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所看到的情景让他大为惊讶,河北糜烂已经不是什么秘闻,他很清楚之前的那些战事和其后的天灾对河北道造成的影响。这几年,他奉旨备战,筹措兵将准备北出雁门。这次到河北,一方面是要考察河北的情况,另外一方面便是想到沧州拜望小婉,他有些事情想请教小婉。但他没想到这一路行来,河北的情况比他想象得要好得多,至少在他所经过的这些城市…尤其是是进入沧州地界之后,没有丝毫的颓丧之气,反倒是洋溢着一片勃勃生机。

一进入沧州城,李靖就感觉到一种不一样的气氛…这是一种节日的气氛,只是李靖在军营待的时间长了,已经有些不适应这种生活了,从路人的谈话中,他终于知道今天是正月十五,不禁摇头苦笑…李靖转念一想,却不急于去张府,而是想独享一番节日之乐。

走过两条街,路边一座得月楼就映入李靖的眼中,这是一家老字号,里面的沧州名吃当年便享誉沧州,这些年没来,店面却是扩大了一些,生意也还不错,而让李靖惊讶的是,门口停也不少的马车,都颇为豪华。

“客官,既然路过就别错过,得月楼的驴肉火烧和铁狮子头是沧州双绝,进沧州城不进得月楼的,就跟没来过沧州没什么区别…”

那店前招客的店伙计颇有眼力,一看到李靖驻足,立即口若悬河地介绍起来,李靖微微一笑,将缰绳扔给他:“替我将马拴好。”

“放心吧客官,在沧州,这治安就跟您在家一样,绝对没有人敢打您这宝马的主意。”店伙计笑着接过缰绳。

“对了,你们这里客人不错,这么多马车。”李靖随口问道。

“那当然,不过这些人都是在楼上定了位子,准备晚上登高看舞狮表演的。”伙计说道。

“噢,那楼上还有位置吗?”李靖也来了兴趣,随口问道。

“哎呀,客店,不好意思,这适合观看的位置早就被人订走了。”店伙计嘴里说的客气,脸上可没有什么抱歉的意思,位置都订走了,这是生意好的证明,有什么好抱歉的?难道生意不好才是正常?

“呵呵,你们老板倒是会做生意。”李靖摇摇头,大步向店里走去。他贵为国公,又从千军万马中征伐而出,行动之间虽然不是龙形,却绝对是虎步,那股气势老远就迸发出来。

许多食客忍不住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看到这位大唐军神大步走进店来,顿时都是暗挑大拇指:“好一条大汉”几个正在大吃驴肉的壮汉目光在他身上扫过,眼中微微露出几分忌惮的神色,这几个人的胳膊上都刺着青,裸露在外边十分刺眼,而且面相凶恶,举止粗俗,显然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客官,几位?”一名伙计连忙迎上来问道。

“就一位。”李靖说道。

“请这边座。”

店伙计见李靖也没有特殊要求,便直接将他引到里面的一张空桌旁边坐下,笑容满面的问道:“客官,您吃点什么?”

“你这有纯正的沧州铁狮子头和熏鸡没有?”李靖笑道:“我可要正宗的,别把普通烧鸡和面团子拿上来糊弄我。”

“嗨,客官,瞧您说的,就您这一张口,咱就知道了,您是个老吃客啊,得嘞,放一万个心吧您嘞,咱这东西地道到姥姥家了,包您吃过一次,还想着下回,说得定还就定居在咱沧州城了。”店伙计有些不乐意,明显是嫌李靖说话不中听了。

“呵呵,那就好。”

李靖也不气恼:“来两份铁狮子头,一只熏鸡,再来十个驴肉火烧、一碗驴肉汤。”

他要的不少,不过店伙计也不奇怪,李靖虽然面相文质,可这体魄在这儿摆着,习武之人原本就比食量大,倒也没人将他当怪物看。

不一刻,伙计端着托盘,将他点的食物一样样地摆上桌,而且还有一壶老酒。

“咦,我好像没点酒啊?”李靖讶然道。

店伙计笑嘻嘻地道:“您是没点,可今天是中秋节,这壶酒是掌柜赠送的。”

