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近海游历一番,已经约了齐兄,若是两位师妹有空的话,我们可同去历练。”贺应麟说。

何宛然想了想道,“我没什么问题,鹤儿不好说。”她隐约听大师兄说过,鹤儿的师傅好像要鹤儿在什么地方闭关。

“沈师妹有事?”贺应麟一愣,她都闲得出来采药材了,还能有什么急事?

何宛然一笑,“你最好先问问她。”

“问我什么?”长宁看完曲谱,正巧听两人在说自己,随口问道,她看他们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龙珠茶,瞅着何宛然问,“你这么爱喝这茶?”

“还行,怎么了?”何宛然这才发现素喜喝茶的长宁居然一口没碰,她放下茶盏传音问:“这茶有问题?”

“没问题,我就怕你知道了它的具体做法后会后悔喝这么多。”长宁说。

“什么做法?”何宛然问,心中隐隐有不祥的预感,这丫头嗜茶如命,这等品相的茶叶她还不肯喝,莫非做法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知道五灵黄精吗?”长宁问,作为一个好师姐,她实在不忍师妹将来会后悔。

何宛然何等聪慧,一听五灵黄精就明白了,她脸色微白,“你怎么不早说!”

长宁无辜的望着她,“我哪里知道你会喝那么多!”她平时又不怎么喝茶,她一向喝酒喝得多。

何宛然恨得咬牙切齿,但又不好大庭广众下教训这丫头,“你过来!”

长宁哼了一声,“你当我傻子!”她坐到了贺应麟身边。

贺应麟虽不知两人发生了什么,可听到两人孩子气的对话,他莞尔道,“我们想在近海和北荒游历一番,沈师妹可有空随我们一起去?”

长宁摇头,“我过几天就要去驻守冰原了,你们去吧。”

“冰原!”众人同时一惊,何宛然同情的望着长宁,“你做了什么让师叔罚你去哪里?”对金丹修士来说,此地是肥缺,可对她们来说,这就是关禁闭,还一关关五十年,不过她连冰山都能待一年,估计冰原也能熬下去。

“我师傅就说我进阶太快,让我去冰原磨练磨练。”长宁说。

何宛然颔首,“这倒是,我师傅也是觉得我进阶快了,才让我出来。”

贺应麟叹气,“本来还以为有机会一起同游的。”

齐曜也很惋惜,自从鹤儿把道童的课程学完后,她就不怎么出现在莫砺峰了,长宁笑道:“下次吧,总有机会的。”

这时僮儿过来请长宁去静室弹琴,妙音元君准备了几间琴室让人弹琴,长宁看完曲谱已经有些晚了,琴室都满了,她只能等别人弹完了再去,她问道童,“我能用自己的琴吗?”

“可以。”道童点头。

长宁随着道童入内,看到琴室内悬挂这数张符箓,长宁若有所思,果然如此!她盘膝坐下,唤出玉蟾儿给自己点香,她净手后取出瑶琴,素手轻拨琴弦,第一声琴声就让符箓亮了一下。长宁第一个天赋神通就是通过音乐控制生灵,使其生死随心。而妙音元君修炼的音功跟她的天赋神通有些相似,她一眼就看出这些残谱都是法术的演化,靠琴声来催化符箓攻击。

妙音元君给的琴上都刻有符箓,长宁自带的琴没有,但琴室内有挂着的符箓,如果弹法正确也能刺激符箓。长宁不知元君是否有更深的妙法,就以现在的残谱看来,也没什么奇特之处,就是另一种催化符箓的方式,她有这个闲心,还不如直接用灵力催化,还更节省时间,这样的功法跟她的天赋神通完全不能比。长宁心里思量着,手下的音符如水般的流出,琴室的符箓随着琴声烟气流转,极是好看。

一旁看着的侍童很是惊讶,他第一次见有人拿了一本残谱就能激发符箓的,他心中暗暗记下。一轮考核结束,这个大殿中也就剩了五十余人进入第二关,贺应麟、何宛然、长宁都没落选。余下的人,侍童们一人一瓶丹药,好言好语的让众人回去。大家自知自家本事不够,到也没多说什么,只抱怨道元君怎么就考些不中用的东西,他们是修炼又不是考凡俗的状元。

而另一座大殿这时却一团混乱,原来这些人连考核都没有,被侍童遣散了,其中几名修士也是来历不凡的,见侍童们缘由都不提的就要撵他们走,一个个怒火冲天,一人大步朝通过考核的人走来,大声的质问领路的侍童,“大家都是一样的,凭什么他们还有试题能做,我们却一杯茶都喝不上,就要赶我们走?就因为他们都是中土汉人、宗门弟子,而我们是旁门左道吗?”

