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介绍(求收藏、求推荐)……………

《末世涅凰》作者:曾经的青柳

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在地球的历史上,恐龙的灭绝、封神之战、奥森匹克诸神的陨落…每一段神秘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恐怖的身影——末日

在风雨飘摇之际,肖雨馨有幸率领她的团队迎来地球生命新一轮的涅槃。(请见页面直通车)

第一卷乱世第三百四十六节命陨

第三百四十六节命陨

“老…老爷,”

报信的人是秦府的一名老管家秦开,向来负责内院的一些采购之类的杂务,被秦伯宣当胸一抓,顿时觉得有些呼吸困难,秦伯宣这才松了一松,却依然没有放开:“快说”

秦开总算没被自家老爷勒死,喘了一大口气道:“刚才夫人和几位小姐想出去散散心,在门口便遇到了亲家送信的人,给了老爷一封还有大小姐的一封。大小姐拿了信便回屋了,不一会儿便哭着冲了出来,然后就跑到井边跳了下去”

“混蛋快点儿救人还来得及啊”秦伯宣怒吼一声,铁秦开松了,铁青着脸往外走去。

“来不及了。”

秦开哭丧着脸跟在后面:“本来是及时抢救的,但大小姐的头撞破了,救下来时已经没有了呼吸…”

秦伯宣已经听不到后面的话了,一出房门他就大撒腿跑了,哪里还顾得上听他说些什么。

来到院子里,已经是哭声一片,秦伯宣的夫人秦宗氏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旁边的几个小孩子也‘母亲’、‘姐姐’的哭成一团,一个个脸哭得鬼画似的,在她们身前有一块拆下来的门板,上面躺着他的大女儿秦若莹,此时脸色惨白得发青,额角、发际、门板…暗红色的血渍触目惊心。

“到底是怎么回事?送信人呢?”秦伯宣怒吼道,一股怒火直冲顶门,他晃了晃身子,险些跌倒,幸好及时赶至的秦开扶住了他。

“老爷,送信的人将书信扔下之后就跑掉了。”

秦开向一名丫环招手,那个惊魂未定的丫环立即奉上两封书信,第一封应该是给他的大女儿秦若莹的,已经拆开…虽然说当父亲的看女儿的私信有些不好,可现在女儿都已经这么个样子了,倒也不必讲究太多。

信上的大致意思就是告诉秦若莹,你父亲太不识相,不仅巧取豪夺百姓的田产,还公然袭击朝廷命官,已经是大逆不道的罪名…说白了,就是不愿意受那连累——退婚。

“岂有此理”

秦伯宣又打开那封给他的书信,内容也差不多,气得他怒骂一声,将两封信撕了个粉碎,再看向大女儿的尸体,不由得气火上升,‘哇’的一声吐出一口气,几乎晕了过去。此时,他心中充满了悔意,也充满了恨意。

倒霉的当然不止是秦府。

那位沧州县令吴守正是首当其冲的,当日听师爷回报张陵没什么大碍,他也就不当回事,还想着让秦家出现钱压压惊,在给别驾大人赔一笔款子,这问题自当解决,而且有那么一个畏罪自杀的管家也说得过去。

可第二天便形式一变,张陵的伤势陡然加重,整个人昏迷不醒,而且这一昏便是三天,王守拙将他召去训斥了半天,就差当场摘了他的官帽,这一听到张陵苏醒的消息,他立即带着重礼登上张府求见。

“抱歉,吴大人,我们老爷现在正在睡觉,不能惊动。”小婉算是给他一个面前,出来见她。

“不敢,不敢。”

吴守正拱手行礼道:“下官来得冒昧,只是想通过一下案件的进展。”

小婉也是朝廷命官,而且官位比他高,这吴守正也是不敢大意,老老实实地行礼。

小婉点点头,正色道:“吴大人,请说。”

吴守正道:“幸好别驾大人福大命大,但那秦府不遵朝廷法度,纵奴行凶,为防止其狗急跳墙,下官又命人看住他们,只要秦府敢妄动,就全部拿下,一个也跑不脱”

“调查还未结束吗?”小婉微微皱眉,她听出这个县令有将事态扩大的意思。

“袭官如同造反,下官没有立即将其家产抄没,已经是体恤了,监视其住所也是必须的。”吴守正解释道。

呃…小婉有些发愣,她听张陵说过事情的经过,说实话,不生气都是假的,可要将对方来个倾家荡产,那就未免太过了,毕竟罪过还不至于这么大,秦府不过是个不修德行的土豪罢了,可真要如吴守正所说,那其全家都难免一死。

