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夏长海也说过,这些年大姐没少帮家里,否则大夫人那边的日子会过得更为艰难,只是他这个当大哥的这些年碌碌无为,也实在是惭愧…她有些走神了。

“还有别的事情吗?”张义问道。

“四哥,令姊那里怎么样?”小婉问道。

“还好啦,我姐夫是县里的一个书吏,对姐姐还好,而且我也有了两个外甥,昨日见了,都还不错。”张义回道。

“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小婉问道。

“他们都过得很好,不需要什么。”张义坚决地拒绝。

小婉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两个人又说了点别的事情,小婉让他不必着急,慢慢物色,有合适的宅子或田地再出手,至于这次去岭南,那就没他什么事情了,有张有等人路上尽够使了,张义办完怀宁的事情就返回长安。

等张义出去,小婉也来到院子里,宝儿渐渐地大了,倒不像小时候那么黏人,妞妞刚会走路不久,摇摇摆摆的像个小不倒翁似的走过来索抱,小嘴里‘娘啊娘啊’的叫个不停。

小婉将女儿抱起来亲了亲,然后又放在地上让她随意地玩耍,小孩子不能老抱,那样她的身子骨老是不硬实——这是老人常说的话,小婉虽然不迷信,可小孩子多晒晒太阳,多活动一下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这间客栈是怀宁县城最好的客栈,当然也是建在最热闹的地段,隔着院墙便是一条繁华的街道,小婉听着墙外的喧闹声,倒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她让紫鹃唤人搬来了一个小桌和一张椅子,坐在院子中间晒着暖洋洋的阳光,喝着茶水,看着一双儿女在院中嬉戏,听着墙外的叫卖喧闹…如果这个时候张陵也在的话,那就一切完美了。

不过像这种舒心的时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过多久,张友便进来禀报,怀宁知县周世仁偕夫人于氏前来拜会。

小婉很有些无奈,她这个巡风使又不是御史,虽然说是有些个职责什么的,其实她不做也没什么,那只是李世民给她的一个名义,并不是认真要求她必须完成什么,所以这一路上她虽然也在走过的地方仔细观察,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举措…天下事自然由天底下的人一起管,她这些年也为朝廷做了不少事,搞搞经济也就罢了,难道还真的要弄一个夏青天当当不成?

所以,无论经过那个地方,她都是尽量不与当地官府打招呼,尤其她还是一个女子,在这个以男人为主的官场上,打招呼会令彼此都有些尴尬。但今天…因为驿站里发生的刺杀事件,恐怕这位周县令为了自己的职责,也不得不过来拜见,幸好他还知道带着夫人过来,倒也不是个糊涂官。

周世仁也是提前接到了刺史府下来的公文,命令他一定要照顾好小婉在怀宁县的安全问题,此公倒是个细心闪,小婉在入城的时候便已经遣人在城门口盯着,后来在落店后又向客栈老板打听了一行人的情况,知道昨日一清早出去之后,便等到今天才携夫人过来拜访。

从官职上来说,小婉是正四品,他是从七品,相差得甚多,不过小婉有意不着官服,双方正常见礼,彼此倒也不觉得尴尬,然后又与于氏见过之后,小婉请二位厅中待茶。

周世仁倒也没有磨叽,只是问了小婉有何不便、需不需要帮忙以及完全方面的一些套话,而小婉恰如其分地说了回来探亲的事情。周世仁表面不露声色,暗自却记住了夏府的名字…虽然他不是很了解小婉的底细,但她是一个女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官阶,自开国以来恐怕就没有几个如此高品阶的女官,而且刺史府来的公文极尽含糊之意,但要求却是很严格——满足她的一切要求,绝对保证她的安全。

在寒暄一会儿之后,周世仁夫妇便知趣地告辞,只是在临出门的时候悄悄跟张有指了几个布置在客栈周围的人,如果有事情可以直接找他们。

周世仁夫妇俩刚上了轿子走人,夏长海便来了,他老远的看着像是县令大人,等近前时,虽然周世仁夫妇已经上了轿子,可身后那几个衙役可是穿着官服的,这回他对小婉的身份更是确信不疑了,想到小妹今日如此风光,而他这个当大哥的却连家事都弄得一团糟,夏长海不禁在门口发起呆来。