说话的人浓眉大眼,英气十足,身上还有一层上下游动的黑火,一看就是根基深厚之人。他举止也不粗鲁,即便满脸怒火,也不曾对上前阻拦的侍童动手,只身体一避,轻轻松松的闪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龙珠茶”又叫虫屎茶,是生活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喜欢饮用一种特种茶。当地老百姓把野藤、茶叶和换香树等枝叶堆放在一起,从而引来许多小黑虫,当这些小黑虫吃完堆在一起的枝叶后,留下来的是比黑芝麻还小的粒状虫屎和部分残余茎梗。用筛子去残渣,取其虫屎,美名“龙珠”。在我国生产和饮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这是一种很贵很稀有的茶叶,比起麝香猫咖啡,我觉得龙珠茶不残忍,当然这两样我都不会喝…

谢谢 十一石、山中閑雲、丫丫 扔的地雷 谢谢大家的订阅留言

第179章 妙音承传(四)

长宁没见过此人,但大师兄给她看过北荒几个靠近宗门大势力的资料,这人有几分眼熟,她低头略一思忖,就想起了此人的身份,他是烈焰道君的独子黑火。烈焰道君是北荒一方巨魁,在年幼时因机缘巧合得了一份火鸦承传,成就了元婴,目前已是元婴后期修为。

火鸦这名听着不起眼,但实则却是上古大妖金乌的直系后裔,目前修行界连火鸦都音讯全无,莫说是金乌了。烈焰道君继承了火鸦的道统,仗着一身火鸦的天生异火在北荒名声赫赫。此人走的不是玄门正宗的路子,但为人却甚是谨慎,深知邪不胜正,从不自恃法术高强,与人树敌。他对太上宗也甚是尊敬,每年都有供奉敬上,宗门对他也多有庇护。

黑火是他的独子,天资出众,今年不过五十岁,却已是筑基后期修为,凭着一身异火在修行界闯下了不小的名号,基本来说属于一个可以当纨绔,但凭实力行走的修二代。他脾气酷似其父,为人甚至比其父还正派,从他明明已气急败坏,但依然没动手伤人即可看出。

长宁都可以认出黑火,这些常年在北荒的侍童当然早认出来了,他们很有礼数的给黑火解释了规矩,“黑公子,我家娘娘的考核在众人进入山门后就已经开始了,但凡上台阶用法力的、说话的都算考核不过。”妙音元君也是元婴修士,自然有元婴修士的规矩,前来寻求机缘的修士若连态度都不恭敬,元君当然不可能给他们好处,即便黑火是烈焰道君的儿子也不能免。

侍童的话让众人都有些不自在,黑火讪讪道:“我没对元君不尊敬,只是习惯性用灵力走路了。”

“我家娘娘我说了,她的承传仅传给有缘人,不过大家既然来了,她也不会让大家白走一趟。”侍童取出好些个木匣,“这里有解毒灵丹十粒、金疮药十副,是娘娘分给众人的。”北荒行走,解毒丹和金疮药是比灵石还重要的存在,毕竟灵石不能救命。

众人闻言喜上眉梢,连声拜谢元君。修行界炼药的药师并不多见,一来是灵药采集不易,二来炼制丹药也不容易。光是采集和前期处理药材就是不小的工程,等药材处理完毕,炼制药物时又往往需要几天、甚至是几十天、数年的时间蕴养,中途稍有疏忽一炉丹药就要废了。

很多修士情愿修炼也不乐意花这么多时间炼药。太上宗流传最广的灵丹也就筑基丹、黄芽丹这几类,这些都有那些长生无望的筑基弟子炼制,至于辟谷丹、壮骨膏、培元散、易筋丹这类的丹药,都是寻常凡俗药物,连凡人都能炼制,所以执事大殿才可以用贡献点兑换。其他偏门些的丹药,就算身上有贡献点,也不一定能换来。长宁第一次拜见师傅,苍凤给贺应麟、齐曜十粒丹药,已属十分丰厚的见面礼了。

妙音元君给出的解毒丹肯定不能跟苍凤的比,却也是世面上的好货色,来的众人原也不指望能被元婴大能看上,这些灵丹妙药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众人欣喜的不已接过,纷纷散去。

