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室国不能为宫琅报仇,裳妃就想到了孟盈丘。宫琅是孟盈丘弟子,据说还曾为命煞侍寝,虽只有一夜,但那关系也绝不一般啊!这件事宫琅对别人谁都没说,只告诉了其母裳妃,并叮嘱裳妃绝不能告诉他人,否则便犯了孟盈丘的大忌。

可现在有望成为国君的儿子死了,裳妃心中除了报仇已没有别的念头,国君指望不上,裳妃便想派人去求孟盈丘之主命煞,觉得那个女人该为自己的儿子做点什么,只要她肯出手,一百个小先生也完蛋了。

也有人提醒过裳妃,小先生闯关时出示了星煞的信物,很可能是赤望丘的弟子,但裳妃却没心思管这些。赤望丘的传人就能在大道上公然斩杀孟盈丘的传人吗?如此霸道的行径,若孟盈丘都能忍了,今后命煞还怎么在巴原上立足!

裳妃就是这么想的,而且宫琅和命煞的“关系”,除了她外人并不清楚。

长昌氏在国中确实很有势力,裳妃动用各种途径,找到并厚赠了孟盈丘中的重要人物,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与要求。

孟盈丘峰峦起伏,它并不仅是一座山,而是一条横亘的山脉与一片绵延的山区,宛如巴原上的国中之国。除了宗门弟子往来,山中大多数地方平时人迹罕至。有的山峦风光灵秀,也有的峡谷瘴疠弥漫,有毒虫猛兽潜伏,亦有奇花异草满崖。

巴原上的民众用于疗治伤病的药材,以及平时采集的野生食材,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只是平常人很难进来采摘。

山脉的最深处有一座秀美的山峰,生机盎然灵气充盈,它是山脉的主峰,也是传说中巴原九丘之一的孟盈丘真正所在,整片山区以及这个修炼宗门都是因它而得名。

第022章、命煞与离珠(上)

此峰从山脚直到山腰皆壁立如削,常人难以攀援。但从山腰往上,则云雾飘渺、翠树繁花密布,远望如浮于云端的仙境。在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片平地,宛如巨斧劈去了半边山头,而另外半边峰顶却保持着天然的形状。

平地后是一面高崖,高崖上被雕凿出一个巨大的石龛,石龛中有一个法坛,竟然是一丈方圆的整块碧玉打造而成。

假如有人也曾登上过清煞所在的树得丘,会发现这个碧玉台,竟有点像树得丘上的山神法座。此刻这碧玉法座上正端坐着一名黑衣女子,她的肌肤很白,色泽就像最纯净的乳汁,乌黑的头发很长,披散在脑后肩后一直垂到了碧玉台上。

碧玉台前的空地上生长着三棵树,它们的扎根之处并非土壤,就是裸露的山岩。看其细密的枝条从根部便伸展开的样子,应是那种比较低矮的灌木,然而它们不知在此地生长了多少年,竟已有数丈之高。

这三棵树枝叶茂盛,却没有一丝青翠之色,它们的枝条是血红色的,叶片是粉红色的,树上结着直径约一寸的果子,竟是火红色的,远看就像三柱从山岩中喷出的火焰正在燃烧。

它就是传说中的不死神药“离珠”,据说曾为神农天帝所拥有。能生长不死神药的地方当然都很特殊,世间很难找到,可离珠这种不死神药本身却更为特殊。

据说在它生长之处,人们不能轻易接近,否则会受到很诡异的影响,导致心性大变甚至疯癫狂乱。离珠树的气息非常人所能承受,就算发现了也很难靠近采摘,只有境界高深的修士才能成功走到离珠树下,保持心境不乱摘取离珠果。

碧玉台前三棵这么高大茂盛的离珠,却对法坛上端坐的女子好似毫无影响,她正在闭目修炼中。这时山峰外飞来了一名身着深黛色长裙、身形高挑窈窕的女子,她绾簪着长发,御飞天神器。

此人落在山顶的平地上,收起法器上前行了一礼,却没有先说话,而是在等待着什么。碧玉台上的黑衣女子睁开了眼睛,开口问道:“青黛长老,你有事吗?”

来者名叫青黛,有六境修为,是孟盈丘的长老。但她的样子并不年长,也一点都不老,形容大约双十年华,明眸皓齿容颜秀媚。而碧玉台上的黑衣女子便是孟盈丘之主、名震巴原的命煞。

威名赫赫的命煞,声音竟非常动听,软软的带着一种形容不出的感觉,仿佛稍有一点沙哑,却似能渗入人的脑海中、骨髓里,激起莫名的消魂感受。仅听声音便这样了,何况是见到她本人呢?

青黛下意识地抬头看见了碧玉台上妖冶的身影,虽然命煞坐得端端正正,没有一丝摇扭风姿的动作,但闻其声、见其人,就感觉身心深处被唤醒了一种莫名的冲动,仿佛是一种本能的欲念。而拥有这种欲念,本身就是一种快感与享受,使人忍不住便想拥有与渴望更多、更深的缠绵境界。

青黛身为女子,竟都有这种感受,假如换一名男子站在这里,那感觉就更难形容了。青黛赶紧收摄心神低下头,心中暗道不知是那离珠树的影响,还是命煞开口无意中造成的心神波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她所站的地方,已经尽量不靠近那三棵离珠树了,虽然以她的修为当然已无惧离珠树气息的影响,但在和命煞说话时,还是不要有那种感觉的好。命煞开口自然带着一种令人销魂噬骨的神念,这种神念已不是什么信息和语言,而是侵袭心神的大神通法力。

青黛知道命煞不是故意如此,她方才正在入境修炼玄功,忽然察觉有人至此,开口时仍带着玄功法力,同时也激引了离珠树的气息。

青黛低头道:“宗主,最近发生了好几件事情,我觉得都有必要向您当面禀报。”

命煞仍用那柔柔的声音说道:“先从小事说起吧。”

青黛便先说了一件小事:“相室国君的宠妃裳昌,其子宫琅在龙马城边关被人斩杀,长昌氏一族求到了孟盈丘,希望孟盈丘能追拿凶手为其报仇,因为宫琅也是我孟盈丘的弟子。”说话的同时带着神念,解释了宫琅被斩的详细经过,以及有关那位小先生的一系列事情。

命煞闻言冷冷一笑,方才的感觉还令人销魂噬骨,可此刻的冷笑又令人顿觉遍体生寒:“国君之子、我孟盈丘传人在边关被斩,这么丢人的大事,国君连提都不敢再提,更别说下令缉拿凶手了。相室国尚且如此,居然还有脸来找我孟盈丘?

昌裳?她已经不是国君的宠妃,再也不是了!长昌氏一族,就算在国中得势,但自今日起亦将日渐失势,用不了多久便风光不再。…他们能让你把话传到我这里,你一定收了人家不少好东西吧?”

