失,往往只是没有注意而已。山神虽对虎娃介绍了世间各种人和事,但他还需要亲身经历才能有所体悟,从而证以行止、相合身心。看来修炼中的御器之道,亦与世间待人应事之理相通。

吃完东西,虎娃连声称谢,接下来他还要继续前行。田逍又说道:“顺着这条路走便能到白溪村,天也不早了,晚上你可以住在我家,只要进村提我的名字、说在路上遇到过我就行。”

田逍本人今天并不打算回村,他经常到这一带采集山中的物产,也知道什么地方可以过夜,打算明天再多采一些山薯后才回去。虎娃笑道:“我就不在您家里住了,还想继续赶路前往飞虹城。…吃了您这么好的东西,不知该怎么报答,请您且收下我的一点心意。”

虎娃很感激这位和善的老者,田逍是他在山外遇到的第一个人,完全打消了他内心中对陌生世界的那种不安。可是虎娃穿着轻薄的葛布衣服,一看就知道身上并没有带什么大件物品,虽然那兽牙神器里有很多东西,但取出肉干、布匹、兽皮等物来答谢田逍也不合适。

山神叮嘱过,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显露那兽牙是一件空间神器,所以他也无法解释为何能凭空取出那些东西。所以虎娃手伸到怀中像是要掏东西,却是从兽牙神器里取出了一小块黄金。虎娃原本可以取陶币的,可他感觉这老者待他如此真诚和善,是在山外遇到的第一个好人,以陶币答谢未免太轻微了。

而田逍看见这块黄金却吓了一跳,几乎是立刻缩肩向后蹦了一步,连连摆手道:“小先生,这可使不得!区区一顿野食而已,我怎能接受您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这里很少有外乡人路过,顺手相助是理所当然。出门行路总有不便之处,我也曾经在外行走、受人之助。”

田逍坚决不敢接受这块黄金,并且还拉住虎娃叮嘱了一番。他认为这位小先生出身高贵,以前可能没出过远门,恐怕都不太清楚这块黄金在外面的价值,今后可不能轻易拿出这种东西来,更不必因为区区几根山薯和一罐面汤就以黄金答谢,这样是很容易被坏人盯上的。

虎娃只得收起黄金很谦虚地连连点头。田逍这才松手,又叮嘱虎娃从白溪村再往前走时,千万不要离开道路进入荒野,尤其是不要深入北边的山中,因为那里有一支妖族盘踞。

那支妖族叫做山膏族,不仅模样怪异而且习性与常人不同,发飙的时候十分凶悍。他们虽在深山中很少与外人打交道,但若在那一带活动偶尔也会碰上,说不定会有危险。虎娃虽有修为在身,但毕竟只是孤身一人,就尽量不要涉险。

虎娃再度表示感谢,与田逍告辞之后又踏上前程时,他的感觉好多了。这广袤的巴原似乎显得不再是那么陌生,看来在哪里都有似曾相识的人和事。

山膏族,虎娃听山神提到过,是飞虹城一带山神曾特意提及的为数不多的事物之一。“山膏”是一种异兽之名,所谓异兽则与寻常的野兽不同,它们应经历了某种特别的进化或变异,成年时会发生某种蜕变,若能成功度过便可通灵修炼。

山膏的样子有点像野猪,毛是红色的,传说中它能口吐人言。而据山神分析,其实这只是修炼有成后拥有的一种能力,并非山膏本身就会说话。而生活在这一带的所谓山膏族人,并非异兽山膏,相比兽类他们其实也是人,且是一位修炼有成的山膏妖后代。

世间妖族的来历,大抵如此。数百年前那头山膏不仅修炼成妖化为人形,而且突破了八境修为。据说这头山膏妖很好色,在附近村寨中掳女子回山为夫人,化境之妖岁月长久,这种事情他不止干过一次,所留下的很多后代都有同样的特征。

这些后代之间互相婚配繁衍,渐渐就发展成今天的山膏一族,他们生活在飞虹城北境的蛮荒深山中。就如羽民族背生双翅天生会飞,山膏族人也有天生特异之处,且因为是异兽的后代,还有着某种天赋本领。

他们皮糙肉厚,四肢粗短,长着一对伸出口外的獠牙,发怒时会手脚着地像野兽一样狂奔冲撞,连碗口粗的树都能撞断,还能低头在地上刨出深沟,非常凶悍危险。但他们平常的样子倒是很憨厚,个个长得肥头大耳。

就像羽民族也出了大毛这种修士,山膏族人也可能迈入初境得以修炼,只是这对他们来说比寻常人更困难,但若修炼有成,也会拥有如异兽山膏一般的天赋神通。这些便是山神告诉虎娃的情况,而老者田逍则提醒他不要深入山野,尤其是不要接近山膏族的地盘以防发生意外。

第058章、两个猪头的对话(上)

虎娃并没有进入白溪村,他从村外绕了过去。这天夜间他也没有继续赶路,而是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和盘瓠一起定坐修炼,等天快亮时才上路,向着飞虹城的方向进发。

虎娃是个很听劝的孩子,他并没有深入荒野去猎奇,妖族嘛,又不是没见过!当太阳再度升起的时候,他与盘瓠就沿着大道行走,一路并没有碰到别人,只看见几只兔子之类的小兽穿过道路,跳进另一侧的山林,而盘瓠都懒得去追。