以黑火的身家,不会把这些东西看在眼里,可他自己没通过考核,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也默默的接过侍童递来的丹药,转身离去。侍童们皆松了一口气,这些丹药元君给了他们,让他们看情况分配,他们原本是不想分给众人的,却不想中途冒出了黑火,他们无奈之下只能丹药打圆场。

烈焰道君等闲不同人结怨,遇事总是宽容三分,可一旦结了怨,那就是生死仇敌,不把仇家杀死绝不罢休。且他修为高超,又性狡如狐,在北荒极少有人愿意得罪他。莫说妙音元君只是元婴初期修为,就是两人修为相当,妙音元君这等几乎从不与人动手的修士也绝非烈焰道君的对手。

元君兵解在即,更不可能会跟烈焰道君起争执,早早打发了这祖宗才是正事。侍童们心中直抱怨,你要是想扮作寻常修士怎么不装到底?如果不想装,为何不一早就表露了身份?他露了身份,他们也不至于第一关就让他回去,最讨厌就是这种藏一半露一半的!

何宛然传音给长宁道:“一会我们出去前注意些,难保不会有人来打元君承传的主意。”在她心里妙音的承传已经是长宁的了。

长宁微微点头,她倒是没想得妙音的承传,她只想开开眼界,助贺应麟得三阳剑,她有涅槃经承传,不可能去改修妙音的承传,承传到她手里也是明珠蒙尘,还不如给其他需要的人。众人出了殿门后就是一片竹林,侍童们对过第一关的众人道:“竹林里有元君设下的阵法,请大家凭自己本事独自过这片竹林。”

侍童话音一落,在场众人无人出声,能过第一关的都不是庸人,这时谁都不想当出头鸟。元婴道君布下的阵法,是那么好闯的?妙音元君在北荒修炼也有数千年了,将自家道场打理的清雅幽静,竹林碧海连天,轻风拂过,林中响起瑟瑟清音,长宁听了一会,心中微动,神识试探的往林中扫去。

林中阵法似乎并不阻拦神识,长宁神识畅通无阻,她神识也不放远,只关注附近的竹子,这些竹子是最普通的青灵竹,但从竹子上发出的灵气看来,这片竹林存在已经很久了,长宁神识渗入一株青灵竹,发现青灵竹内部,每节都刻了好些奇特的纹理,青灵竹的灵气顺着这些灵气游走,就好似在自行修炼一般。

这些灵气最后汇集到根部,在根部形成一个看似古拙简单,实则精妙无比的符文,这符文换了别人来不一定认识,长宁却一眼认出这是一个上古符文“火”字。这是什么意思?虽说木生火,可这符文真要发动了,这片竹林不是就被火海淹没了吗?修行界中有崇古之风,认为凡是古代的都是好的,什么功法、道法只要加上一个上古两字就身价倍增,尤其是上古符文更是被人推崇再三。都说上古符文简单却妙用无穷,值得修士一生精研。

照着长宁看来,这些修士纯属闲得慌。诚然上古符文威力普遍要比现代符箓大,可那是因为上古符文文字不多,所以没法划分等级,每个都有现代高级符箓的威力。现代符箓复杂,划分却比古时详细许多,连威力高低都有详细划分,怎么说都是现在比上古时期强多了。修行界发展这么多年,要是一直在退步,修行界怎么发展下去?

难道妙音元君也是上古符文的推崇者?长宁无视众人目光,第一个走入竹林,何宛然不假思索的跟在她身后,可两人一进入竹林就分开了,长宁站定竹林,竹林中的枝叶振动更规律了,仿佛在吹奏乐曲一般,长宁取出两块竹板,轻拍了几下,一股灵力荡出,长宁一路畅通无阻走出竹林。长宁早看出了这个阵法的布置,只要顺着竹林弹奏出的声音弹出,便能走出阵法,长宁心中暗想,真不愧是元婴大能,竟然能指挥竹林弹奏乐曲。

竹林外是一片宽阔平坦的山地,一座用青竹搭建而成的道观坐落山地之中,两名相貌清秀的女童早早的站在了竹林外,见长宁第一个出来,面露欢喜,“恭喜仙子第一个破解竹林,请仙子随我等入内拜见娘娘。”

“有劳两位了。”长宁早就看出这里的童子皆是妖族,有些连人形都不齐全,能全手全脚还是服用了化形丹的缘故。

两名女童对长宁却颇为恭敬,“不敢当仙子一声谢。”

长宁收回茶雾,解下面纱,随着女童进入道观,道观大殿内三名修士盘膝趺坐于上座,长宁也没有抬头,从侧门入内后,给三人行礼道:“太上宗弟子沈长宁拜见道君。”

“起来吧。”清柔悦耳的女声唤她起身,“你既是苍凤弟子,本身自有承传,为何还来此抢别人机缘?”