稍为犹豫了一下,小婉还是摇摇头:“吴大人,这审案之事,当然是由贵县负责,做到毋枉毋纵即可,切勿节外生枝。”

想了一下,她还是决定给这位吴县令提个醒——破家的令尹,万一这家伙热心过头,办出个大案来,这因果罪过却是不免要带上张陵。

吴守正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小婉会这么说,连忙点了点头,说道:“是这个道理,只是不管如何,秦伯宣都要收监,他让管事的强买田地,无视官府的禁令是事实,冤枉不冤枉的再说,总要先把事情平息下去,否则传了开来,实在有损朝廷颜面”

小婉又想起张陵所说的,那个管事当日就带着一帮闲汉威逼地主卖地,想来那主人也不是什么积善人家,却也生不出同情之心,而且张陵险死还生,若真是出个什么意外,恐怕现在凄凄惨惨的就是自己和宝儿了。

正在这时,却又紫鹃匆匆忙忙的进来禀报:“夫人,衙门有位吴师父有事要回禀县令大人。”

小婉微一皱眉,目光转向吴守正…自己的家可不是县衙,怎么有事禀报到这里来了?

吴守正连忙告一声罪:“张夫人勿怪,这一定是关于别驾大人坠马一案的,下官吩咐过,无论大事小情,无论何时何地,一有消息就要立即通禀。”

“唔,紫鹃,请那位师爷进来。”小婉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解释…不就是变相的表现作秀嘛?

那位吴师爷走进来时小心翼翼的,就跟鬼子进村怕踩上地雷似的,还有些贼眉鼠眼的感觉,他先向小婉行了礼,然后才参见吴守正。

吴守正摆出一付很严肃的模样:“吴师爷,可是案件有了什么新的进展?”

“这个,”

吴师父犹豫了一下,答道:“大人,秦府又死了一个人?”

“嗯?”

吴守正没有想到会是这个消息:“可是秦伯宣畏罪自杀?”

“那倒不是,是秦伯宣的大女儿投井自尽了。”吴师爷说道。

小婉在一旁听得纳闷,问道:“这件事情难道还关系到秦府的大小姐吗?”

没有理由啊?沧州县只是在彻查此时,连家长都没拘捕,更别说抄家灭族了,就算是畏罪自杀也用不着现在吧?

“到底是怎么回事?”旁边的吴守正也是十分好奇,脸上大有八卦之色。

吴师爷叹了口气道:“那秦伯宣的长女原是许了卫家那个卫士国,今年就准备迎娶的。那个卫士国在知道秦府导致别驾大人坠马之后,立即取消了与秦府的婚约,那位秦大小姐一时想不开,就投了井,待到救上来的时候,头却是摔破了,当场身亡。”

“岂有此理”

没等小婉发表意见,吴守正难得‘刚’了一把:“简直是有辱斯文,没想到卫家竟然出了这么一个斯文败类。”

小婉也是微微叹气,仇恨的心里倒是少了许多,毕竟对方也不是蓄意谋杀,这报应也就太惨了一些,想到这里,她开口问道:“那个卫士国又是什么人?”

吴守正答道:“卫士国是府衙里的一名年轻官员,他们订婚的时候我也去过,没想到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

小婉也皱眉,趋吉避凶是本能,但这种为了自己的富贵前途就将未婚妻弃如敝履的,简直就是人渣。

看到小婉的神色,吴守正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不忍,反而劝道:“张夫人,这是秦府的家务事,与别驾大人和夫人无关,即便有错,那也是卫士国有辱斯文(就是人品不好的意思)”

本来就没觉得有什么关系

小婉心里撇了撇嘴,口中却附合道:“吴大人,我只是同情那个命苦的女孩子罢了,倒是我家老爷,莫名其妙地坠马受伤,迄今不能起床,又是何道理?”

“夫人,下官担心那秦家会否作出不智之事,需要回衙立即安排,就此告辞”吴守正怕出事,连忙起身告辞。

送走吴守正,小婉回头想了一下,吩咐人将张有、张所、张南喊来…沧州民风彪悍,万一那秦府真个胆大包天,却是不得不防。

“张有、张所,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分班加强院子里的警卫;张南,种植场等地方也是同样做好警备,防止有人捣乱。”

“是,夫人。”

三个人应了一声连忙去办理,这边小婉想了一下,吩咐紫鹃将黑虎、黑豹这两头獒犬分别安置到张陵和宝儿的门外,然后让她将厨房也安排了妥善人手,这才放下心来。

“真是莫名的弄出一个仇家来,或许真的斩草除根比较好。”

小婉揉揉太阳穴,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但她随即便摇摇头:“太极端、太邪恶了,无论如何罪不及死,罪不及妻儿。”

朋友旧作,已完本

《狐狸传奇》:一名感情受到挫折的商界女强人一时想不开,跳海轻生,却神奇的在异大陆借体重生,还成为一名福克斯祭祀,而且她的种族异能也已经觉醒,她该如此面对新的人生?

