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的,三嫂,我们在哪儿洗澡?”小婉笑问,走了一天,她也是浑身疲惫。

洗了一个热水澡,浑身的乏劲也都消散了大半,小婉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神情气爽,只是头发还湿漉漉的,她随意地挽在了脑后。

出来的时候,向导王伯正与一个中年汉子说话,见到她出来,连忙为二人介绍,这个中年汉子就是这里的主人。

“三哥,听说你去打猎了,都打着什么野味了?”小婉问道。其实以年龄而算,就算是叫他三叔也是应该的,但‘三哥’的这个称呼比较随意一些。

三哥憨厚地笑笑道:“没往深里走,打了一头嫩麋子。”

王伯道:“老三媳妇是整治野味的大行家,村里谁家办事,都要找她媳妇。”说着,他扬起嗓子,大声喊道:“老三媳妇,要打起精神来,今天来的是贵客,饭菜要做好了”

“王伯,你就放心吧”厨房里传来三嫂的声音。

咦?张陵他们哪儿去了?小婉目光一扫,没发现张陵他们几个人的身影,不禁奇怪。

王伯见她的目光到处逡巡,便笑道:“那位小郎君带着人去厨房了。”

小婉点点头,也进了厨房,这厨房很大,虽然灶台上满是烟熏火燎的样子,但收拾的很干净。

张陵等人正在看地上那只嫩麋子,三嫂正在往这只麋子的肚腹中添调味品,这只麋子的个头不小,足有三十多斤,看得出,这还是一只刚刚成年不久的麋子。

麋子说起来味道不如狍子,但肉味可比野猪肉香嫩多了,而且夏天刚过,狍子身上的寄生虫很多,整治起来也比较麻烦,倒不如这麋子好吃。

张陵对这麋子显然很感兴趣,在药王坪那边的山里,这种动物可不常见,他弯腰用手指捅了捅那只麋子,问道:“这里经常可以吃到麋子肉吗?好不好打?”

“这东西倒是不难打,可现在要找它,得去山里。外面的人太多了,野牲口都不肯出来了,倒是野猪肉更容易打到。”三嫂答道。

细一说,小婉等人才知道,这两年长安那边又有不少人在翠华山附近修庄院,打猎的人也多了,一些比如狍子、麋子、青狼这些动物都有不少迁移进了山里,比以前的数量少了许多。而由于青狼这种肉食动物的迁移,使得没了天敌的野猪大大地繁殖起来,但野猪肉的口感可就差多了。

除了麋子肉,厨房里准备的还有野猪肉,其中居然还有一只烤乳猪,而野兔比较常见,这里都能供应上,野鸡比野兔少些,但肉质却比家鸡多了清香味,更可口,用来煲汤,再适合不过。

除去这些肉食之外,三嫂大清早还去林子里采摘了不少的野菜,那炖鸡汤的蘑菇倒是晒干的,现在已经透出了香味,让人馋涎欲滴。

这厨房虽然大,也没有老待在里面的道理,小婉将张陵他们几个全叫出来,在院子中间顺便将头发晾干。不一会儿,满院飘香,王伯和三哥已经在张罗吃饭了,本来二人是单给小婉和张陵二人摆了一张桌子,他们则准备和张松他们几个挤一挤,但在小婉和张陵的坚持下,他们只能和小婉她们一张桌子,巧儿就坐在小婉的伸手,手里还把玩着糖纸。

从当时的等级观念来说,同席对于王伯等人确实是挺别扭的,但小婉和张陵都没有那个意识,毕竟张家兴起也没多久,不像那些诗书传家的世家,讲究那么多,所以推让一番之后,王伯他们也就从了。

没有张陵他们在旁边问东问西,三嫂做菜的速度也就上来了…没多久,野味大菜开始陆续上桌,而且王伯现从家里拿出一坛自酿的果酒,芳香醇厚,味道相当不错。

野鸡汤和野兔肉是最先上的,厨房里做的是大块焖炖,,所有的味道和配菜都熬了进去,那皮点着香抽的金黄酱色,香气扑鼻,令人胃口大开,筷子一夹,居然可以轻易夹起来,撕的一条一条的,丝毫不费力气。野鸡汤的表面飘浮着一层油光,加上蘑菇特有的香气,份外诱人,喝一口,简直能把舌头都嚼下来,小婉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如此的野味了。