这话说的有些重,可考核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凭个人能力,并没有限定人数,不能算自己抢了别人机缘,长宁微微抬眼,就见上座正中一名美貌女修对着她和蔼微笑,这名女修相貌气质虽依旧很美,但鬓发眼角已在不经意间染上了岁月的痕迹,修士只有在寿元将近前才会如此,长宁猜测这位就是妙音元君了。

她再次行礼道:“弟子素来好琴,早就听闻元君大名,得知有次机会能聆听元君教诲才来此,弟子并无意抢夺旁人机缘。”长宁见过的高阶修士太多了,知道很多修士脾气古怪,说话不会宛转,倒也不是有意为难小辈,所以对妙音的质问她也不慌。

妙音元君又指着她身侧两名老者道:“这两位是我好友铁拐道君和醉道君。”

比起妙音元君天仙化人般的容貌,金花、银花两位元君就很其貌不扬了,两人看着均是凡俗七八十岁老翁的模样,一胖一瘦,胖得一个神情严肃,身后背了一根大红的、足有四五尺的长度;瘦的一个却满脸笑容,身后背了一个硕大的黑葫芦,腰间要坠了五六个小葫芦。

“弟子见过铁拐道君、醉道君。”长宁恭敬叩拜。

两人对长宁微微一笑,醉道人道:“无须多礼。”

妙音元君等三人见礼完毕,示意长宁随自己进入静室,妙音上座,长宁坐于她下方,妙音问她,“你用神识探我阵法,可有探出什么来?”

长宁自知骗不过元婴修士,坦然道:“弟子瞧见了竹子中似乎有些类似经脉般的纹路,最后在根部似乎形成了一个符文,只是我不认识那符文是什么。”

妙音元君轻叹一声,“想不到你一下就看穿了。”她望着长宁的目光很是惋惜,可惜她已经是苍凤的弟子,不然真想收她做个承传弟子,“你说你不是为承传而来,那是为何而来?”

“我是为三阳剑而来。”长宁径直说了自己的目的。

妙音诧异的问:“你师傅没给你准备宝剑?”

长宁摇头道:“不瞒前辈,我此番前来是受了贺应麟贺师兄的托付,为他争夺三阳剑助阵。”长宁身边长辈大多皆是大能,她太有跟他们相处的经验了,想要什么直接说的效果比迂回拐弯更好。

妙音莞尔,“我还真当你是来聆听我教诲的。”

长宁忙道:“前辈要事诸多,我岂敢耽搁前辈时间?我来此能见识到前辈的竹阵奥妙,便不虚此行了。”她说的是真心话,妙音兵解在即,怎么可能有时间指点自己音律?能见到会弹乐的竹林,她已经很满足了。

“这只是些不得长生的小道,你喜欢我教你就是。”妙音淡淡的说。

长宁一愣,有些不可置信,她是第一个破了阵法的人,可她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能才惊绝艳到让一个元婴修士另眼相看,几句话就把自己的绝学倾囊相授。

妙音笑道:“你不必疑我不怀好意,我传你这些道法,也是希望你替我做一件事。不然我为何兵解在即还这般折腾?”

能让元婴道君临终托付的事一定不小,长宁可不敢擅自答应,“前辈既然要选承传弟子,这件事让弟子去做就是,为何还要再找晚辈?晚辈此番出门也是央了师傅许久才让师傅答应的,等回去就要在冰原闭关五十年,我怕耽搁了前辈的要事。若前辈的事不急,又是我力所能及,也不用前辈给我承传,我顺手做了便是。”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这次为了找承传弟子,总共设下了九个考核,选的都是家世清白的人,按理说选出的承传弟子应该是宽厚仁善的,可他要是心机深沉,我也无可奈何。你是苍凤的弟子,她一向嫉恶如仇,对弟子品性最在意,你若能答应,我也放心了。”妙音对自己的承传弟子根本不报任何希望,她会将自己身上那么多法宝放出,就是为了引些有身家、底蕴的世家、宗门弟子前来,让他们替自己办事,比完全不熟悉的承传弟子放心多了,他们不行,还能让长辈帮忙。