富国强兵,创办学校,走实业救国的路子,让荒瘠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让贫困的比蒙帝国屹立在大陆之巅.

美丽的孔雀少女\强壮的熊猫武士\绚丽的魔法\嘹亮的战歌…一起抒写狐族少女的传奇故事

第一卷乱世第三百四十七节新的作坊

第三百四十七节新的作坊

“秦伯宣,你公然违背官府法令,然罪不及死,而且整件事情也是受了秦仲宣的蛊惑,故此本官判定…”

吴守正的声音在公堂上回荡,虽然秦伯宣大女儿的遭遇堪怜,但这终究是秦伯宣自己不修德行所致,自己种的苦果只能自己吃,倒是秦仲宣最为可恶——官府已经抓住一批在逃的闲汉,他们证明当日正是出自秦仲宣的蛊惑,管事秦其才刻意将事情闹大,而在出事之后,秦仲宣趁人不备就溜走了,而当日在场的一些人也证明确实看到秦仲宣出现在现场。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其实根本没有动刑,夹棍之类的刑具往那儿一扔,秦仲宣就像一滩烂泥似的趴那儿了,竹筒倒豆子般的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交待出来。

最后的结果是连打带罚,那秦伯宣还好一些,那些差役可怜他女儿早夭,这板子落下的时候便轻了些;而秦仲宣就没这个运气了,这一通板子打下来,不仅屁股和大腿打得稀烂,骨头都受了暗伤,就算是伤好,那也肯定是个残废。

“别驾大人,您看这样处置可妥当?”在办完案之后,吴守正巴巴的跑来向张陵汇报。

“这件案子是由贵县办理,本官岂能置言?”

张陵觉得有些奇怪,这是县衙的事情,哪里用得着问自己?

等吴守正离开,张陵便将疑惑与小婉说了,小婉笑道:“阿陵,你却是糊涂了,这件案子你是苦主,又是上官,他这是卖你的好,让你记着呢。”

“哦,这倒是我忘了。”

张陵也笑了:“这位吴县令好像明年就要到任期了,可能是要上一步了,大概是担心这件事造成不好的影响。”

“会吗?”

小婉有些好奇。

“官面上的这种事情,说它是个事,那就是;说它不是个事,那就不算什么。”张陵摇摇头,他沉吟了一下道:“婉姐,我明天就准备上衙门办公。”

小婉点点头:“就知道你闲不住,想去就去吧,不过要注意休息,张所还要带两个人跟着你。”

“不用吧。”

张陵苦笑:“离衙门这么近,有些小题大作了,上次不过是意外。”

“就因为意外才应该更加小心,你不是说过段时间会有许多商人来沧州吗?那恐怕沧州更要乱上一阵了,嗯,如果你不让张所他们随侍,我可以陪你上衙。”小婉煞有介事地说道。

“呃,就让张所他们来吧。”张陵大汗,这要是别驾大人上衙,旁边还带着夫人随侍,先不说这乌纱是不是摇摇欲坠,恐怕马上就要变成一个官场笑话。

等张陵上了两天衙门,小婉确认他没有什么后遗症之后,这才放下心来,急忙带着紫鹃去种植园,张南已经过来禀报好几次了。

“夫人,大麦已经收了六千余斤了,分别贮放在三个仓库里,您看该如何处理?”张南问道。这些日子为了收购这些粮食,跑得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不过精神头还不错,而且举止作派很有大掌柜的味道了。

“酒坊的房子都盖好了吗?”小婉问道。

“都盖好了,您让准备的那些钢制的蒸…蒸馏器和发酵罐也都做好了。”张南答道。

“橡木桶呢?”