“呵呵,那倒是生受你们掌柜的人情了。”李靖笑道。

军人吃饭,向来是跟冲锋陷阵一样,一桌子的食物不多时便如风卷残云般的下了肚,李靖摸摸肚子,琢磨着先去张府呢,还是先看了晚上的舞狮,而且他也觉得在张府借住不太合适。

正在思索呢,便听着外面又传来一阵马车声,抬头看去,一辆装饰颇为华丽的马车在楼前停下,随着车帘掀起,两个丫环先下了车,紧接着一名**抱着一个男孩从车上下来。

“呵呵,竟然在这里遇到她了。”李靖看清楚那人的相貌,不禁微微一笑。

刚要起身出去招呼,突见那几个坐在门边的壮汉走了出去,向着那马车走去。李靖只当作是那些人也认识小婉,过去打招呼,也不以为奇,自顾自地跟在后面向前走,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大伙错愕——

只见其中一名壮汉凑到那马车跟前,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的,最外面那匹马突然暴躁起来,抬腿就踢。那大汉却也机灵,一个跟头翻了出去。然而,就在众人庆幸他没有受伤的时候,他却趴在地上大声地叫起痛来,似乎是受了多大的创伤似的。

遇到想讹人的?

李靖突然不着急过去了,他倒想看看小婉会怎么出现在这里。

沧州正月十五最有意思的可不是看灯,而是舞狮,有不少富贵人家都是在府前搭有高台观狮,可张陵不在家,小婉也懒得搭那东西,索性命人在得月楼二层订了一个包间,可以一边吃着沧州二绝,一边欣赏热闹的舞狮表演。

因为几名下人已经过来提前准备,她带着宝儿和紫鹃、雪雁两个丫环到了傍晚才动身乘坐马车过来,没想到一下车就遇到这种人。

她微微一皱眉,心中不由奇怪,这沧州城一向治安良好,怎么会出现这么几个另类的家伙?

小婉向车夫示意:“问问他们想干什么?”

车夫应声上前喝问道:“你们想干什么?”

那为首的一名汉子冷笑道:“我这兄弟被你家的马踢伤了,总得赔偿点儿医药费吧?”

车夫一瞪眼,刚要据理力争,却听小婉道:“问问他,想要多少药费?”

那大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神色:“不多,如果你们不想打官司的话,二百贯钱足够了。”

车夫闻言怒道:“二百贯钱?你们怎么不去抢?”

小婉冷笑道:“这个官司我们打了,如果衙门真的判罚,多少我们都认了。”

沧州可不止是一个沧州城,那些汉子其实是其它地方的地痞,听说沧州繁华,想到这边讨生活,弄几个钱花花,在他们想来,这种日子中,类似于小婉这种妇贵人家,肯定不会上官府,开口二百贯钱那是狮子大张嘴,能够几十贯就心满意足了。

听到对方要打官司,大汉们的脸顿时黑了起来,他们几个身上虽然没有案底,可一旦进入衙门,那些大人们绝对不介意招待他们一顿竹笋炒肉的,为首的大汉上前一步,伸出粗大的手指点向小婉,脸上狞笑道:“小娘子…”

他的手堪堪点出去,一只大手就突如其来地握住了他的手腕。

第一卷乱世第三百零一节舞狮

第三百零一节舞狮

铁腕

当那只大手抓住腕子的时候,为首的大汉脑子里就涌出这么两个字,在沧州混的,手上都有着几分功夫,否则也无法在这个民风剽悍的地方吃得开。大汉手上暗自较劲,却没挣脱,就知道遇到了硬把子。

“你是什么人?”

他咬着攻看向那个突然出现在自己身边的大汉,这个人身上既没穿差役的服装,也没穿家丁的服饰,他一时琢磨不透对方是什么。

“城管小队云飞扬”大汉一晃胳膊上的袖箍,沉声说道。

“啊?云老大,这是误会。”闹事的大汉虽然不是沧州城里的人,但闹得沸沸扬扬的城管小队又如何不知道,而且云飞扬的名字在沧州十里八乡的也是相当响亮,否则也镇不住沧州城,大汉虽然蛮横,却不糊涂。

“误会?”