果然是自己想多了,人家看上自己是因为师傅的缘故…

妙音看了一眼长宁又道:“我一生所学甚杂,自己都不得长生之道,在修行法决上也没什么好指点你的,倒是那竹林阵法却是我无意从古修洞府得来的承传,本也是直指长生的法门,只可惜毁去了大半,我仅仅得了半幅残卷,钻研半生,也不过理出了一些皮毛。”妙音说着往事唏嘘不已,“这些杂学你就当开个眼界,看过就算,平时还是要以修炼为主,莫要走我的旧路。”

妙音的一番指点让长宁肃容应是,“不知前辈想让晚辈做什么事?”面对仙人承传的诱惑,长宁完全不动容,她的涅槃经是仙人承传,太上宗几大真传心法也是,她有一样就足够了,别的用来开眼界就好,完全不值得自己欠一个大人情。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 十一石 扔的三个地雷

谢谢 山中閑雲、cloud 扔的地雷

谢谢 大家的订阅留言

第180章 妙音承传(五)

“我的事不难,就是有些烦琐。”妙音点开一个舆图玉简,光影中浮现了一座小岛。长宁方向感差,可看舆图能力还行,大概能分辨出这是近海的一个小岛。妙音望着舆图,轻叹了一声,“我想让你做的事就是庇护这座小岛百年。”

百年?长宁一愣,这个要求不难,对修士来说百年一晃就过去了,妙音是元婴修士,就算兵解在即,留下的余荫也不至于庇护不了他们百年吧?

妙音看出了长宁的疑惑,“这小岛上的居民,大半是我的血脉后裔,我当年离家修道,再次归家时父母兄长皆已下世,我在他们墓前发誓要庇护家族后裔五千年,却不想尚有百年之期,我已要兵解转世。”妙音微微苦笑,“为了这次兵解,我多次推算,卦象始终有些凶险,我最后算出我的劫数应该在这里,可我已不得不得兵解。”

若非不得已,谁会乐意兵解?妙音寿元也就这一两年了,她没有寿元丹,不可能再熬下去,她虽然委托了老友看护自己后裔,可大家都要闭关修炼,妙音思来想去,就想出了这个法子,借着自己要收承传弟子,同时放出自己身边的数件法宝,吸引那些想要法宝的小修士前来。这些小修士大部分都是身世清白的,其中不少都是大能或是名门世家弟子,不是说这些小修士一定为人正派,可处在他们这个地位,本身行事都有一定的行事准则,只要肯受了自己好处,他们一定会帮忙。

“前辈有算出是什么凶险吗?”长宁关切的问,毕竟这么多人命,谁也不希望出事。不过长宁是不大相信这种命数推理的,当初阿颖夺舍,九华老祖说的凶险之极,可现在看来哪有什么凶险之处?危险都应在别人身上了。

妙音见她神色是真诚的替自己后裔担心,目光柔和,“命数推测本就是玄之又玄,我也只能算出他们五十年后会有一劫,可具体是什么劫数我算不出。”

长宁想着海岛能有什么劫数?莫非是海啸地震?“既然如此,前辈为何让他们搬离该地?”

“不妥。”妙音摇头,“你焉知这劫数是不是应在他们本身?如果擅自妄动,反而增了劫数怎么办?”事关己则乱,妙音反复推演数年,最后还是认同以静制动。

“前辈,我会尽我所能看护你的后裔,但如果天命难为,却也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长宁不敢把话说绝,她会尽量救,但不会拼命救。

妙音听了她这话,反而更放心了,她长叹,“你只要尽力即可,如果天要断我血脉,我亦不可能逆天。”

长宁迟疑了下,“如果前辈愿意,这里离龙宫一个海市比较近,我可以在那里设个码头。”她就怕妙音不喜欢有人打扰自己后裔。

妙音沉吟了一会,“只要太上宗愿意,我求之不得,只是我这些年虽一直与人为善,但难免有几个仇家,我后裔在还海岛的消息你莫要告知旁人。”

“前辈放心,晚辈绝对不会对外人泄露此处为前辈后裔!但我行事从来不瞒我师傅。”长宁为难道。

“你可告诉苍凤、苍鸿两位道君。”妙音干脆道,她没见过这两位元婴修士,但神交已久,她完全相信他们的品行。

长宁心头微松,她什么都不瞒师傅,这个更不可能隐瞒,说不定还要师傅替自己看护一二,长宁觉得以师傅、师伯的个性肯定不会拒绝的。妙音元君庇护北荒生灵多年,如果她走后百年不到,血脉后裔就陷入危险,也太说不过去了。

好端端的海岛居民要遇险,无外乎就是天灾**。如果只是天灾,想来事前应有预警,她提早让人搬离就是;如果是**,那就更要关心了,邪修也不会满足仅残害一个岛的凡人。长宁打定主意等出了这里就去海岛一趟,“前辈,不知你有什么可以证明我身份的信物?”