“已经订制了一百个,有五十个已经交付,现在存放在库房里。”

“张南,你还忙得过来吧?”小婉突然问道。

“啊,忙得过来。”

张南愣了一下,答完之后又禀报道:“酒坊的工人也已经找好了,按您的要求,从山阳那边又调了四个人。”

小婉点点头,和其它产业一样,核心技术要尽可能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虽然说家奴也多有叛主的,但按照律法,这些人叛主之后也绝对没什么好下场,而且张府待遇甚厚,那些人虽然身份上不自由,可实际上都是从小养到大的,忠心不成问题,她当年主张设立的学堂现在已经开始显出成效了。

“四人之中,谁堪大任?”小婉在耳木之间巡视了一圈,忽然问道。

张南连忙答道:“嗯,张中年龄最长,为人踏实,举止沉稳,可堪大任。”

“就让他担任酒坊的管事。”

小婉吩咐道:“让他来大厅见我。”

“是,夫人。”

张南答应一声,连忙亲自去找那张中,小婉则带着紫鹃进了厅中就坐,自有人上茶,小婉慢慢喝着茶水等那二人过来。

“夫人,这个时候用粮食酿酒合适吗?”紫鹃问道。

“有什么不合适的?”

小婉淡淡一笑:“我不仅要酿酒,而且还准备跟突厥人做生意。紫鹃,你想不想与我去草原走一遭?这机会可是难得啊”

“啊?”

紫鹃就有些发愣:“夫人,你是在说笑吧?”

“嗯,这句话很可笑吗?”小婉诧然。

“那些突厥人凶横得紧,万一…”紫鹃想到可怕处,不禁打了个寒噤。

“那些人也是要求利的,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小婉淡然道。

这个想法并不是灵机一动,而是在上次李靖前来沧州的时候便讨论过。大唐积攒国力,就为的是打败突厥。不过,这头草原狼雄踞草原那么多年,可不是容易倒下的,李靖深知这一点,曾经提出过一个曲线政策——就是先让其从里面先乱起来。

这个办法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唐朝的推动下,粟末靺鞨族人在龙泉上京城立渤海国,虽然最终因为突厥的干扰立国失败,但在草原上已经播洒下不安的种子,各种谣言满天飞,突厥在草原上的掌控力已经大幅降低。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如果草原上的势力不能够进一步分散,大唐的军队即使攻击,也要多付出几倍、几十倍的伤亡,这可有些得不偿失。所以,现在大唐其实也在用‘间’,一者助其骄气;二则派了不少‘间谍’进入草原,挑拨当地少数民族的情绪。

小婉早就想将生意做到草原,这一次她倒觉得是个好机会,而且在草原那种地方,烈酒应该更有市场才对。不过,这些事情也就在她脑子里想着,话可是不能乱说的。

说话间,张南已经领着一个年龄与他相仿的年轻人走进大厅。

“小的张中见过夫人”

那年轻人来到大厅中间,恭恭敬敬地向小婉行礼。

小婉觉得眼熟,其实她也曾经去学堂讲过课,只是要想记清楚每一个孤儿的模样,那未免太有挑战性了。

等张中行完礼,小婉点点头:“张中…我想起来了,你当初学习很不错,我记得你。”

“是,夫人。”张行恭恭敬敬地回答。

“不要拘束,”

小婉笑道:“你书读的不错,可知道如何酿酒?”

张中行了一礼答道:“小的不知道如何酿酒,只在书上略知其来历。”

“呵呵,别紧张,你说说看这酒是如何出现的?”小婉笑问。。

张中微一沉吟,出声道:“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中所言:‘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

“说得不错。”小婉点点头,“不过知识来源于实践,光知道酒的历史不成,就由你过来担任酒坊的管事,你看怎么样?。

张中行了一礼道:“多谢夫人抬举,小的一定不负夫人所托。”

小婉点点头:“张中,第一次制作要谨慎,取一百斤大麦去除杂质之后,浸泡在热水中使用其发芽,这个时间大约是七至十五天左右,等这些大麦都发芽之后,将它们烘干冷却,然后再单独储方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等一个月之后,再将这些大麦芽放入特制的钢槽中加以捣碎并煮熟成汁,其间所需要的时间约8至12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约8至12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张南,温度计不是已经做好了吗?你要交给张中使用方法。”

“是。”张南恭声应道。

“张中,以上步骤做完之后,便是发酵…”

威士忌酒的制作过程大致上可为分发芽、磨碎、发酵、蒸馏、陈年、混配、装瓶。前四个步骤是酿制威士忌的必须步骤,后面的步骤就是为了提高威士忌酒的品质。

譬如陈年,威士忌酒必须装在特制的橡木桶中,使其吸收植物的天然香气,并产生出漂亮的琥珀色,同时亦可逐渐降低其高浓度酒精的强烈刺激感,时间越长,品质越好;混配通常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谷类与麦类原酒的混配;不同陈酿年代原酒的勾兑混配,这主要是为了勾兑出与众不同的口味。