她开口就断了一位宠妃和一个氏族的命运,这种话假如是别人说出来,可能也不会有人太在意,但只要她开了口,闻者便会觉得裳昌与长昌氏一族此命难逃了,因为她的名号就是——命煞。

声音中也带着神念。女儿宫嫄之事已得罪了仓煞,儿子宫琅之事又得罪了星煞,裳昌这个妃子还想有什么好下场?她就算不在国君面前哭闹,国君也会疏远她,更何况她成日哭闹不休,缠着国君去做他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情。

而长昌氏一族,曾有一个非常有希望在将来成为国君的宫琅,因此国中很多势力为了长远考虑,都会逢迎巴结,至少不敢与之争夺利益。可是宫琅已死,一个死了的国君之子没有半点用处,不受宠的裳妃恐怕也很难再给国君生一个儿子。就算裳妃能再生一个儿子,也不可能在他成年前参与君位的争夺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裳妃和长昌氏家族失势,而且又得罪了仓煞和星煞,在国中只会越来越失势。长昌氏一族目前在国中的既有利益,也会成为其他势力的重点争夺与瓜分对象,一旦衰败速度便会很快。

命煞问青黛是否收了长昌氏的好处,青黛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神色,很坦然地答道:“我确实收到了几件宝物,长昌氏也不是直接找到的我,而是先求到了外面办事的那些门人,前后送了不少东西。”

说话间伴随着神念,将长昌氏送来的所有财物的清单,包括都有哪些人收了哪些东西,原原本本告诉了命煞。命煞淡淡一笑道:“既然他们哭着喊着要送上,那就收下吧,算是孟盈丘接受他们的赔罪,不再追究今日的非分之事。那些东西,一半归受赠者所有,一半交于宗门收存。”

青黛点头称是,又问道:“长昌氏派来的人还在山中,该怎么回复他们呢?”

命煞答道:“就一个字——滚!”

神念中亦有另一番话:告诉他们,再敢因为这种事,踏进山门提出这种要求,就打断腿扔出去。这种人在国中骄横惯了,以为天下人都可以威逼或收买,将我孟盈丘宗门当成他们家想请就请的打手了吗?正因如此,宫琅才会有那种下场,他那种骄纵肆意的行止,可不是我教的!

宫琅是我孟盈丘弟子,而且是很重要的弟子,因为他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国之君。可是长昌氏却将他给教养废了,孟盈丘想迁怒还来不及呢!若是宫琅无故受人欺凌,就算是赤望丘弟子所为,我也会派人要个说法的。

可他干的是什么事?无理寻仇、私取噬魂烟,并在集市前当众打出。这种事若是别人所为的,相室国非派军斩杀不可,而他还做得很丢人,当场就被人给宰了。不知情者恐怕还以为是孟盈丘擅让弟子拿着噬魂烟这种东西,到外面肆意荼毒呢。

想当初长昌氏家族千求万恳,孟盈丘才答应收宫琅入山门。费心血教授他这些年、传了他一身神通法术,难道还成了欠他的?国君都没脸提的事,却认为我们孟盈丘该为他们长昌氏出头,怎么会有这种痴心妄想呢?

至于孟盈丘会不会为弟子报仇,那是孟盈丘的宗门事务,与相室国无关,也与长昌氏无关。

青黛点头道:“我明白了,自会命人训斥,将他们逐出山门,并派人转告相室国君。”

命煞:“再派人去一趟赤望丘,转告这件事,无须隐瞒任何细节,反正他们也能查得出来。就说我孟盈丘弟子不成器,十分惭愧!”

青黛又点头道:“我今日就办,立刻便派人去赤望丘。…可那位小先生的身份,倒是令我很好奇。他斩宫琅、化去噬魂烟只在眨眼间,真是星煞的弟子吗?若是这样,赤望丘恐怕又多了一位年轻的六境高手!”

就连青黛这位孟盈丘长老,都远远高估了虎娃的实力,因为虎娃解决宫琅的场面实在太令人震憾了,谁又能想到他是自幼服食琅玕果和五色神莲这等不死神药长大的,而且形神中还拥有那么多神器。

命煞却沉吟道:“恐怕并非如你想得这么夸张,此人可能身怀秘宝,有特殊的妙用恰好可以克制噬魂烟。噬魂烟这种东西本就是在战阵中使用的,而不是在斗法中对付高手的。…待会儿再说他吧,你还有什么事?”

第022章、命煞与离珠(下)

青黛又禀告道:“巴室国君后廪自称旧疾复发,已派使者到孟盈丘,欲再求一枚离珠续命。”

命煞微微一皱眉:“已经三年了。”

青黛:“是的,距您上次赐他一枚离珠神药,已经过去了三年。正如宗主当初所说,三年之后,其生机将竭,如今他又来求不死神药。”

命煞:“离珠已救不了他。”

青黛:“您知道这些,可他仍心存侥幸。只要有一线希望,任谁都想再试试的。”

命煞:“上次我命你向他提出要求,奉孟盈丘为巴原神丘、奉我为国祭之神,位列太昊天帝之后、创国先君之前。他没有答应,我也没有勉强,还是把离珠神药赐给了他,延其三年性命。如今他再来求神药,又有什么承诺?”

青黛:“这回倒没主动说什么,只是问孟盈丘有何要求?只要能以举国之力办到,他一定会尽力满足。…既然如此,可否再赐他一枚离珠,不论能不能续其性命,也让巴室国答应您三年前的条件?”

命煞却摇头道:“不必多此一举,他若想答应,三年前便已答应了。况且就算他今天答应,他儿子继位后也不会答应的。这三年来我的玄功更进,已隐约能窥见更多玄机。当年提出那样的要求,确实是心急了些,就算如今时机亦未成熟。现在看来,那只是做个试探吧。”

世间的各种不死神药,其神效亦不相同。比如五色神莲,普通人完全可以正常服用,藕茎、藕节、莲子都可以吃,就算不能吸收其神效也能滋补元气,虎娃从小就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而琅玕果则不是吃的,别说嚼不碎,就算硬咽下去也不会消化,对普通人没有半点用处,它所谓的“服食”其实就是一种炼化之法。

离珠树则更为特殊,得此名就是因为其果实。“离”也是太昊天帝所画的八卦之一,象征着火,而此树结的果实则似一枚圆形的大珠,故此称离珠。普通人别说无法采摘,假如服用便会中一种奇异的火毒,会欲火升腾、性情癫狂、血脉奔涌,最终爆体而亡。

它要经过高人的大法力炼化,才更适合服用。炼化之法有两种,一种是去其火毒后的离珠丹,为修士助益修炼之用;另一种就是炼化为普通人可服之果,又称离珠神药。一枚离珠只能炼化为一枚离珠丹或离珠神药,此物炼化时不可分割。