妙音元君给了她一块只有一半的玉佩,“你将这个给家主看便是。”

长宁收下玉佩,妙音见她绝口不提承传之事,不由笑问:“你就不问我给你什么承传吗?”

“前辈一定不会亏待我的。”长宁说,哪怕她不收妙音元君任何好处,她都没法坐视这么多人遇险。当然要是妙音愿意给自己好处,她肯定不会拒绝。

妙音一笑,手一抬,两人面前就出现了两物,一物是一只已经成为化石的海螺;还有一物是半幅残卷,“这两物是我在古修洞府找到的宝贝,一本是道术,另一本倒是有可能练就长生之道,可惜两样都是残卷。”

妙音拈起海螺道,“这只海螺里存了五条咒言,旁人说我专修音律,就是因为这五条咒言。”她笑望着长宁,“你是不是觉得我用灵气弹出音乐,催动符箓多此一举?其实我修行法门的奥妙就在这五条咒言上,那些所谓的符箓只是障眼法。”

长宁被妙音说破了心思,脸微微泛红,“这不应该是前辈的承传吗?为何给我?”这可是妙音元君的修行秘密了,长宁一点都不想听,知道越多她人情欠下的越大,“前辈,我已拜师,不能再拜师傅了。”

“不妨,这本来就是我从古修洞府得来的隔代承传,有缘人都能学,算不上拜师。”妙音摆手道,“再说这咒言非天耳通天赋这不可学,来的这些人仅有你一人有此天赋,我不给你还能给谁?”妙音叹气,她的承传对天赋要求极高,她找了那么多年都没找到同样天赋的弟子,想不到临走前却遇到一个,老天待自己也不薄了。

妙音得到的五条咒言分蕴神咒、净身咒、金刚咒、甘露咒和天音雷咒五种,其中蕴神咒、净身咒和金光咒是作用于自身的,蕴神咒诵念后能使心入于清静之中,蕴养神魂。净身咒不仅能清洁身体,还有淬体的功效,让身体尽早达到清静无垢。金刚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防御的。甘露咒是助人往生的咒语,能渡化怨灵。

前四条都用来修炼防身和度化世人的,而最后一条天音雷咒是用来攻击的,天音雷咒是一个攻击法门,而且是一个专门攻击人神识的法门。且玄门自古就有符咒之称,也就是说符是咒的文字表现形式,这五条咒言都可以制成符箓。妙音元君会在自己琴上刻满符箓,为的就是隐瞒天音雷咒。

长宁暗想自己百鸣的神通也能直接作用于神魂,只是她用那个神通,就要啾啾叫,这个耻度太高,她现在还拉不下这个脸,关键是她现在修为又弱,根本伤不了金丹以上的修士,金丹以下的修士她一剑劈了就是,作甚学鸟叫?有了这五条咒语,倒是可以修炼下天赋神通。有了这个收获,她也不算白跑了。长宁立刻想到了很好的练习对象,她回去就弹琴给大师兄听!

妙音元君见她声色不动,知道她师门底蕴深厚,这些咒语估计不被她看在眼中,她又展开半幅残卷,这副残卷暗黄,看着也是历史悠久的模样,上面用黑色丝线绣了一篇文章,拢共只有百余字,字形古拙奥妙。

长宁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大为惊讶,这百余字居然跟心咒经所用的字体一模一样,其中竟然还有一个似道纹又不完全是道纹的文字。长宁在细细一看,莫名觉得有些头晕,脑海中想起了这个文字的名称,这是天道符箓,又叫本源符箓,这是一个残破的“火”本源符箓。

“我在二十岁得到了这两物,五字咒言引我走上了修行路,它可助我修行,可用来防身,却无法助我得长生,这卷残卷因我开始不认上面的字,也没太在意,直到后来我修炼到金丹期,在另一个古修洞府看到了同样的文字,我才知道这是最古老的妖文。”妙音元君提起往事,语气唏嘘。