第一卷乱世第一百五十节马柳镇

第一百五十节马柳镇

上了两样野味之后,便是几味野菜,爆炒、生拌…六、七味素菜端上来,先荤后素,口感甚为爽滑,那几个下人在城里待得久了,哪里吃过这种原汁原味的乡野菜蔬,一个个放开肚皮,吃得不亦乐乎,连张陵都添了一碗汤。

看张陵吃得香甜,小婉只是笑,她吃得很慢,一小口一小口的,还不时要照顾巧儿,将一块块香酥的肉块挟到她的小碗里。

野鸡汤的味道不错,她喝了大半碗,肉却吃得不多,倒是每样素菜都吃了一些…后面还有野猪肉和麋子肉,不着急。

“还是乡下好啊,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酒楼要吃这些东西是非常贵的。”张松腆着肚子说道。

“说得轻巧,要不让你回田庄,换一个人来长安?”杨秋生调侃道。

张松顿时一窒,偷偷看了张陵一眼道:“我怎么可以丢下大少爷自己一个人回田庄,那岂不是成了不忠不义之人?”

张陵虽在吃饭,却听得清楚,抬头笑道:“张松,既然你这么想回去,君子有成人之美,我就放你回去。”

“别、大少爷,我不离开你,打死也不离开”张松立即大喊起来,立即引起一片笑声。

笑声当中,房门打开,三嫂端着菜盆走进来,朝众人道:“这是新鲜的野猪肉和麋子肉,大家慢慢吃。”

“糟糕”

张松哭丧着脸,摸着肚皮道:“我怎么忘了还有这两样美味,现在吃不下了。”

“哈…”

众人再次发出善意的笑声,小婉也不禁莞尔。

※※※※※※※※※※※※※※※※※※※※※※※※※※※※※※※※※※

说马柳镇是天子脚下,似乎也没错,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只要是大唐的土地,任何地方都是天子脚下…据说,马柳镇距离长安也不过是百十里,比起许多地方,那要近得多,不少达官贵人在歇脚的时候,都选择在马柳镇。

为什么?

“这还用说嘛,咱马柳镇,地气好,天子脚下,路过的人当然要沾沾贵气”农天求大掌柜得意地揭示出这个答案。

说起来,马柳镇上上下下两百来户人,论起名气,倒是农掌柜位列第一。倒不是他有什么大后台,也不因为他开了镇上唯一的一个客栈…话又说回,马柳镇本来就处于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除了他那家旅店,还真就没有其它可以住宿的地方。

但农大掌柜最出名的还是他那张嘴,老家伙年岁也不小了,但斗起嘴来,两个年轻人也说不过他,而他最自豪的就是曾经跟随麦铁杖大将军打高丽的事迹。

所有人都知道,大隋朝打高丽,那是输得一塌糊涂,但这话可千万别跟农大掌柜说,人越上年纪脾气越爆,如果叫他听到了,他肯定会捋袖子瞪眼睛跟你急,说不定会拎出菜刀跟你玩命。

有农大掌柜的这分脾气,谁和他抢生意?来横的,肯定不行,去没去高高丽别人不清楚,当年一人一棍将来马柳镇收保护费的四十余名土匪打得鬼哭狼嚎时,许多镇民都是亲眼目睹;来阴的,恐怕也不行,去年有一位衣甲鲜明的将军和他搂着膀喝了大半天酒,最后摇摇晃晃地喊着‘哥俩好’上马而去,就算是县丞大人也不敢得罪,其他人都是僻壤小民,又敢做什么了?