“咦?这不是舅老爷吗?”一个陌生的声音忽然响起,夏长海抬头看时,却发现说话的人自己不认识,但从穿着上看却是下人的装束,只是衣服料子甚好,恐怕这怀宁县城也没有多少人穿这种布料的衣服。

“请问你是…”夏长海有些疑惑地问道。

“小人张有,我家夫人正是您的妹妹。”张有答道。他虽然没有和夏长海正式见过面,但昨日却是远远见过的,故此认识。

“哦,你们夫人可在?”夏长海问道。

“在,夫人还吩咐呢,等舅老爷一到,立即通知她,请跟小的来。”张有连忙请夏长海进去。

现在客栈里的人看着张府的这些下人护卫,一个个都是恭恭敬敬的…那可是县太爷都要来亲自拜会的人物,离开时连送都不送,只派了一位管家出来,那身份该有多尊崇?而张有作为管家,身份无疑要更比普通下人更为尊贵,走过柜台的时候,连掌柜的都点头哈腰的打招呼,张有只是神色淡淡地点点头,连话都懒得回…这一幕看得夏长海又是一阵感慨。

今天早上,他正要过来接小婉去大夫人那里,李氏却神神秘秘地跟他商量,说是大夫人那里院子小、房间少,小婉难得回来一趟,让他将小婉接到自己家…夏长海腰杆子是不太硬,却并不笨,相起昨夜李氏难得的热情,也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心里自然有几分骄傲,差点儿脱口先答应了,好在他还没有得意忘形,没有将话说死,只是说看情形再说…这怎么说呢?夏长海满腹心事的跟着张有进了小婉居住的院子。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九十二节夏长海的烦恼

第四百九十二节夏长海的烦恼

“婉儿,婉儿,刚才是县令大人过来吗?”夏长海问道。

“哦,是的,听说我路出了点儿事情,特地过来问候的。”小婉随意地道。

“出事?出什么事了?”夏长海紧张地问道。

“也没什么,在前面驿站遇到了一伙毛贼,他担心问责,所以过来拜会的。”小婉笑道。

这可不是她随便说说,刚才那位周县令倒是表现得很正常,但他那位夫人却是喋喋不休,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担心小婉追究这件事情,要知道…事情总是要有人承担后果的,这也是那位刺史大人的暗示,他那边已经搞定,但如果小婉非要追究这件事的话,恐怕周世仁这位地主跑不脱。周世仁自诩儒家正宗,自是不肯亲自向小婉求情的,但他脑子可不傻,竟然会想到走夫人路线。

关于刺杀这件事情,小婉这些日子也多次思量,很显然,普通人是没有这个能量调动那些刺客的,就目前来讲,一动不如一静,对方既然动的是暗杀,那就说明他不敢公然动手,而且目的也很明确,相信李世民那边也不会眼看着这件事情发展下去,小婉还真没兴趣迁怒于这位县令,所以她也请这两位放心…真的是牵涉到高层的刺杀案件,一个小小的县令又能够济得了什么事?

看到小婉有些走神,夏长海着急道:“婉儿,你到底伤到没有?”

“哦,大哥,你这不是都看到了,我好好的,这件事情就不要跟母亲她们说了,免得担心。”小婉说道。

“那个,你嫂子请你去家里住两天,她想为昨天的事情向你道歉。”夏长海忽然想起临走时李氏所说的话,他倒不是真的相信李氏能够改了性子,而是这么多年被压制的够呛,今朝颇有些奴隶翻身的感觉。

小婉讶然看了他一眼,摇摇头道:“大哥,你那位夫人需要道歉的就是昨天的那件事情吗?”

夏长海顿时一怔。

小婉命人搬张椅子请他坐下,然后又亲自给倒了一盏茶:“大哥,你该不会以为我们这次重逢是巧合吧?”