云飞扬冷冷一笑:“你袭击官眷是我亲眼所见,有什么误会的?”

官眷?

大汉一听,冷汗立即就下来了,不过他也觉得冤枉,自己充其量也就是想伸手调戏一下他家里的丫环而已,这还没得手呢,已经被人攥住了手腕子。

“云大哥,云大爷,这是误会,我这不…还没得手吗?”大汉一急,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哼要不是老子手快,你这只手还想保住?先跟我回城管小队去。”

云飞扬松开手,也不怕那大汉逃走,回来向小婉抱拳道:“张夫人,云某护卫不周,让夫人和紫鹃姑娘受到惊吓,望乞恕罪”

小婉淡淡一笑,张陵和这云飞扬私交不错,张陵出去巡视之后,云飞扬就派人注意张府,唯恐有人惊扰。张府的护院早已经发现他布下的人手,本来觉得他们多事,想赶他们走,但小婉觉得不便拂了人家的好意,而且对付一些地痞之流的家伙,这些城管小队的人出手更为合适。

“云队长,多谢你及时出手。现在沧州城是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麻烦事的时候,衙门里的差役顾不过来,你们城管小队一定要抓好城里的治安。”小婉说道。

“是,是。”

云飞扬连连点头,转身吩咐几名队员道:“将这些人都带到队部去。”

那几名大汉虽然是人高马大,可在知道眼前的人是云飞扬之后,也不敢乱动,他们很清楚,若是得罪了差役,一跑了之没什么关系,可若是得罪了云飞扬,恐怕没等跑到城门,就得被人逮回来。

刚才那几个大汉闹事的时候,得月楼跟前不管是吃饭的还是路过的,聚了一大帮人,此时见热闹结束,一个个都散去,有一些人回去继续吃饭,但偷偷描向小婉等人的目光就充满了好奇,不知道她们是哪一位大人的官眷。

对于这些目光,小婉根本无视,此时正在楼上做准备的张南等人也已经闻讯下来,一番请罪的话自然免不了,却被小婉轻轻带过——这么点儿小事都要请罪,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样最安全。

经过这一番折腾,店掌柜和伙计都知道小婉来头大——小婉平时还是相当低调的,除了为玻璃大棚的事露过脸之外,很少在城中走动,所以没多少人认识。

小婉刚要上楼,目光习惯地向四周环视…她的脚步忽然这下,那个坐在角落里的人,侧影好熟悉。

“夫人。”紫鹃在身后低低地喊了一声,不知道她为什么停下。

“张南,你过来一下。”小婉招呼道。

“夫人,有什么吩咐?”张南应声来到身旁。

“你去看看…”

小婉指了指李靖所坐的方向,低低吩咐了几句,然后继续上楼。

李靖看到小婉那里的事情处置完后,知道不必自己出手,便又转过身继续对付那几个铁狮子头,他不准备现在跟小婉见面,想等着明天再说。

刚吃了没几口,就听到有人过来,然后便是一个青衣小帽的家人站在自己身边,恭恭敬敬地问道:“请问大人可是卫国公李靖?”

李靖点点头:“是你家夫人认出我了?”

“是。”

张南恭恭敬敬地答道:“夫人请您楼上雅座一叙,在那里看舞狮比较方便。”

“呵呵,好吧。”

李靖招手让伙计过来结帐,然后随着张南来到二楼包间。

“李大哥今日既然来了沧州,为何过府不入?”小婉与李靖见过礼后,略带几分嗔责地问道。

“呵呵,我也是傍晚才到,正准备看了舞狮之后,明日过府…我听说张兄弟出去了?”李靖笑道。

“是啊,皇上下旨,让他去巡视。”小婉怏怏不乐地说道。

“这是皇上看重,给张兄弟历练的机会。”李靖笑道。也就是小婉敢在他面前露出这个表情,换了其他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是啊,我明白,可这大正月的,连家都回不了…诶”小婉脸上的不满简直都溢于言表了。

“咳,这舞狮表演什么时候开始?”李靖赶忙岔开话题…这态度发展下去可就不合适了。

“等一会放完爆竹就开始了。”

小婉指着桌上的水果道:“李大哥,这些水果可来之不易,你请尝一下。”

“呵呵,这么冷的天,竟然能够吃到葡萄?”