凭借着这些优势,农大掌柜在镇上绝对可以横着走路,他开的客栈更加是没有人敢和他抢生意了。不过说实在话,虽然农大掌柜脾气不好,但是做生意到很规矩,南来北往的客人好像都喜欢到他那里住。没事的时候喝两杯酒,农大掌柜一喝醉酒,就会流着丽讲当年大军如果攻打高丽,杀得他们丢盔卸甲…一直到麦大将军被奸计所害。

虽然大掌柜没经过专业的训练,但叙述往事的时候,声情并茂,不亚于酒楼里的说书先生,因此,大家闲来无事,也愿意听他讲古,前提是不要打扰他。

这天傍晚,农大掌柜跟往常一样,坐在客栈地大堂里有滋有味地喝着小酒,一双被酒精浸红的眼睛一双眼睛不住的往外来回巡视。前两天天气不好,客栈的生意惨淡了许多,而自己的那些故事似乎也越来越不吸引客人了,虽然客人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但是他自己却知道自己是越来越老了,有些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今晚的客人不多,三三两两的都在等着自己说故事,但是他自己却似乎提不起什么精神来。

这世道好了,伸手捞钱的人也就多了,听说又有人想向镇里伸手,准备开客栈,这个消息让他愈发的烦闷了。

现在想想,当初送儿子去参军,真不如让他去考个官儿回来当当,哪怕是个小小的县丞,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也不会有人来折腾自己…或者花钱去买一个官来坐?似乎大唐不兴这个,而且谁知道一个官儿需要多少钱?

正胡思乱想中,外面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那马蹄声到了店外停了下来。农大掌柜的本事可不是盖的,只用听的,便知道那些马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好马,动如如此一致,分明就是受过训练的军马。

心里微微顿了一下,他带着几个店伙计走出了店门,只见三、四十个衣甲鲜明的军士正在整理战马,在他们中间是两个三十来负的青年。

这些军士将马交给急急赶过来的店伙计,簇拥着两个年轻人走进了旅店。

农大掌柜看着那些军士,心里吃了一惊,从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凛凛杀气,显然都是见过血的精锐,而那两个年轻人虽然穿着一身文士打扮,可眉宇间散发着一种只有上位者才具备的威势,这种威势他当年曾经在麦大将军身上见识过,看来这两个人非同凡响啊

琢磨归琢磨,农大掌柜虽然自家心事一堆,但还是尽了做主人的本分,打起精神去招呼…他出身军队,对于军人,尤其是那些明显是经过沙场的真正军人都抱有好感,用农大掌柜的话说,没上过沙场的军人不算军人,那些地方守备官兵,不过是一些牧羊之犬罢了。

“你下去吧。”见农大掌柜在旁边逡巡不去,其中一名军士开口说道,农大掌柜在他开口之际,心里不由得一颤,就像是被猛兽盯了一眼似的,心中甚为难受,所以他立即做出明智的选择,远远的离开这些人之后,立即命那些店伙计离得远一些,未经招呼,不得近前。

“殿下,这老儿倒是知机。”两名青年中,左边那一位年轻稍大的人低声说道。

“嗨,太过知机也是不好,很容易让人知道这里来了什么人物,落到有心人眼中便是一场大祸。”被称为‘殿下’的那个,赫然便是秦王李世民,而他旁边的那个人正是长孙无忌。

在杜伏威正式宣布投唐后,李世民原本准备搬兵去河北,助李道玄一臂之力…虽然李道玄与他并无统属关系,且辈份还要高出一辈,却是属于他这一系的势力,李世民自然不愿意他落得惨淡收场。但没等他上表请示,李渊的旨意已经下达,命他立即返回长安。

虽然不清楚李渊的具体打算,但他也知道,这个消息对他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为了尽可能的掌握主动,他轻装简从,带了四十名亲卫便星夜返回长安,准备向李渊力争去河北道一趟,支援李道玄。

“殿下,此地距离长安不过百余里,我们赶一下路,还是去长安休息为妙。”长孙无忌劝道,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有些不安。

“无忌,正如你所说,此地距离长安如此近便,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大家连日赶路,纵然人还能够支持,马匹也是乏了,明天一早也还不晚。”李世民的脸上也带着深深的倦意。

长孙无忌开口还想再劝,但看看李世民的样子,又无语地摇摇头,看向窗外。

“无忌,你说,这次我要去河北,父皇能答应吗?”李世民忽然问道。

“不能。”长孙无忌斩钉截铁地答道。

“你倒是真的不会安慰人。”