“对啊,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夏长海这才反应过来,昨天光顾着高兴了,结果忘了这个问题。

“二叔前两年也在怀宁吧?”小婉问道。

“对,只是后来搬走了,说是长林在泾州做事,他们一家都搬过去了,临走的时候还难得的给了母亲一些钱,说是谢谢母亲这些年对他们的照顾。”夏长海有些纳闷地道。

“我是遇到二叔,然后才知道了你们的消息。”

小婉端起茶盏轻轻喝了一口,道:“当时我正好有喜,不方便行动,便让阿陵派人来这边确认你们的消息,知道了你那位夫人的一些事情,我也担心是人云亦云,所以昨天先过去看了看,结果你也看到了。”

夏长海顿时有些尴尬。

“大哥,我不是想让你为难,不管怎么说,那是我的大嫂,我不在这边住,偶尔受点委屈,大家都是一家人我看在你的面上也不会计较。”

小婉放下茶盏,正色道:“可你是夏家的长子,母亲当初不想你为难,又担心你过不好日子才让你们出去,难道你就要这样一直下去?”

夏长海长叹一声:“婉儿,你可比为兄强多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小婉淡淡一笑:“大哥,你很快乐吗?”

夏长海沉默道:“不快乐,我又能怎么办?我们还有一个孩子。”

小婉看了看:“大哥,你这样子是不行的,快不快乐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实话说,大嫂已经犯了七出,就算是休了她,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夏长海蓦地抬起头,皱眉道:“婉儿,长嫂如母,你怎么可以说出这种话?”

说到这里,他看见小婉两眼直视着自己,心中顿时有几分尴尬,道:“婉儿,你们是姑嫂,说出这样的话,若是被外人知道会笑话你不知道尊卑轻重的。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情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小婉淡淡一笑:“大哥,谢谢你为我考虑,我说这话确实不该。但是你想过没有?长嫂如母,可毕竟只是‘如’,并不真的是母亲,而现在她是如何对母亲的?你真的无动于衷吗?”

“可是…可是你那大嫂虽然庸俗凶悍,可她毕竟为我诞下了一个儿子。再说了,这些年家里都是她在照拂,也是有委屈的。”夏长海声音低低地说道。

“大哥,我没有催你必须休了大嫂的意思,可现在是你挺起腰板的最好时机,我毕竟不能老在这里。”小婉摇摇头,幸好她记得将宅子和田地都记在大夫人和三姨娘的名下,如果将它们记在夏长海的名下,将来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呢,这位大哥心是有了,可性格太棉了,如果是常在一起住着,或者还能帮帮他,可现在…只能看他自己了。

这时,张有过来禀报:“夫人,马车已经备好了,什么时候动身?”

“现在就走。”

小婉站起身:“大哥,这一次我来得匆忙,就准备跟母亲住两天,你那边就不过去了,谢谢大哥和大嫂的好意。”

说完,她邀夏长海一起坐上马车赶往夏府。

长安,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沉着脸看完奏折,然后重重地放下,抬头看了一眼躬身站在下首的长孙无忌:“无忌,坐下谈吧,这件事情你看是怎么回事?”

长孙无忌谢过之后,方才坐下,缓缓道:“从缴获的兵器来看,虽然说是军中的制式武器,但这些武器稍有门路,想弄到兵不是很难,关键是那些刺客,从身手上看,都像是身经百战,精心训练过的,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这样一支力量的,恐怕在我大唐也是相当有地位的人。”

“无忌,你就说准备怎么样着手追查吧。”李世民脸色阴沉,“不管是什么人做,其心皆可诛之”

长孙无忌小心翼翼地道:“微臣准备先从各地的军队调动查起,或许能够有线索。”

李世民点点头:“这件事情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给朕一查到底,如果朕连一个为朝廷尽力的人都护持不住,那还有谁会为朝廷尽心尽力?”