至于最后一关的装瓶倒是简单了,在现阶段暂时不予考虑,等三年后再说吧。

“张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婉问道。

“是,小的记住了。”张中应道。

“不要紧张,这是可以慢慢实验的,关于原料收购…你不妨去远一点儿的地方。”

小婉将几张早已经写好的文稿递给他:“这上面除了威士忌的酿造方法之外,还有各种果酒的酿造工艺,果酒的酿造周期要比威士忌短,我希望两个月后,酒坊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还有,”

她补充了一句:“这些东西在记熟后都要烧掉,在酿造过程中,关键技术都要由你和另外三人分别掌握,一定要注意保密。”

“是,夫人,小的一定不负所望”张中大声答道。

将秘密托付,那就代表的是信任,这个时代的人都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尤其是这些自小由张家抚养长大的年轻人,早已经被洗过脑的。

第一卷乱世第三百四十八节火绳枪

第三百四十八节火绳枪

夕阳的余晖倾洒在长安城的城楼上,几名军士的脸上都露出放松的神情——马上就要换班,站了一天的老腿终于可以休息了。

哒…

一片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起,数十名骑士从朱雀大街的方向策马疾驰而来,路上的行人有不少都侧目而视——虽然说长安城中王公贵族不少,但真正敢于在大街上放马而行的人可实在是没几个。

有几名士兵看着不顺眼,便欲上前拦问,当先的一名面皮白净的骑士用公鸭嗓子大喝道:“大胆,还不让开”说着,一鞭子就抽了过来——其实也就是吓唬一下,鞭梢在半空中甩出哨音,倒是挺吓人的。

一名士兵犹豫了一下,正琢磨着是不是强行阻止,却被他的上官一把给拽了回来,那队骑士转眼间呼啸而过。

“他们简直是太无法无天了”士兵愤愤然道。

“小子,差点儿让你们害死”小军官紧张地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什么岔眼人物后,低声训道。

“呃…为什么?”那几名刚才急于表现的人都一脸的愕然。

“蠢货,刚才那个人是没那个的。”

小军官的手在胯间做了个斩的手势:“知道了吧?快点儿准备交班,什么也不准说”

“是,是。”几名士兵立即开始擦汗。

下边被切的人只能是出自皇宫或者亲王、公主的府邸,无论是哪个府,都不是他们这些小卒所能轻侮的,几个士兵惶恐之后,向小军官连连致谢,顺带发出晚上喝酒的邀请。

在距离长安城六十里处的一处山谷里,从长安城出来的那数十骑战马踏着月色来到谷口,立即就有一些人鬼魅似的从谷中出来,将那些骑士迎进去。

走进山谷,只见里面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十几支巡逻的军兵在谷中巡视,皇宫大内也不过如此,初入此谷的人,都被这股无形的气势所夺,噤声不语。

一行人走到一个院子里,其中二人迳自进入一个房间,余下的人则自觉的在院子内外布下警戒,一个面皮白净的人在检查了岗哨之后,站在那个房间的门外,如老僧入定似的不动了。

“皇上,您怎么能到这里,而且只带了这么几名侍卫?”

房间里,一名中年人正哭笑不得地向桌后坐着的那位行礼,语气中颇有几分埋怨,而坐在桌后的那位正是当今大唐的至尊李世民,只是他身上的龙袍已经换上了一袭读书人穿的青衫…皇上就是皇上,即便是穿着普通衣衫,看上去也是帝王之姿。

“李靖,难道到了这里,你保护不了朕的安全吗?”李世民不以为意地说道。

李靖低着头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但这位皇上是从千军万马中厮杀过来的,一般的话是劝不了的,没办法,他只好说道:“皇上是千金之体,这里生产的都是火药武器,万一…”

“好了,李爱卿,怎么半月未见,你也变得跟魏征一般唠叨了,我上本说是有新进展了,到底有什么新进展?”李世民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个山谷,是工部用来制造火药及火箭、火绳枪的地方,就算是工部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所有参与研制的工作人员都被勒令在这山谷里不得随意出入,军方的重臣当中也只有程知节、李靖二人知道这个地方。

火药研制成功之后,他们成功地研制出了火箭。不过,在研究火绳枪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钢铁加工工艺还不成熟。但是,工部将全国有名的铁匠集中到一起,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研究之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当成品制造成功之后,在此督造的李靖立即上本奏明皇上,李世民是个急性子,哪里等得及李靖回京,办完公司之后,带着一批侍卫就直奔这座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