李世民若笑一声,他心里也清楚,李渊对他的忌惮也是越来越深,前段时间,若不是李元吉在江兵败,李渊手上又暂时没有别人可用,只好让他出马,但如果再将河北的功劳送给他,恐怕朝廷上又要兴起一番风浪,而那是李渊绝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不过,只要我们控制得当,这件事情也落不到那两位。”长孙无忌笑道:“谁让他们的战绩太差,如果让他们出兵,恐怕朝中有很多人不放心,就算陛下也在为这件事情犹豫,否则早就做出决定…而且,这中间已经出现了变数。”

“什么变数?”李世民问道。

“平阳公主”长孙无忌的脸上露出笑容,他负责秦王府的情报收集和整理,有事早知是正常的。

第一卷乱世第一百五十一节拂晓刺杀

第一百五十一节拂晓刺杀

“秀宁?”

李世民吃了一惊,“秀宁身体甫好,怎么能够经此劳顿?”

长孙无忌幽幽地说道:“公主殿下素重感情,前次患病,未始不是困于一个‘情’字,如今一旦得脱,对公主殿下、对您,都是一件好事。”

“你是说,应该让透宁去?”李世民迟疑道。

“为什么不呢?如果事不可为,公主殿下远离长安也是一件好事。”长孙无忌说道。

李世民沉默半晌,微微颔首:“或许…对她真的是一件好事。”

“哇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好的战马,恐怕上次来看望大掌柜的那位将军,骑的马都没有这些马好,嘿如果我也能…”

一名店伙计正口沫纷飞的向同伴显摆的时候,农大掌柜悄没声地走过去一巴掌拍在他脑勺上,“胡说什么呢?快去干活”

店伙计一看农大掌柜的大巴掌有再拍下来的倾向,一缩脖子,嗤溜一下跑了。

“这小兔崽子,跑得倒快”农大掌柜笑骂了一声,不由得也向后面走去。

“农掌柜,上哪儿去啊?”一个准备出去的客人笑道打招呼。

“哦,出去转转。”

农掌柜点点头,背着手到了后面。

不知不觉的,他便走到了马棚的地方,看着马棚里数十匹健壮彪悍的战马,眼中流露出一丝热情,喃喃自语道:“这是突厥的马啊”

农掌柜是骑兵出身,也算是个懂马的人,一眼就看出这些马匹都是纯种的突厥马,像这种纯血马,当年只有皇帝的禁卫军中才有…他忍不住走上去轻轻地抚摸马头。

突然,他觉得背后一痛,似乎被什么尖锐的东西顶住了自己,随后一个低低的声音响起:“别动”

农掌柜立即浑身的肌肉都紧绷起来,凭借着经验,他能够感觉到对方使用的是剑,微微平静了一下,农掌柜道:“你是什么人?”

“这话应该我问你才对,你是…哦,你是这家旅店的掌柜?”那个人似乎认出他的身份,讶然问道。

“是我,请别误会。”

虽然农掌柜年纪大了,可每天照样锻炼,虽然不如从军那阵儿。但身手不亚于一般年轻人…就在一问一答之间,他身体忽然一拧,就从对方的剑下侧着移开了一步,然后转过身就要去抓对方。

身后的那个人冷冷一笑,农掌柜身子刚转过来,就感到肋下一疼,然后整个人都麻痹了,身子僵硬,动都动不了了。眼前什么人都看不到,自己不要说抓住对方了,就连对方的一片衣角都看不到。冷笑声从身后传来,那个人居然还在他的后面

“老实一点。你最好老实告诉我,你到底想干什么?”虽然背对着对方,但是农掌柜忽然感到被一股寒意刺骨的疼痛从背心传来,他毫不怀疑,万一自己的回答对方不满意,那个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杀死自己。

农掌柜咬了咬牙,很是光棍地道:“老子没想干什么,就是想看看这些马我以前在军队里干过骑兵,看到这些马觉得亲切,想看看而已老子是开店的,但不是开黑店的”说完,他梗着脖子,一付任由处置的样子。