“是,微臣遵旨”长孙无忌拱手应道。

“太子那边可有什么消息?”李世民又问道。

长孙无忌道:“太子那边一得知这件事情就开始彻查,只是这件事情太诡异,太子一时也没有查到线索。”

“唉朕知道太子也尽了全力,实在是贼人太胆大妄为了,没有想到啊…朕还以为现在已经是四海升平了,没想到竟然还会在大唐的腹地发生这种事情。”李世民轻叹了口气,虽然小婉只是一个女人,但在她朝廷上下以及民间的名气还是相当大的,这次刺杀虽然说不刺传遍朝野,可但凡有些势力的人都知道,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看着李世民如何行动,如果他这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恐怕小婉的日子就难过了。

“凡是这次敢伸手的,一律剁掉,给他一个教训”李世民沉声说道。

“可是…”长孙无忌还是有些顾虑。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李世民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无奈:“可现在如果不砍其手足,将来就要斩首。”

“是,微臣明白了”长孙无忌说道。

“你可以去做事了。”李世民的神色有些疲惫。

“是,微臣告退。”长孙无忌起身拱手告退。

等长孙无忌离开之后,李世民起身来到窗前,怔怔地看着外面。

总算李照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回禀陛下,已经遵照您的旨意办好了,所有人手在半个月内到位。”

“嗯,这件事情一定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另外一定要确保她的安全,还有她的家人那边也要安排好,一定不可出纰漏。”李世民道。

“是,陛下,奴婢遵旨”李照恭声应道。

夏长海回家的时候脚底下轻飘飘的,脸上也喝得红光满面,只是还没等进屋,便听到李氏大声喝骂的声音…这两天可喜的变化可真不少,最疼爱的小妹回来了,母亲似乎也原谅自己了,可就是…这个媳妇怎么就能不变呢?

刚才的酒意在听到李氏的声音后早已经消了几分,可他不知道李氏为什么吵闹,这个时候正避避之为上,他干脆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休息…好一会和,当屋里安静下来之后,夏长海叹了口气,从脸上挤出来个笑容走进房里。

“你还知道回来?夏大老爷,酒喝足了吧?”李氏叉着腰瞪着他,“我要你请回来的人呢?”

夏长海连忙陪上笑脸:“我今天跟婉儿说了,可婉儿后天就要走,她说这两天只想陪母亲住,哪里也不想去。”

李氏勃然大怒:“哪里也不想去?我看是她根本没把你这个大哥放在眼里才是哼,明天我和我兄弟一起过去,”

她的声音突然变得平和起来:“亲戚之间总是要互相走动才会亲热起来嘛,可怜她一个人飘零在外,我这当嫂子的总得要关心她嘛。”

“…”夏长海愕然看着这个突然学会变脸的老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九十三节白叠子

第四百九十三节白叠子

在小婉的记忆中,大夫人一向是很强势的,家里一切都把持在手中,内宅的一切都是她说了处,小婉亲生母亲在世的时候,没少吃过她的排头,就连小婉也吃了不少苦头…但公平公道地说,虽然她的要求严苛了些,但也是为了孩子们好,现在想来,倒也不全是辛酸。

而且这一次回来一看,大夫人虽然表面上依然坚硬,像个愈老弥坚的老核桃一样坚硬,但她的性格绝对是变了…以前她无论喜欢哪个小孩子,都绝对不会亲手抱一下的,而今却是抱着妞妞不撒手,连宝儿都有些吃味了。

“母亲,这县城中哪里有卖花草的地方?”小婉问道。

“这个我可不知道,得问巴嫂才行,你想买花草?”大夫人问道。

“是啊,院子里总得养些花草才有生气,看着也喜庆。”小婉道。

大夫人向外看了一眼,摇摇头:“这个大点儿的地方,哪里放养花草的地方。”

“母亲,点缀一下也是好的嘛。”小婉笑道。

“好,你说的有理。”大夫人不忍拂逆她的好意,她转头向厅外扬声道:“巴嫂”

“哎,来了,大夫人有什么吩咐?”家里那个仆妇急忙跑了进来。

大夫人指着巴嫂道:“我上了年纪之后,就懒得出去走动,外面不少事都是巴嫂办的。巴嫂,你带二小姐去卖花草的市场一趟。”

“是,大夫人。”

巴嫂点点头,转向小婉问道:“二小姐什么时候去?”

“现在就去吧。”小婉说道。

“去吧。”

大夫人摸了摸旁边宝儿的小脑袋:“宝儿,帮外祖母在家照看妹妹好不好?”