可是走了一会儿,虎娃就感觉有事情要解决,因为昨天吃了五谷杂粮,消化吸收得非常好,他得拉粑粑。身为凡人就有凡俗的事情,哪怕是普通人眼中高高在上、感觉多么飘逸出尘的修士,也会有这种事情,只是没人会刻意去无聊地谈论。

除非是修为迈过了七境,才可以真正的不食人间烟火,感悟天地灵息辟谷修炼。但就算有七境修为,很多人也是会品尝人间美味的,不需要吃东西与不吃东西是两个概念,就像虎娃,昨天其实也没必要吃烤山薯与面糊汤。

虎娃在路边找了个僻静的树丛,蹲下来解决问题。盘瓠见状也跑进了不远处的草窠里,像人一样地蹲着解决问题。然而虎娃刚蹲下,就听见了有人说话的声音。

说话者离得还挺远,在道路北侧的一处高岗上。那里有一片七、八丈高的陡峭山崖,嶙峋的怪石裸露,山崖上方生长着茂盛的灌木,有两个家伙在灌木丛的边缘探头探脑,居高临下望着远处白溪村一带的动静。

只听一人问道:“黑大头,你说那白溪村的人知不知道,我们下个月会来抢东西?”

另一人答道:“黑二头,你真笨!我们又没说,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呢?”

黑二头又说道:“鸡肉、鸡蛋、豆子、麦谷、山薯…以前我们不都是用猪去换的吗,干嘛要去抢?…其实我不喜欢吃猪肉,有一股怪味道;可是他们那些人却养不了,只有我们能养,正好可以拿来换东西,我最喜欢吃山薯了。”

黑大头又教训他道:“你没听那些皮甲人怎么说嘛,猪全身都是好东西!就算你不喜欢吃,但是别人喜欢啊,猪皮和骨头还有鬃毛都可以拿来做东西,肉也可以熬油、做成肉干拿出去卖。”

黑二头:“这些我都懂啊,不论是在山里抓来的大猪,还是自己养大的小猪崽,不都等于卖给了白溪村,所以才换来山薯吃啊。就算我不喜欢吃猪肉,还是有人喜欢的,你不就喜欢吗?”

黑大头:“你懂什么,那些皮甲人说了,我们把白溪村藏的麦谷、菽豆和山薯抢走,就不用给他们猪了!那些东西我们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来喂猪,这样不就有更多的猪去换东西了?”

黑二头不解地反问道:“假如我们把白溪村的东西都给抢了,就算有更多的猪,又跟谁换东西去?”

黑大头不满地嚷道:“那就留着自己吃,你这个笨猪头!他们明年还会种的嘛,到时候再换就是了,或者拿去跟别人换。”

黑二头却有一肚子的疑问,虽被骂了笨猪头却仍然问道:“现在快入冬了,假如我们把他们的东西抢光了,他们不就饿死了吗,明年还有谁种东西跟我们换?再说了,我们已经抢过人家东西了,人家还愿意跟我们换吗?别的村寨太远了,就算我们跑过去,他们听说我们抢了白溪村,估计也不会跟我们换的。”

黑大头不耐烦地说道:“你想得太多了,怎么会抢光呢?那些人聪明得很,家家户户都藏着粮食呢,我们只去抢村寨的仓库。再说了,这些人有的是办法找吃的,你看,他们能让山薯都长到自己的村子附近,还越长越多,我看着就流口水。”

黑二头:“对哦,他们怎么能让山薯都长在自己家周围呢?我看着也流口水!…可是他们有那么多人,还有武器,我们假如去抢东西,会不会也被人当成猪宰了?”

黑大头:“你哪来这么多废话?那些皮甲人不是也说了嘛,会帮我们的。他们身上有皮甲,手里有刀枪,很会打仗,白溪村的人不是对手,就会乖乖地把仓库里的东西给我们。”

黑二头:“可是我总觉得那些皮甲人不是好东西,三闲族长会不会被他们给骗了?”

黑大头:“就你这个笨猪头聪明?三闲族长可精着呢,要不然怎么会是族长?今天族长派我们来观察白溪村的动静,我们只管完成任务就是,你管别的干什么?”

黑二头:“可是我没看见什么呀,他们还和往常一样嘛!”

黑大头:“说你笨你还不服,和往常一样,就说明他们没听到风声,我们就这么回去告诉族长。咦,这风里…是什么味道啊?有人在拉粑粑,还有狗粑粑,新鲜的!…不好,有人来了,族长吩咐绝对不能被发现,我们快跑!”

黑大头与黑二头掉头就跑进了山中,他们像野兽那样四肢着地狂奔,在灌木丛中折断了很多树枝。

虎娃虽然听见了两人的谈话,但他当时的情况特殊,确实不太方便立刻过去查探,不料这黑大头与黑二头的嗅觉还如此敏锐,闻到了风中的异常气味。待虎娃起身的时候,他们居高临下察觉了这边的动静。等虎娃与盘瓠穿过树木登上那道高崖,那两个家伙已经跑得没影了。

虎娃虽没有亲眼看见他门,但展开元神外景也见到了两人的样子。他们长得黝黑憨壮、肥头大耳,拱鼻子、大嘴岔,有一对弯曲的獠牙伸出嘴外,四肢粗短但个子并不矮,因为躯干较长,身材比例与寻常人不太一样,就是传说中的山膏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