离珠丹的灵效异常神奇,据说服一枚便可助人突破初境得以修炼,这是多少凡人梦寐难求之遇。但事实却没这么夸张,世上也不可能有那么一种丹药。假如有人接受指引、习练入门秘法多年,却始终不得入初境,若服用一枚离珠丹,倒确实能帮助他体验到初境的状态。

但迈入初境的第一关考验,并非人人都能过得去。假如一个人修法日久,却总是差那么一丝机缘,捕捉不到那种复归于婴儿的心境。服用了离珠丹,能助他察觉到清晰的内在身心,但也会伴随着各种本能的欲念冲击。

如果有这个资质与根基,自然就可以迈入初境继续修炼下去,但若是此人根本就不适合修炼也不能入境,强行服丹也不会有好下场。所以离珠丹是绝不可这么乱用的,它只是一种破关的机缘。

世上从来就不缺突破初境得以修炼者,用其他的方式指引、自行修炼亦可成功,而离珠又是这么珍贵难寻的不死神药,所以离珠丹通常并不做此用途。

离珠丹最重要的用处,与虎娃在白溪村所得的碧针丹类似,但其神效却要猛烈得多,它可以在每一境修炼中助人突破下一转。在六境之前,只要每一转的功夫已用足,却迟迟不能突破原有极限,那么服用一枚离珠丹,只要能成功炼化吸收其神效,几乎必定会突破。

在突破六境之后,离珠丹便没有这等神效了,但它仍可服用以助修行。

听上去这离珠丹简直太神了,有人或许会认为,在突破六境之前,只要能弄到四十五枚,每一境修炼中都服用九枚,不就可以轻松修炼至五境九转吗?

这便有点想当然了,因为想发挥离珠丹此等神效,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修炼功夫已到,却迟迟不能突破下一转时使用;其二在每一境的九转圆满关口,就算服用离珠丹也不能突破下一境。而且离珠丹的神效猛烈,不易炼化吸收,每次服食亦有凶险。

另一方面,此丹也不宜连续多服,假如总是依仗某种助力突破每一转修为,那么修炼根基便可能不稳固。比如一名修士突破三境后,在修炼中接连服用了九枚离珠丹,就算侥幸每次都能炼化吸收其猛烈的神效,达到了三境九转圆满,但想突破四境恐怕便格外艰难。

更重要的是,不死神药世间难寻,寻常修士哪会有那么多离珠丹?

离珠神药则与离珠丹不同,对普通人而言珍贵至极,因为它几乎可治世上百病,却又不是一种调治伤病的药,其神药就是激发生命中蕴含的所有潜能,将身心埋藏的潜力都激发出来。

人们与伤病抗争,药物等治疗手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挺过去直至康复,假如挺不过去便会倒下,有时生死就差那么一线。

三年前,巴室国君后廪得了一种怪病,请多方高人医治皆束手无策,有人便说国君病体衰沉,仅以普通的手段已无力回天,只有向孟盈丘求离珠神药续命。后廪便派使者来到孟盈丘向命煞求药,他虽然没有答应命煞提出的要求,但也承诺今后将举国敬奉孟盈丘。命煞最终还是赐了他一枚亲手炼制的离珠神药。

后廪服下离珠神药后不久,病很快就好了,人又变得生龙活虎。但命煞当初就说过,国君因这场病已大伤元气,就算激发了所有潜在的生命力,也只能再维持三年康健之体。

如今三年过去了,国君果然又倒下了。这次他并不是旧病复发,就是生命力衰竭。所以命煞说离珠已救不了他的命,就算国君为了续命、答应命煞当年所提的要求,命煞再赐一枚离珠神药。别说服用,只要打开玉匣闻到气息,国君便会送命。

如果孟盈丘送来的神药不能救国君,反而成了让他闻之则亡的致命毒药,那么继位的新君以及巴室国人也不会认可孟盈丘实现了承诺。

既已知道这个结果,命煞又何必再那么做呢?更重要的是,她也认为当年提出那样的条件操之过急,时机还远远不够成熟。就连赤望丘白煞,都未曾要求五国中的任何一国将其奉为国祭之神,她命煞若是真的那么做了,显然会遭各国与各宗门之忌。

青黛明白了宗主的意思,又说道:“孟盈丘不再赐神药,因为当年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可是君女少苗问我,若离珠无效,还有何物能救她父君的性命?”

命煞答道:“救命已不可能,只能暂时续命而已。若能求得琅玕果,并有高人施展菁华诀,可为其父续命。但就算如此,以后廪的状况恐怕也拖不了两年,该赶紧安排后事才是。”

青黛皱眉道:“清煞前辈已百年无踪,有传闻他已坐化或登天,在巴原上并未留下传人,更别提有人将菁华诀修炼大成了。但赤望丘中尚有一株琅玕,后廪还可派人到赤望丘求不死神药。假如白煞提出了与宗主当年一样的要求,而巴室国也答应了,又该如何是好?”

命煞笑了,淡淡答道:“不会的。”

声音中也有神念,她认为巴室国君是不可能找到清煞的,就算找到了恐怕也没用,具体是什么原因,她却没有多做解释。琅玕果确实是不死神药,不论是否修炼菁华诀,此物都能补益生机,但只有修士才能服用。

若是六境以上的高手,以神通大法力炼化琅玕果,将之神效化散于后廪的形骸,倒也可以起到续命之效。但若不配合菁华诀调治,也不过是再能苟延残喘几个月,就算是白煞亲自出手,结果也没什么不同。不是他神通不够强大,也不是琅玕不够神奇,而是国君本人生机将尽。

假如能再给后廪十几年青春寿元,后廪求生心切,说不定真会动心,但仅仅几个月的苟延残喘,根本不值得付出那样的代价。后廪绝非昏聩之君,在位几十年国泰民安,深受万民爱戴。

命煞最后又开口道:“一枚琅玕果,若是一名修士依法服用,至少可延寿十余年,且是青春寿元。只为一将死之人苟延性命数月,实在有些不值得。与其向赤望丘求不死神药,还不如召集国中高手,找寻其他各种灵药,为其温养滋补,后廪或许还能再强撑一年半载。

这么做,其效也不亚于使用琅玕果了,就算代价很大,也比向赤望丘求不死神药小得多。只是从现在开始,他便要赶紧筹办新君继位之事。我给了后廪三年的时间,他也该早就准备好了。”

第023章、判巴原之命(上)

青黛叹息道:“虽说巴原自古皆行禅位的礼法,但继位的从来都是国君后人,他人并无被拥推的资格,这已成定例。而巴室国诸公子,却无一人拜入孟盈丘门下,孟盈丘中只有一位君女少苗。”

命煞笑道:“这也没什么,我孟盈丘秘法偏重阴柔,本就更适合女子修习,历代突破六境者也皆为女子,这在巴原上也不是什么秘密。后廪诸子,在国中各高人门下受教,也没有人远去赤望丘拜师。”

青黛:“我们所知的情况确实如此,只是后廪的嫡子少务,这三年不知去向。”

命煞追问道:“难道会是那位闯关入国的小先生吗,他是急着赶回去继位的?”