“好”宝儿懂事的点点头,对小婉道:“娘,有好玩的东西别忘记买给宝儿和妞妞。”

马车在市场入口的地方停下,小婉和紫鹃跟着巴嫂顺着市场走过去…这时候可没有专门的花鸟鱼虫市场,不过大多数花草都是用板车拉着着,眼下正是百花烂漫的季节,一路走过来,有不少卖花的,小婉时不时的停下来嗅嗅花香,看中哪个就买下来,不一会儿工夫,连长青灌木都买了十余种。

“二小姐,这…这实在是太多了。”巴嫂看得有些眼晕,买的这些花草连铺房顶都会铺满,她不知道小婉买这么多花草准备放在哪里。

“全都拉到市场入口。”小婉让跟来的张有付了款,然后继续前行。

“二小姐,还要买吗?”巴嫂有些支撑不住的感觉,这买一大堆花草回去,就算是二小姐出钱,又怎么向大夫人交待?

关键是,这些东西放哪儿?

“当然还要买,这点儿哪够?”

小婉一开始没想明白,可是听巴嫂无意中嘟囔出声,便想逗一逗她。

走到道市场的尽头,小婉眼睛一亮,终于找到了要买的东西——花种。

“老板,这些都是什么花种?”小婉问道。

“这是杜鹃花。”

“这是牡丹花。”

“这些都是菊花。”

“这是百合花。”

“这是白叠子。”

“白叠子?”

小婉听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想了一会儿之后,总算找到了它的出处——

《梁书?高昌传》:“草木,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按此草实,即今棉花,唐时始入中国。

不过据她所知,唐朝的时候虽然引进了棉花…哦,白叠子,这东西的种植和使用都没有普及,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它的好处…最重要的是,这东西现在能赚一笔好钱啊

她买了一些别的花种之后,指着白叠子的种子问道:“这白叠子的种子怎么卖?”

卖种子的商贩倒是个实诚人,道:“小娘子,这白叠子开的花倒大,只是大而无用,也没有什么香气。你如果卖的话,十文钱二百颗种子,你拿去好了。”

“没问题,我全要了,你还能不能弄到更多的花种,有多少我要多少。”小婉说道。

“噢,您说的是真的?”商贩有些难以相信。

“当然是真的”

小婉微微一笑:“你能收集多少种子,我可以付定金的。”

“真的吗?”商贩觉得有一种天下掉馅饼的感觉。

“你这人怎么说话的?难道我家夫人会诳你不成?”紫鹃不乐意道。

“不,不敢,小的多嘴,该打”商贩照着自己的嘴巴打了两下,“如果说这白叠子,我的一个侄子以前去高昌国的时候贪图这东西便宜,就买了一大堆回来,结果卖不出去压在家里,一共是…大概有十万颗种子。”

“那好,我给你十两银子做定金。”小婉从口袋里掏出个纸片,这是她自制的名片,上边写着一个地名:“你将那些种子给我拉到这个地址。”

商贩喜出望外,连忙接了名片和银子,口中一叠声的称谢。

巴嫂在一旁已经无语了,她现在只希望自己只接昏倒在那儿得了,虽然这银子不是她的,可这…一出手就买了十万颗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种子,败家也不是这么败的吧?

小婉自有想法,现在的衣服都不用棉花,如果使用棉花做被褥、棉衣,肯定会赚钱的,她以前学校组织下乡劳动,养蚕、插秧、摘棉桃…她干过不少,而且老乡们还跟她念叨过如何浇水,如何防治病虫害,她甚至还跟着弹过棉花,当时还闹最一身的棉花,死党笑话她安上犄角就成绵羊了。岭南那边的气候应该适合棉花的生长,如果能够扩大种植,不仅能够解决当地农民的收入,而且张家还会另外多一个生财之道。

跟那个商贩交待完毕之后,小婉便带着巴嫂、紫鹃等人又从市场转了出去,马车一直在路边等着,那几大车子的花也在那里,巴嫂跟在小婉身后上了马车后,实在是忍不住了,道:“二小姐,这花买得是不是多了?”