李靖诧异地拿起一串葡萄…这么冷的天气里,这串晶莹剔透的水果绿得让人赏心悦目。

两人能一榔头西一锤的说着话,此时外面随着夜幕的降临也渐渐地热闹起来。

“娘,外面开始放爆竹了”宝儿在紫鹃怀里,挥动着小手喊道。

“李大哥,我们过去看看吧。”小婉起身来到窗口,宝儿要探身往下看,却被紫鹃挡住。

李靖有些纳闷,不知道爆竹有什么好看的,但小婉已经起身过去,他这客人自然也要过去,为了避嫌,他来到了另外一扇窗户跟前。他探头向下看去,只见夜色中,掌柜的指挥伙计将两串长拖拖的东西用竹竿挑了起来…李靖武功精深,目力本强,借着楼前灯笼的光亮,已经看清那些东西一节一节的像是用红纸卷起来的东西。

“那是什么?”李靖讶异道。

“那是张氏鞭炮厂生产的爆竹,又名‘轰天雷’。”小婉笑道。她正琢磨着这东西如何为张府带来最大的利益,既然遇到李靖,那可真是天假其便了,李靖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可是非同小可的,这比直接通过王守拙转呈更有效果。

“雪雁,将宝儿的耳朵塞好,别吓着他。”小婉又吩咐道,然后转脸向李靖道:“这个爆竹的声音有些大,李大哥要小心一些。”

大?

能怎么大?

李靖心中不以为然,声音再大、再响亮,还能够有千军万马冲锋的声音大吗?

此时楼下的伙计已经将爆竹说得好,掌柜的一挥手,两个伙计擎着香跑去点火,然后非常骚包地耍了个跟头把式回答楼前。

嗤~

嗤~

火星一片闪烁——

噼砰…

一片雷鸣般的声音骤然响起,李靖下意识地双手抓紧窗台,愕然道:“好一个轰天雷”

舞狮,最早发源于南北朝时期,那时候民间已经开始流行舞狮,到了唐朝,舞狮子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又叫“五方舞狮子”。当时的舞狮子,还流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乐图”中,就画有古代的日本奏乐舞的场面,与唐代的相似,只是规模小得多。

舞狮又分为南狮和北狮,而北狮正是起源于河北。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模仿真狮子的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还能展示“耍长凳”、“梅花桩”、“跳桩”、“隔桩跳”、“亮搬造型”、“360度拧弯”、“独立单桩跳”、“前空翻二级下桩”、“后空翻下桩”等高难度技巧,沧州本是武术之乡,那些舞狮者身手矫捷,博得了一片叫好之声。

小婉也是第一次看河北舞狮,尤其是旁边还有李靖这个行家指点,旁边的宝儿更是拍着手叫好看,非要下去摸一摸那两只漂亮的大狮子,紫鹃和雪雁好说歹说才算是哄住。

亥时左右,街道上的人群还是兴致勃勃,小婉见宝儿已经困得不行,便向李靖告辞,并约了再见时间…倒不是她不肯尽地主之谊,虽然家中也有客房,但张陵不在家,她却是不方便留客的。

李靖自然是个清爽人,便是小婉邀他,他也不会去的,当下约好了第二天见面,双方便相互告辞,小婉自是回家,李靖也去寻了一家客栈暂且住下。

第二天大清早,小婉刚陪着儿子用过早饭,紫鹃便匆匆来报:“夫人,卫国公李大人求见”

第一卷乱世第三百零二节不虚此行

第三百零二节不虚此行

“这么早?看来这位国公大人是特意来沧州的。”