青黛摇头道:“应该不是,据亲眼见过的人描述,年貌不符。”

命煞:“巴室国下一代的国君应是谁,国人心中早已有数,诸公子皆无法与少务争位。前提是少务若不在国都,返回途中千万不要出意外。你也命在外门人多加关注,假如发现了少务行踪,便随行保护。这也是顺势送给巴室国的人情,新君继位后该知道怎样答谢孟盈丘。”

青黛:“我立刻下令,命在外行走的孟盈丘弟子皆留意此事。但巴室国的君使尚在山中,我们既不赐予神药,又该如何回复呢?”

命煞吩咐道:“三年前话已说清,想必后廪也知此番求神药将无果,只是抱着万一之心前来试试。你再去详细解释不赐神药的缘由,然后赐他们一些真正有用的灵药,若善加调养,国君还能坚持一年半载,但离珠神药是万万不能再碰了。”

青黛:“恰好长昌氏此番也送来了几株灵药,顺便就赐给巴室国的君使吧。”

命煞:“你再告诉君使,让他当面转告国君,无论立哪位公子为新君,孟盈丘都会支持。但希望国中新君,将来娶一位孟盈丘弟子为正妃,至于是谁,则看他自己的眼光!”

青黛连连点头道:“宗主虑事深远!听说那公子少务年轻有为、俊美雄壮,我想山中很多弟子都会愿意的,甚至会争相期盼。…您对巴室国格外看重啊?与郑室、相室两国不同。”

命煞很突兀地问了一句:“你知道如今的相室国君,有一统巴原的野望吗?”

青黛答道:“这我当然清楚,五国之君,恐怕或多或少都有这种野望,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只有相室国君表现得最为明显,一直在做此准备。…自从百年前的纷争之后,五国已相持至今,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命煞:“巴原上已太平了几十年,但不会永远如此。既然五国都以继承巴国正统为号,纷争迟早再启,就看谁认为已做好准备、等到了动手良机。…你认为相室国若行此事,第一步的计划应该是什么?”

青黛低头道:“我不知,请宗主赐教。”

命煞只答了一句话:“欲得巴原者,必先得巴室国。”

这句话的神念含义很复杂。巴室国在巴原的中央腹地、古代巴国的建都之地,也是人烟最为繁华的沃野平原,是建立统一巴国的根本所在。

但如今的巴室国却处境尴尬、四面受敌,在战略态势上很被动。它的国力也许比其他四国中任何一国都强,却敌不过另外两国联手夹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失去了与巴原周边蛮荒接壤的战略纵深,四面都是国境战线,没有那么广阔的大后方。

巴原五国中的另外四国,无论谁想一统巴原,第一步要做的也必须是吞并巴室国。这就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平衡态势,无论是四国中哪一国主动进攻巴室国,其余三国都不会希望它成功,因为那样便意味着巴原上有一国独大,进而威胁到其余各国的存在。

四国中的任何一国主动进攻巴室国,都不会得到他国支助。可是巴室国若反过来攻打周边的某一国、企图将其吞并打开战略纵深,也会受到其他各国的夹攻,使它的战略不可能成功,所以才会形成如今的相持局面。

在命煞看来,若巴原上纷争再起,各国的目标都是一统巴原,那么最有希望成功的还是巴室国。若巴室国得孟盈丘之助,赶在其他国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灭掉相室或郑室其中一国,便成功了第一步。第二步则是蓄积力量再灭另一国,统一这三国,便大势已成。

为什么不能首先选择进攻樊室国或帛室国呢?因为有赤望丘。赤望丘位于巴原最东部的边缘地带、樊室国与帛室国的交界处,与巴原上的另外三国并不接壤。

想当初樊室国与帛室国都曾派军阵攻打过臣属赤望丘的部族之地,结果却被玄煞率领白额氏族人揍得很惨,这些年都服服帖帖听命于赤望丘,玄煞亦因此而成名。

赤望丘必定不愿看见,巴原上出现一股力量,足以挑战与削弱它的地位。巴室国若首先攻击樊室国或帛室国,必然会正面遭遇赤望丘,不可能得手。它接着便会遭遇其余各国的夹攻,战略计划注定会失败,最惨的下场说不定还会被另外四国瓜分。

这便是命煞对巴原五国将来纷争形势的判断,她之所以用神念而不是直接说出来,也是因为其中牵涉到赤望丘。

每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命煞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也因为孟盈丘就位于巴室、郑室、相室三国交界处。在这三国之间的征伐态势中,它所起到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在命煞的心目中,那所谓足以挑战或取代赤望丘地位的力量,或许不是指统一的巴国,而是将来受举国敬奉的神山孟盈丘。青黛长老是其最信任的心腹,所以才会将这番远见对她提起。

青黛有些错愕地说道:“巴室国君病体残喘,已无余力,新君继位后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掌控国中形势。而相室国君正当年富力强,早为此事谋划多年,您反倒认为他不可能成功吗?”

命煞冷笑道:“他那叫什么谋划?人人皆知他早有此志,若主动进攻巴室国,也不可能得到各国支援,就算有一时小胜,也难以久持。巴室国若能以奇袭扭转局面,反倒是趁势灭掉相室国的良机。

而在郑室、相室这两国之中,若要选一个更好下手的。郑室国南境有剑煞坐镇的武夫丘,若剑煞态度不明,则不好贸然攻伐。相比较之下,除非巴室国不想统一巴原,否则首先要灭掉的便是它相室国!”

青黛:“相室国君也许明白自身的处境,所以才会想着要先下手。而这些年来,他也一直在争取孟盈丘的支持。”

命煞冷冷道:“想要我们的支持,也得看他自己够不够格!他治国虽无大错,本人胸中亦有些谋略,却还算不得惊艳之才,更致命的是——国中后继无人。虽有十几个儿子,却无一人德行才干出众,就连宫琅那等废物,居然也曾是继承君位的重要人选。

此人我见过,是暴亡之相,别看他现在生龙活虎,可也蹦不了几年了。他身为国君二十多年,一心谋划自己的志愿,却未能培养出继志之人。别说他统一不了巴原,就算在有生之年完成志愿又有何用,等他死了之后再度裂国吗?”