“巴嫂,是不好看,还是打理困难?”小婉问道。

“好看是好看,打理起来也没什么困难,可家里的地方实在是太小了。”巴嫂为难道。

“别急,巴嫂,你跟我走就知道了。”看到巴嫂实在是急了,小婉笑着安慰道,巴嫂心里纳闷,又不好再说,只能闷着头想着怎么回去跟大夫人交待。

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马车停了下来,小婉笑道:“到家了。”

“噢,到家了。”巴嫂连忙下车打开车帘…“呃,二小姐,好像我们走错了。”巴嫂看着瞍前的大门犯晕了,她有些责怪这个车夫,竟然连道也记不住。

“没走错,下车吧。”小婉扶着紫鹃下了车,对张有道:“让他们先将花草都摆在院子里。”

她又转身吩咐巴嫂:“巴嫂,你去熟悉一下这个院子,看看这些花草放在哪里合适,等大夫人她们搬过来的时候,稍微调整一下位置就成了。”

“可这不是咱家,大夫人搬…二小姐,这该不是你为大夫人买的宅子吧?”巴嫂这才反应过来,满脸惊愕地问道。

“为什么不是?”小婉反问,“你快去帮忙指点吧。”

“不行,婉儿,我不能要。”

大夫人将房契推到小婉面前:“你是嫁出去的女儿,怎么可以拿夫家的钱为娘家添置宅子。”

“娘,这是我自己的钱。”

小婉将房契推到大夫人面前:“造化弄人,女儿从小与父母分开,不能在膝下尽孝,幸亏老天垂怜,在有生之年让我们阖家重新团聚,这是我孝敬家里的,与张府无关。”

好说歹说,大夫人总算是收下了房契。

说起来,小婉原来的计划是等离开之后再让张义做这件事情的,可是恰好有个商人要搬离怀宁,这套宅子又确实不错,小婉也很想在临走的时候让家人住上大宅子,所以就让张义立即买下来。

此时看到大夫人已经被说服,小婉的脸上也露出笑容。

就在这时,厅外有人禀报,说是大少夫人李氏求见。

大夫人脸上现出一丝讶色:“这李氏怎么突然明白起事理了?”

“大夫人,她还像还带了两个舅爷过来。”门房禀报道。自从李氏撺掇着闹事之后,大夫人就吩咐门房在李氏过来的时候,不允许她直接入门。

“这一定是听了你的事情,又不知道想打什么主意了。”

大夫人倒是一语中的,她将桌子上的房契起了起来,对小婉道:“你大嫂这人抓鼻子上脸,记住,千万不能答应任何事情,就算是应付的话也不要说。”

“是,母亲,我知道了。”小婉应道。

“好了,让她进来吧。”大夫人淡淡地说道。

门房出去不一会儿工夫,那李氏带着两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和一个丫环走进大厅,她先向大夫人行了个礼,假意地问候了几句,便向小婉笑道:“小姑子,前两天你刚上门的时候,嫂子正与你哥哥为了点事情吵架,当时正生着闷气,有所怠慢不要见怪啊。”

“怎么会,嫂子,你太客气了。”小婉淡淡地道。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九十四节立威

第四百九十四节立威

“对,对,太对了,一家人根本用不着说两家话。”李氏脸上硬挤出来的笑容怎么看怎么假,“妹妹,听说你明天就要走,是不是?”

妹妹都叫出来了,这脸皮也实在是够宽宏的,小婉听着像吃了个苍蝇般的些有恶心,淡淡地应了一声:“是。”

“那就对了,听说你要走啊,我这心里揪得慌,你哥哥也不放心,老跟我念叨。哎,我给你介绍一下,”

李氏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招手将那两个男子叫到近前,她指着一个一身文士打扮的人道:“这是我大哥李国隆,是远近有名的才子,帮人写过好几次状子。”

她又指着另外一名年龄似乎略小的男子道:“这是我二哥李国荣,等闲三、四个人都近不了他的身,而且帮着我父亲管了十多年的铺子。”

“幸会”小婉淡淡的点头,然后拿起桌子上的茶盏自己低头喝茶。