小婉可不相信李靖是专门跑到沧州来看舞狮或者访友的。即便是访友,他第一个拜访的也应该是王守拙,而且小婉很清楚,李靖正奉命整备军队,随时准备攻击突厥。

做为一代明君,与突厥人的妥协是李世民身上少有的几个污点,当初在平定各路反王的时间,李渊和李世民都不约而同地对突厥采取了妥协政策,而以中原当时的糜烂状况,也确实无法整合起来向大草原用兵,所以才导致突厥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大唐一统,李世民当然不能忍受自己的子民和城池再遭劫掠——说实在一些,以前都是别人的,抢了就抢了,但现在可都是大唐的,都是他李家所有,再大度的人也难以忍受有人老用刀子割自己的肉。所以,在整合完内部之后,他便着手开始准备与突厥人的战事。在李世民的手上,有一支精锐的骑兵,在平定诸路反王的过程中,这支骑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与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突厥人相比,这支骑兵至少在数量上是远远不及的,而来去如飞、攻掠如电的突厥骑兵,才是李世民最为忌惮的。

他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夫人,国公大人不远千里而来,该不会是为了火药一事吧?”紫鹃轻声问道。

小婉摇摇头:“卫国公也是昨日第一次见到爆竹,就算是有这个念头,也是昨夜有的。”她也想不出李靖为什么要找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靖绝对不是来沧州渡假的。俗话说,官身不自由。做为官员,一步一行都要循规蹈矩,稍有差池便会被言官弹劾,根本不可能随意外出,更何况李靖奉旨整军,哪会有这个闲暇。

正说话间,李靖在张南的带领下,来到了这正厅之内,小婉连忙起身相迎,见礼之后,请李靖坐下,然后吩咐紫鹃上茶。

“弟妹,你再这么客气,我可真要拔腿走人了,这要叫你嫂子知道,还以为是我欺负你呢。”李靖喝了一口茶笑道。

这个时代还没有端茶送客的习惯,李靖的意思很明白,不要考虑他的身份,这也是让小婉不要太紧张的意思…但这可能吗?

“李大哥,听说你公务繁忙,这难得有了闲暇,怎么不回去多陪陪嫂子?”小婉问道。

她口中的嫂子就是张出尘,传闻中的红拂女,当年和李靖同时逃出越王府,成就一段千载佳话。

提起这个,李靖也是苦笑,他当然也想回家,可事情那么多,他哪里回得去?

“忙里偷闲,这一次我是视察各地军务,特地来沧州找低请教一件事的。”李靖郑重地说道。

见李靖说得郑重,小婉也随之严肃起来,问道:“请教不敢当,是什么事情?”

“那《水浒传》一书,可是弟妹所写?”李靖问道。

那是掩抄袭的好不好?

小婉暗自挥汗,这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因为当时印刷厂不是很忙,而她又很闲,所以将那《水浒传》给默写下来…当然,其中的朝代之类的东西都改掉了,倒也没什么太大的破绽,一些记得模糊不全的东西也被小婉精心修改,面市之后,销售额不错。

“是的。”小婉略为错愕之后点点头,疑惑地看着李靖,不知道他是什么用意。

“弟妹,里面有一段连环甲马的故事可是真的?”李靖目光闪闪地问道。

“那是我杜撰的。”

小婉说道。

“杜撰?”李靖脸上微微露出几许失望的神色。

小婉注意到这一点,便问道:“李大哥,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靖沉吟了一下道:“实不相瞒,我手头也有一卷《水浒》,看到连环甲马,还以为你手中有训练之法,故此相询。”

原来如此。

小婉知道,李靖是想将连环甲马搬到现实当中,以对付突厥铁骑,如今听说这并没有实际的训练之法,自然有些失望。她略一思忖,开口道:“李大哥,这虽然是臆想之法,但并非不可能之事。”