青黛:“可巴室国新君少务,继位之后又将如何,目前亦是未知之数。”

命煞笑道:“在相室国中,可有人说宫琅一句好话?而在巴室国中,可曾有人说过少务一句恶语?宫琅经常纵车驾出入边关,而少务这三年竟无人知其去向,可曾有半点娇纵行迹?”

青黛恍然道:“所以宗主寄希望于少务继承君位,将来借他之手完成您的大愿,如太昊天帝那般,成为整片巴原上的国祭之神,而不仅是取赤望丘而代之。…赤望丘白煞若知道了这些,恐不会高兴的。”

命煞又冷笑道:“我从未想过要让白煞高兴。他当年来到孟盈丘,与我约阵试法,以为我是神农天帝大器诀传人,可惜他失算了,我所修秘法与神农天帝并无关系。他依约传我吞形诀,并让我立誓不得再传他人,也得到了我所擅长的独门秘法。

他未得到大器诀,便摘走了这里所有已成熟的离珠。若非离珠生长之地实在太过特殊,他无法将之移栽到赤望丘中,恐怕连树都想挖走一两棵。我所修玄功,需此地离珠气息相助,这显然是在阻我精进。而吞形诀这等秘法,对我本人又有何用?

过了这么多年,这三树离珠才恢复当初繁茂,若不然,今日我或许已化境九转圆满。看见这三株不死神药,我会感谢白煞吗?我如今尚不是他的对手,但借巴原纷争之势,孟盈丘在将来未尝不可令赤望丘俯首!”

青黛躬身行了一礼道:“我希望早日看到宗主实现大愿的那一天。…对于最近出现的那位小先生,宗主还有何话交代?”

第023章、判巴原之命(下)

命煞看着那三株离珠树,有些出神地说道:“宫琅只见过我一次,就是在这里。那时他还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年,修为刚刚突破二境,就在离珠树下,我想试试此人究竟会受怎样的影响?

他见到我之后,在树下陷入的幻境倒是很有趣;但恢复清醒离去之时,他却始终没有悟出那其实是他心中自生的幻境,我又觉得此人十分无趣。不知杀了他的那位小先生,到底是有趣还是无趣?”

青黛说道:“听说那小先生是一位即将成年的童子,在相室国中已受民众敬仰。他年少体健、形容俊俏,宗主或许会感兴趣的。”

命煞似笑非笑道:“哦?我已经感兴趣了,听你这样说,便更感兴趣了,若他是赤望丘星煞的亲传弟子,便是非感兴趣不可了!命令所有在外的门人,留意少务行踪的同时,也要留意那位小先生的行踪。

若有人遇见,便转告他,宫琅之事是孟盈丘弟子无礼、幸亏他手段高超从容化解。孟盈丘不能因此责问什么,并要赠他一枚不死神药离珠,以示歉意与谢意。但要请他亲自上孟盈丘来摘取,我倒想看看——其人有没有这个胆量?”

青黛掩口笑道:“他若无此气魄,星煞也不会再看重,将来在赤望丘亦难成大器。若他来了,星煞最出色的亲传弟子,却心折于宗主您,倒是件最有趣的事情。”

听她的语气,仿佛认为只要那位小先生来到这里、在离珠树下见到了命煞,必然会为命煞而倾心,对其恋恋难忘,渴望着与她亲近、得到她的垂青。命煞或许还不是白煞的对手,但想魅惑星煞门下的一名少年弟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走在路上的虎娃,当然不会知道孟盈丘之主下了那样的命令,居然要赠送他一枚不死神药离珠,并让他亲手去采取。假如这个消息传开,不知要羡煞多少旁人;而登上孟盈丘与命煞本人相会,在很多人眼中,那是比得到一枚不死神药更令人艳羡之事。

假如不是因为冒名欺诈绝骗不过孟盈丘以及命煞,这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会哭着喊着声称自己就是那位小先生,争相涌往孟盈丘了。可虎娃本人,恐是这世上最不会因不死神药而动心者,而且他此时只想远离孟盈丘的势力范围。

孟盈丘只是命令在外出行的弟子,要留意小先生踪迹、若遇到了则传个口信,并没有下令去追踪寻找。消息从一名弟子传到另一名弟子那里,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而且孟盈丘弟子也没人像虎娃这样一路不停歇地向南前行。

虎娃远比这个消息“走”得更快,他所过之处尚没有人听说这件事,更没有人去特意关注他。

离开望丘城再经过一座城廓,继续南行,前方便离巴室国的国都不远了。他这一路所见的村寨城廓,皆是一幅安居乐业的景象,仿佛远离巴原上动荡复杂的各种纷争,人们的神情安逸、行止从容,看来巴室国君将境内治理得很不错。

渐渐接近国都时,风景又有不同,虎娃甚至隐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回忆起了自己走在相室国飞虹城境内的情形。不是这一带的民众不富足,而是此地多山,巴都城就座落在群山环绕之中。周边很多村寨外田地并不是连接成片,错落散布在山间的平原或缓坡上。

从巴都城出发,有很多条大道穿过周围的山峦隘口,通达国中各地。巴原中央的山脉,当然远不能与边缘蛮荒那绵延远尽的雄浑群山相比,但很多地方也是很高很陡峭,岩壑纵横古木参天,若是想找山深林密、人迹罕至之地,国都周边倒是有很多。

巴室国为何要将都城建在这个地方?因为它就是当年巴国的开国之君最早的建都之地。由于地处巴原中央的沃野平原,很多地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国都所在,须有局部范围内的战略纵深与地势之利。

数千里方圆的巴原,被险峻雄浑的蛮荒群山所包围,宛如一片巨大盆地,盆地中亦多山。当年的开国之君来到盆地中央这片沃野平原,便决定率族人在此定居。而这片平原中又有一处群山环绕之地,他进入其间看见了水边有三个大丘,便把自己的手杖插在土丘下,下令以此为界建造都城。

立国三百多年后,巴国内乱,这座都城也经历了一场浩劫,廪仓被劫,很多建筑都毁于兵火,宫阙几化为一片废墟。而巴室国立国时,仍选择在这片废墟上建都,一来国境内实在找不到比这里更易守难攻的地势,二来巴室国既号称继承巴国正统,如此也能占据大义名份。

又经过巴室国百余年的经营,废墟上再度建起了比当年更为宏伟的巴都城。

在接近巴都城时,虎娃又一次离开大路进入了山野,因为他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好好修炼最近所感悟的神通秘法。在跟随仓颉前辈的那三个多月时间,虎娃学到了太多的东西,这一路都在思悟和消化中,行走时也不禁自然而然在留意天地间万事万物之纹理。

但还有另一件事因此耽误了。在遇到仓颉之前,他正杀了那头駮马,将其独角折下也被其所伤,那只银角握在手中一整天,一直在体会那种仿佛血肉相联、神气互感的状态。寻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这种机缘,曾有一瞬间虎娃和駮马仿佛是形神一体的。