身后沉默了一会儿,随即那个声音缓缓道:“很好,我相信你。”说完这句话之后,身后那种刺痛的感觉就消失了。等农掌柜回头看时,只见身后一名军士刚刚收起剑,看他回头,军士露出一个笑容,扔过来一块散碎银子道:“用好草料,我们明天还要赶路”

“是,是。”农掌柜连连点头,给他一百个胆子,现在也不敢发脾气。

夜色渐浓,小镇上的灯火渐渐熄灭…天边,几片乌云悠然飘过,渐渐将原本皎洁的月光遮住。

在客栈外面的一片矮墙下,出现了一排身穿黑衣的人影。他们每个人都一摸一样的装扮,手中的锋利的剑都用黑布包裹住了,以防会反射出光芒。

“都查清楚了吗?”一个嘶哑的声音低声问道。

“是。”另外一个黑衣人低声说道。

那个说话的人淡淡地道:“好主上有令,斩杀李二者,赏银一万两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他带来的四十个亲卫都是天策府的精锐,你们不要恋战,一切以任务优先”

身后一个人犹豫地说道:“我们这些人有把握吗?是不是等其他人都到了一起行动?”

先前的那个人猛然回头,眼总露出森然的目光:“这里离长安只有一百多里,如果耽搁下去,等他回到长安哪里还有机会?难道你害怕了不成?”

“谁说我怕了,我只是担心完不成任务罢了”身后那个人也不甘示弱,冷冷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行动”为首那人低低地吩咐一声,一名黑衣人在同伴的帮助下翻进了墙内…不一会儿,客栈的门便被轻轻打开,那个人的剑上还滴着血,大概是某个店伙计倒霉,不小心撞上了刀口。

两名亲卫守在李世民房间的楼下,虽然已经是半夜,而且已经连续奔波了二十余日,但是他们的依然是精神彪悍的样子,眼睛警惕的注视着四方。

忽然,其中一个人眼中露出一丝凝重的目光,抽出长剑,轻声对身边的同伴道:“你闻到了吗?”

“嗯,好像是血腥味…”他的话还没说完,忽然眼睛翻出了白眼,只听见咔哒一声,从背后凭空伸出一双手,已经将他的脖子扭断了…同时缓缓倒下的,还有旁边的那个忠心的卫士。但是他临死之前,做到了自己的职责,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长剑狠狠的扔了出去。

‘当啷~’长剑狠狠地飞了出去,砸在了地上,楼上立即发出喝问道:“什么事情?”随后便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从走廊的其他几个方向,跑来数名亲卫,他们排出三角阵型,每人都是手持长剑,快速向楼梯的方向跑来。

“射”黑暗中一个嘶哑声音忽然响起。

咻…随即响起一片箭矢破空的声音。那些亲卫都是经过战场博杀的人,听见对方的喝声,都是立刻明白不妙,几个人同时矮下身子,寻找遮挡的地方,有的借助了走廊上的木柱,有的干脆趴在了地上。

夺、夺、夺…箭矢射入木头发出沉闷的声音,几声闷哼之后,三名躲避不及的亲卫应声倒地。

“小心对方有弓箭手”一名亲卫大喝道。

“冲上去杀死他们”那个嘶哑的声音大声喊道。在这种环境下,除了少数的神箭手,使用弓箭只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现在显然已经不适用了。

“别让他们冲上来”秦王亲卫们大喝一声,一个个像豹子似的冲了出来,挥动长剑与那些企图冲上二楼的黑衣刺客战到了一起。

这些亲卫都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的战术也非常正确。但是,他们今天晚上遇到的敌人同样也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而且人数要远远的超过亲卫们。

在刚开始的时候,那些黑衣人没有想到对方会突然窜出来,措手不及之下,被刺翻了三、四个人,但那些刺客很快便调整过来,两三个人应付一个,马上就响起数声急促地惨叫,冲在最前面的亲卫已经被刺客们搠翻,生死不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亲卫冲出房间,黑衣刺客的攻势似乎被扼制了,亲卫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又听得一声大喝:“射”