“上古妖文?”长宁问,她记得上古妖文并不是这样的,她还教了宝宝不少古妖文。

“它不是上古妖文,它比上古妖文还要早许多,修行界有人叫它是太古妖文。”妙音元君说,“妖族是这片天地内最早的修士,我得的这片功法是太古妖族承传下来的,我精研半生,总算破译了其中大半奥妙,可惜它只有半幅残卷。”妙音语气有着深深的遗憾。

所以心咒经是太古时期就存在的功法吗?长宁若有所思。

妙音将残卷推倒长宁面前,“你能找出残卷中不同的地方吗?”

长宁细看了残卷一会,“这个字似乎有些不同,好像——”她略一迟疑,“好像在吸收周围灵气一样。”长宁这时也看出残卷上的确记录了一篇心法,只可惜前言不搭后语的,让人看了一头雾水,妙音元君不认得字,却能将这篇残卷参悟了大半,也不知花了多少心血。

长宁当做自己不认这些字,细看残卷,发现那残破的本源符箓居然能自动吸收天地灵气,但灵力吸收入火字后,运转一圈又溢散了出去,长宁转念一想,符箓本来就是修士沟通天地灵气的载体,本源符箓能自动吸收灵气也不奇怪。

妙音闻言心中暗叹,可惜老天不让自己早些遇到这个孩子,“你看的没错,它的确在自主吸收天地灵气。”她轻轻的拂过残卷,“我当初虽看出了这字在吸收灵力,却不知这字到底何意?更无法绘出这神文,后来到了金丹期才勉强参悟出这是一篇修行心法。”

“前辈什么是神文?”长宁困惑的问,她听过道纹、真文,没听过神文。

“你可知混沌时期的先天神灵?”妙音问。

“知道。”

“神文就是先天神灵所用的文字,据说是先天神灵对天下文字之始祖——道纹的演化,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威力,太古妖文和上古符文就是在神文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你可知正气宗的真传法决锦绣华彩经?”

长宁点头,正气宗也是九大上门之一,不过他们研习的是儒家的套路,修炼的是天地正气。

“锦绣华彩经就是正气宗祖师自一篇残破的神文中推演出来的心法,据说能落笔成形。”妙音对文字演化的历史极为精熟,说起典故信手拈来,“我这里只有一个字,却是完整的神文‘火’字。我想当年神文不仅仅是文字,也能充当符箓,如果我当年我早一点能认出这个字,或许我就能将此字炼化成本命符箓。”

妙音元君语气中尽是惋惜,将自己推演出的心法同长宁说了一遍。原来这篇心法是让修士将自己的全身真元和元神同本命符箓结合,最后将自身化成一团火焰,与人斗法时只要将化出本命火焰,就可以将敌人烧的一干二净。

长宁听得冷汗直冒,姑且不说这到底是神文还是本源符箓,就这修炼法决听着就很危险,这不是生生把人炼成一团火吗?这种长生有什么意思?九大上门中也有专炼符箓的门派,她不知道人家是怎么修炼的,但肯定不是这种。

作者有话要说: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谢谢 十一石 扔的地雷

谢谢 大家的留言订阅 O(∩_∩)O

第181章 妙音承传(六)

妙音见长宁满脸不赞同,微微笑道:“你自幼长在名门大派,修炼的是玄门正宗,自然不知天下长生之道千千万万,只要能长生,变成一团火焰又有什么打紧的?大日神君不就是先天火灵之体吗?”

长宁知道妙音说的大日神君就是先天神灵之一,他的本体是大日金焰,这么一想,这功法也不是太难接受了,当然她是绝对不会去修炼的。

妙音叹道:“我说你看不开,其实我自己也看不开,当年狠不下心不肯废丹重修,终究落到这个下场。”妙音嘴上说着为了长生都可以,可终究还是想走玄门正宗的路子,这跟她自小的生长环境不无关系。

“前辈一生功德无数,好人定有好报的。”长宁真心说,就算是为了来世而积累功德,能这么数千年如一日的帮助生灵,是很不容易的事,世间最难的事就是坚持。

妙音笑叹,“我这般行事也是为了来世。”她嘴上说着,心中却对长宁更满意了,人都是爱听好话的,长宁还将恭维之语说的如此妥帖。她将这两物给长宁,又给了她两个玉简,“这两个玉简是我对这两篇道法的体悟,你还是先自己领悟再看我的修行经验。”