他以银角击杀宫琅之时,也有一种形容不出的感受,刚刚到手的这件法宝,竟随心掌控得如此自如。它是在駮马的血肉形骸中生长、以其天赋神通凝炼,最终在虎娃手里成为一件法器。御器之时法宝与身心一体,就像自己的一部分,但对于并不熟悉的法器,想自如地施展其神通妙用,还是需要体会与掌握的过程。

可是这件法器一出手,虎娃莫名就那么熟悉,仿佛它从来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与他身心曾感受的独特状态有关,所以他要进入山野寻一处幽静之地闭关参悟。虎娃越来越觉得山神让他将盘瓠带在身边,考虑得是多么周到,他闭关时身边便需要这样一头护法的灵犬。

仓颉曾说,天下万事万物皆有其“纹理”,人们的身心也是一个世界,是否也有其成长与运行的“纹理”呢?其实这一点虎娃早就有体会,便是复归于婴儿的初境状态下,对内在身心的清晰体察。

如今的虎娃又重新进入到初境的体验中,感受一种前所未有的玄妙,仿佛是一头开启灵智之初的异兽。虎娃当然没有真的变成駮马,却仿佛融合了那异兽的天赋神通,能模拟、掌握其神气运转状态。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一直手握着那只银角,后来便干脆把银角放下了、丢给盘瓠拿去玩。等虎娃结束这番闭关时,已经是两个月后了。这天,虎娃站在山崖下朝前方一指,一道电光竟从手心激射而出,劈在岩石上留下了放射状的灼烧痕迹。

能施展出这手法术,也就意味着他不必借助那只银角的神通妙用,也能模拟或者说掌握那头駮马的天赋神通。旁边的盘瓠吓了一跳,蹦起来汪汪叫了好几声。虎娃起了玩心,又转身叫道:“盘瓠,你小心了!”

话音未落,盘瓠只见虎娃一挥衣袖,凭空幻化出一头駮马,雪亮的银角前伸带着丝丝电光,朝它直冲而来。这头駮马是不存在的,但法力凝成能现其形,银角上的电光神通更是如假包换,在斗法中就相当于驱使了一头駮马出战。

盘瓠心知自己不是那头异兽的对手,更不是幻化出这头駮马的虎娃的对手,惊吠一声扭头便跑。盘瓠跑得不慢,但那駮马更快,它是虎娃的法力化成,速度与他打出的法器一样快,甚至是脚不沾地腾空而来。

盘瓠倒也机灵,很灵活地一闪身,兜了个圈子竟然往回跑,夹尾巴躲到了虎娃的身后,那駮马便向虎娃本人冲来。虎娃立起了一只手掌,那駮马撞在身前倏然消失不见,就像凭空变小了,钻进了他的手心或衣袖中。

假如有其他修士看见这一幕,定会认为这是一名赤望丘最核心的正传弟子,正在修炼吞形诀。其人的吞形诀秘法虽尚未修炼大成,但其手法亦精纯娴熟且威力惊人。并不是所有赤望丘弟子都能修习吞形诀,只有悟性与根器上佳的核心弟子,才有资格得此秘法正传,否则学也很难学得会。

假如虎娃拿出星煞的信物,再施展这么一手神通,那么巴原上各派修士见了,无疑都会认定他必是星煞的亲传弟子。

但虎娃本人却不清楚这些,他更不知道吞形诀是怎么回事,这对于他而言,只是因机缘所遇,自行悟出的一种妙法手段。无人时使出来逗逗狗,他也觉得挺好玩的。

第024章、男装少苗(上)

若是白煞施展出吞形诀,那虎啸震山、飞龙漫天的场面,估计巴原上没几个人曾见过、或者见到了还能活下来,虎娃当然更不会清楚。

山神教了虎娃很多东西,却恰恰没有教过他具体的修炼秘法,虎娃修炼至今皆是自悟,修为根基扎实纯粹,且没有丝毫的成见在心,修行自然谙合于大道。闭关体悟玄通练出了这么一手神通法术,他已经很满意了。

虎娃也觉得这种妙法可能成为一门很特别的秘诀,但以他如今的四境修为,还远远不能将之修炼大成,更难将之传授给别人。他自己是会了,但不知该怎么教也没有办法教他人习练学会,这只是一种独特的机缘所遇。

盘瓠又从身后蹦了出来,摇着尾巴绕着虎娃转了好几圈,一双狗眼好奇地看着他,还在呜呜叫着,那样子仿佛在说:“这是什么功夫啊,吓我一跳!看着挺好玩的,你是怎么学会的,能不能也教我玩?”

虎娃笑道:“我是人,以神气化駮马之形,只是变个戏法而已,刚刚走过的城廓中,你不也见过有人在集市上变戏法吗?而你是犬身,将来只要修为突破四境,便可以化为人形、施展众人所修的种种神通法术,这不是更神奇吗?又何必学这些!”

盘瓠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又晃着脑袋在山野中一边扑野鸡一边去思考了。心中暗想,自己也要好好修炼,已直立行走了这么多年,应早日化为人形、扬眉吐气。

此番闭关掌握了新的妙法之后,虎娃的神通法力很自然地又突破了原先的极限,修为已达到了四境九转圆满,这是无意中的精进。盘瓠对此十分羡慕,它与虎娃一起长大、一起修炼,却怎么撵都撵不上他的修为,定是因为自己尚未突破四境、化为人形!

盘瓠如今已突破三境,其修为精进速度已经相当惊人了,甚至已超过很多资质还算不错的修士。但妖修毕竟与人不同,况且它碰见的又是虎娃这种人。

可盘瓠从小就把自己当人了、与虎娃一样的路村族人,所以它才会这么想。自己不会说话,那是因为还没“长大”,路村的孩子们小时候不也是不会说话吗?只不过自己成长的过程稍微长一些,样子也有点差异。至于在路上遇到的那些其他的狗…还是暂时不要考虑这种问题了!