咻…又是十数支箭矢射向亲卫们最密集的地方,亲卫们此时已经挤在一起,没有地方闪避,只好挥动兵器拨打箭矢,虽然他们动作很快,但还是有有人中箭,与此同时,那些战的刺客也趁机攻上来,又有两名亲卫倒于乱剑之下。

“保护殿下和长孙大人退”

一名亲卫头目大声喊道,指挥两名亲卫向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房间跑去。

“呵呵,想走吗?来不及了外面已经在我们的包围之中了”那个嘶哑的声音大声喊道:“快兄弟们,杀了李二,赏银万两,他们支持不了多长时间”

房间里,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早已经醒了过来,李世民也是个马上征战的皇帝,握着宝剑就要出去参加战斗,却被长孙无忌给硬生生地拦住。

“殿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不能出去”长孙无忌抓着李世民的手臂说什么也不松手。

正在这时,房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两名亲卫冲进来,大声道:“殿下,长孙大人,我们快走吧,刺客势大,已经包围攻了客栈。”

李世民镇定自若地道:“往哪儿走,客栈外面都是敌人,我们不可能逃走,还不如就地防守,只要坚持到天亮,可能就会有官兵解援。”

长孙无忌皱眉道:“官兵吗?我就怕这一带的官兵不堪信任”

就在这个时候,房间中央的地板突然移动起来,几个人心里一惊,纷纷亮出兵器,对准了地板上蓦然出现的一个洞口。

第一卷乱世第一百五十二节火焚客栈

第一百五十二节火焚客栈

地板突然出现一个洞口,可把众人吓了一跳,所有的长剑都指向了那个洞口…答案马上就出来了,农大掌柜的脑袋颤悠悠地刚探上来,便被一名亲卫一把揪住了头发,怒道:“我就知道你不是好人”

“轻点儿,我是领你们逃出去的”农大掌柜轻声喊道。

“放开他,让他上来”

李世民到底沉着,如果对方真的是想加害于自己,那就不必在外面搞出那么大的阵仗了,只要趁自己熟睡之际,派人从洞口上来,一剑就可以了解。

“小民农天求,拜见秦王千岁”

农大掌柜上来之后,也不知道是腿发软还是别的,双腿一软,就跟在那里了。

“快起来吧,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问道。

其实原因不复杂,刚盖这客栈的时候,这一片地方不是闹兵就是闹匪,二者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为了逃生,每间客房都有通到楼下的暗道,而且还有一条暗道直通镇外。后来安生了,农大掌柜也懒得重修地板,就做了点儿手脚将洞口堵住,今天是见外面的情形不对,才想起这条暗道。

“这么说,暗道可以直通镇外。”长孙无忌问道。

“是的。不过如果从暗道逃生,没有办法准备马匹,只能步行。”农大掌柜说道。

“步行就步行,万一他们放火,那天就麻烦了。”李世民断然道。

怕什么就来什么,未来大唐皇帝的金口玉牙立即得到了应验,外面传来杂沓的脚步声和哗啦啦的声音,一名亲卫靠近窗户偷眼看去,只见一个个黑衣人正在那里准备劈柴,竟似真的要放火。

“该死,难道他们就不顾这店里的客人?”长孙无忌大怒。

“哼这些人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大掌柜,立即将客人都招呼起来,从地道撤走。”李世民道…从这一点上来看,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收买人心,能够想到这一点就绝不简单,农大掌柜的眼中立即露出崇敬的神色。

“殿下,请先带诸位大人从地道撤走,小民这就去招呼其他客人。”农大掌柜说道。

“是啊,那些刺客的主要目标就是殿下,只要我们离开,那些人的安全才能够保证”长孙无忌在一旁劝道。

“好吧,留一部分人断后,我们先走。”李世民知道现在需要当机立断,不是牵牵扯扯的时候。

留下一部分人断后之后,李世民、长孙无忌在八名亲卫的簇拥下进入暗道,而农掌柜也去安排其他人从暗道撤了出去。此时,刺客们的攻击突然松懈下来,他们缓缓退却,用攻击将试图追击的亲卫射回去,不一会儿便撤到了客栈外面。