“哦?请弟妹详细道来。”李靖顿时精神一振。

“其实这连环甲马并非什么独创,不过是一字长蛇阵的简化版,然后让人马俱都披上装甲,着重在于人马相合的配合…”小婉不懂什么战阵训练,但架不住她前世各种书读的多,虽然提不出具体的训练之法,但提出一个创意却是没有问题的,而李靖是大唐名将,小婉这略为一提,他自然是心领神会。

前一世的杂书读了不少,好歹这一世也将那便宜公公的兵书读了不少,于是乎,一位大唐名将、一位皮匠,两个人在厅中商议着,大唐版的连环甲马应运而生了。不知不觉中,时间迅速流逝,连茶水都换了两回。

“夫人,酒菜已经准备停当了。”紫鹃进入厅中禀报。

“那就端上来吧。”

小婉也是讲得口干舌燥,她看了李靖一眼,笑道:“李大哥千里而来,小妹正该为你接风洗尘,准备不周,还望大哥不要嫌弃。”

“呵呵,”

李靖笑道:“这军营之中,饭食粗砺,我早就吃腻了,难得享此口福,正要叨扰。”

待酒菜摆上之后,二人入席,紫鹃在一旁侍候,雪雁也抱了宝儿来拜见李靖,坐好后,小婉亲自拿起酒壶斟了一杯酒递给李靖,然后又自居斟一杯,端起对李靖说道:“李大哥,小妹量浅,先敬你一杯,余下请自便。”说完,她端起酒杯,衣袖微掩,一饮而尽。

“这酒什么时候都可喝得,赶快吃完,为兄还有许多事情要请教。”李靖也不客气,喝完一杯之后,竟再没有动酒,虽然吃相尚称儒雅,可那一桌子菜倒有十之八、九进了他的肚腹。

两个人的心思都不在饭上,这一餐倒是应了圣人之言‘食不语’,很快的吃完了。等到下人将残肴撤下之后,紫鹃又端上了一壶新茶。

“李大哥,草原作战你认为最应注意的是什么?”小婉问道。

李靖微一思忖,道:“第一是补给,我军深入草原,一旦粮道有失,全军不战自溃;第二便是突厥铁骑侵掠如风,我军则是步骑混合,不如敌军机动。”

说‘步骑混合’那是客气话,战马的不足,一直是汉人心中的痛,中原所产的战马,各方面都不如草原的战马,尤其是多年战乱,蓄养战马的资源被破坏怠尽,数量根本无法与突厥人相比。

“李大哥,军伍之事,小妹是个外形。不过,我们若是深入草原,只要解决了粮草之事,不秘根着他们的马蹄子转,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小婉缓缓道。

“哦,你说说着。”李靖颇感兴趣地问道。

“紫鹃,准备纸、笔、尺。”

小婉吩咐道。

“是。”紫鹃连忙向后堂走去,不一会儿便回来,将纸笔呈上。

“嗯?这就是铅笔吧?”

李靖发现紫鹃拿的不是毛笔,而是一支木杆的怪笔,前面露出一小截乌黑的碳状物。

“对,这就是铅笔,只是用这种笔写字没有毛笔字保持得长久,但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小婉说着,便开始画图,李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作图方式,在旁边看得聚精会神,也不打扰。

半个时辰之后,小婉作图完毕,李靖端详了一下,道:“很奇怪的平板大车。”

“对,这个大车有几个要点。第一,它轻便,载货量大;第二,它坚固,你看在这里如果竖起衬着铁皮的挡板,连最锐利的长箭也休想穿透;第三,这些大车前后都有特殊装置,可以联接另外一辆大车,如果将这些大车组装起来…”

“就可以构建一道坚固的防线”李靖兴奋地道。

“没错。”

小婉点点头:“大唐的兵卒在草原上作战,最头痛的是跟不上突厥人的战斗节奏和方式。但是,如果我们跟着他们的节奏转,迟早会被他们拖死。既然如此,我们就按汉人的习俗来办。但草原一望无际,没有条件也不可能从容筑城,使用这种平板大车,可以运送物资,可以运送伤员,也可以当作移动城墙。而且成本低廉,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