虎娃离开蛮荒这一路,已从十四岁走到了十五岁,修为亦达到了四境九转圆满。但他与盘瓠的看法不同,并不认为自己的精进速度很惊人。

听说山爷当年从四境初转修炼到四境九转圆满,也就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五境九转圆满后却有好几十年未能突破六境,若不是修炼了菁华诀拥有远超常人的青春寿元,恐怕就没机会再突破六境了。

修行之道,越往上越艰难,不是刚开始的精进速度越快,最终就必然成就更高,后来者未必赶不上前人,到了一定的地步,区区几十年甚至上百的岁月都已经没有什么差别。当候冈羡慕虎娃小小年纪便有如此修为时,仓颉便是这么告诉传人的。

而虎娃本人当然也懂这个道理,所以他并没有丝毫自得与自满之心,前后见到了星煞与仓煞,他很清楚自己如今这点本事,在真正的高人面前还远不够看。想完成山神的嘱托和自己的心愿,他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远很远。

虎娃带着盘瓠继续于山野中穿行,他发现这一带的灵气不错,陡峭难攀的高崖上时常会看到一些珍稀药材生长。但所谓珍稀也只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虎娃并没有去采摘,他的包裹里已经装了不少东西,长途远行不想再带更多。

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虎娃也发现了偶尔有人经过留下的痕迹,在那些人迹罕至的断壁高崖上,来者很可能都有一身不俗的功夫,他们应该是来采药的。

盘瓠继续在山野中穿行时,又找到了新的乐趣。在此无人之处,它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地迈开后腿直立行走了,但它这几天却总是以四足狂奔,并摆弄着那只银角,几乎有点玩上瘾了。虎娃新练成的神通“戏法”与这只角有关,它仿佛也想从中堪破什么奥妙。

虎娃这几天经常看盘瓠以御物之法将那只银角顶在狗脑门上,低着头来回冲刺,好像就在模拟那头曾将它追得撒腿奔逃的駮马,看上去仿佛变成另一头从未见过的小怪兽。

这天盘瓠正顶着银角在树丛中来回穿梭冲刺,口中还发出声声低吼,它感觉自己的速度好像也变得更快了,已经不比那头駮马慢多少。正玩得开心呢,忽听虎娃以神识拢住声息悄然道:“你别乱跑了,快把银角给我收起来,前面有人。”

在这难以穿行的荒野深处,怎么会遇到人呢,可能是其他的修士吧,但这也有点太巧了!他们走出树林来到一处水潭边,远远地看见了两个人。

一位魁梧的大汉背着一张弓,腰间挂着箭筒和一把砍刀,像是来打猎的,身形在软草坡上的一块石头旁站得如梭枪一般直。

石头上坐着一位少年,形容清秀看上去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束发系于脑后,头上戴着一块头巾,身边放着一把短锄和一个带盖的竹篓,仿佛进山采药之人。但看其打扮,衣裳甚为素净,与寻常的采药者不太一样,仿佛就是出门闲游,也没有携带攀岩的绳索、穿着粗厚的衣衫。

这少年眼中若有忧郁之色,正望着远方出神,听见声音有些好奇地转过头来,神情缓和了很多。而那中年人已经转身朝向了虎娃这边,一只手下意识地按住了腰间的刀柄,低声喝道:“何人在此?”

在这深山野林里突然有人冒出来,当然也会让他们吃一惊,待大汉看清楚虎娃的样子,又看见他身边那只摇着尾巴的狗,神情也稍有缓和、不似方才那么紧张。虎娃则主动行了一礼道:“我是路过此地修士,于山中行游修炼。”

这时那少年跳下石头,脆声问道:“原来你也是一名修士,此番是进山采药的吗?”

虎娃笑道:“我主要还是为了修炼,假如在山中看见特别的灵药,也不妨采几株带出去。”

那少年也笑了:“我叫少苗,你可以叫我小苗;这位是刀叔,他与我一道进山来采药。…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的修士?”

虎娃答道:“我叫李路,你可以叫我虎娃。我并非本地人士,只是一名行游中的散修。”

李路这个名字,是虎娃很自然地随口说出,“李”是前不久他自己所写出符文,有着特别的寓意,在巴原各国所使用的语言中亦与“理”同音,很多普通人甚至并不知区分。至于“路”,不仅因为他是行路之人,而且也出身于路村。

那少年报了正式的名号,也说出了一个平常的昵称,虎娃便觉得自己也该这么说。其实在很多村寨中,像虎娃、大壮之类的名字会跟随那些村民一生,他们从来就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号。但世间各派修士打交道的时候,彼此之间还是需要的,否则不太符礼数。

虎娃已到过那么多地方、走了这么远的路,当然已懂这些讲究。而这大汉和这少年虽扮作猎人与采药人的打扮,但显然也是修士,小苗的话语中并没有掩饰这一点。

这时盘瓠用身子蹭了蹭虎娃的腿,还举起一只前爪指着那少年,吸着鼻子叫了两声,并不是向人示威时的汪汪叫,而是像小狗那样的呜呜叫,仿佛在提醒:“老大,那少年其实是个姑娘改扮男装,我用鼻子都能闻出来!”

它不用鼻子闻还能用什么?其实虎娃也察觉了,却没有点破,轻轻踢了盘瓠一脚,低声喝道:“不得无礼!”

这也没什么无礼不无礼的,反正对方也不懂盘瓠的意思,但一条狗伸出爪子指着人呜呜叫,样子未免有些滑稽。虎娃踢它的时候,它很轻巧地一扭腰竟闪开了,样子就更好玩了。

小苗的注意力立刻被盘瓠吸引了,仿佛发现了什么令她很开心的新奇事物,竟兴奋地惊呼道:“好可爱的狗狗呀!”迈步便小跑过来。

那大汉的神情仿佛有点不放心,想阻止却又没开口,快步紧跟在小苗的身后。小苗跑到盘瓠身前一哈腰,竟双手掐着腋下将这条狗给抱了起来。盘瓠很无辜地扭动着四肢,却没有发力挣扎,因为虎娃就在一边拿眼瞪着它呢——意思便是让它老实点。

抱就抱一下吧,就算被她占点便宜了,看这改扮男装的少女显然也没什么恶意。不料小苗接下来的动作却更加过分,居然单手一夹把它抱到了胸前,然后用另一只手抚摸着它的脑袋和脖子道:“虎娃,你这条狗真乖!”

盘瓠郁闷地差点没有施展出震吼神通,尽量忍住了才没有发作。可是那只手仍在它身上摸来摸去,盘瓠干脆把眼一闭,做出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在路村狩猎队伍中威震山中猛兽的盘瓠,此刻算是莫名其妙被这男装少女给打败了。它耳中还听见姑娘笑道:“好通人性的狗狗呀,它好像能听懂我说话。…快看,它把眼睛闭上了,很喜欢我摸它!”

第024章、男装少苗(下)

盘瓠是没办法才闭上眼睛的,想当年它在路村,孩子们和它玩耍时顶多也只是摸摸脑袋、揪揪耳朵、在一起追逐打闹,因为族人也没把它当狗,再后来…它便威镇蛮荒山林了。

可这少女倒好,竟单手就这么把它抱在了胸前,小臂托着它的胸腹、手托在脖子下面,另一只手在捋它脖子和后背上的毛。盘瓠觉得很吃亏啊,就吃亏在自己的个子小了点,不是那种高头大狗,所以被少女一只手就抱起来了,但也不能把它当宠物玩啊!