“举火任何人出来,一率杀无赦”

那个嘶哑的声音大声吼道…火,呼的一下窜了起来,夜风阵阵,火借风势,很快便将客栈掩入一片火海之中,里面传来客人们惊慌的呼喊声。

镇上立即敲起了警钟,镇民们拿着水桶之类的盛水用具刚跑出来想救火,便被刺客们闪亮的兵刃和弓箭逼了回去,一个个只能躲在家里,为那个能讲故事的农大掌柜叹息不已。

大火熊熊地燃烧着,客栈中不时有房子被烧得倒塌下来,外面躺着十几匹死马,上面都插着长长的羽箭。

那个声音嘶哑的刺客首领,看着火海眼中却露出疑惑的目光,喃喃自语道:“不对啊”

旁边一名手下道:“大人,此次回去之后,大人必得重赏,有什么不对的?”

刺客首领道:“这其中有蹊跷畜生犹知道火起之后向外逃窜,里面的人怎么会一个也没有冲出来?而且这么快就没了声音…不好这客栈之内一定有秘道”

他蓦然一省,怒声道:“你,你,你,你,分别出镇看看,可有人逃出镇外?”

被他指点到的四个人立即应声向不同方向而去…片刻之后,有一个人先跑了回来,借着掩映的火光,他的脸色被那首领看个清清楚楚,没等听完他的汇报,刺客首领已经声音嘶哑地喊道:“快立即给我去追”

片刻之后,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响起,迅速消失在镇外…那间客栈,依然是大火熊熊…

※※※※※※※※※※※※※※※※※※※※※※※※※※※※※※※※※※※※※※※

休息了一晚上,小婉只觉得神清气爽,虽然乡间的卧具不如家里,但睡眠质量觉得比城里好多了。刚刚洗漱完,就听到门口砰砰的敲门声:“婉姐,婉姐,赶紧出来吃饭,马上就要出发了”

外面是张陵兴奋的声音,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上山,他一早便已经起来了。

“知道了,我马上出来”小婉无奈地一笑,还是小孩子啊

来到外面,三嫂早已经将饭菜准备停当,烙饼、小菜,还有昨天剩下的麋子肉,虽然有些凉了,但吃起来另有一番味道。

这次出来的目地就是上山打猎,小婉准备了一个自备的急救包,里面有止血的药粉和包扎伤口的布。另外还有水和干粮,最重要的是火折子,在山里若是没有火,那是非常麻烦的。

众人在院子里都聚齐之后,每个人都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弓箭是必须的,王伯持了一柄猎叉,而三哥拿的是一根长矛,连张陵他们都每人持了一根长矛。

“进山之后要注意别分散,后面有动静也不要贸然回头,因为山中的青狼在袭击人的时候,经常将双爪搭在目标的后肩上,当人回头看时,便一口咬住猎物的脖子…”老猎手不断地向众人强调进山的注意项…小婉和张陵当然知道,但张松等人却从来没有进过山,在义学练箭的时候,也不过是站在山边射射兔子、野鸡什么的。

进山的路还是比较好走的,猎人和野兽经常出没,将这一带都踩出了一条条的小径,王伯此时却是不多言语,一切的解答都由三哥来回答。

三哥是个忠厚的人,口音极重,一边在前面辨识着道路,一边说话,几乎是有问必答。

“三哥,你在看什么呢?”张松见三哥自从进了山之后,就不时地向地面看,便问道。

“林子里一般放着陷阱和夹子,有陷阱和夹子的地方都有标记的,看那树根用藤条打的结吗?那说明有陷阱或夹子没拆除,这个结都是用特殊手法打的,有时候根据打结的手法,就知道这个陷阱或夹子是谁设置的。”

三哥指着不远处一棵小树上,扎成了一只蝴蝶结似的藤条说道:“看那地方,下面的草里就有一只夹子,不过在这种地方设置的夹子一般都是给野鸡或野兔准备的,像狍子、麋子和野猪这种大牲口,很少在这种地方出没,而且那种夹子也夹不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