长宁接过这些物件,恭敬的给妙音行了一个大礼,“晚辈谢过前辈指点之恩。”

妙音面露微笑,手一扬,手中出现了数段沉甸甸的、金光灿灿的竹子,“这几段竹子是我当年蕴养出来的,我当初种了万株灵竹,最后只有九株变成了金雷竹,我用其中七株炼制了一套剑阵,这剩下两株给你,你可用来炼制飞剑,或是炼制成符器。”

长宁听说金雷竹,双目一亮,所谓金雷竹就是经历雷劫而不死的灵竹,这样的灵竹中蕴含了一些天雷之威,跟她万年桃木剑中的太阳真火类似,都是辟邪的上等圣品,长宁这些年在外行走,用的最顺心的就是太阳真火了,真火至处,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她剑法、道术都学的不错,可从本心来说,长宁更爱用太阳真火和肉身力量,干脆利落,剑法什么的,她完全做不到跟师兄、师姐一样,一剑毙命的地步。

妙音说起了她竹林的奥妙,当年妙音得了这两个承传后,一直在试图破解,她发现了“火”字的不同寻常之处,就试着将这个字刻录下来,却不想这个字看似简单,真正刻录却需要极强的神识和灵力,刻完后就发现她等于是在制作高级符器。修士的修为都是辛苦修炼出来的,妙音也不乐意在这个神文上浪费功力。

直到妙音在破译了那篇太古妖文,发现了这神文是可以慢慢完善的,最初只需要用灵气凝结一个符种,根本不用花费多少灵力,她就想出了一个用灵植炼制法器的法子。灵植都有吸收灵气的特性,妙音在这些灵植尚在种子的时候就将符种刻入种子内,这就等于在种子中印下了一个本命符箓,等种子发芽后神文就会自动吐纳灵力,蕴养本命符箓。或许是因为木生火的缘故,灵植种子竟然大都能承受这个符种。

妙音元君爱竹子,选择的灵植大多为竹子,除去那些没没存活的,余下的灵植竟然都有了变异。最寻常的就是长宁在竹林见到的那些根部出现上古符文“火”字的竹子,只要将这些竹子祭出,就是极厉害的符器,论威力不必上长宁最爱的石火神雷符,却也足以比得上大部分雷珠。

“我这些竹子欠缺的只是时间,要是再有万年时间蕴养,何愁比不过石火神雷符。”说起自己最得意的发明,妙音元君眼底难得出现了几许傲然。她也的确可以骄傲,石火神雷符是要元婴修士耗费修为炼成的,她这些竹子只要这么养着就能自主修炼成顶级符器了。

除了这些火竹外,还极少数的竹子变异成少见的金雷竹,妙音将其炼制成一套金雷剑丸,作为送给承传弟子的礼物。让妙音遗憾的是,她明明照着心法炼制这些灵种的,却不想最后灵竹炼化出来的本命符箓不是神文,而是上古符文,“或许是因为这些竹子没灵识的关系,可我自己也没修炼过这篇法决,也不敢把它传授给旁人。”

听着妙音的奇思妙想,长宁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可再细想她又想不起自己刚刚想了什么,她向来是随遇而安的性子,想不出就回去慢慢想。

“我洞府外那些火竹你同我将来的徒弟一人一半,它们的威力比不雷珠小,你可防身用。”

妙音元君说完,长宁面前出现了一堆指甲盖大小的玉匣,长宁将这些装着火竹的玉匣都收入自己腰间的普通荷包,“多谢前辈。”长宁道谢,她不是妙音的弟子,人家给自己是情,不给是应该的。

妙音元君又弹出一个剑丸和两管竹笛,“这是三阳剑剑丸、竹笛里我封了一个天音雷咒,这三样就给陪你来的那三个小东西吧。”

“我代师兄、师妹谢过前辈。”长宁不想元君出手居然这么大方,元婴大能炼制的符咒,威力绝对不会小,这是救命的宝贝,长宁暗暗替阿颖、齐曜开心。

妙音等长宁将火竹和剑丸收好,挥手送她外出,“你对外就说自己已拜师,不能受我承传,也无须继续考核。”

“是。”长宁恭声应道,她眼前出现一片白雾,等白雾散去,她又回到了道观前,观前还站着贺应麟、齐曜、何宛然等人,三人见她突然出现,面露关切,“鹤儿,你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