盘瓠全身的毛色黄白相间,它不发威的时候样子有些憨憨的,确实挺好玩,此刻花脑袋和花尾巴都耷拉了下来,好像也没了那股活蹦乱跳的机灵劲。小苗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体香,可盘瓠离她太近了、它的鼻子也太灵了,竟有点想打喷嚏,好不容易才忍住。

喷嚏忍住了,盘瓠又觉得小苗身上的气息其实挺好闻,竟微有点醉人的感觉,随即暗暗警惕——难道这姑娘带着迷香,想趁机将它迷倒?它可是在边关见过噬魂烟的!闭着眼睛又轻轻吸了吸鼻子,觉得又不像,那就是姑娘家自身的气息。

更过分的是,盘瓠是被她一只手抱在胸前的,能感觉到这姑娘在衣服里面贴胸裹着布帛,因为她是扮作男装啊。而盘瓠太敏感了,隔着衣服仍能有那种软软的、暖暖的、有些发胀的感受——这很有些不对劲!却又形容不出哪里不对劲,反正它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盘瓠只得在心中暗道:“我堂堂男子汉,就不跟你一个姑娘家计较了!抱就抱吧、摸就摸吧,好好等着,总有一天我要让你负责任的!”

虎娃在一旁憋住了才没笑出声,心中暗道这条喜欢撒欢的狗,今天竟被一位男装的姑娘家给收拾了。而盘瓠都快憋出内伤了,还好刀叔适时开口为它解了围,只听那大汉说道:“小苗,快把人家的狗放下来,不要无礼。”

小苗这才有些不舍地把盘瓠放回了地上,盘瓠扭了扭身子,抖了抖身上的毛,这才感觉缓过一口气来,心中不禁很感激那位名叫刀叔的大汉。

刀叔又向虎娃行了一礼道:“李路先生,小苗是我的侄子,我们此番是来进山采药的。他为人年少天真,若有失礼之处,请您不要计较。”

虎娃笑道:“你叫我虎娃就好,这位小苗…兄弟,也没什么失礼之处啊。”

小苗又说道:“既然你们也是进山采药的,不如我们结伴而行吧。这里的路很不好走,有些与外界隔绝的险恶之处,说不定还有很厉害的毒虫猛兽呢。”

虎娃很痛快地点头道:“好啊,那我们就结伴而行吧。”

已有两个月没见过别人了,独自在山野中穿行也怪无聊的,还是前一阵子跟随仓颉与候冈一起行游时感觉更为开心。如今又碰到了刀叔和小苗,那就一起走吧,听他们的口气应该是当地人士,而虎娃对这一带也不熟。

看刀叔的神情仿佛又想劝阻,但张了张口终究没有说什么,因为小苗已经发出了邀请、而虎娃也点头答应了。而且虎娃的样子倒也不像是什么坏人,只不过是带着猎犬穿行山野的少年。那狗虽个子不大,也应该挺凶悍的,但它很通人性,在小苗面前很温顺。

几人便结伴走在一起,同去山中采药,虎娃也很感兴趣,想看看小苗究竟要找什么灵药?因为他感应得很清楚,小苗背的那个药篓是空的,方才的水潭边就有一些药材生长,其中有些拿到山外还算比较贵重。可是她根本就没采摘,难道是不认识,或者是根本没看上眼?

虎娃也能看出来,小苗的出身可能很尊贵。她行路时拨开那些带刺的荆棘,使之不刮破自己的衣裳,无意间也会使用御物手法,否则手指一点,不会整根枝条都顺势让开的,显然已有三境修为。

其修为在虎娃眼中虽不算太高深,未必能赶得上盘瓠,但以她的年纪已经相当不错了。她自称是刀叔的“侄子”,跟随长者进山采药,但刀叔对她的态度却很恭谨,凡事都会尽量遵从她的意见,反倒像是一位随行的护卫。

至于刀叔的修为,虎娃没看出来有多高,因为这大汉并没有显露什么神通手段,在山野里赶路也用不着。大部分时间,刀叔都是拿着砍刀披荆斩棘在前面开道,当攀援陡峭险峻之地时,他则随时护在小苗身边以防意外,而自己则步履稳健从容。

看其人的身形步法,砍开荆棘中的每一记刀势,虎娃便知此人是位经过千锤百炼的高手,他必然修成了武丁功,而且功夫绝不仅如此。哪怕只砍断一根柔弱的嫩枝,他挥刀发力也是恰到好处,绝不会用力过猛;而山中坚韧的硬木杂树,寻常刀斧难斫,他也是一挥而断,就似切菜般轻松随意。

虎娃在离开蛮荒之前,曾用一把开山斧从路村往山下开了百丈之路,他对于劲力的运用已相当有经验,但自觉还是赶不上这位刀叔。

能拥有刀叔这样一位随身护卫,小小年纪又有三境修为,小苗的来历必然不凡。但虎娃并没在乎这些,他在飞虹城中时,所遇之人也同样认为他的出身尊贵,这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小苗确实是来采药的,他们在山野中穿行时,找寻的都是有药材生长的地方,当好不容易发现一株比较珍稀的药材后,小苗却总是掩饰不住地流露出失望之色。那些药材显然不是她想找的,也没兴趣专门采摘。

倒是刀叔偶尔会动手采摘几株药材,收在随身的包裹里,基本都是一些疗伤灵药。

假如虎娃只是一名采药人,哪怕是一名特意来采药的修士,与这两人结伴而行则可以占到不少便宜。因为小苗和刀叔先后找到了很多药材,却都没有去采摘,简直就等于白送给虎娃了。

可是虎娃同样没有去采摘,而小苗竟然并没觉得太奇怪,仿佛早就知道他也不对那些药材感兴趣。

每次发现药材并非是自己想找的,小苗总是面露忧虑之色,只是偶尔停下来休息时逗逗盘瓠,脸上才会出现开心的笑容。盘瓠得了虎娃的暗中吩咐,不得轻易显露神通修为,在陌生人面前就得装成一条小乖狗,以免被人看出了破绽,所以它总是让小苗得手,经常被抱过去一顿揉。

盘瓠虽不情愿,但揉着揉着也就习惯了,多大点事啊,就当做善事哄姑娘家开心了!看小苗的样子显然也不是坏人,至少并不令人讨厌。

前方的山势沟壑纵横、山崖陡峭,小苗知道虎娃是一名修士,倒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她还是挺关心盘瓠的,竟不知从哪里摸出来一根带子,提议要牵着盘瓠走,以防狗狗失足摔落。盘瓠这回可坚决不干了,躲开小苗绕着虎娃和刀叔转圈乱跑,就是不肯就范。

刀叔旁边劝道:“小苗,这条狗很机灵、颇通人性,而且它身手矫健敏捷,不会有什么事的。”虎娃也说道,“是的,盘瓠其实是一只猎犬、很厉害的猎犬,穿行山野早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